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诗四首导学案 一、目的要求 1.了解四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四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3.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4.背诵并默写四首诗。 5.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奏及韵律,感受其声韵美; 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6.分析四首诗中的景物描写,体味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赏析作品的意境 美 7.揣摩品味诗中精彩语句的含义和技巧,并使之了然于心,成为自己的语 言财富。 8这四首诗,描绘自然山水,歌咏田园风光,文笔优美,情真意醇。学习它 们,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二、教学重点 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四首诗 三、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通过朗读,把握其节奏韵律,感受古典诗歌的声韵美。通 过反复吟诵,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要求眼到、口到、心到,把自己融入诗 歌中去,用自己的声音传达诗人的心声 2.联想法。古典诗歌语言精练,内涵丰富,教学时宜让学生充分张开联想 的翅膀,想像作品的画面,充分体会诗歌的意境。 3.点拨法。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以点带面,以利学生对作品的整体理 解 4.讨论法。学生互动,交流读诗的感受以及对诗歌的认识。 五、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归园田居》 导入。 陶渊明可算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因为他写出了大量歌颂田园 风光和农村生活的诗篇。他做过几任小官,41岁那年辞官而归,从此住在农村, 亲自参加田间劳动。诗题的意思是回到园田居住。 二、读读、翻译、探究。 原文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其三) 在南山脚下种了豆子,杂草茂盛,而豆苗却稀疏。 早晨起来,去南山下除杂草,晚上顶着月亮扛着锄头回家
30 诗四首导学案 一、目的要求 1.了解四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四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3.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4.背诵并默写四首诗。 5.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奏及韵律,感受其声韵美; 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6.分析四首诗中的景物描写,体味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赏析作品的意境 美。 7.揣摩品味诗中精彩语句的含义和技巧,并使之了然于心,成为自己的语 言财富。 8.这四首诗,描绘自然山水,歌咏田园风光,文笔优美,情真意醇。学习它 们,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二、教学重点 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四首诗。 三、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通过朗读,把握其节奏韵律,感受古典诗歌的声韵美。通 过反复吟诵,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要求眼到、口到、心到,把自己融入诗 歌中去,用自己的声音传达诗人的心声。 2.联想法。古典诗歌语言精练,内涵丰富,教学时宜让学生充分张开联想 的翅膀,想像作品的画面,充分体会诗歌的意境。 3.点拨法。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以点带面,以利学生对作品的整体理 解。 4.讨论法。学生互动,交流读诗的感受以及对诗歌的认识。 五、课时安排:4 课时 第一课时 《归园田居》 一、导入。 陶渊明可算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因为他写出了大量歌颂田园 风光和农村生活的诗篇。他做过几任小官,41 岁那年辞官而归,从此住在农村, 亲自参加田间劳动。诗题的意思是回到园田居住。 二、读读、翻译、探究。 原文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其三) 在南山脚下种了豆子,杂草茂盛,而豆苗却稀疏。 早晨起来,去南山下除杂草,晚上顶着月亮扛着锄头回家
