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州二O一二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命题教师:祝伟清朱文斌蓝建龙孙皓绮审核教师:夏艳 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憎(zeng)恨 处(ch)理 度(d)德量 力 安步当(dang)车 B.谄( chan)媚 模(mo)块 循规蹈矩 (j) 因噎(yi)废食 C.创( chuang)伤 咯(ka)血 莺啼鸟啭( zhuan) 龇 牙咧(1i)嘴 D.供(gong)职 褒(bao)奖 钟灵毓(y) 秀 舐(shi)犊情深 A.城市胸怀影响着融合,户藉制度尚未“破题”,城市化浪潮已迅猛而来,经济 社会快速发展带来令人措手不及的社会整合。 B.当阳光微笑着与草地上的鲜花对语,花朵便立即昂起头来,那些绻缩在一起的 忧郁的花瓣,也迅既伸展开来,像一只只恭听教诲的耳朵 C.随便走进一处宅院,都能在浓重的湿气中嗅到历史气息。雕花窗棂、红木桌椅 和有着幽幽釉面的青花瓷器,隐隐透出了前世繁华的光泽 D.信用卡又称“电子货币”,是金融机构或专营公司向消费者提供的一种信用凭 证,具有购物、消费、汇对、转账等多种用途,便捷安全。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当下中国,网络游戏作为一个产业被推动的同时,更被指责为导致人格沦丧、 网瘾 泛滥、家庭破裂的祸根。 B.这位曾留学伦敦、现任上海一家经贸公司总经理助理的女孩机不可失地打开相 机拍摄下捷克警察粗暴对待中国妇女的现场情景。 C.每个企业都向往“团队精神”,可在“羡慕嫉妒恨”等种种心态的影响下, 有时却出现“窝里斗”的局面。 D.在公牛客场对阵尼克斯输球后,主教练锡伯杜痛心疾首地表示,球队输球不能 怪别人,要怪只怪自己防守不力。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据民政部初步统计,台风“苏拉”和“达维”所引发的洪涝、泥石流等灾害已 造成江苏、浙江、江西和福建的大部分地区严重受灾 B.“春晚”是中国人的“年夜饭”,是明星大腕们的“名利场”。凭借这个平台 新人可以一夜成名,老面孔可以保持“常青”,历来是明星大腕们的“兵家必争 之地”。 C.专家普遍认为,由于此次油价上调,消费物价指数不但会受到一定间接影响, 而且交通运输、农业、林业等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衢州二○一二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一) 语文试卷 时间:150 分钟 命题教师:祝伟清 朱文斌蓝建龙 孙皓绮 审核教师:夏艳 丽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憎(zēng)恨 处(chǔ) 理 度(dù)德量 力 安步当(dàng)车 B.谄(chǎn)媚 模(mó)块 循规蹈矩 ( jǔ) 因噎(yī)废食 C.创(chuāng)伤 咯(kǎ)血 莺啼鸟啭(zhuàn) 龇 牙咧(liě)嘴 D.供(gòng)职 褒(bǎo)奖 钟灵毓(yù) 秀 舐(shì) 犊情深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城市胸怀影响着融合,户藉制度尚未“破题”,城市化浪潮已迅猛而来,经济 社会快速发展带来令人措手不及的社会整合。 B.当阳光微笑着与草地上的鲜花对语,花朵便立即昂起头来,那些绻缩在一起的 忧郁的花瓣,也迅既伸展开来,像一只只恭听教诲的耳朵。 C.随便走进一处宅院,都能在浓重的湿气中嗅到历史气息。雕花窗棂、红木桌椅 和有着幽幽釉面的青花瓷器,隐隐透出了前世繁华的光泽。 D.信用卡又称“电子货币”,是金融机构或专营公司向消费者提供的一种信用凭 证,具有购物、消费、汇对、转账等多种用途,便捷安全。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当下中国,网络游戏作为一个产业被推动的同时,更被指责为导致人格沦丧、 网瘾 泛滥、家庭破裂的祸根。 B.这位曾留学伦敦、现任上海一家经贸公司总经理助理的女孩机不可失地打开相 机拍摄下捷克警察粗暴对待中国妇女的现场情景。 C.每个企业都向往“团队精神”,可在“羡慕嫉妒恨”等种种心态的影响下, 有时却出现“窝里斗”的局面。 D.在公牛客场对阵尼克斯输球后,主教练锡伯杜痛心疾首地表示,球队输球不能 怪别人,要怪只怪自己防守不力。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据民政部初步统计,台风“苏拉”和“达维”所引发的洪涝、泥石流等灾害已 造成江苏、浙江、江西和福建的大部分地区严重受灾。 B.“春晚”是中国人的“年夜饭”,是明星大腕们的“名利场”。凭借这个平台, 新人可以一夜成名,老面孔可以保持“常青”,历来是明星大腕们的“兵家必争 之地”。 C.专家普遍认为,由于此次油价上调,消费物价指数不但会受到一定间接影响, 而且交通运输、农业、林业等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D.储蓄所吸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动员城乡 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那个春天的黄昏,当满树繁花不经意间闯入我的眼帘,我的心不禁为之震颤。我 惊诧,三年时间,树天天在,花年年开 连好几天 它们于无声处悄然散发着生命的芬芳。美丽的花树,寂寞的花树,使我领悟了 句话 ①可我竟然从未留意过这近在咫尺的美 ②可对这近在咫尺的美,我竟然从未留意过 ③我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站在阳台上望它们 ④我天天都在阳台上望它们,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 ⑤美丽如河流,越深越无声 ⑥美丽如醇酒,越久香越浓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6.根据下列材料,用简洁的语言,解释材料中“拼”的含义。(15个字以内)(4 分) 眼下,“拼生活”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它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拼 房”一-1500元人民币的房租分成三份,每人都能省下一大笔钱;“拼卡” 起到商场买东西,优惠卡、购物返券各取所需,赚商家的钱;“拼杂志” 你买《ELE》,我买《瑞丽》,交换着看……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大致可以推断 出“拼”在这里的含义。 拼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7.以“刘翔因伤退赛”为话题,给他写一段寄语,表明你的观点和情感,不超 过60字(5分) 口囗囗囗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囗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中国传统医药学由汉、藏、蒙等多个民族的传统医药学共同组成,它既有东方传 统医药学的神秘之处,又往往有现代医药学所不及的奇特功效。