2008年鄂教版中考语文总复习之 8、阅读曹操的《龟虽寿》,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3分) A、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词中有:“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的句子,其 诗词赏析练习 B、这首诗前四句是从反面设喻,说明不管寿命多长,总有终结的一天。从反面揭示出人的精神 阅读《兰》完成在务 面貌之重要 1,选出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C、诗的第五、六句从正面作喻,又与七、八句意思紧密相连,揭示了这首诗的中心,形成了诗 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的高潮:高潮之后,诗人用四句议论来煞尾,把满腔热情凝聚于一个哲理之中。 B.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 D、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与整首诗的内容并无关系,而是在配乐时加上去的 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 D.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 2,文中“开我西阁……对镜帖花黄”是什么描写?表现木兰什么特点 三阅读纰源》(其五成鏃习 3,结尾一段吟唱附文,以兔为喻,赞颂了什么? 1,“心远”二字为全诗之诗眼,它表明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句是说: 。“悠然”二字写出了 也写出了 4,对木兰这一形象的意义 切评价? 3,陶诗的风格是 4,表现这首诗思想内容的一个词是:( )“此中有真意”中的“此”是指作者的 5,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 )生活,“真意”是指( A、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 B、古代战争的残酷和对统治阶级战争政策的否定 C、古代人民要求男女平等的愿望 四,阅读屋为教风所破歡)完成习 D、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古代人民对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的抗议 ).这首歌行体古诗借对暴风雨中茅屋的描写,表现了杜甫 二,阅读操的海》中的芹句按求回答间题。 2.第一节中写暴风对茅屋肆虐的几个动词是 3.作者将自然环境的遭遇与社会环境的煎熬关联起来抒写的句子是: 1,诗中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写的是动景,“▲写的是静景。 其中用了双关手法的词是 2,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句升华了全诗精神,说明诗人战胜了 战胜了 表现诗人_ 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 5,怎样理解“长夜沾湿何由彻”这句话? 4,虚写诗人所想之景的句子是: 5,请根据你的阅读感受,说说本诗的情感基调 6,你认为此诗之所一能震撼读者的心灵,除了诗歌本身的艺术魅力以外最重要的是什么原因? 6,有人说,曹操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观沧海)算得上“慷慨悲壮”吗?若算不上,请你试作 概括(最好也是四个字),并指出这首诗表现了曹操怎样的理想和抱负 7,这首诗运用了描写、叙事、抒情,请各找一例。 7,选出对曹操《观沧海》赏析有误的一项:b A、这首抒情诗,句句写景,句句抒情,将眼前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抒发了 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B、“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写出了诗人跃马扬鞭、高瞻远瞩的雄姿,为全诗定下了慷慨悲 8,思考:“归来倚杖自叹息”中,诗人在叹息什么? 壮的基调。“观”字统领全篇,以下都写观海所见 C、前六句写实景,诗人从大处着墨,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浑然的气势。“从生”、“丰茂 则形象地描绘出岛上欣欣向荣的景象 9,将诗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句译成现代汉语。 D、后四句是诗人丰富的想象,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派。充满了浪漫主义的 10,填空:段③中的画线句在诗里具有两种作用:一是实写自然环境,交代了事件发展的具体 情调 并渲染了特定的 二是烘托出诗人 _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 地址:湖北省通城县杨部中学 QQ:348950409 2008年4月
整理人:李大明 地址:湖北省通城县杨部中学 QQ:348950409 2008 年 4 月 2008 年鄂教版中考语文总复习之 诗词赏析练习 一,阅读《木兰诗》完成任务 1,选出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B.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 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 D.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 2,文中“开我西阁……对镜帖花黄”是什么描写?表现木兰什么特点? 3,结尾一段吟唱附文,以兔为喻,赞颂了什么? 4,对木兰这一形象的意义,怎样贴切评价? 5,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 ) A、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 B、古代战争的残酷和对统治阶级战争政策的否定 C、古代人民要求男女平等的愿望 D、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古代人民对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的抗议 二,阅读曹操的《观沧海》中的诗句,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诗中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 ▲ ”写的是动景,“ ▲ ,写的是静景。 2,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3,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 4,虚写诗人所想之景的句子是: 5,请根据你的阅读感受,说说本诗的情感基调。 6,有人说,曹操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观沧海)算得上“慷慨悲壮”吗?若算不上,请你试作 概括(最好也是四个字),并指出这首诗表现了曹操怎样的理想和抱负。 