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大连大学:历史学院历史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汇编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203,文件大小:1.35MB,团购合买
一、专业课程 1《中国古代史》 2《中国古代史》 3《中国近代史》 4《中国现代史》 5《中国当代史》 6《世界上古史》 7《世界中古史》 8《世界近代史》 9《世界现代史》 10《世界当代史》 11《中国史学史》 12《西方史学史》 13《史学概论》 14《中国历史文选》 15《专业英语》 16《历史文献学》 17《中国历史地理》 18《史学论文写作》 19《考古学通论》 20《西方政治制度史》 21《中国政治制度史》 二、个性化发展课程 1《中国古代思想史》 2《中国近代思想史》 3《中国社会史专题》 4《中国现代化史》 5《世界现代化进程》 6《文化人类学》 7《大连地方史》 8《西方古典文明》 9《世界三大宗教》 10《英国史》 11《美国史》 12《日本史》 13《先秦秦汉史专题》 14《魏晋南北朝史专题》 15《抗日战争史专题》 16《中外交流史专题》 17《中国婚姻史专题》 18《东北文化史专题》 19《基督教与近代中国》 20《民国人物专题》 21《古代东方文明》 22《英国贵族研究》 23《中日关系史专题》 24《冷战史研究》 25《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 26《史学前沿》 27《史学数据库使用》 28《中国史研究名著选读》 29《世界史研究名著选读》 30《口述史实践》 31《公众史学写作》 三、实践环节 1《毕业论文》 2《专业考察》 3《学年论文》 4《毕业实习》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万史学专业 教学大纲 历史学院 2019年12月

历史学专业 教学大纲 历史学院 2019 年 12 月

教学大纲目录 一、专业课程 1.《仲国古代史(1)》教学大纲…1 2.《中国古代史(2)》教学大纲. 5 3.《中国近代史》教学大纲9 4.《中国现代史》教学大纲. …14 5.《中国当代史》教学大纲…19 6。《世界上古史》教学大纲24 7.《世界中古史》教学大纲28 8.《世界近代史》教学大纲.…32 9.《世界现代史》教学大纲. …36 10.《世界当代史》教学大纲. 42 11.《中国史学史》教学大纲…46 12.《西方史学史》教学大纲.. ....50 13.《史学概论》教学大纲54 14.《中国历史文选》教学大纲..……………….58 15.《专业英语》教学大纲62 16.《历史文献学》教学大纲…….65 17.《中国历史地理》教学大纲…68 18.《史学论文写作》教学大纲..72 19.《考古学通论》教学大纲…....75 20.《西方政治制度史》教学大纲..….…...79

教学大纲目录 一、专业课程 1.《中国古代史(1)》教学大纲…………………………………………1 2.《中国古代史(2)》教学大纲…………………………………………5 3.《中国近代史》教学大纲………………………………………………9 4.《中国现代史》教学大纲……………………………………………14 5.《中国当代史》教学大纲……………………………………………19 6.《世界上古史》教学大纲……………………………………………24 7.《世界中古史》教学大纲……………………………………………28 8.《世界近代史》教学大纲……………………………………………32 9.《世界现代史》教学大纲……………………………………………36 10.《世界当代史》教学大纲……………………………………………42 11.《中国史学史》教学大纲……………………………………………46 12.《西方史学史》教学大纲……………………………………………50 13.《史学概论》教学大纲………………………………………………54 14.《中国历史文选》教学大纲…………………………………………58 15.《专业英语》教学大纲………………………………………………62 16.《历史文献学》教学大纲……………………………………………65 17.《中国历史地理》教学大纲…………………………………………68 18.《史学论文写作》教学大纲…………………………………………72 19.《考古学通论》教学大纲……………………………………………75 20.《西方政治制度史》教学大纲………………………………………79

