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初 语文 2006.l1.14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得分 基础知识及运用(35分) 氵(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的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诠释(quan)憧憬(jng) 徘徊(hui) 裨益(bi) B.巍然(wei) 屹立(yi) 穿梭(su0) 须臾(yu) C.徜徉( chang)慷概(kai)湍急(tuan)浸透(jin) D.进(beng)溅弹(tan)指 淀(dian) 烙饼(1ao) 线2.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 人呢 B.你去,还是我去? C.都复习好了吗?这次期中考试。 内 D.我想知道他为什么没有来?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製: A.老师几句点评,使我茅塞顿开:“啊,这篇文章原来还有这么深刻的内涵。” B.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C.我军坚守阵地一天一夜,牺牲惨重,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后援部队终于赶到了 D.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每当站在祖国的地图前,使我油然而生无尽的遐想。 B.能否坚持体育锻炼,是身体健康的保证。 C.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听着这位勇擒歹徒的英雄的动人报告。 D.祖国需要我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5.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 铜答 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 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 A.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 B.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C.不显眼的细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 D.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6.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十三岁的际遇》回顾了作者自己与北大的渊源,特别是在北大两年学习与生 活的感受,表达了热爱北大、赞美北大以及为了北大而不能离开北大的复杂 感情和渴望自由飞翔、渴望创造的精神。文章叙述、议论、说明、抒情、描 写相结合。 第1页(共8页)
第1页(共8页) 扬 州 中 学 教 育 集 团 树 人 学 校 2006–2007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初 一 语 文 2006.11.14 (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得分_____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5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2 分) 1. 下列词语的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诠.释(quán) 憧憬..(jǐng) 徘徊.(huí) 裨.益(bì) B. 巍然(wēi) 屹立(yì) 穿梭(suō) 须臾(yǘ) C. 徜徉.(cháng) 慷概.(kǎi) 湍.急(tuān) 浸.透(jìn) D. 迸.(bèng)溅 弹.(tán)指 沉淀.(diàn) 烙.饼(lào) 2.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 ) A.“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 人呢?” B. 你去,还是我去? C. 都复习好了吗?这次期中考试。 D. 我想知道他为什么没有来? 3.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老师几句点评,使我茅塞顿开 ....:“啊,这篇文章原来还有这么深刻的内涵。” B. 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 ....的精神值得提倡。 C. 我军坚守阵地一天一夜,牺牲惨重,在这千钧一发 ....之际,后援部队终于赶到了。 D. 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每当站在祖国的地图前,使我油然而生无尽的遐想。 B. 能否坚持体育锻炼,是身体健康的保证。 C. 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听着这位勇擒歹徒的英雄的动人报告。 D. 祖国需要我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5. 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 ) 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 ;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 A. 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 B. 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C. 不显眼的细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 D. 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6. 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十三岁的际遇》回顾了作者自己与北大的渊源,特别是在北大两年学习与生 活的感受,表达了热爱北大、赞美北大以及为了北大而不能离开北大的复杂 感情和渴望自由飞翔、渴望创造的精神。文章叙述、议论、说明、抒情、描 写相结合。 …………………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 班 级____________ 姓 名____________ 学 号______ …………………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 班 级____________ 姓 名____________ 学 号______
