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考语文毕业学业考试模拟试卷 温馨提示:本试卷共有四大题,23小题,全卷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你合理安 排时间答题:答题时可以使用《新华字典》。希望你沉着应考,相信你能考出自己的最好成绩! 书写分 、语文积累(2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玩鞭春色”系古“芜湖八景”之一,千百年来以其动人的历史典故为世人所传颂。玩鞭亭始建于北 宋元丰七年(1085年),后毁:明代重建,清代在修,又废。亭高10米,二层,八角八柱,金碧辉煌。亭 内绘有晋明帝遗鞭脱身的壁画四幅,栩栩如生。据《晋书》载,东晋太宁二年(324年),大臣王敦谋反, 晋明帝“密知之”,乃便衣轻骑悄“至于湖”,暗察王敦营垒,发觉追捕。为脱身,明帝将七宝马鞭给路旁 “卖食老妪”,曰:“后骑来,可以此示”。片刻“追者至”,见鞭珍贵,“传玩良久”,明帝乘机远遁。李 白《南奔书怀》诗云:“顾乏七宝鞭,留连道旁玩”’,即指此典故。玩鞭亭历来是游览名胜,留有甚多文人 题咏。苏辙“马鞭七宝留道左,猛士徘徊不能追”,黄庭坚“至今亭竹根延蔓,尚想当年七宝鞭”,读之令 人感概不已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1)远遁( (2)苏辙()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 (1)错别字: 改正: (2)错别字 3.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2分) (1)典故 (2)栩栩如生: 4.下面是某媒体上刊登的一则新闻。文中画线的语句句意不明,有语病,请一一改正。(4分) 动漫创意产业是21世纪融信息技术与艺术创作为一体的朝阳产业。我国和世界动漫产业的发展日新 月异令人瞩目:安徽省动漫产业发展亮点频现,动漫基地建设成绩突出:芜湖市也积极扶持动漫产业发展, 这次交易会有大批国内大型动漫、出版企业参展,许多国际知名的动漫机构负责人和漫画大师参会。交易 会网站设置参展项目虚拟交易平台,推出一批动漫作品和投资项目。交易会还将举办高峰论坛、项目说明 会、项目对接会、中国连环画精品展,并将开展首届全国漫画大赛、十大动漫图书评选、电子竞技大赛等。 改正: 5.默写。(10分) (1)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2)持节云中,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4)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6) 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7)《陈涉世家》中表达陈涉雄心壮志的名句是 (⑧8)读下面语句,任选其中三句,根据你的理解把想到的诗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2008 年中考语文毕业学业考试模拟试卷 温馨提示:本试卷共有四大题,23 小题,全卷满分 150 分,其中卷面书写占 5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请你合理安 排时间答题;答题时可以使用《新华字典》。希望你沉着应考,相信你能考出自己的最好成绩!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书 写 分 总 分 一、语文积累(25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1—3 题。 “玩鞭春色”系古“芜湖八景”之一,千百年来以其动人的历史典故为世人所传颂。玩鞭亭始建于北 宋元丰七年(1085 年),后毁;明代重建,清代在修,又废。亭高 10 米,二层,八角八柱,金碧辉煌。亭 内绘有晋明帝遗鞭脱身的壁画四幅,栩栩如生。据《晋书》载,东晋太宁二年(324 年),大臣王敦谋反, 晋明帝“密知之”,乃便衣轻骑悄“至于湖”,暗察王敦营垒,发觉追捕。为脱身,明帝将七宝马鞭给路旁 一“卖食老妪”,曰:“后骑来,可以此示”。片刻“追者至”,见鞭珍贵,“传玩良久”,明帝乘机远遁。李 白《南奔书怀》诗云:“顾乏七宝鞭,留连道旁玩”,即指此典故。玩鞭亭历来是游览名胜,留有甚多文人 题咏。苏辙“马鞭七宝留道左,猛士徘徊不能追”,黄庭坚“至今亭竹根延蔓,尚想当年七宝鞭”,读之令 人感概不已。 1. 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2 分) (1)远遁( ) (2)苏辙( ) 2. 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 分) (1)错别字: 改正: (2)错别字: 改正: 3. 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2 分) (1)典故: (2)栩栩如生: 4. 下面是某媒体上刊登的一则新闻。文中画线的语句句意不明,有语病,请一一改正。(4 分) 动漫创意产业是 21 世纪融信息技术与艺术创作为一体的朝阳产业。我国和世界动漫产业的发展日新 月异令人瞩目;安徽省动漫产业发展亮点频现,动漫基地建设成绩突出;芜湖市也积极扶持动漫产业发展。 这次交易会有大批国内大型动漫、出版企业参展,许多国际知名的动漫机构负责人和漫画大师参会。交易 会网站设置参展项目虚拟交易平台,推出一批动漫作品和投资项目。交易会还将举办高峰论坛、项目说明 会、项目对接会、中国连环画精品展,并将开展首届全国漫画大赛、十大动漫图书评选、电子竞技大赛等。 改正: (1) (2) 5. 默写。(10 分) (1)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2)持节云中,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4) 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 ,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6) ,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7)《陈涉世家》中表达陈涉雄心壮志的名句是:“ ”。 (8)读下面语句,任选其中三句,根据你的理解把想到的诗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李白的云帆点缀了沧浪之水: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范仲淹的泪光朦胧 了苍颜白发:陆游的梦乡回荡着铁骑铮铮:苏轼的华发张扬了少年意气。 6.名著阅读。(5分) 却说马谡、王平二人兵到街亭,看了地势。马谡笑曰:“丞相何故多心也?量此山僻之处,魏兵如何 敢来!”王平曰:“虽然魏兵不敢来,可就此五路总口下寨;却令军士伐木为栅,以图久计。”谡曰:“当道 岂是下寨之地?此处侧边一山,四面皆不相连,且树木极广,此乃天赐之险也:可就山上屯军。”平曰:“参 军差矣。若屯兵当道,筑起城垣,贼兵总有十万,不能偷过:今若弃此要路,屯兵于山上,倘魏兵骤至 四面围定,将何策保之?”