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宁德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满分:150分) 语言积累与运用(28分) 1、按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ku□不成军雅俗共shdn口以身殉_职深恶_痛疾 2、默写填空。(10分) ①稻花香里说丰年 (辛弃疾《西江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③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④子在川上曰:“ 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⑤而现在/乡愁是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⑥光光鵾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诗经》) ⑦抒发思乡之情是我国古代诗词曲中的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其中有许多名句,请你任意写出两句 ⑧请你写出两句描写乡村生活(或乡村景色)的古诗词句:“ 3、用符号修改下列病句,每句只改一处。(4分) 备选符号:换位号 删除号 替换号 增补号 ①杨家溪山青水秀,虽然开发不久,但已经远近闻名,闻名遐迩。 ②闽东经济能否腾飞,关键在于有没有良好的一个投资环境。 4、根据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写出一个含有这个加点字,且意义一致的成语。(3分)(任选三题做答) 如: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跑)→奔走相告 ①益习其声(更加) ②有卖油翁释担而立(放下)→ ③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凭借、倚仗)→ ④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空闲) 5、仔细观察右边这幅课本插图(见人教版第六册彩页插图《古隆中》),根据提示写出你所读到(或想 到)的信息。(5分) ①这幅图可做课文《 》的插图 ②图中有副对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上联讲的是的故事,下联讲的 的事情。 ③宋代诗人陆游非常推崇诸葛亮的文章及为人,他用诗句称赞说 6、读下面语段,在横线上补写一个与划波浪线的句子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2分) 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 读漠,读曳了宾想惹寰放的胸坯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
1 2004 年宁德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 分;满分:150 分) 一、 语言积累与运用(28 分) 1、按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 分) kuì 不成军 雅俗共 shǎng 以身殉. 职 深恶. 痛疾 2、默写填空。(10 分) ①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西江月》) ②_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③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④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⑤而现在/ 乡愁是______________/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⑥光光鴡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诗经》) ⑦抒发思乡之情是我国古代诗词曲中的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其中有许多名句,请你任意写出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请你写出两句描写乡村生活(或乡村景色)的古诗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符号修改下列病句,每句只改一处。(4 分) 备选符号:换位号 删除号 替换号 增补号 ①杨家溪山青水秀,虽然开发不久,但已经远近闻名,闻名遐迩。 ②闽东经济能否腾飞,关键在于有没有良好的一个投资环境。 4、根据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写出一个含有这个加点字,且意义一致的成语。(3 分)(任选三题做答) 如: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跑)→奔走相告 ①益.习其声(更加)→ ②有卖油翁释.担而立(放下)→ ③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凭借、倚仗)→ ④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空闲)→ 5、仔细观察右边这幅课本插图(见人教版第六册彩页插图《古隆中》),根据提示写出你所读到(或想 到)的信息。(5 分) ①这幅图可做课文《___________》的插图。 ②图中有副对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上联讲的是_____________的故事,下联讲的 是_________________的事情。 ③宋代诗人陆游非常推崇诸葛亮的文章及为人,他用诗句称赞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下面语段,在横线上补写一个与划波浪线的句子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2 分) 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 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森林的兴利除害》一文,完成7-11题。(15分) 在一个流域内,森林能起其它植被及工程措施代替不了的保护作用。它通过树冠、树干、树叶截留相当 比例的天然降水,缓和降水对地表的直接冲击,减少砂土流失:又因森林植被的残落物以及林内植物根系和 动物的活动,使森林土壤的结构形成涵水能力很强的孔隙,落在林地的水分能迅速下渗沉贮起来。据观测, 森林土壤的根系空间达到一公尺深时,每公顷森林可贮水500-2000立方公尺。以500立方计算,则每2000 公顷森林的贮水量,便相当一个百万立方的小型水库。人们就是从这个意义上称森林为“绿色水库”的 值得特别强调的是,森林在特大暴雨下还能起抑制洪峰、削弱洪峰从而消除险情的作用。1975年河南大 水灾,驻马店地区的洪汝河、沙颖河、唐白河流域连降特大暴雨,三天内降水达800-1000毫米,使板桥和 石漫滩两座水库大坝决口,造成了极大的灾难:而同一条件下的薄山、东风两水库,却经受住了洪峰的冲击 安然度险。据河南有关单位事后调查,认为水库的失事与否,与上游的森林植被状况密切相关。原来那两座 失事水库的周围及其上游的森林覆盖率仅为20%:而安然无恙的两座水库的周围及其上游的森林覆盖率高达 90%。经历这场浩劫的对比,很能说明森林在 方面的重要作用。 7、“人们就是从这个意义上称森林为‘绿色水库’的”,这里的“这个意义”是指 (3分) 从“1975年河南大水灾”至“而安然无恙的水库的周围及其上游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0%”,这里同 时采用了 种说明方法。(3分) 9、文段末尾横线上应填的内容是 (只能填四个字)。(2分) 10、“据河南有关单位事后调查,认为水库的失事与否,与上游的森林植被状况密切相关。”这里的“密 切”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11、近来我宁德市许多地方频发森林火灾,请你就“预防森林火灾”这一主题拟一条宣传标语。(8-20 个字)(3分)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2-14题。