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吸光光度法 1.与化学分析法相比,吸光光度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①灵敏度高②仪器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快速.③准确度较高④应用广泛。 2何谓复合光、单色光、可见光和互补色光?白光与复合光有何区别 答:(1)复合光指由不同单色光组成的光 单色光指其处于某一波长的光 可见光指人的眼睛所能感觉到的波长范围为400-750nm的电磁波 将两种适当颜色的光按照一定的强度比例混合就可形成复合光它们称为互补色光 (2)白光是是一种特殊的复合光,它是将将各种小组长的光按一定的强度比例混合而成 3简述朗伯-比尔定律成立的前提条件及物理意义,写出其数学表达式。 答:确定前提为:①入射光为平行单色光且垂直照射;②吸光物质为均匀非散射体系;③吸光 质点之间无相互作用④辐射与物质之间的作用仅限于光吸收过程,无荧光和化学现象发生 其物理意义如下:当一束单色光垂直通过某一均匀非散射的吸光物质时,其吸光度A与 物质的浓度c及吸收层厚度b成正比 其数学表达式为:A==l=Kbc 4摩尔吸收系数κ在光度分析中有什么意义?如何求出κ值?κ值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答:(1)摩尔吸光系数K在光度分析中的意义:当吸光物质的浓度为1mol/L和吸收层厚度为 lcm时,吸光物质对某波长光的吸光度。 (2在适宜的低浓度时,测其吸光度A,然后根据K=bC计算而求得 (3)κ值受入射光的波长,吸光物质的性质、溶剂、温度、溶液的组成、仪器灵敏度等 因素的影响 5何谓吸光度和透射比,两者的关系如何? 答:吸光度A是指入射光强度与透射光强度的比值的对数值。 透射比T是指透射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Io的比值 两者的关系如下:A=1lo=f 6在光度法测定中引起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主要因素有那些?如何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 答:(1)物理因素:①非单色光引起的偏离②非平行入射光引起的偏离③介质不均匀引起 的偏离 (2)化学因素:①溶液浓度过高引起的偏离②化学反应引起的偏离。 消除这些影响的方法:采用性能较好的单色器采用平行光束进行入射,吸光物质为均 匀非散射体系,溶液较稀,控制解离度不变,加入过量的显色剂并保持溶液中游离显色剂的 浓度恒定 7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有哪些?各部件的作用是什么? 答: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有: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系统、信号显示系统。 光源能提供具有足够发射强度、稳定且波长连续变化的复合光 单色器的作用是从光源发出的复合光中分出所需要的单色光。 吸收池是用于盛装参比溶液、试样溶液的器皿 检测系统是利用光电效应把通过吸收池后的透射光变成与照射光强度成正比的光电流
84 第十章 吸光光度法 1.与化学分析法相比,吸光光度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①灵敏度高 ②仪器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快速. ③ 准确度较高 ④ 应用广泛 。 2.何谓复合光、单色光、可见光和互补色光?白光与复合光有何区别? 答:⑴复合光指由不同单色光组成的光; 单色光指其处于某一波长的光; 可见光指人的眼睛所能感觉到的波长范围为 400-750 nm 的电磁波; 将两种适当颜色的光按照一定的强度比例混合就可形成复合光,它们称为互补色光; ⑵ 白光是是一种特殊的复合光,它是将将各种小组长的光按一定的强度比例混合而成。 3.简述朗伯-比尔定律成立的前提条件及物理意义,写出其数学表达式。 答:确定前提为:①入射光为平行单色光且垂直照射;② 吸光物质为均匀非散射体系;③吸光 质点之间无相互作用;④辐射与物质之间的作用仅限于光吸收过程,无荧光和化学现象发生。 其物理意义如下:当一束单色光垂直通过某一均匀非散射的吸光物质时,其吸光度 A 与 物质的浓度 c 及吸收层厚度 b 成正比。 其数学表达式为: Kbc I T I A t = = = 1 lg lg 0 4.摩尔吸收系数 κ 在光度分析中有什么意义?如何求出 κ 值?κ 值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答:⑴摩尔吸光系数 κ 在光度分析中的意义:当吸光物质的浓度为 1mol/L 和吸收层厚度为 1cm 时,吸光物质对某波长光的吸光度。 (2)在适宜的低浓度时,测其吸光度 A,然后根据 bc A = 计算而求得。 (3) κ 值受入射光的波长,吸光物质的性质、溶剂、温度、溶液的组成、仪器灵敏度等 因素的影响。 5.何谓吸光度和透射比,两者的关系如何? 答:吸光度 A 是指入射光强度与透射光强度的比值的对数值。 透射比 T 是指透射光强度 It 与入射光强度 I0 的比值。 两者的关系如下: I T I A t 1 lg lg 0 = = 6.在光度法测定中引起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主要因素有那些?如何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 答:⑴物理因素:①非单色光引起的偏离 ②非平行入射光引起的偏离 ③ 介质不均匀引起 的偏离。 ⑵化学因素:①溶液浓度过高引起的偏离 ② 化学反应引起的偏离。 消除这些影响的方法:采用性能较好的单色器 采用平行光束进行入射,吸光物质为均 匀非散射体系,溶液较稀,控制解离度不变,加入过量的显色剂并保持溶液中游离显色剂的 浓度恒定。 7.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有哪些?各部件的作用是什么? 答: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有: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系统、信号显示系统。 光源能提供具有足够发射强度、稳定且波长连续变化的复合光。 单色器的作用是从光源发出的复合光中分出所需要的单色光。 吸收池是用于盛装参比溶液、试样溶液的器皿。 检测系统是利用光电效应把通过吸收池后的透射光变成与照射光强度成正比的光电流
再进行测量。 信号显示系统的作用是检测光电流强度的大小,并以一定的方式显示或记录下来 8吸收光谱曲线和标准曲线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如何绘制这种曲线? 答:吸收光谱曲线是吸光光度法选择测量波长的依椐,它表示物质对不同波长光吸收能力的 分布情况。由于每种物质组成的特性,只吸收一定波长的光,所以每种物质的吸收光谱曲线 都有一个最大吸收峰,最大吸收峰对应的波长称为最大吸收波长。在光度分析中,都以最大 吸收波长的光进行测量。 吸收光谱曲线的绘法:在选定的测定条件下,配配制适当浓度的有色溶液和参比溶液 分别注入吸收池中,让不同波长的单色光依次照射此吸光物质,并测量该物质在每一波长处 对吸收程度的大小(吸光度),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作图,即可得。 工作曲线是微量分析常用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在一定的测定条件和浓度范围内,吸光 度与溶液之间有线性关系,以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一般可得一条通过坐标原点 的直线,即工作曲线。利用工作曲线进行样品分析时,非常方便。 标准曲线的绘法:首先在一定条件下配置一系列具有不同浓度吸光物质的标准溶液(称 标准系列),然后在确定的波长和光程等条件下,分别测量系列溶液的吸光度,绘制吸光度 A一C相应的点,即绘制工作曲线 9吸光光度法测定对显色反应有何要求?从哪些方面来考虑显色反应的条件? 答:要求:选择性要好、灵敏度要高、对比度要大、有色化合物要稳定、组成要恒定,显色 反应的条件要易于控制。 考虑显色反应的条件为:显色剂的用量;溶液的酸度;时间和温度:有机溶剂和表面活 性剂:共存离子的干扰及消除 10溶液的酸性对显色反应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选择和确定最适宜的酸度? 答:溶液的酸性对显色反应的影响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对被测物质存在状态的影响;对显 色剂浓度和颜色的影响:对络合物组成和颜色的影响 选择和确定最适宜酸度的方法是:固定被测组分显色剂和其他试剂的浓度,配成一系 列酸度不同的显色溶液,测量其吸光度,绘制吸光度一酸度曲线,曲线中吸光度最大且恒定 的酸度区间即为显色反应适宜的酸度范围。 11.为了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应该从哪些方面选择或控制光度测量的条件 答:1、选择合适的入射波长。一般为最大吸收波长,如果有干扰时,可选择用灵敏度较低, 但能避开干扰的入射波长。 2、控制准确的读数范围。一般控制在0.2-0.7,为此,可通过控制试样的称量、稀释或 浓缩试样、改变吸收池的厚度、选择适当的参比溶液等措施,达到这一目的。 