它含有神话、传 说的成分,它的许多原理至今也无法用现代医学理论进行科学的解释,但这种 “神秘”的医药学,却常常有着神奇的功效。比如藏医,很长一个时期,它的传 授是在寺庙中以隐秘的方式进行的,它用青藏高原所独有的植物、动物、矿物和 食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对包括癌症、中风在内的多种令现代医学棘手的疾病有着 较好的疗效。 中国传统医药学和西方现代医药学,是两种不同的科学体系,表现出两种不 同的思维模式。例如中医(汉医学),它对疾病的诊治,主要从整体着眼,针对 功能采取多方面的调节性的治疗。而建立在西方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西医 学,则是从局部出发,针对结构采取比较单一的治疗。中医既重视外邪致病,也 重视七情内伤,充分考虑到了生理、心理、社会诸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和变 化过程中的作用;它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按症候将病人分类定型;处方 用药时,既考虑到病人所患的疾病,又考虑病人所属的症型,通过君、臣、佐 使,进行灵活的辨证论治。而西医,更注重的是病理方面的因素。它借助仪器设 备,从组织、细胞乃至分子水平来阐述人体的结构、功能及其变化规律
D.储蓄所吸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动员城乡 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那个春天的黄昏,当满树繁花不经意间闯入我的眼帘,我的心不禁为之震颤。我 惊诧,三年时间,树天天在,花年年开,________。一连好几天,________,望 它们于无声处悄然散发着生命的芬芳。美丽的花树,寂寞的花树,使我领悟了一 句话:________。 ①可我竟然从未留意过这近在咫尺的美 ②可对这近在咫尺的美,我竟然从未留意过 ③我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站在阳台上望它们 ④我天天都在阳台上望它们,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 ⑤美丽如河流,越深越无声 ⑥美丽如醇酒,越久香越浓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 .②④⑥ 6.根据下列材料,用简洁的语言,解释材料中“拼”的含义。(15 个字以内)(4 分) 眼下,“拼生活”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它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拼 房”——1500 元人民币的房租分成三份,每人都能省下一大笔钱;“拼卡”—— 一起到商场买东西,优惠卡、购物返券各取所需,赚商家的钱;“拼杂志”—— 你买《ELLE》,我买《瑞丽》,交换着看……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大致可以推断 出“拼”在这里的含义。 “拼”: □□□□□□□□□□□□□□□ 7.以“刘翔因伤退赛”为话题,给他写一段寄语,表明你的观点和情感,不超 过 60 字(5 分) □□□□□□□□□□□□□□□□□□□□□□□□□□□□□□ 二、现代文阅读(共 29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9 分) 中国传统医药学由汉、藏、蒙等多个民族的传统医药学共同组成,它既有东方传 统医药学的神秘之处,又往往有现代医药学所不及的奇特功效。它含有神话、传 说的成分,它的许多原理至今也无法用现代医学理论进行科学的解释,但这种 “神秘”的医药学,却常常有着神奇的功效。比如藏医,很长一个时期,它的传 授是在寺庙中以隐秘的方式进行的,它用青藏高原所独有的植物、动物、矿物和 食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对包括癌症、中风在内的多种令现代医学棘手的疾病有着 较好的疗效。 中国传统医药学和西方现代医药学,是两种不同的科学体系,表现出两种不 同的思维模式。例如中医(汉医学),它对疾病的诊治,主要从整体着眼,针对 功能采取多方面的调节性的治疗。而建立在西方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西医 学,则是从局部出发,针对结构采取比较单一的治疗。中医既重视外邪致病,也 重视七情内伤,充分考虑到了生理、心理、社会诸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和变 化过程中的作用;它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按症候将病人分类定型;处方 用药时,既考虑到病人所患的疾病,又考虑病人所属的症型,通过君、臣、佐、 使,进行灵活的辨证论治。而西医,更注重的是病理方面的因素。它借助仪器设 备,从组织、细胞乃至分子水平来阐述人体的结构、功能及其变化规律
西医学在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优势的同时,往往由于认识手段的局限,导 致素材的不足而难以把握事物的整体规律。而中医学,它虽然不能借助仪器设备 对疾病作出精确的科学的解释,但在把握疾病的整体思维上显示出它的优势。例 如,前几年,有人提出了下丘脑存在免疫一神经一内分泌整合中心的学说,这反 映出西医学在更深入的层次上认识生命本质的同时,对机体整体的调控研究也日 趋重视:但它对于免疫、神经、内分泌这三个原来认为独立的系统之间是如何相 互作用、相互影响、又相互协调以维持机体稳定,这一整合功能失常用什么措施 纠正等问题,还是解释得不够清楚。而中医学对于肾阳虚症的研究,发现这一症 型的患者存在着潜在的以下丘脑免疫一神经一内分泌功能减退为主的病变,其影 响可波及免疫功能,波及下丘脑、垂体所属的靶腺。中医采用补肾疗法,可以缓 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中国、埃及、罗马和印度的传统医药学,是世界知名的四大传统医药体系, 在历史的变迁中,唯独中国的传统医药学经受了考验,传承下来。中国传统医药 学因迥异于西方现代医学,常被人认为是非科学的。客观地说,它的确还有一些 不成熟的地方。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中国传统医药学 将不再神秘而为更多的人所接受。现在,美、德等许多国家都开始接受中药,英 国所开设的中国传统医药诊所,就已经发展到近3000个。 8.中国传统医药学为什么显得“神秘”,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往往与古老的神话和传说紧密结合在一起。 B.它长期以来以隐秘的方式在寺庙中代代相传 C.站在现代医学的角度看,它有难以解释的地方。 