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课《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和字形,理解重点词的词义。整体感知课文内 容,根据作者的游览路线,画出故宫的建筑布局图 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结构顺序和说明方法。 3、以太和殿为例,认识并学习方位词语的准确运用,找准作者的立足点。学会 介绍复杂景观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 (二)情感目标: 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 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大意,了解故宫布局特点。 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结构和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1、认识并学习方位词语的准确运用,找准作者的立足点。 2、学会介绍复杂景观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 课前准备 学生:熟读课文,自主掌握生字词。根据作者的游览路线,画出故宫的建筑布局 图 老师:幻灯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同学们,我们身边常见的建筑物都有哪些呢?同安影视城去过吗?它是模仿北京 故宫建成的。里面有什么呢?请去过的同学介绍一下。 故宫,旧时的故宫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 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即1406年),历时十 四年才竣工。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在这前后五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 曾在这里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1925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它是世界上 最大的博物院之一。1987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 人类文化遗产”。(PPT展示,同学朗读) 事实上,故宫博物院现在中国一共有两处,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 两者均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此外,1986年在沈阳故宫的基础上建立了沈阳 故宫博物院。本文具体指的是北京故宫博物院。 本文可以看作是一篇解说词,原题为“古代艺术的宝库一一故宫博物院”(见注 解1)而作者正是故宫的研究专家黄传惕先生,现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编辑。 下面,我们在他的带领下正式进入课文的学习。 二、预习检测 1、我们早自习大家都预习了本文,相信大家都有不少的收获,下面请几位同学 上台来填好故宫博物馆的布局示意图的建筑名称。 黑板上事先画好示意图框架,同学填好后,其他同学检查更正,然后PPT展示 正确的示意图)
14 课《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和字形,理解重点词的词义。 整体感知课文内 容,根据作者的游览路线,画出故宫的建筑布局图。 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结构顺序和说明方法。 3、 以太和殿为例,认识并学习方位词语的准确运用,找准作者的立足点。学会 介绍复杂景观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 (二)情感目标: 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 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大意,了解故宫布局特点。 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结构和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1、认识并学习方位词语的准确运用,找准作者的立足点。 2、学会介绍复杂景观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 课前准备 学生:熟读课文,自主掌握生字词。根据作者的游览路线,画出故宫的建筑布局 图。 老师:幻灯片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身边常见的建筑物都有哪些呢?同安影视城去过吗?它是模仿北京 故宫建成的。里面有什么呢?请去过的同学介绍一下。 故宫,旧时的故宫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 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即 1406 年),历时十 四年才竣工。迄今已有 500 多年的历史, 在这前后五百余年中,共有 24 位皇帝 曾在这里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1925 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它是世界上 最大的博物院之一。1987 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 人类文化遗产”。(PPT 展示,同学朗读) 事实上,故宫博物院现在中国一共有两处,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 两者均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此外,1986 年在沈阳故宫的基础上建立了沈阳 故宫博物院。本文 具体指的是北京故宫博物院。 本文可以看作是一篇解说词,原题为“古代艺术的宝库——故宫博物院”(见注 解 1)而作者正是故宫的研究专家黄传惕先生,现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编辑。 下面,我们在他的带领下正式进入课文的学习。 二、预习检测 1、我们早自习大家都预习了本文,相信大家都有不少的收获,下面请几位同学 上台来填好故宫博物馆的布局示意图的建筑名称。 (黑板上事先画好示意图框架,同学填好后,其他同学检查更正,然后 PPT 展示 正确的示意图)