(13分) ① 没有材料,主旨就没有了表达的凭借,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就没 有了文章:没有主旨,只有一大堆材料,这样的东西是没有“统帅”的一批乌合之众,依然不能称为文章 ②文章的主旨从哪里来呢?是从对具体材料的分析感悟中来。人们在实践生活中,接触到各式各样的人 和事,得到了大量的实际材料,获得了多方面的切身 然后,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仔细的 进行分析 就会逐渐形成一些初步C_,这样在进一步分析材料的过程中若能强化并明晰起来,就会 形成文章的主旨一一中心思想。 ③中心思想一旦确定,就对材料起统率作用。它指导写作中对材料的取舍以及详略的安排:跟文章主 无关的,弃置不取:跟主旨相关的也要分清主次,选取那些最能表现主旨的重要、典型、生动的材料详细展 开。只有这样,才能把文章主旨表达得鲜明、突出,达到写作目的。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在 文中写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种生活环境,写到的人有“我”、长妈妈、闰土的父亲、书塾里的先 生和同学等,写到的事有园中捕鸟、拔何首乌、长妈妈讲故事、入学、读书、逃学、画画等,反映了作者童 年生活的许多方面。作者选择的材料虽多,却都是为一个目的服务的一一真实地记写自己童年生活的一个“转 折”(由学前到入学),展现“我”挚爱自由、探求新知的生动个性。因此,文中写到的材料虽多,却并不散 漫芜杂。 12、第①段的横线上应填的句子是()(3分) A.文章要有具体的材料。 B.文章要有明确的主旨。 C.文章的材料和主旨是密不可分的。D.文章要有好的材料和明确的主旨
2 二、阅读《森林的兴利除害》一文,完成 7-11 题。(15 分) 在一个流域内,森林能起其它植被及工程措施代替不了的保护作用。它通过树冠、树干、树叶截留相当 比例的天然降水,缓和降水对地表的直接冲击,减少砂土流失;又因森林植被的残落物以及林内植物根系和 动物的活动,使森林土壤的结构形成涵水能力很强的孔隙,落在林地的水分能迅速下渗沉贮起来。据观测, 森林土壤的根系空间达到一公尺深时,每公顷森林可贮水 500-2000 立方公尺。以 500 立方计算,则每 2000 公顷森林的贮水量,便相当一个百万立方的小型水库。人们就是从这个意义 ....上称森林为“绿色水库”的。 值得特别强调的是,森林在特大暴雨下还能起抑制洪峰、削弱洪峰从而消除险情的作用。1975 年河南大 水灾,驻马店地区的洪汝河、沙颖河、唐白河流域连降特大暴雨,三天内降水达 800-1000 毫米,使板桥和 石漫滩两座水库大坝决口,造成了极大的灾难;而同一条件下的薄山、东风两水库,却经受住了洪峰的冲击, 安然度险。据河南有关单位事后调查,认为水库的失事与否,与上游的森林植被状况密切相关。原来那两座 失事水库的周围及其上游的森林覆盖率仅为 20%;而安然无恙的两座水库的周围及其上游的森林覆盖率高达 90%。经历这场浩劫的对比,很能说明森林在________________方面的重要作用。 7、“人们就是从这个意义上称森林为‘绿色水库’的”,这里的“这个意义”是指_____________。(3 分) 8、从“1975 年河南大水灾”至“而安然无恙的水库的周围及其上游的森林覆盖率高达 90%”,这里同 时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说明方法。(3 分) 9、文段末尾横线上应填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只能填四个字)。(2 分) 10、“据河南有关单位事后调查,认为水库的失事与否,与上游的森林植被状况密切..相关。”这里的“密. 切.”能否删去?为什么?(4 分) 11、近来我宁德市许多地方频发森林火灾,请你就“预防森林火灾”这一主题拟一条宣传标语。(8-20 个字)(3 分) 二、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 12—14 题。(13 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材料,主旨就没有了表达的凭借,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就没 有了文章;没有主旨,只有一大堆材料,这样的东西是没有“统帅”的一批乌合之众,依然不能称为文章。 ②文章的主旨从哪里来呢?是从对具体材料的分析感悟中来。人们在实践生活中,接触到各式各样的人 和事,得到了大量的实际材料,获得了多方面的切身 A 。然后,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仔细的 进行分析 B ,就会逐渐形成一些初步 C ,这样在进一步分析材料的过程中若能强化并明晰起来,就会 形成文章的主旨――中心思想。 ③中心思想一旦确定,就对材料起统率作用。它指导写作中对材料的取舍以及详略的安排:跟文章主旨 无关的,弃置不取;跟主旨相关的也要分清主次,选取那些最能表现主旨的重要、典型、生动的材料详细展 开。只有这样,才能把文章主旨表达得鲜明、突出,达到写作目的。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在 文中写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种生活环境,写到的人有“我”、长妈妈、闰土的父亲、书塾里的先 生和同学等,写到的事有园中捕鸟、拔何首乌、长妈妈讲故事、入学、读书、逃学、画画等,反映了作者童 年生活的许多方面。作者选择的材料虽多,却都是为一个目的服务的――真实地记写自己童年生活的一个“转 折”(由学前到入学),展现“我”挚爱自由、探求新知的生动个性。因此,文中写到的材料虽多,却并不散 漫芜杂。 12、第①段的横线上应填的句子是( )(3 分) A.文章要有具体的材料。 B.文章要有明确的主旨。 C.文章的材料和主旨是密不可分的。 D.文章要有好的材料和明确的主旨
13、请在第②段的三条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3分) (备选词:研究认识体验) A处应填的词是 B处应填的词是 C处应填的词是 14、第③段末尾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使用的材料虽多,却并不散漫芜杂。其原因是作者能 (答案不超过15字)。(3分) 又如《社戏》一文,作者详写了 的情节,是为了表现“我”对江 南水乡迷人景色和淳朴民风的留恋、以及对农家少年的天真烂漫和聪明能干的赞美这一主旨。(2分) 又如《背影》一文,作者对“南京勾留”一事写得很简略,是因为它同文章所要表达的 这一主旨关系不大。(2分) 四、阅读《幸福铃声》一文,完成15-18题。(16分) ①第一次强烈地想和老爸通电话,是在十年前,他生日的那天 ②那时候,我还在南方读书,交了学费,家里已无力支付我的生活费,日常开支基本上依赖学校的特困 补助和一些微薄的奖学金。我穿的衣服,是我姐姐们的衣服改制而成的:鞋子,是母亲在灯下一针针做好 的:盖的被子,是父亲借了亲戚家的棉花,一天一夜时间亲手弹的 ③学校离家实在是太远了,为了省下路费,大学四年我没回过一次家。每个周末我都坐在校园的紫荆树 下给父亲写信,告诉他,我又考了全年级第一名,拿到了一等奖学金:我在那件从高中时就穿的旧衣服上贴 了一朵精致小花,穿在身上仍然漂亮。还告诉他,我们学校有一种紫色的花,常常在我写信的时候落下一两 片,非常美丽温柔,但是在梦里我见到的却是家乡那片白绿交杂的生动的自桦林。 ④并不是每封信都会寄出去,毕竟八分钱的邮资,对我来说可能就意味着早上要吃不饱去上课。何况父 母亲并不识字,每次都要走到几里外的二姨家才能“听”到我信中的话 ⑤没有信的日子,父亲是那么盼望能够知道女儿一切安好。于是,我那能解决一切困难的父亲想出了一 个绝妙办法:他让二姨在回信里告诉我,镇上的一个小商店有电话,他和老板很熟,已经说好了,以后每个 星期六晚七点我把电话“打”过去,他会准时在那里。 ⑥而他,其实并不接那电话,只笑呵呵地张开嘴,贪婪地听着那美妙的来电铃声,直至它最后消失。他 直觉得那欢快的铃声就是他女儿的笑声,只要女儿的电话铃声准时响起,他就明白女儿在他乡一切都好。 ⑦我家所在的村庄离镇子有十里路,中途有二片宽广的白桦林。每个星期六的黄昏,我的父亲一一一个 东北汉子,会雄赳赳气昂昂地两次穿过那片白桦林。母亲说村子里的人这一天都听到他欢快的歌声和笑声。 ⑧我还记得那个大雪纷飞的周末,那天是父亲的生日,我多么希望他能接我的电话,我有多少话要亲口 对他说呀 ⑨我的论文在一家核心刊物上发表了,稿费我拿来买了马海毛,准备亲自给您织条围巾!我们寝室昨天 评比,老爸您获得“最有创意老爸”称号。还有,我要对您大声说,老爸,生日快乐 ⑩0可是我笑呵呵的父亲等到铃声消失后即刻站了起来,昂首走出了商店。等我手忙脚乱再插好卡拨电话 过去时,商店老板告诉我:“闺女,外面都是白色的呢,你老爸现在应该走进那片白桦林了吧,我这里是看 不到他的影子了,你老爸棒着呢!走起路来,谁都赶不上他。” αD那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的父亲穿着红披风站在那片白桦林里,四周都是电话机,他拨电话给我, 爽朗地大笑:闺女呀,老爸现在有好多电话了呀! 据说,父亲后来接到我的来信,听到我说非常希望那天他接电话,想亲自对他说生日快乐,就大笑
