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卷紧3编issm1001053x.1994把0紧科技大学学报 Vol.16 No.3 19946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Jume 1994 高炉冷却壁温度场分布与热流强度的关系 沈宗斌 吴懋林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系,北京100083 摘要本文阐述了高炉冷却壁在稳定状态下的温度分布的数值解析方法,分析了热流强度对铜冷 却壁和俦铁冷却壁最高温度的影响,比较了铜冷却壁与铸铁冷却壁的优劣· 关键词高炉冷却器,高炉冷却装置,温度分布,数值计算/稳定状态-温度分布 中图分类号TF066.7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f Blast Furnace Stave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Heat Flux Shen Zhongbin Wu Maolin Department of Metallurgy,USTB,Beijing 100083,PRC ABSTRACT This paper has described a numerical method calculating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f blast furnace staves under steady state,and analysed the effect of the heat flux on maximum temperature zone of copper staves and cast iron staves.Finally,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opper staves and cast iron staves have been compared. KEY WORDS blast furnaces coolers,cooling equipments for blast furnace,temperature distribution,numerical computation/stable state-temperature distributions 冷却壁是高炉生产过程中重要的冷却设备,特别是高炉炉身中下部或炉腹等处,由于渣铁 浸蚀严重,炉气温度又高,更需要冷却保护,通过对炉体的保护,使冷却壁本身也承受了高 温及渣铁浸蚀,如果冷却壁结构或材质不合理则极易损坏,引起壁体裂纹并导致水管烧坏 等严重问题,铸铁材质冷却壁尤其严重,导致破损的重要原因是温度过高,所以,计算在稳 定状态下冷却壁各部位的温度分布是十分重要的· 1稳定状态下冷却壁温度场计算的理论 能量的传递有3种基本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冷却壁的传热过程通常伴随有传导 传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本文计算把辐射传热合并到对流传热中考虑· 1993-06-26收精第一作者男29岁,博士 冶金部“八·五”攻关课题
第16 卷 第 3 期 1 9 9 4 年 6 月 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JO u r n a l o f U 正ve rs ity o f S a e n ce a nd T “ 上no fo g y Be ij in g V o l . 16 N o . 3 J . 笠 19 9 4 高炉冷却壁温度场分布与 热流强度 的关 系 沈 宗斌 吴憋林 北 京科技大学冶金系 , 北京 1〕 ) 犯 摘要 本文 阐述 了高炉冷却壁在稳定状态下 的温度分布的数值解析方法 , 分析了热流强度对铜冷 却壁和 铸铁冷却壁最高温 度的影 响 , 比较了 铜冷却壁与 铸铁冷却壁的 优劣 . 关扭词 高炉 冷却器 , 高炉 冷却装置 , 温度分布 , 数值计算 / 稳定状态 一 温度分布 中圈分类号 T F 仪石 . 7 T h e eT m pe r a t ure D is t r i b ut i o n o f B l as t F u r n a ce S at ves a dn Its R e l a t i o ns ih P iw ht H ae t F lxu hS en Z h on 必i n W u M a OI i 。 