2、什么是建筑?建筑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 雨果;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歌德。 建筑往往在造型、色彩、结构与周围的环境的和谐统一等方面,给人音乐般的感 受,有的象气势恢弘的交响乐,有的似舒缓幽雅的小夜曲。有的象诙谐生动的变 奏曲。好的建筑艺术可以令人震撼,拓展想象力,让你久久的回味 我们学过的《中国石拱桥》是关于建筑物说明文,这篇也不例外。前文采用的是 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那么,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看图回答 提问: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介绍故宫的?大体上按照什么路线什么方向逐 次介绍的?明确:按照空间顺序,按照游览参观路线沿中轴线由南向北说明的 具体来说,以天安门为起点,穿端门,进午门‘过汉白玉石桥’来到前三殿,然 后依次介绍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三 大殿和文华殿、武英殿和称“前朝”。然后继续向北,简单介绍了位于中轴线上 的“内廷”建筑: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以及御花园,最后出顺贞门而离开故 宫 3、PPT展示故宫完整的布局结构图 三、整体感知 Ⅰ、视频跟读(PPT播放故宫视频,学生一边观看一边按照字幕跟读),要求: (1)注意难读字词,加深文章印象 (2)视觉感受故宫建筑群规模的宏大壮丽,建筑物的精美,体会其建筑艺术的 独特风格。 2、观后印象(自由回答): ·建筑规模一一宏大壮丽 ·建筑物一一精致美观 ·建筑布局一一整齐统 3、正音解词,圈出难读字音,班级交流,并解释重点字词。(请2个同学读音, PPT更正错误,然后全班朗读两遍) 矗立(ch)鳌头(ao) 金銮殿(luan)湛蓝(zhan) 琉璃(lili)额枋(fang) ·蟠龙(pan)藻井(zao) ·中轴线(zhou)击磬(qing) 檀香(tan)攒在一起(cuan) 鎏金(1iu)雍正(yong) ·乾清宫(qian)坤宁宫(kun) 迥然不同(jing)水榭(xie) 玲珑:形容(物)精巧细致,(人)机灵敏捷。 横贯:(山脉、河流、道路等)横向贯穿 矗立:高耸直立。 矫健:强健有力。 缭绕:回环缠绕 错综:纵横交叉 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 井然有序:整齐而有秩序。井然,整齐的样子
2、什么是建筑?建筑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 —— 雨果;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 歌德。 建筑往往在造型、色彩、结构与周围的环境的和谐统一等方面,给人音乐般的感 受,有的象气势恢弘的交响乐,有的似舒缓幽雅的小夜曲。有的象诙谐生动的变 奏曲。好的建筑艺术可以令人震撼,拓展想象力,让你久久的回味…… 我们学过的《中国石拱桥》是关于建筑物说明文,这篇也不例外。前文采用的是 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那么,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看图回答) 提问: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介绍故宫的?大体上按照什么路线什么方向逐 次介绍的?明确:按照空间顺序,按照游览参观路线沿中轴线由南向北说明的。 具体来说,以天安门为起点,穿端门,进午门‘过汉白玉石桥’来到前三殿,然 后依次介绍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三 大殿和文华殿、武英殿和称“前朝”。然后继续向北,简单介绍了位于中轴线上 的“内廷”建筑: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以及御花园,最后出顺贞门而离开故 宫。 3、PPT 展示故宫完整的布局结构图。 三、整体感知 1、视频跟读(PPT 播放故宫视频,学生一边观看一边按照字幕跟读),要求: (1)注意难读字词,加深文章印象。 (2)视觉感受故宫建筑群规模的宏大壮丽,建筑物的精美,体会其建筑艺术的 独特风格。 2、观后印象(自由回答): • 建筑规模——宏大壮丽 • 建筑物——精致美观 • 建筑布局——整齐统一 3、正音解词,圈出难读字音,班级交流,并解释重点字词。(请 2 个同学读音, PPT 更正错误,然后全班朗读两遍) • 矗立(chù) 鳌头(áo) • 金銮殿(luán) 湛蓝(zhàn) • 琉璃(liú lí) 额枋(fāng) • 蟠龙(pán) 藻井(zǎo) • 中轴线(zhóu) 击磬(qìng) • 檀香(tán) 攒在一起(cuán) • 鎏金(liú) 雍正(yōng) • 乾清宫(qián) 坤宁宫(kūn) • 迥然不同(jiǒng) 水榭(xiè) 玲珑:形容(物)精巧细致,(人)机灵敏捷。 横贯:(山脉、河流、道路等)横向贯穿。 矗立:高耸直立。 矫健:强健有力。 缭绕:回环缠绕。 错综:纵横交叉。 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 井然有序:整齐而有秩序。井然,整齐的样子
迥然不同:形容差得很远,完全不同。迥:指距离很远。 4、疏通字词后,浏览全文。课文可以分为三大部分,该怎么划分呢? 第一部分(第1-2段):概括介绍故宫博物院。 第二部分(第3^15段):具体介绍故宫各宫殿的位置和功能 第三部分(第16段):介绍景山并记述从景山回望故宫全貌之所见 四、合作探究 1、浏览1段,回答 (1)故宫坐落在什么地方? 明确:北京中心。我们都知道北京市中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故宫坐落 在这样一个象征着国家最高威严和最大权利的城市中心,说明了什么?(地位之 高) (2)故宫的名称还有哪些? 明确:紫禁城、故宫博物院。 (3)为什么叫紫禁城? 明确:关于“紫”的三种说法,“紫气东来”说;天帝“紫宫说”;星座五宫 紫薇居中,古代帝王自称天之子,所以天子在地上居住的宫殿称紫薇宫,“紫 代指皇帝。而皇帝居住的地方严禁百姓靠近,因此皇宫便称为紫禁城。; (4)这段还介绍了故宫哪些方面? 明确:地位、历史 2、齐读第二段,思考: 1)我们知道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故宫,那么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看谁能又 快有准地在文中找出来。 明确:故宫博物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 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2)这些特点之前的那些文字介绍的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明确:故宫的整体布局、外观概貌,体现出规模宏大壮丽的特点。列数字。 过渡句:这两段概括介绍故宫博物院的位置、历史、建筑地位、总体布局、 外观概貌、建筑总特点,给游览者留下了一个总体印象。后文主要围绕这三个建 筑总特点展开,前面提到了建筑规模宏大,那么接下来我们看看其它特点是如何 体现出来的。下面,我们跟随黄传惕先生的脚步,正式踏上故宫之旅。 3、请2位同学分别朗读3、4段,同时PPT展示故宫全景示意图。 说说以下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体现了故宫三大特点的哪些方面? “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 打比方建筑精美 “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一一列数字宏大壮丽 “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着,上面刻着龙风流云”一一建筑精美 千多个圆雕鳌头 列数字宏大壮丽 五、总结:这两段主要讲午门内外的建筑和三大殿的概况,到此为止,我们初步 领略了故宫宏大的规模,下节课,我们将深入故宫,感受故宫的金碧辉煌 板书设计 14、故宫博物院 全文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按照空间顺序来说明,抓住重点有详有略地进行 说明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2段):概括介绍故宫博物院的总体情况