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兵法云:凭高视下,势如劈竹。若魏兵到来,吾 教他片甲不回!”平曰:“吾累随丞相经阵,每到之处,丞相尽意指教。今观此山,乃绝地也:若魏兵断我 汲水之道,军士不战自乱矣。”谡曰:“汝莫乱道!孙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若魏兵绝我汲水之道,蜀兵 岂不死战?以一可当百也。吾素读兵书,丞相诸事尚问于我,汝奈何相阻耶!”平曰:“若参军欲在山上下 寨,可分兵与我,自于山西下一小寨,为掎角之势。倘魏兵至,可以相应。”马谡不从。忽然山中居民, 成群结队,飞奔而来,报说魏兵已到。王平欲辞去。马谡曰:“汝既不听吾令,与汝五千兵自去下寨。待 吾破了魏兵,到丞相面前须分不得功!”王平引兵离山十里下寨,画成图本,星夜差人去禀孔明,具说马 谡自于山上下寨。 (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我国古典名著《 (2)从这段文字来看,马谡的主要性格特点是() A、智勇双全,谨慎细心 B、指挥若定,胆识超人 狂妄自大,麻痹轻敌D、好高务远,死守教条 (3)有关该古典名著中人物的故事有不少已演变成了歇后语。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填写。(选做两个 即可) 示例:诸葛亮隆中对策一一有先见之明。 (刘备)摔阿斗一一收买人心。 ①刘备借荆州 ②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打黄盖 个愿打,一个愿挨。G7657 ④ )吃鸡肋一一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阅读(55分) 阅读下面三部分文字,完成7—21题 (一)(21分) 上帝创造母亲时 本贝克原垣译 仁慈的上帝一直在为创造母亲而加班工作着。在进入第六天时,天使来到主面前,提醒他说:“您在 这上面已经花费了许多不必要的时间啦。” 主对天使说:“你看过有关这份订货的技术要求吗?” 她必须能够经受任何荡涤,但不是塑料制品 有180个活动零件,可以任意更换 靠不加奶和糖的浓咖啡及残羹剩饭运行 具有站立起来就不会弯曲的膝部关节 拥有一种能够迅速医治创伤和疾病的亲吻,从骨折到失恋都能治愈 此外,她必须有六双手 天使缓缓地摇了摇头说:“六双手……这怎么可能?” 令我感到困难的却不是这些手,”上帝回答说,“而是她所必须具有的那三双眼睛。” “她需要一双能透过紧闭的房门洞察一切的眼睛,然后她才可以胸有成竹地问:‘孩子们,你们在里
李白的云帆点缀了沧浪之水;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范仲淹的泪光朦胧 了苍颜白发;陆游的梦乡回荡着铁骑铮铮;苏轼的华发张扬了少年意气。 ① ② ③ 6. 名著阅读。(5 分) 却说马谡、王平二人兵到街亭,看了地势。马谡笑曰:“丞相何故多心也?量此山僻之处,魏兵如何 敢来!”王平曰:“虽然魏兵不敢来,可就此五路总口下寨;却令军士伐木为栅,以图久计。”谡曰:“当道 岂是下寨之地?此处侧边一山,四面皆不相连,且树木极广,此乃天赐之险也:可就山上屯军。”平曰:“参 军差矣。若屯兵当道,筑起城垣,贼兵总有十万,不能偷过;今若弃此要路,屯兵于山上,倘魏兵骤至, 四面围定,将何策保之?”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兵法云:凭高视下,势如劈竹。若魏兵到来,吾 教他片甲不回!”平曰:“吾累随丞相经阵,每到之处,丞相尽意指教。今观此山,乃绝地也:若魏兵断我 汲水之道,军士不战自乱矣。”谡曰:“汝莫乱道!孙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若魏兵绝我汲水之道,蜀兵 岂不死战?以一可当百也。吾素读兵书,丞相诸事尚问于我,汝奈何相阻耶!”平曰:“若参军欲在山上下 寨,可分兵与我,自于山西下一小寨,为掎角之势。倘魏兵至,可以相应。”马谡不从。忽然山中居民, 成群结队,飞奔而来,报说魏兵已到。王平欲辞去。马谡曰:“汝既不听吾令,与汝五千兵自去下寨。待 吾破了魏兵,到丞相面前须分不得功!”王平引兵离山十里下寨,画成图本,星夜差人去禀孔明,具说马 谡自于山上下寨。 (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我国古典名著《 》。 (2)从这段文字来看,马谡的主要性格特点是( ) A、智勇双全,谨慎细心 B、指挥若定,胆识超人 C、狂妄自大,麻痹轻敌 D、好高务远,死守教条 (3)有关该古典名著中人物的故事有不少已演变成了歇后语。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填写。(选做两个 即可) 示例: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刘 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①刘备借荆州—— 。 ②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 ③( )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G765_7 ④( )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二、阅读(55 分) 阅读下面三部分文字,完成 7—21 题。 (一)(21 分) 上帝创造母亲时 本贝克 原垣译 仁慈的上帝一直在为创造母亲而加班工作着。在进入第六天时,天使来到主面前,提醒他说:“您在 这上面已经花费了许多不必要的时间啦。” 主对天使说:“你看过有关这份订货的技术要求吗?” 她必须能够经受任何荡涤,但不是塑料制品; 有 180 个活动零件,可以任意更换; 靠不加奶和糖的浓咖啡及残羹剩饭运行; 具有站立起来就不会弯曲的膝部关节; 拥有一种能够迅速医治创伤和疾病的亲吻,从骨折到失恋都能治愈; 此外,她必须有六双手…… 天使缓缓地摇了摇头说:“六双手……这怎么可能?” “令我感到困难的却不是这些手,”上帝回答说,“而是她所必须具有的那三双眼睛。” “她需要一双能透过紧闭的房门洞察一切的眼睛,然后她才可以胸有成竹地问:‘孩子们,你们在里
面干什么?’另一双眼睛将长在她的后脑勺上,用来专门看她不该看到而又必须了解的事情,当然在前额 下面她也有一双眼睛,当孩子们有了过失或麻烦时,这双眼睛能够看着他,而不必开口,就能够明确地表 达出‘我理解你并且爱你’的意思。” 这太难了,”天使劝道,“主啊,您该歇歇了,明天……”“不行”,主打断了天使的话,“我感到我 正在创造一件十分接近我自己的造物。你看,眼前的这件母亲模型,已经能够在患病时自我痊愈……能够 用一磅汉堡包满足一家六口人的胃口……能把一个9岁的男孩子弄到莲蓬头下淋浴……” 天使绕着母亲模型细细地看了一遍,不由得赞叹道:“她太柔和了!” 但很坚强!”上帝激动地说,“你根本想象不出她有多么能干,也根本想象不出她有多大的忍耐力! “她会思考吗?” “当然!”主说,“她还会说理,商量,妥协……” 这时,天使用手摸了摸母亲模型的脸颊,忽然说道:“这里有一个地方渗漏了。我早就说过,你赋予 她的东西太多了,您不能忽略她的承受力嘛 主上前仔细看了看,然后用手指轻轻地蘸起了那滴闪闪发光的水珠。“这不是渗漏,”主说,“这是 眼泪 “眼泪”?天使问,“有什么用?” “它能表示欢乐、悲哀、失望、怜爱、痛苦、孤独、自豪……”主说 您真行!”天使赞道 主的脸上露出了忧郁。