狭窄的山路旁草木长得很高,晚上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 衣服沾湿了不值得可惜,只要不违背自己的心愿就好。 1、这首诗记的是哪个季节的劳动生活情形? (从“种豆”“草盛”“夕露”可判定,时间是农历三四月间即春末夏初。) 2、诗人到田间去干什么?(锄草) 锄了多长时间?(从“晨兴”到“带月荷锄归”,可以看出他干了一整 天。) 第一句交代种豆的地点,“南山” 第二句说锄草的原因是草长得茂盛 第三句说一大早就去锄草:“兴”,原来的意思就是“起”,“晨兴”即今 语“早早地起身”;“理”,清理,这里可引申为清除;“荒”,杂草;“秽” 也指田中杂草。 第四句说归家已是月儿初升之时。“荷”,扛。 小结:前四句为第一层,写劳动情形。 2、第五句中“道”是指什么说的? 即是归途,大概也就是来时的路 为什么要着意写夕露沾衣? (借夕露沾衣作烘托,抒写诗人归田的愿望。) 小结:诗人写劳动生活,也是为了表明他终生归隐的意愿,尽管劳动了 整天,却不以此为苦;巧妙地利用归途中夕露沾衣这个细节表述了他的意愿。 后四句为第二层,以抒情为主。 三、总结。(含背诵、默写检查)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2.学生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整体感知诗意。 3.要求学生概述诗意。请展开想像,用自己的话描述陶渊明一天的劳动生 活情形。提示:可以先逐句解释,然后进行完整的表述。 逐句解释如下:诗的前四句记给豆田锄草一事。第一句交代种豆的地点, 第二句说锄草的原因,第三句说一大早就去锄草,第四句是说月儿初升之时才 荷锄晚归。第五、六句写归途中道狭而多草木,以至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第 七、八句写沾衣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4.引导学生赏析诗歌的意境美 (1)提问:陶诗平淡而又富于情趣,你认为“情趣”表现在什么地方? 带月荷锄归”的动人画面。 想象其中的情趣:“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虽然独自一人,却有一轮 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中,这是一幅多 么好的月夜归耕图啊!诗人就像一个凯旋的士兵,欣慰满足 (2)提问:这首诗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流露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5.学生齐读,尝试背诵。 6.深层探究 诗的末句“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 可提供另外两首田园诗帮助学生理解
狭窄的山路旁草木长得很高,晚上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 衣服沾湿了不值得可惜,只要不违背自己的心愿就好。 1、这首诗记的是哪个季节的劳动生活情形? (从“种豆”“草盛”“夕露”可判定,时间是农历三四月间即春末夏初。) 2、诗人到田间去干什么?(锄草) 锄了多长时间?(从“晨兴”到“带月荷锄归”,可以看出他干了一整 天。) 第一句交代种豆的地点,“南山” 第二句说锄草的原因是草长得茂盛 第三句说一大早就去锄草:“兴”,原来的意思就是“起”,“晨兴”即今 语“早早地起身”;“理”,清理,这里可引申为清除;“荒”,杂草;“秽” 也指田中杂草。 第四句说归家已是月儿初升之时。“荷”,扛。 小结:前四句为第一层,写劳动情形。 2、第五句中“道”是指什么说的? 即是归途,大概也就是来时的路 为什么要着意写夕露沾衣? (借夕露沾衣作烘托,抒写诗人归田的愿望。) 小结:诗人写劳动生活,也是为了表明他终生归隐的意愿,尽管劳动了一 整天,却不以此为苦;巧妙地利用归途中夕露沾衣这个细节表述了他的意愿。 后四句为第二层,以抒情为主。 三、总结。(含背诵、默写检查)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2.学生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整体感知诗意。 3.要求学生概述诗意。请展开想像,用自己的话描述陶渊明一天的劳动生 活情形。提示:可以先逐句解释,然后进行完整的表述。 逐句解释如下:诗的前四句记给豆田锄草一事。第一句交代种豆的地点, 第二句说锄草的原因,第三句说一大早就去锄草,第四句是说月儿初升之时才 荷锄晚归。第五、六句写归途中道狭而多草木,以至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第 七、八句写沾衣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4.引导学生赏析诗歌的意境美。 (1)提问:陶诗平淡而又富于情趣,你认为“情趣”表现在什么地方? “带月荷锄归”的动人画面。 想象其中的情趣:“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虽然独自一人,却有一轮 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中,这是一幅多 么好的月夜归耕图啊!诗人就像一个凯旋的士兵,欣慰满足。 (2)提问:这首诗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流露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5.学生齐读,尝试背诵。 6.深层探究 诗的末句“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 可提供另外两首田园诗帮助学生理解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学生读诗,教师点拨 《饮酒》全诗表现了悠然自乐的隐居生活,显示了诗人超脱世俗的情趣,也 透露了对污浊仕途的厌恶 《归园田居》里的“愿”指作者与官场决裂,归隐田园,不与世人同流合 污的愿望。 第二课时 《使至塞上》 、导入 1、简单介绍唐诗的类型 唐诗可分为绝句和律诗,绝句(五言和七言),律诗(五言、七言和排律) 2、唐代以来,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 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 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 、简介背景 1.