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开天辟地大事变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中国先进分子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产生怀疑的原因,了解他们在十月 革命以后怎样经过比较、探求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认识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巨 大而深远的意义。 2.了解工人阶级政党的产生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了 解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认识它的创建是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3.联系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特别是大革命的兴起和发展的历史情况,认识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一、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一)北洋军阀的统治 北洋政府时期,洪宪帝制、张勋复辟,以及北洋军阀各派系对中央政权的 争夺和控制等类事件层出不穷,中央和地方政权结构一直都在频繁变化过程中 直系独霸北京政权后,吴佩乎立即打起“武力统一”的旗号,企图吞并异己 巩固所谓北洋正统,实行封建式的武人独裁专制。南方各省军阀为了求得自保, 则唱起“省自治”或“联省自治”的高调,谋求抵制统一,保全自己地盘。这两 种貌似对立的主张,实质都是为了维护军阀统治。一部分不满现状的资产阶级改 良派和地主阶级中的开明士绅,幻想通过政治上的改良,谋求中国的出路。蔡元 培、胡适、王宠惠等大学教授提出了组织“好人政府”的主张。一些民主派人士 主张“制宪救国”。梁启超则为废督裁兵大声疾呼。该主张暗合百姓的望治心理, 旋即酿成全国性的热潮,形成改并为农、化兵为工、筑路养兵三种意见。 孙中山也竭力倡导通过裁兵实现和平统一,但在第一次护法战争失败后,他 提出继续护法和重新革命两条改造中国的道路。他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 党,重建军政府,在军事上扶植陈炯明,欲以广东为基地进行北伐。1922年4 月,孙中山趁北方直奉战争之际,亲赴韶关督师北伐。正值北伐军挺进江西之时, 陈炯明公然发动叛变,第二次护法战争失败。陷入极度苦闷之中的孙中山,深切 认识到实现三民主义不能单靠军人,而要依靠党的力量。 在军阀连年混战和帝国主义加紧经济侵略的情况下,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陷入 停滞状态。北洋政府在发展工商业的政策方面,使中小资本获得了在各地投资设 厂的权力,但在政治上保护帝国主义特权,严重损害了民族工业,使许多华纱厂
第四章 开天辟地大事变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中国先进分子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产生怀疑的原因,了解他们在十月 革命以后怎样经过比较、探求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认识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巨 大而深远的意义。 2.了解工人阶级政党的产生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了 解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认识它的创建是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3.联系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特别是大革命的兴起和发展的历史情况,认识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一、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一)北洋军阀的统治 北洋政府时期,洪宪帝制、张勋复辟,以及北洋军阀各派系对中央政权的 争夺和控制等类事件层出不穷,中央和地方政权结构一直都在频繁变化过程中。 直系独霸北京政权后,吴佩孚立即打起“武力统一”的旗号,企图吞并异己, 巩固所谓北洋正统,实行封建式的武人独裁专制。南方各省军阀为了求得自保, 则唱起“省自治”或“联省自治”的高调,谋求抵制统一,保全自己地盘。这两 种貌似对立的主张,实质都是为了维护军阀统治。一部分不满现状的资产阶级改 良派和地主阶级中的开明士绅,幻想通过政治上的改良,谋求中国的出路。蔡元 培、胡适、王宠惠等大学教授提出了组织“好人政府”的主张。一些民主派人士 主张“制宪救国”。梁启超则为废督裁兵大声疾呼。该主张暗合百姓的望治心理, 旋即酿成全国性的热潮,形成改并为农、化兵为工、筑路养兵三种意见。 孙中山也竭力倡导通过裁兵实现和平统一,但在第一次护法战争失败后,他 提出继续护法和重新革命两条改造中国的道路。他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 党,重建军政府,,在军事上扶植陈炯明,欲以广东为基地进行北伐。1922 年 4 月,孙中山趁北方直奉战争之际,亲赴韶关督师北伐。正值北伐军挺进江西之时, 陈炯明公然发动叛变,第二次护法战争失败。陷入极度苦闷之中的孙中山,深切 认识到实现三民主义不能单靠军人,而要依靠党的力量。 在军阀连年混战和帝国主义加紧经济侵略的情况下,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陷入 停滞状态。北洋政府在发展工商业的政策方面,使中小资本获得了在各地投资设 厂的权力,但在政治上保护帝国主义特权,严重损害了民族工业,使许多华纱厂、 1
第四章开天辟地大事变 面粉厂、钢铁厂等纷纷倒闭或被外资吞并。 在军阀、官僚、地主、中外商人和高利贷者掠夺下的中国农村,其经济形式 仍以小农经济为主,实物地租仍占主导地位。在土地兼并和商业垄断下,小农遭 受日益严重的榨取,乡村凋敝,田园荒芜。同时,帝国主义的侵略也加深了农村 经济殖民地化程度。 各地军阀为应付战争所需,猛扩军队。为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军阀们一方 面不惜出卖国家主权大借外债,一方面千方百计向人民搜刮。一是多如牛毛的苛 捐杂税。二是强发公债,强迫摊派,拒不还本。三是滥发货币、军用票、军需兑 换券、加印官票等,直接向人民夺取钱财。由于战乱频繁,内政不修,在此起彼 伏的战祸中受害或遇自然灾害而得不到救济的大量百姓,流离失所,以至冻饿而 死。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迫切需要掀起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风暴。 (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决心发动一场新的启蒙运 动,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即蒙味状态中解放出来。这个运动后来被称为新 文化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 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它从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开始 提倡思想解放,提倡新道德,提出文学革命的主张,提倡白话文。 2.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 德先生和赛先生,即民主和科学。民主,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制度,也是 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科学,狭义指自然科学,广义则指社会科学。 