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书)人格心理学(主编:郑雪)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90,文件大小:16.11M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格 允理学 生物物种在适应环境和繁殖后代的过程中,不仅生理特点不断进化,而且心理与行为特 征,如不同性别的择偶偏好、对陌生人的焦虑和恐惧,以及愤怒与攻击等,都是自然选 择与进化的结果。例如,对陌生人的害羞与恐惧心理对于我们的祖先在防止其他部落人 的袭击方面具有重要的生存价值,因此,这种心理特质经过自然选择的过程保留了下 来。同样,合群与协作的倾向性有利于我们祖先的群居生活,具有合群和协作的个体比 那些不具备这种特质的个体更能生存,更容易繁殖自己的后代。 ,寻找配偶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选择。在人格和择偶领域研究的心理学家常遇到 这些问题:人们择偶想要的是什么?人类择偶的行为有什么一致的特征?不同社会文化 背景下人们的择偶有共同的标准吗?有些理论(如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理论)认为,人 类寻找与自己异性的父母的原型象征一致的对象,或寻找与自己互补或相似的对象,又 或寻找能与自己作公平的价值交换的人。这些理论在人类择偶行为的理解中起着重要的 角色,但是他们都没能提供预测这种行为的测量方法,而且很少探讨个体择偶倾向的来 源与功能。寻找与异性父母原型象征一致的配偶的功能是什么?许多理论还企图假设引 导择偶倾向的过程是各异的,因此也不能进行预测。择偶行为的内容也常被忽略,而且 也不顾及环境的不同就假设了相同的择偶倾向。 巴斯(David M.Buss)基于进化心理学,提出理解人类的择偶行为有三个关键点: ①人类求偶的策略是遗传的。这些策略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解决 了特殊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策骆的使用不需意识心理机能的参与。事实上,在 很大程度上,我们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在择偶时要找某种特质的人。②择偶策略是依附于 环境的。人们因当前短期或长期性关系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择偶行为。③男性与女性 在面对人类进化的时候遇到不同的择偶问题,因此也转化出不同的策略。 巴斯(199)曾经研究了来自33个国家的1万多名被试的择偶偏好。这些被试分 为37个样本组,其地理位置、文化和种族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却发现了大致相同的 性别择偶偏好。在所有样本组中,男性比女性更强调未来配偶的生理吸引力和相对年 轻,而女性比男性更看重未来配偶的经济能力(37个样本组中有36个样本组是这样), 并且更看重未来伴侣的成就动机和勤奋等特征(有29个样本组支持)。对于男女之间 这种普遍的择偶偏好,巴斯采用进化论的观点给予了解释。从亲代投资的角度上看,相 比男性,女性对后代有更大的亲代投资,女性的基因传给下一代的潜能远比男性小得 多,并且女性的生育期和男性相比更受年龄的限制。在长期进化与自然选择的作用下, 为了把自己的投资(基因)传给下一代,男性和女性在择偶上形成了不同的标准。男 性更强调未来配偶的生殖潜能〈如年轻、美貌等生理吸引力),女性更强调男性提供资 源和保护的潜能(如能挣钱、有雄心和勒奋等),年轻漂亮和健康的女性具有更强的生 殖力,而具有财富和权力的男性更能保证女性的怀孕和养育后代过程中所需的资源,具 有这样特性的男性或女性更容易繁殖自己的后代,因此,进化过程选择和保留了这种择 偶偏好。巴斯还认为,男女在引起忌妒的事件上也存在差异,男性更多地为女性的忠贞 和亲生父亲身份的可能性受到威胁而焦虑和忌妒,女性则更关注情感依恋和失去资源的 威胁。 人格的进化论认为,人类对社会的消极评价的焦虑反应是因为它有利于我们的祖先 ·176