整体感知教师范读,并思考以下问题: 王维是怎样的一个人?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他的诗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为主, 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出名。 2谈谈创作背景和意境情感 背景:开元二十五年,王唯奉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 (实际是被排挤出朝廷)。 意思:王维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 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情感:通过作者叙述出使边塞的艰苦情况,抒发了作者孤单难言之情 三、课文赏析 原文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使至塞上》 单人独乘,轻车从简,到边疆去慰问、查看,我身为使者路过居延。 随风飘飞的蓬草飞出唐朝的边塞,振翅北飞的归雁,又进入了胡人居住的地方。 在浩瀚无际的沙漠中,一股浓烟,直直地升起,在长长的黄河的尽头,一轮夕 阳缓缓落下。 在萧关遇上骑马的兵,我唐军统帅就在燕然边防前线。 1.让一学生朗读,小组讨论:说出这首诗所表现的事、景、情;由此导
饮 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学生读诗,教师点拨: 《饮酒》全诗表现了悠然自乐的隐居生活,显示了诗人超脱世俗的情趣,也 透露了对污浊仕途的厌恶。 《归园田居》 里的“愿”指作者与官场决裂,归隐田园,不与世人同流合 污的愿望。 第二课时 《使至塞上》 一、导入 1、简单介绍唐诗的类型 唐诗可分为绝句和律诗,绝句(五言和七言),律诗(五言、七言和排律)。 2、唐代以来,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 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 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 二、简介背景 1.整体感知教师范读,并思考以下问题: 王维是怎样的一个人?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他的诗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为主, 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出名。 2.谈谈创作背景和意境情感 背景:开元二十五年,王唯奉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 (实际是被排挤出朝廷)。 意思:王维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 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情感:通过作者叙述出使边塞的艰苦情况,抒发了作者孤单难言之情。 三、课文赏析 原文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使至塞上》 单人独乘,轻车从简,到边疆去慰问、查看,我身为使者路过居延。 随风飘飞的蓬草飞出唐朝的边塞,振翅北飞的归雁,又进入了胡人居住的地方。 在浩瀚无际的沙漠中,一股浓烟,直直地升起,在长长的黄河的尽头,一轮夕 阳缓缓落下。 在萧关遇上骑马的兵,我唐军统帅就在燕然边防前线。 1.让一学生朗读,小组讨论:说出这首诗所表现的事、景、情;由此导
入讲解全诗 2.“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讲解:诗人以简练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过。 翻译:我只身轻车简从出使到边疆,途中经过属国居 延 3.“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此句既言事,又写景,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难言的情感 (1):“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 比喻自己漂泊不定的行踪。 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觉,表达了受排挤离开朝廷的忧愤 之情 (2):说说这一句的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 样飞人胡天的上空。暗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忧愤之情 4、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在荒凉无边的沙漠上,那烽火台燃起的一股浓烟,既显得孤单,又格外醒 目,“直”字,使景物一下变得挺拔,刚直有力。长长的黄河上,正低悬着 一轮落日,浑圆、火红、苍凉 5、“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这里“在燕然”是不是说都护真的在燕 然山呢? 不是真的,这是引用典故,汉朝的窦宪在燕然山打仗胜利后在石碑上刻上 自己的名字。 6、谈谈本文的情感变化(本环节由学生自由发挥,点拨:“抑郁到慷慨”) 四、画诗 通过你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理解,用简笔画把此景画出 来 五、写诗 充分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把你画的内容写下来并与其他同学分享。 