3.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这是切中 时弊的。民主与科学的口号获得了人们广泛的赞同,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文 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冲决了禁锢人们思想的 闸门, 4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第一,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 去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第二,离开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要根本改造国民性是 不可能的。 第三,那时的许多领导人,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 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 2
第四章 开天辟地大事变 面粉厂、钢铁厂等纷纷倒闭或被外资吞并。 在军阀、官僚、地主、中外商人和高利贷者掠夺下的中国农村,其经济形式 仍以小农经济为主,实物地租仍占主导地位。在土地兼并和商业垄断下,小农遭 受日益严重的榨取,乡村凋敝,田园荒芜。同时,帝国主义的侵略也加深了农村 经济殖民地化程度。 各地军阀为应付战争所需,猛扩军队。为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军阀们一方 面不惜出卖国家主权大借外债,一方面千方百计向人民搜刮。一是多如牛毛的苛 捐杂税。二是强发公债,强迫摊派,拒不还本。三是滥发货币、军用票、军需兑 换券、加印官票等,直接向人民夺取钱财。由于战乱频繁,内政不修,在此起彼 伏的战祸中受害或遇自然灾害而得不到救济的大量百姓,流离失所,以至冻饿而 死。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迫切需要掀起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风暴。 (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决心发动一场新的启蒙运 动,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即蒙昧状态中解放出来。这个运动后来被称为新 文化运动。1919 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 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它从 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开始。 提倡思想解放,提倡新道德,提出文学革命的主张,提倡白话文。 2.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 德先生和赛先生,即民主和科学。民主,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制度,也是 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科学,狭义指自然科学,广义则指社会科学。 3.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这是切中 时弊的。民主与科学的口号获得了人们广泛的赞同,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文 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冲决了禁锢人们思想的 闸门, 4.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第一,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 去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第二,离开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要根本改造国民性是 不可能的。 第三,那时的许多领导人,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 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 2
第四章开天辟地大事变 (三)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十月革命的炮声惊醒了正在寻求救国救民出路而不得其解的的中国先进知 识分子。他们开始由学习西方转而学习俄国,初步接受并开始宣传马克思列宁主 义。陈独秀、李大钊在他们主办的《新青年》和《每周评论》上更广泛地宜传社 会主义。他们把探寻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效法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转向俄国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转向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从马克思 主义中得到的重要启示,促进了他们对于中国革命道路的思考,促进了他们由激 进民主主义者逐步转变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四)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五四运动的爆发 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中因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激起了知识分子和 和青年学生的强烈愤慨,激化了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封建军阀同中国人民的矛 盾,蕴藏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反帝怒潮如火山一样迸发了。 1919年5月4日下午,北京大学等13所学校的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会后 举行了示威游行,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要求惩办亲日派官僚。 示威学生遭到镇压。北京学生大游行和火烧赵家楼的消息迅速传遍中国,各地学 生纷起声援。6月5日,上海展开了史无前例的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的“三罢斗争”。自此,五四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它超越了知识分子范围而 成为有广大工人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爱国民 主运动。运动中心由北京移至上海,运动的主力由学生转为工人阶级。斗争以燎 原之势迅速扩展到22个省的150多个城市。 2.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由青年学生、工人阶级和其他阶级联合起 来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其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 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五四运动还是一次文化启蒙运动,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先进的中国知识分 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强大力量,他们积极投身到工人中间进行马克思 列宁主义的宜传,促进了中国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在思想上和干部上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准备。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序幕。此后发 生的中国革命,己不再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了。 二、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3