D e p a rt m e n t o f M e t a l l u r g y , U S T B , B e ij i n g 10 00 8 3 , P R C AB S T R A C T Th is p a p er h as d es icr 饮刘 a n u IT r n ca l me ht o d ca l a 习a 血9 t en 叩ael tU re d is itr b u iot n o f b姚t fu rn a ce s at ves un d er s ate d y s at te , a n d a an l y sde t h e e爪众 o f ht e h ae t fl ux o n am x ir n u r 。 记m P姗t u er oz n e o f co PP er s at 吧 a n d cas t ior n s at v 巴 . F ian 勿 , t he a d v a n at g es a n d d is ad va n at g es of co p p er s at ves a n d cas t ior n s at ves ha ve 卜戈n co m P a耐 . K E Y W O R】万 b眺t fu m a 璐 co ol els , co o iln g 叫u ip r 珍 n st fo r b廊 t fu m a ce , t巴n ep ar t u er d is itr b iut o n , n u l 坦 n c a l co m P u at it o n / s at b le s at et 一 记 m Pe ar t u er d is itr b u it o sn 冷却 壁是 高炉生 产过 程 中重要的冷却设备 . 特别是高炉炉身中下部或炉腹等处 , 由于渣 铁 浸蚀 严重 , 炉气 温度又高 , 更需 要冷 却保 护 . 通过 对炉 体的保护 , 使冷 却壁本 身也 承受 了高 温及 渣铁浸蚀 . 如果 冷却壁结构 或材 质不合理 则 极 易 损坏 , 引起 壁 体裂 纹 并 导 致水 管烧 坏 等 严重 问题 , 铸铁材 质冷 却壁尤 其严 重 . 导致破 损的重 要原 因是 温度 过高 , 所 以 , 计算在 稳 定状 态下 冷却壁 各部位 的温 度分布 是 十分重要 的 . 1 稳定 状态下 冷却壁 温度场 计算的理论 能量 的传 递有 3 种基 本方式 [ ’ :J 传导 、 对流和 辐射 . 冷却壁 的传 热过程 通常伴 随有 传导 传热 、 对流 传热 和 辐 射 传热 , 本文计算把 辐射传 热合并 到对流 传热 中考虑 . 19 3 一 肠 一 26 收稿 第一作者 男 29 岁 , 博士 冶金部 “ 八 · 五 ” 攻关 课题 DOI: 10. 13374 /j . issn1001 -053x. 1994. 03. 007
Vol.16 No.3 沈宗斌等:高炉冷却壁温度场分布与热流强度的关系 231· 1.1传导传热 传导传热分为稳定态热传导和不稳定态热传导,本文只限于稳定态热传导的讨论· 稳定态热传导的基本方程式为: V·k7T+g=0 (1) 冷却壁壁体温度场计算过程按无内热源处理,9=0,于是上式(1)为: 7·k7T=0 (2) 式中,k:导热系数,W/m·K);9:单位体积发热量,W/m3;T:壁体温度,K 通过式(1)可计算出壁体内部点温度分布, 1.2对流传热 冷却壁内水管属于闭合管道内流体的换热问题,应按紊流状态进行考虑(雷诺数的范 围为104≤Re≤1.2×105), 根据迪特斯和贝尔特提出的方程式表达为: Nup=0.023 Rep 08 Pr4 式中,Nup、Reo和Pr分别为努谢尔准数、雷诺准数和普朗特准数. 从式(2)计算出水管壁面与冷却水之间的对流换热系数,再根据对流换热计算出对流 通量。 对流换热的定义式: 21/A=h·△T (3) 式中,Q:对流换热量,W; △T:流体和壁面间的温度差,K; A:垂直于热流方向的面积,m; h:对流换热系数,W/(m2·K). 本文需要的热流强度为冷却壁单位冷却面积带走的热量,即 q=M/F(t2-t).c (4) 其中,q:热流强度,J/(m2·h);F:冷却壁面积,m2; M:冷却水用量,kg/h;5-t:进出水温差,K; c:水的比热容,J/kg·囚 2 温度场计算的数值解析 2.1参数數选择 以铜冷却壁和铸铁冷却壁镶砖或不镶砖两种型式作为计算的对象,冷却壁模型如图1所示, 图中符号意义为: BL、BI,分别为板和肋的厚度; BR:肋外部耐火材料厚度; BS:渣厚; S:壁宽; H:壁高; H:肋高; O点为坐标原点; 本文取Bl,=100mm; 渣的导热系数:k准=1.0W/(m·K);