很多西方人对于中国传统医药学还不了解 9.关于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比较,下列说法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西医学提出了下丘脑存在整合中心的学说,中医学解决了这一学说应用 中的问题。 B.中医学能治疗包括中风在内的所有疑难杂症,西医学对这些病则感到束 手无策 C.中医学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辨证论治,西医学主要针对病理因素进行 治疗。 D.中医学借助望、闻、问、切收集全部素材,西医学借助仪器设备收集的 是部分素材。 0.请结合全文,说说中医将逐步被人们接受的理由(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泅渡兹勃鲁契河 【俄】伊萨克·巴别尔 ①六师师长电告,诺沃格拉德一沃伦斯克市已于今日拂晓攻克。师部当即由克拉 毕夫诺开拔,向该市进发。我们辎重车队殿后,沿着尼古拉一世用庄稼汉的白骨 由布列斯特铺至华沙的公路,一字儿排开,喧声辚辚地向前驶去。 ②我们四周的田野里,盛开着紫红色的罂粟花,下午的熏风拂弄着日见黄熟 的黑麦,而荞麦则宛若处孑,伫立天陲,像是远方修道院的粉墙。静静的沃伦斯 克,逶迤西行,离开我们,朝白桦林珍珠般亮囚闪的雾霭而去,随后又爬上野花
西医学在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优势的同时,往往由于认识手段的局限,导 致素材的不足而难以把握事物的整体规律。而中医学,它虽然不能借助仪器设备 对疾病作出精确的科学的解释,但在把握疾病的整体思维上显示出它的优势。例 如,前几年,有人提出了下丘脑存在免疫—神经—内分泌整合中心的学说,这反 映出西医学在更深入的层次上认识生命本质的同时,对机体整体的调控研究也日 趋重视;但它对于免疫、神经、内分泌这三个原来认为独立的系统之间是如何相 互作用、相互影响、又相互协调以维持机体稳定,这一整合功能失常用什么措施 纠正等问题,还是解释得不够清楚。而中医学对于肾阳虚症的研究,发现这一症 型的患者存在着潜在的以下丘脑免疫—神经—内分泌功能减退为主的病变,其影 响可波及免疫功能,波及下丘脑、垂体所属的靶腺。中医采用补肾疗法,可以缓 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中国、埃及、罗马和印度的传统医药学,是世界知名的四大传统医药体系, 在历史的变迁中,唯独中国的传统医药学经受了考验,传承下来。中国传统医药 学因迥异于西方现代医学,常被人认为是非科学的。客观地说,它的确还有一些 不成熟的地方。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中国传统医药学 将不再神秘而为更多的人所接受。现在,美、德等许多国家都开始接受中药,英 国所开设的中国传统医药诊所,就已经发展到近 3000 个。 8.中国传统医药学为什么显得“神秘”,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往往与古老的神话和传说紧密结合在一起。 B.它长期以来以隐秘的方式在寺庙中代代相传。 C.站在现代医学的角度看,它有难以解释的地方。 D.很多西方人对于中国传统医药学还不了解。 9.关于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比较,下列说法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西医学提出了下丘脑存在整合中心的学说,中医学解决了这一学说应用 中的问题。 B.中医学能治疗包括中风在内的所有疑难杂症,西医学对这些病则感到束 手无策。 C.中医学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辨证论治,西医学主要针对病理因素进行 治疗。 D.中医学借助望、闻、问、切收集全部素材,西医学借助仪器设备收集的 是部分素材。 10.请结合全文,说说中医将逐步被人们接受的理由(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5 题。(20 分) 泅渡兹勃鲁契河 【俄】伊萨克·巴别尔 ①六师师长电告,诺沃格拉德-沃伦斯克市已于今日拂晓攻克。师部当即由克拉 毕夫诺开拔,向该市进发。我们辎重车队殿后,沿着尼古拉一世用庄稼汉的白骨 由布列斯特铺至华沙的公路,一字儿排开,喧声辚辚地向前驶去。 ②我们四周的田野里,盛开着紫红色的罂粟花,下午的熏风拂弄着日见黄熟 的黑麦,而荞麦则宛若处子,伫立天陲,像是远方修道院的粉墙。静静的沃伦斯 克,逶迤西行,离开我们,朝白桦林珍珠般亮闪闪的雾霭而去,随后又爬上野花
似锦的山冈,将困乏的双手胡乱地伸进啤酒草的草丛。橙黄色的太阳泙游天际, 像二颗被砍下的头颅,云缝中闪耀着柔和的夕晖,落霞好似 旗,在我 们头顶猎猎飘拂。在傍晩的凉意中,昨天血战的腥味和死马的尸臭滴滴答答地落 下来。黑下来的兹勃鲁契河水声滔滔,正在将它的一道道急流和石滩的浪花之结 扎紧。桥梁都已毁坏,我们只得泅渡过河。庄严的朗月横卧于波涛之上。马匹下 到河里,水一直没至胸口,哗哗的水流从数以百计的马腿间奔腾而过。有人眼看 要没顶了,死命地咒骂着圣母。河里满是黑糊糊的大车,在金蛇一般的月影和闪 亮的浪谷之上,喧声、口哨声和歌声混作一团。 ③深夜,我们抵达诺沃格拉德市。我在拨给我住的那间屋里,看到了一个孕 妇和两个红头发、细脖子的犹太男人,还有个犹太男人贴着墙在蒙头大睡。在拨 给我住的这间屋里,几个柜子全给兜底翻过,好几件女式皮袄撕成了破布片,撂 得一地都是,地上还有人粪和瓷器的碎片,这都是犹太人视为至宝的瓷器,每年 过逾越节才拿出来用一次。 ④“打扫一下,”我对那女人说,“你们怎么过日子的,这么脏,一家子 好几口人……” ⑤两个犹太男人应声而动。他们穿着毡底鞋,一蹦一跳地走动着,收拾掉在 地上的垃圾。他们像猴子那样不发一声地蹦跳着,活像玩杂耍的日本人,他们的 脖子一个劲地转动,都鼓了起来。他们把一条破烂的羽绒褥子铺在地板上,让我 靠墙睡在第三个犹太人身旁。怯生生的贫困在我们地铺上方汇聚拢来。 ⑥万籁俱寂,只有月亮用它青色的双手抱住它亮晶晶的、无忧无虑的圆滚滚的脑 袋在窗外徜徉 ⑦我揉着肿胀的腿,躺到破褥子上,睡着了。我梦见了六师师长。他骑着一匹髙 大的牡马追赶旅长,朝他的眼睛连开两枪。子弹打穿了旅长的脑袋,他的两颗眼 珠掉到地上。“你为什么带着你的旅掉转枪头?”六师师长萨维茨基冲着脑袋瓜 开花的旅长怒吼道,就在这时我醒了过来,原来那个孕妇在用手指摩挲我的脸 ⑧“老爷,”她对我说,“您在梦里又是叫又是踢。我这就给您的地铺挪 个角落,省得您踢着我爹……” ⑨她的两条骨瘦如柴的腿,支着她的大肚子,打地板上站了起来。她把那个 睡着的人身上的被子掀开。只见一个死了的老头儿仰面朝天地躺在那里,他的喉 咙给切开了,脸砍成了两半,大胡子上沾满了血污,藏青色的,沉得像块铅 ⑩0“老爷,”犹太女人一边抖搂着褥子,一边说,“波兰人砍他的时候,他求他 们说:‘把我拉到后门去杀掉,别让我女儿看到我活活死去。’可他们才不管哩, 爱怎么干就怎么干,一一他是在这间屋里断气的,临死还念着我……现在我想知 道,”那女人突然放开嗓门,声震屋宇地说,“我想知道,在整个世界上,你们 还能在哪儿找到像我爹这样的父亲…” 注:巴别尔,犹太裔俄罗斯作家,代表作是短篇小说集《骑兵军》。国际文坛将 他誉为“苏俄时代的莫泊桑”。《欧洲人》杂志选出100位世界最佳小说家,巴 别尔名列第一。 11.请概括第②段划线处景物特征,并简析其作用。(3分) 12.请指出第五段划线句子的修辞手法,并说说表达效果。(3分)