第三课时 《渡荆门送别》 ,导入新课,介绍作者 唐宋诗词历来脍炙人口,今天我们将要学的《渡荆门送别》,唐代的名 家名篇。学习时重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在此基础上背诵和默写。 李白,唐代诗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自号青莲居 士。 〖拓展〗:欧阳修六一居士,李清照—易安居士,白居易—香山 居士,苏轼一东坡居士。 二、学习《渡荆门送别》。 1、教师朗读或学生听录音。 2、学生自读,初步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入讲解全诗。 2.“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讲解:诗人以简练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过。 翻译:我只身轻车简从出使到边疆,途中经过属国居 延。 3.“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此句既言事,又写景,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难言的情感 (1):“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 比喻自己漂泊不定的行踪。 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觉,表达了受排挤离开朝廷的忧愤 之情。 (2):说说这一句的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 一样飞人胡天的上空。暗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忧愤之情。 4、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在荒凉无边的沙漠上,那烽火台燃起的一股浓烟,既显得孤单,又格外醒 目, “直”字,使景物一下变得挺拔,刚直有力。长长的黄河上,正低悬着 一轮落日,浑圆、火红、苍凉。 5、“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这里“在燕然”是不是说都护真的在燕 然山呢? 不是真的,这是引用典故,汉朝的窦宪在燕然山打仗胜利后在石碑上刻上 自己的名字。 6、谈谈本文的情感变化(本环节由学生自由发挥,点拨:“抑郁到慷慨”) 四、画诗 通过你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理解,用简笔画把此景画出 来。 五、写诗 充分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把你画的内容写下来并与其他同学分享。 第三课时 《渡荆门送别》 一,导入新课,介绍作者。 唐宋诗词历来脍炙人口,今天我们将要学的《渡荆门送别》,唐代的名 家名篇。学习时重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在此基础上背诵和默写。 李白,唐代诗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自号青莲居 士。 〖拓展〗:欧阳修——六一居士,李清照——易安居士,白居易——香山 居士,苏轼—东坡居士。 二、学习《渡荆门送别》。 1、教师朗读或学生听录音。 2、学生自读,初步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原文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渡荆门送别》译文 从荆门外渡江,远去楚国漫游 巴山尽头现出平川,长江沿着旷野奔流。 月影如飞下来的明镜,云霞升起形成海市蜃楼。 我更加喜爱故乡的水,不辞万里送我远行。 3、指名学生读,要读出思想感情,齐读诗歌。 4、《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5、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 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 图,写的是远景。 这一联中的“随”、“尽”、“入”三个字用的好,想一想好在何处? “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活了,给人以空间 感和流动感。 “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 “入”字用得贴切,是对前途的展望,大江无阻挡地流向远方,空 间广阔,打开了诗人眼界,洋溢着诗人青春莲勃的朝气。 诗人出了三峡后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和广阔的江面,而在荆门以西 作者见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用郦道元《三峡》中的句子回答。 一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6、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 “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 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天远望所见。云 多,则天空高远,反衬江岸辽阔,诗人此时见到平原十分欣喜。 7、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尾联来看,这首送别诗是否是为朋友送 行? 拟人。不是,“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怀着深情厚意送我远行 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 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8、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 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思念之情。 9、齐读,背诵这首诗,指名学生背诵。 10、总结 《渡荆门送别》是一首描写壮丽山河的诗篇。在“故乡水”送行的深情祝 愿中,化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大好前程的憧憬。说白了就是“水送人,人思乡”。 11、发放课堂练习
