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菱湖中学 2010—201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胳膊/胳肢窝躯壳/金蝉脱壳瓦砾/繁星闪烁 B.模范/模样儿下载/风雪载途引擎/风驰电掣 C.刹车/刹那间 铜臭/遗臭万年粗犷/旷日持久 D.震颤/颤巍巍 蔓延/顺蔓摸瓜 默契/提纲挈领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走在行色匆匆里,有微风拂面如诗:坐在孤独疲惫里,有清凉滲入心底。真诚在日 子里游走,每一分每一秒都有潺潺的乐曲在呢喃絮语,无处不在的温暖绚丽了生活 的每一个缝隙。 B.我们有不少的文化管理者太急攻近利,对文化遗产进行涸泽而渔式的开发,这是 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C.拿过镜子,她仔细端祥镜中的自己,发现眼神已不再清澈单纯,随着笑容的绽放, 眼角的皱纹也清晰可见 D.不管在哪里,栗树越长越稠密,骠肥体壮的公牛和大腹便便的母牛就越多,它们走 在陡峭的山坡上简直不知道往哪里迈脚。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北京时间8月24日8时,第29届北京奥运会落下帷幕,虽然奥林匹克圣火缓缓熄 灭,但精彩的奥运会闭幕式表演让北京奥运会更显得曲尽其妙。 B.随着金融危机海啸般的扑来,昔日辉煌的日本股市也江河日下,10月10日日经股 指开盘十几分钟内即跌破9000点关口,创2003年6月3日以来新低 C.8月2日,石家庄市政府就接到三鹿集团关于毒奶粉的情况报告,但政府采取大而 化之的做法,只作内部调査,未能及时上报,导致毒奶粉给群众生命安全造成重大 危害。 D.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之若素,不大愿意搬家。有 个胡同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几辈子的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政府部门招商就合理吗?如果技术监督、环境保护、税务审计等部门把招来的投资 用于制造假冒伪劣、污染环境、漏税逃税,那该怎么管理? B.圣彼得堡接近北极圈,由于每天晚上十二点钟太阳还在天上,使我们每天在那里的 游览时间都能增加好几个小时。 C.新年伊始,“勇气”号火星车和它的孪生兄弟“机遇”号火星车先后成功登陆火星,人 类开始探索这颗“红色星球”的活动又活跃起来了
浙江菱湖中学 2010—2011 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 ....的一组是 ( ) A.胳.膊/胳.肢窝 躯壳./金蝉脱壳. 瓦砾./繁星闪烁. B.模.范/模.样儿 下载./风雪载.途 引擎./风驰电掣. C.刹.车/刹.那间 铜臭./遗臭.万年 粗犷./旷.日持久 D.震颤./颤.巍巍 蔓.延/顺蔓.摸瓜 默契./提纲挈.领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走在行色匆匆里,有微风拂面如诗;坐在孤独疲惫里,有清凉渗入心底。真诚在日 子里游走,每一分每一秒都有潺潺的乐曲在呢喃絮语,无处不在的温暖绚丽了生活 的每一个缝隙。 B.我们有不少的文化管理者太急攻近利,对文化遗产进行涸泽而渔式的开发,这是一 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C.拿过镜子,她仔细端祥镜中的自己,发现眼神已不再清澈单纯,随着笑容的绽放, 眼角的皱纹也清晰可见。 D.不管在哪里,栗树越长越稠密,骠肥体壮的公牛和大腹便便的母牛就越多,它们走 在陡峭的山坡上简直不知道往哪里迈脚。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北京时间 8 月 24 日 8 时,第 29 届北京奥运会落下帷幕,虽然奥林匹克圣火缓缓熄 灭,但精彩的奥运会闭幕式表演让北京奥运会更显得曲尽其妙 ....。 B.随着金融危机海啸般的扑来,昔日辉煌的日本股市也江河日下 ....,10 月 10 日日经股 指开盘十几分钟内即跌破 9000 点关口,创 2003 年 6 月 3 日以来新低。 C.8 月 2 日,石家庄市政府就接到三鹿集团关于毒奶粉的情况报告,但政府采取大而.. 化之..的做法,只作内部调查,未能及时上报,导致毒奶粉给群众生命安全造成重大 危害。 D.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之若素 ....,不大愿意搬家。有 在一个胡同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几辈子的。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政府部门招商就合理吗?如果技术监督、环境保护、税务审计等部门把招来的投资 用于制造假冒伪劣、污染环境、漏税逃税,那该怎么管理? B.圣彼得堡接近北极圈,由于每天晚上十二点钟太阳还在天上,使我们每天在那里的 游览时间都能增加好几个小时。 C.新年伊始,“勇气”号火星车和它的孪生兄弟“机遇”号火星车先后成功登陆火星,人 类开始探索这颗“红色星球”的活动又活跃起来了