第四章 开天辟地大事变 (三)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十月革命的炮声惊醒了正在寻求救国救民出路而不得其解的的中国先进知 识分子。他们开始由学习西方转而学习俄国,初步接受并开始宣传马克思列宁主 义。陈独秀、李大钊在他们主办的《新青年》和《每周评论》上更广泛地宣传社 会主义。他们把探寻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效法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转向俄国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转向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从马克思 主义中得到的重要启示,促进了他们对于中国革命道路的思考,促进了他们由激 进民主主义者逐步转变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四)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五四运动的爆发 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激起了知识分子和 和青年学生的强烈愤慨,激化了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封建军阀同中国人民的矛 盾,蕴藏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反帝怒潮如火山一样迸发了。 1919 年 5 月 4 日下午,北京大学等 13 所学校的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会后 举行了示威游行,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要求惩办亲日派官僚。 示威学生遭到镇压。北京学生大游行和火烧赵家楼的消息迅速传遍中国,各地学 生纷起声援。6 月 5 日,上海展开了史无前例的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的“三罢斗争”。自此,五四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它超越了知识分子范围而 成为有广大工人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爱国民 主运动。运动中心由北京移至上海,运动的主力由学生转为工人阶级。斗争以燎 原之势迅速扩展到 22 个省的 150 多个城市。 2.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由青年学生、工人阶级和其他阶级联合起 来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其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 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五四运动还是一次文化启蒙运动,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先进的中国知识分 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强大力量,他们积极投身到工人中间进行马克思 列宁主义的宣传,促进了中国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在思想上和干部上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准备。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序幕。此后发 生的中国革命,已不再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了。 二、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3
第四章开天辟地大事变 (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1,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 马克思主义是通过东、西、北三个方向的不同渠道传播到中国的。在五四运动 后的一年多里,马克思主义在得到广泛传播,其主要表现是: 马克思主义宜传阵地不扩大了。宜传马克思主义的报刊激增,其中以《新 青年》影响为最大。同时,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开始出现。著名的除少年中国 学会、新民学会、北平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等社团外,还有觉悟社、利群书社 共存社、励新学会、改造社。李大钊、邓中夏、高君字在北京大学创办马克思主 义学说研究会,对培养中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起了重要作用。此外,马克思主 义经典著作和译介马克思主义的书籍相继出版。 共产主义知识分子队伍日益壮大。五四运动后的一两年里,是中国先进的知 识界思想变化和政治分化最激烈的时期。一批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经过五 四运动的洗礼,走上了马克思主义道路。在李大钊、陈独秀的引领下,毛泽东、 邓中夏、蔡和森、周恩来、恽代英、瞿秋白、李达、李汉俊、陈潭秋、澎湃、 向警予等一大批先进青年和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都迅速成长为马 克思主义者。一批辛亥革命的老战士如董必武、吴玉章等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拓展了新文化启蒙运动的广度和深 度,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 2,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第一,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 主义划清界限。 第二,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第三,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3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中国的先进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之后,赋予了民主和科学以新的涵义。 民主指多数人的民主,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民主。科学,除自然科学外,就对社 会的研究来说,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并没有中断或取消五四以前开始的反封建的思想启蒙 工作。中国的先进分子以唯物史观为武器,把反封建的启蒙运动有力地推向了前进。此后