迥然不同:形容差得很远,完全不同。迥:指距离很远。 4、疏通字词后,浏览全文。课文可以分为三大部分,该怎么划分呢? 第一部分(第 1-2 段):概括介绍故宫博物院。 第二部分(第 3~15 段):具体介绍故宫各宫殿的位置和功能。 第三部分(第 16 段):介绍景山并记述从景山回望故宫全貌之所见。 四、合作探究 1、浏览 1 段,回答: (1)故宫坐落在什么地方? 明确:北京中心。我们都知道北京市中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故宫坐落 在这样一个象征着国家最高威严和最大权利的城市中心,说明了什么?(地位之 高) (2)故宫的名称还有哪些? 明确:紫禁城、故宫博物院。 (3)为什么叫紫禁城? 明确:关于“紫”的三种说法,“紫气东来”说;天帝“紫宫说”;星座五宫, 紫薇居中,古代帝王自称天之子,所以天子在地上居住的宫殿称紫薇宫,“紫” 代指皇帝。而皇帝居住的地方严禁百姓靠近,因此皇宫便称为紫禁城。; (4)这段还介绍了故宫哪些方面? 明确:地位、历史 2、齐读第二段,思考: (1)我们知道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故宫,那么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看谁能又 快有准地在文中找出来。 明确:故宫博物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 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2)这些特点之前的那些文字介绍的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明确:故宫的整体布局、外观概貌,体现出规模宏大壮丽的特点。列数字。 过渡句:这两段概括介绍故宫博物院的位置、历史、建筑地位、总体布局、 外观概貌、建筑总特点,给游览者留下了一个总体印象。后文主要围绕这三个建 筑总特点展开,前面提到了建筑规模宏大,那么接下来我们看看其它特点是如何 体现出来的。下面,我们跟随黄传惕先生的脚步,正式踏上故宫之旅。 3、请 2 位同学分别朗读 3、4 段,同时 PPT 展示故宫全景示意图。 说说以下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体现了故宫三大特点的哪些方面? “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 ——打比方 建筑精美 “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 ——列数字 宏大壮丽 “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着,上面刻着龙风流云”—— 建筑精美 “一千多个圆雕鳌头” ——列数字 宏大壮丽 五、总结:这两段主要讲午门内外的建筑和三大殿的概况,到此为止,我们初步 领略了故宫宏大的规模,下节课,我们将深入故宫,感受故宫的金碧辉煌。 板书设计 14、故宫博物院 一、全文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按照空间顺序来说明,抓住重点有详有略地进行 说明。 二、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 1—2 段):概括介绍故宫博物院的总体情况
第二部分(第3—15段):具体介绍故宫各宫殿的位置和功能。 第三部分(第16段):介绍景山并记述从景山回望故宫全貌之所见。 三、说明方法:第3、4段段运用打比方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形象地说明 了金水河的外观与三大殿的高度,以及圆雕鳌头的数量。 六、布置作业:如下 六、教学反思 校本作业 一、基础知识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挥霍()矫健()缭 绕()金1udn()殿击qing()jing()然不同 2.下列语句,有两个错别字的一句是() A.大殿廓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 B.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联,而景然有序 C.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 点缀其间。 D.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廷院,弯弯的金水河象一条玉带横灌东西,河上是五 坐精美的汉白玉石桥。 3.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是() A.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 B.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绘声绘色,集中体现我国古代建筑艺术 的独特风格。 C.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来到这里,仿佛进入苏州园林 D.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井然 有序。 4选出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 A.广场以南,主要建筑是三大殿和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叫“前朝”。广 场北面乾清门以内叫“内迁”。(引用) B.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迴然不同。……来到这里,仿佛进入 苏州园林。(作比较) C.养心殿东间叫东暖阁,是皇帝休息和召见大臣的地方。(作诠释) D.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打比方、 列数据) 5.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充句子:围绕环绕盘绕缭绕 (1)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着 (2)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 (3)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 )着六颗小珠。 (4)每根大柱上( )着矫健的金龙 6.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 西华门 B.进了太和门,就到了紫禁城的中心——一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C.广场北面乾清门以内叫“内廷”,是皇帝和后妃们起居生活的地方,主要建筑 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和东六宫、西六宫