似锦的山冈,将困乏的双手胡乱地伸进啤酒草的草丛。橙黄色的太阳浮游天际, 活像一颗被砍下的头颅,云缝中闪耀着柔和的夕晖,落霞好似一面面军旗,在我 们头顶猎猎飘拂。在傍晚的凉意中,昨天血战的腥味和死马的尸臭滴滴答答地落 下来。黑下来的兹勃鲁契河水声滔滔,正在将它的一道道急流和石滩的浪花之结 扎紧。桥梁都已毁坏,我们只得泅渡过河。庄严的朗月横卧于波涛之上。马匹下 到河里,水一直没至胸口,哗哗的水流从数以百计的马腿间奔腾而过。有人眼看 要没顶了,死命地咒骂着圣母。河里满是黑糊糊的大车,在金蛇一般的月影和闪 亮的浪谷之上,喧声、口哨声和歌声混作一团。 ③深夜,我们抵达诺沃格拉德市。我在拨给我住的那间屋里,看到了一个孕 妇和两个红头发、细脖子的犹太男人,还有个犹太男人贴着墙在蒙头大睡。在拨 给我住的这间屋里,几个柜子全给兜底翻过,好几件女式皮袄撕成了破布片,撂 得一地都是,地上还有人粪和瓷器的碎片,这都是犹太人视为至宝的瓷器,每年 过逾越节才拿出来用一次。 ④ “打扫一下,”我对那女人说,“你们怎么过日子的,这么脏,一家子 好几口人……” ⑤两个犹太男人应声而动。他们穿着毡底鞋,一蹦一跳地走动着,收拾掉在 地上的垃圾。他们像猴子那样不发一声地蹦跳着,活像玩杂耍的日本人,他们的 脖子一个劲地转动,都鼓了起来。他们把一条破烂的羽绒褥子铺在地板上,让我 靠墙睡在第三个犹太人身旁。怯生生的贫困在我们地铺上方汇聚拢来。 ⑥万籁俱寂,只有月亮用它青色的双手抱住它亮晶晶的、无忧无虑的圆滚滚的脑 袋在窗外徜徉。 ⑦我揉着肿胀的腿,躺到破褥子上,睡着了。我梦见了六师师长。他骑着一匹高 大的牡马追赶旅长,朝他的眼睛连开两枪。子弹打穿了旅长的脑袋,他的两颗眼 珠掉到地上。“你为什么带着你的旅掉转枪头?”六师师长萨维茨基冲着脑袋瓜 开花的旅长怒吼道,就在这时我醒了过来,原来那个孕妇在用手指摩挲我的脸。 ⑧ “老爷,”她对我说,“您在梦里又是叫又是踢。我这就给您的地铺挪 个角落,省得您踢着我爹……” ⑨她的两条骨瘦如柴的腿,支着她的大肚子,打地板上站了起来。她把那个 睡着的人身上的被子掀开。只见一个死了的老头儿仰面朝天地躺在那里,他的喉 咙给切开了,脸砍成了两半,大胡子上沾满了血污,藏青色的,沉得像块铅。 ⑩“老爷,”犹太女人一边抖搂着褥子,一边说,“波兰人砍他的时候,他求他 们说:‘把我拉到后门去杀掉,别让我女儿看到我活活死去。’可他们才不管哩, 爱怎么干就怎么干,——他是在这间屋里断气的,临死还念着我……现在我想知 道,”那女人突然放开嗓门,声震屋宇地说,“我想知道,在整个世界上,你们 还能在哪儿找到像我爹这样的父亲……” 注:巴别尔,犹太裔俄罗斯作家,代表作是短篇小说集《骑兵军》。国际文坛将 他誉为“苏俄时代的莫泊桑”。《欧洲人》杂志选出 100 位世界最佳小说家,巴 别尔名列第一。 11.请概括第②段划线处景物特征,并简析其作用。(3 分) 12.请指出第五段划线句子的修辞手法,并说说表达效果。(3 分)
13.第⑨段作者采用什么手法描写犹太老人遇害惨状?请简单评析这样描写的作 用?(4分) 14.第⑩段表达了小说中人物怎样的情感?揭示了小说怎样的主旨?(5分) 15.巴乌斯托夫斯基曾评价巴别尔:“这个人带着我们没有的新颖,观察并倾听 着我们这个世界。”请结合全文试从叙述、场景、情节等方面具体谈谈你对这句 话的理解。(5分) 、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杨尚希,弘农人也。尚希龆龀°而孤。年十一,辞母请受业长安。范阳卢辩见而 异之,令入太学,专精不倦,同辈皆共推服。宣帝时,令尚希抚慰山东、河北, 至相州而宣帝崩,与相州总管尉迟迥发丧于馆。尚希出谓左右曰:“蜀公哭不哀 而视不安,将有他計。吾不去,将及于难。”遂夜遁。及明,迥方觉,令数十骑 追不及,遂归京师。高祖以尚希宗室之望,又背迥而至,待之甚厚。及迥屯兵武 陟,遣尚希领宗室兵三千人镇潼关。寻授司会中大夫。 文帝受禅,拜度支尚书,进爵为公。岁余,出为河南道行台兵部尚书,加银青光 禄大夫。尚希时见天下州郡过多,上表曰:“自秦并天下,罢侯置守,汉、魏及 晋,邦邑屡改。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教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 具僚以众,资费日多,吏卒又倍,租调岁减。所谓人少官多,十羊九牧。今存要 去闲,并小为大,国家则不亏粟帛,选用则易得贤才。”帝览而嘉之,遂罢天下 诸郡。后历位瀛州刺史,兵部、礼部二尚书 尚希性惇厚,兼以学业自通,甚有雅望,为朝廷所重。上时每旦临朝,日侧不倦, 尚希谏曰:“周文王以忧勤损寿,武王以安乐延年。愿陛下举大纲,责成宰辅 繁碎之务,非人主所官亲。”上欢然曰:“公爱我者。”尚希素有足疾,上谓之 曰:“蒲州出美酒,足堪养病,屈公卧临之。”于是出拜蒲州刺史,仍领本州宗 团骠骑。尚希在州,甚有惠政,复引瀵水,立堤防,开稻田数千顷,人赖其利。 卒官,谥曰平。 子旻嗣,后封丹水县公,位安定郡丞。 (选自《隋书·列传第十一》,有删节) 【注释】①龆龀:指童年。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阳卢辩见而异之 异:怪异 B.遂夜遁。及明,迥方觉遁:逃跑 C.帝览而嘉之 嘉:赞美 D.尚希素有足疾 素:向来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3.第⑨段作者采用什么手法描写犹太老人遇害惨状?请简单评析这样描写的作 用?(4 分) 14.第⑩段表达了小说中人物怎样的情感?揭示了小说怎样的主旨?(5 分) 15.巴乌斯托夫斯基曾评价巴别尔:“这个人带着我们没有的新颖,观察并倾听 着我们这个世界。”请结合全文试从叙述、场景、情节等方面具体谈谈你对这句 话的理解。(5 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37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6~20 题。(19 分) 杨尚希,弘农人也。尚希龆龀①而孤。年十一,辞母请受业长安。范阳卢辩见而 异之,令入太学,专精不倦,同辈皆共推服。宣帝时,令尚希抚慰山东、河北, 至相州而宣帝崩,与相州总管尉迟迥发丧于馆。尚希出谓左右曰:“蜀公哭不哀 而视不安,将有他计。吾不去,将及于难。”遂夜遁。及明,迥方觉,令数十骑 追不及,遂归京师。高祖以尚希宗室之望,又背迥而至,待之甚厚。及迥屯兵武 陟,遣尚希领宗室兵三千人镇潼关。寻授司会中大夫。 文帝受禅,拜度支尚书,进爵为公。岁余,出为河南道行台兵部尚书,加银青光 禄大夫。尚希时见天下州郡过多,上表曰:“自秦并天下,罢侯置守,汉、魏及 晋,邦邑屡改。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 具僚以众,资费日多,吏卒又倍,租调岁减。所谓人少官多,十羊九牧。今存要 去闲,并小为大,国家则不亏粟帛,选用则易得贤才。”帝览而嘉之,遂罢天下 诸郡。后历位瀛州刺史,兵部、礼部二尚书。 尚希性惇厚,兼以学业自通,甚有雅望,为朝廷所重。上时每旦临朝,日侧不倦, 尚希谏曰:“周文王以忧勤损寿,武王以安乐延年。愿陛下举大纲,责成宰辅。 繁碎之务,非人主所宜亲。”上欢然曰:“公爱我者。”尚希素有足疾,上谓之 曰:“蒲州出美酒,足堪养病,屈公卧临之。”