“不,”他说,“我并没有赋予她这么多功能。” (选自《上海译报》1995817:见“一小时”网页) 7.第二段中,作者把上帝创造“母亲”比喻为“订货”,这一说法有什么特殊含义?(3分) 8.社会对“母亲”有什么质量要求?(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作答。)(5分) 9.上帝说“母亲”十分接近他自己,你认为上帝和“母亲”的主要共同点有哪些?(3分) 答 0.文中说“母亲必须具有”“三双眼睛”,那么你看“母亲”的三双“眼睛”分别代表了母亲的哪三 种品质?(6分) 答: 1.“母亲”的“眼泪”,“它能表示欢乐、悲哀、失望、怜爱、痛苦、孤独、自豪……”这说明“母 亲”是怎样的人(4分) (二)(19分) 勇敢地追求真正的美 秦牧 ①爱美是人类的天性。对于爱美天性的任何禁锢是全没道理的。劳动人民最有权利追求美。因 此,我们有理由这样说:朋友们,勇敢地追求真正的美吧! ②一个人堂堂正正地生活,他注意修饰仪容有何不可?他注意衣着的材料、款式,有何不可? 或者,他爱染掉白发,他希望除去雀斑,她爱在鬓上插一朵花,在胸前别一个小饰物,有何不可?这些人 完全可以不顾多嘴多舌的人的无聊议论,勇敢地追求这种正当的美 ③契诃夫说:“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好的:心灵、面貌、衣裳。”正当地追求这一切美都是合理 的 ④自然,我们也应该告诉人们,心灵美,以及由它产生的一切行为美是最高尚的美。其他的 切美,离开了这个基础,就会黯然失色。人们常说:“鸟美在羽毛,人美在灵魂。”灵魂美,即人的道德品 质、精神境界、思想意识和志趣情操之美。托尔斯泰说:“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不知道读者们有过这样的经验没有?一个外表很美的人,当你发现他的灵魂十分龌龊的时候,那人给人的 美感就渐渐消失了。相反的,一个外表丑陋的人,如果我们一旦发现他具有崇高的心灵,并且行为又很高
面干什么?’另一双眼睛将长在她的后脑勺上,用来专门看她不该看到而又必须了解的事情,当然在前额 下面她也有一双眼睛,当孩子们有了过失或麻烦时,这双眼睛能够看着他,而不必开口,就能够明确地表 达出‘我理解你并且爱你’的意思。” “这太难了,”天使劝道,“主啊,您该歇歇了,明天……”“不行”,主打断了天使的话,“我感到我 正在创造一件十分接近我自己的造物。你看,眼前的这件母亲模型,已经能够在患病时自我痊愈……能够 用一磅汉堡包满足一家六口人的胃口……能把一个 9 岁的男孩子弄到莲蓬头下淋浴……” 天使绕着母亲模型细细地看了一遍,不由得赞叹道:“她太柔和了!” “但很坚强!”上帝激动地说,“你根本想象不出她有多么能干,也根本想象不出她有多大的忍耐力!” “她会思考吗?” “当然!”主说,“她还会说理,商量,妥协……” 这时,天使用手摸了摸母亲模型的脸颊,忽然说道:“这里有一个地方渗漏了。我早就说过,你赋予 她的东西太多了,您不能忽略她的承受力嘛!” 主上前仔细看了看,然后用手指轻轻地蘸起了那滴闪闪发光的水珠。“这不是渗漏,”主说,“这是一 滴眼泪。” “眼泪”?天使问,“有什么用?” “它能表示欢乐、悲哀、失望、怜爱、痛苦、孤独、自豪……”主说。 “您真行!”天使赞道。 主的脸上露出了忧郁。“不,”他说,“我并没有赋予她这么多功能。” (选自《上海译报》1995.8.17;见“一小时”网页) 7. 第二段中,作者把上帝创造“母亲”比喻为“订货”,这一说法有什么特殊含义?(3 分) 答: 8. 社会对“母亲”有什么质量要求?(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作答。)(5 分) 答: 9.上帝说“母亲”十分接近他自己,你认为上帝和“母亲”的主要共同点有哪些?(3 分) 答: 10.文中说“母亲必须具有”“三双眼睛”,那么你看“母亲”的三双“眼睛”分别代表了母亲的哪三 种品质?(6 分) 答: 11.“母亲”的“眼泪”,“它能表示欢乐、悲哀、失望、怜爱、痛苦、孤独、自豪……”这说明“母 亲”是怎样的人?(4 分) 答: (二)(19 分) 勇敢地追求真正的美 秦 牧 ① 爱美是人类的天性。对于爱美天性的任何禁锢是全没道理的。劳动人民最有权利追求美。因 此,我们有理由这样说:朋友们,勇敢地追求真正的美吧! ② 一个人堂堂正正地生活,他注意修饰仪容有何不可?他注意衣着的材料、款式,有何不可? 或者,他爱染掉白发,他希望除去雀斑,她爱在鬓上插一朵花,在胸前别一个小饰物,有何不可?这些人 完全可以不顾多嘴多舌的人的无聊议论,勇敢地追求这种正当的美。 ③ 契诃夫说:“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好的:心灵、面貌、衣裳。”正当地追求这一切美都是合理 的。 ④ 自然,我们也应该告诉人们,心灵美,以及由它产生的一切行为美是最高尚的美。其他的一 切美,离开了这个基础,就会黯然失色。人们常说:“鸟美在羽毛,人美在灵魂。”灵魂美,即人的道德品 质、精神境界、思想意识和志趣情操之美。托尔斯泰说:“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不知道读者们有过这样的经验没有?一个外表很美的人,当你发现他的灵魂十分龌龊的时候,那人给人的 美感就渐渐消失了。相反的,一个外表丑陋的人,如果我们一旦发现他具有崇高的心灵,并且行为又很高
尚可敬的话,我们就会渐渐忘记他的丑陋,甚至觉得他变得好看起来。在中国,晏婴、包拯这些人,在外 国,贝多芬、托尔斯泰这些人,他们的长相谈不上漂亮,但是由于他们的心灵美,却连带使人感到他们整 个人漂亮起来 ⑤古代的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最美的猴子与人类比起来也是丑陋的。”奥斯特洛夫斯基 说:“人的美并不在于他的外貌、衣服、和发式,而在于他的心,要是人没有内心的美,我们常常会厌恶 他的外表。”这些话是说得很有道理的。 ⑥有些钻研学术到了忘我境界的科学家、思想家,不修边幅,头发胡须都很蓬乱,甚至对随身衣物 也常常忘记了这一件,丢掉了那一件,爱美的天性在这些人身上仿佛体现不出来。其实不然,他们是为了 个崇高的目的,为了更高度地发挥心灵美、行为美,而把仪态美、装饰美在某段时间里暂时搁在一边罢 了。这些不修边幅的人,他们能够给人以不寻常的美感,正是他们的心灵美在灼灼闪光的缘故。 ⑦饱满的智慧和丰富的学识,也能使一个人的仪表美好起来。你从一个思想家的脸孔和一个类人 猿的脸孔或者从一个学者和一个流氓脸孔的比较中就可以很快发现这一点。我以为仪表、衣着、装饰的美 好固然可以给人以美感,而心灵的美,智慧的美,行为的美所能激发起的人们的美感,总是会比前者强烈 得多。外表美的缺陷可以用内心美来弥补而心灵的卑污丑恶却不是外表美可以抵消的 ⑧我以为:人应该勇敢地追求真正的美,既追求内心美,也追求仪表美。朋友,当一个人正当地 生活、追求高尚的美的时候,我想,他必定有勇气来击退一切无理的干预和非难 《中外永恒主题散文精品》(略有删节) 12.第②段中作者采用了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意在强调什么?(3分) 13.第⑥段中“他们能够给人以不寻常的美感”中的“不寻常”指的是什么?(3分) 14.对文章第⑦段画线句子的含义,你是如何理解的?(4分) 15.本文作者所持的观点是什么?(用原文句子回答)(3分) 16.读了本文后,你认为真正的美是什么?结合现实和自己的实际简要说说人怎样才能追求到真正的 美?