21.《中国政治制度史》教学大纲83 二、个性化发展课程 1.《中国古代思想史》教学大纲..… ….86 2.《中国近代思想史》教学大纲… .90 3.《中国社会史专题》教学大纲....…93 4.《仲国现代化史》教学大纲96 5.《世界现代化进程》教学大纲…..…99 6.《文化人类学》教学大纲..… ...103 7.《大连地方史》教学大纲.…。 .106 8.《西方古典文明》教学大纲.....110 9.《世界三大宗教》教学大纲 ..114 10.《英国史》教学大纲.117 11.《美国史》教学大纲.120 12.《日本史》教学大纲 ..124 13.《先秦秦汉史专题》教学大纲. .127 14.《魏晋南北朝史专题》教学大纲 130 15.《抗日战争史专题》教学大纲.… …….133 16.《中外交流史专题》教学大纲. ..137 17.《中国婚姻史专题》教学大纲. .140 18.《东北文化史专题》教学大纲 143 19.《基督教与近代中国》教学大纲.……….……147 20.《民国人物专题》教学大纲.… .150

21.《中国政治制度史》教学大纲………………………………………83 二、个性化发展课程 1.《中国古代思想史》教学大纲………………………………………86 2.《中国近代思想史》教学大纲………………………………………90 3.《中国社会史专题》教学大纲………………………………………93 4.《中国现代化史》教学大纲…………………………………………96 5.《世界现代化进程》教学大纲………………………………………99 6.《文化人类学》教学大纲……………………………………………103 7.《大连地方史》教学大纲……………………………………………106 8.《西方古典文明》教学大纲 ………………………………………110 9.《世界三大宗教》教学大纲 ………………………………………114 10.《英国史》教学大纲………………………………………………117 11.《美国史》教学大纲………………………………………………120 12.《日本史》教学大纲………………………………………………124 13.《先秦秦汉史专题》教学大纲……………………………………127 14.《魏晋南北朝史专题》教学大纲…………………………………130 15.《抗日战争史专题》教学大纲……………………………………133 16.《中外交流史专题》教学大纲……………………………………137 17.《中国婚姻史专题》教学大纲……………………………………140 18.《东北文化史专题》教学大纲……………………………………143 19.《基督教与近代中国》教学大纲…………………………………147 20.《民国人物专题》教学大纲………………………………………150

21.《古代东方文明》教学大纲. 154 22.《英国贵族研究》教学大纲. .157 23.《中日关系史专题》教学大纲.......160 24.《冷战史研究》教学大纲163 25.《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教学大纲.......167 26.《史学前沿》教学大纲. ..171 27.《史学数据库使用》教学大纲. 173 28.《中国史研究名著选读》教学大纲...176 29.《世界史研究名著选读》教学大纲. 179 30.《口述史实践》教学大纲.. 182 31.《公众史学写作》教学大纲. .185 三、实践环节 1.《毕业论文》教学大纲..…189 2.《专业考察》教学大纲. ...192 3.《学年论文》教学大纲. .195 4.《毕业实习》教学大纲.……..197

21.《古代东方文明》教学大纲………………………………………154 22.《英国贵族研究》教学大纲………………………………………157 23.《中日关系史专题》教学大纲……………………………………160 24.《冷战史研究》教学大纲…………………………………………163 25.《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教学大纲………………………………167 26.《史学前沿》教学大纲……………………………………………171 27.《史学数据库使用》教学大纲……………………………………173 28.《中国史研究名著选读》教学大纲………………………………176 29.《世界史研究名著选读》教学大纲………………………………179 30.《口述史实践》教学大纲…………………………………………182 31.《公众史学写作》教学大纲………………………………………185 三、实践环节 1.《毕业论文》教学大纲……………………………………………189 2.《专业考察》教学大纲……………………………………………192 3.《学年论文》教学大纲……………………………………………195 4.《毕业实习》教学大纲……………………………………………197

《中国古代史(1)》教学大纲 (Ancient History of China-1) 基本信息 课程 B0320011 课程 编号 必修■选修口 学分 4总学时 64 理论 学时 64 学时 课程 公共基础 综合素质口 大类基础口院内平台口专业基础■ 类别 专业主干口专业特色口专业任选口项峰课程口 先修 理程 开课 历史学院 适用 历史学 单位 专业 课程负 责人 王小健 撰写人 王小健 审核人 王夏刚 二、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中国古代史(1)》是历史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讲解中因远古时 代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包括中国人的起源进化、中国文化和文明的起源、 夏商周三代宗法封建社会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以政治为核心的社会演进、秦汉 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巩固、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分裂和社会发展等内容。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这段历史的发展进程、时代特征、重要制度、人物事件、优 秀文化等知识体系,切实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悠久性和连续性、所取得的成就 对人类的贡献等,深刻认识这段历史在中国整个历史文化发展中的奠基作用。学 生通过学习,获得分析社会问题的历史思维、文化自信的历史底蕴,增强5000 年中国文明发展的自豪感。 Ancient History ofChina(1isa compulsory basic course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history.It systematically teaches the history from Old Stone Age to the Wei,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includ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origin of the Chinese. the origin of Chinese culture and civilization,the development of patriarchal feudal society in the Xia,Shang and Zhou dynasties,the political evolution of the core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the establishment and consolidation of the unified state with centralized power in Qin and Han dynasties,political division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Wei,Jin,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Through teaching,students will master the knowledge systems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process,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important systems,character events,excellent culture and so on,and truly understand the permanence and continuity,achievements of Chinese history development and