第四章 开天辟地大事变 (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1.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 马克思主义是通过东、西、北三个方向的不同渠道传播到中国的。在五四运动 后的一年多里,马克思主义在得到广泛传播,其主要表现是: 马克思主义宣传阵地不扩大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报刊激增,其中以《新 青年》影响为最大。同时,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开始出现。著名的除少年中国 学会、新民学会、北平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等社团外,还有觉悟社、利群书社、 共存社、励新学会、改造社。李大钊、邓中夏、高君宇在北京大学创办马克思主 义学说研究会,对培养中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起了重要作用。此外,马克思主 义经典著作和译介马克思主义的书籍相继出版。 共产主义知识分子队伍日益壮大。五四运动后的一两年里,是中国先进的知 识界思想变化和政治分化最激烈的时期。一批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经过五 四运动的洗礼,走上了马克思主义道路。在李大钊、陈独秀的引领下,毛泽东、 邓中夏、蔡和森、周恩来、恽代英、瞿秋白、李达、李汉俊、、陈潭秋、澎湃、 向警予等一大批先进青年和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都迅速成长为马 克思主义者。一批辛亥革命的老战士如董必武、吴玉章等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拓展了新文化启蒙运动的广度和深 度,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 2.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第一,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 主义划清界限。 第二,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第三,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3.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中国的先进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之后,赋予了民主和科学以新的涵义。 民主指多数人的民主,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民主。科学,除自然科学外,就对社 会的研究来说,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并没有中断或取消五四以前开始的反封建的思想启蒙 工作。中国的先进分子以唯物史观为武器,把反封建的启蒙运动有力地推向了前进。此后, 4
第四章开天辟地大事变 马克思主义开始逐步地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挥指导作用了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1.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1920年4月,经共产国际批准,俄共(布)远东局海参葳处派维经斯基(伍 廷康)一行到达北京,与中国进步力量建立联系。李大钊就筹建中国共产党与其 取得一致意见,并介绍他去上海与陈独秀会见。在维经斯基的帮助下,陈独秀开 始进行建党活动。 经过儿个月的酝酿筹备,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于1920年8月成立。上海 发起组担负着准备和组织中国共产党的任务。随即,湖南、北京、武汉、广州、 济南等地也相继建立了共产党组织。上海、北京党组织的部分成员到日本、法国 留学并建立了共产党小组。 2.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 各地共产党组织成立后,开展各项工作,努力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 动的进一步结合,为建立统一的中国共产党创造思想和干部条件。一是有组织、 有计划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二是在工人中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三 是在上海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各地党组织随之组建了社会主义青 年团。四是积极探讨建党问题。各地党组织成员就建党问题进行了激烈讨论。 (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陈独秀 和李大钊因故未能出席。李达、李汉俊、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刘 仁静、张国森,、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周佛海、包惠僧等各地12名代表与 会,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大会讨论了政治形势、党的基本任务、党的组织 原则和组织机构等问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选举产 生了由陈独秀任书记、李达任宣传主任、张国焘任组织主任的中共中央局。第一 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其成立是近 代中国政治经济和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
第四章 开天辟地大事变 马克思主义开始逐步地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挥指导作用了。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1.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1920 年 4 月,经共产国际批准,俄共(布)远东局海参葳处派维经斯基(伍 廷康)一行到达北京,与中国进步力量建立联系。李大钊就筹建中国共产党与其 取得一致意见,并介绍他去上海与陈独秀会见。在维经斯基的帮助下,陈独秀开 始进行建党活动。 经过几个月的酝酿筹备,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于 1920 年 8 月成立。上海 发起组担负着准备和组织中国共产党的任务。随即,湖南、北京、武汉、广州、 济南等地也相继建立了共产党组织。上海、北京党组织的部分成员到日本、法国 留学并建立了共产党小组。 2.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 各地共产党组织成立后,开展各项工作,努力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 动的进一步结合,为建立统一的中国共产党创造思想和干部条件。一是有组织、 有计划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二是在工人中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三 是在上海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各地党组织随之组建了社会主义青 年团。四是积极探讨建党问题。各地党组织成员就建党问题进行了激烈讨论。 (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1 年 7 月 23 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陈独秀 和李大钊因故未能出席。李达、李汉俊、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刘 仁静、张国焘,、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周佛海、包惠僧等各地 12 名代表与 会,代表着全国 50 多名党员。大会讨论了政治形势、党的基本任务、党的组织 原则和组织机构等问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选举产 生了由陈独秀任书记、李达任宣传主任、张国焘任组织主任的中共中央局。第一 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其成立是近 代中国政治经济和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 5