B.《端午日》一文剪裁详略得当。作者凭着对湘西端午民俗的细致观察和深切感受, 描写了龙舟竞渡和追赶鸭子的欢快场面,展现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表 现了团结奋斗的民族精神。 C.“实际上一共61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从沉船时哈尔威那坚定、自若、庄严 的神态看,这句话最好的理解是并没有忘掉自己,而是有意不包括自己,抱定了 与船共存亡的决心 D.《往事依依》通过“我”对初中求学生涯中一些常萦绕胸怀因而十分留恋的往事 的回忆,抒写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深情,告诉青少年要多读 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二)积累运用(23分) 7.填字成词(4分) 相()并论 走()无路 视同() 谈笑风 8.名句和文化常识填空。(9分) (1)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谁到人生无再少? ,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 (4)梅须逊雪三分白 。(卢梅坡《雪梅》) (5)中庭地白树栖鸦, 。(王建《十五夜望月》) (6)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 海上的夜 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巴金《繁星》) (7)成功的花 。(冰心《成功的花》) (8)四面湖山归眼底, (这是湖南 的对联)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是民族英雄 两广总督府的对联) 9.仿照例句,再写一个比喻句(2分) 例: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仿:语文是 10.请根据你对名著的阅读积累,将下面尚未完成的“读书推荐卡”制作完整。(4分 读书推荐卡 书名《汤姆索亚历险记》 作者 国籍 精彩情节 推荐理由 第2页(共8页)
第2页(共8页) B.《端午日》一文剪裁详略得当。作者凭着对湘西端午民俗的细致观察和深切感受, 描写了龙舟竞渡和追赶鸭子的欢快场面,展现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表 现了团结奋斗的民族精神。 C. “实际上一共 61 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从沉船时哈尔威那坚定、自若、庄严 的神态看,这句话最好的理解是并没有忘掉自己,而是有意不包括自己,抱定了 与船共存亡的决心。 D.《往事依依》通过“我”对初中求学生涯中一些常萦绕胸怀因而十分留恋的往事 的回忆,抒写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深情,告诉青少年要多读 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二)积累运用(23 分) 7. 填字成词(4 分) 相( )并论 走( )无路 一视同( ) 谈笑风( ) 8. 名句和文化常识填空。(9 分) (1)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2)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谁到人生无再少? ,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 (4)梅须逊雪三分白, 。(卢梅坡《雪梅》) (5)中庭地白树栖鸦, 。(王建《十五夜望月》) (6) 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 。海上的夜 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巴金《繁星》) (7)成功的花, ! , , 。(冰心《成功的花》) (8)四面湖山归眼底, 。(这是湖南 的对联) (9) ,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是民族英雄 书 两广总督府的对联) 9. 仿照例句,再写一个比喻句(2 分) 例: 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仿: 语文是 , 。 10. 请根据你对名著的阅读积累,将下面尚未完成的“读书推荐卡”制作完整。(4 分) 读书推荐卡 书 名 《汤姆·索亚历险记》 作 者_________ 国籍_________ 精彩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口语交际(4分) 天,某中学七年级(三)班的张红正要上学,她妈妈突然晕倒,不省人事。在众邻 居的帮助下,妈妈被及时送进了医院。张红要向班主任仲老师请假,还要把此事告诉出差 在外的爸爸。现电话已接通,请你代张红讲话,语言要求简明、连贯、得体。 (1)张红对老师说: (2)张红对爸爸说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苏轼《水调歌头》,回答文后问题。(4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 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 :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干里共婵娟。 