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学史
中国地理学史
概述清代地理学的发展 17世纪中叶,清兵入关,中国建立了新的封建帝国 清王朝。它先后 经历了10朝267年(1644~1911)。在清政府统治这一时期,中国由一个独 立自主的封建社会逐渐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与社会、政治的变 动相关,在清代,文化界、地理学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古代传统文 化发展,以及中西文化相融的局面 一、传统地理学的发展 清代是中国历中上最后一个封建干朝。在继承古代文化传统的其础上 中国古代传统地理学研究也发展到 个前所未有的阶段,无论是地志著作的 编纂,还是沿革考证工作,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有清一代,先后由个人或官方组织,完成了多部全国性地理志著作。主 要有《明史·地理志》;顾炎武(1613~1682)《天下郡国利病书》(120 卷)、《肇域志》;顾祖禹(1631~1692)《读史方舆纪要》(120卷): 陈芳绩(?1670君 右)《历代地理沿革表》 (47卷) ;徐乾学(1631 694 《舆地备考》 《舆地志余》、《舆地记要》;杨丕复(1780? 《历 代舆地沿革表》(40卷);段长基(1780?~?) 《历代疆域表》(3卷) 《历代沿革表》(3卷);李兆洛(1769~1841)《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 01 、《清地理韵编》(2卷),以及官修《大清 续》等。其中九 《天下郡国利病书 《肇域记》 《读史方舆纪要》 《历代地理沿革 《大清一统志》等最为重要。 在地方志方面,清王朝非常重视方志的修纂工作。清康熙十 一年(公元 1672年)为配合《一统志》的编修,康熙帝就曾命各省督抚聘集宿儒名贤, 接古续今,纂修各省通志。同时将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河南省巡抚贾 汉复 修的 《河南 志》 颁著天下为式 ,促进 大批地) 5志著作的 出现 清中叶,政府仍重视地方志的纂修,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 -月二十) 日上谕就曾针对修志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次年(公元1729年) 还领布了规定各州县志每六十年一修之例。当时除了官方组织系统修志外 也有许多学者积极参予私家修志工作。因此, 不仅出视了千种志书而目 涌现 批优秀的地方志著作 据陈正祥教授估计,目前世界上有中国地方志著作约11000种①。而见 于《中国地方志综录》的至少有8000多种。据我们统计,其中清代约有5298 种②。优秀的有:乾隆《历城县志》 、《诸城县志》、《太合州志》、《宁 波府击 《汾州府志》 《沿阳且击》 《松江府志》 《西宁府志》 《朝邑县志 》;嘉庆《广西通志》 《湖北通志》、 《浙江通志》、 《安徽 通志》、《扬州府志》、《长安县志》、《咸宁县志》;道光《湖广通志》、 《雷州府志》、《泾源县志》;雍正时的《畿辅通志》、《贵州通志》,以 及缪荃荪(1844~1919)的《顺天府志》等】 特别是这一时期结合方志的编修, 许多学者进行方志理论的探讨,并逐 《清世宗实录》卷七十五。 。《吉安府志》定样序: “志例每六十年而一修
概述清代地理学的发展 17 世纪中叶,清兵入关,中国建立了新的封建帝国——清王朝。它先后 经历了 10 朝 267 年(1644~1911)。在清政府统治这一时期,中国由一个独 立自主的封建社会逐渐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与社会、政治的变 动相关,在清代,文化界、地理学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古代传统文 化发展,以及中西文化相融的局面。 一、传统地理学的发展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继承古代文化传统的基础上, 中国古代传统地理学研究也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无论是地志著作的 编纂,还是沿革考证工作,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有清一代,先后由个人或官方组织,完成了多部全国性地理志著作。主 要有《明史·地理志》;顾炎武(1613~1682)《天下郡国利病书》(120 卷)、《肇域志》;顾祖禹(1631~1692)《读史方舆纪要》(120 卷); 陈芳绩(?~1670 左右)《历代地理沿革表》(47 卷);徐乾学(1631~1694) 《舆地备考》、《舆地志余》、《舆地记要》;杨丕复(1780?~?)《历 代舆地沿革表》(40 卷);段长基(1780?~?)《历代疆域表》(3 卷)、 《历代沿革表》(3 卷);李兆洛(1769~1841)《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 (20 卷)、《清地理韵编》(2 卷),以及官修《大清一统志》等。其中尤 以《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记》、《读史方舆纪要》、《历代地理沿革 表》、《大清一统志》等最为重要。 在地方志方面,清王朝非常重视方志的修纂工作。清康熙十一年(公元 1672 年)为配合《一统志》的编修,康熙帝就曾命各省督抚聘集宿儒名贤, 接古续今,纂修各省通志。同时将顺治十八年(公元 1661 年)河南省巡抚贾 汉复主修的《河南通志》颁著天下为式,促进了一大批地方志著作的出现。 清中叶,政府仍重视地方志的纂修,雍正六年(公元 1728 年)十一月二十八 日上谕就曾针对修志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①。次年(公元 1729 年) 还颁布了规定各州县志每六十年一修之例②。当时除了官方组织系统修志外, 也有许多学者积极参予私家修志工作。因此,不仅出现了数千种志书,而且 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地方志著作。 据陈正祥教授估计,目前世界上有中国地方志著作约 11000 种①。而见 于《中国地方志综录》的至少有 8000 多种。据我们统计,其中清代约有 5298 种②。优秀的有:乾隆《历城县志》、《诸城县志》、《太仓州志》、《宁 波府志》、《汾州府志》、《汾阳县志》、《松江府志》、《西宁府志》、 《朝邑县志》;嘉庆《广西通志》、《湖北通志》、《浙江通志》、《安徽 通志》、《扬州府志》、《长安县志》、《咸宁县志》;道光《湖广通志》、 《雷州府志》、《泾源县志》;雍正时的《畿辅通志》、《贵州通志》,以 及缪荃荪(1844~1919)的《顺天府志》等。 特别是这一时期结合方志的编修,许多学者进行方志理论的探讨,并逐 ① 《清世宗实录》卷七十五。 ② 《吉安府志》定祥序:“志例每六十年而一修