(6分) 答: (三)(15分)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恒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加拂士,出则无敌国 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 [乙]郑之鄙人学为盖①,三年艺成而大旱,盖无所用,乃弃而为桔槔②。又三年艺成而大雨, 桔槔无所用,则又还为盖焉。未几而盗起,民尽改戎服,鲜有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郁离子见而嗟 之曰:“是殆类汉之老郎与,然老与少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艺事繇③已之学,虽失时在命,而不可尽 谓非已也。故粤有善农者凿田以种稻,三年皆伤于涝,人谓之宜泄水以树黍,弗对,而仍其旧。其年乃大 旱,连三岁,讦其获则偿所歉而赢焉。故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天下之名言也。” (选自刘基《郁离子》) 【注解】①盖:雨具②桔槔(jego):井上汲水用的工具。③繇(you):通“由”。从,自 17.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入则无法家拂士技 (2)郑之鄙人学为盖鄙: 18.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 译文 (2)又三年艺成而大雨,桔槔无所用,则又还为盖焉
尚可敬的话,我们就会渐渐忘记他的丑陋,甚至觉得他变得好看起来。在中国,晏婴、包拯这些人,在外 国,贝多芬、托尔斯泰这些人,他们的长相谈不上漂亮,但是由于他们的心灵美,却连带使人感到他们整 个人漂亮起来。 ⑤ 古代的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最美的猴子与人类比起来也是丑陋的。”奥斯特洛夫斯基 说:“人的美并不在于他的外貌、衣服、和发式,而在于他的心,要是人没有内心的美,我们常常会厌恶 他的外表。”这些话是说得很有道理的。 ⑥有些钻研学术到了忘我境界的科学家、思想家,不修边幅,头发胡须都很蓬乱,甚至对随身衣物 也常常忘记了这一件,丢掉了那一件,爱美的天性在这些人身上仿佛体现不出来。其实不然,他们是为了 一个崇高的目的,为了更高度地发挥心灵美、行为美,而把仪态美、装饰美在某段时间里暂时搁在一边罢 了。这些不修边幅的人,他们能够给人以不寻常的美感,正是他们的心灵美在灼灼闪光的缘故。 ⑦饱满的智慧和丰富的学识,也能使一个人的仪表美好起来。你从一个思想家的脸孔和一个类人 猿的脸孔或者从一个学者和一个流氓脸孔的比较中就可以很快发现这一点。我以为仪表、衣着、装饰的美 好固然可以给人以美感,而心灵的美,智慧的美,行为的美所能激发起的人们的美感,总是会比前者强烈 得多。外表美的缺陷可以用内心美来弥补,而心灵的卑污丑恶却不是外表美可以抵消的。 ⑧我以为:人应该勇敢地追求真正的美,既追求内心美,也追求仪表美。朋友,当一个人正当地 生活、追求高尚的美的时候,我想,他必定有勇气来击退一切无理的干预和非难。 [《中外永恒主题散文精品》(略有删节)] 12.第②段中作者采用了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意在强调什么? (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第⑥段中 “他们能够给人以不寻常的美感”中的“不寻常”指的是什么?(3 分) 答: 14.对文章第⑦段画线句子的含义,你是如何理解的?(4 分) 答: 15.本文作者所持的观点是什么?(用原文句子回答)(3 分) 答: 16. 读了本文后,你认为真正的美是什么?结合现实和自己的实际简要说说人怎样才能追求到真正的 美?(6 分) 答: (三)(15 分)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恒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加拂士,出则无敌国 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 [乙]郑之鄙人学为盖①,三年艺成而大旱,盖无所用,乃弃而为桔槔② 。又三年艺成而大雨, 桔槔无所用,则又还为盖焉。未几而盗起,民尽改戎服,鲜有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郁离子见而嗟 之曰:“是殆类汉之老郎与,然老与少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艺事繇③已之学,虽失时在命,而不可尽 谓非已也。故粤有善农者凿田以种稻,三年皆伤于涝,人谓之宜泄水以树黍,弗对,而仍其旧。其年乃大 旱,连三岁,讦其获则偿所歉而赢焉。故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天下之名言也。” (选自刘基《郁离子》) 【注解】①盖:雨具 ②桔槔(jie gāo):井上汲水用的工具。 ③ 繇(yóu):通“由”。从,自。 17.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 分) (1)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 (2)郑之鄙人学为盖 鄙: 18.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 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 译文: (2)又三年艺成而大雨,桔槔无所用,则又还为盖焉
译文: 19.阅读[甲]乙]两文,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你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体会。(不超过20个字) 答 (2)写出[乙]文中“天下之名言也”所指的名言,并简要说说你对该句名言的理解 答 20.甲、乙两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3分 答:甲文的主要观点 乙文的主要观点 共同特点: 、语文综合运用(10分) 21近日,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出台,引起广大民众关切热议,各路媒体兴奋追捧。请你阅读下面 的“相关链接”,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国家法定节假 日调整方案 材料二:广受关注的“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 案”问卷调査昨日结束。据初步统计,截至15日 20时,大约155万网民参加了此项调查,超半数网 民支持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网 民认为此调查问卷设计有很大缺憾,其中,备受争 议的是“五一”黄金周是否取消,带薪年休假制度 是否能够完善的问题。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员表示, 将整理民众意见,并将提交国务院。调査结果:八 成网民支持调整方案 材料三:腾讯网进行了网络调查,提出的两个 问题很直接,分别是“你赞不赞成取消五一黄金 周?”以及“如果黄金周取消,你如何迎接后黄金 周时代?”