第伍线 生物学论 生存才得以保留下来的。我们知道焦虑是一种不愉快的和消极的情绪体验,对我们的记 忆、思维等心理功能的正常运行,以及工作与学习都带来负面的影响。通常我们会采用 各种防御机制或应付方式去尽量减轻它或消除它。这样的心理特征如何对我们的祖先有 所帮助而保留下来呢?最近有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导致焦虑的主要原因是社会排斥。我 们的祖先是群居动物,每个个体都具有从属于某个群体或维持社会关系的需要。因此, 当我们被社会排斥或拒绝时,我们会非常担心和焦虑。焦虑反应不一定是真正被社会群 体排斥,可能只是一种信号,暗示你有可能遭到社会群体的排斥。因此,当有人似乎对 你不友好,或你的老板指责你的工作时,你会非常焦虑和紧张。有时,你会很担心你的 外貌,担心你在众人面前的讲话会给别人带来不好的印象,这些都可以用社会排斥来解 释。社会排斥解释焦虑与进化论的观,点十分吻合。群居的生活比独居的生活更有利于我 们祖先的生存与繁殖后代。因此,任何能够引发我们避免被群体排斥的心理行为反应倾 向都因有利于种族生存而保留下来,所以,社会焦虑正好可以用来达到这个目的,它不 仅可以警示我们,而且可以驱动我们保持良好的形象,维持良好的社会关系。 在物种的进化过程中,那些有利于个体解决生存和繁衍问题的特征得以遗传下来, 这些特征就是“适应”。适应是可以遗传的,但可能不是个体一出生就有的,一个物种 的绝大多数成员在一般正常的环境中都能发展出这种适应性。适应性特征能直接或间接 地帮助个体解决生存或繁衍的问题。进化的心理机制是存在于机体内部的对信息的加工 过程。任何一种心理机制在进化历史中都是为了解决某种生存或繁衍的问题。它具有如 下特征:①它存在是因为它解决了人类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面临的经常发生的生存和生 殖问题。②一种心理机制在功能上不是全能的,它只对一部分刺激信息起作用。刺激可 以来自内部,也可以来自外部,刺激可能是从环境中主动地提取出来的,也可能是被动 地从环境中接受而来的。③输入的信息通过一个程序(决断法则)转化为输出结果。 输出结果会调整生理变化,向其他的心理机制提供信息,或是产生外显的行为。 巴斯归纳出了十种典型的心理机制,其中包括怕蛇,女性优越的空间记忆能力,男 性的性嫉妒,偏营养食品,男性喜好富有吸引力的年轻女性,女性对物资、经济资源的 追求和偏好等。对人格心理学而言,进化理论是科学而有用的元理论,它认为人的心理 机制具有以下特点:①在不同的适应领域依据不同的原则来操作;②数量可能是几十、 几百或上千:③是解决特定的适应问题的复杂方法。心理机制产生的行为不仅仅是物理 性的动作,它还受到情绪的控制,并与具体的情境相关联。人们通常会采用认知的、动 机的、情绪的和行为的策略去达到特定的目标。事实上,目标指向的行为策略也是心理 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进化论人格理论来看,个体差异其实是个体采用不同的策略来应对环境所提出的 适应性问题的结果。比尔斯金等人(1991)研究了在儿童生命的前5~7年里是否因为 缺少父爱而对其成年后性策略产生了重大影响。结果发现,在此期间缺少父爱的被试会 认为父亲的关爱是不可靠的,成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也是不持久的;而那些不缺少父爱的 被试则会发展起另一种性策略:他人是值得信赖的、可靠的,人际关系是长期稳固的。 不同环境中的个体面临不同的适应性问题,对心理机制不同的输入导致不同的输出结 果。有时,面临相同的问题输入,不同的个体也会采用不同的行为策略。假定所有的男 ·177·