第二部分(第 3—15 段):具体介绍故宫各宫殿的位置和功能。 第三部分(第 16 段):介绍景山并记述从景山回望故宫全貌之所见。 三、说明方法:第 3、4 段段运用打比方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形象地说明 了金水河的外观与三大殿的高度,以及圆雕鳌头的数量。 六、布置作业:如下 六、教学反思 校本作业 一、基础知识 1.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挥霍( ) 矫健( ) 缭 绕( ) 金 luán( )殿 击 qìng( ) jiǒng( )然不同 2.下列语句,有两个错别字的一句是( ) A.大殿廓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 B.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联,而景然有序。 C.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 点缀其间。 D.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廷院,弯弯的金水河象一条玉带横灌东西,河上是五 坐精美的汉白玉石桥。 3.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是( ) A.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 B.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绘声绘色,集中体现我国古代建筑艺术 的独特风格。 C.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来到这里,仿佛进入苏州园林。 D.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井然 有序。 4.选出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 ) A.广场以南,主要建筑是三大殿和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叫“前朝”。广 场北面乾清门以内叫“内迁”。(引用) B.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来到这里,仿佛进入 苏州园林。(作比较) C.养心殿东间叫东暖阁,是皇帝休息和召见大臣的地方。(作诠释) D.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打比方、 列数据) 5.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充句子: 围绕 环绕 盘绕 缭绕 ⑴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 )着。 ⑵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 )。 ⑶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 )着六颗小珠。 ⑷每根大柱上( )着矫健的金龙。 6.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 西华门。 B.进了太和门,就到了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C.广场北面乾清门以内叫“内廷”,是皇帝和后妃们起居生活的地方,主要建筑 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和东六宫、西六宫
D.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后三宫风凰逐渐增加,出现了双凤朝阳、龙凤呈祥的 彩画,还有飞凤、舞凤、凤凰牡丹…等图案。 二、整体感知 1.填空题 故宫又称 和 它的“三大殿”指的是 “后三宫”指的是 《故宫博物院 说明的重点是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故宫博物院》一文采用的是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使我们对故宫有了 个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印象。 B.《故宫博物院》的特征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C.作者是以自己参观的路线作为说明顺序的,这也是故宫由南到北的建筑顺序。 D.说明文中没有详写和略写的区别,而记叙文中有这种区别。 3.将“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这一双重否 定句改为陈述句,并说说这样改和原句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改为陈述句 表达效果: 4.读下列句子,完成问题。 ①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②御花园面积不很大, 有大小建筑二十多座,但毫无拥挤和重复的感觉。③来到这里,仿佛进入了苏 州园林。④后三宫往北就是御花园。⑤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 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 (1)上面语段的顺序被打乱了,请按正确的顺序排列序号。 (2)第①句使用了 说明方法。(3)第③句运用了 修辞 手法。 5.说明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这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2)布局和前三殿基本一样。 课内阅读 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髙,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 西华门。宫城呈长方形,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 多间。城墙外是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 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 的独特风格。 1.这一段主要介绍故宫的 2.文段中多处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如“十米多”、“七十二万平方 米”、“七十多座”等,目的是说明 3.“玲珑”的意思是 ;“玲珑奇巧的角楼”说明了建筑 4.从这一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对故宫的感情基调是
D.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加,出现了双凤朝阳、龙凤呈祥的 彩画,还有飞凤、舞凤、凤凰牡丹……等图案。 二、整体感知 1. 填空题。 故宫又称________和________,它的“三大殿”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后三宫”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宫博物院》 说明的重点是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宫博物院》一文采用的是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使我们对故宫有了一 个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印象。 B.《故宫博物院》的特征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C.作者是以自己参观的路线作为说明顺序的,这也是故宫由南到北的建筑顺序。 D.说明文中没有详写和略写的区别,而记叙文中有这种区别。 3.将“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这一双重否 定句改为陈述句,并说说这样改和原句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改为陈述句: 表达效果: 4.读下列句子,完成问题。 ①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 ②御花园面积不很大, 有大小建筑二十多座,但毫无拥挤和重复的感觉。 ③来到这里,仿佛进入了苏 州园林。 ④后三宫往北就是御花园。 ⑤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 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 ⑴上面语段的顺序被打乱了,请按正确的顺序排列序号。 ⑵第①句使用了_____________说明方法。⑶第③句运用了______________修辞 手法。 5.说明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⑴这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⑵布局和前三殿基本一样。 三、课内阅读 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 西华门。宫城呈长方形,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 多间。城墙外是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 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 的独特风格。 1.这一段主要介绍故宫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中多处运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如“十米多”、“七十二万平方 米”、“七十多座”等,目的是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玲珑”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玲珑奇巧的角楼”说明了建筑 _______。 4.从这一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对故宫的感情基调是_________________
5.文段最后一句“宏大壮丽”、“精美”“布局统一”说明了故宫的 ,抒发了作者对故宫的 之情。 四、拓展阅读 云水洞 ①北京周口店西20余里,有一座上方山。②在山影林间,掩映着一簇规模庞大 的庙宇一一兜率寺。③在这座古刹西南方3千米的山腰上,有一个深邃的洞穴, 名曰云水洞。④这是一座规模很大,奇特异常的“地下深洞”,人称“地下宫 殿”。⑤云水洞深600余米,由七个厅堂和一个150米长的入洞通道组成。⑥七 个厅堂中前四座最大,大厅顶均成穹窿状,高的达20余米。⑦从厅顶垂下的石 乳和与此相对的地面石笋,玉肌冰肤,千姿百态,难以名状。⑧有的像十八罗汉, 有的像猴子吃桃,有的状物,有的貌人,无不惟妙惟肖,各尽其妙。⑨洞中一厅、 厅各有一泉,曰黑龙、白龙,水清冽,可饮。⑩为什么上方山会形成这样的溶 洞呢?α原来,这是石灰岩地区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特殊地形。⑩2据研究 认为,在过去地质历史的某一个时期,上方山地区气候湿热,地下潜水在石灰岩 地层的裂隙中缓缓移动,年深日久,流水穿石,造成了云水洞的雏形。③3再加上 后来地壳上升,洞体在溶蚀中不断扩大,便形成了今天规模的云水洞。 1.选文依次介绍了云水洞的 和 2.形成今天规模的云水洞需要四个基本条件,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3.说明文语言有的以平实为主,有的以生动见长。你觉得⑦一一⑨句属于哪一种 说明? 4.选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5.文中“难以名状”与“有的状物”中的“状”字含义相同吗?为什么? 6.说说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七个厅堂中前四座最大,大厅顶均成穹窿状,高的达20余米。 ☆新题探密:请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比喻意义 (1)批评应该切合实际,有内容,不要光扣帽子。帽子: (2)为人遇事要大度,不要纠住别人的辫子不放。辫子 (3)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能把赡养父母看成是包袱。包袱: ☆写作小练笔 当我国一群访问者南韩汉城的雄伟,“大宇”、“三星”的巍峨,不禁由衷赞叹 时,陪访的东道主竟发出长长的喟叹:“我们没有鲁迅。”消息传来,我国一位 小有名气的思想界朋友却断言道:“我们的问题不是没有鲁迅,而是没有‘大 宇’,没有‘三星’,鲁迅是不能当饭吃的。” 不知你听到如此一番高论会有怎样的感想?请你设计一番辩驳的话来机智 地予以反讽。 ☆作文素材 贝多芬只有一个
5.文段最后一句“宏大壮丽”、“精美”“布局统一”说明了故宫的 _______________,抒发了作者对故宫的_____________之情。 四、拓展阅读 云水洞 ①北京周口店西 20 余里,有一座上方山。②在山影林间,掩映着一簇规模庞大 的庙宇——兜率寺。③在这座古刹西南方 3 千米的山腰上,有一个深邃的洞穴, 名曰云水洞。④这是一座规模很大,奇特异常的“地下深洞”,人称“地下宫 殿”。⑤云水洞深 600 余米,由七个厅堂和一个 150 米长的入洞通道组成。⑥七 个厅堂中前四座最大,大厅顶均成穹窿状,高的达 20 余米。⑦从厅顶垂下的石 乳和与此相对的地面石笋,玉肌冰肤,千姿百态,难以名状。⑧有的像十八罗汉, 有的像猴子吃桃,有的状物,有的貌人,无不惟妙惟肖,各尽其妙。⑨洞中一厅、 三厅各有一泉,曰黑龙、白龙,水清冽,可饮。⑩为什么上方山会形成这样的溶 洞呢?⑾原来,这是石灰岩地区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特殊地形。⑿据研究 认为,在过去地质历史的某一个时期,上方山地区气候湿热,地下潜水在石灰岩 地层的裂隙中缓缓移动,年深日久,流水穿石,造成了云水洞的雏形。⒀再加上 后来地壳上升,洞体在溶蚀中不断扩大,便形成了今天规模的云水洞。 1.选文依次介绍了云水洞的 、 和 。 2.形成今天规模的云水洞需要四个基本条件,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3.说明文语言有的以平实为主,有的以生动见长。你觉得⑦——⑨句属于哪一种 说明? 4.选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5.文中“难以名状”与“有的状物”中的“状”字含义相同吗?为什么? 6.说说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七个厅堂中前四座最大,大厅顶均成穹窿状,高的达 20 余米。 ☆新题探密: 请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比喻意义。 ⑴批评应该切合实际,有内容,不要光扣帽子。帽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为人遇事要大度,不要纠住别人的辫子不放。 辫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能把赡养父母看成是包袱。包袱: _________________ ☆写作小练笔 当我国一群访问者南韩汉城的雄伟,“大宇”、“三星”的巍峨,不禁由衷赞叹 时,陪访的东道主竟发出长长的喟叹:“我们没有鲁迅。”消息传来,我国一位 小有名气的思想界朋友却断言道:“我们的问题不是没有鲁迅,而是没有‘大 宇’,没有‘三星’,鲁迅是不能当饭吃的。” 不知你听到如此一番高论会有怎样的感想?请你设计一番辩驳的话来机智 地予以反讽。 ☆作文素材 贝多芬只有一个