第四章开天辟地大事变 宁主义为基础、有别于许多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民主党和工人党的新型工人阶 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三、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一)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1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由于历史条件所限,中共一大对中国革命性质和具体任务缺乏深刻认识, 未能制定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纲领。正值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方向进行 探索之时,列宁及其《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帮助中共领导人对民主革命 的认识迈出了重大一步。 1922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发表《对于时局的主张》。这是中国共产党成 立后发布的第一份重要的政治声明,明确了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思想。1922年7 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分析了国际形势、中国社 会政治经济状况以及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 质、革命性质、革命对象、革命动力和前途。宜言规定党的最高纲领是“组织无 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 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最低纲领即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一)消除内 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因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 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中国人民目前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 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明确区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初步指明了 中国民主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成为动员、组织和鼓舞中国人民争取 解放的一面战斗旗帜。大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民主革命中的无产阶级领导 权问题存在着模糊认识,也未提出农民土地问题以及建立工农政权等问题。 2.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立即集中力量从事工人运动。他们举办工人学校,按 照产业系统组织工会,帮助工人把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结合起来。 在1922年至1923年出现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香港海员罢工是这 次高潮的起点。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开滦谋矿工人大罢工最具代表性。京汉铁 6
第四章 开天辟地大事变 宁主义为基础、有别于许多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民主党和工人党的新型工人阶 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三、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一)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1.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由于历史条件所限,中共一大对中国革命性质和具体任务缺乏深刻认识, 未能制定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纲领。正值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方向进行 探索之时,列宁及其《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帮助中共领导人对民主革命 的认识迈出了重大一步。 1922 年 6 月 15 日,中共中央发表《对于时局的主张》。这是中国共产党成 立后发布的第一份重要的政治声明,明确了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思想。1922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分析了国际形势、中国社 会政治经济状况以及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 质、革命性质、革命对象、革命动力和前途。宣言规定党的最高纲领是“组织无 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 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最低纲领即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一)消除内 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 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中国人民目前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 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明确区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初步指明了 中国民主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成为动员、组织和鼓舞中国人民争取 解放的一面战斗旗帜。大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民主革命中的无产阶级领导 权问题存在着模糊认识,也未提出农民土地问题以及建立工农政权等问题。 2.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立即集中力量从事工人运动。他们举办工人学校,按 照产业系统组织工会,帮助工人把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结合起来。 在 1922 年至 1923 年出现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香港海员罢工是这 次高潮的起点。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开滦谋矿工人大罢工最具代表性。京汉铁 6