D.二十世纪以来,毛笔逐渐淡出中国人的生活。如今,在中国,设置毛笔课的学校越 来越少,而且毛笔书法教育远不如日本普及。 5.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使之成为段末结论式的句子。(不超过25个字)(3分)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最新统计资料(2006年)表明,世界人均耕地为4. 亩。其中美国人均耕地为117亩,俄罗斯人均耕地为14亩,印度人均耕地为33亩:中 国人均耕地1949年为3亩 006年为1 田 6.下面是一则在夏季到来时发给朋友的短信,请仿照示例,从“春、秋、冬”三季中选择其 一作为主题,另写一则短信。(5分 示例:天热了,草儿生长的声音大地知道,思念的滋味你知道。我没有灿烂的词语送给 你,只希望在酷热的季节里,每一片绿叶都能为你带去一份清爽的心情。 7.以“那些不朽的书籍”为陈述对象,重组下面的句子。(4分) 我们从那些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和朝代的兴亡,虽遭时光冲刷,但内容却仍然新鲜有 用的不朽书籍中,接受前人的知识积累和学说成果。 那些不朽的书籍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2分) 中国文化的内涵(季羡林) 我曾经把文化分为两类:狭义的文化和广义的文化。狭义指的是哲学、宗教、文学、艺 术、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等。广义指的是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所创造的一切东西 连汽车、飞机等等当然都包括在内 周一良先生曾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狭义的、广义的、深义的。对于深义的文化,周先 生有自己的看法。他说:“在狭义文化的某几个不同领域,或者在狭义和广义文化的某些互 不相干的领域中,进一步综合、概括、集中、提炼、抽象、升华,得出—种较普遍地存在于 这许多领域中的共同东西。这种东西可以称为深义的文化,亦即一个民族文化中最为本质或 最具特征的东西。”他举日本文化为例,他认为日本深义的文化的特质是“苦涩”、“闲寂” 貝体表现是简单、质朴、纤细、含蓄、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 我不想从民族心态上来探索,我想换一个角度,同样也能显示出中华文化的深层结构或 者内涵
D.二十世纪以来,毛笔逐渐淡出中国人的生活。如今,在中国,设置毛笔课的学校越 来越少,而且毛笔书法教育远不如日本普及。 5.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使之成为段末结论式的句子。(不超过 25 个字)(3 分)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最新统计资料(2006 年)表明,世界人均耕地为 4.20 亩。其中美国人均耕地为 117 亩,俄罗斯人均耕地为 14 亩,印度人均耕地为 33 亩;中 国 人 均 耕 地 1949 年 为 3 亩 , 2006 年 为 1 . 35 亩。 。 6.下面是一则在夏季到来时发给朋友的短信,请仿照示例,从“春、秋、冬”三季中选择其 一作为主题,另写一则短信。(5 分) 示例:天热了,草儿生长的声音大地知道,思念的滋味你知道。我没有灿烂的词语送给 你,只希望在酷热的季节里,每一片绿叶都能为你带去一份清爽的心情。 7. 以“那些不朽的书籍”为陈述对象,重组下面的句子。 (4 分) 我们从那些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和朝代的兴亡,虽遭时光冲刷,但内容却仍然新鲜有 用的不朽书籍中,接受前人的知识积累和学说成果。 那些不朽的书籍 二、现代文阅读(共 32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1 题。(12 分) 中国文化的内涵(季羡林) 我曾经把文化分为两类:狭义的文化和广义的文化。狭义指的是哲学、宗教、文学、艺 术、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等。广义指的是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所创造的一切东西, 连汽车、飞机等等当然都包括在内。 周一良先生曾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狭义的、广义的、深义的。对于深义的文化,周先 生有自己的看法。他说:“在狭义文化的某几个不同领域,或者在狭义和广义文化的某些互 不相干的领域中,进一步综合、概括、集中、提炼、抽象、升华,得出一种较普遍地存在于 这许多领域中的共同东西。这种东西可以称为深义的文化,亦即一个民族文化中最为本质或 最具特征的东西。”他举日本文化为例,他认为日本深义的文化的特质是“苦涩”、“闲寂”。 具体表现是简单、质朴、纤细、含蓄、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 我不想从民族心态上来探索,我想换一个角度,同样也能显示出中华文化的深层结构或 者内涵