有一天,几个侵入维也纳的拿破仑的军官,发现了大名鼎鼎的音乐家贝多芬, 就要求给他们演奏。贝多芬拒绝了,可是,李希诺夫斯基公爵为了逢迎这些侵略 者,竟强迫贝多芬演奏。贝多芬愤怒到了极点,他一脚踢开大门,回到住处,立 即把公爵送给他的像摔在地板上,然后留下一封信:“公爵,你所以成为公爵, 只不过由于你偶然的出身;我所以成为贝多芬,却完全靠我自己。公爵在过去有 的是,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却只有一个!” 【参考答案】 、1. huo jido liao銮磬迥 2.B(A项中的“廓”应为“廊”,B项中的“联”应为“连”,“景”应为 “井”,C项全对,D项中的“廷”应为“庭”,“灌”应为“贯”,“坐”应 为“座”。) 3.B(“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这里形容建筑,搭配对象有误。) 4.A(表强调。)5.(1)围绕(2)缭绕(3)环绕(4)盘绕6.D(省略号删除。) 二、1.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宫;坤宁 宫;太和殿。2.C3.改: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是令人惊 叹的。原句是双重否定句,表达了作者高度赞美祖国古代建筑艺术和劳动人民智 慧的情感。改后在情感的表达上不如原句强烈。4.(1)④②①⑤③(2)作比较(3) 比喻 5.(1)“现存”限制了时间,“最大最完整”准确说明了故宫的面积和现状 三、1.总体布局和艺术风格。2.列数字故宫规模×、表述留有余地 (2)“基本”限制了程度,表示差不多,但还不完全一样 3.(东西)精巧细致;精美。4.爱和赞颂。5.建筑特征;赞美。 四、1.地理位置、特点、形成原因。 2.(1)处在石灰岩地区;(2)气候炎热;(3)年深日久;(4)地壳上升,洞体扩大。 3.属于生动说明。4.列数字。 5.不同。第一个“状”是名词,在文中是形状、形态的意思;第二个“状”是动 词,是“形态像”的意思。 6.“均”,都,表示毫无例外,用语十分准确。 新题探密答案:(1)比喻罪名或坏名义。(2)把柄。(3)比喻某种负担 第二课时 复习旧课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故宫博物院。上一节课,我们根据同学 们画出的故宫游览图,知道了故宫的大致情况,回顾复习: 1、旅游路线图(PPT展示),总结说明顺序。(由南到北的空间顺序) 2、回归课本,复习结构划分,概况说明结构。(总一分一总) 3、略提1、2段,找出说明对象的特点和说明方法 故宫的总体特点是一一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列数字 二、课文研读 1、今天,我们将进入课文第二部分的学习,请大家齐读11段,看看这一段介绍 的是何处? 明确:小广场,它是前朝和内廷的分界地带。 2、第二部分哪些段落介绍的是前朝,哪些是内廷呢? 明确:4-10段讲前朝,12-14段讲内廷,可见11段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3、下面,我们先来分析前朝部分
有一天,几个侵入维也纳的拿破仑的军官,发现了大名鼎鼎的音乐家贝多芬, 就要求给他们演奏。贝多芬拒绝了,可是,李希诺夫斯基公爵为了逢迎这些侵略 者,竟强迫贝多芬演奏。贝多芬愤怒到了极点,他一脚踢开大门,回到住处,立 即把公爵送给他的像摔在地板上,然后留下一封信:“公爵,你所以成为公爵, 只不过由于你偶然的出身;我所以成为贝多芬,却完全靠我自己。公爵在过去有 的是,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却只有一个!” 【参考答案】 一、1.huò jiǎo liáo 銮 磬 迥 2.B(A 项中的“廓”应为“廊”,B 项中的“联”应为“连”,“景”应为 “井”,C 项全对,D 项中的“廷”应为“庭”,“灌”应为“贯”,“坐”应 为“座”。) 3.B(“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这里形容建筑,搭配对象有误。) 4.A(表强调。) 5.⑴围绕 ⑵缭绕 ⑶环绕 ⑷盘绕 6.D(省略号删除。) 二、1.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宫;坤宁 宫;太和殿。 2.C 3.改: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是令人惊 叹的。原句是双重否定句,表达了作者高度赞美祖国古代建筑艺术和劳动人民智 慧的情感。改后在情感的表达上不如原句强烈。 4.⑴ ④②①⑤③ ⑵作比较 ⑶ 比喻 5.⑴“现存”限制了时间,“最大最完整”准确说明了故宫的面积和现状 ⑵“基本”限制了程度,表示差不多,但还不完全一样,表述留有余地。 三、1.总体布局和艺术风格。 2.列数字 故宫规模宏大。 3.(东西)精巧细致;精美。 4.爱和赞颂。 5.建筑特征;赞美。 四、1.地理位置、特点、形成原因。 2.⑴处在石灰岩地区;⑵气候炎热;⑶年深日久;⑷地壳上升,洞体扩大。 3.属于生动说明。 4.列数字。 5.不同。第一个“状”是名词,在文中是形状、形态的意思;第二个“状”是动 词,是“形态像”的意思。 6.“均”,都,表示毫无例外,用语十分准确。 新题探密答案:⑴比喻罪名或坏名义。⑵把柄。⑶比喻某种负担。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故宫博物院。上一节课,我们根据同学 们画出的故宫游览图,知道了故宫的大致情况,回顾复习: 1、 旅游路线图(PPT 展示),总结说明顺序。(由南到北的空间顺序) 2、 回归课本,复习结构划分,概况说明结构。(总—分—总) 3、 略提 1、2 段,找出说明对象的特点和说明方法。 故宫的总体特点是——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列数字。 二、 课文研读 1、今天,我们将进入课文第二部分的学习,请大家齐读 11 段,看看这一段介绍 的是何处? 明确:小广场,它是前朝和内廷的分界地带。 2、第二部分哪些段落介绍的是前朝,哪些是内廷呢? 明确:4-10 段讲前朝,12-14 段讲内廷,可见 11 段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3、下面,我们先来分析前朝部分
、重点研讨5-8自然段,学习方位词的运用,体会课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的写作特色。 1、请大家齐读第4段并归纳段意。 明确:概说三大殿。(三大殿具体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2、那么接下来,概说之后应该就是分说了,大家找找三大殿分别对应文中哪几 个自然段?这里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明确:5-8段讲太和殿,9段讲中和殿,10段讲保和殿。分类别。 从文章的篇幅上我们可以看出,相对于其它建筑来说,作者花了大量笔墨描写太 和殿,它是作者详细介绍的对象,也是我们课文学习的重点。 3、请大家齐读5-8段,看看作者写了太和殿的哪些方面,并在文中划出每段的 中心句 明确:外观、内景、位置、用途。 4、第5段介绍了太和殿的外观,回答 (1)外观颜色有什么特点?找出表示色彩的词语。 明确:湛蓝、金黄色、青蓝点金、贴金彩画、红色大柱、金锁窗、朱漆门;以红 黄为主,红色代表着吉祥、喜庆,而黄色代表雍容富贵,是皇权的体现。 (2)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明确:作者构思也是极有讲究的,从屋顶—一殿檐一一额枋一一梁柱到门窗,这 是很鲜明的从上到下的空间顺序 (3)这一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说明。 明确:列数字 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 5、参观了太和殿色彩明媚的外观,接下来,作者的脚步正式踏入了太和殿中。 (1)作者游踪是由外入内,外观着重绘色,内景着重绘形,那么此段中主要绘 的是什么的形呢?(提示:原文中有多次提到的词)为什么? 明确:龙。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体长、有鳞、有角的动物,能腾云驾雾, 具有力和权的象征意义,富有神秘色彩,因而历朝历代的皇帝把自己神化为受命 于天的“真龙天子”,把龙作为自己的化身。龙是皇权的象征,所以用龙来突出 皇帝的尊严。 (2)同样,作者是按空间顺序介绍各种各样的龙的图形的,按空间顺序叙写, 要有一个立足点,离开立足点,就无法确立方位,在不同的立足点,看到的景物 也不同(以教室为例形象说明)。说说作者此时参观的立足点在哪里?文中还运 用了很多方位词,请找到并圈出来 明确:立足点1:朱漆方台。方位词:正中、上面、背后、两旁、中央 立足点2:雕金蟠龙。方位词:周围、下面。 (3)显而易见,本段采用的具体是什么空间顺序? 明确:说明顺序:外一一内、中间一一两旁、上一一下 小结:如果没有这些方位词,这些景物的布置就会显得混乱,如果调换方位词 顺序,那么展现在读者眼前的就是另一番光景。可见方位词的运用使讲述更有 条理,足见作者游览时的从容闲适之态。因此,我们在介绍景观时也要学会正 确使用方位词。 4)这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话 明确:举例子、摹状貌。 4、回到课文,外观内景都讲完了,但因为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群中最典型的建筑 是作者详细介绍的重点,所以,作者接下来还明确提到了它的地理位置和用途