第四章开天辟地大事变 路工人大罢工使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达到顶点。1923年2月7日,军阀吴佩孚 调动军警血腥镇压罢工工人,共产党员林祥谦和施洋等先后被害。二七惨案发生 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中的中国工人阶级,在中 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革命觉悟迅速提高,组织程度和斗争本领明显提高。这一时 期党领导的工人斗争也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教训:第一,为了战胜强大的敌人,仅 靠工人阶级孤军奋战是不够的,必须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第二,工人没有起 码的民主权利,仅靠罢工或其他合法斗争是不行的。 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农民运动,最早发生于1921年9月的浙江萧山县衙前 村。共产党员沈玄庐在这里组建了全国最早的农民协会。1922年5月,彭湃在 家乡海丰从事农民运动,组织农会。粤东农民运动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影响最深 者。它有力打击了封建地主经济和传统势力,为后来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和巩 固创造了有利条件。湖南的农民运动也兴起得较早。运动虽然很快遭到军阀赵恒 惕的武力镇压,但为后来的湖南农民革命运动高潮奠定了一定基础。 (二)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 1国共合作的形成 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在列宁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形成的。1922年8月底,中 共中央政治局在杭州西湖召开特别会议。会议经过激烈讨论,接受了共产国际关 于中共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两党合作的建议。1923年6月12日 至20日,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会议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同时注意保持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独立性。 孙中山经过第二次护法战争的失败,终下决心寻找新的社会力量和争取新的 国际援助,表示同意实行党内合作,并按民主原则改组国民党。1923年1月《孙 文越飞宣言》发表,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基本形成。在中国共产党 和苏俄政府的帮助下,孙中山者手对国民党改组。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隆重召 开。大会审查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宜言》。《宜言》接受了中 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两大革命任务,阐明了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 大政策为基础的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相 同,成为国共合作的共同纲领和政治基础。但是,新三民主义在关于中国革命的 7
第四章 开天辟地大事变 路工人大罢工使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达到顶点。1923 年 2 月 7 日,军阀吴佩孚 调动军警血腥镇压罢工工人,共产党员林祥谦和施洋等先后被害。二七惨案发生 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中的中国工人阶级,在中 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革命觉悟迅速提高,组织程度和斗争本领明显提高。这一时 期党领导的工人斗争也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教训:第一,为了战胜强大的敌人,仅 靠工人阶级孤军奋战是不够的,必须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第二,工人没有起 码的民主权利,仅靠罢工或其他合法斗争是不行的。 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农民运动,最早发生于 1921 年 9 月的浙江萧山县衙前 村。共产党员沈玄庐在这里组建了全国最早的农民协会。1922 年 5 月,彭湃在 家乡海丰从事农民运动,组织农会。粤东农民运动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影响最深 者。它有力打击了封建地主经济和传统势力,为后来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和巩 固创造了有利条件。湖南的农民运动也兴起得较早。运动虽然很快遭到军阀赵恒 惕的武力镇压,但为后来的湖南农民革命运动高潮奠定了一定基础。 (二)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 1.国共合作的形成 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在列宁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形成的。1922 年 8 月底,中 共中央政治局在杭州西湖召开特别会议。会议经过激烈讨论,接受了共产国际关 于中共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两党合作的建议。1923 年 6 月 12 日 至 20 日,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会议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同时注意保持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独立性。 孙中山经过第二次护法战争的失败,终下决心寻找新的社会力量和争取新的 国际援助,表示同意实行党内合作,并按民主原则改组国民党。1923 年 1 月《孙 文越飞宣言》发表,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基本形成。在中国共产党 和苏俄政府的帮助下,孙中山着手对国民党改组。 1924 年 1 月 20 日至 30 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隆重召 开。大会审查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宣言》接受了中 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两大革命任务,阐明了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 大政策为基础的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相 同,成为国共合作的共同纲领和政治基础。但是,新三民主义在关于中国革命的 7
