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练习题 择题 1.选出与“谷不可胜食也”的“也”用法相同的一项()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2.下列加红的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河内凶(有战乱) B.邻国之民不加(增加)少 C.填然鼓之(代词,代“鼓”) D.弃甲曳(拖着)兵而走 3.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寡人之民不加多 B.谨庠序之教 C.是寡人之过也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下列句子当中不含实词活用现象的两项是() A.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C.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E.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5.下列四句中的“请”与“请问贵姓”的“请”用法相用的两项是( A.王好战,请以战喻 B.曹刿请见 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D.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6.下列各句中加红色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C.夫颛臾,者先王以为东蒙王 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7.下列各句中的“以”字,用作连词的一项是(),用作介词而又处于相同句式当中的两项是 A.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B.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C.王好虞,请以战喻 D.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E.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F.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G.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①。释之治 问。曰县人来,闻跸②,匿桥下。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廷尉 奏当③,一人犯跸,当罚金。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 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 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 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良久,上曰:廷尉当是也
《寡人之于国也》练习题 一、选择题。 1.选出与“谷不可胜食也”的“也”用法相同的一项( )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2.下列加红的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内凶(有战乱) B.邻国之民不加(增加)少 C.填然鼓之(代词,代“鼓”) D.弃甲曳 (拖着)兵而走 3.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寡人之民不加多 B.谨庠序之教 C.是寡人之过也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下列句子当中不含实词活用现象的两项是( ) A.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C.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E.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5.下列四句中的“请”与“请问贵姓”的“请”用法相用的两项是( ) A.王好战,请以战喻 B.曹刿请见 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D.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6.下列各句中加红色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C.夫颛臾,者先王以为东蒙王 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7.下列各句中的“以”字,用作连词的一项是( ),用作介词而又处于相同句式当中的两项是 ( ) A.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B.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C.王好虞,请以战喻 D.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E.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F.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G.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①。释之治 问。曰县人来,闻跸②,匿桥下。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廷尉 奏当③,一人犯跸,当罚金。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 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 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 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良久,上曰:'廷尉当是也
〔注释〕①廷尉,汉朝中央最高执法官。②跸:皇帝出行的车马。此处指发出警告, 禁人通行。③当:判决。 8.对文中加红色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上(皇帝)行出中渭桥B.于是使(使者)骑捕 C.而更(改变)重之 D.上使立诛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则己 9.对文中的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乘舆马惊——皇帝坐的车子所驾的马受到惊吓。 B.属之廷尉—把那人交给廷尉衙门严办 C.廷尉,天下之平也—廷尉是天下平安无事的依赖 D.释之治问——由释之来查究考问。 10.由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民安所措其手足? B.廷尉,天下之平也 C.固不败伤我乎! D.此人亲惊吾马 11.下列各句中无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固不败伤我乎 B.属之廷尉 C.今法如此 D.乃苦身焦虑 12.对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一句翻译准确的一项是() A.一有偏差,天下执法的人就会任意减轻或加重刑罚 B.一有偏差,天下执法的人就都会加重刑罚 C.一有偏差,天下执法的人就都会减轻刑罚 D.一有偏差,天下执法的人就会有时减轻有时加重刑罚 13.对这段文字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上属之廷尉的做法本身便是错误的,所以致使以后的行为更加错误 B.那个惊了马的人是个生意人,他并非是有意识的 C.释之认为犯了法的人应交有关部门处理,皇帝不应自行处理。 D.释之认为随意更改法律就会使百姓失去对国家法典的信任。 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you天子诸候养禽兽的地方)①方七十里,有②诸?孟 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若是其大乎?”曰:“民③犹以为小也。”曰:“寡人之圃方四 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曰:“文王之圃方七十里,刍荛者(这里指割草打柴的人)往 焉,雉兔者(这里指猎人)往焉。与民同④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 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国都之外百里为邻,郊外有关)之内,有圃方四十里,杀 其麋鹿者⑤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⑥宜乎?
〔注释〕①廷尉,汉朝中央最高执法官。②跸:皇帝出行的车马。此处指发出警告, 禁人通行。③当:判决。 8.对文中加红色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皇帝)行出中渭桥 B.于是使(使者)骑捕 C.而更(改变)重之 D.上使立诛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则已 9.对文中的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乘舆马惊——皇帝坐的车子所驾的马受到惊吓。 B.属之廷尉——把那人交给廷尉衙门严办。 C.廷尉,天下之平也——廷尉是天下平安无事的依赖 D.释之治问——由释之来查究考问。 10.由'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民安所措其手足? B.廷尉,天下之平也 C.固不败伤我乎! D.此人亲惊吾马 11.下列各句中无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固不败伤我乎 B.属之廷尉 C.今法如此 D.乃苦身焦虑 12.对'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一句翻译准确的一项是( ) A.一有偏差,天下执法的人就会任意减轻或加重刑罚 B.一有偏差,天下执法的人就都会加重刑罚 C.一有偏差,天下执法的人就都会减轻刑罚 D.一有偏差,天下执法的人就会有时减轻有时加重刑罚 13.对这段文字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上'属之廷尉的做法本身便是错误的,所以致使以后的行为更加错误。 B.那个惊了马的人是个生意人,他并非是有意识的。 C.释之认为犯了法的人应交有关部门处理,皇帝不应自行处理。 D.释之认为随意更改法律就会使百姓失去对国家法典的信任。 三、阅读下文完成 14—18 题。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yòu 天子诸候养禽兽的地方)①方七十里,有②诸?”孟 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若是其大乎?”曰:“民③犹以为小也。” 曰:“寡人之圃方四 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 曰:“文王之圃方七十里,刍荛者(这里指割草打柴的人)往 焉,雉兔者(这里指猎人)往焉。与民同④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 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国都之外百里为邻,郊外有关)之内,有圃方四十里,杀 其麋鹿者⑤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⑥宜乎?
14.解释文中加红色的词 ①方 ②诸 ③犹 ④之 ⑤如 ⑥宜 5.这一则故事体现了孟子的什么观点? 16.孟子主要通过什么方法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答 17.孟子为什么把齐宣王的园囿比作陷阱,说齐宣王是“为阱于国中”? 18.翻译这篇文章 四、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9、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分三部分) 20、孟子和梁惠王谈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14.解释文中加红色的词。 ①方 ②诸 ③犹 ④之 ⑤如 ⑥宜 15.这一则故事体现了孟子的什么观点? 答: 16.孟子主要通过什么方法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答: 17.孟子为什么把齐宣王的园囿比作陷阱,说齐宣王是“为阱于国中”? 答: 18.翻译这篇文章。 答: 四、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9、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分三部分) 20、孟子和梁惠王谈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20、孟子回答梁惠王的问题时,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回答? 21、“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21、怎样才能做到王道?(用原文回答) 23、当采取王道的措施后产生了怎样的效果?(用原文回答) 24、小结文章中表现出的孟子的思想与主张
20、孟子回答梁惠王的问题时,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回答? 21、“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21、怎样才能做到王道?(用原文回答) 23、当采取王道的措施后产生了怎样的效果?(用原文回答) 24、小结文章中表现出的孟子的思想与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