1 《中国古代史(1)》教学大纲 (Ancient History of China-1) 一、基本信息 课程 编号 B0320011 课程 属性 必修■ 选修□ 学分 4 总学时 64 理论 学时 64 上机 学时 0 实验 学时 0 课程 类别 公共基础□ 综合素质□ 大类基础□ 院内平台□ 专业基础■ 专业主干□ 专业特色□ 专业任选□ 顶峰课程□ 先修 课程 无 开课 单位 历史学院 适用 专业 历史学 课程负 责人 王小健 撰写人 王小健 审核人 王夏刚 二、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中国古代史(1)》是历史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讲解中国远古时 代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包括中国人的起源进化、中国文化和文明的起源、 夏商周三代宗法封建社会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以政治为核心的社会演进、秦汉 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巩固、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分裂和社会发展等内容。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这段历史的发展进程、时代特征、重要制度、人物事件、优 秀文化等知识体系,切实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悠久性和连续性、所取得的成就、 对人类的贡献等,深刻认识这段历史在中国整个历史文化发展中的奠基作用。学 生通过学习,获得分析社会问题的历史思维、文化自信的历史底蕴,增强 5000 年中国文明发展的自豪感。 Ancient History of China(1)is a compulsory basic course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history. It systematically teaches the history from Old Stone Age to the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includ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origin of the Chinese, the origin of Chinese culture and civiliz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patriarchal feudal society in the Xia,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the political evolution of the core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 establishment and consolidation of the unified state with centralized power in Qin and Han dynasties, political division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Through teaching, students will master the knowledge systems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important systems, character events, excellent culture and so on, and truly understand the permanence and continuity, achievements of Chinese history development and

contribution to human beings and then profoundly understand the foundation role of this period of history in the whole history culture development.Through learning. students will gain historical thinking to analyze social issues,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and then enhance the prid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2.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1)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史(1)的基础知识,包括发 展过程、时代特征、重要制度、人物事件、优秀文化等内容,为进一步学习夯实 基础。 课程目标2(能力目标):具有历史比较的思维方法,能够将中国史与世界 史进行分析比较:具有分析现实问题的历史思维:具有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和 鉴别能力:具备以书面、口语等方式向社会传播、普及历史文化知识的能力。 课程目标3(素质目标):具有继续学习的史学素养:具有文化自信的历史 底蕴:具有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2)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 1 3 1具有优良道德品质:文明的行 为习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秘 的人生态度,具有正确的历史 2.掌握历史学的基础知识。 3.具备提出问题和分析问趣的能 力,且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 力,具备以书面、口语等方式向 社会传播、普及历史文化与知识 的能力。 3课程济漏 (1)推荐参考教材及参考书目 类别 教材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中国古代史(上册)晁福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 参考教材 中国古代简中 张帆 北宜大学出版社 2015 中国古代史(上册) 朱绍侯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10 中华远古史 王玉哲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殷商史 胡厚宣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参考书目 西周史 杨宽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春秋生 顾德融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2