三、 重点研讨 5-8 自然段,学习方位词的运用,体会课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的写作特色。 1、请大家齐读第 4 段并归纳段意。 明确:概说三大殿。(三大殿具体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2、那么接下来,概说之后应该就是分说了,大家找找三大殿分别对应文中哪几 个自然段?这里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明确:5-8 段讲太和殿,9 段讲中和殿,10 段讲保和殿。分类别。 从文章的篇幅上我们可以看出,相对于其它建筑来说,作者花了大量笔墨描写太 和殿,它是作者详细介绍的对象,也是我们课文学习的重点。 3、请大家齐读 5-8 段,看看作者写了太和殿的哪些方面,并在文中划出每段的 中心句。 明确:外观、内景、位置、用途。 4、第 5 段介绍了太和殿的外观,回答: (1)外观颜色有什么特点?找出表示色彩的词语。 明确:湛蓝、金黄色、青蓝点金、贴金彩画、红色大柱、金锁窗、朱漆门;以红 黄为主,红色代表着吉祥、喜庆,而黄色代表雍容富贵,是皇权的体现。 (2)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明确:作者构思也是极有讲究的,从屋顶——殿檐——额枋——梁柱到门窗,这 是很鲜明的从上到下的空间顺序。 (3)这一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说明。 明确:列数字——“高 28 米,面积 2380 多平方米。” 5、参观了太和殿色彩明媚的外观,接下来,作者的脚步正式踏入了太和殿中。 (1)作者游踪是由外入内,外观着重绘色,内景着重绘形,那么此段中主要绘 的是什么的形呢?(提示:原文中有多次提到的词)为什么? 明确:龙。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体长、有鳞、有角的动物,能腾云驾雾, 具有力和权的象征意义,富有神秘色彩,因而历朝历代的皇帝把自己神化为受命 于天的“真龙天子”,把龙作为自己的化身。龙是皇权的象征,所以用龙来突出 皇帝的尊严。 (2)同样,作者是按空间顺序介绍各种各样的龙的图形的,按空间顺序叙写, 要有一个立足点,离开立足点,就无法确立方位,在不同的立足点,看到的景物 也不同(以教室为例形象说明)。说说作者此时参观的立足点在哪里?文中还运 用了很多方位词,请找到并圈出来。 明确:立足点 1:朱漆方台。方位词:正中、上面、背后、两旁、中央。 立足点 2:雕金蟠龙。方位词:周围、下面。 (3)显而易见,本段采用的具体是什么空间顺序? 明确:说明顺序:外——内、中间——两旁、上——下 小结:如果没有这些方位词,这些景物的布置就会显得混乱 ,如果调换方位词 顺序,那么展现在读者眼前的就是另一番光景。可见方位词的运用使讲述更有 条理,足见作者游览时的从容闲适之态。因此,我们在介绍景观时也要学会正 确使用方位词。 (4)这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话。 明确:举例子、摹状貌。 4、回到课文,外观内景都讲完了,但因为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群中最典型的建筑, 是作者详细介绍的重点,所以,作者接下来还明确提到了它的地理位置和用途
(1)请用原文回答,位置是在哪里?用途是什么? 明确:位置一一中轴线上(画故宫示意图时已明确),用途一一举行重大典礼(威 (2)为什么要把太和殿设在中轴线上? 明确:为了强调皇权这个中心 (3)8段提到一些景观,如铜龟、铜鹤、松柏等,有什么寓意吗? 明确:龟、鹤是长寿的象征,松柏表示长青,它们寓含着皇权巩固、皇帝长寿的 意思。 小结:这四段主要介绍太和殿的外观、内景、位置、用途,品读完,太和殿在大 家心中应该有了个较清晰的影子了。从全文把握,思考 (1)太和殿体现出故宫三大特点中的哪些特点? 明确: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扣准文本分析) (2)为什么要重点介绍太和殿呢? 明确:A政治角度上:是行使政治权力、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也是皇帝宝座所 在地,是皇权象征 B建筑角度上:是故宫最大的宫殿,最能完整体现故宫本质特点。 这样写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突出了太和殿的中心位置。 5、浏览9、10段,欣赏图片(PPT展示),了解中和殿和保和殿的用途。 明确:中和殿—一举行大典时,皇帝休息;保和殿一一殿试。 6、前朝建筑中的三大殿在此就介绍完了,接下来,大家快速浏览12至15段, 回答: (1)作者介绍了内廷的哪些建筑,各有什么用途?(PT图片展示) 明确:乾清宫—一处理日常政务,批奏章,见外国使节;交泰殿-一存放玉玺的 地方;坤宁宫一一皇帝结婚的地方。此三大宫合称为“后三宫 (2)与前三殿相比,后三宫有什么不同?这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明确:(14段原文回答)作比较。 (3)堪比苏州园林的是故宫的哪处建筑?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明确:御花园。打比方。 7、文章最后一段为全文作总结,找找看:写从景山回望故宫全貌的句子在哪里? 齐读 明确:“站在景山的……井然有序 8、课文的赏析在这里就结束了,相信大家心中对故宫应该都有了个整体把握, 以后有机会和亲朋好友去亲临故宫的话,可以很自豪地说“我来当导游吧”! 、知识巩固 1、全文结构及游览路线回顾。(PPT展示) 2、说明对象、类型、特点、结构、顺序、说明方法及作用 明确:说明对象一一故宫博物院 说明类型一一事物说明文 说明特点—一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 说明结构一一总分总 说明顺序一一有南往北的空间顺序 说明方法 分类别:如介绍三大殿及后三宫一一使文章层次分明。 列数字:如“御花园面积不大,有大小建筑二十座” 说明御花园建筑之多