3、对读数标尺、仪器波长进行校正。 12为什么示差光度可以提高测定高含量组分的准确度? 答:应用差示光度法测定高含量组分时,由于利用稍低于试样溶液的标准溶液作参比,所测 试样溶液的吸光度则是标准参比溶液和试样溶液浓度之差的吸光度,即两溶液吸光度之差与 两溶液浓度之差成正比 △A=K△C=K(Cx-C,) 由于△C比△C大得多,故测定C的误差就比△C的误差小得多。 示差光度可以提高测定高含量组分的准确度的原因,是因为用稍低于试样溶液浓度的 标准溶液作参比,调节T%为100%时,相当于把光度计读数标尺进行了扩展 13.简述用摩尔比法测定络合物络合比的原理 答:在一定的条件下,假设金属离子M与络合剂R发生下列显色反应(略去离子电荷): M+nR=MR
85 再进行测量。 信号显示系统的作用是检测光电流强度的大小,并以一定的方式显示或记录下来。 8.吸收光谱曲线和标准曲线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如何绘制这种曲线? 答:吸收光谱曲线是吸光光度法选择测量波长的依椐,它表示物质对不同波长光吸收能力的 分布情况。由于每种物质组成的特性,只吸收一定波长的光,所以每种物质的吸收光谱曲线 都有一个最大吸收峰,最大吸收峰对应的波长称为最大吸收波长。在光度分析中,都以最大 吸收波长的光进行测量。 吸收光谱曲线的绘法:在选定的测定条件下,配配制适当浓度的有色溶液和参比溶液, 分别注入吸收池中,让不同波长的单色光依次照射此吸光物质,并测量该物质在每一波长处 对吸收程度的大小(吸光度),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作图,即可得。 工作曲线是微量分析常用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在一定的测定条件和浓度范围内,吸光 度与溶液之间有线性关系,以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一般可得一条通过坐标原点 的直线,即工作曲线。利用工作曲线进行样品分析时,非常方便。 标准曲线的绘法:首先在一定条件下配置一系列具有不同浓度吸光物质的标准溶液(称 标准系列),然后在确定的波长和光程等条件下,分别测量系列溶液的吸光度,绘制吸光度 A—C 相应的点,即绘制工作曲线。 9.吸光光度法测定对显色反应有何要求?从哪些方面来考虑显色反应的条件? 答:要求:选择性要好、灵敏度要高、对比度要大、有色化合物要稳定、组成要恒定,显色 反应的条件要易于控制。 考虑显色反应的条件为:显色剂的用量;溶液的酸度;时间和温度;有机溶剂和表面活 性剂;共存离子的干扰及消除。 10.溶液的酸性对显色反应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选择和确定最适宜的酸度? 答:溶液的酸性对显色反应的影响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对被测物质存在状态的影响;对显 色剂浓度和颜色的影响;对络合物组成和颜色的影响。 选择和确定最适宜酸度的方法是:固定被测组分.显色剂和其他试剂的浓度,配成一系 列酸度不同的显色溶液,测量其吸光度,绘制吸光度—酸度曲线,曲线中吸光度最大且恒定 的酸度区间即为显色反应适宜的酸度范围。 11.为了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应该从哪些方面选择或控制光度测量的条件? 答:1、选择合适的入射波长。一般为最大吸收波长,如果有干扰时,可选择用灵敏度较低, 但能避开干扰的入射波长。 2、控制准确的读数范围。一般控制在 0.2-0.7,为此,可通过控制试样的称量、稀释或 浓缩试样、改变吸收池的厚度、选择适当的参比溶液等措施,达到这一目的。 3、对读数标尺、仪器波长进行校正。 12.为什么示差光度可以提高测定高含量组分的准确度? 答:应用差示光度法测定高含量组分时,由于利用稍低于试样溶液的标准溶液作参比,所测 试样溶液的吸光度则是标准参比溶液和试样溶液浓度之差的吸光度,即两溶液吸光度之差与 两溶液浓度之差成正比: ΔA=κΔC=κ(Cx-Cs) 由于 ΔC 比 ΔC 大得多,故测定 C 的误差就比 ΔC 的误差小得多。 示差光度可以提高测定高含量组分的准确度的原因,是因为用稍低于试样溶液浓度的 标准溶液作参比,调节 T%为 100%时,相当于把光度计读数标尺进行了扩展。 13.简述用摩尔比法测定络合物络合比的原理。 答:在一定的条件下,假设金属离子 M 与络合剂 R 发生下列显色反应(略去离子电荷): M+nR=MRn