第四章开天辟地大事变 指导思想、革命前途、革命的彻底性等方面,与新民主主义有不相同的地方。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从此,中国国民党 基本上成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成为以国 共合作为基础的民族民主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2,大革命的准备与进行 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创办黄浦军校,自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 戴季陶为政治部主任(后由周恩来继任)。共产国际和苏联政府对创办黄埔军校 给予大力支持。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培训革命军事干部的工作,积极动员和选送 符合条件的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和革命青年报考。黄浦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 批优秀军政人才。他们成为国民革命军的骨干力量,也是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和 进行北伐战争的重要力量。 第一次国共合作给国共两党带来了大发展。到1925年底,国民党员达到14 万人,共产党员接近1万人,相当于国共合作前的20倍。工农运动开始复兴和 发展。广东农民运动迅速发展,成为全国农民运动的先导和中心。1925年1月,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 命中的领导权问题,进一步强调了无产阶级同盟军的重要性。举国震惊的“五升” 惨案发生后,几乎所有大城市和多数省会的各界人民纷纷集会示威,实行“三罢”, 使“五卅”运动成为又一次全国规模的反帝斗争高潮。其中规模和影响最大者 是坚持了16个月之久的省港大罢工。它有力地支持了广东革命政府,促进了广 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周。 1924年秋,广东革命政权平定商团叛乱。1925年,通过两次东征,彻底消 灭了陈炯明部。期间平定了杨希闵、刘震寰的广州叛乱。实现了广东革命根据地 的统一。在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和推动下,全国兴起了声势浩大的国民会议运动。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肝癌病逝于北京。各地举行隆重悼念活动。 与时,北方人民掀起了反对奉系军阀和段祺瑞政府的斗争热潮。1926年的 三。一八惨案,被鲁迅称被“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惨案引发举国声讨帝国 主义和反动军阀的宣传运动,为北伐战争做了舆论准备。 3.大革命中的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是在反帝反军阀的口号下进行的,提出这个口号的,正是中因共产党
第四章 开天辟地大事变 指导思想、革命前途、革命的彻底性等方面,与新民主主义有不相同的地方。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从此,中国国民党 基本上成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成为以国 共合作为基础的民族民主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2.大革命的准备与进行 1924 年 5 月,孙中山在广州创办黄浦军校,自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 戴季陶为政治部主任(后由周恩来继任)。共产国际和苏联政府对创办黄埔军校 给予大力支持。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培训革命军事干部的工作,积极动员和选送 符合条件的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和革命青年报考。黄浦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 批优秀军政人才。他们成为国民革命军的骨干力量,也是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和 进行北伐战争的重要力量。 第一次国共合作给国共两党带来了大发展。到 1925 年底,国民党员达到 14 万人,共产党员接近 1 万人,相当于国共合作前的 20 倍。工农运动开始复兴和 发展。广东农民运动迅速发展,成为全国农民运动的先导和中心。1925 年 1 月,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 命中的领导权问题,进一步强调了无产阶级同盟军的重要性。举国震惊的“五卅” 惨案发生后,几乎所有大城市和多数省会的各界人民纷纷集会示威,实行“三罢”, 使“五卅”运动成为又一次全国规模的反帝斗争高潮。其中规模和影响最大者, 是坚持了 16 个月之久的省港大罢工。它有力地支持了广东革命政府,促进了广 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1924 年秋,广东革命政权平定商团叛乱。1925 年,通过两次东征,彻底消 灭了陈炯明部。期间平定了杨希闵、刘震寰的广州叛乱。实现了广东革命根据地 的统一。在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和推动下,全国兴起了声势浩大的国民会议运动。 1925 年 3 月 12 日,孙中山因肝癌病逝于北京。各地举行隆重悼念活动。 与时,北方人民掀起了反对奉系军阀和段祺瑞政府的斗争热潮。1926 年的 三.一八惨案,被鲁迅称被“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惨案引发举国声讨帝国 主义和反动军阀的宣传运动,为北伐战争做了舆论准备。 3.大革命中的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是在反帝反军阀的口号下进行的,提出这个口号的,正是中国共产党。 8
第四章开天辟地大事变 大革命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下进行的,中国共产党是国 共合作的倡导者和统一战线的组织者。大革命是空前广泛而深刻的群众运动,中 国共产党是人民群众的主要发动者和组织者。大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 争,共产党人不仅帮助和推动了国民革命军的建立,而且在军队中进行了卓有成 效的政治工作。没有中国共产党,就不会有这场大革命。 4.大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在1924年到1927年的国民革命期间,广泛的民族觉醒、群众性的社会动员 和革命运动风起云涌,列强侵略,政局混乱,战事频仍一这些事件和变动的交 织纠集,冲击并激荡着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 满清遗老遗少、旧式封建官僚政客、军阀武人势力在国民革命冲击下急剧衰 落,传统的社会控制方式迅速崩解。各自为政使国家更为不统一。中国社会和文 化处于急剧变革时期,政治极度混乱。社会各种力量处于不断的分离组合之中。 两湖地区的农民组织起来后,从政治上惩罚农村封建恶势力,在经济上普遍 进行了减租减息,限制租额,平粜阻禁,并对封建宗法迷信思想和制度展开了猛 烈冲击。凡农会得势之地,宗法思想、封建族权、神权和夫权开始土崩瓦解。高 利贷盘剥、买卖婚姻、封建迷信、牌赌大烟概被禁止。清匪组盗、整顿治安、修 桥筑路、移风易俗。农村巨变“使社会惊为前后两个世界”。辛亥革命中没有触 及的农村家族宗法制度、迷信婶道、男尊女卑的封建观念,现在终于受到冲击。 通过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的宣传教育,国人的爱国精神和民主精神不断 增强。国民会议运动席卷全国城乡,使国人普遍受到一次民主思想的洗礼和民主 运动的训练。废除不平等条约和收回民族利权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外交成就。 国民革命期间,此落彼起的抵制外货运动是要求民族独立和民族自决的政治 运动,也是经济自强运动,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生产、经营给予了有力的推动。 在1922年后遭遇行业困难的中国棉沙业、面粉业在1925年五州运动的抵货大潮 中复苏。这一时期的中国民族资本家在开拓市场,注重产品质量、资金周转、技 术创新和管理水平等方面,也有较大提高。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城市的近代化 进程加快,沿海与内地的经济差距不断拉大。 激进的国民革命的浪潮激荡着中国思想文化界,复古主义思潮难有市场。以 章士钊为代表的甲寅派遭到新文学阵营的有力回击。现代评论派又遭到共产党人 9