调查结果截然不同,对于第一个问题 腾讯网收集到了60多万份的意见,其中表示不赞 成的人数达312656人,占47.75%的比例;1462 %的人表示了中立意见。 材料四:人民网在线调查显示,广大网友对国 家法定节假日调整表示欢迎,纷纷支持增加清明、 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假日,但是对是否取 消五 黄金周长假分歧较大,人民网调查最新数据显示,近6成网友表示“坚决反对取消‘五 长假”,387%的网友“支持取消‘五一’长假”,另有48%的网友持无所谓的态度。网友也 纷纷留言表示支持节假日调整,但是反对取消五一长假 (1)用简要语言概括上面材料的主要信息。(2分) 我的概括: (2)对这次法定节假日调整,特别是五一黄金周存废,请发表你的看法和建议。(4分) 我的看法和建议: 22.为了进一步激发全市人民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打造先进文化优势,市委宣传部、芜湖日报报 业集团、市文联等10家单位联合在全市开展“提炼芜湖城市精神、打造芜湖城市名片、创作《芜湖赋》
译文: 19. 阅读[甲][乙]两文,回答下面的问题。(6 分) (1)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你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体会。(不超过 20 个字) 答: (2)写出[乙]文中“天下之名言也”所指的名言,并简要说说你对该句名言的理解。 答: 20. 甲、乙两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3 分) 答:甲文的主要观点: 乙文的主要观点: 共同特点: 三、语文综合运用(10 分) 21.近日,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出台,引起广大民众关切热议,各路媒体兴奋追捧。请你阅读下面 的“相关链接”,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6 分) 材料一:国家法定节假 日调整方案 材料二:广受关注的“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 案”问卷调查昨日结束。据初步统计,截至 15 日 20 时,大约 155 万网民参加了此项调查,超半数网 民支持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网 民认为此调查问卷设计有很大缺憾,其中,备受争 议的是“五一”黄金周是否取消,带薪年休假制度 是否能够完善的问题。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员表示, 将整理民众意见,并将提交国务院。调查结果:八 成网民支持调整方案。 材料三:腾讯网进行了网络调查,提出的两个 问题很直接,分别是“你赞不赞成取消五一黄金 周?”以及“如果黄金周取消,你如何迎接后黄金 周时代?”调查结果截然不同,对于第一个问题, 腾讯网收集到了 60 多万份的意见,其中表示不赞 成的人数达 312656 人,占 47.75%的比例;14.62 %的人表示了中立意见。 材料四:人民网在线调查显示,广大网友对国 家法定节假日调整表示欢迎,纷纷支持增加清明、 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假日,但是对是否取 消五一 黄金周长假分歧较大,人民网调查最新数据显示, 近 6 成网友表示“坚决反对取消‘五 一’长假”,3 8.7%的网友“支持取消‘五一’长假”,另有 4.8% 的网友持无所谓的态度。网友也 纷纷留言表示支持 节假日调整,但是反对取消五一长假。 (1)用简要语言概括上面材料的主要信息。(2 分) 我的概括: (2)对这次法定节假日调整,特别是五一黄金周存废,请发表你的看法和建议。(4 分) 我的看法和建议: 22. 为了进一步激发全市人民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打造先进文化优势,市委宣传部、芜湖日报报 业集团、市文联等 10 家单位联合在全市开展“提炼芜湖城市精神、打造芜湖城市名片、创作《芜湖赋》
活动。请你参与“芜湖城市精神”和“芜湖城市名片”的创作。 要求:1.以短句为主,句式整齐,50字以内。2要能反映我市丰厚的文化底蕴、展示精美的城市风貌, 特别要体现当代芜湖人得风气之先、奋发有为的创新创造精神。(4分) (1)芜湖城市精神: (2)芜湖城市名片 四、写作(55分) 23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55分) (1)拥有亲情的人是幸福的。亲情,她是你在寒冷时苦苦盼望的火焰:亲情,她是你在苦闷时久久 追寻的黎明:亲情,她是你在孤立无援时焦急等到的救兵……亲情如一盏灯,在黑暗中照亮你脚下的路 又如一簇火,温暖你生命中的每一个寒冬,让你的人生蜂飞蝶舞,四季如春 请以“珍惜亲情”为题,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一篇作文:考虑到内容的充 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2)社会是一所学校,生活是我们的良师。在受到挫折时,我们学会了坚强;在不利的环境中,我们 学会了生存;在怒火中烧时,我们学会了忍耐;在受到猜忌时,我们学会了理解;在别人伤害了自己时, 我们学会了宽容;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学会了关心…… 请以“学会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议论文。 注意:要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008年芜湖市初中语文毕业学业考试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25分) 1、(2分)①远遁(dn)②苏辙(zhe) 2、(2分)(1)在(再)修;(2)感概(慨)不已 3、(2分)(1)典故: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2)栩栩如生:非常逼真生动(形容艺 术形象生动活泼,好象活的一样。)(每个词语1分) 4、(4分)4.(1)(2分)我国和世界动漫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令人瞩目。改:世界和我国动漫产业 的发展日新月异令人瞩目。或:世界动漫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也令人瞩目。(2)(2 分)这次交易会有大批国内大型动漫。改:这次交易会有大批国内大型动漫企业(产品) 5、(10分)(1)斜晖脉脉水悠悠(2)何日遣冯唐(3)化作春泥更护花(4)出则无敌国 外患者(5)浊酒一杯家万里(6)物是人非事事休(7)“王侯将相宁有种乎?”(8)①直 挂云帆济沧海②醉里挑灯看剑③将军白发征夫泪④铁马冰河入梦来⑤老夫聊发少年狂。 (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 6、(5分)(1)《三国演义》(1分)(2)C(2分)(3)(2分)①刘备借荆州一一有借无还 j2②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周瑜)打黄盖一—一个愿打,一个愿挨。④(曹操)吃鸡肋 食之无味,弃之可借 二、(55分) ](21分) 7.(3分)暗示:“订货人”(社会)对“母亲”会有苛刻的要求。“母亲”成了人们根据各自利益和需 要而订做的商品(货物)。 8.(5分)能经受任何荡涤:180个零件可随意更换;靠残羹剩饭运行:有能医治伤痛的亲吻:站起 来便永不弯曲的腿:6双手和3双眼睛:柔和、坚强、会思考。 9.(3分)①几乎无所不能,②仁慈善良,③不知疲倦地劳作, 10.(6分)①深沉的爱心,爱身边的一切:②强烈的责任心;③博大宽容的胸怀;④广泛而敏锐的观 察力;⑤善解人意并能包容。(写出任意三条即可) 1.(4分)母亲也有丰富多彩的感情世界,坚强自信,尽管需要她承受各种巨大的心理压力 ](19分)