原文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渡荆门送别》译文 从荆门外渡江,远去楚国漫游。 巴山尽头现出平川,长江沿着旷野奔流。 月影如飞下来的明镜,云霞升起形成海市蜃楼。 我更加喜爱故乡的水,不辞万里送我远行。 3、指名学生读,要读出思想感情,齐读诗歌。 4、《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5、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 ——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 图,写的是远景。 这一联中的“随”、“尽”、“入”三个字用的好,想一想好在何处? ——“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活了,给人以空间 感和流动感。 ——“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 ——“入”字用得贴切,是对前途的展望,大江无阻挡地流向远方,空 间广阔,打开了诗人眼界,洋溢着诗人青春蓬勃的朝气。 诗人出了三峡后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和广阔的江面,而在荆门以西 作者见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用郦道元《三峡》中的句子回答。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6、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 ——“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 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天远望所见。云 多,则天空高远,反衬江岸辽阔,诗人此时见到平原十分欣喜。 7、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尾联来看,这首送别诗是否是为朋友送 行? ——拟人。不是,“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怀着深情厚意送我远行。 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 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8、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 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思念之情。 9、齐读,背诵这首诗,指名学生背诵。 10、总结。 《渡荆门送别》是一首描写壮丽山河的诗篇。在“故乡水”送行的深情祝 愿中,化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大好前程的憧憬。说白了就是“水送人,人思乡”。 11、发放课堂练习
三、布置作业。能熟练背诵和默写; 四、结束课程。 板书: 渡荆门送别李白(唐) 首联交代旅程 颔联喜悦开朗 颈联新奇景色 尾联思念故乡 第四课时 《登岳阳楼》 学习目标 (1)了解这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3)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4)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课程导入 现在我们学习最后一首《登岳阳楼》,这是陈与义的一首七言律诗。首先我 们来看一下题目的意思,登岳阳楼就是登上岳阳楼游玩的意思。下面我们再看 看作者陈与义的相关情况。 二、作者简介 请看课本注释部分。陈与义,是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在北宋时做过官 主要贡献还是在诗歌方面,给后世留下不少忧国忧民的爱国诗篇。 三、整体感知,老师带读诗文。 原文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箱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登岳阳楼》 岳阳楼矗立在洞庭湖之东长江之西,楼阁上的招牌静止不动,黄昏,夕 阳缓缓下沉。 登临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处(荆州),黄昏,徘徊在湖光山色之中。 不远万里来到这里游玩还要眺望远方,国家已经亡了三年还登楼临危。 在这秋天的风霜里我这白发人来此吊古,连苍老的树木、绿色的水波也 无限悲伤。 四、诗文赏析 1、首联“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这两句交待了岳阳楼的地理位置,以及初次登楼所见之景。“帘旌不动夕阳