(1)请用原文回答,位置是在哪里?用途是什么? 明确:位置——中轴线上(画故宫示意图时已明确),用途——举行重大典礼(威 严)。 (2)为什么要把太和殿设在中轴线上? 明确:为了强调皇权这个中心 (3)8 段提到一些景观,如铜龟、铜鹤、松柏等,有什么寓意吗? 明确:龟、鹤是长寿的象征,松柏表示长青,它们寓含着皇权巩固、皇帝长寿的 意思。 小结:这四段主要介绍太和殿的外观、内景、位置、用途,品读完,太和殿在大 家心中应该有了个较清晰的影子了。从全文把握,思考: (1)太和殿体现出故宫三大特点中的哪些特点? 明确: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扣准文本分析) (2)为什么要重点介绍太和殿呢? 明确:A 政治角度上:是行使政治权力、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也是皇帝宝座所 在地,是皇权象征。 B 建筑角度上:是故宫最大的宫殿,最能完整体现故宫本质特点。 这样写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突出了太和殿的中心位置。 5、浏览 9、10 段,欣赏图片(PPT 展示),了解中和殿和保和殿的用途。 明确:中和殿——举行大典时,皇帝休息;保和殿——殿试。 6、前朝建筑中的三大殿在此就介绍完了,接下来,大家快速浏览 12 至 15 段, 回答: (1)作者介绍了内廷的哪些建筑,各有什么用途?(PPT 图片展示) 明确:乾清宫——处理日常政务,批奏章,见外国使节;交泰殿——存放玉玺的 地方;坤宁宫——皇帝结婚的地方。此三大宫合称为“后三宫”。 (2)与前三殿相比,后三宫有什么不同?这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明确:(14 段原文回答)作比较。 (3)堪比苏州园林的是故宫的哪处建筑?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明确:御花园。打比方。 7、文章最后一段为全文作总结,找找看:写从景山回望故宫全貌的句子在哪里? 齐读 明确:“站在景山的……井然有序” 8、课文的赏析在这里就结束了,相信大家心中对故宫应该都有了个整体把握, 以后有机会和亲朋好友去亲临故宫的话,可以很自豪地说“我来当导游吧”! 三、知识巩固 1、全文结构及游览路线回顾。(PPT 展示) 2、说明对象、类型、特点、结构、顺序、说明方法及作用 明确: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 说明类型——事物说明文 说明特点——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说明结构——总分总 说明顺序——有南往北的空间顺序 说明方法: 分类别:如介绍三大殿及后三宫——使文章层次分明。 列数字:如“御花园面积不大,有大小建筑二十座”。——说明御花园建筑之多
作比较:如“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一一突出 事物的特点。 打比方:如“仿佛进入苏州园林。”一—形象、直观地说明御花园的园林特色 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一一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腾龙的姿不,多姿多态, 举例子、摹状貌:如“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 说明语言:准确,周密,简明(“现存”) 四、文本延伸 以本文为例,分析如何准确生动的介绍建筑物? 1、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 2、合理安排说明顺序,找好立足点 3、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五、板书(PPT展示) 1-2:概括介绍故宫 3-15:具体介绍各宫殿 16:景山回望故宫全貌 六、布置作业:1、如果你的家人或亲朋想要到学校来,如何带领他们参观并介 绍我们美丽的校园呢,请你当一次名副其实的导游吧!(写300字左右,第二天 发言。) 2、比较阅读《故宫三大殿》 七、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写作特色:1、抓住事物主体特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3、准确运用方位词,按空间顺序,条理清楚 故宫三大殿 林徽因 ①北京城里的故宫中间,巍然崛起的三座大宫殿是整个故宫的重点,紫禁城内建 筑的核心。以整个故宫来说,那样庄严宏伟的气魄,那样富于组织性,又富于图 画美的体形风格,那样处理空间的艺术,那样的工程技术,外表轮廓,和平面布 局之间的统一的整体,无可否认的,它是全世界建筑艺术的绝品,它是一组伟大 的建筑杰作,它也是人类劳动创造史中放出异彩的奇迹之一。我们有充足的理由, 为我们这“世界第一”而骄傲 ②三大殿的前面有两段作为序幕的布局,是值得注意的。第一段,由天安门,经 端门到午门,两旁长列的“千步廊”是个严肃的开端。第二段在午门与太和门之 间的小广场,更是一个美丽的前奏。这里一道弧形的金水河,和河上五道白石桥, 在黄瓦红墙的气氛中,北望太和门的雄劲,这个环境适当地给三殿做了心理准备 ③太和、中和、保和三座殿是前后排列着同立在一个庞大而崇高的工字形白石殿 基上面的。这种台基过去称“殿陛”,共高二丈,分三层,每层有刻石栏杆围绕, 台上列铜鼎等。台前石阶三列,左右各一列,路上都有雕镂隐起的龙凤花纹。这 样大尺度的一组建筑物,是用更宏大尺度的庭院围绕起来的。广庭气魄之大是无 法形容的。庭院四周有廊屋,太和与保和两殿的左右还有对称的楼阁和翼门,四 角有小角楼。这样的布局是我国特有的传统,常见于美丽的唐宋壁画中。 ④三殿中,太和殿最大,也是全国最大的一个木构大殿。横阔十一间,进深五间, 外有廊柱一列,整个殿内外立着84根大柱。殿顶是重檐的“庑殿式②”,中国 传统建筑屋顶形式之一。由四个倾斜的屋面、一条正脊(平脊)和四条斜脊组成
作比较:如“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 —— 突出 事物的特点。 打比方:如“仿佛进入苏州园林。”—— 形象、直观地说明御花园的园林特色。 举例子、摹状貌:如“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姿多态, 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腾龙的姿态。 说明语言:准确,周密,简明(“现存”) 四、文本延伸 以本文为例,分析如何准确生动的介绍建筑物? 1、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 2、合理安排说明顺序,找好立足点 3、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五、板书(PPT 展示) 1-2 :概括介绍故宫 3-15:具体介绍各宫殿 16 :景山回望故宫全貌 六、布置作业:1、如果你的家人或亲朋想要到学校来,如何带领他们参观并介 绍我们美丽的校园呢,请你当一次名副其实的导游吧!(写 300 字左右,第二天 发言。) 2、比较阅读《故宫三大殿》 七、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写作特色:1、抓住事物主体特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3、准确运用方位词,按空间顺序,条理清楚。 故宫三大殿 林徽因 ①北京城里的故宫中间,巍然崛起的三座大宫殿是整个故宫的重点,紫禁城内建 筑的核心。以整个故宫来说,那样庄严宏伟的气魄,那样富于组织性,又富于图 画美的体形风格,那样处理空间的艺术,那样的工程技术,外表轮廓,和平面布 局之间的统一的整体,无可否认的,它是全世界建筑艺术的绝品,它是一组伟大 的建筑杰作,它也是人类劳动创造史中放出异彩的奇迹之一。我们有充足的理由, 为我们这“世界第一”而骄傲。 ②三大殿的前面有两段作为序幕的布局,是值得注意的。第一段,由天安门,经 端门到午门,两旁长列的“千步廊”是个严肃的开端。第二段在午门与太和门之 间的小广场,更是一个美丽的前奏。这里一道弧形的金水河,和河上五道白石桥, 在黄瓦红墙的气氛中,北望太和门的雄劲,这个环境适当地给三殿做了心理准备。 ③太和、中和、保和三座殿是前后排列着同立在一个庞大而崇高的工字形白石殿 基上面的。这种台基过去称“殿陛”,共高二丈,分三层,每层有刻石栏杆围绕, 台上列铜鼎等。台前石阶三列,左右各一列,路上都有雕镂隐起的龙凤花纹。这 样大尺度的一组建筑物,是用更宏大尺度的庭院围绕起来的。广庭气魄之大是无 法形容的。庭院四周有廊屋,太和与保和两殿的左右还有对称的楼阁和翼门,四 角有小角楼。这样的布局是我国特有的传统,常见于美丽的唐宋壁画中。 ④三殿中,太和殿最大,也是全国最大的一个木构大殿。横阔十一间,进深五间, 外有廊柱一列,整个殿内外立着 84 根大柱。殿顶是重檐的“庑殿式②”,中国 传统建筑屋顶形式之一。由四个倾斜的屋面、一条正脊(平脊)和四条斜脊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