中国哲学同外国哲学不同之处极多,其中最主要的差别之一就是,中国哲学喜欢谈论知 行问题。我想按照知和行两个范畴,把中国文化分为两部分:-部分是认识、理解、欣赏等 等,这属于知的范畴;一部分是纲纪伦常、社会道德等等,这属于行的范畴。在这两部分的 后面存在着一个最为本质、最具有特征的深义的中华文化。 寅恪先生论中国思想史时指出:“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故自晋至今,言中 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此虽通俗之谈,然稽之旧史之事实,验以今世之人情, 则三教之说,要为不易之论。故两干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 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关于学说思想之方面,或转有不如佛道二教者。 对中国思想史仔细分析,则不难发现,在行的方面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儒家,而在知的方 面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佛道二家。潜存于这二者背后那一个最具中国特色的深义文化是三纲六 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 专就佛教而言,它的学说与实践也有知行两个方面。原始佛教最根本的教义,如无常、 无我、苦以及十二因缘等等,都属于知的方面。八正道、四圣谛等,则介于知行之间,其中 既有知的因素,也有行的成分。与知密切联系的行,比如修行、膜拜,以及涅槃、跳出轮回, 则完全没有伦理的色彩。传到中国以后,它那种无父无君的主张,与中国的三纲六纪等等, 完全是对立的东西。在与中国文化的剧烈冲击中,佛教如果不能适应现实情况,必然不能在 中国立定脚跟,于是佛教只能做出某一些伪装,以求得生存。早期佛典中有些地方特别强调 孝字,就是歪曲原文含义以适应中国具有浓厚纲纪色彩文化的要求。由此也可见中国深义 文化力量之大、之不可抗御了 这一点,中国的学者是感觉到了的 冯友兰先生说:“基督教文化重的是天,讲的是天学';佛教讲的大部分是人死后的事。 如地狱、轮回等。这是鬼学”,讲的是鬼;中国的文化讲的是人学,注重的是人。”事实上
中国哲学同外国哲学不同之处极多,其中最主要的差别之一就是,中国哲学喜欢谈论知 行问题。我想按照知和行两个范畴,把中国文化分为两部分:—部分是认识、理解、欣赏等 等,这属于知的范畴;一部分是纲纪伦常、社会道德等等,这属于行的范畴。在这两部分的 后面存在着一个最为本质、最具有特征的深义的中华文化。 寅恪先生论中国思想史时指出:“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故自晋至今,言中 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此虽通俗之谈,然稽之旧史之事实,验以今世之人情, 则三教之说,要为不易之论。故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 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关于学说思想之方面,或转有不如佛道二教者。” 对中国思想史仔细分析,则不难发现,在行的方面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儒家,而在知的方 面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佛道二家。潜存于这二者背后那一个最具中国特色的深义文化是三纲六 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 专就佛教而言,它的学说与实践也有知行两个方面。原始佛教最根本的教义,如无常、 无我、苦以及十二因缘等等,都属于知的方面。八正道、四圣谛等,则介于知行之间,其中 既有知的因素,也有行的成分。与知密切联系的行,比如修行、膜拜,以及涅槃、跳出轮回, 则完全没有伦理的色彩。传到中国以后,它那种无父无君的主张,与中国的三纲六纪等等, 完全是对立的东西。在与中国文化的剧烈冲击中,佛教如果不能适应现实情况,必然不能在 中国立定脚跟,于是佛教只能做出某一些伪装,以求得生存。早期佛典中有些地方特别强调 “孝”字,就是歪曲原文含义以适应中国具有浓厚纲纪色彩文化的要求。由此也可见中国深义 文化力量之大、之不可抗御了。 这一点,中国的学者是感觉到了的。 冯友兰先生说:“基督教文化重的是天,讲的是‘天学’;佛教讲的大部分是人死后的事。 如地狱、轮回等。这是‘鬼学’,讲的是鬼;中国的文化讲的是‘人学’,注重的是人。” 事实上
