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教科书 六年级 下册 教育部组织编写 总主编温儒敏 人人嘉属社 北京
目录 第一单元 快乐读书吧……… 1北京的春节… 2腊八粥… …7第三单元 3古诗三首 108匆匆……2 寒食 ……109那个星期天………4 迢迢牵牛星…100习作例文 十五夜望月… 别了,语文课 49 藏戏… 12 阳光的两种用法 习作:家乡的风俗 14。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54 语文园地……………………15 书四单元 第二单元 1710古诗三首 …56 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18 马诗 6*骑鹅旅行记(节选) 石灰吟……… …56 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31 竹石… 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3511+六年前的回忆 5 0习作:写作品梗概612为人民服务 语文园地……… 3713*金色的鱼钩
口语交际:即兴发言…7依依惜别…101 习作:心愿 72 语文园地… 73古诗词诵读 1采薇(节选) 107 第五单元 752送元二使安西 08 14文言文二则…………763春夜喜雨………………109 学弈… ……76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110 两小儿辩日…………775江上渔者…11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786泊船瓜洲 …112 6表里的生物…837游园不值一 …13 1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868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14 0口语交际:辩论……899浣溪沙… 115 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飞…9010清平乐 116 语文园地………91 写字表 117 第六单元 93同语表 ……118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94 0回忆往事…94标*的是略读课文
第一单元 十里不同风, 百里不同俗。 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 主要部分的。 习作时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
圈固 ①北京的春节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 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 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 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 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各种米, 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 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 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 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 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从腊八起,铺户就加紧上年货,街上增加了货摊子——卖春联 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等等,他们都是只在这个季 节才会出现的。这些摊子都让孩子们的心跳得更快一些。在胡同 本文作者老舍,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堂得 语威 里,吆喝的声音也比平时更多更复杂,其中也有仅在腊月才出现 的,像卖松枝的、薏仁米的、年糕的等等。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这是用各种干果(花 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掺和成的,普通的带皮,高级 的没有皮——例如普通的用带皮的榛子,高级的就用榛仁。孩子们 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 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 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用的 一切,也必须赶快给孩子做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 气象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在老年间 这天晩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人们随着鞭炮声 把灶王的纸像焚化,美其名曰送灶王上天。在前几天,街上就有好多 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大小瓜形。按旧日的说 法,用糖粘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向玉帝报告家中的坏事 了。现在,还有卖糖的,但是只由大家享用,并不再粘灶王的嘴了。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在除夕以
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必须把 肉 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 期的—按老习惯,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假若 不预备下几天的吃食,临时不容易补充。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 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 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 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 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 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 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 摆摊儿,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 观、南城的火神庙(厂甸)是最有名的。可是,开庙最初的两三 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顾及。到了初 五初六,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孩子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 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云观外 的广场上有赛轿车赛马 的,在老年间,据说还 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 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 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 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 态和娴熟技能
多数铺户在初六开张,又放鞭炮,从黎明到清早,全城鞭炮声 不绝。虽然开了张,可是除了卖吃食与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铺子,大 家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 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 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 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 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 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 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 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 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 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 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 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 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 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 候。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儿了。北京虽是城 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蒜醋饺摊拌眨宵燃 贩彼贺轿骆驼恰
③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哪几天写得 详细,哪几天写得简略,再讨论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③找出课文中描写孩子们过春节的部分读一读,再说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 ③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 他们的笫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 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 ③下面的“阅读链接”也写了过春节的事情,读一读,想想与老舍笔下的春 节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 阅读链接 我于是猛地想起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记忆中这个日子在老外婆 手里是从凌晨三点开始的。凌晨三点外婆就赤着脚下床,然后开始佝偻 着腰紧张而麻利地忙着。 今天是腊月二十九。是围炉的日子,迎新送旧的日子。 在闽南老家,这一天是大忙特忙的日子。要镲桌擦床擦门洗地板, 要蒸桌面那样大的白糖年糕、红糖年糕、威味年糕,要炸成缸的“炸 枣”,做整盆的五香肠,还要換上新浆洗的窗帘床单,铺上雪白的台布 然后,要开始热气腾腾地忙围炉的年饭。 夜幕降临时,大家便团团围坐在圆桌前。外婆开始祷告,舅舅们开 始祝酒,小孩子们开始整段整段地往嘴里塞五香肠 妈妈和老外公开始悠悠扬扬地哼起乡剧来。 于是,除夕噼里啪啦大笑着走来,又噼里啪啦大笑着离去。 选自斯妤的《除夕》,有改动 6
(2腊八粥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 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 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 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 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 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他一个人进进出出 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 了,但妈妈总是说时候还早。 他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 稠了。 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 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 还在继续。 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羊 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并且八儿所说的 本文作者沈从文,选作课文时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