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闻 读文本:读出一种尴尬 和一种辛苦 二读文本:读出两个转折 和一种执着 三读文本:读出一幅图画 和一种愉悦 ·四读文本:读出一种朴实 和一种人格
• 一读文本:读出一种尴尬 和一种辛苦 • 二读文本:读出两个转折 和一种执着 • 三读文本:读出一幅图画 和一种愉悦 • 四读文本:读出一种朴实 和一种人格
理解默写 1、表明隐居之地和劳动结果的诗句是: ·2、写诗人早出晚归,不辞劳苦(表明诗人带着 闲适、自豪的心情,写一日的情形,可见诗人勤 奋、执著)的诗句是 ·3、表明诗人热爱田园,恰然自得,不愿在污浊 的现实中迷失自我(主旨句)的语句: 4、《归园田居》中能体现诗人要按自己愿望生 活的诗句是: 5、表达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引用《归园田居》 中的诗句最合适的是 ·6、诗中描绘了美丽的“月下归耕图”,暗示了 这种艰辛在作者眼里是快乐的句
理解默写 • 1、表明隐居之地和劳动结果的诗句是: • 2、写诗人早出晚归,不辞劳苦(表明诗人带着 闲适、自豪的心情,写一日的情形,可见诗人勤 奋、执著)的诗句是: • 3、表明诗人热爱田园,怡然自得,不愿在污浊 的现实中迷失自我(主旨句)的语句: • 4、《归园田居》中能体现诗人要按自己愿望生 活的诗句是: • 5、表达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引用《归园田居》 中的诗句最合适的是: • 6、诗中描绘了美丽的“月下归耕图”,暗示了 这种艰辛在作者眼里是快乐的句 子:
品味诗歌 内容:种豆→收获稀少,耕作辛劳 感情:意愿→辞官隐居,远离世俗 语言特色:平谈自然,真挚醇美
品味诗歌: 内容:种豆 → 收获稀少,耕作辛劳 感情:意愿 → 辞官隐居,远离世俗 语言特色: 平谈自然,真挚醇美
总结 作者通过这首诗,向我们 展示了一幅辛勤劳作而心情闲 适的农村生活劃面,捋发了使 归隐远离出给的原望
总结: 作者通过这首诗,向我们 展示了一幅辛勤劳作而心情闲 适的农村生活画面,抒发了他 辞官归隐,远离世俗的愿望
使至塞上 王维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 作家。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少有才名。开元九年 (721)中进士,任太乐丞,后因事受牵累被贬到济州 (今山乐长青县)作司库参军。 王维是个多才多艺并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作家,他能诗 能画,精通音乐,首创破墨山水画,成一派之宗。受音乐 书法、绘画的影响,他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 具有词句秀冶,意境清新,格调高雅,音韵婉转,情景交 融的特点。尤其是避世隐居时的诗歌,多以山水田园景色 寄托孤寂闲适的情怀。这一类诗以感受敏锐,体物细微, 诗“中有事画”见长,对后世影响深远。宋朝苏轼曾称赞 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 作家。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少有才名。开元九年 (721)中进士,任太乐丞,后因事受牵累被贬到济州 (今山乐长青县)作司库参军。 王维是个多才多艺并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作家,他能诗 能画,精通音乐,首创破墨山水画,成一派之宗。受音乐、 书法、绘画的影响,他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 具有词句秀冶,意境清新,格调高雅,音韵婉转,情景交 融的特点。尤其是避世隐居时的诗歌,多以山水田园景色 寄托孤寂闲适的情怀。这一类诗以感受敏锐,体物细微, 诗“中有事画”见长,对后世影响深远。宋朝苏轼曾称赞 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历虫景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番发兵攻打 唐属小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 737年春,可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 西大破吐番军。王维奉使出塞宣慰。本篇 即写出塞时沿途景色,察访军情。这实际 是将王维排挤出朝迁。这道诗作于赴边途 中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番发兵攻打 唐属小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 737年春,可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 西大破吐番军。王维奉使出塞宣慰。本篇 即写出塞时沿途景色,察访军情。这实际 是将王维排挤出朝迁。这道诗作于赴边途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