孔子就是这种意见的代表者。“子不语怪、力、乱、神”,就是证明。他自己还说过:“未知 生,焉知死。 我认为,中国文化的特性最明显地表现在或者可以称为深义的文化上,这就是它的伦理 色彩,它所张扬的三纲六纪以及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精神。 (节选自季羡林《陈寅恪先生的道德文章》)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狭义的文化包含于广义的文化中,深义的文化则是普遍地存在于狭义和广义文化的 领域中的共同的东西。 B.中国文化的内涵可以从民族心态或哲学范畴去探究,作者认为深义的中华文化存在 于“知”与“行”两部分文化的后面 C.简单、质朴、纤细、含蓄、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民族文化中最本质的东西, 正是日本深义文化的特质 D.最具中国特色的深义文化是潜存于佛道二家背后的三纲六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 西 9.下列对佛教文化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佛教文化中也有“知”与“行¨两个方面,其中“修行、膜拜,以及涅槃、跳出轮回”等 是与“知”密切联系的“行”,这些“行”不带伦理色彩 B.原始佛教并不强调“孝”,而是特别强调无常、无我、苦以及十二因缘等等教义,而 后在中国纲纪文化冲击下,不得不歪曲原义以求得生存 C.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为求生存而做出某些伪装,披上伦理的外衣,这显示了中国纲 纪伦常等传统道德的力量之大,之不可抗御 D.佛教虽然讲的大多是地狱、轮回等所谓的“鬼学”,但自古以来对中国百姓日常生活 的影响绝不亚于传统的儒学。 10.大量的引用是本文的特色,请简要说明引用周一良的论述所起的作用。(2分) 11.本文题为“中国文化的内涵”,请结合全文,概括作者关于“中国文化的内涵”的观点。(4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20分) 秋日的灯盏 朱以撒 ①秋天来了,山里闪动着风吹过的暗影。叶片开始有秩序地脱离枝条,原先紧挨在一起
孔子就是这种意见的代表者。“子不语怪、力、乱、神”,就是证明。他自己还说过:“未知 生,焉知死。” 我认为,中国文化的特性最明显地表现在或者可以称为深义的文化上,这就是它的伦理 色彩,它所张扬的三纲六纪以及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精神。 (节选自季羡林《陈寅恪先生的道德文章》)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狭义的文化包含于广义的文化中,深义的文化则是普遍地存在于狭义和广义文化的 领域中的共同的东西。 B.中国文化的内涵可以从民族心态或哲学范畴去探究,作者认为深义的中华文化存在 于“知”与“行”两部分文化的后面。 C.简单、质朴、纤细、含蓄、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民族文化中最本质的东西, 正是日本深义文化的特质。 D.最具中国特色的深义文化是潜存于佛道二家背后的三纲六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 西。 9.下列对佛教文化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佛教文化中也有“知”与“行”两个方面,其中“修行、膜拜,以及涅槃、跳出轮回”等 是与“知”密切联系的“行”,这些“行”不带伦理色彩。 B.原始佛教并不强调“孝”,而是特别强调无常、无我、苦以及十二因缘等等教义,而 后在中国纲纪文化冲击下,不得不歪曲原义以求得生存。 C.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为求生存而做出某些伪装,披上伦理的外衣,这显示了中国纲 纪伦常等传统道德的力量之大,之不可抗御。 D.佛教虽然讲的大多是地狱、轮回等所谓的“鬼学”,但自古以来对中国百姓日常生活 的影响绝不亚于传统的儒学。 10.大量的引用是本文的特色,请简要说明引用周一良的论述所起的作用。(2 分) 11.本文题为“中国文化的内涵”,请结合全文,概括作者关于“中国文化的内涵”的观点。(4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6 题。(20 分) 秋日的灯盏 朱以撒 ①秋天来了,山里闪动着风吹过的暗影。叶片开始有秩序地脱离枝条,原先紧挨在一起