格 心理 性都采用同样的决断法则:当攻击行为有助于达到目标时就采用攻击性的策略,反之则 与他人合作。在对两种策略进行评价时,一个体格魁梧、身体强壮的男性可能会认为攻 击性策略对自己更有利,而一个身材瘦弱的男性则更有可能采取合作性的策略。在这 里,身体素质的差异导致了个体对自己不同的评价。因此,遗传因素主要是影响个体的 自我评价(估计所用策略成功的可能性),从而间接地导致策略的个体差异,这种策略 上的差异可能是长期稳定的。 进化心理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引起了各种争议。赞同者认为进化心理学将使心理学 走向统一,反对者认为进化心理学是一种貌似科学的研究取向,实际上是不科学的。作 为一种新的研究取向,进化心理学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有其局限性。从积极方面来 看,进化心理学开辟了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 果。进化心理学提出了其他理论没有提出的问题,对于一些已有的心理现象作出了新颖 的解释,发现了大量的新知识,对认知科学、发展心理学和消费者行为学等学科都产生 了很大的影响。进化心理学的研究促进了人们对心理和人性问题的深层次思考。它探讨 一些对人类来说具有深远意义的问题:人性的本质是什么;心理从哪里来,有哪些作 用;文化与心理机制的关系如何;心理与行为的关系怎样;心理的普遍性与差异性之间 的关系如何。这些都是心理学中的一些最基本的问题。进化心理学把自然选择和适应作 为心理起源和作用的重要概念,加深了对人性的认识,对于心理现象的理解和探索必将 产生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进化心理学过分强调遗传进化的决 定作用,对文化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估计不足。 第五节人格的脑生物基础研究 虽然行为观察和自我报告式人格测量仍然是人格心理学研究的主流,但是,随着脑 科学的迅速发展,运用生物测量技术探讨人格问题的研究日益加强。早期的研究者强调 了考察人格生物基础的重要性,他们相信人格特质在心理上是统一的,由具体的生物活 动所支持。他们认为,通过考察这些生物过程,可以获得更多的对特质的直接测量。 一、脑的变化与人格改变 研究者发现了二个56岁男性的病例,他的母语是弗瑞兰语(Friulian),而意大利 语是他的第二语言,这个病人在意大利接受了13年的教育。毕业后的20年中,他在一 家公司里任财务总监和项目负责人。某一天,该病人发现自己走路或者驾驶的时候,有 向右边倾斜的行为反应,同时他发现自己的人格特征也发生了某些改变。过去他长期怀 有病态的焦虑和恐惧,但现在这种焦虑与恐惧大大减轻了。过去有飞行恐惧,从来不敢 坐飞机,现在他可以坐飞机了。到医院进行MI检查,发现他的大脑左额叶的白质区 有一个直径大约6cm的肿瘤。神经心理测验表明,该病人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智力上的、 ·178·

第金章 生物学论 注意上的或者是行为失调的问题,但其人格则出现了改变,显示出前额损伤病人特有的 机能失调症状,如言语的去抑制性、焦虑的减少和有讲下流笑话的冲动等。 从这个病例中可以看出,大脑生理的改变有可能导致病人人格的改变。医学和神经 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大脑额叶病变不仅能改变人的认知功能,也能影响人的情绪和 情感。一个前额叶病变的病人,其情绪的变化是多种多样的,但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淡 漠、抑郁和欣快。 (1)淡漠,通常是由前额叶背外侧面广泛病变引起的,患者表现为低觉醒、缺乏 主动性和少动,有注意和能动性方面的障碍。在情感方面则表现为情感和情绪反应普遍 迟钝。额叶患者的淡漠在临床上可能被误认为是神经症或精神抑郁,尤其是当伴有某些 注意和主动性障碍时。由于这些症状也常见于抑郁症病人,因而这种情况被称为假性抑 郁症 (2)抑郁,额叶前部病变可引起抑郁。一些研究者认为,左额叶病变比右额叶病 变引起抑郁的可能性更大。当患者存在皮质病理改变时,由于他们觉察到自己心理功能 的退化而激发抑郁,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尤其是在高智力和有成就的人群中。 (3)欣快,是指愉悦的心境,常见于额叶病变时。它的定位相对较明确,即位于 前额叶眶部皮质。