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孟子》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
名言: 民为徙稷 次之,君 2、老吾老,以及人之勘吾幼 以及之幼 3、天时不如地地利不如人和 利
名言: 1、 民为贵, 次之,君为轻。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以及 。 3、天时不如地 利, 。 社稷 幼吾幼 人之幼 地利不如人和
学习目标 1.了解《孟子》的有关知识; 2.归纳1-3节的文言文字、词、句知识; 3.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 4.欣赏体味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
1.了解《孟子》的有关知识; 2.归纳1-3节的文言文字、词、句知识; 3.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 4.欣赏体味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 学习目标
走近作者 孟子(约前32前28)2
孟子(约前372~前289 ) 走 近 作 者
孟子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期邹国人,儒 家学派代表人,后人 把他与孔子合称“孔孟” 并尊称他为亚圣, 《孟子》是记录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 思想及其言行的一部 著作
孟子名 ,字 时期邹国人,儒 家学派代表人,后人 把他与孔子合称 并尊称他为 , 《孟子》是记录孟子 、 思想及其言行的一部 著作。 轲 子舆 战国 “孔孟” 亚圣 仁政 民贵君轻
孟子的思想 宋代以后常把孔子思想与孟子 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 a、性善学说:“人性之善 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 水无有不下”。 b、理想人格:“人皆可以为尧 舜”;“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C、“仁政”思想:“民为贵, 社稷次之,君为轻。”“乐以天下, 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 也
孟子的思想 宋代以后常把孔子思想与孟子 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 a、性善学说:“人性之善 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 水无有不下”。 b、理想人格:“人皆可以为尧 舜”;“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c、“仁政”思想:“民为贵, 社稷次之,君为轻。” “乐以天下, 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 也
南宋朱熹将 《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 四部儒家经典合为“四 书
南宋朱熹将 《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 四部儒家经典合为“四 书
时代背景: 孟子是在梁惠王35年(前335年)应邀来到魏国 的。魏在战国初期曾是军事强国,但到梁惠王在位的后 期却遭到一连串的失败,又畏秦之甚,于31年(前339) 将首都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迁至大梁(今河南开 封),盂子到来时,梁惠王曾对他说:“寡人不佞,兵 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 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敝邑之廷,将 何以利吾国?”(引自《史记·魏世家》)从这段话可 以看出梁惠王邀请孟子来魏的目的。 孟子在梁只住了一年多。第二年梁惠王死了,襄王 继位,孟子对这个新君的印象很坏,不久离去
时代背景: 孟子是在梁惠王35年(前335年)应邀来到魏国 的。魏在战国初期曾是军事强国,但到梁惠王在位的后 期却遭到一连串的失败,又畏秦之甚,于31年(前339) 将首都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迁至大梁(今河南开 封),盂子到来时,梁惠王曾对他说:“寡人不佞,兵 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 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敝邑之廷,将 何以利吾国?”(引自《史记·魏世家》)从这段话可 以看出梁惠王邀请孟子来魏的目的。 孟子在梁只住了一年多。第二年梁惠王死了,襄王 继位,孟子对这个新君的印象很坏,不久离去
读准下列字音 移其粟(s)于河内王好(ho)战 弃甲曳(ye)兵衣(y1)帛(b) 数(ci)罟(9)不入洿(w)池 鸡豚(tm狗彘(zhi)之畜(x) 庠(xing)序申之以孝悌(ti) 然而不王(wng)者饿殍(pido)
读准下列字音 王好(hào)战 弃甲曳(yè)兵 数( )罟(ɡǔ)不入洿(wū)池 衣( )帛( ) 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 ) 庠( xiánɡ )序 饿殍( piǎo ) yì cù bó 然而不王( wànɡ )者 xù 移其粟(sù)于河内 申之以孝悌( tì )
梳理文章思路 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论述的? 文章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的 问题线索展开论述
梳理文章思路 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论述的? 文章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的 问题线索展开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