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积累运用。(20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①-⑤选填6处横线即可)6分) ①黔娄之妻有言 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 指_, 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概括自己难忘的两次人生经历的诗 ④伤心秦汉经行处 病树前头万木春。 2、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相应练习。(8分) 这一刻,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神州共悲;这一刻,山峦无语,江河呜咽,举国同哀 为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我们同胞失去的生命,为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我们同胞遭受的灾难……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为更自然灾表造成重大伤忘登行的余思性哀 悼,也是第一次为自然灾害中11()难同胞降半旗①(A、志哀B、致哀)。 我们向遇难同胞一一向那些在黑暗中寂灭的生命② (A、志哀B、致哀)!他们是 父亲、母亲、儿女、兄妹,是我们血脉相连的骨肉同胞,是共和国无法割舍的zhi() 爱。这份痛楚,将由13亿中国人共同承受:这份哀伤,将由中华民族一起分担 汶川大地震,是对脆弱生命的无情摧残,也是对生命意志的永恒见证。残垣断壁之下, 多少生命依靠顽强的信念苦苦支撑,不管是否创造了生命奇迹,但他们都与死神搏斗过, 与命运抗争过 (1)看拼音写汉字。(2分)①11()难②zhi()爱 (2)为文中①②处选词填空。(2分)①选: (3)短文第2段画曲线句子有语病,请改正后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 (4)在最后一段横线处为短文补写一句总结性结尾(可抒情或议论):(2分) 3、综合性学习活动(6分) 班里要开展《感受母爱》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老师希望每一位同学都用心做好以下几件 事: (1)全班每一位同学收集一篇反映母爱的诗词或散文,并编辑成书。请你给本书拟定一个 书名。(2分) 书名 (2)请写出一句与母亲有关的名言或俗语 (2分) (3)3.8妇女节刚刚过去,或许有的同学还未来得及表达对母亲的爱,所幸还有机会。五 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就是母亲节,请你设计一句手机短信,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 要求:不少于20字,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有独创性。)(2分) 短信: 八年级语文月考试卷第顶页(共8页)
八年级语文月考试卷第 1页 (共 8 页) 2012—2013 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一 、积累运用。(20 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①--⑤选填 6 处横线即可)(6 分) ①黔娄之妻有言:“ , 。” ②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 指 , 。 ③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概括自己难忘的两次人生经历的诗 句: 、 。 ④伤心秦汉经行处, 。 ⑤ , 病树前头万木春。 2、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相应练习。(8 分) 这一刻,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神州共悲;这一刻,山峦无语,江河呜咽,举国同哀! 为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我们同胞失去的生命,为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我们同胞遭受的灾难……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为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伤亡举行的全国性哀 悼,也是第一次为自然灾害中 lí( )难同胞降半旗① (A、志哀 B、致哀)。 我们向遇难同胞——向那些在黑暗中寂灭的生命② (A、志哀 B、致哀)!他们是 父亲、母亲、儿女、兄妹,是我们血脉相连的骨肉同胞,是共和国无法割舍的 zhì( ) 爱。这份痛楚,将由 13 亿中国人共同承受;这份哀伤,将由中华民族一起分担。 汶川大地震,是对脆弱生命的无情摧残,也是对生命意志的永恒见证。残垣断壁之下, 多少生命依靠顽强的信念苦苦支撑,不管是否创造了生命奇迹,但他们都与死神搏斗过, 与命运抗争过, 。 (1)看拼音写汉字。(2 分)① lí( )难 ②zhì( )爱 (2)为文中①②处选词填空。(2 分 )①选: ②选: (3)短文第 2 段画曲线句子有语病,请改正后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2 分) (4)在最后一段横线处为短文补写一句总结性结尾(可抒情或议论):(2 分) 3、综合性学习活动(6 分) 班里要开展《感受母爱》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老师希望每一位同学都用心做好以下几件 事: (1)全班每一位同学收集一篇反映母爱的诗词或散文,并编辑成书。请你给本书拟定一个 书名。(2 分) 书名:《 》 (2)请写出一句与母亲有关的名言或俗语 (2 分) (3)3.8 妇女节刚刚过去,或许有的同学还未来得及表达对母亲的爱,所幸还有机会。五 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就是母亲节,请你设计一句手机短信,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 (要求:不少于 20 字,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有独创性。)(2 分) 短信:
二、阅读惑悟(45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4-10题。(15分) (1)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 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 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2)“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3)后面有几个人笑起来了。他接着便讲述解剖学在日本发达的历史,那些大大小 小的书,便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的著作。起初有几本是线装的;还有翻刻 中国译本的,他们的翻译和研究新的医学,并不比中国早。 (4)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 的了。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 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 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5)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 (6)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 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一一他其时正在研究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 发表出来 (7)“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8)“可以抄一点。” (9)“拿来我看!” ⑩0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 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 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 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但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 学 D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 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①“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一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 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 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3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040“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4、选文出自鲁迅先生的叙事散文《藤野先生》,被收在《 》中,鲁迅先生 的这部著作取名的寓意是 (2分) 5、文中加点的短语“这一门学问”指的是 模胡”的含义是 添 改”是指 。(3分) 6、第6)段中经过了20年的“我”对“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的时间还记得这 样清楚,原因是 (2分) 7、从(6)~040段写了哪两件事?(2分) (1) 八年级语文月考试卷第2页(共8页)
八年级语文月考试卷第 2页 (共 8 页) 二、阅读感悟(45 分) (一) 阅读下文,回答 4--10 题。(15 分) ⑴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 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 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⑵“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⑶后面有几个人笑起来了。他接着便讲述解剖学在日本发达的历史,那些大大小 小的书,便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 .....的著作。起初有几本是线装的;还有翻刻 中国译本的,他们的翻译和研究新的医学,并不比中国早。 ⑷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 的了。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 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 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⑸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 ⑹过了一星期 .....,大约是星期六 ......,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 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 发表出来。 ⑺“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⑻“可以抄一点。” ⑼“拿来我看!” ⑽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 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 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 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但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 学。 ⑾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 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⑿“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 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 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⒀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⒁“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4、选文出自鲁迅先生的叙事散文《藤野先生》,被收在《 》中,鲁迅先生 的这部著作取名的寓意是 。(2分) 5、文中加点的短语“这一门学问”指的是 ,“模胡”的含义是 ,“添 改”是指 。(3 分) 6、第⑹段中经过了 20 年的“我”对“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的时间还记得这 样清楚,原因是 (2 分) 7、从⑹~⒁段写了哪两件事?(2 分) (1)