为了测定络和比n,可固定金属离子的浓度CM,改变络和剂的浓度CR,配置一系列Cp/CM 不同的显色溶液。在络和物的λ_处,采用相同的比色皿测量各溶液的吸光度,并对CRCM 作图。在显色反应尚未进行完全阶段,此时CR/CM<n,故吸光度A随CR的增加而上升。在 显色反应进行完全时,溶液的吸光度基本保持不变,曲线的转折点E所对应的 CRICME=n 实际上在转折点附近,由于络和物多少有离解,故实测的吸光度要低一些 14.双光束分光光度计与单光束分光光度计相比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特点 答:它们的不同点有:双光束分光光度计比单光束分光光度结构复杂,可实现吸收光谱的自 动扫描,价格昂贵,用途广泛,光路设计要求严格 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密度和准确度,而且测量方便快捷,特别适合进行 结构分析 有50 cmol含Cd2-5oug的溶液,用l0.omd二苯硫腙-氯仿溶液萃取(萃取率≈100%) 后,在波长为5l8nm处,用1cm比色皿测量得T=445%。求吸收系数a、摩尔吸收系数K 和桑德尔灵敏度s各为多少? 解:依题意可知 Cd2+:的浓度为: =50×10g/L 10×1 =lgI=Lg0.445=0.35 0.35 7.0×10-L·g-·cm bc1×5.0×10 0.35 =7869×104≈80×104L.mol 5.0×10 11241 Mo/s=11241 14×103ug:cm 8.0×10 6钴和镍与某显色剂的络合物有如下数据: λ/nm 10 KCo/Lxmol-xcm 3.64×104 1.24×103 5.52×103 1.75×104 将0.376g土壤试样溶解后配成50·0om溶液,取2500ml溶液进行处理,以除去干扰物质 然后加入先色剂,将体积调至5000m此溶液在510m处吸光度为0467,在656m处吸光 度为0.374,吸收池厚度为lcm。计算钴镍在土壤中的含量(以μg·gl表示) 解: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A1=K1xbCx+K1ybC A2=K2xbCx+K2ybCy 已知:A1=0.476A2=0.374K1x=3.64×104K2x=1.24×103K1y=5.52×103 K2Y=1.75×104 解得Cx=0.96×105mol/L Cy=2.07×105mo/L M=Cx×005×2×58933210.376=152μgg-1 M=Cy×0.05×2×58693410.376=323μgg-1 17.某钢样含镍为0.12%,用丁二肟显色,k=1.3×10Lmol.cm-.若钢样溶解显色以后,其 溶液体积为100m,在λ=470mm处用lcm的吸收池测量,希望测量误差最小,应称取试样多
86 为了测定络和比 n ,可固定金属离子的浓度 CM,改变络和剂的浓度 CR,配置一系列 CR/CM 不同的显色溶液。在络和物的 ma.x 处 ,采用相同的比色皿测量各溶液的吸光度,并对 CR/CM 作图。在显色反应尚未进行完全阶段,此时 CR/CM<n,故吸光度 A 随 CR的增加而上升。在 显色反应进行完全时,溶液的吸光度基本保持不变,曲线的转折点 E 所对应的 CR/CM=n。 实际上在转折点附近,由于络和物多少有离解,故实测的吸光度要低一些。 14.双光束分光光度计与单光束分光光度计相比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特点? 答:它们的不同点有:双光束分光光度计比单光束分光光度结构复杂,可实现吸收光谱的自 动扫描,价格昂贵,用途广泛,光路设计要求严格。 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密度和准确度,而且测量方便快捷,特别适合进行 结构分析。 15.有 50.00mol 含 Cd 2+5.0ug 的溶液,用 10.0mol 二苯硫腙-氯仿溶液萃取(萃取率≈100%) 后,在波长为 518nm 处,用 1 ㎝比色皿测量得 T=44.5%。求吸收系数 a、摩尔吸收系数 κ 和桑德尔灵敏度 s 各为多少? 解:依题意可知 Cd 2+ :的浓度为: 5.0 10 g / L 10 10 5.0 10 4 3 6 − − − = A=-lgT=-Lg0.445=0.35 2 1 1 4 7.0 10 1 5.0 10 0.35 − − − − = = = L g cm bc A a κ= = L mol − 4 4 4 7.869 10 8.0 10 112.41 5.0 10 1 0.35 -1·cm-1 4 8.0 10 112.41 / S = MCd = =1.4×10-3 µg·cm-2 16.钴和镍与某显色剂的络合物有如下数据: λ/nm 510 656 KCo/L×mol-1×cm-1 3.64×104 1.24×103 KNi/L×mol-1×cm-1 5.52×103 1.75×104 将 0.376g 土壤试样溶解后配成 50.00ml 溶液,取 25.00ml 溶液进行处理,以除去干扰物质, 然后加入先色剂,将体积调至 50.00ml.此溶液在 510nm 处吸光度为 0.467,在 656nm 处吸光 度为 0.374,吸收池厚度为 1cm。计算钴镍在土壤中的含量(以μg·g -1 表示)。 