12.下列对诗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是化用杜甫《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 内 我今停杯一问之”的两句诗意 B.“我欲乘风归云,又恐琼楼玉宇”,“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几句设想, 暗示了中秋之夜月色的明丽,夜气的清寒,但不能透露作者对人间终不忍弃绝 的复杂心情。 C.下阕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 是一种自然常理。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禅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 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词人终于以理遣情,希望从共赏明月中互致慰藉,离 别之憾可以从兄弟友爱中获得补偿,这样也就能做到“不应有恨”了 郧13.这首词反映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二)阅读《寓言二则》,回答文后问题。(17分)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日 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日:“何不试之以足?”日:“宁 信度,无自信也。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第3页(共8页)
第3页(共8页) 11. 口语交际(4分) 一天,某中学七年级(三)班的张红正要上学,她妈妈突然晕倒,不省人事。在众邻 居的帮助下,妈妈被及时送进了医院。张红要向班主任仲老师请假,还要把此事告诉出差 在外的爸爸。现电话已接通,请你代张红讲话,语言要求简明、连贯、得体。 (1)张红对老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红对爸爸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55 分) (一)阅读苏轼《水调歌头》,回答文后问题。(4 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 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 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2. 下列对诗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是化用杜甫《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的两句诗意。 B.“我欲乘风归云,又恐琼楼玉宇”,“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几句设想, 暗示了中秋之夜月色的明丽,夜气的清寒,但不能透露作者对人间终不忍弃绝 的复杂心情。 C. 下阕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 是一种自然常理。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禅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 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词人终于以理遣情,希望从共赏明月中互致慰藉,离 别之憾可以从兄弟友爱中获得补偿,这样也就能做到“不应有恨”了。 13. 这首词反映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寓言二则》,回答文后问题。(17 分) (一)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 “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 信度,无自信也。” (二)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 班 级____________ 姓 名____________ 学 号______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4分) (1)先自度其足( (2)反归取之 (3)遽契其舟( (4)是吾剑之所从坠( 15.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何不试之以足? A.反归取之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C.项为之强 D.至之市 16.翻译文句。(4分) (1)宁信度,无自信也 (2)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7.请你为两则寓言分别添上标题。(2分)《 18.这二则寓言的内容不同,但讽刺的人物相同,请你写出文中的郑人和楚人的共同点, 并说说你从他们身上应该吸取哪些教训。(4分) 共同点 (三)阅读《社戏》选段,回答一题。(15分) [甲]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 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 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 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乙]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 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 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 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19.写夜航去看戏的是()段,写看完戏归航的是()段。(6分) 20.两段都描写了船行很快。哪一处是正面描写?哪两处是侧面描写?(3分) (1)正面描写船快的: (2)侧面描写船快的 页(共8页)