的两片树叶,一片先下来了,另一片落下来的时候,再也见不到它旧日的邻居。交接的日子 来临,一些矮小的灌木丛里,浆果外表抹上了一层紫黑,一只翠绿的螳螂举着带锯的刀,轻 轻划了一下,浆水霎时奔涌而出,紫透了枝下的土皮 ②稻子已经进仓,秋风下瑟瑟摇曳的是从农夫指缝里漏下的一枝金黄。农夫已经走远 不会回头,注定这一穗金黄要坚持到秋日的最后,被人遗漏、忘却,不能和亿万弟兄一道进 入温暖的谷仓,此时它的美超过一切。在我看来,缘于遗忘而独立存在,虚构出岑寂田野的 动人一幕。浆果、稻穗这样兀立风寒中的灯盏,秋日的过去就是它们生命的过去,许多美艳 走到这里,自然变得素洁起来,像戏台上的名角戏装卸下,铅华洗去,走在街市上,纯乎 个普通的中年妇女。 ③暗夜里,车驶过同样岑寂的山村,简陋的土墙开设的小窗口透出昏黄的光,一家人聚 在严实的屋内,守着炉火,内心踏实起来,谷仓是照耀一家人美好心情的不灭灯盏,隔着芳 香的木板,里边躺着一家人的生存希望---从春日开始萌发,夏阳曝晒,现在终于落实下来 当时是那么漫长,好像一盏秦时的灯,要擎到汉时才被真实地点亮,中间这么多的交替、衔 接、奔跑-的确,我看过那些最终不能点亮灯盏的农耕人家,秋日远去,寒冬到来,是那 么黯然神伤地蹲着,敲打着舂日吃进泥层中的犁耙,要问个究竟。丰稔的人家如实地亨受着 秋日的馈赠,闲聊时记起春夏那些有趣的细枝末节,唇齿开合中带着舒适的滋润。看来,只 有希望不落虛空,眉宇间才笑得起来 ④一本书在经过舂风、夏雨的重叠,终于在深秋的最后几日结束了文字的蔓延。这个文 人松了一囗气,好几次他像—个持灯者,火舌飘忽不定,他的心时浮时沉,晴明阴晦在瘦削 的脸庞上隐现。夜半推开窗门,所有家庭的灯盏都熄灭了,自己却还在夜色里跋涉--这大 半年的灯火费得太多了。在乡村写作,笔下的蔬笋气明显比上一个章节慢了—个节奏。似乎 都有这样的感觉,在乡村里完成的这一部分,像是夕阳余晖下归栏的牲口,脚步细碎,神色
的两片树叶,一片先下来了,另一片落下来的时候,再也见不到它旧日的邻居。交接的日子 来临,一些矮小的灌木丛里,浆果外表抹上了一层紫黑,一只翠绿的螳螂举着带锯的刀,轻 轻划了一下,浆水霎时奔涌而出,紫透了枝下的土皮。 ②稻子已经进仓,秋风下瑟瑟摇曳的是从农夫指缝里漏下的一枝金黄。农夫已经走远, 不会回头,注定这一穗金黄要坚持到秋日的最后,被人遗漏、忘却,不能和亿万弟兄一道进 入温暖的谷仓,此时它的美超过一切。在我看来,缘于遗忘而独立存在,虚构出岑寂田野的 动人一幕。浆果、稻穗这样兀立风寒中的灯盏,秋日的过去就是它们生命的过去,许多美艳 走到这里,自然变得素洁起来,像戏台上的名角戏装卸下,铅华洗去,走在街市上,纯乎一 个普通的中年妇女。 ③暗夜里,车驶过同样岑寂的山村,简陋的土墙开设的小窗口透出昏黄的光,一家人聚 在严实的屋内,守着炉火,内心踏实起来,谷仓是照耀一家人美好心情的不灭灯盏,隔着芳 香的木板,里边躺着一家人的生存希望----从春日开始萌发,夏阳曝晒,现在终于落实下来。 当时是那么漫长,好像一盏秦时的灯,要擎到汉时才被真实地点亮,中间这么多的交替、衔 接、奔跑----的确,我看过那些最终不能点亮灯盏的农耕人家,秋日远去,寒冬到来,是那 么黯然神伤地蹲着,敲打着春日吃进泥层中的犁耙,要问个究竟。丰稔的人家如实地享受着 秋日的馈赠,闲聊时记起春夏那些有趣的细枝末节,唇齿开合中带着舒适的滋润。看来,只 有希望不落虚空,眉宇间才笑得起来。 ④一本书在经过春风、夏雨的重叠,终于在深秋的最后几日结束了文字的蔓延。这个文 人松了一口气,好几次他像一个持灯者,火舌飘忽不定,他的心时浮时沉,晴明阴晦在瘦削 的脸庞上隐现。夜半推开窗门,所有家庭的灯盏都熄灭了,自己却还在夜色里跋涉----这大 半年的灯火费得太多了。在乡村写作,笔下的蔬笋气明显比上一个章节慢了一个节奏。似乎 都有这样的感觉,在乡村里完成的这一部分,像是夕阳余晖下归栏的牲口,脚步细碎,神色
安然,被深浓起来的薄纱笼罩。也应该有一个相近的阅读环境-村头老樟树下,寂静萧然 的风雨亭里,简约朴素的廊桥上。选择环境阅读是一种智慧,删去书写者身上的种种附加 也放弃了自己种种目的性,此时,书页打开,字句联袂而起,人融了进去。有几次我读到一 些残本,残本毁弃了创作者的背景材料,如在异地骤遇了陌生人,没有既往的历史记录,没 有阴影和光圈,使阅读时每一字句都像秋风里吹过的干果,水分滤去,肉质干脆。秋风残照 下的人、文要比湿润阳春时可靠,它的冷峻是此前未有的情节,浓缩着艳丽的汁水,到了这 个节气的文人笔下。我们说韵味,其中一部分就是由朴实无华来承担的。 ⑤渐渐形成一个晚秋爱好者。尚在砚边的余墨被风吹干,兑点水,作·幅草草小品,透 视着笔底漫不经心的挥洒状态,万木萧疏,百草枯黄,一个在秋风中穿行的漫游者,心事清 癯。一些被春日枝繁叶茂遮蔽的疤痕,一些少年时代持抱不放的爱恋,不是展现了,就是放 弃了。季节使人、物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啊,幻想的春日和无比实在的秋日——有理由说,春 日秋日的笔下文辞一定是不同色泽的,尽管出自一人之手。我仍然记得秋日里修订春日写下 的一叠文稿,落笔如刀斧,删尽繁枝缛叶---这就是文字的命运,像许多果实那样,春夏的 花枝招展,只有到了秋日,是否存在才能确认。 ⑥有一些灯盏没能亮到秋日,与生俱来的命数,使它们止步于初秋。刘安说,不与夏虫 语寒,不与曲人语道。因为生命中缺乏言说的条件,回放曾经在春日里生机无限的花朵,不 禁追问起空间的历程究竟隐伏着多少玄机在时光携带着无数浮沉不定的生物匆匆行进时 伤逝之美也在同时上演--使一个走到秋日下的人,那些郁积着浓艳和空洞的春愁,此时- 笔勾销 (选自《经典美文》2007年8月,有删节) 12.作者笔下的“秋日”有哪些特点?(限用文章中词语)(3分)