欣快并非存在于所有眶额叶皮质病变的病例中,但有较大的比例,它 也是眶额叶皮质白质切断术后常见的结果,因而对治疗抑郁和僵直病人有一定作用。 除了欣快、激动和幼稚外,眶额叶病变的病人通常还有注意和主动性障碍,即分心 和多动。这也提示我们要多注意行为表象以外的东西,不要单纯地从周围环境和以往经 历上找原因。前额叶的变化不仅可以引起情绪的改变,也使得人的社会交往和情绪行为 发生改变。大脑的病变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也可改变患者的行为方式。这些改变影响了 他们的社会交往,因为执行性功能活动的降低会限制这些交往。当然,社会行为的最大 改变可能是异常情感所致。淡漠和抑郁患者会躲避社会交往。眶额叶病变对社会行为有 较大的影响,因为它不仅引起欣快,而且使本能的驱力释放加剧,如贪吃和性欲旺盛。 眶额叶患者由于不能抑制本能驱力,失去了传统道德的约束,在与他人交往时往往不顾 一般的行为规范。前额叶综合征是指在两侧额叶严重受损时,患者往往表现出明显的人 格改变,包括焦虑的减少、对后果的不关心、不能抑制自己、爱开玩笑等。以前的各种 研究主要集中在额叶的注意功能和记忆功能方面,·新的研究表明,前额叶还有一项重要 的功能,就是控制和调节人的情绪。 把生理和人格联系起来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思路,过去医学界就有人有意或无意地应 用人格和生理的联系来达到改善或治疗病人的不良人格的目的。早在1935年,莫利兹 和利马(Moniz E.&Lima P.A.)就开创了现代精神外科,他们首先试图通过对人的额 叶做手术以减轻精神症状。早期标准的额叶切断术是在侧脑室额角顶端前部,将额叶白 质做几乎是垂直的和彻底的分割,因此,这类手术也有人称作是额叶白质切除术。这种 手术对于更年期抑郁症、焦虑症、躁狂症等有较好的疗效,曾流行一时,但有较大的副 作用,如术后发生人格和智力改变、出现癫痫等。手术改良后,只切断与精神症状密切 相关的神经纤维,缩小了切割的范围。随着精神药物的问世,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导 致立体定向手术的开展,过去的额叶白质切断术早已废弃不用。 *179

火格 理学 脑外科手术对于病人人格的改变可以表现在抑郁、癔症倾向、精神衰弱和精神分裂 倾向上,最常见的好转是自我担忧的减轻、孤僻和抑郁情绪的改善等。手术对于治疗焦 虑、恐怖、痛苦和忧虑是比较有效的,对于强迫症也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对于幻觉和 妄想则没有效果。随访研究也发现不少患者出现了迟纯、淡漠、孤独、退缩等行为表 现。这些神经外科医学的研究说明了额叶皮质在人的情绪、行为上起着重要作用。近来 开展的立体定向术,一般根据临床症状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如对躁动、攻击、暴行的 患者做丘脑下切断术,对抑郁或焦虑症、强迫症等患者做扣带束切断术等,均有一定的 疗效。当然,还是存在一定的后遗症,如迟钝、淡漠、缺乏主动性、注意力减退等。 二、人格研究中生物测量使用的方式 在人格研究中,运用生物测量通常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是作为其他主要测量方法的补充。例如,对内倾与外倾感兴趣的研究者,除了 组间行为与自我报告的差异,还可以测量他们生理上的差异。英国心理学者艾森克对此问 题作了相当详细的探究,报告了组间的一些有趣的生理差异。例如,内倾者与外倾者在整 体皮层唤起水平上存在不同,外倾者比内倾者表现出较少的皮层唤起。艾森克认为,外倾 者唤起水平的减少实际上是激发个体参与外倾行为的关键因素,他相信这种行为能使个体 的唤起水平增加到更适当的水平。另外,内倾者显现出较高的整体皮层唤起水平,内倾行 为能减少皮层唤起水平以达到更理想的水平。因此,艾森克相信,这些唤起水平的差异是 导致产生具有明显内外倾特点行为的原因。然而,这个模式被一些研究者批评,认为其过 于简单 第二种方式是在假说结构中检验自我报告、行为与生理测量之间的联系。例如,在 实验中让被试做有关焦虑的自我报告测量,选中低分者作集中研究。