2 contribution to human beings and then profoundly understand the foundation role of this period of history in the whole history culture development. Through learning, students will gain historical thinking to analyze social issue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and then enhance the prid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2.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1)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史(1)的基础知识,包括发 展过程、时代特征、重要制度、人物事件、优秀文化等内容,为进一步学习夯实 基础。 课程目标 2(能力目标):具有历史比较的思维方法,能够将中国史与世界 史进行分析比较;具有分析现实问题的历史思维;具有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和 鉴别能力;具备以书面、口语等方式向社会传播、普及历史文化知识的能力。 课程目标 3(素质目标):具有继续学习的史学素养;具有文化自信的历史 底蕴;具有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2)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 1 2 3 1.具有优良道德品质;文明的行 为习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 的人生态度,具有正确的历史 观。  2.掌握历史学的基础知识。  3.具备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 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 力,具备以书面、口语等方式向 社会传播、普及历史文化与知识 的能力。  3.课程资源 (1)推荐参考教材及参考书目 类别 教材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参考教材 中国古代史(上册) 晁福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 中国古代简史 张帆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中国古代史(上册) 朱绍侯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10 参考书目 中华远古史 王玉哲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殷商史 胡厚宣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西周史 杨宽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春秋史 顾德融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类别 教材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战国史 杨宽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泰汉史 林剑鸣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魏晋南北朝史 王仲荦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2)其他课程资源: 中国历史研究院的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的《中国通史》100集前39集,《国家宝藏 第历中类节目 中国古代史通论.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CNU-1205704803 4.考核及成绩评价标准 考核方式:考试 评价标淮 成绩构成 评价方式 评价依据 平时成绩(30%) 出勒50分,根据实际情况酌情给分:课輩表现50分 出勤及课堂表 根据课堂发言」 课后提问的踊跃程度及正确率评分 合计占平时成绩50% 期中考试 主要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占平时 成绩50%。闭卷考试。 期末考试(70%) 闭卷考试 题型有名词解释、简答愿、论述题、史料分析题等, 基础知识题占比70%,能力题占比30%。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教学 对应的课 章节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学时 方法和手段 程 课内 课后 目标 解中国人类起源的相关问 预习教 题,掌握中国文明起源的产生 理论 材:收看 第一章 史前史 10 《中国 1,2.3 及其特点,思考中国文明与其 教学 通中》 他文明起源的异同。 关祝频 顶习教 了解中国王权国家的产生和 材:收看 《中国 发展讨程:掌握商朝神权政治 的特点:掌握西周重要的政治 理论教 通史》相 经济文化制度,如分封制、宗 学,观有 关视频 第二章 夏商西周 教学视 观看教 1,2,3 史 法制、井田制、国野制、礼乐 领《走计 学视频 制等内容,思老其对中国历虫 殷墟》 《发现 发展的影响: 充分认识商周 史文化的不同。 周原》 《甲骨 文发理

3 类别 教材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战国史 杨宽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秦汉史 林剑鸣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魏晋南北朝史 王仲荦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2)其他课程资源: 中国历史研究院的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的《中国通史》100 集前 39 集,《国家宝藏》 等历史类节目 中国古代史通论-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大学 MOOC(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CNU-1205704803 4.考核及成绩评价标准 考核方式:考试 评价标准 成绩构成 评价方式 评价依据 平时成绩(30%) 出勤及课堂表 现 出勤 50 分,根据实际情况酌情给分;课堂表现 50 分, 根据课堂发言、课后提问的踊跃程度及正确率评分。 合计占平时成绩 50%。 期中考试 主要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占平时 成绩 50%。闭卷考试。 期末考试(70%) 闭卷考试 题型有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史料分析题等, 基础知识题占比 70%,能力题占比 30%。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章节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学时 教学 方法和手段 对应的课 程 课内 课后 目标 第一章 史前史 了解中国人类起源的相关问 题,掌握中国文明起源的产生 及其特点,思考中国文明与其 他文明起源的异同。 10 理论 教学 预习教 材;收看 《中国 通史》相 关视频 1,2,3 第二章 夏商西周 史 了解中国王权国家的产生和 发展过程;掌握商朝神权政治 的特点;掌握西周重要的政治 经济文化制度,如分封制、宗 法制、井田制、国野制、礼乐 制等内容,思考其对中国历史 发展的影响;充分认识商周历 史文化的不同。 12 理论教 学,观看 教学视 频《走进 殷墟》 预习教 材;收看 《中国 通史》相 关视频; 观看教 学视频 《发现 周原》、 《甲骨 文发现 1,2,3