(2) 8、“我”“很吃一惊”的原因是什么?(2分) 9、第①段中“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能否删去?如果不能,请说明它 在结构上的作用。(2分) 10、用简明的语言概括选段所体现的藤野先生的优点。(2分)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1-15题(15分) 回望昨日的感伤 ①茨威格是奥地利犹太人,在很大程度上,他视欧洲为自己的国家。然而,他所亲身 经历的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那些岁月,实际上却是令他一日日失去祖国乃至失去欧 洲的过程,他有一种体无完肤的沧桑之感,他在流亡的日子里怀着伤感和悲观创作这本回 忆录《昨日的世界》,这无疑成了他生命的绝唱。不久,他在远离欧洲大陆的巴西自杀身亡, 因为他无法承受时代加在他身上的重负,无法忍受没有祖国、没有文化温馨的现实 ②茨威格正是以感伤的目光回望着过去的时光,并以这样的笔调为我们撰写了一本值 得细细品味的书 ③我读过作者的不少作品,如《人类的群星闪烁时》、《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总 是为作者对人物心理的透彻描写和细腻的笔触而叹服,记得在一部中篇小说中,他描写过 个赌徒的手。在他的笔下,那只手就仿佛是一个生命、血管、指头的细微变化,被他赋 予了强烈的生命动感,从那之后,那只手我再也不可能忘记。 ④在《昨日的世界》这样一部回忆录中,茨威格同样显示出他小说家的才华,但同时 更增加了他所擅长的思想性,这本书的副题为“一个欧洲人的回忆”,非常贴近地表明了他 的特殊身份和这部作品的特点,他没有把回忆自己的生活作为主要内容,相反,他将对整 个欧洲命运的思考,贯穿于对自己所经历的时代故事的描述之中。这样,读他的书,人们 所了解的,不是一个享誉世界的作家如何成长、成功的文学生涯,而是作为一个著名文人, 他眼中的传统欧洲文化的衰落和传统价值观念的崩溃 ⑤文化,自始至终萦绕在茨威格心中,他留恋生于斯长于斯的维也纳,那是多么令人 神往的圣地,它有关博采众长的愿望和接受外来影响的特殊敏感,它把那些最不一致的人 才吸收到自己身边,使他们彼此逐渐融洽。对于犹太人来说,他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宽容的 文化环境之中,没有陌生感和排斥感,已经在情感上属于这里。正如茨威格所说:“这座城 市的每个居民都在不知不觉中被培养成为一个超民族主义者,一个世界主义者,一个世界 的公民”。在他看来,维也纳文化是西方一切文化的综合,对于一个犹太人来说,更是如此 然而,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昔日的文化辉煌已不复存在,而希特勒的出现,这个 他心目中的文化圣地,从此就陷入了野蛮之中。 ⑥茨威格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业已爆发的时刻被迫远离祖国的,他所离开的,不仅仅是 他所熟悉的街道、建筑,不仅仅是小提琴流淌出的旋律,而且是在他看来欧洲赖以存在的 文化价值,难怪他会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不只是一个犹太人的民族忧患意识,更是一个 文人的深沉忧虑和思考,而浓郁的感伤将这一切笼罩 ⑦写完这部回忆录后不久,茨威格就告别了人间,那是1942年,他未能看见希特勒的 八年级语文月考试卷第预页(共8页)
八年级语文月考试卷第 3页 (共 8 页) (2) 8、“我”“很吃一惊”的原因是什么?(2 分) 9、第⑾段中“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能否删去?如果不能,请说明它 在结构上的作用。(2 分) 10、用简明的语言概括选段所体现的藤野先生的优点。(2 分)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11-15 题(15 分) 回望昨日的感伤 ①茨威格是奥地利犹太人,在很大程度上,他视欧洲为自己的国家。然而,他所亲身 经历的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那些岁月,实际上却是令他一日日失去祖国乃至失去欧 洲的过程,他有一种体无完肤 ....的沧桑之感,他在流亡的日子里怀着伤感和悲观创作这本回 忆录《昨日的世界》,这无疑成了他生命的绝唱。不久,他在远离欧洲大陆的巴西自杀身亡, 因为他无法承受时代加在他身上的重负,无法忍受没有祖国、没有文化温馨的现实。 ②茨威格正是以感伤的目光回望着过去的时光,并以这样的笔调为我们撰写了一本值 得细细品味的书。 ③我读过作者的不少作品,如《人类的群星闪烁时》、《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总 是为作者对人物心理的透彻描写和细腻的笔触而叹服,记得在一部中篇小说中,他描写过 一个赌徒的手。在他的笔下,那只手就仿佛是一个生命、血管、指头的细微变化,被他赋 予了强烈的生命动感,从那之后,那只手我再也不可能忘记。 ④在《昨日的世界》这样一部回忆录中,茨威格同样显示出他小说家的才华,但同时 更增加了他所擅长的思想性,这本书的副题为“一个欧洲人的回忆”,非常贴近地表明了他 的特殊身份和这部作品的特点,他没有把回忆自己的生活作为主要内容,相反,他将对整 个欧洲命运的思考,贯穿于对自己所经历的时代故事的描述之中。这样,读他的书,人们 所了解的,不是一个享誉世界的作家如何成长、成功的文学生涯,而是作为一个著名文人, 他眼中的传统欧洲文化的衰落和传统价值观念的崩溃。 ⑤文化,自始至终萦绕在茨威格心中,他留恋生于斯长于斯的维也纳,那是多么令人 神往的圣地,它有关博采众长的愿望和接受外来影响的特殊敏感,它把那些最不一致的人 才吸收到自己身边,使他们彼此逐渐融洽。对于犹太人来说,他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宽容的 文化环境之中,没有陌生感和排斥感,已经在情感上属于这里。正如茨威格所说:“这座城 市的每个居民都在不知不觉中被培养成为一个超民族主义者,一个世界主义者,一个世界 的公民”。在他看来,维也纳文化是西方一切文化的综合,对于一个犹太人来说,更是如此, 然而,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昔日的文化辉煌已不复存在,而希特勒的出现,这个 他心目中的文化圣地,从此就陷入了野蛮之中。 ⑥茨威格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业已爆发的时刻被迫远离祖国的,他所离开的,不仅仅是 他所熟悉的街道、建筑,不仅仅是小提琴流淌出的旋律,而且是在他看来欧洲赖以存在的 文化价值,难怪他会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不只是一个犹太人的民族忧患意识,更是一个 文人的深沉忧虑和思考,而浓郁的感伤将这一切笼罩。 ⑦写完这部回忆录后不久,茨威格就告别了人间,那是 1942 年,他未能看见希特勒的