渐建立起一套方志学理论体系。当时菜名学考加钱大听(178~一1777),孙 星衍(1753 1818) 洪亮吉(1746 戴震 (1723~1777) 章学 诚(1738~1801)等,都发表过有关方志学的理论见解,参加过具体的方志 编篡的实钱活动.使这一时期的方志学不仅在馆篡数量上,而且在理论上 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坏要特剧提及的是 ,作为方志组成部分的边疆域外地区的地志研究、著 述,在清代有了突出的发展 关于边疆域外的史地研究,在清代前期即已开始。在鸦片战争前已出现 的有《柳边纪略》(杨宾著)、《宁古塔纪略》(吴桭巨著),以及祁韵士 的《西域释地》、《西陲总统事略》、《藩部要略》、《西陲要略》,徐松 (1781一1848)的《西减水首门》 《元中西北地理老》 《西夏地理考》 《新疆识略 以及《明史·外国传》等边疆域外地理著作 但当时的研究, 主要限于对东北、家古、西北各地的风士见闻等记载,以及历史地理考正研 究。 据陈正样教授估计,目前世果上有中国地方志著作约11000种”。而见于 《中国地方志综录》的至少有8000多种。据我们统计,其中清代约有529: 优秀的有:乾隆《历城县志》 《诸城县志》 《太仓州志 《宁波 府志》、《汾州府志》、《汾阳县志》、《松江府志》 《西宁府志》 《朝 邑县志》;嘉庆《广西通志》、《湖北通志》、《浙江通志》、《安徽通志》 《扬州府志》、《长安县志》、《咸宁县志》;道光《湖广通志》、《雷州 府志》 泾源》 ;雍正时的《畿辅通志》 荪(1844 1919)的《顺天府志》等。 特别是这一时期结合方志的编修,许多学者进行方志理论的探讨,并逐 渐建立起一套方志学理论体系。当时著名学者如钱大昕(1728~1777)、孙 星衍(17531818)#亮吉(17461808) 雲(17231777)音号 诚 (17281801空 都发表过有关方 学的理论见解。 加过具体的方 编纂的实践活动, 使这一时期的方志学不仅在编纂数量上,而且在理论上, 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还要特别提及的是,作为方志组成部分的边疆域外地区的地志研究、著 述,在清代有了突出的发展 的史地研究,在清代前期即已开始 在鸦片战争前已出现 的有《柳边纪略》(杨宾著) 《宁古塔纪略》 (吴桭巨著),以及祁韵士 的《西域释地》、《西陲总统事略》、《藩部要略》、《西陲要略》,徐松 (1781~1848)的《西域水道记》、《元史西北地理考》、《西夏地理考》 《新疆识略》以及《明史·外国传》等边疆域外地理著作。但当时的研 主要限于对东北、蒙古、西北各地 风土见闻等记载,以及历史 地理考 证研 究。 自鸦片战争以后,关于边疆域外地理研究的情况大有改变,一方面研究 人员增多,二是研究内容有了新的方向,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成果。据对清 代有关地理著作文献的分析统计,仅研究西北地区边疆史地的著作,约有200 ①陈正样 《仲国文化地理·方志的地理学价值》 三联书店,1983年版 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地学史组:《中国古代地理学史》,统计为5518种。第342页,科学出版社,1984 年版
渐建立起一套方志学理论体系。当时著名学者如钱大昕(1728~1777)、孙 星衍(1753~1818)、洪亮吉(1746~1808)、戴震(1723~1777)、章学 诚(1738~1801)等,都发表过有关方志学的理论见解,参加过具体的方志 编纂的实践活动,使这一时期的方志学不仅在编纂数量上,而且在理论上, 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还要特别提及的是,作为方志组成部分的边疆域外地区的地志研究、著 述,在清代有了突出的发展。 关于边疆域外的史地研究,在清代前期即已开始。在鸦片战争前已出现 的有《柳边纪略》(杨宾著)、《宁古塔纪略》(吴桭巨著),以及祁韵士 的《西域释地》、《西陲总统事略》、《藩部要略》、《西陲要略》,徐松 (1781~1848)的《西域水道记》、《元史西北地理考》、《西夏地理考》、 《新疆识略》以及《明史·外国传》等边疆域外地理著作。但当时的研究, 主要限于对东北、蒙古、西北各地的风土见闻等记载,以及历史地理考证研 究。 据陈正祥教授估计,目前世界上有中国地方志著作约 11000 种①。而见于 《中国地方志综录》的至少有 8000 多种。据我们统计,其中清代约有 5298 种②。优秀的有:乾隆《历城县志》、《诸城县志》、《太仓州志》、《宁波 府志》、《汾州府志》、《汾阳县志》、《松江府志》、《西宁府志》、《朝 邑县志》;嘉庆《广西通志》、《湖北通志》、《浙江通志》、《安徽通志》、 《扬州府志》、《长安县志》、《咸宁县志》;道光《湖广通志》、《雷州 府志》、《泾源县志》;雍正时的《畿辅通志》、《贵州通志》,以及缪荃 荪(1844~1919)的《顺天府志》等。 特别是这一时期结合方志的编修,许多学者进行方志理论的探讨,并逐 渐建立起一套方志学理论体系。当时著名学者如钱大昕(1728~1777)、孙 星衍(1753~1818)、洪亮吉(1746~1808)、戴震(1723~1777)、章学 诚(1738~1801)等,都发表过有关方志学的理论见解,参加过具体的方志 编纂的实践活动,使这一时期的方志学不仅在编纂数量上,而且在理论上, 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还要特别提及的是,作为方志组成部分的边疆域外地区的地志研究、著 述,在清代有了突出的发展。 关于边疆域外的史地研究,在清代前期即已开始。在鸦片战争前已出现 的有《柳边纪略》(杨宾著)、《宁古塔纪略》(吴桭巨著),以及祁韵士 的《西域释地》、《西陲总统事略》、《藩部要略》、《西陲要略》,徐松 (1781~1848)的《西域水道记》、《元史西北地理考》、《西夏地理考》、 《新疆识略》以及《明史·外国传》等边疆域外地理著作。但当时的研究, 主要限于对东北、蒙古、西北各地的风土见闻等记载,以及历史地理考证研 究。 自鸦片战争以后,关于边疆域外地理研究的情况大有改变,一方面研究 人员增多,二是研究内容有了新的方向,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成果。据对清 代有关地理著作文献的分析统计,仅研究西北地区边疆史地的著作,约有 200 ① 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方志的地理学价值》,三联书店,1983 年版。 ② 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地学史组:《中国古代地理学史》,统计为 5518 种。第 342 页,科学出版社,1984 年版
多人、300多种,其中80%的研究菩作是在清道光以后至清末这段时间出现 的”。出现了黄沛翘、曹廷杰 何法 魏源 徐继畲等著名边疆域外地理研 究者。著作有沈垚(1798 840)的《新疆私议 张移 (180 1849)的 《蒙古游牧记》、何秋涛(1824~1862)的《朔方备乘》、龚自珍(1792 1841)的《乌梁海表》、《蒙古图志表》、《西域置行省议》、朱一新(1846 1899)的《东三省内外蒙古地图考证》、曹廷杰(1850~1926)的《东三省 宝地图说》 黄沛翘的《西藏图考》 ,居寄(1856~?)的《黑 龙江舆地图 及图说》,以及魏源(1794 1856)的《海国图志 徐(1795 1872 的《瀛环志略》、同康庐的《中外地舆图说集成》(光绪二 十年.即公元1894 年刊印)、萧应椿的《五洲述略》(光绪二十八年,即公元1902年刊印) 王先谦的《五洲地理志略》(宣统二年,即公元1910年刊印)等。 这一时期,清王朝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 帝国主义的侵略使士大夫倍感 痛心疾首,所以, 许多人是抱着“以求抚驭之宜 “徐筹制夷之策 的目的 从事边疆史地研究的。他们或旁搜博采,援古证今;或亲历边疆实际考察。 因此,这一阶段除了一般的考证、见闻记述研究外,研究工作往往是与时政 竖密相关。