活动。请你参与“芜湖城市精神”和“芜湖城市名片”的创作。 要求:1.以短句为主,句式整齐,50 字以内。2.要能反映我市丰厚的文化底蕴、展示精美的城市风貌, 特别要体现当代芜湖人得风气之先、奋发有为的创新创造精神。(4 分) (1)芜湖城市精神: (2)芜湖城市名片: 四、写作(55 分) 23.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55 分) (1)拥有亲情的人是幸福的。亲情,她是你在寒冷时苦苦盼望的火焰;亲情,她是你在苦闷时久久 追寻的黎明;亲情,她是你在孤立无援时焦急等到的救兵……亲情如一盏灯,在黑暗中照亮你脚下的路, 又如一簇火,温暖你生命中的每一个寒冬,让你的人生蜂飞蝶舞,四季如春。 请以“珍惜亲情”为题,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一篇作文;考虑到内容的充 实,文章不要少于 500 字。 (2) 社会是一所学校,生活是我们的良师。在受到挫折时,我们学会了坚强;在不利的环境中,我们 学会了生存;在怒火中烧时,我们学会了忍耐;在受到猜忌时,我们学会了理解;在别人伤害了自己时, 我们学会了宽容;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学会了关心…… 请以“学会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500 字的议论文。 注意:要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008 年芜湖市初中语文毕业学业考试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一、(25 分) 1、(2 分)①远遁(dùn) ②苏辙(zhé) 2、(2 分)(1)在(再)修;(2)感概(慨)不已 3、(2 分)(1)典故: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 (2)栩栩如生:非常逼真生动(形容艺 术形象生动活泼,好象活的一样。)(每个词语 1 分) 4、(4 分)4. (1)(2 分)我国和世界动漫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令人瞩目。改:世界和我国动漫产业 的发展日新月异令人瞩目。或:世界动漫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也令人瞩目。(2)(2 分)这次交易会有大批国内大型动漫。改:这次交易会有大批国内大型动漫企业(产品) 5、(10 分)(1)斜晖脉脉水悠悠 (2)何日遣冯唐 (3)化作春泥更护花 (4)出则无敌国 外患者 (5)浊酒一杯家万里 (6)物是人非事事休 (7)“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8)①直 挂云帆济沧海 ②醉里挑灯看剑 ③将军白发征夫泪 ④铁马冰河入梦来 ⑤老夫聊发少年狂。 (每句 1 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 6、(5 分)(1)《三国演义》(1 分) (2)C (2 分) (3)(2 分)①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j2②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③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④(曹操)吃鸡肋—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二、(55 分) [一](21 分) 7.(3 分)暗示:“订货人”(社会)对“母亲”会有苛刻的要求。“母亲”成了人们根据各自利益和需 要而订做的商品(货物)。 8.(5 分)能经受任何荡涤;180 个零件可随意更换;靠残羹剩饭运行;有能医治伤痛的亲吻;站起 来便永不弯曲的腿;6 双手和 3 双眼睛;柔和、坚强、会思考。 9.(3 分)①几乎无所不能,②仁慈善良,③不知疲倦地劳作。 10.(6 分)①深沉的爱心,爱身边的一切;②强烈的责任心;③博大宽容的胸怀;④广泛而敏锐的观 察力;⑤善解人意并能包容。(写出任意三条即可) 11.(4 分)母亲也有丰富多彩的感情世界,坚强自信,尽管需要她承受各种巨大的心理压力。 [二](19 分)
12.(3分)仪表美是真正美的主要组成部分,追求仪表美是无可非议的。(意思对即可。) 13.(3分)更加注重心灵美和行为美;(意思对即可) 14.(4分)心灵美比外表更重要,内心的美可以弥补外表美的缺陷,外表的美不能抵消 心灵的卑污丑恶 5.(3分)人应该勇敢地追求真正的美,既追求内心美,也追求仪表美 16.(6分)指心灵的美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一切美。首先应正确理解美的内涵,再勇敢地去追求心灵 美、智慧美、行为美,在此基础上追求其他的美。举例:要联系自己和现实,从仪容、仪表、心灵美、行 为美这四个方面谈。其中尤其是心灵美和行为美才是“真正的美”。(符合要求即可) [三](15分) 17.(2分)(1)拂:同“弼”,辅佐(2)鄙:边境,边远,乡下 18.(4分)(1)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2)又用了三年把手艺学成,但又遇上大涝年景,汲 水工具没有什么用,就回头又制作雨具了。 19.(6分)(1)示例:磨难对人的成长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要有危机意识,不要贪图安乐和享受,等 等。(开放题,只要言之成理即可。)(2)旱斯具舟,热斯具裘。示例:做事应有远见,有预见未来的能力, 所谓未雨绸缪,如果不能准确估计事物未来的发展情况,将会穷于应付,碌碌无为,劳而无功。故凡事预 则立,不预则废。(开放题,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20.(3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防患于未然(或“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卒章显志(或:在文章 结尾处揭示出论点 附文言文参考翻译 「甲]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这一切表现到脸色上, 抒发到言语中,然后才被人了解。