毁灭,未能看到他的祖国重又恢复文化的创造。今天,当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经 过现代化媒体手段向全世界现场直播时,亿万听众沉醉在文化的魅力之中,而他所亲身经 历的苦难似乎已成为遥远的回响 ⑧然而,不管时间流逝如何匆匆,《昨日的世界观》对于我们来说有着永恒的价值。它 会使我们想得更多、更深。在二十世纪即将过去的时候,我正是以这样一种心情细细阅读 茨威格的这部作品,他的忧患,他的感伤,深沉的触动着我。 ⑨当下个世纪人类回望这个世纪时,又该说些什么呢? 11、第①段里加点的“体无完肤”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2分) 12、茨威格将维也纳视为“他心目中的文化圣地”,原因是什么?(4分 (2) 13、第⑦段提及“今天”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是为了抒发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14、《昨日的世界》“有着永恒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15、假如让你来回答文末“又该说什么呢”,你会怎么说。(3分) (三)阅读《与朱元思书》,回答问题。(15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 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于鱼碎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 击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 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物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尤昏;疏条交映, 有时见日 16、解释加点字的意思(2分) A猛浪若奔( B蝉则千转不穷( 17、翻译句子。(4分)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八年级语文月考试卷第4页(共8页)
八年级语文月考试卷第 4页 (共 8 页) 毁灭,未能看到他的祖国重又恢复文化的创造。今天,当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经 过现代化媒体手段向全世界现场直播时,亿万听众沉醉在文化的魅力之中,而他所亲身经 历的苦难似乎已成为遥远的回响。 ⑧然而,不管时间流逝如何匆匆,《昨日的世界观》对于我们来说有着永恒的价值。它 会使我们想得更多、更深。在二十世纪即将过去的时候,我正是以这样一种心情细细阅读 茨威格的这部作品,他的忧患,他的感伤,深沉的触动着我。 ⑨当下个世纪人类回望这个世纪时,又该说些什么呢? 11、第①段里加点的“体无完肤”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2 分) 12、茨威格将维也纳视为“他心目中的文化圣地”,原因是什么?(4 分) (1) (2) 13、第⑦段提及“今天”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是为了抒发作者怎样的情感?(2 分) 14、《昨日的世界》“有着永恒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4 分) 15、假如让你来回答文末“又该说什么呢”,你会怎么说。(3 分) (三)阅读《与朱元思书》,回答问题。(15 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 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于鱼碎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 击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 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物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尤昏;疏条交映, 有时见日。 16、解释加点字的意思(2 分) A 猛浪若奔. ( ) B 蝉则千转.不穷( ) 17、翻译句子。(4 分)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物者,窥谷忘反。 18.理解填空。(3分) (1)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 (1分) (2)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 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 的特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 19、找出从视觉和听觉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组,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4分) 20、“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处世 思想。(2分) 三、作文(30分,卷面5分) 22.味道:汉语词汇,通常指气味或滋味,一般意义上的味道指味觉,包括甜味、苦味、 酸味、咸味等等,也可指抽象的情味、意味。请以“味道”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2不少于500字 味□□道□ 八年级语文月考试卷第5页(共8页)