如茜沛翻在《西藏图老》中就说道: “今英吉利占据五印度 并廓尔喀、 哲孟雄诸 铁路已 独吉岭 言重在通商, 而唐古特部 又复迭次阻挠,难保不发生变故,且边界汉番杂处,万一 乘机窃发, 处处堪 虚.是则南果之防,尤今日之急务也。 曹廷杰在他所著《东北边防辑要》 书中,更是重点介绍山川险要以利防守,并在书中指出何秋涛之所以著《朔 方各乘》 是与“俄人垂隙窃我东北”有有接关系」 ,何秋涛自己也在该书的 叙言中说,他写 《朔方备乘》是为了 “备国家缓急之用” 的 此外, 在清代的传统地理学发展中,还出现了· 些汇集历代地理著述的 类编型著作。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古今图书集成》中的方舆类汇编、 《四库 全书》史部地理类,以及清末王锡祺(1855~1913)的《小方壶斋舆地丛钞》 中国历代重视河渠水利事业,因此,有不少专述河渠水利,以及河流状 况的著作存世 清代较之过去各代更有大的发展,出现 了许多 当时全国 河流水系状况和历代水利资料汇集的著作。主要有:黄宗羲(1610~1695) 《今水经》(1卷);姜宸英(1628~1690)《江防总论》(1卷)、《海防 总论》(1卷);傅泽洪(1640?~?)等撰的《行水金鉴》(175卷);黎 出序笔的《行水金鉴》(156券)文刀南(17031768)《水首提纲》 (28卷) 王太岳 (1 221785 《泾渠志》;赵一清(1722? 《直 隶河渠志》(132卷);戴震《直畿河渠书》(110卷);程瑶田(1725 1814 《水地小记》(1卷);李元(?~1816)《蜀水经》(16卷);陈揆(1780 1825)《六朝水道疏》:徐松《西域水道记》(5卷);陈沣(18101882) 《汉书地理志水道图说》 (7卷)等。其中以《行水金鉴》 《水首提纲 《西域水道记》等,尤为重要 成书时间很早的中国古代地理著作,在长时间中,主要靠相互传抄、翻 刻流传,因此,到清代时,各种古代地理著作的版本就比较多。它们相互之 间都有缺漏、差异,甚至造成意思上的矛盾 加之中国上古、中古语言、文 字变化较大 后人对古人著作的理解因时代不同 文字的解释上也各有差异 思想上的理解更是各有见解。这些都为后代阅读造成极大的困难。因此,由 陈正样:《中国文化地理·方志的地理学价位》,三联书店,1983年版
多人、300 多种,其中 80%的研究著作是在清道光以后至清末这段时间出现 的①。出现了黄沛翘、曹廷杰、何秋涛、魏源、徐继畲等著名边疆域外地理研 究者。著作有沈垚(1798~1840)的《新疆私议》、张穆(1805~1849)的 《蒙古游牧记》、何秋涛(1824~1862)的《朔方备乘》、龚自珍(1792~ 1841)的《乌梁海表》、《蒙古图志表》、《西域置行省议》、朱一新(1846~ 1899)的《东三省内外蒙古地图考证》、曹廷杰(1850~1926)的《东三省 舆地图说》、黄沛翘的《西藏图考》、屠寄(1856~?)的《黑龙江舆地图 及图说》,以及魏源(1794~1856)的《海国图志》、徐继畲(1795~1872) 的《瀛环志略》、同康庐的《中外地舆图说集成》(光绪二十年,即公元 1894 年刊印)、萧应椿的《五洲述略》(光绪二十八年,即公元 1902 年刊印)、 王先谦的《五洲地理志略》(宣统二年,即公元 1910 年刊印)等。 这一时期,清王朝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帝国主义的侵略使士大夫倍感 痛心疾首,所以,许多人是抱着“以求抚驭之宜”“徐筹制夷之策”的目的 从事边疆史地研究的。他们或旁搜博采,援古证今;或亲历边疆实际考察。 因此,这一阶段除了一般的考证、见闻记述研究外,研究工作往往是与时政 紧密相关。如黄沛翘在《西藏图考》中就说道:“今英吉利占据五印度,兼 并廓尔喀、哲孟雄诸部,铁路已开至独吉岭,其言重在通商,而唐古特部众 又复迭次阻挠,难保不发生变故,且边界汉番杂处,万一乘机窃发,处处堪 虞,是则南界之防,尤今日之急务也。”曹廷杰在他所著《东北边防辑要》 一书中,更是重点介绍山川险要以利防守,并在书中指出何秋涛之所以著《朔 方备乘》,是与“俄人乘隙窥我东北”有直接关系。何秋涛自己也在该书的 叙言中说,他写《朔方备乘》是为了“备国家缓急之用”的。 此外,在清代的传统地理学发展中,还出现了一些汇集历代地理著述的 类编型著作。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古今图书集成》中的方舆类汇编、《四库 全书》史部地理类,以及清末王锡祺(1855~1913)的《小方壶斋舆地丛钞》。 中国历代重视河渠水利事业,因此,有不少专述河渠水利,以及河流状 况的著作存世。清代较之过去各代更有大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关于当时全国 河流水系状况和历代水利资料汇集的著作。主要有:黄宗羲(1610~1695) 《今水经》(1 卷);姜宸英(1628~1690)《江防总论》(1 卷)、《海防 总论》(1 卷);傅泽洪(1640?~?)等撰的《行水金鉴》(175 卷);黎 世序等的《续行水金鉴》(156 卷);齐召南(1703~1768)《水道提纲》 (28 卷);王太岳(1722~1785)《泾渠志》;赵一清(1722?~?)《直 隶河渠志》(132 卷);戴震《直畿河渠书》(110 卷);程瑶田(1725~1814) 《水地小记》(1 卷);李元(?~1816)《蜀水经》(16 卷);陈揆(1780~ 1825)《六朝水道疏》;徐松《西域水道记》(5 卷);陈沣(1810~1882) 《汉书地理志水道图说》(7 卷)等。其中以《行水金鉴》、《水道提纲》、 《西域水道记》等,尤为重要。 成书时间很早的中国古代地理著作,在长时间中,主要靠相互传抄、翻 刻流传,因此,到清代时,各种古代地理著作的版本就比较多。它们相互之 间都有缺漏、差异,甚至造成意思上的矛盾。加之中国上古、中古语言、文 字变化较大,后人对古人著作的理解因时代不同,文字的解释上也各有差异; 思想上的理解更是各有见解。这些都为后代阅读造成极大的困难。因此,由 ① 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方志的地理学价值》,三联书店,1983 年版
梦隆时期兴起的“老据”学派,其品主要的工作。首先便是对古代荽作讲行 文字 版本 上的整理、 校勘和意义(内容) 上的注释,在地理学方面 最勤、成绩最显著者, 主要是对《禹贡》、 《水经注》,以及正史《地理史》 的校勘、注释。 关于《禹贡》的校勘,主要有胡渭、徐文靖、程瑶田、丁晏等。清初胡 渭(16331714)曾著有《禹贡推指》20卷,地图47幅。搜集历代方志舆 地著作史料,对《禹贡》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考释注解 还对所谓“禹河”(件 为大禹治水后的黄河下游河道)在历史上的迁徙,以及汉、唐、宋、元、明 代黄河河道进行了精密考证。此后,徐文靖(1667~1757)在胡渭研究的基 础上,又旁引、参校其他版本著作,写成《禹贡会笺》12卷,总汇各种解释 校注成果。程瑶田则著《禹贡三江考》 专门老释长江 T(1794~1875 所著《禹贡锥指 主要是对胡渭校注中的一些错误进行辨析, 补正 关于《山海经》的校勘,主要有毕沅(1730 1797)的《山海经新校正》 (18卷),郝懿行(1757~1825)的《山海经笺疏》(18卷)。毕沅主要对 《山海经》的篇目、文字、山川等进行了考证,尤其是在山川方面,加强了 地理内空的老释都款行较比标晚 他的作除了立字空校怒外 对山川方 位等论证,多与 机相同 关于正史《地理志》的校释,当时用功的人很多。主要有:钱坫(1744 1806)撰、徐松集释的《新斟注汉书地理志集释》(6卷);汪远孙(1794 1836)的《汉书地理志补校》(2卷);全祖望(1705~1755)的《汉书地 理志毯磊》 ,比的《出地甲新体正》(5 出质信1765 1833 的《汉志水道疏证》(4卷) ;徐松《汉书西域传补注》 (2卷);吴卓信的 《汉书地理志补注》(03卷)等。