于是出拜蒲州刺史,仍领本州宗 团骠骑。尚希在州,甚有惠政,复引瀵水,立堤防,开稻田数千顷,人赖其利。 卒官,谥曰平。 子旻嗣,后封丹水县公,位安定郡丞。 (选自《隋书·列传第十一》,有删节) 【注释】①龆龀:指童年。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阳卢辩见而异之 异:怪异 B.遂夜遁。及明,迥方觉 遁:逃跑 C.帝览而嘉之 嘉:赞美 D.尚希素有足疾 素:向来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B.国家则不亏粟帛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甚有雅望,为朝廷所重 自余为僇人 D.周文王以忧勤损寿 不赂者以赂者丧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杨尚希童年时他的父亲就去世了。十一岁时,他辞别母亲到长安求学,后来 范阳卢辩送他进太学学习。 B.杨尚希机警过人,行事谨慎。在为皇帝发丧时,发现尉迟迥表现反常,断定 他会谋反,于是连夜逃离相州。 C.杨尚希认为当时天下州郡过多,给朝廷和百姓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于是上表 建议合并州郡,宣帝采纳了他的意见。 D.杨尚希有脚病,皇帝很关心他,让他担任蒲州刺史,因为蒲州出美酒,利于 养病。到蒲州后,他做了许多惠民的政事。 19.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3分) 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 满千二郡分领 20.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蜀公哭不哀而视不安,将有他计。吾不去,将及于难。(3分) (2)愿陛下举大纲,责成宰辅。繁碎之务,非人主所宜亲。(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122题。(7分) 过分水 再宿武关 温庭 筠 李涉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 高下邮商州。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 潺湲送客愁。 21.有人认为,温诗“溪水无情似有情”中的“似”字改成“却”字更好,你是 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简要赏析。(3分) 22.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写“溪水”?请指出两首诗通过溪水所 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答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324题。(5分)
B.国家则不亏粟帛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甚有雅望,为朝廷所重 自余为僇人 D.周文王以忧勤损寿 不赂者以赂者丧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尚希童年时他的父亲就去世了。十一岁时,他辞别母亲到长安求学,后来 范阳卢辩送他进太学学习。 B.杨尚希机警过人,行事谨慎。在为皇帝发丧时,发现尉迟迥表现反常,断定 他会谋反,于是连夜逃离相州。 C.杨尚希认为当时天下州郡过多,给朝廷和百姓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于是上表 建议合并州郡,宣帝采纳了他的意见。 D.杨尚希有脚病,皇帝很关心他,让他担任蒲州刺史,因为蒲州出美酒,利于 养病。到蒲州后,他做了许多惠民的政事。 19.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3 分) 窃 见 当 今 郡 县 倍 多 于 古 或 地 无 百 里 数 县 并 置 或 户 不 满 千 二 郡 分 领 20.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 分) (1)蜀公哭不哀而视不安,将有他计。吾不去,将及于难。(3 分) (2)愿陛下举大纲,责成宰辅。繁碎之务,非人主所宜亲。(4 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21~22 题。(7 分) 过分水 岭 再宿武关 温庭 筠 李涉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 高下邮商州。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 潺湲送客愁。 21. 有人认为,温诗“溪水无情似有情”中的“似”字改成“却”字更好,你是 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简要赏析。(3 分) 答: 22. 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写“溪水”?请指出两首诗通过溪水所 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请简要分析。(4 分) 答: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 23~24 题。(5 分)
①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 而曰:“鄙哉!砼砼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己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 哉!末之难矣。” (桀溺)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 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粳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 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23.荷蒉者说“深则厉,浅则揭”的用意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来说明。(2分) 24.根据两段中有关孔子言行的描写分析孔子对隐者的态度,概括出孔子的精神 品格(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 (荀子《劝学》) (2)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苏轼《赤 壁赋》) 弃 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4)元嘉草 草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 庭 (《克己复礼》)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2012年9月1日上午,北京什刹海前海水面上出现大量死鲶鱼。据了解, 这批鲶鱼是前天上午“放生”的,数量约有上千斤。专家表示,鲶鱼放入水中后 会吞食小鱼,容易造成食物链的紊乱。另外,被放养的鲇鱼多为人工饲养,不适 应什刹海的水体环境,因此造成大量死亡。 放生”作为佛门慈悲救度精神的代表,加上现代环保理念的解读,长 期以来都是许多中国人热衷的“善举”之一。但因为缺乏科学指导,加上功利驱 动,“放生”变成“杀生”的乱象屡屡上演,让这一常人眼中的善举变得粗暴而 又残忍。 请结合材料写一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求: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文体自选,除 诗歌外