7,选出对曹操《观沧海》赏析有误的一项:b A、这首抒情诗,句句写景,句句抒情,将眼前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抒发了 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B、“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写出了诗人跃马扬鞭、高瞻远瞩的雄姿,为全诗定下了慷慨悲 壮的基调。“观”字统领全篇,以下都写观海所见。 C、前六句写实景,诗人从大处着墨,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浑然的气势。“丛生”、“丰茂” 则形象地描绘出岛上欣欣向荣的景象。 D、后四句是诗人丰富的想象,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派。充满了浪漫主义的 情调。 8、阅读曹操的《龟虽寿》,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3 分) A、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词中有:“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的句子,其 中的“遗篇”就是指《龟虽寿》这首诗。 B、这首诗前四句是从反面设喻,说明不管寿命多长,总有终结的一天。从反面揭示出人的精神 面貌之重要。 C、诗的第五、六句从正面作喻,又与七、八句意思紧密相连,揭示了这首诗的中心,形成了诗 的高潮;高潮之后,诗人用四句议论来煞尾,把满腔热情凝聚于一个哲理之中。 D、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与整首诗的内容并无关系,而是在配乐时加上去的。 三,阅读《饮 酒》(其五) 完成练习。 1,“心远”二字为全诗之诗眼,它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句是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然”二字写出了 作者________________,也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 3,陶诗的风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现这首诗思想内容的一个词是:( )“此中有真意”中的“此”是指作者的 ( )生活,“真意”是指( )。 四,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完成练习。 1.这首歌行体古诗借对暴风雨中茅屋的描写,表现了杜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 怀。 2.第一节中写暴风对茅屋肆虐的几个动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将自然环境的遭遇与社会环境的煎熬关联起来抒写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其中用了双关手法的词是:__________。 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句升华了全诗精神,说明诗人_________战胜了 _______,______战胜了_____,表现诗人______________胸怀。 5,怎样理解“长夜沾湿何由彻”这句话? 6,你认为此诗之所一能震撼读者的心灵,除了诗歌本身的艺术魅力以外最重要的是什么原因? 7,这首诗运用了描写、叙事、抒情,请各找一例。 8,思考:“归来倚杖自叹息”中,诗人在叹息什么? 9,将诗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句译成现代汉语。 10,填空:段③中的画线句在诗里具有两种作用:一是实写自然环境,交代了事件发展的具体 并渲染了特定的 ;二是烘托出诗人 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
的伟大胸襟蓄势 1,就主题思想而言,读了这首诗歌后,我们会自然联想到哪些人物的感人事迹或经典名言? 请任意举出一例:(古今的例子均可) 5,下阕“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具体有哪些历史人物 五,阅读‘白雪送武判言归京》完成习。 6,诗人对这些历史人物的评价态度是否一样?分别体现在哪些词语上? 1,“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是诗中写边塞风光的名句,你知道的写西部风光(或 边塞风光)的名句还有 2,诗中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复杂心情,此句的妙处在 7,“文采”、“风騷”、“弯弓射大雕”各指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于?请描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在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限40 8,应当怎样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句话? 3,想象诗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意境并说说它的妙处 4,诗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诗句是: 八,阅读‘月两前,完成练习 对《春江花月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六阅‘麦》完成任务。 A,这是一首乐府诗,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以和谐的可调,点染出祖国锦绣的江 山,探索宇宙的神奇奥秘 本首叙事诗揭示了 表现了诗人 B本诗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的美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表示了对美好生 诗中有两个描写妇幼上阵忙麦收的动词是 诗中“蒸”、“灼”,写出了 活的向往和对生命苦短的慨叹 充满了 C构思精巧,此诗既以月亮从升起到坠落的过程作为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同时又以月亮为景 3,“力尽不知热,但借夏日长”,是对农家的 描写,这与诗人在《卖炭翁》中“ 物描写的主体和引发感喟、抒写情思的依托,现实的情景和诗中的人物的梦境结合起来,使全 ”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诗显得浑然一体 诗作由面到点,由叙转议。直抒对农家同情关心的诗句有: D,此诗格调宛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 2,“可怜楼上月徘徊”与“可怜春半不还家”中的两处“可怜”在含义上有什么不同? 阅读园雪》完成鏃习 3,你认为全诗的基调是() 1,判断诗歌基本结构陈述是否正确:T、对F、错 B,悲哀 D,哀而不伤 A,“望”字统领的诗句是由“长城内外”到“分外妖娆”。( 4,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 )为主体。“海上明月共潮 B.