3 13、请在第②段的三条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3 分) (备选词:研究 认识 体验) A 处应填的词是____________ B 处应填的词是_____________ C 处应填的词是____________ 14、第③段末尾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使用的材料虽多,却并不散漫芜杂。其原因是作者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超过 15 字)。(3 分) 又如《社戏》一文,作者详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节,是为了表现“我”对江 南水乡迷人景色和淳朴民风的留恋、以及对农家少年的天真烂漫和聪明能干的赞美这一主旨。(2 分) 又 如 《 背 影 》 一 文 , 作 者 对 “ 南 京 勾 留 ” 一 事 写 得 很 简 略 , 是 因 为 它 同 文 章 所 要 表 达 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主旨关系不大。(2 分) 四、阅读《幸福铃声》一文,完成 15-18 题。(16 分) ①第一次强烈地想和老爸通电话,是在十年前,他生日的那天。 ②那时候,我还在南方读书,交了学费,家里已无力支付我的生活费,日常开支基本上依赖学校的特困 生补助和一些微薄的奖学金。我穿的衣服,是我姐姐们的衣服改制而成的;鞋子,是母亲在灯下一针针做好 的;盖的被子,是父亲借了亲戚家的棉花,一天一夜时间亲手弹的…… ③学校离家实在是太远了,为了省下路费,大学四年我没回过一次家。每个周末我都坐在校园的紫荆树 下给父亲写信,告诉他,我又考了全年级第一名,拿到了一等奖学金;我在那件从高中时就穿的旧衣服上贴 了一朵精致小花,穿在身上仍然漂亮。还告诉他,我们学校有一种紫色的花,常常在我写信的时候落下一两 片,非常美丽温柔,但是在梦里我见到的却是家乡那片白绿交杂的生动的白桦林。 ④并不是每封信都会寄出去,毕竟八分钱的邮资,对我来说可能就意味着早上要吃不饱去上课。何况父 母亲并不识字,每次都要走到几里外的二姨家才能“听”到我信中的话。 ⑤没有信的日子,父亲是那么盼望能够知道女儿一切安好。于是,我那能解决一切困难的父亲想出了一 个绝妙办法:他让二姨在回信里告诉我,镇上的一个小商店有电话,他和老板很熟,已经说好了,以后每个 星期六晚七点我把电话“打”过去,他会准时在那里。 ⑥而他,其实并不接那电话,只笑呵呵地张开嘴,贪婪地听着那美妙的来电铃声,直至它最后消失。他 一直觉得那欢快的铃声就是他女儿的笑声,只要女儿的电话铃声准时响起,他就明白女儿在他乡一切都好。 ⑦我家所在的村庄离镇子有十里路,中途有一片宽广的白桦林。每个星期六的黄昏,我的父亲――一个 东北汉子,会雄赳赳气昂昂地两次 .........穿过那片白桦林。母亲说村子里的人这一天都听到他欢快的歌声和笑声 ........。 ⑧我还记得那个大雪纷飞的周末,那天是父亲的生日,我多么希望他能接我的电话,我有多少话要亲口 对他说呀。 ⑨我的论文在一家核心刊物上发表了,稿费我拿来买了马海毛,准备亲自给您织条围巾!我们寝室昨天 评比,老爸您获得“最有创意老爸”称号。还有,我要对您大声说,老爸,生日快乐! ⑩可是我笑呵呵的父亲等到铃声消失后即刻站了起来,昂首走出了商店 ..............。等我手忙脚乱再插好卡拨电话 过去时,商店老板告诉我:“闺女,外面都是白色的呢,你老爸现在应该走进那片白桦林了吧,我这里是看 不到他的影子了,你老爸棒着呢!走起路来,谁都赶不上他 ...........。” ⑾那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的父亲穿着红披风站在那片白桦林里,四周都是电话机,他拨电话给我, 爽朗地大笑:闺女呀,老爸现在有好多电话了呀! ⑿据说,父亲后来接到我的来信,听到我说非常希望那天他接电话,想亲自对他说生日快乐,就大笑:
傻丫头,我不都在电话铃声里听到了嘛! 15、文中第②段详细写了“我”家境贫寒,这样写的作用是 (4分) 16、除了文章第③段的加横线处外,⑦⑩三段还多次写见到了家乡的白桦林,这样写的作用是 (3分) 17从文章⑦⑩段加点的语句,可以看出父亲的心理。父亲到底是怎样的心理呢?请说说你的理解。(3分) 18、为什么文章将电话铃声说成是“幸福铃声”?请说说你的理解。(6分) 五、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19-23题。(18分) 炳烛①夜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 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 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 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 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 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9、下面句子中的“于”和“晋平公问于师旷”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B于厅事之东北角 C.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D.游于是乎始 20、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 (2)盲臣安敢戏君乎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4)及鲁肃过寻阳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经:指儒家经典。博士:指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可不译。) 22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 ,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 。(每处所填不超过5字)(2分) 23、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请写在下面横线上。(3分) 六、作文(60分)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每一次的成功,每一次的进步,都是生命的闪光。这些成功与进步是与老师、家 长、同学、朋友的夸奖分不开的。现在请你以“ 夸我 为题,写 篇记叙文,写前要在橫线上填写下恰当的词,构成一个完整的题目。当然,你也可以以“夸奖”为话题, 自拟题目,畅所欲言,但自拟的题目中必须含有“夸奖”两字 注意:1、要求字迹工整易认,卷面清楚:字数不少于600 2、文中不得写学校的名称和相关人物的真实姓名。老师可称“陈老师”“林老师”等:自己的名字用“新
4 傻丫头,我不都在电话铃声里听到了嘛! 15、文中第②段详细写了“我”家境贫寒,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4 分) 16、除了文章第③段的加横线处外,⑦⑩⑾三段还多次写见到了家乡的白桦林,这样写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 17 从文章⑦⑩段加点的语句,可以看出父亲的心理。父亲到底是怎样的心理呢?请说说你的理解。(3 分) 18、为什么文章将电话铃声说成是“幸福铃声”?请说说你的理解。(6 分) 五、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 19—23 题。(18 分) 炳烛①夜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 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 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 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 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 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9、下面句子中的“于”和“晋平公问于.