如果向这些被试施 加中等强度的刺激,会发现其中一些人在焦虑反应的生理测量中较少唤起,而其他被试 则表现出唤起的增加。但在之前的自我报告测量中,这些组都是低焦虑的。因此,其中 个组生理测量与自我报告测量是一致的,而在另一个组生理测量却与自我报告不 致,那么,哪一种测量更可信呢?研究者认为两者都能提供实质性的信息。在这个例子 里,最重要的是这些测量的一致性程度。研究表明存在这样一类人,他们在自我报告测 量中显示出低焦虑,但在生理与行为上却表现出高焦虑。这说明,除了自我报告与行为 测量,测量生理活动可以提供更多与人格有关的情况 第三种运用生物测量的方式是作为自变量(预测变量)。在这种策略中,分组的标 准不是传统的人格测量工具,如纸笔测验或投射测验,而是用生理测量将被试分类,接 着看被试的生理测量成绩与行为或自我报告测量之间的关系。运用这种方式的学者认 为,以生物测量为标准选择被试不需要被已有的人格心理学分类所限制。在某些生理测 量上的个体差异可能与传统人格心理学不太相似。运用生物测量得出的个体差异的类 型,可能更接近反映“天然的”个体差异。如今,虽然有更多基于该方式的实验,但 是这些论点还是处于假设阶段。 ·180

第五雀 生物学论 当生理测量用来考查行为特质或人格特质的关系时,有必要弄清这种测量是以特质 基质为概念还是以相关为概念。一殷来说,基质可以看做特质的实际构成成分,而相关 仅仅是与特质一起发生的有关联的生理事件。如果将生理测量看做特质的相关,那么实 验干预所导致的生理测量指标的改变不可能改变特质。例如,研究者检测了各种皮肤电 传导测量的个体差异。皮肤电传导主要反映皮肤上出汗的程度,通常在手掌或手指上做 测量。如果局部应用药剂阻碍皮肤电传导的反应,则不能改变特质。因此,将组间皮肤 电传导的差异看做是个体行为上差异的相关。假定一些生理测量反映更多组内的“基 本”差异,应以特质的基质而不是以相关为概念。例如,在某种环境里,焦虑状态下 一些心脏或呼吸的变化可能反映这种特质的基质。社交恐惧症患者在某些自主系统中表 现出很高的唤起水平。对这种情况治疗的一种方法是采用B一阻断剂,使用这种药剂使 行为改变主要是由于外周系统自主活动的变化,而不是中枢系统变化的副产品。因为改 变生理会引起特质的变化,因此伴随这种现象出现的自主性变化可以看做是这种障碍的 基质。 可见,运用生理测量技术有必要弄清所记录的生理指标是反映基质还是相关事件 如果反映的是基质,则可能提供的是有关人格特质的生物机制,这种信息有助于我们了 解脑与行为的内在关系。当测量的是相关时,这些信息可能在行为预测方面有实际性的 效用。然而,因为相关与基础生物基质没有直接联系,这些信息对于了解人格的生物基 础的贡献相对没那么直接。 在生理测量的运用中,研究者一般要考虑采用静息测量或任务相关测量的问题。所 谓静息测量,有时也称为基线测量,是指被试在没有任何具体任务、处于休息状态时进 行的生理测量。任务相关测量是指在被试执行特定任务时进行的生理测量。两种测量所 得到的数据都是有意义的。在静息状态下,个体在一些富有意义的生理指标上存在明显 的差异,对这种差异的测量有助于了解个体差异的生理基础。在大多数研究中,研究者 会一并记录静息(基线)时期与执行特定任务时的生理情况,通过对比静息测量与任 务相关测量数据可以获得更为全面和动态的信息。 当然,测量行为本身使得到纯正的“基线”生理测量存在困难,特别是测量过程复 杂而新颗,这本身就是对被试很强的刺激。为了将这种影响降到最低,唯一的方法是让被 试适应测试环境,·当被试更为熟悉实验环境时,再回实验室做第二次实验。可以只用第二 次测验的数据,也可以通过对比第一、二次的数据来确定基线。 三、常用的生理测量 (一)皮肤电测量 最常用的皮肤电测量是皮肤传导(或相反皮肤电阻,皮肤电阻是皮肤对两个电极 间细微外在电流的传导性)。电极通常安置在手掌表面或手指上。皮肤传导变化主要是 汗腺与皮肤表面出汗的程度:汗越多,传导性越强。研究者大多测量皮肤传导的三种不 181