“顿失滔滔”一句的重读应在“顿”字。() 生”一句中,一个“生”字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 C.描写群山,高原的两句话中作者运用了对偶、比喻、拟人三种修辞方法。() 5,“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几句诗表达了诗 D.本词上阕在表达方式上是描写与议论相结合 人怎样的思考 F,“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风流人物”。 2,“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两句在情态的描写上有什么不同? 6,“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中的“卷”“拂”这两个动作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情? 答 7,《古朗月行》中,诗人以“白玉盘”“瑶台镜”比喻月亮,生动地表现了月亮的 3,“望”字统领的七句话中运用了几种修辞方法? 月光的()。“呼”“疑”这两个动词,传达出儿童的( 8.有人说《古朗月行》是一首讽喻诗,你是从哪句诗中看出来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4,后三句所描写的是否是诗人眼前所见到的景致?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作用如何? 9.《古朗月行》最后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地址:湖北省通城县杨部中学
整理人:李大明 地址:湖北省通城县杨部中学 QQ:348950409 2008 年 4 月 的伟大胸襟蓄势。 11,就主题思想而言,读了这首诗歌后,我们会自然联想到哪些人物的感人事迹或经典名言? 请任意举出一例:(古今的例子均可) 五,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完成练习。 1,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是诗中写边塞风光的名句,你知道的写西部风光(或 边塞风光)的名句还有: 2,诗中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复杂心情,此句的妙处在 于?请描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在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限 40 字) 3,想象诗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意境并说说它的妙处。 4,诗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诗句是:______ , ______。 六,阅读《观刈麦》,完成任务。 1,本首叙事诗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有两个描写妇幼上阵忙麦收的动词是:_____、______。诗中“蒸”、“灼”,写出了__________, 充满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是对农家的_______描写,这与诗人在《卖炭翁》中“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4,诗作由面到点,由叙转议。直抒对农家同情关心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沁园春 雪》,完成练习。 1,判断诗歌基本结构陈述是否正确: T、对 F、错 A,“望”字统领的诗句是由“长城内外”到“分外妖娆”。( ) B,“顿失滔滔”一句的重读应在“顿”字。( ) C,描写群山,高原的两句话中作者运用了对偶、比喻、拟人三种修辞方法。( ) D,本词上阕在表达方式上是描写与议论相结合。( ) F,“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风流人物”。( ) 2,“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两句在情态的描写上有什么不同? 答: 3,“望”字统领的七句话中运用了几种修辞方法? 答: 4,后三句所描写的是否是诗人眼前所见到的景致?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作用如何? 答: 5, 下阕“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具体有哪些历史人物? 答: 6, 诗人对这些历史人物的评价态度是否一样?分别体现在哪些词语上? 答: 7,“文采”、“风骚”、“弯弓射大雕”各指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 8,应当怎样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句话? 答: 八,阅读《咏月诗两首》,完成练习。 1,对《春江花月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乐府诗,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以和谐的可调,点染出祖国锦绣的江 山,探索宇宙的神奇奥秘。 B,本诗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的美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表示了对美好生 活的向往和对生命苦短的慨叹。 C,构思精巧,此诗既以月亮从升起到坠落的过程作为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同时又以月亮为景 物描写的主体和引发感喟、抒写情思的依托,现实的情景和诗中的人物的梦境结合起来,使全 诗显得浑然一体。 D,此诗格调宛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 2,“可怜楼上月徘徊”与“可怜春半不还家”中的两处“可怜”在含义上有什么不同? 3,你认为全诗的基调是( ) A,伤感 B,悲哀 C,悲壮 D,哀而不伤 4,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 )为主体。“海上明月共潮 生”一句中,一个“生”字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 )。 5,“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几句诗表达了诗 人怎样的思考? 6,“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中的“卷”“拂”这两个动作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情? 7,《古朗月行》中,诗人以“白玉盘”“瑶台镜”比喻月亮,生动地表现了月亮的( )和 月光的( )。“呼”“疑”这两个动词,传达出儿童的( )。 8.有人说《古朗月行》是一首讽喻诗,你是从哪句诗中看出来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9,《古朗月行》最后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