V匕1 . 16 N o . 3 沈宗斌等 : 高炉冷却壁温度场分布 与热流强度的关系 1 . 1 传导传热 传导传热分 为稳定 态热 传导 和不稳 定态热传导 , 本 文只 限于稳 定态 热传导的讨论 稳定 态热传导的基 本方 程式 为: p · k F T + 诊= 0 冷却壁壁 体温度 场计算过 程按 无 内热 源处理 , 4 = 0 , 于是 上式 ( l) 为 : F · k F T = 0 式 中 , :k 导热系数 , W / (m · K ) ; 垃 : 单位体积发 热量 , W / m , ; :T 壁体温度 , K 通过 式 ( l) 可计算 出壁 体内部点温 度分布 . ( l ) ( 2 ) 1 . 2 对流 传热 冷却壁 内水 管属 于 闭合管 道 内流 体的换 热 问题 , 应 按 紊 流 状态 进 行 考 虑 (雷诺数 的 范 围为 10 4簇 R e 续 l . Z x l o ’ ) . 根据迪 特斯 和 贝尔特 提 出的方程 式表达 为 : Nu 。 = 0 · 02 3 R e o a s 乃 o ` 式 中 , Nu D 、 ReD 和 rP l 分别 为努谢尔准 数 、 雷诺 准数和普 朗特准数 . 从式 ( 2) 计算出水管 壁 面与冷却 水之 间的对流换 热系 数 , 再 根据 对流 换 热 计算 出对流 通 量 . 对流换 热的定义 式 : Q l / A = h · △ T ( 3 ) 式 中 , 亿: 对流换热量 , w ; △:T 流体和壁 面间 的温度差 , K ; :A 垂 直于 热流 方 向的面积 , 耐 ; :h 对流 换热 系数 , W/ (耐 · K ) . 本文 需要 的热 流强 度为 冷却壁 单位 冷却面积 带走 的热量 , 即 q = M / F ( t Z一 t l ) · e ( 4 ) 其中 , :q 热流 强度 , J (/ 耐 · h) ; F : 冷却壁面积 , m , ; M : 冷却水用 量 , gk / h ; 几一 t l : 进 出水温差 , K ; 。 : 水 的 比热容 , J/ 恤g · 玫 2 . 1 温度场计 算的数值解析 参数 选择 以铜冷却壁和铸铁冷却壁镶 砖或不镶砖两种型式作 为计算的对象 , 冷却壁模型如图 1所示 图 中符号 意义 为 : B l l 、 B 人分 别为板 和肋 的厚度 ; B R : 肋外 部耐 火材料厚度 ; B :S 渣 厚 ; :S 壁 宽; H : 壁 高 ; H :l 肋 高 ; O 点 为坐标 原点 ; 本文取 B式= 10 ~ ; 渣 的导热系数 : k 旅 = 1 . o w / (m · K ) ;
.232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1994年No.3 k球铁=33.8-2.87×10-3T,W/(m·K); k=408.0-68.3×10-3T,W/(m·K); 中心线 kc=18.0-9.0×103T,W/(m·K). 炉气与炉墙内壁的换热系数取以下各量 T/℃500700900110013001500 h,/W/(mK)58.5095.41155.10255.40385.00533.80 冷却壁外侧与空气对流换热系数h按以下 关系取值: h2=9.3+0.058T,W/(m·K); 图1冷却壁模型示意图 周围空气温度:T4=20℃; Fig.1 Schematic stave cooler model 冷却水温度:T*=30℃; 水速:1~2m/s; 冷却水管直径:D=50mm; 本例按第三类边界条件求解, 壁厚:6=4mm;水垢厚度假设为0. 2.2数值解析方法 暂设导热系数不随温度变化,且设有方向性,选择冷却壁系统内部一节点做分析,如 图2.图中示出了一个典型的网格点P及其6个相 2 邻点,分别记为N、S、E、W、I、O点,并且令 △=△x=△y=△z,即令网格的间距是均匀的, 则稳定态三维传热的基本方程为: ++0 (5) 利用数值处理方法,可以得到近似公式: 。-2T,+工+T-2T,+T+Tw-2T+工0 42 2 42 图2在均匀网格的三维直角坐标中典型点P 简化为: 及其六个相邻点 Fig.3 Typical point P with its six neighbours (6) in a 3-D cartesian coordinate region To+T+TE+Tw+Ty+Ts-6TP=0 with uniform grid spacing 由此可得到处理P点的温度值的方法,边界点仿照此法处理), 当导热系数随温度变化时,即k=k(T刀时,可通过克希霍夫变换将其消除,将式(1) 中的自变量T变换成一个新的变量V,定义为: dV=k(T/k。·dT=k/k·dT (7) 式中,k=k(T). 将式(7)代人式(5)可以得出导热系数随温度变化时冷却壁的温度分布. 3 计算结果与讨论 3.1铜冷却壁和球靈铸铁冷却壁最高温度与热流强度的关系