解: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 A1=K1 xbCx+K1YbCy A2=K2XbCx+K2YbCy 已知:A1=0.476 A2=0.374 K1x=3.64×104 K2X=1.24×103 K1Y=5.52×103 K2Y=1.75×104 解得 Cx=0.96×10-5mol/L Cy=2.07×10-5mol/L Mx=[Cx×0.05×2×58.9332]/0.376=152μg.g-1 My=[Cy×0.05×2×58.6934]/0.376=323μg.g-1 17.某钢样含镍为 0.12﹪,用丁二肟显色,k=1.3×104L.mol-1 .cm-1 .若钢样溶解显色以后,其 溶液体积为 100ml,在λ=470nm 处用 1cm 的吸收池测量,希望测量误差最小,应称取试样多
少克? 解。要使测量误差最小,则T=e-1=0.368lnI=1 -0.434 nT=3.3410-5mol/L kb 应采取的质量m=34x10×01×586934=01g 0.0012 答:应取的质量试样为0.16g 18.用硅钼蓝分光广度法测定硅的含量。用下列数据绘制标准曲线: 硅标准溶液的浓度/mg,ml- 0.0500.1000.150 00.2000250 吸光度(A) 0.2100.4210.6300.8391.01 测定试样时称取钢样0.500g,溶解后转入50m容量瓶中,与标准曲线相同的条件下测得吸 光度A=0.522,。求试样中硅的质量分数 解:根据题意得 由图得k=4200 硅的质量百分数S% 100% M 0.522 50 0.50010×0 ≈1.24% 答:试样中硅的质量百分数为1.24% 钢样0.500g溶解后在容量瓶中配成100ml溶液。分取20.00m该溶液于50m容量瓶中, 其中的Mn2+氧化成MnO4后,稀释定容。然后在λ=525nm处,用b=2cm的比色皿测得 A=0.60。已知ks2s=23×10L·mol·cm1,计算钢样中Mn的质量分数(%) 解:A=kbc A 0.60 C=-= 1.3×104mo/L kb2.3×103×2 试样中锰的质量m=1.3×104×0.05×5×54938049=17.85×10 m17.85×10 Mn%= 100%=0.36% 0.500 0.500 20.某有色溶液在lcm比色皿中的A=0.400。将此溶液稀释到原浓度的一半后,转移至3cm
87 少克? 解。要使测量误差最小,则 T=e-1=0.368 lnT=-1 c= kb − 0.434 ×lnT=3.3410-5 mol/L 应采取的质量 m= 0.0012 3.34 10 0.1 58.6934 5 − =0.16g 答:应采取的质量试样为 0.16g 18.用硅钼蓝分光广度法测定硅的含量。用下列数据绘制标准曲线: 硅标准溶液的浓度/mg.ml-1 0.050 0.100 0.150 0.200 0.250 吸光度(A) 0.210 0.421 0.630 0.839 1.01 测定试样时称取钢样 0.500g,溶解后转入 50ml 容量瓶中,与标准曲线相同的条件下测得吸 光度 A=0.522,。求试样中硅的质量分数。 解:根据题意得 0.00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0.0 0.2 0.4 0.6 0.8 1.0 A c(mg/ml) 由图得 k=4.200 硅的质量百分数 % = 100% M cV Si 100% 0.500 10 50 4.2 0.522 3 = ≈1.24% 答:试样中硅的质量百分数为 1.24%。 19.钢样 0.500g 溶解后在容量瓶中配成 100ml 溶液。分取 20.00ml 该溶液于 50ml 容量瓶中, 其中的 Mn 2+氧化成 MnO4 -后,稀释定容。然后在λ=525nm 处,用 b=2cm 的比色皿测得 A=0.60。已知 k525=2.3×103L·mol-1·cm-1 ,计算钢样中 Mn 的质量分数(﹪)。 解:A=kbc 2.3 10 2 0.60 3 = = kb A c = 1.3×10-4 mol/L 试样中锰的质量 m=1.3×10-4×0.05×5×54.938049=17.85×10-4g Mn%= 100% 0.500 17.85 10 0.500 4 = − m =0.36% 20.某有色溶液在 1cm 比色皿中的 A=0.400。将此溶液稀释到原浓度的一半后,转移至 3cm