师旷”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B.于.厅事之东北角 C.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D.游于.是乎始 20、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4 分) ⑴恐已暮.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盲臣安.敢戏君乎______________ ⑶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 ⑷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___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 分) 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⑵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经:指儒家经典。博士:指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可不译。) 22 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____。(每处所填不超过 5 字)(2 分) 23、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请写在下面横线上。(3 分) 六、作文(60 分)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每一次的成功,每一次的进步,都是生命的闪光。这些成功与进步是与老师、家 长、同学、朋友的夸奖分不开的。现在请你以“___________________夸我__________________”为题,写 一篇记叙文,写前要在横线上填写下恰当的词,构成一个完整的题目。当然,你也可以以“夸奖”为话题, 自拟题目,畅所欲言,但自拟的题目中必须含有“夸奖”两字。 注意:1、要求字迹工整易认,卷面清楚;字数不少于 600。 2、文中不得写学校的名称和相关人物的真实姓名。老师可称“陈老师”“林老师”等;自己的名字用“新
华”代替:同学朋友可称“小敏”“小军”等 2004年宁德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语言积累与运用(28分) 1、溃赏xnw(4分,每处1分,书写正确,规范方可得分。) 2、①听取蛙声一片②我寄愁心与明月③不求闻达于诸侯④逝者如斯夫⑤一湾浅浅的海峡 ⑥君子好逑⑦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等(两句不相连亦可) ⑧如: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等(两句不相连亦可) 3、①“远近扬名”与“闻名遐迩”任去其一。②“良好的”与“一个”互换。(4分,每改对一处得2分) 4、如:①精益求精多多益善②如释重负前嫌尽释③有恃无恐恃强凌弱 ④目不暇接无 暇顾及等(3分,每写对一处得1分,出现错别字不得分) 5、①《隆中对》或《出师表》②三顾茅庐;诸葛亮辅佐刘氏父子两代。(此两代文意正确即可)③出师一表 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5分,每空1分) 6、如:读春雨,读出了它润物无声的柔情。读大海,读出了它气势磅礴的豪情。 读石灰,读 出了它粉身碎骨不变色的清白。(共2分,能说出事物特点,句式相近即可 二、(15分)7、森林具备保水作用。(3分,意思相同即可)8、举例子作比较列数据。(3分,每处各1分) 9、“消除水患”、“战胜洪灾”、“消洪除险”“抑洪除险”“消除险情”(2分,其它意思相近的表达亦可) 10、不能。(1分)因为四座水库上游的森林植被状况是四座水库是否失事的主要原因。(2分)如果删去就 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共4分,具体原因的说明意思正确即可 11、如:森林防火、人人有责。一时疏忽,可毁百年森林。等(3分,能扣住主题,有宣传作用即可) 三、(13分)12、C(3分)13、A体验B.研究C认识(3分,每处各1分 14、作者能用中心思想来统率(取舍、安排)材料(3分) 夏夜行船,船上看戏,月下归航(任答 中一点。若答其它内容但符合要求也可给2分) 父子相爱相怜(语意相同即给2分) 四、(13分) 15、更能表现出父女的亲情,为下文做了铺垫,使人觉得“我”给父亲“打”电话这一做法真实可信。(4分, 点中只需答到其中两点即可。) 16、营造氛围,提高文学品味。(3分,若答“创设情境”、“增强文学色彩”、“以景物描写烘托亲情”等均可。) 17、愉快,为女儿的进步感到自豪。(3分,语意正确即可) 8、那铃声不再是普通的电话铃声,那铃声饱含亲情,饱含思念,凝聚着父亲和女儿的千言万语,女儿通过 电话铃声表达对父亲的思念和祝福,父亲从电话铃声中听出女儿的平安与牵挂。(6分,大意相近即可) 19、C(3分)20、①迟、晚②怎么③再次、重新④等到、到(共4分,每个1分) 21、(1)年少而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6分,每处3 分,大意相近即可) 22、年纪大:事务多。(2分,每处各1分,意思正确即可) 23、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均可。(3分,语意明确、句子 通顺、所答内容与文段有关即可)
5 华”代替;同学朋友可称“小敏”“小军”等。 2004 年宁德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 语言积累与运用(28 分) 1、溃 赏 xùn wù (4 分,每处 1 分,书写正确,规范方可得分。) 2、①听取蛙声一片 ②我寄愁心与明月 ③不求闻达于诸侯 ④逝者如斯夫 ⑤一湾浅浅的海峡 ⑥君子好逑 ⑦如: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等(两句不相连亦可) ⑧如: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等(两句不相连亦可) 3、①“远近扬名”与“闻名遐迩”任去其一。 ②“良好的”与“一个”互换。(4 分,每改对一处得 2 分) 4、如:①精益求精 多多益善 ②如释重负 前嫌尽释 ③有恃无恐 恃强凌弱 ④目不暇接 无 暇顾及 等(3 分,每写对一处得 1 分,出现错别字不得分) 5、①《隆中对》或《出师表》②三顾茅庐;诸葛亮辅佐刘氏父子两代。(此两代文意正确即可)③出师一表 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5 分,每空 1 分) 6、如:读春雨,读出了它润物无声的柔情。 读大海,读出了它气势磅礴的豪情。 读石灰,读 出了它粉身碎骨不变色的清白。(共 2 分,能说出事物特点,句式相近即可) 二、(15 分)7、森林具备保水作用。(3 分,意思相同即可) 8、举例子 作比较 列数据。(3 分,每处各 1 分) 9、“消除水患”、“战胜洪灾”、“消洪除险”、“抑洪除险”、“消除险情”(2 分,其它意思相近的表达亦可) 10、不能。(1 分)因为四座水库上游的森林植被状况是四座水库是否失事的主要原因。(2 分)如果删去就 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 分)(共 4 分,具体原因的说明意思正确即可) 11、如:森林防火、人人有责。 一时疏忽,可毁百年森林。 等(3 分,能扣住主题,有宣传作用即可) 三、(13 分) 12、C(3 分) 13、A.体验 B.研究 C.认识(3 分,每处各 1 分) 14、作者能用中心思想来统率(取舍、安排)材料(3 分) 夏夜行船,船上看戏,月下归航(任答其 中一点。若答其它内容但符合要求也可给 2 分) 父子相爱相怜(语意相同即给 2 分) 四、(13 分) 15、更能表现出父女的亲情,为下文做了铺垫,使人觉得“我”给父亲“打”电话这一做法真实可信。(4 分, 三点中只需答到其中两点即可。) 16、营造氛围,提高文学品味。(3 分,若答“创设情境”、“增强文学色彩”、“以景物描写烘托亲情”等均可。) 17、愉快,为女儿的进步感到自豪。(3 分,语意正确即可) 18、那铃声不再是普通的电话铃声,那铃声饱含亲情,饱含思念,凝聚着父亲和女儿的千言万语,女儿通过 电话铃声表达对父亲的思念和祝福,父亲从电话铃声中听出女儿的平安与牵挂。(6 分,大意相近即可) 五、(18 分) 19、C(3 分) 20、①迟、晚 ②怎么 ③再次、重新 ④ 等到、到(共 4 分,每个 1 分) 21、(1)年少而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6 分,每处 3 分,大意相近即可) 22、年纪大;事务多。(2 分,每处各 1 分,意思正确即可) 23、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均可。(3 分,语意明确、句子 通顺、所答内容与文段有关即可)