2 3 2 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1 哭科 年 N b . 3 k 球铁 = 3 3 . 8 一 2 . 8 7 x 10 一 ’ T , W / ( m · K ) ; k 钥 = 40 8 . 0 一 6 8 . 3 x 10 一 , T , W / ( m · K ) ; k o i 。 = 1 8 . 0 一 9 . 0 x 10 一 ’ T , W / ( m · K ) . 炉 气与炉墙 内壁 的换热 系数取 以下 各量 T /℃ 酬) ) 7X() 以叉) 1 的 13的 1夕X) h l / W( /(.m )K ) 58 · 50 9 5 · 4 1 155 . 10 2 55 · 4() 38 5 · X() 533 · 80 冷却壁 外侧与空 气对流换 热 系数 h : 按 以下 关系取 值 : h Z = 9 . 3 + 0 . 0 5 8 T , W / (m · K ) ; 周 围空气温度 : T 空气 = 20 ℃ ; 冷却水温 度 : T 水 = 30 ℃ ; 水速 : 1~ Z m / s ; 本 例按 第三类边 界条 件求解 . 中心 线 … 尹 “ ` 」 L 一口 , 1 0 一, 圈 1 冷却盛模型示意 圈 瑰 . 1 S e h e m a it e s at v e e o o l e r m o d e l 冷却水 管直径 : D = 50 ~ ; 壁厚 : 占= 4 l l u l l ; 水垢 厚度假设 为 0 . 2 . 2 数 值解析方法 暂设 导热 系数不 随温 度变化 , 且 设有 方 向性 , 图2 . 图中示 出了一 个典型 的网格点尸及其 6 个相 邻 点 , 分别 记为 N 、 S 、 E 、 W 、 I 、 O 点 , 并且令 △= 酞 = 匀 = 山 , 即令 网格 的 间距是均 匀 的 . 则稳 定态 三 维传热 的基 本方程 为 : 选 择 冷却 壁 系 统 内部 一 节 点做 分 析 , 如 ( 5 ) 公 公 nU 一 月U1 一2 曰州. + 一T 护一即2 十 一全X 州é一八月é 利用数 值处 理方 法 , 可 以得 到 近似公 式 : 在均匀网格的三 维直角坐标 中典型 点 尸 及 其六个相邻点 T y Pi e a l OP i n t P 初th 池 s i x n e i g h bo ur s i n a 3 一 D e a r et s i a n e o o r id n a t e r e g i o n 叻 ht u in fo mr g ir d s P a e i n g 珑图 oT 一 Z PT + 不 乙 2 孔 一 2几 + T 十 - 二- - - 二- - - 乙 ` T^ 一 2孔 + 工 + - -二二一一一一止一一一一一匕 州 J 乙 ` 简化 为 : 几+ 不+ 几 十 凡 + 几 + sT 一 6几 = O 由此可 得到 处理 尸 点 的温度 值 的方法 , ( 6 ) 边界 点仿照此 法处理 [ ’ ] . 当导 热系数 随 温 度 变化 时 , 即 k = k (乃 时 , 可 通过 克希 霍 夫 变换 将 其 消 除 中 的 自变量 T 变 换成 一个新 的 变量 V , 定 义 为 : d V = k (刀 / k 。 · d T = k/ k 。 , d T 式 中 , k 。 = k (兀) . 将式 ( 7) 代人 式 ( 5) 可 以 得 出导 热 系 数随温 度 变 化 时冷却壁 的温 度分布 . 将 式 ( l ) ( 7 ) 3 计算结果 与讨论 3 . 1 铜 冷却壁和 球墨铸铁冷却壁 最高温度 与热流 强度的关 系
Vol.16 No.3 沈宗斌等:高炉冷却壁温度场分布与热流强度的关系 .233. 图3为铜板和铁板厚均为100mm时,变换 1000 砌砖厚度或挂渣厚度得出的热流强度与冷却壁 内侧面最高温度点的关系, 800 从图3看出,在较低温度下铜材质的冷却壁 可以承受更大的热流强度,说明铜冷却壁在一定 600 的热流强度范围内可以得到比铸铁冷却壁低的 是 温度. 400 制感冷邦障 3.2铜冷却壁与铸铁冷却壁在达到极限温度时 200 的比较 0 如表1所示,是铜冷却壁与铸铁冷却壁在极 0.00 1600.00 3200.00 执满2保麻Q/(kJ·m2h) 限温度下的对比结果.