八年级语文月考试卷第 5页 (共 8 页)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物者,窥谷忘反。 18.理解填空。(3 分) (1)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 (1 分) (2)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 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 的特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 分 19、找出从视觉和听觉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组,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4 分) 20、“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处世 思想。(2 分) 三、作文(30 分,卷面 5 分) 22. 味道:汉语词汇,通常指气味或滋味,一般意义上的味道指味觉,包括甜味、苦味、 酸味、咸味等等,也可指抽象的情味、意味。请以“味道”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2 不少于 500 字。 味 道
八年级语文月考试卷第6页(共8页)
八年级语文月考试卷第 6页 (共 8 页)
600字 八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知识积累。(20分) 1、(1)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3)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4)宫阙万间都做了土。⑤沉舟侧畔千帆过 2、(1)ye罹nan至(2)①A②B③B(3)第一次为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伤亡举 八年级语文月考试卷第顶页(共8页)
八年级语文月考试卷第 7页 (共 8 页) 600 字 八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 、知识积累。(20 分) 1、(1)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3)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4)宫阙万间都做了土。⑤沉舟侧畔千帆过。 2、(1) yè 罹 nàn 至 (2)①A ②B ③B(3)第一次为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伤亡举
行的全国性哀悼活动。(4)例如:他们的执着,他们的不屈,他们的坚韧,他们的渴望 都将作为人类的共同记忆,永远留存在我们的生命里 3、示例:(1)献给母亲的歌母亲的微笑(2)儿行千里母担忧。养儿方知父母 恩。(3)略 、阅读感悟 4、《朝花夕拾》,傍晚时把早晨落下的花拾起来,指的是幼年和青年时期的经历和往事 5、解剖学马虎不讲究添加订正或改正6、“我”对藤野先生给“我”修改讲义的 印象非常深刻7、(1)添改讲义(2)纠正解剖图8、藤野先生是医学教授,批改 讲义上的专业知识是他的职责,而进一步说他还帮助订正文法上的错误,就更能突出他高 度负责的精神9、不能承上启下10、生活俭朴,严于治学,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学 生严格要求 11.心灵受到严重的创伤 13.(1)宽松的生存空间,主要表现在民族与民族之间没有感情的隔阂,能够和谐共处 (2)宽松的文化环境,博采众长,综合了西方一切文化 14.对茨威格未能看到法西斯的覆灭而痛惜 15.字里行间渗透着茨威格对战争时期人类不幸遭遇的同情,对欧洲文化衰落和传统价值 观念的崩溃的思考与忧患,对战争的憎恶和对和平的憧憬。(意思对即可) 要点:牢记历史教训,不让悲剧重演,珍惜和平,光明战胜黑暗等。 16A飞奔的马B通“啭”鸟叫声17(1).湍急的流水快于飞箭,汹涌的江浪势如奔马。 (2).在仕途上鹰一般冲天直上的人,望一眼这么美的峰峦就会平息热衷名利的心;整天 忙于筹划治理世俗事务的人,看一看如此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18、(1)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2)清、深、急;高、多、寒19、如:听觉:泉水激石--嘤嘤成韵。视觉: 负势竞上---千百成峰。写出了大自然的美给人以和谐之美,同时也使大自然充满了生机 与活力 20、表达了作者鄙弃名利,早日离开官场,过隐居生活,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思想感情 八年级语文月考试卷第8页(共8页)
八年级语文月考试卷第 8页 (共 8 页) 行的全国性哀悼活动。(4)例如:他们的执着,他们的不屈,他们的坚韧,他们的渴望, 都将作为人类的共同记忆,永远留存在我们的生命里。 3、示例:(1)献给母亲的歌 母亲的微笑 (2)儿行千里母担忧。 养儿方知父母 恩。(3)略 二、阅读感悟 4、《朝花夕拾》,傍晚时把早晨落下的花拾起来,指的是幼年和青年时期的经历和往事 5、解剖学 马虎 不讲究 添加订正或改正 6、“我”对藤野先生给“我”修改讲义的 印象非常深刻 7、(1)添改讲义 (2)纠正解剖图 8、藤野先生是医学教授,批改 讲义上的专业知识是他的职责,而进一步说他还帮助订正文法上的错误,就更能突出他高 度负责的精神 9、不能 承上启下 10、生活俭朴,严于治学,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学 生严格要求 11.心灵受到严重的创伤 13.(1)宽松的生存空间,主要表现在民族与民族之间没有感情的隔阂,能够和谐共处。 (2)宽松的文化环境,博采众长,综合了西方一切文化。 14.对茨威格未能看到法西斯的覆灭而痛惜 15.字里行间渗透着茨威格对战争时期人类不幸遭遇的同情,对欧洲文化衰落和传统价值 观念的崩溃的思考与忧患,对战争的憎恶和对和平的憧憬。(意思对即可) 要点:牢记历史教训,不让悲剧重演,珍惜和平,光明战胜黑暗等。 16A 飞奔的马 B 通“啭”鸟叫声 17(1). 湍急的流水快于飞箭,汹涌的江浪势如奔马。 (2). 在仕途上鹰一般冲天直上的人,望一眼这么美的峰峦就会平息热衷名利的心;整天 忙于筹划治理世俗事务的人,看一看如此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18、(1) 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2)清、深、急; 高、多、寒 19、如:听觉:泉水激石┅┅嘤嘤成韵。视觉: 负势竞上┅┅千百成峰。写出了大自然的美给人以和谐之美,同时也使大自然充满了生机 与活力。 20、表达了作者鄙弃名利,早日离开官场,过隐居生活,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