作文(60分)评分标准略。 2004年宁德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语言积累和运用(28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四个中任选三个完成)。(3分) 颓唐 鞭挞 修茸 寥落 填空(12分) 可以为师矣 2)天时不如地利, (3)山不在高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4)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 不为,则易者亦准矣 (5)我目古代诗词是一个巨大的宝库,走运这个宝库,我们可以从:“ 的诗句中感受到古仁人志士的爱国主义情怀:可以从“ 的诗句中体会到古 人珍视友谊的浓浓友情:可以从、“ 的诗句中领略到诗人 关心百姓的宽阔胸襟:还可以从 之类的诗句中看出古代 诗人对春天生机勃勃景象的赞美 3.根据句中加点字的意义,规范地写出一个含有这个加点字且意义一致的成语在田字格内(五句中任选 句完成):(3分) 例句:子何恃而往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十十晷 (1)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4)人物略不相睹 (2)惟(唯)闻女叹息 (5)不舍昼夜 4.模仿划 的句子,在横线上补写一句与之句式相同且语意连贯的句子(书名号内只能填写课外 读物)。(2分) 我爱读书,我经常在书的海洋里遨游。 读遊记》我仿佛跟随孙穹两天取经,领略了他斩妖除魔的高超态领 读《
6 有 恃 无 恐 六、作文(60 分) 评分标准略。 2004 年宁德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 分钟;满分:150 分)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28 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四个中任选三个完成)。(3 分) 颓.唐 鞭挞. 修茸. 寥.落 2.填空(12 分) (1)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2)天时不如地利, , 。 (3)山不在高,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4)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 ;不为,则易者亦准矣。 (5)我目古代诗词是一个巨大的宝库,走运这个宝库,我们可以从:“ , ” 的诗句中感受到古仁人志士的爱国主义情怀;可以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中体会到古 人珍视友谊的浓浓友情;可以从、“ , ”的诗句中领略到诗人 关心百姓的宽阔胸襟;还可以从“ , ”之类的诗句中看出古代 诗人对春天生机勃勃景象的赞美。 3.根据句中加点字的意义,规范地写出一个含有这个加点字且意义一致的成语在田字格内(五句中任选 三句完成):(3 分) 例句:子何恃.而往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1)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4) 人物略不相睹. (2)惟.(唯)闻女叹息 (5)不舍.昼夜 4.模仿划 的句子,在横线上补写一句与之句式相同且语意连贯的句子 (书名号内只能填写课外 读物)。(2 分) 我爱读书,我经常在书的海洋里遨游。 读《西游记》,我仿佛跟随孙悟空去西天取经,领略了他斩妖除魔的高超本领。 读《 》,
5.有人说,世界正进入了“读图时代”。画图能以很直观的画面,向人们 提供某个信息,或含蓄或直接地告诉人们某个道理。右边的这幅图反映的现象 是 表达的主题思想是: 一6.口交标两题任一完肉,4分)分 可怜天下父母心 学板大扫除 (1)当你完成了一天的功课,到晚上十点钟刚打开电视看晚间新闻时,母亲 从外面走进来,说:“快考试了,还看什么电视?”这时,称该向母亲怎么说呢? (2)班里组织郊游活动,但小青同学对这项活动不热心,不想参加,你作为小青的朋友劝他(她)一起去 参加郊游活动,你该怎么说呢? 阅读《一碗馄饨》一文,完成7-10题。(16分 ①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②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个硬 币也没有。 ③面摊的主人是个看上去很和藹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呵可 是,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 ④老婆婆端来碗馄饨和_碟小菜。她满伓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 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泪,对面摊主人说,“我们不认识,而你却 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⑤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 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会不感激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 ⑥女孩愣住了 ⑦女孩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 张望……-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 ⑧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 听了老婆婆的话“女孩愣住了”,愣住之后她难免会有一番心理活动:请你加以想像,描写出小姑娘 的心理活动。(4分 8.④⑧两段划横线处都写到小姑娘掉眼泪,这两次掉眼泪的原因一样吗?请说说你的理解。(4分) 9.⑤段中“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从老婆婆的“平静”中,你读出了什么?(3分 10.⑨段是文章结尾段,这里未写出来,现请你根据上面故事续写一段抒情性或议论性的话作为文章的 结尾:(5分)
7 。 5.有人说,世界正进入了“读图时代”。画图能以很直观的画面,向人们 提供某个信息,或含蓄或直接地告诉人们某个道理。右边的这幅图反映的现象 是: 表达的主题思想是: 。(4 分) 6.口语交际(两题任选一题完成)。(4 分) (1)当你完成了一天的功课,到晚上十点钟刚打开电视看晚间新闻时,母亲 从外面走进来,说:“快考试了,还看什么电视?”这时,称该向母亲怎么说呢? (2)班里组织郊游活动,但小青同学对这项活动不热心,不想参加,你作为小青的朋友劝他(她)一起去 参加郊游活动,你该怎么说呢? 二、阅读《一碗馄饨》一文,完成 7—10 题。(16 分) ①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②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 币也没有。 ③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 是,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 ④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 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泪,对面摊主人说,“我们不认识,而你却 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⑤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 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会不感激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 ⑥女孩愣住了。 ⑦女孩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 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 ⑧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 ⑨ 7.听了老婆婆的话“女孩愣住了”,愣住之后她难免会有一番心理活动:请你加以想像,描写出小姑娘 的心理活动。(4 分) 8.④⑧两段划横线处都写到小姑娘掉眼泪,这两次掉眼泪的原因一样吗?请说说你的理解。(4 分) 9.⑤段中“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从老婆婆的“平静”中,你读出了什么?(3 分〕 10.⑨段是文章结尾段,这里未写出来,现请你根据上面故事续写一段抒情性或议论性的话作为文章的 结尾:〔5 分)