①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 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 哉!末之难矣。” ②(桀溺)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 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 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23.荷蒉者说“深则厉,浅则揭”的用意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来说明。(2 分) 24.根据两段中有关孔子言行的描写分析孔子对隐者的态度,概括出孔子的精神 品格(3 分) (四)古诗文默写。(6 分) 2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 3 小题)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 利, , 。(荀子《劝学》) (2) ,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苏轼《赤 壁赋》) (3) , ,弃 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4)元嘉草 草, , 。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 庭, , 。 ”(《克己复礼》) 四、作文(60 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2012 年 9 月 1 日上午,北京什刹海前海水面上出现大量死鲶鱼。据了解, 这批鲶鱼是前天上午“放生”的,数量约有上千斤。专家表示,鲶鱼放入水中后 会吞食小鱼,容易造成食物链的紊乱。另外,被放养的鲇鱼多为人工饲养,不适 应什刹海的水体环境,因此造成大量死亡。 “放生”作为佛门慈悲救度精神的代表,加上现代环保理念的解读,长 期以来都是许多中国人热衷的“善举”之一。但因为缺乏科学指导,加上功利驱 动,“放生”变成“杀生”的乱象屡屡上演,让这一常人眼中的善举变得粗暴而 又残忍。 请结合材料写一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要求: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文体自选,除 诗歌外
荷州二O-二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一) 语文试卷答案 、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C(A.度duo德量力 B.因噎(y0)废食D.褒奖bao) 2.C(A户籍B蜷缩迅即D汇兑) 3.C(A“同时”说明无递进之意,“更”应为“也”;B机不可失:好的时机 不可放过,失掉了不会再来。这里不是什么“好时机”。应为“不失时机”D痛 心疾首:形容痛恨到极点,不合语境) 4.D(A.语意不明,“江西和福建的大部分地区”有歧义;B.缺主语。“历来” 前要加上“它”;C.关联词语序不当,应该把“不但”提到“消费物价指数”前 面;D.储蓄额的“高低”是隐含一面意义的两面词,对储蓄所来说都是都是储 蓄额的“增长”。) 5.C(①②句意思相同,②句倒装,意在强调,与前文“不禁为之震颤”相呼应, 故选②;③句“望它们”与下句顶真相连,更为连贯;根据语境“它们于无声处 悄然散发”“寂寞”等,故应选与之照应的⑤。) 6.(4分)为节约用度而合伙做某事。(本题将压缩语段与新词理解结合起来考 査。推敲材料中带有“拼”的例子,可以看出:“拼”的目的是为了省钱,“拼 的方法是几个人合伙做某事。) 7.(5分)示例一:你创造过历史,你创造过辉煌,你是赛场上的骏马,你是 天上的雄鹰 你是中国的骄傲,你是我们心中的英雄,你因伤退赛,你 虽败犹荣!祝你早日康复,再夺辉煌! 示例二:伤痛不是你的错,退赛不是你的过;天下没有长盛不衰的冠军,天下 只有刚强不屈的勇士。希望你擦干泪水,咬紧牙关,早日康复,为国增光 (针对“退赛”事件发表看法2分,给予鼓励2分,语言1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8.B(B项中的“它”指的是藏医学,并非中国传统医学。 9.C(A项中说“解决了 原文是指“缓解、明显改善”B项说能治疗“所 有疑难杂症”,文中无此义,也不符合事实D中“全部”与“部分”,无根据。) 0.(3分 ①中医学常常有着神奇的功效。 ②中医学对疾病的诊治,主要从整体着眼,针对功能采取多方面的调节性的治 疗 ③中医学在把握疾病的整体思维上显示出它的优势。 ④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四选三)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11.请概括第②段划线处景物特征,并简析其作用。(3分) ②我们四周的田野里,盛开着紫红色的器粟花,下午的熏风拂弄着日见黄熟的 黑麦,而荞麦则宛若处子,伫立天陲,像是远方修道院的粉墙。静静的沃伦斯 克,透迤西行,离开我们,朝自桦林珍珠般亮闪闪的实害而去,随后又爬上野