三、布置作业。能熟练背诵和默写; 四、结束课程。 板书: 渡荆门送别 李白(唐) 首联 交代旅程 颔联 喜悦开朗 颈联 新奇景色 尾联 思念故乡 第四课时 《登岳阳楼》 学习目标 (1)了解这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3)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4)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一、课程导入 现在我们学习最后一首《登岳阳楼》,这是陈与义的一首七言律诗。首先我 们来看一下题目的意思,登岳阳楼就是登上岳阳楼游玩的意思。下面我们再看 看作者陈与义的相关情况。 二、作者简介 请看课本注释部分。陈与义,是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在北宋时做过官, 主要贡献还是在诗歌方面,给后世留下不少忧国忧民的爱国诗篇。 三、整体感知 ,老师带读诗文。 原文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登岳阳楼》 岳阳楼矗立在洞庭湖之东长江之西,楼阁上的招牌静止不动,黄昏,夕 阳缓缓下沉。 登临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处(荆州),黄昏,徘徊在湖光山色之中。 不远万里来到这里游玩还要眺望远方,国家已经亡了三年还登楼临危。 在这秋天的风霜里我这白发人来此吊古,连苍老的树木、绿色的水波也 无限悲伤。 四、诗文赏析 1、首联“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这两句交待了岳阳楼的地理位置,以及初次登楼所见之景。“帘旌不动夕阳
迟”由近及远,近处岳阳楼上的“帘旌”没有风而静止不动,远处的夕阳在缓 慢下沉。 初临此地,面对这样的景色,诗人的心情是沉重的,他想到的是自己的境遇 以及国家政治,北宋就像这即将落下的夕阳,再没有办法挽回,这是对时局的 种感慨,不由悲从心来。 2、颔联上句“登临吴蜀横分地”从历史角度介绍了岳阳楼,下句写了在傍晚时 徘徊在岳阳楼这个有湖有山的地方。 登楼有感,不禁想起了关于岳阳这个地方的故事来想当年三国时期的吴与 蜀正是在此地因争夺荆州而兵戈相见。 在这样有山有水的岳阳楼,诗人没有尽情享受山水之乐,而是用“徙倚”二 字展现了诗人在傍晚时在岳阳楼徘徊,想到这大好河山已经易主,那种爱国之 心使得诗人在这里徘徊,感慨万千,“徙倚”二字将诗人那满腔愁绪表现的淋漓 尽致。 3、颈联诗人不远万里来到岳阳游玩,靖康之变三年来,自己如今站在楼上还眺 望着远方。此处“万里”和“三年”一虚一实,交待了诗人来到此处登楼的路 途及具体的时间。其中,“还望远”不仅仅只是诗人登楼的望远,也是诗人联想 当时国家政治危亡,对国家未来的一种期待。这两句,表达诗人那种忧国忧民 的心绪。 4、尾联情景相生。 风霜”既指秋色浓重,又与自己的“白头”相映衬,且暗示了当时北宋已 经危亡不可挽救。 老木沧波”既写眼前实景,又是作者为国焦虑,饱经风霜的写照,也暗示 了国家危亡不可救药的局势。国破家亡,悲从心来 5、中心思想:这首诗写了诗人登楼的所见所感,表面上抒写到岳阳楼游玩,实 际上表现了作者心系国家大事,忧国忧民的思想。 五、板书 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 首:地理位置 颔:登楼怀古伤时 颈:忧国忧民的心绪 尾:暗写时局,悲从心来 学习续写 续写,指从原文出发,遵循着原文的思路,对原文作延伸。续写前,要紧 的是熟读原文,做到故事情节烂熟于心,人物性格准确把握,全文旨意透彻理 解。只有这样,续写的部分才能与原文一脉相通,融成一体。 如果原文以记事为主,续写部分应是事件的自然延伸。做到中心事件不变, 叙述人称不变,也就是依照原来的叙述角度,围绕中心事件来续写新的情节 如果原文以写人物为主,续写部分的人物性格特征,必须与原文一致,即使人 物性格有发展变化,也要合情合理 续写有利于培养联想力和想像力
迟”由近及远,近处岳阳楼上的“帘旌”没有风而静止不动,远处的夕阳在缓 慢下沉。 初临此地,面对这样的景色,诗人的心情是沉重的,他想到的是自己的境遇 以及国家政治,北宋就像这即将落下的夕阳,再没有办法挽回,这是对时局的 一种感慨,不由悲从心来。 2、颔联上句“登临吴蜀横分地”从历史角度介绍了岳阳楼,下句写了在傍晚时 徘徊在岳阳楼这个有湖有山的地方。 登楼有感,不禁想起了关于岳阳这个地方的故事来,想当年三国时期的吴与 蜀正是在此地因争夺荆州而兵戈相见。 在这样有山有水的岳阳楼,诗人没有尽情享受山水之乐,而是用“徙倚”二 字展现了诗人在傍晚时在岳阳楼徘徊,想到这大好河山已经易主,那种爱国之 心使得诗人在这里徘徊,感慨万千,“徙倚”二字将诗人那满腔愁绪表现的淋漓 尽致。 3、颈联诗人不远万里来到岳阳游玩,靖康之变三年来,自己如今站在楼上还眺 望着远方。此处“万里”和“三年”一虚一实,交待了诗人来到此处登楼的路 途及具体的时间。其中,“还望远”不仅仅只是诗人登楼的望远,也是诗人联想 当时国家政治危亡,对国家未来的一种期待。这两句,表达诗人那种忧国忧民 的心绪。 4、尾联情景相生。 “风霜”既指秋色浓重,又与自己的“白头”相映衬,且暗示了当时北宋已 经危亡不可挽救。 “老木沧波”既写眼前实景,又是作者为国焦虑,饱经风霜的写照,也暗示 了国家危亡不可救药的局势。国破家亡,悲从心来。 5、中心思想:这首诗写了诗人登楼的所见所感,表面上抒写到岳阳楼游玩,实 际上表现了作者心系国家大事,忧国忧民的思想。 五、板书 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 首:地理位置 颔:登楼怀古伤时 颈:忧国忧民的心绪 尾:暗写时局,悲从心来 学习续写 续写,指从原文出发,遵循着原文的思路,对原文作延伸。续写前,要紧 的是熟读原文,做到故事情节烂熟于心,人物性格准确把握,全文旨意透彻理 解。只有这样,续写的部分才能与原文一脉相通,融成一体。 如果原文以记事为主,续写部分应是事件的自然延伸。做到中心事件不变, 叙述人称不变,也就是依照原来的叙述角度,围绕中心事件来续写新的情节。 如果原文以写人物为主,续写部分的人物性格特征,必须与原文一致,即使人 物性格有发展变化,也要合情合理。 续写有利于培养联想力和想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