安然,被深浓起来的薄纱笼罩。也应该有一个相近的阅读环境----村头老樟树下,寂静萧然 的风雨亭里,简约朴素的廊桥上。选择环境阅读是一种智慧,删去书写者身上的种种附加, 也放弃了自己种种目的性,此时,书页打开,字句联袂而起,人融了进去。有几次我读到一 些残本,残本毁弃了创作者的背景材料,如在异地骤遇了陌生人,没有既往的历史记录,没 有阴影和光圈,使阅读时每一字句都像秋风里吹过的干果,水分滤去,肉质干脆。秋风残照 下的人、文要比湿润阳春时可靠,它的冷峻是此前未有的情节,浓缩着艳丽的汁水,到了这 个节气的文人笔下。我们说韵味,其中一部分就是由朴实无华来承担的。 ⑤渐渐形成一个晚秋爱好者。尚在砚边的余墨被风吹干,兑点水,作一幅草草小品,透 视着笔底漫不经心的挥洒状态,万木萧疏,百草枯黄,一个在秋风中穿行的漫游者,心事清 癯。一些被春日枝繁叶茂遮蔽的疤痕,一些少年时代持抱不放的爱恋,不是展现了,就是放 弃了。季节使人、物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啊,幻想的春日和无比实在的秋日――有理由说,春 日秋日的笔下文辞一定是不同色泽的,尽管出自一人之手。我仍然记得秋日里修订春日写下 的一叠文稿,落笔如刀斧,删尽繁枝缛叶----这就是文字的命运,像许多果实那样,春夏的 花枝招展,只有到了秋日,是否存在才能确认。 ⑥有一些灯盏没能亮到秋日,与生俱来的命数,使它们止步于初秋。刘安说,不与夏虫 语寒,不与曲人语道。因为生命中缺乏言说的条件,回放曾经在春日里生机无限的花朵,不 禁追问起空间的历程,究竟隐伏着多少玄机:在时光携带着无数浮沉不定的生物匆匆行进时, 伤逝之美也在同时上演----使一个走到秋日下的人,那些郁积着浓艳和空洞的春愁,此时一 笔勾销。 (选自《经典美文》2007 年 8 月,有删节) 12.作者笔下的“秋日”有哪些特点?(限用文章中词语)(3 分)
13.“秋日的灯盏”在文中指什么?为何称之为“灯盏”?(3分) 14.分析第3自然段的表达技巧。(4分) 5.第4段划线句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6.本文隐含作者对生命追求过程的思考,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18分) 示季子懋修书 [明]张居正 汝幼而颖异,初学作文,便知门路,吾尝以汝为干里驹,即相知诸公见者,亦皆动色相 贺曰:公之诸郎,此最先鸣者也。”乃自癸酉科举之后,忽染种狂气,不量力而慕古,好 矜己而自足。顿失邯郸之步,遂至匍匐而归 丙子之春,吾本不欲求试,乃汝诸兄咸来劝我,谓不宜挫汝锐气,不得已黾勉从之,竟 致颠蹶。艺本不佳,于人何尤?然吾窃自幸日:“天其或者欲厚积而钜发之也。”又意汝必惩 再败之耻,而俯首以就矩矮也。岂知一年之中,愈作愈退,愈激愈颓。以汝为质不敏耶?固 未有少而了了,长乃懵懵者。以汝行不力耶?固闻汝终日闭门,手不释卷。乃其所造尔尔
13.“秋日的灯盏”在文中指什么?为何称之为“灯盏”?(3 分) 14.分析第 3 自然段的表达技巧。(4 分) 15.第 4 段划线句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 分) 16.本文隐含作者对生命追求过程的思考,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 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3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 题)。(18 分) 示季子懋修书 [明]张居正 汝幼而颖异,初学作文,便知门路,吾尝以汝为千里驹,即相知诸公见者,亦皆动色相 贺曰:“公之诸郎,此最先鸣者也。”乃自癸酉科举之后,忽染一种狂气,不量力而慕古,好 矜.己而自足。顿失邯郸之步,遂至匍匐而归。 丙子之春,吾本不欲求试,乃汝诸兄咸来劝我,谓不宜挫汝锐气,不得已黾勉从之,竟 致颠蹶。艺本不佳,于人何尤.?然吾窃自幸曰:“天其或者欲厚积而钜发之也。”又意汝必惩. 再败之耻,而俯首以就矩矱也。岂知一年之中,愈作愈退,愈激愈颓。以汝为质不敏耶?固 未有少而了了,长乃懵懵者。以汝行不力耶?固闻汝终日闭门,手不释卷。乃其所造尔尔