第四章 开天辟地大事变 大革命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下进行的,中国共产党是国 共合作的倡导者和统一战线的组织者。大革命是空前广泛而深刻的群众运动,中 国共产党是人民群众的主要发动者和组织者。大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 争,共产党人不仅帮助和推动了国民革命军的建立,而且在军队中进行了卓有成 效的政治工作。没有中国共产党,就不会有这场大革命。 4.大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在 1924 年到 1927 年的国民革命期间,广泛的民族觉醒、群众性的社会动员 和革命运动风起云涌,列强侵略,政局混乱,战事频仍——这些事件和变动的交 织纠集,冲击并激荡着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 满清遗老遗少、旧式封建官僚政客、军阀武人势力在国民革命冲击下急剧衰 落,传统的社会控制方式迅速崩解。各自为政使国家更为不统一。中国社会和文 化处于急剧变革时期,政治极度混乱。社会各种力量处于不断的分离组合之中。 两湖地区的农民组织起来后,从政治上惩罚农村封建恶势力,在经济上普遍 进行了减租减息,限制租额,平粜阻禁,并对封建宗法迷信思想和制度展开了猛 烈冲击。凡农会得势之地,宗法思想、封建族权、神权和夫权开始土崩瓦解。高 利贷盘剥、买卖婚姻、封建迷信、牌赌大烟概被禁止。清匪缉盗、整顿治安、修 桥筑路、移风易俗。农村巨变“使社会惊为前后两个世界”。辛亥革命中没有触 及的农村家族宗法制度、迷信婶道、男尊女卑的封建观念,现在终于受到冲击。 通过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的宣传教育,国人的爱国精神和民主精神不断 增强。国民会议运动席卷全国城乡,使国人普遍受到一次民主思想的洗礼和民主 运动的训练。废除不平等条约和收回民族利权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外交成就。 国民革命期间,此落彼起的抵制外货运动是要求民族独立和民族自决的政治 运动,也是经济自强运动,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生产、经营给予了有力的推动。 在 1922 年后遭遇行业困难的中国棉沙业、面粉业在 1925 年五卅运动的抵货大潮 中复苏。这一时期的中国民族资本家在开拓市场,注重产品质量、资金周转、技 术创新和管理水平等方面,也有较大提高。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城市的近代化 进程加快,沿海与内地的经济差距不断拉大。 激进的国民革命的浪潮激荡着中国思想文化界,复古主义思潮难有市场。以 章士钊为代表的甲寅派遭到新文学阵营的有力回击。现代评论派又遭到共产党人 9
第四章开天辟地大事变 和鲁迅等革命文艺人士的批判。在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高潮中,中国人民掀起 了大规模的非基督教运动,以反对教会学校的奴化教育,要求收回教育权。反对 帝国主义文化侵略和封建买办文化的斗争运动取得了一定成果。 阅读书目: 1、彭明:《五四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 2、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下),中华书局1980。 3、李新主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长编》(一二三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4、[美]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5、丁守和等:《从五四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联书店1979。 6、张静如等:《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河北人民出版社1981。 7、林家有等:《孙中山与国共第一次合作》,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8、《黄埔军校史料》,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 9、王宗华主编:《中国大革命史(19241927)》人民出版社1990。 10、张光宇:《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国民革命军》,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 11、宋镜明主编:《中国革命史新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思考题: 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
第四章 开天辟地大事变 10 和鲁迅等革命文艺人士的批判。在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高潮中,中国人民掀起 了大规模的非基督教运动,以反对教会学校的奴化教育,要求收回教育权。反对 帝国主义文化侵略和封建买办文化的斗争运动取得了一定成果。 阅读书目: 1、彭明:《五四运动史》,人民出版社 1984 年。 2、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下),中华书局 1980。 3、李新主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长编》(一二三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3。 4、[美]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6。 5、丁守和等:《从五四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联书店 1979。 6、张静如等:《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1。 7、林家有等:《孙中山与国共第一次合作》,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8。 8、《黄埔军校史料》,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2。 9、王宗华主编:《中国大革命史(1924-1927)》人民出版社 1990。 10、张光宇:《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国民革命军》,武汉大学出版社 1989。 11、宋镜明主编:《中国革命史新编》,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3。 思考题: 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