衢州二○一二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一) 语文试卷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C(A. 度 duó 德量力 B. 因噎(yē)废食 D. 褒奖 bāo ) 2.C(A 户籍 B 蜷缩 迅即 D 汇兑) 3.C (A “同时”说明无递进之意,“更”应为“也”;B 机不可失:好的时机 不可放过,失掉了不会再来。这里不是什么“好时机”。应为“不失时机”D 痛 心疾首:形容痛恨到极点,不合语境) 4. D(A.语意不明,“江西和福建的大部分地区”有歧义;B.缺主语。“历来” 前要加上“它”;C.关联词语序不当,应该把“不但”提到“消费物价指数”前 面;D.储蓄额的“高低” 是隐含一面意义的两面词,对储蓄所来说都是都是储 蓄额的“增长”。) 5.C(①②句意思相同,②句倒装,意在强调,与前文“不禁为之震颤”相呼应, 故选②;③句“望它们”与下句顶真相连,更为连贯;根据语境“它们于无声处 悄然散发”“寂寞”等,故应选与之照应的⑤。) 6.(4 分)为节约用度而合伙做某事。(本题将压缩语段与新词理解结合起来考 查。推敲材料中带有“拼”的例子,可以看出:“拼”的目的是为了省钱,“拼” 的方法是几个人合伙做某事。) 7.(5 分)示例一:你创造过历史,你创造过辉煌,你是赛场上的骏马,你是 天上的雄鹰, 你是中国的骄傲,你是我们心中的英雄,你因伤退赛,你 虽败犹荣!祝你早日康复,再夺辉煌! 示例二:伤痛不是你的错,退赛不是你的过;天下没有长盛不衰的冠军,天下 只有刚强不屈的勇士。希望你擦干泪水,咬紧牙关,早日康复,为国增光! (针对“退赛”事件发表看法 2 分,给予鼓励 2 分,语言 1 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 29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9 分) 8.B (B 项中的“它”指的是藏医学,并非中国传统医学。) 9.C(A 项中说“解决了……”,原文是指“缓解、明显改善”B 项说能治疗“所 有疑难杂症”,文中无此义,也不符合事实 D 中“全部”与“部分”,无根据。) 10.(3 分) ①中医学常常有着神奇的功效。 ②中医学对疾病的诊治,主要从整体着眼,针对功能采取多方面的调节性的治 疗。 ③中医学在把握疾病的整体思维上显示出它的优势。 ④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四选三)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5 题。(20 分) 11.请概括第②段划线处景物特征,并简析其作用。(3 分) ②我们四周的田野里,盛开着紫红色的罂粟花,下午的熏风拂弄着日见黄熟的 黑麦,而荞麦则宛若处子,伫立天陲,像是远方修道院的粉墙。静静的沃伦斯 克,逶迤西行,离开我们,朝白桦林珍珠般亮闪闪的雾霭而去,随后又爬上野
花似锦的山冈,将困乏的双手 进啤酒草的草丛。橙黄色的太阳淫游天 际,活像一颗被砍下的头颅,云缝中闪耀着柔和的夕晖,落篾好似一面面军旗 在我们头顶猎猎飘拂。在傍晚的凉意中,昨天血战的腥味和死马的尸臭滴滴答 答地落下来。黑下来的兹勃鲁契河水声滔滔,正在将它的一道道急流和石滩的 浪花之结扎紧。桥梁都已毁坏,我们只得泅渡过河。庄严的朗月横卧于波涛之 上。马匹下到河里,水一直没至胸口,哗哗的水流从数以百计的马腿间奔腾而 过。有人眼看要没顶了,死命地咒骂着圣母。河里满是黑糊糊的大车,在金蛇 一般的月影和闪亮的浪谷之上,喧声、口哨声和歌声混作一团 谷:宁静阴沉。(1分)它与下文泅渡兹勃鲁契河真切、鲜活的场景形成鲜明的 对比,充分地反映战争的惨烈无情。(2分) 12.请指出第五段划线句子的修辞手法,并说说表达效果。(3分) 他们像猴子那样不发一声地蹦跳着,活像玩杂耍的日本人,他们的脖子一个致 地转动,都鼓了起来 答:比喻。(1分)将人比作猴子,形象地写出了受尽战争苦难的百姓的凄苦、 卑微和麻木。(三者写其一)(2分)(什么手法+怎么体现的+什么作用) 13.第⑨段作者采用什么手法描写犹太老人遇害惨状?请简单评析这样描写的 作用?(4分) ⑨她的两条骨瘦如柴的腿,支着她的大肚子,打地板上站了起来。她把那个睡 着的人身上的被子掀开。只见一个死了的老头儿仰面朝天地躺在那里,他的喉 咙给切开了,脸砍成了两半,大胡子上沾满了血污,藏青色的,沉得像块铅。 答:(1分)自描手法。(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 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身 材很高大;青白险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莲莲的花白的胡子”,“穿 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些描写, 犹如用几条墨线,简单几笔,特征显露,尽传神态。)(外貌描写、细节描写) (1分) 作用:巴别尔细致、准确地描写了道受波兰人杀害的犹太老人的惨状,血腥、 恐怖, 更直观地写出了波兰人的凶残和战争的残。(3分) 14.第⑩段表达了小说中人物怎样的情感?揭示了小说怎样的主旨?(5分) ⑩“老爷,”犹太女人一边抖搂着褥子,一边说,“波兰人砍他的时候,他求 他们说:‘把我拉到后门去杀掉,别让我女儿看到我活活死去。’可他们才不 管哩,爱怎么干就怎么干,一他是在这间屋里断气的,临死还念着我……现 在我想知道,”那女人突然放开嗓门,声震屋宇地说,“我想知道,在整个世 界上,你们还能在哪儿找到像我爹这样的父亲… 答情① 父亲临死前对女儿的牵挂(深重的爱), 女儿对父亲的不舍和思念, ③对波兰人的凶残的控诉。(3分) 主旨: ①对人性(亲情)的高度赞美 ②对战争、杀戮的血泪控诉。(2分)
花似锦的山冈,将困乏的双手胡乱地伸进啤酒草的草丛。橙黄色的太阳浮游天 际,活像一颗被砍下的头颅,云缝中闪耀着柔和的夕晖,落霞好似一面面军旗, 在我们头顶猎猎飘拂。在傍晚的凉意中,昨天血战的腥味和死马的尸臭滴滴答 答地落下来。黑下来的兹勃鲁契河水声滔滔,正在将它的一道道急流和石滩的 浪花之结扎紧。桥梁都已毁坏,我们只得泅渡过河。庄严的朗月横卧于波涛之 上。马匹下到河里,水一直没至胸口,哗哗的水流从数以百计的马腿间奔腾而 过。有人眼看要没顶了,死命地咒骂着圣母。河里满是黑糊糊的大车,在金蛇 一般的月影和闪亮的浪谷之上,喧声、口哨声和歌声混作一团。 答:宁静阴沉。(1 分)它与下文泅渡兹勃鲁契河真切、鲜活的场景形成鲜明的 对比,充分地反映战争的惨烈无情。(2 分) 12.请指出第五段划线句子的修辞手法,并说说表达效果。(3 分) 他们像猴子那样不发一声地蹦跳着,活像玩杂耍的日本人,他们的脖子一个劲 地转动,都鼓了起来。 答:比喻。(1 分)将人比作猴子,形象地写出了受尽战争苦难的百姓的凄苦、 卑微和麻木。(三者写其一)(2 分)(什么手法+怎么体现的+什么作用) 13.第⑨段作者采用什么手法描写犹太老人遇害惨状?请简单评析这样描写的 作用?(4 分) ⑨她的两条骨瘦如柴的腿,支着她的大肚子,打地板上站了起来。她把那个睡 着的人身上的被子掀开。只见一个死了的老头儿仰面朝天地躺在那里,他的喉 咙给切开了,脸砍成了两半,大胡子上沾满了血污,藏青色的,沉得像块铅。 答:(1 分)白描手法。 (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 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身 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 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些描写, 犹如用几条墨线,简单几笔,特征显露,尽传神态。)(外貌描写、细节描写) (1 分) 作用:巴别尔细致、准确地描写了遭受波兰人杀害的犹太老人的惨状,血腥、 恐怖, 更直观地写出了波兰人的凶残和战争的残酷。(3 分) 14.第⑩段表达了小说中人物怎样的情感?揭示了小说怎样的主旨?(5 分) ⑩“老爷,”犹太女人一边抖搂着褥子,一边说,“波兰人砍他的时候,他求 他们说:‘把我拉到后门去杀掉,别让我女儿看到我活活死去。’可他们才不 管哩,爱怎么干就怎么干,——他是在这间屋里断气的,临死还念着我……现 在我想知道,”那女人突然放开嗓门,声震屋宇地说,“我想知道,在整个世 界上,你们还能在哪儿找到像我爹这样的父亲……” 答: 情感: ① 父亲临死前对女儿的牵挂(深重的爱), ② 女儿对父亲的不舍和思念, ③对波兰人的凶残的控诉。(3 分) 主旨: ①对人性(亲情)的高度赞美, ②对战争、杀戮的血泪控诉。(2 分)