铜在130℃以上的机械性 能显著下降,球墨铸铁在650℃以上发生蠕变] 图3热流强度与壁面最高温度的关系 超过这个温度、冷却壁即在此处容易破坏,据此 Fig.3 Relation between the density of heat flow 可以确定其为极限温度. and max.wall temperature 表1不同冷却壁极限温度下的热流强度 Tabel 1 The density of heat flow different cooker staves on the maximum temperature 材质 冷却壁型式/mm 0/(kJ·m2h') 最高温度/℃ Cu极100+砌砖300 670.000 130 Cu极限 Fe极I00+砌砖300 200.000 180 Cu极限 Cu极100+镶砖'100+砌砖"100 840.000 130 (镶砖) Fe极100+镶砖100+砌砖100 550.000 340 Fe极限 Fe极100+镶砖50 1100.000 650 注:*都是SiC砖, 从表中可以看出,尽管铜在较低温度下可以承受较高的热流强度,但在其极限温度下应承 受的热流强度要比铸铁材质冷却壁稍差.然而据西德MAN GHH公司多年的高炉操作试 验表明,铜冷却壁在使用13年后儿乎没有损坏,预计可以延长冷却壁寿命达30年.这主 要是由于炉内热流强度还没有达到极限热流,铜质冷却壁承受摩损能力要强于铸铁冷却壁. 另外,即使瞬间达到极限热流,铜质冷却壁也只在最靠近炉内面上易磨损,而铸铁冷却壁不 仅很快被渣铁和炉气磨损、浸蚀,且易产生裂纹,这样在广泛范围内影响壁体其他部位.因 此,在高炉操作条件下铜质冷却壁的使用状况将优于铸铁冷却壁的使用状况, 4结语 (1)通过数值方法,利用计算机计算出了三维稳态传热情况下高炉冷却壁的温度分 布找出了其壁体的最高温度点, (2)在一定的热流强度范围和相同的热流强度时,铜冷却壁的最高温度要低于铸铁 冷却壁的最高温度·
V o l . 16 N o . 3 沈宗斌等 : 高炉冷却壁温 度场分布 与热流强 度的 关 系 4060 .侧蛆艳ù唱旧斟U 图 3为铜板 和 铁板 厚均 为 10 111111时 , 变换 砌 砖厚度 或挂 渣 厚度 得 出 的热 流 强度 与冷 却壁 内侧 面最 高温度 点 的关系 . 从 图 3 看 出 , 在 较低温 度下铜材质的冷却壁 可 以 承受 更大 的热流 强度 , 说 明铜冷 却壁在一定 的 热 流 强 度 范围 内可 以得 到 比铸 铁 冷却 壁 低 的 温度 . 1 0 0 0 8 0 0 3 . 2 铜冷 却壁 与铸铁 冷却壁 在达 到极 限 温度时 的 比较 / 声产 厂 7 - { _ 之 如表 1 所示 , 是铜 冷却壁 与 铸 铁冷却壁 在极 限温度下 的 对 比结果 . 铜在 1 30 ℃ 以上 的机械 性 能显 著 卜降 , 球墨铸铁在 6 50 ℃ 以上发生 蠕变 ! ’ } 超过 这个 温度 , 冷却 壁 即在此 处容 易破坏 , 据此 可 以 确定 其为极 限温 度 . 1 6 0 . 0 0 3 2 0 0 . 0 0 执帝右 己早 育 Q / ( k J · m 一 ’ h 一 ’ ) 图 3 热流强度与壁面最高温度 的关 系 瑰 . 3 R 出公扣 吮姗“ ” 翻 d 臼西 yt of l姗 t 彻w 川日 “ 以 x . 俩Z n t即l pe 口吸叨陀 表 1 不 同 冷却壁极限 温度下 的热流强度 aT 侧 1 1触 山函勺 of l姗t 加 w 由fe enr t 以犯妙 atS ves 叨 胶 材 质 冷却壁 型 式 / 爪m Q / ( k J · m 一 Z h 最高温度 / ℃ nU 0 ēU 又,、气、 ` 斗ùó 1巨à 1 气式口、 C u 极 限 C u 极 限 (镶砖 ) F e 极 限 C u 极 1田 + 砌 砖 3田 F e 极 10 十 砌砖 3田 C u 极 1田 + 镶砖 ` 10 + 砌 砖” 10 F e 极 l田+ 镶砖 1田+ 砌 砖 1田 F e 极 10 + 镶砖 刃 6 70 . 〕 X) 2田 . 以幻 吕粼) . (D 】 550 . 〕 洲) 1 1的 . (XX) 注: * * 都是 SI C 砖 . 从表 中可 以 看 出 , 尽 管铜 在较低 温度下可 以承受较 高的热流强度 , 但在其极限温度下应 承 受 的热 流强度要 比铸 铁材 质冷却 壁稍 差 . 然而据 西 德 M A N G H H 公 司 多 年 的 高 炉 操 作 试 验表 明 [ 4 ] , 铜冷 却壁在 使用 13 年后儿 乎没有 损坏 , 预计可 以 延长 冷却壁 寿命 达 30 年 . 这 主 要 是 由于 炉 内热流强 度还 没有 达到极 限热 流 , 铜质 冷却壁 承受摩 损能 力 要 强 于 铸 铁 冷却 壁 . 