三、阅读《塑料袋:“20世纪最料糕的发明”》完成11-15题。(16分 ①100多年前的10月24日,奧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在当 时无异于—场科技革命:从此以后,人们外出购物时顿感一身轻松,不需要携带任何东西,因为商店、菜场 都备有免费的塑料袋。可舒施尼做梦也没想到,到塑料袋百岁“诞辰”纪念日时,它竟然被评为20世纪人 类“最糟糕的发明 ②塑料袋“糟糕”,是因为它大都是用不可降解和再生的材料生产的,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很多时候都只 能挖土填埋或髙温焚烧;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埋在地里需要200年以上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而 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③现在全世界每年生产多少塑料袋?消费者又使用多少塑料袋?这无疑是个很难统计的天文数字。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有个形象的比喻,说如果把人们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覆盖在地球表面,足以使地球穿上好几件“白 色外衣” ④时间,“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禁用塑料袋”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事实上,要在短时间内 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是不现实的。积极的态度是依靠科技进步,即采用 和 相结合 的办法去解决,工业包装膜、商品包装袋(膜)用后较干净,应作为主要回收利用对象,分类收集,回收利用。 而对于那些量大、分散、脏乱、难于收集式再生利用、经济效益甚微的一次性塑料包装袋,则使用可降解塑 ⑤然而环保意识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树立的,一方面,塑料袋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香 它的确有它的便利之处;另一方面,许多消费者认为,塑料袋是免费赠送的,不花钱的东西不用白不用。 针对这种情况,许多国家都制订了相关法律以减少塑料袋的污染。这些法律的推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以 爱尔兰为例,自从征收塑料袋税之后,全国塑料袋的使用量降低了90%。与此同时,各国都加强了对可降解 塑料包装材料的硏制,并加大了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舒施尼那项“最糟糕的发明″将以-种全新 的形式继续为人类造福 11.文中说塑料袋的发明是“最糟糕的发明”,原因是现在用来生产塑料袋的材料大都具有 的特点。(4分) 12.③段划横线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说“如果把人们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覆盖在地球表面,足以使地球 穿上好几件“白色外衣”,这样说的好处是: (3分) 13.第⑤段中有一句话可作为“事实上,要在短时间内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是不现实的”的理由,这一 句是 14.第④段的两个横线上应填的内容是:即采用 相结合的方法去解决。(4分) 15.请你就减少使用塑料袋来减少环境污染这一问题提出一个建议。(3分) 四、阅读《读书如采金》一文,完成16-18题。(13分 须知,获得知识就如同获得金子这种珍贵的物质一样,也是需要不懈地努力 有这样一种看法,无论是你还是我,都是无从解释的,即大地为什么不产生一种巨大的力量,把所有蕴 藏在地底下的黄金都统统集中到个山头上去呢?这样,王公贵族、平民布衣,不都可以知道黄金的所在 并能无所顾忌地进行开采了吗?或者凭借一种热望,或者依仗一次良机,或者花费无数时光,谁都可以吹尽 狂沙始到金,还可用所得的黄金滥造金币。但大自然偏偏要独行独素,她总是把这种珍贵的金属小心翼翼地 分藏在地底下的细管狭隙之中。使谁都无法知道。你可凭时的热情猛挖阵,但将两手空空。而只有当你
8 三、阅读《塑料袋:“20 世纪最糟糕的发明”》完成 11—15 题。(16 分) ①100 多年前的 10 月 24 日,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在当 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从此以后,人们外出购物时顿感一身轻松,不需要携带任何东西,因为商店、菜场 都备有免费的塑料袋。可舒施尼做梦也没想到,到塑料袋百岁“诞辰”纪念日时,它竟然被评为 20 世纪人 类“最糟糕的发明”。 ②塑料袋“糟糕”,是因为它大都是用不可降解和再生的材料生产的,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很多时候都只 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埋在地里需要 200 年以上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而 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③现在全世界每年生产多少塑料袋?消费者又使用多少塑料袋?这无疑是个很难统计的天文数字。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有个形象的比喻,说如果把人们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覆盖在地球表面,足以使地球穿上好几件“白 色外衣”。 ④一时间,“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禁用塑料袋”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事实上,要在短时间内 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是不现实的。积极的态度是依靠科技进步,即采用 和 相结合 的办法去解决,工业包装膜、商品包装袋(膜)用后较干净,应作为主要回收利用对象,分类收集,回收利用。 而对于那些量大、分散、脏乱、难于收集式再生利用、经济效益甚微的一次性塑料包装袋,则使用可降解塑 料。 ⑤然而环保意识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树立的,一方面,塑料袋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香”, 因为它的确有它的便利之处;另一方面,许多消费者认为,塑料袋是免费赠送的,不花钱的东西不用白不用。 针对这种情况,许多国家都制订了相关法律以减少塑料袋的污染。这些法律的推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以 爱尔兰为例,自从征收塑料袋税之后,全国塑料袋的使用量降低了 90%。与此同时,各国都加强了对可降解 塑料包装材料的研制,并加大了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舒施尼那项“最糟糕的发明”将以一种全新 的形式继续为人类造福。 11. 