在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 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这就可以说明,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乙]郑国有一个住在乡下的人学做雨具,三年把手艺学成,但碰上天大旱,他做的雨具没有什么 用,就放弃了做雨具而又改学做汲水工具。又用了三年把手艺学成,但又遇上大涝年景,汲水工具没有什 么用,就回头又制作雨具了。不久,盗贼兴起,人们都改穿军服,很少有使用雨具的人。他又想学做兵器, 可是已经老了。郁离子见此而叹息说:“这大概就类似汉时的老郎那样了,然而老与少并不是人的意志所 能改变的,是上天的意志啊。各种工艺技巧是由自己学得的,虽然失去时机在天命,但也不能说自己没有 过错。过去,粤地有一个善耕作的农民,开垦田地而种稻,连续三年都遭受涝灾,人们劝他应当排水而种 盈个,所以说干得时就准备好船只,循游时准答好皮衣这是天的点数收数发外还有 黍,他 种稻 21.(1)(2分)示例:节假日调整网上调査,五一黄金周存废受争议。节假日调整获众支持,五一黄 金周取消多数人反对 (2)(4分)示例:赞成 ①这次法定节假日调整的内容与方式体现了政府部门顺乎民意、以人为本的追求与努力。传统节日作 为文化生存的节点,是民众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时机,是民众精神的重要寄托方式。民众有着共同的理想 和追求,不断通过节日习俗表达出来。这些理想和追求有丰收富裕、健康长寿、欢乐吉庆、平安和顺等, 这些主题在许多节日习俗特别是春节吉祥习俗中以红火醒目的方式表达出来,营造出喜庆祥和的节日氛 围。清明节的踏青习俗,表达出民众投入新春怀抱的喜悦:扫墓习俗,抒发对于去世亲人的怀念追思。端 午节的龙舟竞渡,表现出民众力争上游的豪情:关于吃粽子的传说,表达民众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无限景仰 中秋赏月,表现民众欣赏自然美景的愉悦和文人吟诗作赋的风雅:亲人团圆吃月饼,使人们享受到和睦亲 情的温暖。故对传统节日的珍惜与保护是对民众情感需求的尊重和对民众精神利益的维护。采取有效措施 发扬光大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遗产,有助于达成民众情感的和谐,必将产生社会和谐的强大精神动力。 ②赞成这个方案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它将集中休假改成了分散休假,这是符合假日规律的。节假日调 整后,将有更多的放假机会,百姓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更加灵活地安排休闲活动,这样就可以避免 集中休假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百姓旅游的质量会提高,能享受到的服务也会更好
12.(3 分)仪表美是真正美的主要组成部分,追求仪表美是无可非议的。(意思对即可。) 13.(3 分)更加注重心灵美和行为美;(意思对即可) 14.(4 分)心灵美比外表更重要,内心的美可以弥补外表美的缺陷,外表的美不能抵消 心灵的卑污丑恶。 15.(3 分)人应该勇敢地追求真正的美,既追求内心美,也追求仪表美。 16.(6 分)指心灵的美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一切美。首先应正确理解美的内涵,再勇敢地去追求心灵 美、智慧美、行为美,在此基础上追求其他的美。举例:要联系自己和现实,从仪容、仪表、心灵美、行 为美这四个方面谈。其中尤其是心灵美和行为美才是“真正的美”。(符合要求即可) [三](15 分) 17. (2 分)(1)拂:同“弼”,辅佐 (2)鄙:边境,边远,乡下 18.(4 分)(1)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 (2) 又用了三年把手艺学成,但又遇上大涝年景,汲 水工具没有什么用,就回头又制作雨具了。 19.(6 分)(1)示例:磨难对人的成长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要有危机意识,不要贪图安乐和享受,等 等。(开放题,只要言之成理即可。)(2)旱斯具舟,热斯具裘。示例:做事应有远见,有预见未来的能力, 所谓未雨绸缪,如果不能准确估计事物未来的发展情况,将会穷于应付,碌碌无为,劳而无功。故凡事预 则立,不预则废。(开放题,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20. (3 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防患于未然(或“旱斯具舟,热斯具裘”)。 卒章显志(或:在文章 结尾处揭示出论点) 附文言文参考翻译: [甲] 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这一切表现到脸色上, 抒发到言语中,然后才被人了解。在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 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这就可以说明,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乙] 郑国有一个住在乡下的人学做雨具,三年把手艺学成,但碰上天大旱,他做的雨具没有什么 用,就放弃了做雨具而又改学做汲水工具。又用了三年把手艺学成,但又遇上大涝年景,汲水工具没有什 么用,就回头又制作雨具了。不久,盗贼兴起,人们都改穿军服,很少有使用雨具的人。他又想学做兵器, 可是已经老了。郁离子见此而叹息说:“这大概就类似汉时的老郎那样了,然而老与少并不是人的意志所 能改变的,是上天的意志啊。各种工艺技巧是由自己学得的,虽然失去时机在天命,但也不能说自己没有 过错。过去,粤地有一个善耕作的农民,开垦田地而种稻,连续三年都遭受涝灾,人们劝他应当排水而种 黍,他不听,而仍然种稻。那年却大旱,连续三年,计算一下他的收获,除了抵偿以往歉收损失外,还有 盈余呢。所以说‘干旱时就准备好船只,酷暑时就准备好皮衣’,这是天下的名言啊。” 三、(10 分) 21.(1)(2 分)示例:节假日调整网上调查,五一黄金周存废受争议。节假日调整获众支持,五一黄 金周取消多数人反对。 (2)(4 分)示例:赞成。 ①这次法定节假日调整的内容与方式体现了政府部门顺乎民意、以人为本的追求与努力。传统节日作 为文化生存的节点,是民众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时机,是民众精神的重要寄托方式。民众有着共同的理想 和追求,不断通过节日习俗表达出来。这些理想和追求有丰收富裕、健康长寿、欢乐吉庆、平安和顺等, 这些主题在许多节日习俗特别是春节吉祥习俗中以红火醒目的方式表达出来,营造出喜庆祥和的节日氛 围。清明节的踏青习俗,表达出民众投入新春怀抱的喜悦;扫墓习俗,抒发对于去世亲人的怀念追思。端 午节的龙舟竞渡,表现出民众力争上游的豪情;关于吃粽子的传说,表达民众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无限景仰。 中秋赏月,表现民众欣赏自然美景的愉悦和文人吟诗作赋的风雅;亲人团圆吃月饼,使人们享受到和睦亲 情的温暖。故对传统节日的珍惜与保护是对民众情感需求的尊重和对民众精神利益的维护。采取有效措施 发扬光大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遗产,有助于达成民众情感的和谐,必将产生社会和谐的强大精神动力。 ②赞成这个方案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它将集中休假改成了分散休假,这是符合假日规律的。节假日调 整后,将有更多的放假机会,百姓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更加灵活地安排休闲活动,这样就可以避免 集中休假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百姓旅游的质量会提高,能享受到的服务也会更好