格 心理学 同属性:皮肤传导水平(SCL)、皮肤传导对外在刺激的反应(SCR)及皮肤传导自发 反应。最后一种通常是在意味着最小阈限以上的反应大小,是在特定阶段中,没有任何 确定外界刺激存在时的反应大小。研究者通过测量三种不同的皮肤电传导属性来反映个 人生理差异与人格的关系。例如,一些研究者调查简单的感觉刺激对SC习惯性的个 人差异。有报告指出,外倾者比内倾者能更快习惯。也有报告指出,对SCR的习惯速 度与焦虑或神经质有更多联系。有研究表明,抑郁被试比非抑郁被试持续显现出低$CL 与较少的SCR。 (二)心血管活动 心律与其他心血管活动测量用于人格研究已有好多年了。最常用的心血管活动指标 是心律与心律的变异性。卡刚和他的同事对儿童的害羞生理作了研究,报告指出害羞或 抑郁的儿童有较高的静息心律与较少的心律变异性(相对于非抑郁的儿童来说)。对从 21个月到7岁5个月的儿童的每个年龄阶段进行测量,在谨慎性或抑制性方面表现出 稳定气质倾向的儿童有较高的心律。在对成人的研究中,心律也用于检测个体差异。荷 德斯、库克和朗格在1985年提出了有较高心律的被试比有较低心律的被试更容易获得 习得性恐惧的观点。抑郁的被试心律也会提高(Henriques&Davidson,1989)。对于实 验室的应激源有较强交感活动的个体,也有较高水平的皮质醇(与压力相关的荷尔 蒙),以及某些免疫水平的下降(Cacioppo,1994)。这有助于解释有关压力影响机制, 压力可能对某些特别脆弱的个体的健康造成伤害 (三)脑电活动测量 脑电活动测量很适合人格研究,因为它可以提供关于人格中枢神经系统基础的潜在 相关信息,而且它是非植入性的研究,相对容易记录。自发脑活动(EEG)与事件相 关电位(ERPs)或诱发电位(EPs)都用于人格研究。EEG是脑的进行性背景活动 通常是在休息状态下测量的;EPs是对外在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锁定的脑活动。EPs 通常是在呈现刺激后的一段很短的时间内所测量的平均脑电活动。 在人格研究领域中,事件相关电位(ERPs)测量的早期应用是对“增加/减少' 个体差异的研究。“增加/诚少”是个体倾向于感受到增加或减少的感觉刺激。皮特里 (1978)在她的关于疼痛反应性的个体差异研究中首次描述了这个人格维度。虽然皮特 里没有运用ERP测量“增加/减少”的程度,但她描述了一些组间很奇特的差异。测 量的方法是让被试通过手指触摸木料的宽度。“减少者”认为木料比实际的要窄,而 “增加者”认为比实际的要宽。她发现属于“诚少者”的被试对疼痛的忍耐力较好,而 对感觉单调的忍耐力则较差。在实验中,皮特里也报告了用于减少疼痛的药物,如阿司 匹林,会使“增加者”与“减少者”更接近。运用EPs估计“增加/域少”背后的逻 辑很简单,如果被试对一个强度增加的刺激表现出唤起反应的幅度增加,就认为他是 “增加者”。相对地,被试对相同的唤起反应表现出较少变化或减少的反应幅度,那就 是“减少者”。布其斯理和斯武曼(1968)较早用这种方法评估“增加/减少”。他们 随机地向被试呈现不同强度的视觉刺激,同时从头皮的不同位置记录被试的脑电活动, ·182

第举 第 生物学论 从每个强度水平的闪光得出独立的ERPs。他们计算每个被试“幅度/强度”功能的斜 率,这个斜率反映了刺激强度增加的函数,即反应变化的幅度有多大。有较大斜率的被 试被看做是“增加者”,较小斜率或负斜率的被看做是“减少者”。研究者对他们估计 “增加/减少”的诱发电位法与皮特里用的行为过程法做了相关,得出的相关系数是 0.63。除此之外,“增加/诚少”与感觉寻求有联系,“增加者”比“减少者”有更高 的感觉寻求。 (四)其他生物测量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心理生理测量,在个体差异的研究中也有许多其他类型的生物测 量,如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PET)与核磁共振脑成像技术(FMRI)。PET提供了 生化过程中整个脑的图像,具体的生化过程是给被试提供的示踪器所决定的,示踪器是 由放射性追踪器标记的分子,放射性标记分子的分布由PET观察器制成图像。两种最 常用的PET示踪器可以制成血糖新陈代谢与血流量的图像。血糖是脑的主要养分,当 神经元活跃时消耗较多血糖。抑郁的个体在左脑前额皮质区显现出较低血糖新陈代谢水 平。血流量通常与血糖新陈代谢率有较高的相关,当神经元活跃时,需要更多氧气,氧 气由增加通过该区域的血流量获得。一些示踪器对血液量及局部变化很敏感。PET的独 特之处是除了用于反映激活性(如血糖新陈代谢率与血流量),还可使神经递质成像, 实施示踪器与特定的感受器联结,提供对脑的特殊神经递质感受器密度的数量估计。