120周年 座谈) 了解宗法封建制社会向君由 集权制社会的演变过程:掌掘 春秋大国争霸及其影响:掌握 李悝变法和商鞅变法 并思 变法运动给战国社会带来的 预习教 春秋战国 深刻变化:充分认识春秋战国 理论 材:收看 第三章 作为“轴心时代”对中国历虫 《中国 史 教学 1,2,3 发展的重要意义 政治的 通史)相 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等 关视频 比较儒家、道家、法家人生理 想和治国理念的异同:思考现 代社会应该如何扬弃诸子思 了解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 和巩固的讨程.充分认识素朝 统一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 意义:思考秦朝速亡的教训 预习教 掌握汉武帝政治体制改革和 材,收看 第四章 秦汉史 理论 独尊儒术的重要作用:堂据不 14 教学 《中国 1,2,3 同时期不同治国思想对国家 通史)相 建设的意义:掌握两汉丝绸 关视频 路的开辟:思考王莽改革失败 的原因:掌握东汉累世公卿集 团的形成。 了解这段历史的政治分裂利 社会发展:堂据这一时期政 预习教 治、经济发展的突出特征,如 三国两晋 门阀政治、租调制度 人身依 材,收看 第五章 14 1,2,3 南北朝史 附关系、经济南移、民族融 教学 通史》相 等内容:思考孝北魏文帝改 的经验数训:思考这一时期用 关视频 想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合计 64 四、实践教学内容安排

4 120 周年 座谈》 第三章 春秋战国 史 了解宗法封建制社会向君主 集权制社会的演变过程;掌握 春秋大国争霸及其影响;掌握 李悝变法和商鞅变法,并思考 变法运动给战国社会带来的 深刻变化;充分认识春秋战国 作为“轴心时代”对中国历史 发展的重要意义——政治的、 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等; 比较儒家、道家、法家人生理 想和治国理念的异同;思考现 代社会应该如何扬弃诸子思 想。 14 理论 教学 预习教 材;收看 《中国 通史》相 关视频 1,2,3 第四章 秦汉史 了解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 和巩固的过程;充分认识秦朝 统一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 意义;思考秦朝速亡的教训; 掌握汉武帝政治体制改革和 独尊儒术的重要作用;掌握不 同时期不同治国思想对国家 建设的意义;掌握两汉丝绸之 路的开辟;思考王莽改革失败 的原因;掌握东汉累世公卿集 团的形成。 14 理论 教学 预习教 材,收看 《中国 通史》相 关视频 1,2,3 第五章 三国两晋 南北朝史 了解这段历史的政治分裂和 社会发展;掌握这一时期政 治、经济发展的突出特征,如 门阀政治、租调制度、人身依 附关系、经济南移、民族融合 等内容;思考孝北魏文帝改革 的经验教训;思考这一时期思 想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14 理论 教学 预习教 材,收看 《中国 通史》相 关视频 1,2,3 合 计 64 -- 四、实践教学内容安排 无

《中国古代史(2)》教学大纲 (Ancient History of China-2) 基本信息 B2240018 课程 代码 必修■选修口 学分 4 总学时 64 理论 学时 64 学时 课程 公共基础口综合素质口 大类基础口院内平台口专业基础 类别 专业主干口专业方向口专业任选口项峰课程口 先修 理 中国古代史(1以、中国历史文选 开课 历史学院 适用 历史学 单位 专业 课程 负责人 于占杰 撰写人 于占杰 审核人 王小健 二、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中国古代史(2)》是历史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从隋代到清代 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历史。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这段历史的基本发展进程、时代 特征、重要制度、人物事件、优秀文化等知识体系,切实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悠 久、独特、成就和贡献,深刻认识这段历史在中国整个历史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 用,为树立民族精神的独立性提供历史教学支撑。学生通过学习,获得历史比较 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的历史思维、文化自信的历史底蕴,并为进一步学习各个 断代史和专门史课程打下基础。 As a professional basic required course for history major undergraduates, Ancient History of China 2)concemns the China's ancient history from Sui Dynasty to Qing Dynasty prior to the First Opium War.Learners should grasp the basic historical process,times characteristics,important institutions,human and events, splendid culture,et al.,understand the antiquity,peculiarity,achievement and contribution of China's history and her important role in the whole Chinese culture development so as to build national spirits on the basis of history teaching.Leaners could acquire approach of historical comparison,historical way of thought of problem analyzing,historical connotations of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lay foundation for dynastic history and special history. 2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1)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史(2)的基础知识,包括发 展过程、时代特征、重要制度、人物事件、优秀文化等内容,为进一步学习夯实