是必志骛于高远,而力疲于兼涉,所谓之楚而北行也!敏图进取,岂不难哉! 夫欲求古匠之芳躅,又合当世之轨辙,惟有绝世之才者能之,明兴以来,亦不多见。吾 昔童稚登科,冒窃盛名,妄谓屈宋班马,了不异人,区区一第,唾手可得,乃弃其本业,而 驰骛古典。比及三年,新功未完,旧业已芜。今追忆当时所为,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甲辰 下第,然后揣己量力,复寻前辙,昼作夜思,弹精毕力,幸而艺成。然亦仅得一第止耳,犹 未能掉勒文场,夺标艺苑也。今汝之才,未能胜余,乃不俯寻吾之所得,而蹈吾之所失,岂 不谬哉 吾家以诗书发迹,平生苦志励行,所以贻则于后人者,自谓不敢后于古之世家名德。固 l汝等继志绳武益加光大与伊巫之俦并垂史册耳岂欲但窃一第以大吾宗哉吾诚爱汝之深望 汝之切不意汝妄自菲薄而甘为辕下驹也 汝既欲我置汝不问,吾自是亦不敢厚责于汝矣!但汝宜加深思,毋甘自弃。假令才质 驽下,分不可强;乃才可为而不为,谁之咎与!己则乖谬,而使诿之命耶,惑之甚矣!且如写 字—节,吾呶呶谆谆者几年矣,而潦倒差讹,略不少变,斯亦命为之耶?区区小艺,岂磨以 岁月乃能工耶?吾言止此矣,汝其思之! (选自《张文忠公全集》)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好矜己而自足矜:夸耀 B.于人何尤尤:错误 C.又意汝必惩再败之耻惩:戒止D.固望汝等继志绳武绳:继承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乃不俯寻吾之所得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吾家以诗书发迹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C.吾自是亦不敢厚责于汝矣 虎兕出于柙 D.汝其思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张居正写给他季子的一封书信,帮助儿子总结科举考试失利的原因。 B.张居正认为儿子两次科考失利,与儿子好高骛远、贪多务得、用力不专有关。 C.张居正以自己走过来的经验教训教育儿子,鼓励儿子努力改正自己学习上的缺点。 D.张居正认为儿子自幼聪颖且自大自狂,慕古不成便自暴自弃,及时劝勉能成大器 20.用斜线()给下面的文句断句。(3分)
是必志骛于高远,而力疲于兼涉,所谓之楚而北行也!欲图进取,岂不难哉! 夫欲求古匠之芳躅,又合当世之轨辙,惟有绝世之才者能之,明兴以来,亦不多见。吾 昔童稚登科,冒窃盛名,妄谓屈宋班马,了不异人,区区一第,唾手可得,乃弃其本业,而 驰骛古典。比及三年,新功未完,旧业已芜。今追忆当时所为,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甲辰 下第,然后揣己量力,复寻前辙,昼作夜思,殚精毕力,幸而艺成。然亦仅得一第止耳,犹 未能掉勒文场,夺标艺苑也。今汝之才,未能胜余,乃不俯寻吾之.所得,而蹈吾之所失,岂 不谬哉! 吾家以.诗书发迹,平生苦志励行,所以贻则于后人者,自谓不敢后于古之世家名德。固 望汝等继志绳.武益加光大与伊巫之俦并垂史册耳岂欲但窃一第以大吾宗哉吾诚爱汝之深望 汝之切不意汝妄自菲薄而甘为辕下驹也。 今汝既欲我置汝不问,吾自是亦不敢厚责于.汝矣!但汝宜加深思,毋甘自弃。假令才质 驽下,分不可强;乃才可为而不为,谁之咎与!己则乖谬,而使诿之命耶,惑之甚矣!且如写 字一节,吾呶呶谆谆者几年矣,而潦倒差讹,略不少变,斯亦命为之耶?区区小艺,岂磨以 岁月乃能工耶?吾言止此矣,汝其.思之! (选自《张文忠公全集》)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好矜.己而自足 矜:夸耀 B.于人何尤. 尤:错误 C.又意汝必惩.再败之耻 惩:戒止 D.固望汝等继志绳.武 绳:继承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乃不俯寻吾之.所得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吾家以.诗书发迹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C.吾自是亦不敢厚责于.汝矣 虎兕出于柙.. D.汝其.思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是张居正写给他季子的一封书信,帮助儿子总结科举考试失利的原因。 B.张居正认为儿子两次科考失利,与儿子好高骛远、贪多务得、用力不专有关。 C.张居正以自己走过来的经验教训教育儿子,鼓励儿子努力改正自己学习上的缺点。 D.张居正认为儿子自幼聪颖且自大自狂,慕古不成便自暴自弃,及时劝勉能成大器。 20.用斜线(/)给下面的文句断句。(3 分)
固望汝等继志绳武益加光大与伊巫之俦并垂史册耳岂欲但 窃一第以大吾宗哉吾诚爱汝之深望汝之切不意汝妄自菲薄而 甘为辕下驹也 2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今追忆当时所为,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2分) (2)假令才质驽下,分不可强;乃才可为而不为,谁之咎与!(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22-23题。(6分) 客发笤溪 清]叶燮 客心如水水如愁,容易归帆赴疾流。 忽讶船窗送吴语,故山月已挂船头。 注⑩①笤溪是流经诗人家乡吴兴的一条河流。②叶燮(1627-1703),清代诗论 22.“客心如水水如愁”是如何表现“愁”的?(3分) 23.诗歌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受?