方 德和他的同事(1997)在“社交回避”的纸笔测验中运用了这种技术。“社交回避' 反映个体避免与其他人接触的倾向,实验中个体在社交回避中得高分的,其基底神经节 的多巴胺-2受体有较低密度,基底神经节是与动机性活动相关的脑区域。他们所报告 的感受器密度的PET测量与人格量表有较高的相关系数(r=-0.68),表明社交回避 性与这一具体脑区多巴胺感受器密度较低有密切联系。 达文森和伊文(1999)记录了现在FMRI的一些方法。FMRI用以推断特殊神经回 路中激活模式的个人差异。研究发现,这些个人差异与行为及人格自我报告有紧密联 系。除了评估区域脑激活的方法外,其他生化方法 一包括血液或唾液成分的分析化 验,都在个体差异的研究中被使用,通过一些不同的生化手段研究个体差异。例如, 些实验研究测查个体的单胺氧化酶(MAO)与抑制的关系。MAO在大脑里控制一些神 经递质,从而影响脑的生理活动,进而导致心理上的变化。有研究表明,在唾液的皮质 醇水平测试上,对比非抑郁的儿童,抑郁及敏感的儿童的唾液皮质醇水平高(Kagan, 1988) 四、脑的不对称性及其个体差异 近20年来,随着脑科学的发展,研究者使用大量新的方法和技术,如脑区活动的电 生理学和血液动力学技术(PET和FMR),与自我报告和行为指标测试相结合,取得了 重大的研究进展。研究者发现了大脑情绪功能的不对称性(或称为单侧性):大脑左右半 ·183

X格 心理学 球的活动在情绪体验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右半球后部对情绪信息有特殊的知觉能力,大脑 两半球前部对于一些消极与积极情绪经验和自发印象有不同功能,左脑活动水平与积极情 绪相联系,而右脑活动水平与消极情绪相联系。 有来自各方面的证据支持这个情绪与脑不对称性关系的结论。有关研究表明,相对 于右半球受损,左半球前部受损更可能导致抑郁症状。在一个早期的系统研究中,对比 左脑与右脑受损所出现的情绪现象,盖洛特(1972)在报告中指出,左脑损毁的病人 比右脑损投的病人表现出更多消极情戒与抑郁定状 ,一些后继的研究也支持这个结论 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使用脑电图测量被试的左右脑半球的活动水平,并让他们看可以 唤起情绪的电影短片。当被试表露出快乐的表情时,其大脑左半球的活动水平高:当被 试显出厌恶的表情时,他们的大脑右半球活动更为活跃。在不到1岁的婴儿中也发现了 类似的大脑活动形式。例如,在一项以10个月婴儿为被试的研究中,微笑与大脑左半 球活动水平的增高相关,而哭泣则与大脑右半球活动水平的增高相联系。在后继的同类 研究中,都发现婴儿体验到积极情绪时,他们的大脑左半球相对于右半球来说都更活 跃。由于这一研究结果是以不到1岁的婴儿做被试所得出的,一些研究者认为,这种大 脑不对称性与情绪之间的联系是先天遗传的,而不是后天习得的。 近期的研究进一步表明这种大脑不对称性具有个体差异。研究者发现,在无情绪反 应的休息状态下,也存在个体大脑的一个半球比另一个半球的活动水平更高的现象,并 且,有的人大脑左半球的活动水平更高,而另一些人右半球脑的活动水平更高。这种个 体差异在时间上具有稳定性。由于大脑左右半球的活动与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有关,这 样,我们可以根据个体大脑两半球活动不对称性的情况预测,他更可能体验到积极情绪 或是消极情绪。 有研究报告指出,大脑左额活跃的被试比起右额活跃者更多倾向于气质性的积极情 感,而较少倾向于气质性的消极情感。在一项研究中,在静息状态下测定被试大脑两半 球活动水平,然后让被试看一场可以引发快乐和恐惧情绪的电影。正如研究者预测的一 样,那些在休息状态下表现出左半球活动水平更高的被试更容易对能引起积极情绪的电 影情节作出反应,而那些大脑右半球活动水平更高的被试更容易对产生消极情绪的电影 情节作出反应。苏顿和达文森(1997)也证实了前额活动不对称性与行为抑制性和活 动性的纸笔测验分数存在显著的相关。行为活动性反映了个体遇到积极事件时,个人表 现出较高积极情感或积极行为的倾向;行为抑制性反映个体当察觉威胁时,经历强烈消 极情感或抑制的倾向。左侧前颜脑激活性高的被试与行为活动性联系更多,而右侧前额 激活性高的被试与抑制性联系较多。 