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
欧阳修简介 作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瓮,晚年又号 六一居士,唐宋八火家之一,今江西 省吉安人。四岁丧父,家境贫寒,刻 苦自学,后进士及第,晚年历任枢密 副使、参知政事等职。 为文主张切合实用,重内容,反浮扉 积极培养后进,因而成为北宋前期文 坛领袖。 他的散文明畅简诘,说理透彻,抒情 委婉,诗、词也有很高成就
老李教学课件:《伶官传序》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 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今江西 省吉安人。四岁丧父,家境贫寒,刻 苦自学,后进士及第,晚年历任枢密 副使、参知政事等职。 为文主张切合实用,重内容,反浮靡。 积极培养后进,因而成为北宋前期文 坛领袖。 他的散文明畅简洁,说理透彻,抒情 委婉,诗、词也有很高成就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 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 居士。 客有问日:“六一,何谓也?”居士 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 石遗文一干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 常置酒一壶。”客日:“是为五一尔,奈 何?”居士日:“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 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歐阳修《六一居士传》
老李教学课件:《伶官传序》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 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 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 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 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 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 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 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
序作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 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者编者 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 契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 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 者理解下面有头书或文的内容
老李教学课件:《伶官传序》 “序” 序作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 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者编者 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 契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 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 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 幻灯片 3
五代时,后唐庄泉李存勖称帝后,迷恋伶人。被 败政乱国的伶官景选、史彦狝、郭从谦人所惑。 后叛乱四起。拥有量兵的伶官拒不发兵,而庄泉 亲祈叉告败北,众叛亲高之期,伶官又乘危作舌 用乱箭射死了庄宗。 100多年后,欧阳修就此事发表了自己的感慨。写 成了《新五代史伶官传》。《伶官传》中,作者 对为庄宗所曳幸并败国乱政的景进、史彦攻、郭 从谦等三人予以鞭挞。揭繪他仉把持朝政。以致 后唐朝廷祸乱。本大就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 官传》所作的序言
老李教学课件:《伶官传序》 五代时,后唐庄宗李存勖称帝后,迷恋伶人,被 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所惑。 后叛乱四起,拥有重兵的伶官拒不发兵,而庄宗 亲征又告败北,众叛亲离之期,伶官又乘危作乱, 用乱箭射死了庄宗。 100多年后,欧阳修就此事发表了自己的感慨,写 成了《新五代史•伶官传》。《伶官传》中,作者 对为庄宗所宠幸并败国乱政的景进、史彦琼、郭 从谦等三人予以鞭挞,揭露他们把持朝政,以致 后唐朝廷祸乱。本文就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 官传》 所作的序言
时代背景: 北宋王朝建立后,北宋的统治集团日 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 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 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 反而忍受耻,每年都要靠纳币输绢以求 苟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通过 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史进行讽谏
时代背景: 北宋王朝建立后,北宋的统治集团日 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 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 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 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要靠纳币输绢以求 苟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通过 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史进行讽谏
第一、二段补充注释 1盛衰之理 理:道理 2岂非人事哉 人事:人力 3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 4与其所以失之者所以:….原因 5而皆背晋以归梁 以:而 6尔其勿忘乃父之志其:祈使副词, 相当于“应该”“一定”的意思。 7负而前驱 负:背负 8及凯旋而纳之 及:等到
第一、二段补充注释 1.盛衰之理 理:道理 2.岂非人事哉 人事:人力 3.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 4.与其所以失之者 所以:……的原因 5.而皆背晋以归梁 以:而 6.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其:祈使副词, 相当 于“应该”“一定”的意思。 7.负而前驱 负:背负 8.及凯旋而纳之 及:等到
分析赏读 1作者对天下兴衰持怎样的看法? 答:“盛衰之理,虽曰天命”,也在于“人事”; 2通过第二段的叙述来看,“庄宗之所以得天 下”在于什么? 答:“忧劳可以兴国” 3晋王临终遗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用自己的 话简单回答。 答:告知三件憾事,劝庄宗完成遗愿
分析赏读 1.作者对天下兴衰持怎样的看法? 答: 2.通过第二段的叙述来看,“庄宗之所以得天 下”在于什么? 答: 3.晋王临终遗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用自己的 话简单回答。 答: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也在于“人事”; “忧劳可以兴国”。 告知三件憾事,劝庄宗完成遗愿
段意 第一部分(1段):提出盛衰由于人事的论点 第二部分(2、3段):叙述庄宗得天下的艰 辛过程,并对庄宗的“成败之迹”做了理论 概括。 第三部分(4段):引出教训,总结全文
段意 • 第一部分(1段):提出盛衰由于人事的论点 • 第二部分(2、3段):叙述庄宗得天下的艰 辛过程,并对庄宗的“成败之迹”做了理论 概括。 • 第三部分(4段):引出教训,总结全文
第三、四段补充注释 1方其系燕父子以组方:当;组:绳子 2函梁君臣之首 函:用匣子装着 3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意气:气势,指骄傲之气 4抑本其成败之迹抑:或者;迹:迹象 5举天下豪杰 举:全 6数十伶人困之 困:围困 7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忽:一寸的十万分之 微:一寸的百万分之
第三、四段补充注释 1.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方:当;组:绳子 2.函梁君臣之首 函:用匣子装着 3.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意气:气势,指骄傲之气 4.抑本其成败之迹 抑:或者;迹:迹象 5.举天下豪杰 举:全 6.数十伶人困之 困:围困 7.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忽:一寸的十万分之一; 微:一寸的百万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