另外 , 即使 瞬间达到 极 限热流 , 铜质 冷却壁 也只在 最靠近 炉 内面上易磨 损 , 而铸 铁冷却 壁不 仅 很快被渣 铁和炉气 磨损 、 浸蚀 , 且 易产生 裂纹 , 这样在 广泛范 围 内影 响壁 体其 他部位 . 因 此 , 在高 炉操作条件 下铜 质冷却 壁 的使 用状 况将优 于铸铁冷 却壁 的使 用 状况 . 4 结 语 ( l) 通过数值方 法 , 利用计 算机计 算 出 了三 维 稳 态 传 热 情 况 下 高 炉 冷 却 壁 的 温 度 分 布 找 出 了其壁 体 的最高温 度点 . ( 2) 在一定 的热 流强度 范围 和 相 同的热 流 强 度 时 , 铜 冷 却 壁 的 最 高 温 度 要 低 于 铸铁 冷却 壁的最 高温 度
.234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1994年No.3 (3)在极限温度下,铜冷却壁的极限热流强度与铸铁冷却壁的极限热流强度相差不 大·在高炉操作条件下铜冷却壁的使用状况优于铸铁冷却壁, 参考文献 1威尔特JR等著,李为正等译,动量、热量、质量传递原理.北京:国防工业版社,1984.9 2克罗夫特DR等著,张风禄等译.传热的有限差分方程计算,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2.3 3陆文华编.铸铁及其熔炼,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4.11 4 Pater Heinrich et al.Copper Blast Furnace Staves Developed for Multiple Campaigns,Iron and Steel Engineer, 1992(2):49~55 (上接215页) 3 结论 (1)涂层导热性能低、烧结程度低可有效地防止铸管表面产生气孔· (2)涂料形成致密的烧结层可以防止铸管粘附涂料并有利于涂层从模简上剥离下来, (3)采用高耐火度、低烧结点、低导热性能的耐火填料,使烧结程度适中,可满足离 心铸钢管的需要· (4)采用皓英石粉与石英粉复合耐火填料可在很大范围内调节耐火涂层的烧结性能,生 产出无气孔、表面又光洁的离心铸钢管. 参考文献 1肖柯则.俦型涂料.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5.PS7 2严名山等.关于铸造涂料易剥离粘砂层理论的探讨,铸造,1987(9):22
2 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4 3 空辫 年 N 1 o . 3 在 )极 限 温 度 下 ( 3 , 铜 冷却 壁 的极 限热 流 强度 与铸 铁 冷却 壁 的极 限热 流 强 度 相 差 不 大 . 在高 炉操 作条件 下铜 冷却壁 的使 用状况 优于铸 铁冷却壁 . 参 考 文 献 1 威尔特 J R 等著 , 李 为正 等译 . 动量 、 热量 、 质量 传递原理 . 北京 : 国 防工 业版社 , 19 84 . 9 2 克罗 夫特 D R 等著 . 张风禄等译 . 传热 的有限 差分方程计算 . 北京: 冶金工 业出版社 , 1982 . 3 3 陆文华编 . 铸铁及其熔炼 . 西安: 西 安交 通大学 出版社 , 1984 . n 4 几ter H e恤虎h et al . 肋p pe r B玩t F u r 以c e S ta 馏 L 址记1 0 伴1 fo r M ul itP le C知rn P a lg 昭 , 加 n an d s 让兄I E雌卿e r , l卯2 ( 2 ) : 49 一 55 (上 接 2 15 页) 3 结 论 ( l) 涂层 导热性 能低 、 烧 结程 度低 可有效地 防止铸管表面 产生气孔 . ( 2) 涂料形 成致密的烧结层 可 以 防止 铸管粘附涂料并有利于涂层从模简上剥离下来 . ( 3 ) 采用高 耐火 度 、 低烧结 点 、 低导热性 能 的耐 火填料 , 使烧结程 度适 中 , 可满足 离 心铸钢管的需要 . ( 4) 采 用错 英石 粉与石英粉复合耐火填料可在很 大范围内调节耐火涂层 的烧结性能 生 产 出无 气孔 、 表 面又光 洁的离心铸钢 管 . 参 考 文 献 1 肖柯则 . 铸型涂料 .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 1985 . 5P 7 2 严名 山等 . 关于 铸造涂料易剥离粘砂层理论 的探讨 , 铸造 , 1987 (9)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