他们订补了《地理志》中的不少错化之 关干《水经注》的按轨注释,北魏配首元《水经注》自问世以来,即积 后人广为刊印 传抄、引用。到宋代 版本间已有了较大差异 所以金代开 始,即有人进行《水经注》的版本 字整理校订, 但直到明代朱谋讳的《水 经注笺》,都不十分精慎。到了清代,对《水经注》的校勘研究, 下成了 一门用功最多的学问,几乎清代第一流的学者,十有八九都校注过《水经注》。 其中清初有黄宗羲、顾炎武、顾祖禹、胡渭、黄仪、刘献廷清中叶有齐召 南 全祖望、戴震、 清、孙星衍、段 清晚期有陈沣、 敬、熊会贞、丁谦等。其中校注《水经注》最有名的是全祖望、赵 一有 戴震、王先谦、杨守敬。而尤以清中期全祖望、赵一清、戴震的文字、版本 整理为重要。全祖望著有《全氏七校水经注》,赵一清有《水经注释》 震有《水经注》 他们通过文字、版本的比较校勘,校理清楚了《水经注》 在传抄过程中的 《经 目混乱的现象 本理出 个比较正确的《水经注》版本,为以后的《水经注》研究、使用,奠定 了基础。 清代学者除了对几种主要地理著作的校功外,还对其它相关地理著作进 行了校轨、注释、整理特别是讲行了许多地理老证丁作 如.2张唐(1681 1756)的《通鉴纲目释地红 《通鉴纲目释地补注》 (6卷 江永(1681~1722)的《春秋地理考实》(4卷);檀萃(1740? ?)的 《穆天子传注》(6卷);王绍兰的《管子地员篇注》(4卷);马宗桂(? 1802)的《战国策地理考》:陈琳今(1759~?)的《六朝地理考》:陈揆
乾隆时期兴起的“考据”学派,其最主要的工作,首先便是对古代著作进行 文字、版本上的整理、校勘和意义(内容)上的注释,在地理学方面,用力 最勤、成绩最显著者,主要是对《禹贡》、《水经注》,以及正史《地理史》 的校勘、注释。 关于《禹贡》的校勘,主要有胡渭、徐文靖、程瑶田、丁晏等。清初胡 渭(1633~1714)曾著有《禹贡锥指》20 卷,地图 47 幅。搜集历代方志舆 地著作史料,对《禹贡》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考释注解。还对所谓“禹河”(传 为大禹治水后的黄河下游河道)在历史上的迁徙,以及汉、唐、宋、元、明 代黄河河道进行了精密考证。此后,徐文靖(1667~1757)在胡渭研究的基 础上,又旁引、参校其他版本著作,写成《禹贡会笺》12 卷,总汇各种解释 校注成果。程瑶田则著《禹贡三江考》,专门考释长江。丁晏(1794~1875) 所著《禹贡锥指正误》,主要是对胡渭校注中的一些错误进行辨析、补正。 关于《山海经》的校勘,主要有毕沅(1730~1797)的《山海经新校正》 (18 卷),郝懿行(1757~1825)的《山海经笺疏》(18 卷)。毕沅主要对 《山海经》的篇目、文字、山川等进行了考证,尤其是在山川方面,加强了 地理内容的考释。郝懿行较毕沅晚,他的著作除了文字等校释外,对山川方 位等论证,多与毕沅相同。 关于正史《地理志》的校释,当时用功的人很多。主要有:钱坫(1744~ 1806)撰、徐松集释的《新斟注汉书地理志集释》(6 卷);汪远孙(1794~ 1836)的《汉书地理志补校》(2 卷);全祖望(1705~1755)的《汉书地 理志稽疑》;毕沅的《晋书地理志新校正》(5 卷);洪颐煊(1765~1833) 的《汉志水道疏证》(4 卷);徐松《汉书西域传补注》(2 卷);吴卓信的 《汉书地理志补注》(103 卷)等。他们订补了《地理志》中的不少错讹之 处。 关于《水经注》的校勘注释,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自问世以来,即被 后人广为刊印、传抄、引用。到宋代,版本间已有了较大差异,所以金代开 始,即有人进行《水经注》的版本、文字整理校订,但直到明代朱谋讳的《水 经注笺》,都不十分精慎。到了清代,对《水经注》的校勘研究,一下成了 一门用功最多的学问,几乎清代第一流的学者,十有八九都校注过《水经注》。 其中清初有黄宗羲、顾炎武、顾祖禹、胡渭、黄仪、刘献廷;清中叶有齐召 南、全祖望、戴震、赵一清、孙星衍、段玉裁;清晚期有陈沣、王先谦、杨 守敬、熊会贞、丁谦等。其中校注《水经注》最有名的是全祖望、赵一清、 戴震、王先谦、杨守敬。而尤以清中期全祖望、赵一清、戴震的文字、版本 整理为重要。全祖望著有《全氏七校水经注》,赵一清有《水经注释》,戴 震有《水经注》。他们通过文字、版本的比较校勘,校理清楚了《水经注》 在传抄过程中的《经文》、《注文》相互混杂、篇目混乱的现象,基本理出 了一个比较正确的《水经注》版本,为以后的《水经注》研究、使用,奠定 了基础。 清代学者除了对几种主要地理著作的校勘外,还对其它相关地理著作进 行了校勘、注释、整理,特别是进行了许多地理考证工作,如:张庚(1681~ 1756)的《通鉴纲目释地纠谬》(6 卷)、《通鉴纲目释地补注》(6 卷); 江永(1681~1722)的《春秋地理考实》(4 卷);檀萃(1740?~?)的 《穆天子传注》(6 卷);王绍兰的《管子地员篇注》(4 卷);马宗梿(?~ 1802)的《战国策地理考》;陈懋令(1759~?)的《六朝地理考》;陈揆
的《六朝水道疏》;沈钦韩(1775~1831)的《释地理》(8卷);管同(1780一 1831)的《战国地甲老 郑璜(?~1825?)的《春秋地理今释》(20卷) 徐松的《长春真人西游记 (2卷);程恩 (178 1837 的《国释地 名考》(20卷);王婆(1786~1843)的《四书地理考》(14卷);丁晏的 《禹贡集释》(3卷);洪■孙(1804~1859)的《补梁疆域志》(4卷) 姚燮(1805一1864)的《胡氏禹贡锥指勘补》(12卷);陈沣的《水经注提 (40卷);杜文灿(?~1887)的《禹贡川泽考》 (4卷 毛诗释 地 (6卷) 《春秋列国疆域考》(1卷)、 《群经舆地表》 (1卷);何 涛的《蒙古游牧记补注》(4卷);李文田(1834~1895)的《元史地名 考》、《耶律楚材西游录注》;赵元益(1840~1902)的《战国策略地》(2 卷) ,缪荃孙的《元和郡县图志阙卷遗文》(3卷)等。特别是清未杨守敬、 丁谦、 王锡棋的工作最为重要 杨守敬除有关历史地图工作外,在文字考证方面,以《水经注疏》40卷 和《隋书地理志考证附补遗》最为重要。 《水经注琉》博采《经》、 《传》 《雅》、《记》,相互参证,校正疏理郦注疑滞,利用地志、图经反复校勘, 更正郦注本身错误,同时对郦注所征引史实,皆注明出处。其用功之深,考 证之详慎 获 高度评价 如潘存题讠 说 楚北杨君惺吾 (守敬 所撰《水经注释》,神光所照。直与郦亭共语, 足使谢山却步、赵威变色 文起梅村,未堪比数,霾蕴岁久,焕若神明。旷世绝学,独有千古,大雅宏 达,还我河汉”①。《隋书地理志考证附补遗》是杨守敬历时30年 “五易 其稿”, 悉心研究的成果。该书磨征懂引广为 不仅在《隋书·地母 考》地名下注以 今地 补叙其沿革及治所迁移 而且书其命名由 和重大历 史事件,大大丰富扩充了《隋书·地理志》的内容。同时订正了书中记述, 以及相关资料的许多错化之处。扬守敬的工作弥补了《陪书·地理志》的不 足,成为有关《隋书·地理志》研究的划时代之作,至今通行的中华书局点 校本《隋书·地理志》 “采用《扬考》者亦较多 丁谦(18431919) 是清末以考证著称的地理学家,他 生著述甚丰 主要集中在中国古代地理考证和古代史籍中的外国传考证两方面。其著述后 由浙江省图书馆于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印行,分为两集,称为《浙江图 馆地学丛书》 ,或称《蓬菜轩舆地学从书》 其第一集收入著作17仲35 卷 包括: 《汉书匈传地理考证》 《汉书西南夷朝鲜传地理考证》等】 集收入的著作为: 《穆天子传地理考证》 《法显佛国记地理考证》 卷 《宋云西域求经记地理考证》12种33卷。 丁谦的考证严谨、广泛、系 统,他的著作被誉为中国地理学史上的“天下之奇作”,是清末传统地理学 继续发展的又一典型标志。 作为地理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地图,在清代有了较大的发展和变化。除了 各种地图大量出现外 最突出的发展变化是:历史地图集的编制和经纬绘图 法在传统地图中的出现。 关于历史地图集的编制,在中国出现很早。晋裴秀(224~271)就曾绘 《水经注要别,活存序》 。《隋书·地理志》注稀 ·据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刊本目录 《浙江图书馆地学丛书·序言》