15.巴乌斯托夫斯基曾评价巴别尔:“这个人带着我们没有的新颖,观察并倾听 着我们这个世界。”请结合全文试从叙述、场景、情节等方面具体谈谈你对这 句话的理解。(5分) 答:①叙述:文章采用了第一人称的有限视角,作者只是客观地呈现故事与人 物,在冷静的叙述中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与想象力 ②场景:如第二自然段、第五自然段的景物描写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如“橙 黄色的太阳浮游天际,活像一颗被砍下的头颅”“月亮用它青色的双手抱住它 亮晶晶的、无忧无虑的圆滚滚的脑袋”,比喻新颖奇特,渲染了特殊的战争氛 围,暗示了战争中普通百姓的命运。 ③情节:对于“犹太女人父亲”的死釆用了伏笔的手法(情节的摇摆),直到 后文才揭开父亲早就是死的真相,并在结尾通过“女儿”的回忆使文章达到情 感的高潮,批判战争的残酷,揭示文章爱的主旨。 ④情感:作者在处理作品情感上采取了适当的隐忍和节制,小说的情感始终保 持蓄势待发的态势,直到文末才达到高潮,使作品有了充满人性的温情 (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至少有两个以上角度,但不要求面面俱到,必须结 合文章分析。请同学们好好复习《外国小说鉴赏》每个单元的话题部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16.A(异:对……感到惊异) 17.D(D“因为”;A表示比较/“向”;B“就、便”/表示转折,“却”;C 与“所”连用,表被动/“成为”) 18.C(采纳了他意见的是文帝,不是宣帝) 19.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3 分) 20.(1)(3分)蜀公哭泣不哀伤而且眼神不安定,将会有别的图谋。我们不离 开,将遑受灾难。(“而、去、及”各1分) (2)(4分)希望陛下抓住要点,要求宰相去完成。繁杂琐碎的事务,不是适 宜皇上亲自去处理的。(“举、责、宜、亲”各1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122题。(7分) 21、(3分)可以有两种答案。①不同意。溪水本无情,但眼前这条溪水, 却又似乎有情。“似”字暗透出这只是诗人时或浮现的一种主观感觉,语意灵动 轻妙;并设置悬念,引导读者去体悟作者的感情。②同意。在“入山三日”的 旅程中,溪水与旅人一路相伴,慰藉他的寂寞;而将别之际,又一夜潺湲,依依 惜别。“却”字肯定并强调了溪水的有情,赋予溪水一种动人的人情美。 22、(4分)拟人(1分)前一首诗写一夜潺湲的溪水仿佛是在和自己这个同行 三日的友伴殷勤话别。诗人由溪水的“有情”表现自己对溪水的依依惜别之情。 后一首诗写一夜潺湲的溪水仿佛是为诗人的不幸远别而呜咽啜泣,又仿佛是从他 的心中流出,载着绵绵无尽的离秋别恨,长流远去。诗人借溪水抒发了去国离乡 的愁苦情怀。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324题。(5分) 23.规劝孔子要学会变通。(2分) 24.对桀溺之辈乱世退隐避世的做法感到失望无奈,为他们对自己的不理解感到 苍凉(悲凉), 知其不可而为之。(3分)
15.巴乌斯托夫斯基曾评价巴别尔:“这个人带着我们没有的新颖,观察并倾听 着我们这个世界。”请结合全文试从叙述、场景、情节等方面具体谈谈你对这 句话的理解。(5 分) 答:①叙述:文章采用了第一人称的有限视角,作者只是客观地呈现故事与人 物,在冷静的叙述中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与想象力。 ②场景:如第二自然段、第五自然段的景物描写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如“橙 黄色的太阳浮游天际,活像一颗被砍下的头颅”“月亮用它青色的双手抱住它 亮晶晶的、无忧无虑的圆滚滚的脑袋”,比喻新颖奇特,渲染了特殊的战争氛 围,暗示了战争中普通百姓的命运。 ③情节:对于“犹太女人父亲”的死采用了伏笔的手法(情节的摇摆),直到 后文才揭开父亲早就是死的真相,并在结尾通过“女儿”的回忆使文章达到情 感的高潮,批判战争的残酷,揭示文章爱的主旨。 ④情感:作者在处理作品情感上采取了适当的隐忍和节制,小说的情感始终保 持蓄势待发的态势,直到文末才达到高潮,使作品有了充满人性的温情。 (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至少有两个以上角度,但不要求面面俱到,必须结 合文章分析。请同学们好好复习《外国小说鉴赏》每个单元的话题部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37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6~20 题。(19 分) 16.A(异:对……感到惊异) 17.D(D“因为”;A 表示比较/“向”;B“就、便”/表示转折,“却”;C 与“所”连用,表被动/“成为”) 18.C(采纳了他意见的是文帝,不是宣帝) 19.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3 分) 20.(1)(3 分)蜀公哭泣不哀伤而且眼神不安定,将会有别的图谋。我们不离 开,将遭受灾难。(“而、去、及”各 1 分) (2)(4 分)希望陛下抓住要点,要求宰相去完成。繁杂琐碎的事务,不是适 宜皇上亲自去处理的。(“举、责、宜、亲”各 1 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21~22 题。(7 分) 21、(3 分)可以有两种答案。① 不同意。溪水本无情,但眼前这条溪水, 却又似乎有情。“似”字暗透出这只是诗人时或浮现的一种主观感觉,语意灵动 轻妙;并设置悬念,引导读者去体悟作者的感情。② 同意。在“入山三日”的 旅程中,溪水与旅人一路相伴,慰藉他的寂寞;而将别之际,又一夜潺湲,依依 惜别。“却”字肯定并强调了溪水的有情,赋予溪水一种动人的人情美。 22、(4 分)拟人(1 分)前一首诗写一夜潺湲的溪水仿佛是在和自己这个同行 三日的友伴殷勤话别。诗人由溪水的“有情”表现自己对溪水的依依惜别之情。 后一首诗写一夜潺湲的溪水仿佛是为诗人的不幸远别而呜咽啜泣,又仿佛是从他 的心中流出,载着绵绵无尽的离秋别恨,长流远去。诗人借溪水抒发了去国离乡 的愁苦情怀。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 23~24 题。(5 分) 23.规劝孔子要学会变通。(2 分) 24.对桀溺之辈乱世退隐避世的做法感到失望无奈,为他们对自己的不理解感到 苍凉(悲凉), 知其不可而为之。(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