第4页(共8页) 1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4 分) (1)先自度.其足( ) (2)反.归取之( ) (3)遽契.其舟 ( ) (4)是.吾剑之所从坠( ) 15. 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例句:何不试之以足? A. 反归取之 B.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C. 项为之强 D. 至之市 16. 翻译文句。(4 分) (1)宁信度,无自信也。 (2)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7. 请你为两则寓言分别添上标题。(2 分)《 》《 》 18. 这二则寓言的内容不同,但讽刺的人物相同,请你写出文中的郑人和楚人的共同点, 并说说你从他们身上应该吸取哪些教训。(4 分) 共同点: 教训: (三)阅读《社戏》选段,回答—题。(15 分) [甲]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 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 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 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乙]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 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 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 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19. 写夜航去看戏的是( )段,写看完戏归航的是( )段。(6 分) 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0. 两段都描写了船行很快。哪一处是正面描写?哪两处是侧面描写?(3 分) (1)正面描写船快的: (2)侧面描写船快的:① ②
21.两段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分别写出比喻的喻体并分析比喻的表达效果.(4分) 甲段:喻体 表达效果 乙段:喻体 表达效果 22.请你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写一句话,要求能表现你愉快的心情。(2分) (四)阅读下面的这篇课外短文,回答一题(19分 往事 ①如烟的往事有许多,大都被我淡忘了。然而,独有那件雨天里发生的小事,却长 :久地印在我的心中,时时撞击着我的心,使我清醒,催我奋进 ②三年前的一个夏日,刚才还是蓝天,却忽然哗哗地下起雨来。我赶忙去给妈妈送 伞。真不巧,她没在,我又扫兴地往回跑。路上的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雨淋得直跑。我 虽然打着伞,可风夹着雨点还是往脸上扫,雨不小呢!我慌忙地跑到单元门口时,不小 心差点和一辆装满脏物的手推车撞上。我忙一抬头,哟,这小小单元门边的房檐下,竟 站着好几个人呢,里头还有那个往日管扫地的老妈妈,她好像以一种异样的热切的眼光 淑在看我,我什么也没颐,就从她身边一擦而过,上了楼 ③我感到身上一阵冷,急忙换下被淋湿的衣服。雨越下越大,我赶忙去关窗户。透 过雾气蒙蒙的雨帘,我漫不经心地朝下一望。突然,我的目光惊呆了,我又看到了那几 个在房檐下的避雨人:那个往日默默扫地的老妈妈正来回挪动着脚步,她的旁边站着 位抱小孩的母亲,孩子正在蹬着腿脚,不用说他在大哭,母亲已经脱下了外衣包在孩子 准身上,还有…我不敢再往下看了,我觉得他们会向我投来锋利的目光,那是热切的目 光的落空。我颓然地向后退,靠墙站住了,窗外的雨好像在冲刷我心灵污点,我的思绪 纷繁。 答 ④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教育我要学会助人;戴上了红领巾,我意识到助人为乐是 种美德;佩带金色团徽的那天晩上,我抄录了高尔基给他儿子信中的话:"…….给永远 比拿快乐…一丝甜蜜的回忆被哗哗的雨声打断了。我这是怎么了?我不是发,无 论走到哪里都要给人留下温暖与快乐吗?我责问自己透过窗外的雨帘,我看到了自 忌的心灵深处自私的污点我猛然抓起雨伞冲出了家门 ⑤然而,在雨的世界里什么都没有 他们不知在谁的帮助下走了。我转回身 呆立着,任凭雨点猛烈地砸在伞上,砸在我心上… ⑥三年过去了,这件小事却并没有过去,它总是闪现在我的眼前。让那些猛烈的雨 点永远冲刷我的人生道路上的污渍吧 第5页(共8页)
第5页(共8页) 21. 两段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分别写出比喻的喻体并分析比喻的表达效果.(4 分) 甲段:喻体__________ 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段:喻体____________ 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请你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写一句话,要求能表现你愉快的心情。(2 分) (四)阅读下面的这篇课外短文,回答—题(19 分) 往事 ①如烟的往事有许多,大都被我淡忘了。然而,独有那件雨天里发生的小事,却长 久地印在我的心中,时时撞击着我的心,使我清醒,催我奋进。 ②三年前的一个夏日,刚才还是蓝天,却忽然哗哗地下起雨来。我赶忙去给妈妈送 伞。真不巧,她没在,我又扫兴地往回跑。路上的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雨淋得直跑。我 虽然打着伞,可风夹着雨点还是往脸上扫,雨不小呢!我慌忙地跑到单元门口时,不小 心差点和一辆装满脏物的手推车撞上。我忙一抬头,哟,这小小单元门边的房檐下,竟 站着好几个人呢,里头还有那个往日管扫地的老妈妈,她好像以一种异样的热切的眼光 ..... 在看我,我什么也没顾,就从她身边一擦而过,上了楼。 ③我感到身上一阵冷,急忙换下被淋湿的衣服。雨越下越大,我赶忙去关窗户。透 过雾气蒙蒙的雨帘,我漫不经心地朝下一望。