的《六朝水道疏》;沈钦韩(1775~1831)的《释地理》(8 卷);管同(1780~ 1831)的《战国地理考》;郑璜(?~1825?)的《春秋地理今释》(20 卷); 徐松的《长春真人西游记考》(2 卷);程恩泽(1785~1837)的《国释地 名考》(20 卷);王鎏(1786~1843)的《四书地理考》(14 卷);丁晏的 《禹贡集释》(3 卷);洪■孙(1804~1859)的《补梁疆域志》(4 卷); 姚燮(1805~1864)的《胡氏禹贡锥指勘补》(12 卷);陈沣的《水经注提 纲》(40 卷);杜文灿(?~1887)的《禹贡川泽考》(4 卷)、《毛诗释 地》(6 卷)、《春秋列国疆域考》(1 卷)、《群经舆地表》(1 卷);何 秋涛的《蒙古游牧记补注》(4 卷);李文田(1834~1895)的《元史地名 考》、《耶律楚材西游录注》;赵元益(1840~1902)的《战国策略地》(2 卷);缪荃孙的《元和郡县图志阙卷遗文》(3 卷)等。特别是清末杨守敬、 丁谦、王锡祺的工作最为重要。 杨守敬除有关历史地图工作外,在文字考证方面,以《水经注疏》40 卷 和《隋书地理志考证附补遗》最为重要。《水经注疏》博采《经》、《传》、 《雅》、《记》,相互参证,校正疏理郦注疑滞,利用地志、图经反复校勘, 更正郦注本身错误,同时对郦注所征引史实,皆注明出处。其用功之深,考 证之详慎,获得学术界高度评价。如潘存题词说:“楚北杨君惺吾(守敬) 所撰《水经注释》,神光所照。直与郦亭共语,足使谢山却步、赵戴变色。 文起梅村,未堪比数,霾蕴岁久,焕若神明。旷世绝学,独有千古,大雅宏 达,还我河汉”①。《隋书地理志考证附补遗》是杨守敬历时 30 年,“五易 其稿”,悉心研究的成果,该书旁征博引,广为诠释,不仅在《隋书·地理 考》地名下注以今地,补叙其沿革及治所迁移,而且书其命名由来和重大历 史事件,大大丰富扩充了《隋书·地理志》的内容。同时订正了书中记述, 以及相关资料的许多错讹之处。杨守敬的工作弥补了《隋书·地理志》的不 足,成为有关《隋书·地理志》研究的划时代之作,至今通行的中华书局点 校本《隋书·地理志》,“采用《杨考》者亦较多。”② 丁谦(1843~1919)是清末以考证著称的地理学家,他一生著述甚丰, 主要集中在中国古代地理考证和古代史籍中的外国传考证两方面。其著述后 由浙江省图书馆于民国四年(公元 1915 年)印行,分为两集,称为《浙江图 书馆地学丛书》,或称《蓬莱轩舆地学丛书》,其第一集收入著作 17 种 35 卷,包括:《汉书匈奴传地理考证》、《汉书西南夷朝鲜传地理考证》等。 第二集收入的著作为:《穆天子传地理考证》、《法显佛国记地理考证》1 卷;《宋云西域求经记地理考证》12 种 33 卷。③丁谦的考证严谨、广泛、系 统,他的著作被誉为中国地理学史上的“天下之奇作”,④是清末传统地理学 继续发展的又一典型标志。 作为地理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地图,在清代有了较大的发展和变化。除了 各种地图大量出现外,最突出的发展变化是:历史地图集的编制和经纬绘图 法在传统地图中的出现。 关于历史地图集的编制,在中国出现很早。晋裴秀(224~271)就曾绘 ① 《水经注疏要删·潘存序》。 ② 《隋书·地理志》注释。 ③ 据民国四年(公元 1915 年)刊本目录。 ④ 《浙江图书馆地学丛书·序言》
制时历史地理图集性质的《禹贡地域图》18篇。①清代的历史地图集的编先 不仅在种类上众多, 而 1在质量 范围 系统性等方面 都有很大发展 早在清初,胡渭《禹贡锥指》中就附有18幅历史地图。清道光时,李兆 洛主持编绘的《历代舆地沿革图》,以《皇朝(清)舆地图》为底本,将上 自禹贡、夏、商、周、春秋、战国,以至元明各代地名注于其上,制成22 幅地图,以红色印制底图(清代) 、黑色标记古代地名的传统“朱黑套E印 法制版 同时,又找 子《皇舆表》 统志表 中的 各地历史沿革注在图上 以便相互对照,成为清代一部重要的历史地图集。此后,杨守敬所绘制的《历 代舆地图》(又称《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和《水经注图》,更是将清代, 以及中国古代传统的历史沿革地理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关于西方经纬度制图法在中国传统地图中的出现,除了作为独立的西方 制图法测绘的 白 舆全览图》 《乾隆内府 其 》等存在于清代的大量地图 中之外,重要的是,在清后期的许多中国人绘制的传统地图中,出现了不少 运用西方制图法的痕迹。如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湖北出版的《大清一统 舆图》(又称《皇朝中外一统舆图》 ,邹世始、晏丰毫等编绘) 就是将西 方的经结度和传统的计里画方法混合使用。清未 为绵制《大清会曲粗图 在其所规定的制图条例中, 明确规定了以传统画法为基础和对西方制图法的 采用。如:既规定使用计里画方法,又要求省图在可能的情况下使用“圆锥 投影”法。①而在已编成的许多省级地图集中,都体现了这种中西制图法混用 现象。如《甘肃全省舆图》 《安徵舆地图》 《陕西省舆地图》等, 不仅 有经纬度 不有图刷 方面的科学化革新 的经纬度、 投影法等 都极为简单、不准确,但却是中国传统地图法向近代科学制图法转变的一个 重要标志。 二、西方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 明中叶以后 西方基督教耶稣会为了向外发展势力, 先后多次派遣耶稣 会传教士前往世界各地传教布道。明万历时即有不少传教士来华,他们在传 教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西方新知识,尤其是明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 来华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Matha us ricci a Matteo ricci 15831610 年在华) 以及后 的意大 传教士艾儒略(du io eni A I 1610~1649 在华) 日尔曼传教士汤若望(Johann Adan Schal l Von Bell,1622~ 1666 年在华)、意大利传教士熊三拔(Sabbathino de Ursis,.1606~1620年在 华)、西班牙传教士庞迪我(Didac0 de Pantoja,.1599~1618年在华) 意大利传教士龙华民(Niccolo Lor g0 bardi.15971654年在华) 、比利时 传教 Verbiest, 1659~1688年在华)等 中国士大夫的信任,宣传了大量西方新知识,其中地理知识占了极其重要的 地位,其宣传主要以一些世界地图、地理著作为载体。 据统计①,仅利玛窦在华制作的各种世界地图就有10多幅,其图名、绘 《水经注琉要酬·潘存序》 明清两代全国和省区地图集编制概况”, 《测绘学报》 1962年第4期 参见梁启超:《中因近三百年学术史》,《饮冰室专集》之七十五 高儁:“明清两代全国和省区地图集编制概况”,《测绘学报》,1962年第4期