文 中 说 塑 料 袋 的 发 明 是 “最 糟 糕 的 发 明 ”, 原因 是 现 在 用 来 生产塑 料 袋 的 材 料 大 都具 有 的特点。(4 分) 12.③段划横线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说“如果把人们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覆盖在地球表面,足以使地球 穿上好几件‘白色外衣”’,这样说的好处是: (3 分) 13.第⑤段中有一句话可作为“事实上,要在短时间内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是不现实的”的理由,这一 句是: 。(2 分) 14.第④段的两个横线上应填的内容是:即采用 和 相结合的方法去解决。(4 分) 15.请你就减少使用塑料袋来减少环境污染这一问题提出一个建议。(3 分) 四、阅读《读书如采金》一文,完成 16—18 题。(13 分) 须知,获得知识就如同获得金子这种珍贵的物质一样,也是需要不懈地努力。 有这样一种看法,无论是你还是我,都是无从解释的,即大地为什么不产生一种巨大的力量,把所有蕴 藏在地底下的黄金都统统集中到一个山头上去呢?这样,王公贵族、平民布衣,不都可以知道黄金的所在, 并能无所顾忌地进行开采了吗?或者凭借一种热望,或者依仗一次良机,或者花费无数时光,谁都可以吹尽 狂沙始到金,还可用所得的黄金滥造金币。但大自然偏偏要独行独素,她总是把这种珍贵的金属小心翼翼地 分藏在地底下的细管狭隙之中。使谁都无法知道。你可凭一时的热情猛挖一阵,但将两手空空。而只有当你
历尽艰辛开采不息的时候,兴许有可能挖到芝麻大的一点。这与获取知识的情形多么桕似。 当你捧着本好书的时候,你应扪心自问:“我该不该像澳大利亚矿工那样工作呢?我们尖镐利铲都随身 带好了吗?我们准备工作都无懈可击了吗?……”请你永远保持这种英勇无畏的矿工精神吧!尽管这意味着艰难 困苦,但功夫岂负苦心人?你梦寐以求的黄金就是作者在书中所表达的那种深刻的思想和他那渊博的知识。 他中的词语就是含金的矿石,你只有将们碎共加以熔炼,才有可能化石为金你的尖镐利铲则代表着 钻研,而你的熔炉就是你那善于思索的大脑。如果以为没有这些工具,没有这种精神,就可以叩开出类拔萃 的作者那扇智慧大门的话,那纯粹只是一种痴心妄想罢了。而只有当你不懈地进行艰苦卓绝的开采和经久不 息的冶炼时,你才有可能获得一颗光彩夺目的金珠 16.文中划横线处写大自然“把这种珍贵的金属小心翼翼地分藏在地底下的细管狭隙之中”,“只有当你 历尽艰辛开采不息的时候,兴许有可能挖到芝麻大的一点”。这两句话是用来比喻获取知识的,它们的含义 (3分) 17.文中划 处“他书中的词语就是含金的矿石,你只有将它们打碎并加以熔炼,才有可能化 石为金”的意思是 。(3分)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4分) 请根据这一中心论点简述一个名人的事迹作为事实论据: 、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19-22题。(17分)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 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 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 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日:“泯然众人矣。” 李贺作诗 (李贺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珰当时著名文人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早就 构思好的),自目日《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带着小僮仆。奚,Ⅺ,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蠹中。未始先立题然后 为诗,如他人牵合(牵强符合程课固定的格式)者。及暮归,足成之……母)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心 乃已耳! 19.从这两则文言文中可以看出仲永与李贺的共同点是 20.仲永的最后结局是“泯然众人矣”,而李贺则成了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们童年时的相同点和成 年后的不同结果,给你的启发是 21.将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 (1)稍稍宾客其父 (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3)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22.《李贺作诗》选段中与《伤仲永》选段中“指物作诗立就”一句意思相近的句子是。(2分) 六、作文(60分) 23.在我们的学习、课外活动(包括体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良好的习惯、美好的品质、正确的观 点都需要坚持。你与你身边的人平时就是这样做的,现在请你以“坚持”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体裁不限:字数不少于600,鼓励写篇幅长且内容充实的文章。②要有真情实感
9 历尽艰辛开采不息的时候,兴许有可能挖到芝麻大的一点。这与获取知识的情形多么相似。 当你捧着一本好书的时候,你应扪心自问:“我该不该像澳大利亚矿工那样工作呢?我们尖镐利铲都随身 带好了吗?我们准备工作都无懈可击了吗?……”请你永远保持这种英勇无畏的矿工精神吧!尽管这意味着艰难 困苦,但功夫岂负苦心人?你梦寐以求的黄金就是作者在书中所表达的那种深刻的思想和他那渊博的知识。 他书中的词语就是含金的矿石,你只有将它们打碎并加以熔炼,才有可能化石为金。你的尖镐利铲则代表着 钻研,而你的熔炉就是你那善于思索的大脑。如果以为没有这些工具,没有这种精神,就可以叩开出类拔萃 的作者那扇智慧大门的话,那纯粹只是一种痴心妄想罢了。而只有当你不懈地进行艰苦卓绝的开采和经久不 息的冶炼时,你才有可能获得一颗光彩夺目的金珠。 16.文中划横线处写大自然“把这种珍贵的金属小心翼翼地分藏在地底下的细管狭隙之中”,“只有当你 历尽艰辛开采不息的时候,兴许有可能挖到芝麻大的一点”。这两句话是用来比喻获取知识的,它们的含义 是: 。(3 分) 17.文中划 处“他书中的词语就是含金的矿石,你只有将它们打碎并加以熔炼,才有可能化 石为金”的意思是: 。(3 分)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4 分) 请根据这一中心论点简述一个名人的事迹作为事实论据: 。(3 分) 五、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 19—22 题。(17 分)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 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 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 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李贺作诗 (李贺)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当时著名文人)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早就 构思好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带着小僮仆。奚,xī),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 为诗,如他人牵合(牵强符合)程课(固定的格式)者。及暮归,足成之……(母)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心 乃已耳!” 19.从这两则文言文中可以看出仲永与李贺的共同点是 。(2 分) 20.仲永的最后结局是“泯然众人矣”,而李贺则成了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们童年时的相同点和成 年后的不同结果,给你的启发是 。(4 分) 21.将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稍稍宾客其父: (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3)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22.