5 《中国古代史(2)》教学大纲 (Ancient History of China-2) 一、基本信息 课程 代码 B2240018 课程 属性 必修■ 选修□ 学分 4 总学时 64 理论 学时 64 上机 学时 0 实训 学时 0 课程 类别 公共基础□ 综合素质□ 大类基础□ 院内平台□ 专业基础■ 专业主干□ 专业方向□ 专业任选□ 顶峰课程□ 先修 课程 中国古代史(1)、中国历史文选 开课 单位 历史学院 适用 专业 历史学 课程 负责人 于占杰 撰写人 于占杰 审核人 王小健 二、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中国古代史(2)》是历史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从隋代到清代 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历史。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这段历史的基本发展进程、时代 特征、重要制度、人物事件、优秀文化等知识体系,切实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悠 久、独特、成就和贡献,深刻认识这段历史在中国整个历史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 用,为树立民族精神的独立性提供历史教学支撑。学生通过学习,获得历史比较 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的历史思维、文化自信的历史底蕴,并为进一步学习各个 断代史和专门史课程打下基础。 As a professional basic required course for history major undergraduates, Ancient History of China (2) concerns the China’s ancient history from Sui Dynasty to Qing Dynasty prior to the First Opium War. Learners should grasp the basic historical process, times characteristics, important institutions, human and events, splendid culture, et al., understand the antiquity, peculiarity, achievement and contribution of China’s history and her important role in the whole Chinese culture development so as to build national spirits on the basis of history teaching. Leaners could acquire approach of historical comparison, historical way of thought of problem analyzing, historical connotations of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lay foundation for dynastic history and special history. 2.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1)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史(2)的基础知识,包括发 展过程、时代特征、重要制度、人物事件、优秀文化等内容,为进一步学习夯实

基础 课程目标2(能力目标):具有历史比较的思维方法,能够将中国史与世界 史进行分析比较:具有分析问题的历史思维:具有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和鉴别 能力:具备以书面、口语等方式向社会传播、普及历史文化知识的能力。 课程目标3(素质目标):具有继续学习的史学素养:具有文化自信的历史 底蕴:具有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价值观、文化观。 (2)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 23 1、具有优良道德品质: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 极的人生态度。 2.掌握历史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了解国内外史 学界的理论前沿和学术发展动态」 3,掌握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对相关自然科学理论有 一定的了解。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提出问题和分析问 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备以书面、口语等方 式向社会传播、普及历史文化与知识的能力。 3.课程资源 (】)推荐参考教材及参考书目 类别 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参考 中国古代史(下) 宁欣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教材 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张岂之 高禁物有出版社 2001 参考 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张岂之 高等教有出版社 2001 书目 中国通史(下) 傅乐成 中信出版社 2014 国史大纲 线穆 商务印书馆 1996 (2)课程网站 中国古代史通论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CNU-1205704803

6 基础。 课程目标 2(能力目标):具有历史比较的思维方法,能够将中国史与世界 史进行分析比较;具有分析问题的历史思维;具有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和鉴别 能力;具备以书面、口语等方式向社会传播、普及历史文化知识的能力。 课程目标 3(素质目标):具有继续学习的史学素养;具有文化自信的历史 底蕴;具有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价值观、文化观。 (2)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 1 2 3 1、具有优良道德品质;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 极的人生态度。 √ 2.掌握历史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了解国内外史 学界的理论前沿和学术发展动态。 √ 3.掌握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对相关自然科学理论有 一定的了解。 √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提出问题和分析问 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备以书面、口语等方 式向社会传播、普及历史文化与知识的能力。 √ 3.课程资源 (1)推荐参考教材及参考书目 类别 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参考 教材 中国古代史(下) 宁欣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参考 书目 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张岂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张岂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中国通史(下) 傅乐成 中信出版社 2014 国史大纲 钱穆 商务印书馆 1996 (2)课程网站 中国古代史通论-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大学 MOOC(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CNU-1205704803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203页,可试读40页,点击继续阅读 ↓↓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