制过历史地理图集性质的《禹贡地域图》18 篇。①清代的历史地图集的编制, 不仅在种类上众多,而且在质量、范围、系统性等方面,都有很大发展。 早在清初,胡渭《禹贡锥指》中就附有 18 幅历史地图。清道光时,李兆 洛主持编绘的《历代舆地沿革图》,以《皇朝(清)舆地图》为底本,将上 自禹贡、夏、商、周、春秋、战国,以至元明各代地名注于其上,制成 22 幅地图,以红色印制底图(清代)、墨色标记古代地名的传统“朱墨套印” 法制版。同时,又将《皇舆表》、《一统志表》中的各地历史沿革注在图上, 以便相互对照,成为清代一部重要的历史地图集。此后,杨守敬所绘制的《历 代舆地图》(又称《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和《水经注图》,更是将清代, 以及中国古代传统的历史沿革地理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关于西方经纬度制图法在中国传统地图中的出现,除了作为独立的西方 制图法测绘的《皇舆全览图》、《乾隆内府舆图》等存在于清代的大量地图 中之外,重要的是,在清后期的许多中国人绘制的传统地图中,出现了不少 运用西方制图法的痕迹。如同治二年(公元 1863 年)湖北出版的《大清一统 舆图》(又称《皇朝中外一统舆图》,邹世诒、晏圭斋等编绘),就是将西 方的经纬度和传统的计里画方法混合使用。清末,为编制《大清会典舆图》, 在其所规定的制图条例中,明确规定了以传统画法为基础和对西方制图法的 采用。如:既规定使用计里画方法,又要求省图在可能的情况下使用“圆锥 投影”法。①而在已编成的许多省级地图集中,都体现了这种中西制图法混用 现象。如《甘肃全省舆图》、《安徽舆地图》、《陕西省舆地图》等,不仅 有经纬度,还有图例方面的科学化革新,尽管这些图上的经纬度、投影法等, 都极为简单、不准确,但却是中国传统地图法向近代科学制图法转变的一个 重要标志。 二、西方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 明中叶以后,西方基督教耶稣会为了向外发展势力,先后多次派遣耶稣 会传教士前往世界各地传教布道。明万历时即有不少传教士来华,他们在传 教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西方新知识,尤其是明万历十一年(公元 1583 年) 来华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Mathaeus Ricci 或 Matteo Ricci,1583~1610 年在华),以及后来的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Julio Aleni,1610~1649 年 在华)、日尔曼传教士汤若望(Johann Adan Schall Von Bell,1622~1666 年在华)、意大利传教士熊三拔(Sabbathino de Ursis,1606~1620 年在 华)、西班牙传教士庞迪我(Didaco de Pantoja,1599~1618 年在华)、 意大利传教士龙华民(Niccolo Longobardi,1597~1654 年在华)、比利时 传教士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1659~1688 年在华)等②,为了取得 中国士大夫的信任,宣传了大量西方新知识,其中地理知识占了极其重要的 地位,其宣传主要以一些世界地图、地理著作为载体。 据统计①,仅利玛窦在华制作的各种世界地图就有 10 多幅,其图名、绘 ① 《水经注疏要删·潘存序》。 ① 高儁:“明清两代全国和省区地图集编制概况”,《测绘学报》,1962 年第 4 期。 ② 参见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饮冰室专集》之七十五。 ① 高儁:“明清两代全国和省区地图集编制概况”,《测绘学报》,1962 年第 4 期
图时间、刊刻等情况见表1。地理著作方面有:龙华民的《地震解》;利玛 的《钻由休义 《浑盖通宪图说》 艾儒略的《坤舆图说》 《职方外 纪》: 南怀仁的 《坤舆图说 《坤舆全图》) 《坤舆外纪 等 通过这些地图、著作的编制、流传,主要向中国社会介绍了地球的球形 体、世界地理形势、风土人情、经纬度制图、投影法等西方地理、地图知识 自明末清初,这些地图、著作被反复刻印、抄录,并以它丰富的地理内容和 科学方法, 给当时 国的传统地理学以及地理认识以很大冲击 甚至出现了 革新中国传统地理学的思想。特别在绘制地图方法等方面, 西方经纬度测量 投影法等,更是给中国传统“计里画方”制图学以根本否定,致使清初聘用 西方传教士,采用西法,进行了全国范围的经纬度大测量和全国新地图的编 制活动。 清初康熙帝 地图测绘非常重视。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他给《大 清一统志》总裁勒德洪的上谕中曾说道: “惟是疆域错纷,幅员辽阔,万里 之远,念切堂阶。…特命卿等为总裁官,其董率纂修官,恪勤乃事,务求 采搜闳博,体例精详,厄塞山川,风土人物,指掌可治,画地成图。”①此后, 他通过对用西方经纬度法测制的京师附近地图(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07 年 的亲自校勘 看到新法测绘的地 确比旧图要精确 因此, 在进行了必 准备工作后,遂下令采用西法进行大规模的全国大地测量和地图绘制工 作。 表1利玛窦制作的世界地图 图名 绘图时间 刊刻者 绘图地点 备注 山海爽地全图 1584 王津版 肇庆 (世界图志?) 1559 南昌 绘赠王多■ 山山海胞地图 1595~1598 赵可怀刻石 扰州 租王沣本 世界图记 王佐编 世界地图? 1596 南目 绘得 山海奥地全图 1600 吴中明刻版 南京 增订王注本 肉地全图 160 冯应京刻版 北点 一小圈图笔 坤奥万国全图 1602 李之藻刻 北京 增订吴中明木 坤奥万国全图 复刻李之藻本 山海地全图 郭子章刻 贵升 缩刻吴中明 世界地图? 1606 李应试刻版 北京 增订李之藻奉 (坤胞万国全图】 1608 北京 诸太监墓绘李之第 本多份 自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到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康 熙帝聘请法国传教士白晋(Joach imBouvet,1656~1730)、雷孝思(Jean -Baptisteregis16631738)、牡德美(PetrusJeartoux16681720)等人 率领中国测绘人员进行全国大地测量工作。 牛后沉了全国641个占(末今 西藏)的经纬度。在此基础上,采用西方地图投影法编制了中国第一幅实测 《清实录·圣祖实录》卷一百二十六