《李贺作诗》选段中与《伤仲永》选段中“指物作诗立就”一句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2 分) 六、作文(60 分) 23.在我们的学习、课外活动(包括体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良好的习惯、美好的品质、正确的观 点都需要坚持。你与你身边的人平时就是这样做的,现在请你以“坚持”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体裁不限;字数不少于 600,鼓励写篇幅长且内容充实的文章。②要有真情实感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如果出现,可分别用青山县,清水乡,英华中学,小兵、小军 小英、小兰等代替。④如写成诗歌,语言要生动精练,有一定的韵律,篇幅在20行以上 2004年宁德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语言积累和运用 lid 2.(1)温故而知新(2)地利不如人和(3)有仙则名(4)则难者亦易矣 (5)爱国诗句如:“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友情诗句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莫愁前路 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关心百姓诗句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 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春天生机勃勃的诗句如:“好 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等闲识得东风雨,万紫千红总是春”:“不知细叶谁 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只要符合题目要求的诗句,即可得分,每 横线上添、漏、错字一个扣0.5分,扣满1分为止。) 3.(1)虎视眈眈等。(2)唯利是图、唯才是举、唯命是从等。(3)心旷神怡等。(4)耳闻目睹、睹物 睹为快等。(5)舍己为人、舍身忘死等。(添、漏、错一字扣0.5分) 4.例:读《三国演义》,我如同追踪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陶醉于他驰骋疆场的威武雄姿。(句式相类 似,语意能连贯即诃) 5.反映现象:轮到子女在校值日搞卫生,擦、扫、洗等活全由家长包揽,而子女在教室外玩耍、嬉戏 意思对即可给分) 表达主题思想:批评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使子女缺乏应有的锻炼:家长对于女的教育不当。意煮 思对即可) 6.(1)例如:妈,我的功课己完成啦,现在看看新闻节目,既可以了解时事,又可以放松放松,而且对 扩大知识面也有帮助嘛!(言之有理且符合语境即可 (2)例如:去走走吧!这是一次与同学交流的好机会,何况外面空气新鲜,有利于身体健康。(言 之有理且符合语境即可。) 二、记叙文阅读 7.描写合乎情理即可,可包含(1)对老婆婆话的认可:(2)对自身行为的反省:(3)对老婆婆的感激之情 (4)对母亲的后悔之情。若集中写其中一点,写得好,即可得满分。领悟到母亲对她的爱,和对自己幼稚、 无知行为感到后悔。回答意思与其中一点相近即给满分。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9.读出了老婆婆对小姑娘幼稚行为的理解:老婆婆生活阅历的丰富,或许她少年时也在过类似的行为 对其中一点答得好即可得满分,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10.①例如: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大意 对即可给满分)②从对子女教育、两代人的代沟隔阂等方面来写亦可。③如果从其他方面来写,只要言之有 理,亦可酌情给分。 三、说明文阅读 11.具有不可降解和再生的特点。 12.①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地写出废弃塑料袋数量之多:②写出废弃塑料袋对世界环境的严重 污染。(两个要点只要与其中某一点意思相近即可。) 13.因为它的确有它的便利之处。(意思对即可给分)
10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如果出现,可分别用青山县,清水乡,英华中学,小兵、小军、 小英、小兰等代替。④如写成诗歌,语言要生动精练,有一定的韵律,篇幅在 20 行以上。 2004 年宁德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 1.tuí tà liáo 2. (1)温故而知新 (2)地利不如人和 (3)有仙则名 (4)则难者亦易矣 (5)爱国诗句如:“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国 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友情诗句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莫愁前路 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关心百姓诗句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 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春天生机勃勃的诗句如:“好 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等闲识得东风雨,万紫千红总是春”;“不知细叶谁 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只要符合题目要求的诗句,即可得分,每 横线上添、漏、错字一个扣 0.5 分,扣满 1 分为止。) 3.(1)虎视眈眈等。(2)唯利是图、唯才是举、唯命是从等。(3)心旷神怡等。(4)耳闻目 睹、睹物 思人、一睹为快等。(5)舍己为人、舍身忘死等。(添、漏、错一字扣 0.5 分) 4.例:读《三国演义》,我如同追踪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陶醉于他驰骋疆场的威武雄姿。(句式相类 似,语意能连贯即诃) 5.反映现象:轮到子女在校值日搞卫生,擦、扫、洗等活全由家长包揽,而子女在教室外玩耍、嬉戏。 (意思对即可给分) 表达主题思想:批评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使子女缺乏应有的锻炼;家长对于女的教 育不当。意煮 思对即可) 6.(1)例如:妈,我的功课已完成啦,现在看看新闻节目,既可以了解时事,又可以放松放松,而且对 扩大知识面也有帮助嘛!(言之有理且符合语境即可) (2)例如:去走走吧!这是一次与同学交流的好机会,何况外面空气新鲜,有利于身 体健康。(言 之有理且符合语境即可。) 二、记叙文阅读 7.描写合乎情理即可,可包含(1)对老婆婆话的认可;(2)对自身行为的反省;(3)对老婆婆的感激之情; (4)对母亲的后悔之情。若集中写其中一点,写得好,即可得满分。领悟到母亲对她的爱,和对自己幼稚、 无知行为感到后悔。回答意思与其中一点相近即给满分。 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9.读出了老婆婆对小姑娘幼稚行为的理解;老婆婆生活阅历的丰富,或许她少年时也在过类似的行为。 对其中一点答得好即可得满分,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10.①例如: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大意 对即可给满分)②从对子女教育、两代人的代沟隔阂等方面来写亦可。 ③如果从其他方面来写,只要言之有 理,亦可酌情给分。 三、说明文阅读 11.具有不可降解和再生的特点。 12.①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地写出废弃塑料袋数量之多;②写出废弃塑料袋对世界环境的严重 污染。(两个要点只要与其中某一点意思相近即可。) 13.因为它的确有它的便利之处。(意思对即可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