的比色皿中。计算在相同波长下的A和T值。 解:设b1=1lcmb2=3cmA1=0.400C2=0.5C1A2=2 A=kbIC. A=Kb C? 得A2=0.60 T=10A2=1006=25% 21.服从郎伯一比尔定律的某有色溶液,当其浓度为c时,透射比为T。问当其浓度变化为 0.5c、1.5、和30c,且液层的厚度不变时,透射比分别是多少?哪个最大? 解:由A=lgT=Kbc (1)当C2=0.5CCT2=√T (2)当C3=1.5C时T=√T (3)当C4=3.0C时T4=T3 T2最大 22.已知KMnO4的k2s=23×10/ moloc),采用b=2cm的比色皿,欲将透射比T的读数范 围15%-70%,问溶液的浓度应控制在什么范围(以μg×ml表示)?若T值超出了上述 范围时应采取何种措施 0.434 解:根据公式 0.434 T=15%时,C= n0.15=1.79×10moL 2.3×103×2 1.79×10molL×158.03 282ug·ml1 1=70%时cC=0.4341m0.70=34×10°mol=34×10mo×l5803=5.37gm 23×103×2 浓度因控制在282-537gml1,若超过范围应适当稀释。 23.有一浓度为20×10-mol的某显色溶液,当b1=3cm时测得A1=0120。将其稀释一倍 后改用b2=5cm的比色皿测定,得A2=0.200(X相同)。问此时是否服从朗伯-比尔定律? 解:假设此时符合朗伯一比而定律,A=Kbc,则摩尔吸光系数 A 0.120 0.200 =200 =400 bc13×2.0×10-4 b2c25×1.0×10-4 K1≠K2 假使条件不成立,即此时不符合朗伯一比而定律 24.某一光度计的读数误差为0.005,当测量的透射比分别为9.5%及90%时,计算浓度测 量的相对误差各为多少? 解:光度计的读数误差为dI=0.005,T为透光率。 根据朗伯-比耳定律,浓度的相对误差 ×100% 当T为9.5%时 E=×100%=0.434d7 0.434×0005 ×100%=22% C TLeT 95%×g9.5% 当T为90%时
88 的比色皿中。计算在相同波长下的 A 和 T 值。 解:设 b1=1cm b2=3cm A1=0.400 C2=0.5C1 A2=? A1=Kb1C1 A2=Kb2C2 得 A2=0.60 T=10-A2=10-0.6=25% 21.服从郎伯—比尔定律的某有色溶液,当其浓度为 c 时,透射比为 T。问当其浓度变化为 0.5c、1.5、和 3.0c,且液层的厚度不变时,透射比分别是多少?哪个最大? 解:由 A=-lgT=Kbc T1=10-Kbc (1)当 C2=0.5CC T2= T (2)当 C3=1.5C 时 T3= 3 T (3)当 C4=3.0C 时 T4=T3 T<0 T2 最大 22.已知 KMnO4 的 k525=2.3×103L/(mol×cm),采用 b=2cm 的比色皿,欲将透射比 T 的读数范 围 15﹪—70﹪,问溶液的浓度应控制在什么范围(以μg×ml-1 表示)?若 T 值超出了上述 范围时应采取何种措施? 解:根据公式 c= kb − 0.434 lnT T=15% 时,C= 2.3 10 2 0.434 3 − ln0.15=1.79×10-4mol/L =1.79×10-4mol/L×158.03 =28.2μg·ml-1 T=70%时,C= 2.3 10 2 0.434 3 − ln0.70=3.4×10-5mol/L=3.4×10-5mol/L×158.03=5.37μg·ml-1 浓度因控制在 28.2—5.37 g.ml-1,若超过范围应适当稀释。 23.有一浓度为 2.0×10-4mol.l-1 的某显色溶液,当 b1=3cm 时测得 A1=0.120。将其稀释一倍 后改用 b2=5cm 的比色皿测定,得 A2=0.200(λ相同)。问此时是否服从朗伯-比尔定律? 解:假设此时符合朗伯—比而定律,A=Kbc,则摩尔吸光系数 κ1= 3 2.0 10 4 0.120 1 1 1 − = b c A =200 κ2= 4 2 2 2 5 1.0 10 0.200 − = b c A =400 κ1≠κ2 假使条件不成立,即此时不符合朗伯—比而定律 24.某一光度计的读数误差为 0.005,当测量的透射比分别为 9.5﹪及 90﹪时,计算浓度测 量的相对误差各为多少? 解:光度计的读数误差为 dT=0.005,T 为透光率。 根据朗伯-比耳定律,浓度的相对误差 Er= 100% C dC 当 T 为 9.5%时 Er=- C dC 100%=- 100% 0.434 TLgT dT = - 100% 9.5% 9.5% 0.434 0.005 Lg =2.2% 当 T 为 90%时
0.434×0.005 100% 0.434dT 100% ×100%=52% 90%Lg90% 答:浓度测量的相对误差分别为2.2%和52% 25.某吸光物质X的标准溶液浓度、为1.0×103molL,其吸光度A=0.699。一含X的试夜 在同一条件下测量的吸光度为A=1.000。如果以上述溶液作标参比,试计算 (1)试夜的吸光度为多少? (2)用两种方法测得的T值各为多少 解:试液的吸光度A=Ax-As=1.000-0.699=301 一般方法下,测得的标准溶液Ts=10-A=10-0.699=20% Tx=10-Ax=10-1=10 用示差法测得的Ts=100%Tx=10-A=100301=50% 26.在Zn2+2Q2→ZnQ2显色反应中螯合剂浓度超过阳离子浓度40倍以上时,可以认为Zn 全部生成ZnQ2。