对儿童的研究表明,在一岁时就能观察到婴儿的这种前额激活不对称性的个体差 异,并能预测与年龄相应的情绪反应。达文森和福克斯(1989)对14名10个月大的女 婴进行了静息EEG不对称性测量,测量是在与母亲短暂分离阶段之前进行的,本阶段 将持续60s。实验者在认为婴儿非常沮丧的时候,终止该阶段。通过这部分的录像记 录,将婴儿对母亲分离的反应进行了编码。对这些反应的检测显示出,7个婴儿哭闹而 另外的7个没有哭闹的行为。与之前预测一致,对母亲分离表现出不安的婴儿在EEG 评估基线阶段显示出更多的右额活动。这个结果表明,实际上在静息状态时,与母亲分 ·184

第章 生物学论 离而哭闹的婴儿比不哭闹者表现出更多的右额活动与较少的左额活动。 如何解释这些发现呢?达文森和汤马克(1989)采用了情感反应阈限差异来说明 这种差异。右脑前部活跃的个体只需要较小强度的刺激便可引出消极情感,而左额活跃 者则需要更大强度的刺激才能引出同等的消极情绪。另外,如果要产生同等水平的积极 情绪,左额活跃的个体比起右额活跃的个体需要较小强度的积极刺激。换句话说,右脑 前部活动水平高的人只需要很小的消极事件就可以引发恐惧、焦虑等消极情绪,他们对 消极刺激作出消极反应的临界点很低;而那些右脑前部活动水平低(或对消极事件反 应临界点高)的人,对较强的消极刺激或事件才作出消极的情绪反应;而那些左脑前 部活动水平高的人,只需要很小的积极刺激就能引起他们的快乐情绪。这表明,管理情 绪重要方面的神经结构的反应阈限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当然,也有可能是前额不对称性 的个人差异与情感反应的持续性有关系,就像是左前额活动性较强的被试对积极刺激表 现出较长的反应持续性。这种反应持续性的差异可以决定个体情绪和人格的差异。 五、人格特质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美国康奈尔大学理查德·德皮教授(1996)对人格特质理论和来自人类与动物研 究中的大量实验数据进行了综合研究后,假设存在着三种神经生物学系统,这三种系统 与三因素和五因素模型里的人格特质有大致的对应关系。这些人格特质在艾森克那里是 外倾性、精神质与神经质,在五因素模型中则是外倾性、开放性、尽责性与宜人性的结 合体,以及神经质。 第一个神经生物学系统是行为助长系统(behavioral facilitation system,BFS),它是 由奖赏信号激活的。BS控制着诱因驱动或目标导向的行为,以及与保护食物、性伴 侣、巢穴和寻找其他重要目标与奖赏联系在一起的那些活动。有时它也会被称为神经生 物学奖赏系统(neurobiological reward system)。BFS包括间脑边缘的多巴胺通路,该通 路位于中脑的腹侧外皮区,并投射于杏仁核、海马以及边缘系统的依伏神经核。奖赏系 统还包括中脑的多巴胺通路,该通路源于皮质层的腹侧外皮区并投射在它的各个区域。 BS活跃的个体受追求目标的诱因和奖赏的强烈驱动。在人格特质模型中,BFS正是对 应于外倾性。高活动水平的BFS跟外倾性有关,而低活动水平的BFS与内倾性有关。 第二个系统是制约系统(constraint system),相当于五因素人格模型中严谨性与宜 人性的结合体,以及艾森克神经质量表的低分段。该系统抑制了大脑中信息的流转,包 括了5-羟色胺的上行通路,也正是这个通路提供了一个脑内神经支配的大范围弥散模 式。它能与BS产生互动,并据此调整奖赏的寻求。当某个地方的制约系统非常活跃 (且5-羟色胺水平较高)时,它就会抑制BFS的活动,因此,要想引发目标导向行为 就必须有更强烈的诱因。在这种情况下,目标导向行为是拘谨而谨慎的。当某个地方的 制约系统没那么活跃(且5-羟色胺水平较低)时,它就会抑制BS(包括5-羟色 胺)的活动,因此,即使是很小的诱因也能引发强烈的目标导向行为。在这种情况下 目标导向行为就会变得不稳定、反复无常、易激怒和暴烈或自我毁灭,追求长期目标和 ·185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90页,可试读20页,点击继续阅读 ↓↓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