请简要分析。(3分) (三)(4分) 24.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回答问题。(4分) 季氏将伐颛臾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 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 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16.1) 选文中画线词语“均无贫”中的“均”与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 “均”意思是否一样?为什么?
固 望 汝 等 继 志 绳 武 益 加 光 大 与 伊 巫 之 俦 并 垂 史 册 耳 岂 欲 但 窃 一 第 以 大 吾 宗 哉 吾 诚 爱 汝 之 深 望 汝 之 切 不 意 汝 妄 自 菲 薄 而 甘 为 辕 下 驹 也。 2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今追忆当时所为,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2 分) (2)假令才质驽下,分不可强;乃才可为而不为,谁之咎与!(4 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 22—23 题。(6 分) 客发笤溪① [清]叶燮② 客心如水水如愁,容易归帆赴疾流。 忽讶船窗送吴语,故山月已挂船头。 [注]①笤溪是流经诗人家乡吴兴的一条河流。②叶燮(1627—1703),清代诗论家。 22.“客心如水水如愁”是如何表现“愁”的?(3 分) 23.诗歌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受?请简要分析。(3 分) (三)(4 分) 24.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回答问题。(4 分) 季氏将伐颛臾……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 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 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16.1) 选文中画线词语“均无贫”中的 “均”与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 “均”意思是否一样?为什么?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间关莺语花底滑 。冰泉冷涩弦凝绝 《琵琶行》 (2)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滕王阁序》 (3)青泥何盘盘 以手抚膺坐长叹。 《蜀道难》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 《声声慢》 (5)丰草绿缛而争茂, 木遭之而叶脱。 《秋声赋》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成年大马哈鱼经过日日夜夜的长途跋涉,经历了千辛万苦,溯河洄游重返故乡,养儿育 女,在故乡甘美的水中走完了生命的旅程,慢慢地死去。人回溯历史,可以知兴替,明晓历 史规律,从而获得人生智慧。回溯过往经历,可以检省得失,坚定信念,憧憬未来 请以“回溯”为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 字。④不得抄袭
(四)古诗文默写。(6 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 3 小题) (1)间关莺语花底滑, 。冰泉冷涩弦凝绝, 。 《琵琶行》 (2)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 。 《滕王阁序》 (3)青泥何盘盘, 。 ,以手抚膺坐长叹。 《蜀道难》 (4)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 ! 《声声慢》 (5)丰草绿缛而争茂, 。 ,木遭之而叶脱。 《秋声赋》 四、作文(60 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成年大马哈鱼经过日日夜夜的长途跋涉,经历了千辛万苦,溯河洄游重返故乡,养儿育 女,在故乡甘美的水中走完了生命的旅程,慢慢地死去。人回溯历史,可以知兴替,明晓历 史规律,从而获得人生智慧。回溯过往经历,可以检省得失,坚定信念,憧憬未来。 请以“回溯”为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 800 字。④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