突然,我的目光惊呆了,我又看到了那几 个在房檐下的避雨人:那个往日默默扫地的老妈妈正来回挪动着脚步,她的旁边站着一 位抱小孩的母亲,孩子正在蹬着腿脚,不用说他在大哭,母亲已经脱下了外衣包在孩子 身上,还有……我不敢再往下看了,我觉得他们会向我投来锋利的目光 .....,那是热切的目 光的落空。我颓然地向后退,靠墙站住了,窗外的雨好像在冲刷我心灵污点,我的思绪 纷繁。 ④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教育我要学会助人;戴上了红领巾,我意识到助人为乐是一 种美德;佩带金色团徽的那天晚上,我抄录了高尔基给他儿子信中的话:“……给永远 比拿快乐……”一丝甜蜜的回忆被哗哗的雨声打断了。我这是怎么了?我不是发誓,无 论走到哪里,都要给人留下温暖与快乐吗?我责问自己。透过窗外的雨帘,我看到了自 己的心灵深处自私的污点……我猛然抓起 ....雨伞,冲出..了家门。 ⑤然而,在雨的世界里什么都没有了——他们不知在谁的帮助下走了。我转回身, 呆立着,任凭雨点猛烈地砸在伞上,砸在我心上…… ⑥三年过去了,这件小事却并没有过去,它总是闪现在我的眼前。让那些猛烈的雨 点永远冲刷我的人生道路上的污渍吧! …………………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 班 级____________ 姓 名____________ 学 号______
23.请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4分) A.锐利()B.遗忘 )C.冲洗()D.责备( 24.文中第③段写“我不敢再往下看了”,这是为什么?选出理解准确的一项() A.因为下边的场面太令人害怕了,那些人会看不起“我”,责骂“我。(2分) B.因为下边有热切期望而又极为失望的目光,使“我”无地自容,使“我”自责。 C.因为下边有人会批评“我”,指责“我”,使“我”难堪,使“我”抬不起头 25.文中第②段中“热切的眼光”和第③段中“锋利的目光”分别是什么意思?(4分) “热切的眼光”指 “锋利的目光”指 26.文章第④段中画“、”线的词句,是通过描写和描写表现人物的 这段中的加点词“猛然抓起”“冲出”表现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选出理解正确 的一项()(4分) A.表现了“我”的悔悟,以及改正缺点的行动和决心 B.表现了“我”的动作十分迅速、利落 C.表现了“我”恍然大悟,突然想起了这件事、赶快去做的样子。 27.发挥你的想象写出文中“还有”后面省略号省略的内容。(2分) 28.高尔基给他儿子信中的话:“……给永远比拿快乐……”你认为“给”和“拿”分别 是什么意思?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3分) 给” 拿” 我的理解 第6页(共8页)
第6页(共8页) 23. 请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4 分) A. 锐利( ) B. 遗忘( )C. 冲洗( ) D. 责备( ) 24. 文中第③段写“我不敢再往下看了”,这是为什么?选出理解准确的一项( ) (2 分) A. 因为下边的场面太令人害怕了,那些人会看不起“我”,责骂“我”。 B. 因为下边有热切期望而又极为失望的目光,使“我”无地自容,使“我”自责。 C. 因为下边有人会批评“我”,指责“我”,使“我”难堪,使“我”抬不起头。 25. 文中第②段中“热切的眼光”和第③段中“锋利的目光”分别是什么意思?(4 分) “热切的眼光”指 “锋利的目光”指 26. 文章第④段中画“ ”线的词句,是通过 描写和 描写表现人物的。 这段中的加点词“猛然抓起”“冲出”表现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选出理解正确 的一项( )(4 分) A. 表现了“我”的悔悟,以及改正缺点的行动和决心。 B. 表现了“我”的动作十分迅速、利落。 C. 表现了“我”恍然大悟,突然想起了这件事、赶快去做的样子。 27. 发挥你的想象写出文中“还有”后面省略号省略的内容。 (2 分) 28. 高尔基给他儿子信中的话:“……给永远比拿快乐……”你认为“给”和“拿”分别 是什么意思?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3 分) “给”: “拿”: 我的理解:
四、作文(60分) 不知不觉中,新学期两个多月过去了,这两个多月在你的学生生涯里也许是最不寻 :常的。你的家庭、你的学习、你的生活都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也许使你快乐、使你兴 奋、使你充满信心,也许使你困惑、使你忧虑、使你不知所措。对生活的关注和思考让 我们觉得自己好象突然长大了许多,成熟了许多。成长的收获也许来自老师、亲友的 密关爱、理解和鼓励,也许来自书籍的启迪,也许来自环境的熏陶……请把你上中学后最 氵洙切的经历、感受写下来。 题目:上了中学以后 要求:(1)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写真事,诉真情,内容完整,字迹清晰。 (3)文中涉及真实人名或班级请用“××”代替。 题目 内 製: 铜答 H 第7页(共8页)
第7页(共8页) 四、作文(60 分) 不知不觉中,新学期两个多月过去了,这两个多月在你的学生生涯里也许是最不寻 常的。你的家庭、你的学习、你的生活都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也许使你快乐、使你兴 奋、使你充满信心,也许使你困惑、使你忧虑、使你不知所措。对生活的关注和思考让 我们觉得自己好象突然长大了许多,成熟了许多 。成长的收获也许来自老师、亲友的 关爱、理解和鼓励,也许来自书籍的启迪,也许来自环境的熏陶……请把你上中学后最 深切的经历、感受写下来。 题目:上了中学以后 要求:(1)字数不少于 600 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写真事,诉真情,内容完整,字迹清晰。 (3)文中涉及真实人名或班级请用“××”代替。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 …………………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 班 级____________ 姓 名____________ 学 号______
(命题、审核:扬中树人考试命题研究组 第8页(共8页)
第8页(共8页) 600 700 (命题、审核:扬中树人考试命题研究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