当Zn和Q的浓度分别为800×104moL和4000×10-2molL时,在 选定波长下用lcm吸收池测量的吸光度为0364在同样条件下测量cmn=800×10+molL1, cQ=2.10×10-3molL的溶液时所得吸光度为0.273。求络合物的形成常数 解:依题意得:当螯合剂的浓度超过阳离子40倍以上时,Zn2全部转化为ZnQ2;当A=0.364 Co400×10 C28.00×10-50>40 故在C→=800×10,C=400×10时,“全部转化为m2 即Cog=800×10(m01/) 当A2=0.273时 Cc=210×10-<40 8.00×10 故Zn2+未完全转化为ZQ2,根据A=kbc 有 即C0=生C=0213×800×10-4=6.00×10-4(molL nc20.364 则溶液中剩余的C2=800×107-6.00×10=200×10-(molL C0-=2.10×103-2×6×10=9×10-(mol1 再根据Zn2+-2Q2-=ZnQ2
89 Er= - C dC 100%=- 100% 0.434 TLgT dT =- 100% 90% 90% 0.434 0.005 Lg =5.2% 答:浓度测量的相对误差分别为 2.2%和 5.2%。 25.某吸光物质 X 的标准溶液浓度、为 1.0×10-3mol.L-1 ,其吸光度 A=0.699。一含 X 的试夜 在同一条件下测量的吸光度为 A=1.000。如果以上述溶液作标参比,试计算: (1) 试夜的吸光度为多少? (2) 用两种方法测得的 T 值各为多少? 解:试液的吸光度 Af=AX-AS=1.000-0.699=.301 一般方法下,测得的标准溶液 Ts=10-A=10-0.699=20% Tx=10-AX=10-1=10% 用示差法测得的 Ts=100% Tx=10-Af=10-0.301=50% 26.在 Zn2++2Q2-→ZnQ2 2-显色反应中螯合剂浓度超过阳离子浓度 40 倍以上时,可以认为 Zn2+ 全部生成 ZnQ2 2-。当 Zn 和 Q2+的浓度分别为 8.00×10-4 mol.L-1 和 4.000×10-2mol.L-1 时,在 选定波长下用 1cm 吸收池测量的吸光度为 0.364。在同样条件下测量 cZn=8.00×10-4mol.L-1 , cQ=2.10×10- 3mol.L-1 的溶液时所得吸光度为 0.273。求络合物的形成常数。 解:依题意得;当螯合剂的浓度超过阳离子 40 倍以上时,Zn 2+全部转化为 ZnQ2 2- ,当 A1=0.364 时 50 40 8.00 10 4.00 10 4 2 2 2 = = − − + − Zn Q C C 故在 − − + − + = − = 2 2 4 2 2 C 2 8.00 10 ,C 2 4.00 10 Zn ZnQ Zn Q 时, 全部转化为 即 8.00 10 ( / ) 4 2 2 C mol L ZnQ − − = 当 A2=0.273 时 40 8.00 10 2.10 10 4 3 2 2 = − − + − Zn Q C C 故 Zn2+未完全转化为 ZnQ2 2- ,根据 A=kbc 有 1 1 2 2 2 2 2 − − = ZnQ ZnQ C A C A 即 8.00 10 6.00 10 ( / ) 0.364 0.273 4 4 1 1 2 2 2 2 2 C mol L A A C ZnQ ZnQ − − − = − = = 则溶液中剩余的 8.00 10 6.00 10 2.00 10 ( / ) 4 4 4 C 2 mol L Zn − − − + = − = 2.10 10 2 6 10 9 10 ( / ) 3 4 4 C 2 mol l Q − − − − = − = 再根据 Zn2++2Q2- ≒ZnQ2 2-
6.00×10 ×10-×(9×10-)2 27.有下列一组数据,求未知液中A与B的浓度 吸光物质 波长mm 吸收池厚度/cm 吸光度 0.683 A 5.00×10 0.139 B 800×105 590 0.470 未知 1.025 A+B 590 解:设AB在40m时的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kKnk=A=0683 bc1×5.00×10-=1.366103 A bc,1×8.00×10 在=590nm时,ABK的分别为KA2.KB A 0.139 0.470 =2.78×102kg2= 5.875×103 bc,500×10-4×1 bC,1×8.00×10 两中溶液混合时A1=KA1×b×C1+kB1xb×C2A2=KA2xb×Cl+kB×2b×C2 A1=1.022 A2=0.414b=1 =1.366×10 KB1=1.325103KA2=278×102 代入以上数据,解得C1=7.10×10mol/LC2=3.69×105mo/L 28.2-硝基-4-氯酚为一有机弱酸,准确称取三份相同量的该物质置于相同体积的三种不同介 质中,配制成三份试夜,在25C与427nm处测量各自的吸广度。在0.1 moLL- HCl介质中 该酸不解离,其吸光度为0.062;在pH=622的缓冲溶液中吸光度为0.356在001molL:NaOH 介质中该酸完全解离,其吸光度为0.855计算25°C时该的解离常数。 解:由酸碱解离常数公式:PK。=PH+lg 其中,AB、AHB分别是以B、HB型体存在时的吸光度,A为在pH时的吸光度。在本题 中 AAB=0.062,AB=0.855 pH时的吸光度A=0.356 A-A ∴pK。=pH+g 0.356-0.855 =6.22+ 0.356 =64498 解之得:Ka=3.55×10