图时间、刊刻等情况见表 1。地理著作方面有:龙华民的《地震解》;利玛 窦的《乾坤体义》、《浑盖通宪图说》;艾儒略的《坤舆图说》、《职方外 纪》;南怀仁的《坤舆图说》(《坤舆全图》)、《坤舆外纪》等。 通过这些地图、著作的编制、流传,主要向中国社会介绍了地球的球形 体、世界地理形势、风土人情、经纬度制图、投影法等西方地理、地图知识。 自明末清初,这些地图、著作被反复刻印、抄录,并以它丰富的地理内容和 科学方法,给当时中国的传统地理学以及地理认识以很大冲击,甚至出现了 革新中国传统地理学的思想。特别在绘制地图方法等方面,西方经纬度测量、 投影法等,更是给中国传统“计里画方”制图学以根本否定,致使清初聘用 西方传教士,采用西法,进行了全国范围的经纬度大测量和全国新地图的编 制活动。 清初康熙帝对地图测绘非常重视。康熙二十五年(公元 1686 年)他给《大 清—统志》总裁勒德洪的上谕中曾说道:“惟是疆域错纷,幅员辽阔,万里 之远,念切堂阶。……特命卿等为总裁官,其董率纂修官,恪勤乃事,务求 采搜闳博,体例精详,厄塞山川,风土人物,指掌可治,画地成图。”①此后, 他通过对用西方经纬度法测制的京师附近地图(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 1707 年)的亲自校勘,看到新法测绘的地图确比旧图要精确。因此,在进行了必 要准备工作后,遂下令采用西法进行大规模的全国大地测量和地图绘制工 作。 表 1 利玛窦制作的世界地图 图名 绘图时间 刊刻者 绘图地点 备注 山海舆地全图 1584 王沣刻版 肇庆 (世界图志?) 1559 南昌 绘赠王多■ 山海舆地图 1595 ~ 1598 赵可怀刻石 苏州 翻王沣本 世界图记? 1596 南昌 王佐编制 世界地图? 1596 南昌 绘得一、二本 山海舆地全图 1600 吴中明刻版 南京 增订王沣本 舆地全图 1601 冯应京刻版 北京? 二小圈图等 坤舆万国全图 1602 李之藻刻版 北京 增订吴中明本 坤舆万国全图 1602 刻工某刻版 北京 复刻李之藻本 山海舆地全图 1604 郭子章刻版 贵州 缩刻吴中明本 世界地图? 1606 李应试刻版 北京 增订李之藻本 (坤舆万国全图) 1608 北京 诸太监摹绘李之藻 本多份 自康熙四十七年(公元 1708 年)到康熙五十六年(公元 1717 年),康 熙帝聘请法国传教士白晋(JoachimBouvet,1656~1730)、雷孝思(Jean -BaptisteRegis1663~1738)、杜德美(PetrusJeartoux1668~1720)等人, 率领中国测绘人员进行全国大地测量工作。先后测绘了全国 641 个点(未含 西藏)的经纬度。在此基础上,采用西方地图投影法编制了中国第一幅实测 ① 《清实录·圣祖实录》卷一百二十六
全国地图 ·《皇舆全监图》。到清乾降时,清狂平定了新漂等地后,她两 次 (乾隆二十 二十四年)派人前往新疆测绘 了哈密以西至巴 尔喀什海 东、以南地区的90个经纬点,又调整了内地省份的个别经纬点。然后以《皇 舆全览图》为基础,于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补绘成一幅《乾隆内府 舆图》(又名《乾隆十三排图》)。图幅涉及范围比《皇舆全览图》扩大1 倍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亚洲地图,也成为20世纪初以前中国各种先进地图 的蓝本 19世纪中叶,随着西方列强的政治经济扩张,许多西方地理著作被翻译 介绍到中国,同时,一些地理考察家在19世纪中叶以后,也以各种目的来到 中国进行地理考察,将中国作为亚洲大陆腹地探险的组成部分,这也扩大了 国外西方地理学在中国的影响。此外,中国学者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 为7 了解世界, 也积极编 批世界地理著作,加速西方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 据周昌寿《译刊科学书籍考备》统计,自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到宣 统三年(公元1911年)近60年间,共有468种西方科学著作被译成中文出 版,其中属于地质地理学的就有58部,包括林则徐主持翻译的《俄罗斯总 英国衣丁保雷文斯顿的《万国新地志》 盆国莫维麻的《地理全志 英国艾约瑟的《冰洋事迹述略》 英国莱伊尔的《地学 浅释》 吴宗廉等 的《澳大利亚洲新志》、日本野口保兴的《中华大地志》、樋田保熙《世界 地理志》、计武雄《五大洲志》等。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地理、地质学家深入中国内地,进行地理、地质和 甘中名的有羊国地质号 家庞培烈(R.Pumpelly), 他1862年来华,曾考察了华北和长 T上 带地 区。1904年他再次来华,与美地理学家戴维斯(M.H.Davis)和亨丁顿 (E.Hunt ington).考察了天山和塔里木盆地。1903年,美国地理学家威里士 (BWi11is)曾率队来华.先后在山东、山西、陕西, 长江中下游地区讲行 考察,归国后著有《中国的研究》一书。 俄国地理学家普日瓦尔斯基(HM I p x e g a n KM片)在1870~1884年期间, 先后4次来华考察,足 迹遍及内蒙古、新疆、青海、藏北等广大西部地区,著有《蒙古和唐古特地 区:在东部亚洲高原的三年旅行》、《从伊宁经天山到罗布泊》等著作。俄 国探险家科兹洛夫(n.K.K。3n。B)18921926年期间,对西北地区 进行了多次考察,到过青海湖及河源地区 ,著有《蒙古与喀木 1899~1901 年科兹洛夫的探险报告》等著作。 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 (F.Von.Richthofen)曾在1860、1868年来华,考察了中国东部各省,以及 西北内陆地区,著有《中国》一书,阐述了他对中国的考察成果。此外,法 国人截普拉(JADe at)对中国西南地 、茧国 人麦克唐纳 (D.MacD onald)等对西 地区 人对中国各地 瑞典 (SvenHedin)对中国西部地区,都进行过重要的地理考察和探险活动 他 的考察,都采用西方近代地理学的思想和方法,对地理现象进行分析、 和记述,并著有多种研究报告。他们的科学成果,一方面向国外社会介绍了 中国的地理状况同时往往又成为中国诉代地理研的其础护大知进 了西方近代地 学 中国的传播 如他们关于北方地文划 成因和气候变迁,以及罗布泊地理等问题的探讨,都成为后来中国地理研究 的热点,促进中国学者对科学地理学研究的重视,加速了中国地理学的近代 化
全国地图——《皇舆全览图》。到清乾隆时,清廷平定了新疆等地后,曾两 次(乾隆二十一年、二十四年)派人前往新疆测绘了哈密以西至巴尔喀什湖 以东、以南地区的 90 个经纬点,又调整了内地省份的个别经纬点。然后以《皇 舆全览图》为基础,于乾隆二十七年(公元 1762 年)补绘成一幅《乾隆内府 舆图》(又名《乾隆十三排图》)。图幅涉及范围比《皇舆全览图》扩大 1 倍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亚洲地图,也成为 20 世纪初以前中国各种先进地图 的蓝本。 19 世纪中叶,随着西方列强的政治经济扩张,许多西方地理著作被翻译 介绍到中国,同时,一些地理考察家在 19 世纪中叶以后,也以各种目的来到 中国进行地理考察,将中国作为亚洲大陆腹地探险的组成部分,这也扩大了 国外西方地理学在中国的影响。此外,中国学者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为了 了解世界,也积极编写了一批世界地理著作,加速西方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 据周昌寿《译刊科学书籍考备》统计,自咸丰三年(公元 1853 年)到宣 统三年(公元 1911 年)近 60 年间,共有 468 种西方科学著作被译成中文出 版,其中属于地质地理学的就有 58 部,包括林则徐主持翻译的《俄罗斯总 记》、英国衣丁保雷文斯顿的《万国新地志》、英国慕维廉的《地理全志》、 英国艾约瑟的《冰洋事迹述略》、英国莱伊尔的《地学浅释》、吴宗廉等译 的《澳大利亚洲新志》、日本野口保兴的《中华大地志》、樋田保熙《世界 地理志》、辻武雄《五大洲志》等。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地理、地质学家深入中国内地,进行地理、地质和 资源考察,足迹几遍中国内地,尤其是边疆各地。其中著名的有美国地质学 家庞培烈(R.Pumpelly),他 1862 年来华,曾考察了华北和长江上游一带地 区。