③这个方案是一个基本上让所有人都会受益的方案。首先,消费者享受的法定假日的总天数增加了 其次,有利于旅游产业长远发展。目前的黄金周井喷式长假期后常常会伴随着旅游的淡季,旅游景点就要 面临生产能力闲置的问题,而改成短假期的形式,企业就可以平稳地面对旅游的旺季和淡季。第三,休假 制度对于经济的影响,不能仅看其对旅游业的影响,而要看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以往集中休假的制度, 对旅游业的拉动是以牺牲其他行业为代价的 ④我比较倾向取消黄金周,并且推广带薪休假。企业如果有带薪休假,要出游或者探亲,时间比较充 足。五一、十一黄金周不是不妤,但是实在是太拥堵了,好不容易出游一趟,结果风景区全是熙熙攘攘的 人,拍张照片都很难。分散休假,能让大家自由搭配带薪假期,出游探亲更为方便。 反对。 ①反对取消五一黄金周。一年放长假的机会总共3次,春节要回家,五一长假又要取消,就只剩十一 能出游了。此外,分散休假不能充分体会到休假的意义,休了几天后又要上班,让人不尽兴。5个“小长 假”只有短短三天,人的消费欲望也没有黄金周强,和平时双休日没有太大区别 ②我认为,黄金周是老百姓家庭团聚、学生旅游的重要时段。取消五一黄金周,势必减少百姓亲人团 聚的机会,同时加大另外两个黄金周的压力。此外,新方案保留的另外两个黄金周间隔太近:五一期间, 又是春暖花开期间适宜旅游,是学生、劳动者春节后经过近三个月学习工作的绝好的放松日子,保留五 黄金周,使全年三个长假分布更均衡。以上都证明取消五一黄金周是不妥的。 ③“五一、十一”长假无须变。春秋好季节,让人民岀游、休闲,调节心情与生活节奏,才是国家本 意所在,至于黄金周,那只是变了味道的副产品。 其他。 ①对于其他的,我没什么意见,就是觉得清明、元旦、中秋休息3天我觉得没这个必要,1天其实就 够了,尤其是对学生来说,这么多的休假会使我们在学习上放松,休息的时间越长,人就越容易懒散,对 知识的巩固也不利,所以,希望这些节日就放1天假好了 ②在保留五一黄金周的基础上,端午、中秋各放一天假,而清明由公众用带薪假期自主安排,这样才 能满足人们旅游、探亲的需求,逐步解决存在的问题 ③三个黄金周都不取消,而且原来的春节黄金周也不变化(因为将现在的春节黄金周提前到除夕开始, 初六结束,实际上是减少了春节黄金周事实上就有的8天休息时间);(2)端午、清明、中秋各放假1天。 这样,既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在节日设置中的体现,又使人民的探亲、旅游已经形成的习惯不被改变,而 且比新方案只是增加了2天,是最合理的方案!!! 22.(1)(2分)芜湖城市精神: 示例:①承古拓新,和谐超越。②铮铮铁画传芜湖傲骨精神,秀丽山水容世界友谊情怀:奇瑞腾飞越 乾坤通达五洲,传承文明登高极目创新篇。③兼容,诚信,自强,创新!④鸠鸟飞翔的鸿志,海纳百川的 胸怀;与时俱进的步伐,脚踏实地的耕耘 (2)(2分)芜湖城市名片 示例:①古城飞鸠兹,虹桥连天门:铁画古今异,奇瑞四海名。②鸠兹之地,长江巨埠;皖江明珠, 魅力芜湖。③长江巨埠,铁画之都,鱼米之乡,山水名城。④半城山水明镜淛,奇皑瑞辇步行街;铁 水绘就千古画,万橹竞卖鸠兹米。⑤春秋吴国鸠兹地,现代魅力芜湖城 四、(55分) 23、参考芜湖市中考评分标准 初中语文教育网
③这个方案是一个基本上让所有人都会受益的方案。首先,消费者享受的法定假日的总天数增加了。 其次,有利于旅游产业长远发展。目前的黄金周井喷式长假期后常常会伴随着旅游的淡季,旅游景点就要 面临生产能力闲置的问题,而改成短假期的形式,企业就可以平稳地面对旅游的旺季和淡季。第三,休假 制度对于经济的影响,不能仅看其对旅游业的影响,而要看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以往集中休假的制度, 对旅游业的拉动是以牺牲其他行业为代价的。 ④我比较倾向取消黄金周,并且推广带薪休假。企业如果有带薪休假,要出游或者探亲,时间比较充 足。五一、十一黄金周不是不好,但是实在是太拥堵了,好不容易出游一趟,结果风景区全是熙熙攘攘的 人,拍张照片都很难。分散休假,能让大家自由搭配带薪假期,出游探亲更为方便。 反对。 ①反对取消五一黄金周。一年放长假的机会总共 3 次,春节要回家,五一长假又要取消,就只剩十一 能出游了。此外,分散休假不能充分体会到休假的意义,休了几天后又要上班,让人不尽兴。5 个“小长 假”只有短短三天,人的消费欲望也没有黄金周强,和平时双休日没有太大区别。 ②我认为,黄金周是老百姓家庭团聚、学生旅游的重要时段。取消五一黄金周,势必减少百姓亲人团 聚的机会,同时加大另外两个黄金周的压力。此外,新方案保留的另外两个黄金周间隔太近;五一期间, 又是春暖花开期间适宜旅游,是学生、劳动者春节后经过近三个月学习工作的绝好的放松日子,保留五一 黄金周,使全年三个长假分布更均衡。以上都证明取消五一黄金周是不妥的。 ③“五一、十一”长假无须变。春秋好季节,让人民出游、休闲,调节心情与生活节奏,才是国家本 意所在,至于黄金周,那只是变了味道的副产品。 其他。 ①对于其他的,我没什么意见,就是觉得清明、元旦、中秋休息 3 天我觉得没这个必要,1 天其实就 够了,尤其是对学生来说,这么多的休假会使我们在学习上放松,休息的时间越长,人就越容易懒散,对 知识的巩固也不利,所以,希望这些节日就放 1 天假好了。 ②在保留五一黄金周的基础上,端午、中秋各放一天假,而清明由公众用带薪假期自主安排,这样才 能满足人们旅游、探亲的需求,逐步解决存在的问题。 ③三个黄金周都不取消,而且原来的春节黄金周也不变化(因为将现在的春节黄金周提前到除夕开始, 初六结束,实际上是减少了春节黄金周事实上就有的 8 天休息时间);(2)端午、清明、中秋各放假 1 天。 这样,既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在节日设置中的体现,又使人民的探亲、旅游已经形成的习惯不被改变,而 且比新方案只是增加了 2 天,是最合理的方案!!! 22.(1)(2 分)芜湖城市精神: 示例:①承古拓新,和谐超越。②铮铮铁画传芜湖傲骨精神,秀丽山水容世界友谊情怀;奇瑞腾飞越 乾坤通达五洲,传承文明登高极目创新篇。③兼容,诚信,自强,创新!④鸠鸟飞翔的鸿志,海纳百川的 胸怀;与时俱进的步伐,脚踏实地的耕耘。 (2)(2 分)芜湖城市名片: 示例:①古城飞鸠兹,虹桥连天门;铁画古今异,奇瑞四海名。② 鸠兹之地,长江巨埠;皖江明珠, 魅力芜湖。 ③ 长江巨埠,铁画之都,鱼米之乡,山水名城。 ④半城山水明镜湖,奇皑瑞辇步行街;铁 水绘就千古画,万橹竞卖鸠兹米。⑤春秋吴国鸠兹地,现代魅力芜湖城。 四、(55 分) 23、参考芜湖市中考评分标准 初中语文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