90 K 平衡= 6 4 4 2 4 2 3.70 10 2.00 10 (9 10 ) 6.00 10 2 2 2 2 = = − − − + − − Zn Q ZnQ C C C 27.有下列一组数据,求未知液中 A 与 B 的浓度。 吸光物质 浓度/mol.L-1 波长/nm 吸收池厚度/cm 吸光度 A 5.00×10-4 440 1 0.683 590 1 0.139 B 8.00×10-5 440 1 0.106 590 1 0.470 A+B 未知 440 1 1.025 590 1 0.414 解:设A.B在440nm时的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kA1KB1 kA1= 4 1 1 1 5.00 10 0.683 − = bc A =1.366×103 KB1= 3 5 2 1 1.325 10 1 8.00 10 0.106 = = − bc AB 在 = 590nm 时,A.B,K 的分别为 KA2.KB2 KA2= 5.00 10 1 0.139 4 2 2 = − bc A =2.78×102 kB2= 5 2 2 1 8.00 10 0.470 − = B B bC A =5.875×103 两中溶液混合时 A1=KA1×b×C1+kB1×b×C2 A2=KA2×b×C1+kB ×2b×C2 A1=1.022 A2=0.414 b=1 kA1=1.366×103 KB1=1.325103 KA2=2.78×102 KB2=5.875×103 C2=? C1=? 代入以上数据,解得 C1=7.10×10-4mol/L C2=3.69×10-5mol/L 28.2-硝基-4-氯酚为一有机弱酸,准确称取三份相同量的该物质置于相同体积的三种不同介 质中,配制成三份试夜,在 25oC 与 427nm 处测量各自的吸广度 。在 0.1mol.L-1HCl 介质中 该酸不解离,其吸光度为 0.062;在 pH=6.22 的缓冲溶液中吸光度为 0.356在 0.01mol.L-1NaOH 介质中该酸完全解离,其吸光度为 0.855 计算 25oC 时该的解离常数。 解:由酸碱解离常数公式: A A A A pK pH HB B a − − = + − lg 其中,AB-、AHB分别是以 B -、HB 型体存在时的吸光度,A 为在 pH 时的吸光度。在本题 中: AAB=0.062,AB-=0.855 pH 时的吸光度 A=0.356 ∴ A A A A pK pH HB B a − − = + − lg =6.22+ lg 0.062 0.356 0.356 0.855 − − =6.4498 解之得:Ka = 3.55 10-5
29.1、2两种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如图10-13,欲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混合物中1、 2两种组分的含量,试用作图法选出相应的波长组合 A/nm 图10-13习题29的吸收光谱 解:根据双波长组合的选择的等吸收点法应满足的两个条件:一是干扰组分在所选的 两小组长处具有相同的吸光度:二是被测组分在这两小组长处具有较大的吸光度差的原则作 图如下: 240260280300320 A/nm 由图可知,在测定组分1时,选用的波长组合为1为248m;A2为270nm。在测定 组分2时,选用的波长组合为A1为252nm;A2为284nm
91 29.1、2 两种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 如图 10-13,欲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混合物中 1、 2 两种组分的含量,试用作图法选出相应的波长组合。 解:根据双波长组合的选择的等吸收点法应满足的两个条件:一是干扰组分在所选的 两小组长处具有相同的吸光度;二是被测组分在这两小组长处具有较大的吸光度差的原则作 图如下: 由图可知,在测定组分 1 时,选用的波长组合为λ1 为 248nm;λ2 为 270nm。在测定 组分 2 时,选用的波长组合为λ1 为 252nm;λ2 为 284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