1904 年他再次来华,与美地理学家戴维斯(W.H.Davis)和亨丁顿 (E.Huntington)考察了天山和塔里木盆地。1903 年,美国地理学家威里士 (B.Willis)曾率队来华,先后在山东、山西、陕西、长江中下游地区进行 考察,归国后著有《中国的研究》一书。俄国地理学家普日瓦尔斯基(H.M. Пржевальский)在 1870~1884 年期间,先后 4 次来华考察,足 迹遍及内蒙古、新疆、青海、藏北等广大西部地区,著有《蒙古和唐古特地 区:在东部亚洲高原的三年旅行》、《从伊宁经天山到罗布泊》等著作。俄 国探险家科兹洛夫(П.К.Козлов)1892~1926 年期间,对西北地区 进行了多次考察,到过青海湖及河源地区,著有《蒙古与喀木:1899~1901 年科兹洛夫的探险报告》等著作。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 (F.Von.Richthofen)曾在 1860、1868 年来华,考察了中国东部各省,以及 西北内陆地区,著有《中国》一书,阐述了他对中国的考察成果。此外,法 国人戴普拉 ( J.A.Deprat )等对中国西南地区、英国人麦克唐纳 (D.MacDonald)等对西藏地区、日本人对中国各地、瑞典人斯文·赫定 (SvenHedin)对中国西部地区,都进行过重要的地理考察和探险活动。他们 的考察,都采用西方近代地理学的思想和方法,对地理现象进行分析、研究 和记述,并著有多种研究报告。他们的科学成果,一方面向国外社会介绍了 中国的地理状况,同时,往往又成为中国近代地理研究的基础,扩大和促进 了西方近代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和深入。如他们关于北方地文期,关于黄土 成因和气候变迁,以及罗布泊地理等问题的探讨,都成为后来中国地理研究 的热点,促进中国学者对科学地理学研究的重视,加速了中国地理学的近代 化
三、近代地理学的萌芽 鸦片战争以后,面对列强侵略,在中国先后出现了“洋务派” “维新 派” 先后提出了要放眼世界,学习外国科学技术,开办新式学校,改良旧 的传统文化思想体系,学习“西学”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地理学作为了 解世界的首要对象和手段,在清未得到了迅速发展, 首先是翻译、编著了许 多外国近代地理著作,介绍外国的地理环境、地理方法。其次,随着19世纪 末新式学校的陆续开办,学校地理教育也受到重视。特别1909年中国第一个 地理学术团体 一中国地学会的成立,标志着近代地理学在中国的兴起。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康有为倡导维新,1898年6月光绪帝下“定 京师大学 堂即“新政”措施之 于是年开办 规定 股置奥地课程。这是中国政府正式规定在高等学校设置地理误程 宣布变 189 年上海开办的南洋公学,于1899~1903年聘用张相文在该校教授地理,这是 中国在中小学设置正规地理课程之始”。 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明确规定高等学堂政科课程包括 中外舆地课 由中外教授教习, 学制3年。 其中第 ]欧美非洲各境 群岛各境;第二年学习地质学大纲第三年学习地文学大概。规定商务科学 习商业地理学。此外规定中小学也,应设置地理课程。这是中国官方颁布的第 一个学堂章程。1904年清政府又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等拟的《奏定学堂 章程》(史称“癸卯学制”), 规定大学堂分为8门专业学科其中经学 文学 格致 商5科都设地理课程 学科下又设有中外地理专业 规定学制3年。其课程有:地理学研究法、中外地理、政治地理、商业地理、 交涉地理、历史地理等。地理学研究法主要讲习中国与外国、气候与地理、 财政与地理、海陆交通与地理、历史与地理、动植物与地理、文化与地理、 军事与地理、风俗与地理、工业与地理的关系。开设的自然地理课程有:地 质学 地图学 气象学等 《奏定学堂章程》 还规定在进士馆、 译学馆、师 范馆开设有关地理课程(见表2)。 表2 《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各科地理课程 程 课 辅助课 科别 地理学研究法,中围今地理、外国今换理】 地质学、地文学、块图学、气象学 文科 政治地理、商业地理、交涉地理、历史地玛 进士馆 地理总论、中国地理、外国地理、界务地理 商业地理 译学馆 中国地理、亚洲各国及大洋洲地理、欧洲各 地理、非州及羊拥地理、地文 师范馆 亚细亚洲、大洋洲、欧罗巴洲、阿非利加洲, 亚米利加洲 鞠继武:《中因地理学发展史》,江苏教有出版社,1987年版
三、近代地理学的萌芽 鸦片战争以后,面对列强侵略,在中国先后出现了“洋务派”、“维新 派”,先后提出了要放眼世界,学习外国科学技术,开办新式学校,改良旧 的传统文化思想体系,学习“西学”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地理学作为了 解世界的首要对象和手段,在清末得到了迅速发展,首先是翻译、编著了许 多外国近代地理著作,介绍外国的地理环境、地理方法。其次,随着 19 世纪 末新式学校的陆续开办,学校地理教育也受到重视。特别 1909 年中国第一个 地理学术团体——中国地学会的成立,标志着近代地理学在中国的兴起。 1894 年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康有为倡导维新,1898 年 6 月光绪帝下“定 国是诏”,宣布变法,京师大学堂即“新政”措施之一,于是年开办,规定 设置舆地课程。这是中国政府正式规定在高等学校设置地理课程之始。1897 年上海开办的南洋公学,于 1899~1903 年聘用张相文在该校教授地理,这是 中国在中小学设置正规地理课程之始①。 1902 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明确规定高等学堂政科课程包括 中外舆地课,由中外教授教习,学制 3 年。其中第一年学习欧美非洲各境及 群岛各境;第二年学习地质学大纲;第三年学习地文学大概。规定商务科学 习商业地理学。此外规定中小学也应设置地理课程。这是中国官方颁布的第 一个学堂章程。1904 年清政府又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等拟的《奏定学堂 章程》(史称“癸卯学制”),规定大学堂分为 8 门专业学科,其中经学、 文学、格致、农、商 5 科都设地理课程,在文学科下又设有中外地理专业, 规定学制 3 年。其课程有:地理学研究法、中外地理、政治地理、商业地理、 交涉地理、历史地理等。地理学研究法主要讲习中国与外国、气候与地理、 财政与地理、海陆交通与地理、历史与地理、动植物与地理、文化与地理、 军事与地理、风俗与地理、工业与地理的关系。开设的自然地理课程有:地 质学、地图学、气象学等。《奏定学堂章程》还规定在进士馆、译学馆、师 范馆开设有关地理课程(见表 2)。 表 2 《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各科地理课程 课程 科别 主 课 辅助课 文 科 地理学研究法、中国今地理、外国今地理、 政治地理、商业地理、交涉地理、历史地理 地质学、地文学、地图学、气象学 进士馆 地理总论、中国地理、外国地理、界务地理、 商业地理 译学馆 中国地理、亚洲各国及大洋洲地理、欧洲各 国地理、非洲及美洲地理、地文学 师范馆 亚细亚洲、大洋洲、欧罗巴洲、阿非利加洲、 亚米利加洲 ① 鞠继武:《中国地理学发展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