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课程英文名称:Government and Politics in Contemporary China 课程号:305010063 课程属性:通识必修课 开课学期:秋 总学时:54学时 学分:3 先修课程:政治学原理 面向对象: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各专业 开课院/部(室/所):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政治学学科的通识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1、系统讲授1949年以来中国基本政治制度的主要构成及其演变 使学生对当代中国政治和政府形式形成基本认知框架:2、使学生对当代中国的政治实我形 成正确合理的评价标准:3、使学生初步掌握根据政治学基本原理认识当代中国政治的学习 方法。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 (一)理论教学:54学时 知识单元1:导论 参考学时:3学时 学习内容: 1,课名诠稻 2。认知当代中国政治的三个维度:制度、行为与观念 当代中国政治中的重大问题 4.学习中国政治的基本方法 5.课程内容与要求的介绍 学习目标 重点掌握如何从制度、行为与观念三个维度认知中国政治,思考中国政治中面对的重大 问题。 作业 1.和同学讨论何为“中国传统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课程英文名称: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in Contemporary China 课程号:305010063 课程属性:通识必修课 开课学期:秋 总学时:54 学时 学分:3 先修课程:政治学原理 面向对象: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各专业 开课院/部(室/所):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政治学学科的通识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1、系统讲授 1949 年以来中国基本政治制度的主要构成及其演变, 使学生对当代中国政治和政府形式形成基本认知框架;2、使学生对当代中国的政治实践形 成正确合理的评价标准;3、使学生初步掌握根据政治学基本原理认识当代中国政治的学习 方法。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 (一) 理论教学:54 学时 知识单元 1:导论 参考学时:3 学时 学习内容: 1.课名诠释 2.认知当代中国政治的三个维度:制度、行为与观念 3.当代中国政治中的重大问题 4.学习中国政治的基本方法 5.课程内容与要求的介绍 学习目标: 重点掌握如何从制度、行为与观念三个维度认知中国政治,思考中国政治中面对的重大 问题。 作业: 1. 和同学讨论何为“中国传统
2.和同学讨论当代中国社会中常见的外来因素,包括观念、制度、行为和物质因素。 知识单元2: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参考学时:3学时 学习内容: 1.当代中国政治模式在政体类型学中的位置。 2.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由来。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基本特征 4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主要机制 学习目标: 1.认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 2.在比较政治的视野中了解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机制、组织及其效果。 作业: 1,深入阅读所列参考书目,思考“四项基本原则”提出的背景。 2.和同学讨论中共的中央委员会、中央纪委和全国党代会之间的权力关系。 知识单元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参考学时:3学时 学习内容: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演变历程。 2.政治代表理论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和运作方式 学习目标: 1.掌握政治代表理论与代议制度设计的基本关系 2.了解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政府等国家机构的关系, 作业: 和同学讨论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人大的立法工作, 2.学习82宪法与人大及地方政府组织法。 知识单元4:政治协商制度 参考学时:3学时 学习内容 1.审议民主与协商政治等概念的辨析 2。政治协商制度的滴变 3.政治协商制度的内容和运作方式 4、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学习目标
2. 和同学讨论当代中国社会中常见的外来因素,包括观念、制度、行为和物质因素。 知识单元 2: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参考学时:3 学时 学习内容: 1. 当代中国政治模式在政体类型学中的位置。 2. 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由来。 3.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基本特征。 4.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主要机制 学习目标: 1.认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 2.在比较政治的视野中了解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机制、组织及其效果。 作业: 1. 深入阅读所列参考书目,思考“四项基本原则”提出的背景。 2. 和同学讨论中共的中央委员会、中央纪委和全国党代会之间的权力关系。 知识单元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参考学时:3 学时 学习内容: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演变历程。 2.政治代表理论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和运作方式。 学习目标: 1.掌握政治代表理论与代议制度设计的基本关系。 2.了解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政府等国家机构的关系。 作业: 1.和同学讨论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人大的立法工作。 2.学习 82 宪法与人大及地方政府组织法。 知识单元 4:政治协商制度 参考学时:3 学时 学习内容: 1.审议民主与协商政治等概念的辨析。 2.政治协商制度的演变。 3.政治协商制度的内容和运作方式。 4、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学习目标:
1.认识政治协商制度的理论基础。 2.了解当代中国的协商政治的各种实践方式。 作业: 1.和同学讨论西方概念和中国制度之间的对应与错接关系。 2.和同学讨论政协代表的产生方式和选择标准。 知识单元5:政府过程 参考学时:3学时 学习内容: 1.政府过程的理论 2.政府时程中的输入 3,政府过程中的决策与执行 4、政府过程中的反馈。 学习目标: 1、认知政府过程中的决策及执行的基本流程、环节与机制。 2、了解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 作业 阅读关于党的高层工作领导小组的研究文献 知识单元6:中央地方关系 参考学时:3学时 学习内容 1949年以前中央地方关系的基本演变 3.1949年至今中央地方关系的变迁。 4.当代中国中央地方关系的各方面。 学习目标 1.认知中央地方关系涉及到的法律法规、条块管理、党管干部、财政与预算等制度。 作业: 1.和同学讨论,通过“争高铁”的案例分析中央地方关系。 2.精英统治的益处和弊端辨析。 知识单元7:政治录用 参考学时:3学时 学习内容: 1,政治录用的将念和基本模式 2.当代中国政治录用的基本规则」 3.中国的政治发展与政治录用
1.认识政治协商制度的理论基础。 2.了解当代中国的协商政治的各种实践方式。 作业: 1. 和同学讨论西方概念和中国制度之间的对应与错接关系。 2. 和同学讨论政协代表的产生方式和选择标准。 知识单元 5:政府过程 参考学时:3 学时 学习内容: 1.政府过程的理论。 2.政府过程中的输入。 3.政府过程中的决策与执行。 4、政府过程中的反馈。 学习目标: 1、认知政府过程中的决策及执行的基本流程、环节与机制。 2、了解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 作业: 阅读关于党的高层工作领导小组的研究文献。 知识单元 6:中央地方关系 参考学时:3 学时 学习内容: 1.中央地方关系的基本原理。 2.1949 年以前中央地方关系的基本演变。 3.1949 年至今中央地方关系的变迁。 4.当代中国中央地方关系的各方面。 学习目标: 1.认知中央地方关系涉及到的法律法规、条块管理、党管干部、财政与预算等制度。 作业: 1.和同学讨论,通过“争高铁”的案例分析中央地方关系。 2.精英统治的益处和弊端辨析。 知识单元 7:政治录用 参考学时:3 学时 学习内容: 1.政治录用的概念和基本模式。 2.当代中国政治录用的基本规则。 3.中国的政治发展与政治录用
学习目标: “保持先进性”等理论的意义。 作业:1、和同学讨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吸纳精英的原则。 知识单元8:政治参与 1.政治参与的概念与理论。 2.当代中国的政治运动与政治参与。 3.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与政治参与 4. 与的现 学习目标: 1.认知当代中国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 2.了解政治发展与政治参与的相关性。 作业 1、阅读享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2、和同学讨论人大代表选举中的竞选和协商方式。 知识单元9: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 1.意识形态的概念与相关理论。 2.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演变历程 3。当代中国的政治思潮 4、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管理工作 学习目标: 1.了解当前政治思想领域的讨论热点 2.认识意识形态与执政合法性的关系。 作业 1. 和同学讨论中国的政治儒学转向问 2,和同学讨论自由派与新左派的论争焦点 知识单元10:族群政治 参考学时:3学时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1.理解政治录用和政治系统论的关系。 2.根据政治学原理认识“三个代表”、“保持先进性”等理论的意义。 作业:1、和同学讨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吸纳精英的原则。 知识单元 8:政治参与 参考学时:3 学时 学习内容: 1.政治参与的概念与理论。 2.当代中国的政治运动与政治参与。 3.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与政治参与。 4、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与政治参与 4.当代中国政治参与的现状及未来。 学习目标: 1.认知当代中国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 2.了解政治发展与政治参与的相关性。 作业: 1、阅读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2、和同学讨论人大代表选举中的竞选和协商方式。 知识单元 9: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 参考学时:3 学时 学习内容: 1.意识形态的概念与相关理论。 2.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演变历程。 3.当代中国的政治思潮。 4、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管理工作 学习目标: 1.了解当前政治思想领域的讨论热点。 2.认识意识形态与执政合法性的关系。 作业: 1.和同学讨论中国的政治儒学转向问题。 2.和同学讨论自由派与新左派的论争焦点。 知识单元 10:族群政治 参考学时:3 学时 学习内容:
1.族群政治的概念与基本理论 2.族群政治涉及的多样性治理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学习目标: 1.认知多样性治理的各种表现形式。 2,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理与运作方式 作业: 1,和同学时论民族认同的形成 2.和同学讨论多族群相处的经验 知识单元11:文武关系 参考学时:3学时 学习内容: 1,文武关系的概念和基本理论 2.文武关系与政治发展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军队的地位和职能 学习目标: 1.认识执政党和军队的关系。 2.了解“党指挥枪”原则的确立 作业: 1,和同学讨论阅兵等活动的政治意义。 知识单元12:基层治理 参考学时:3学时 治理的概念与基本理论 2.当代中国基层治理的范围和议题: 3.当代中国基层治理的模式。 4、基层治理的改革与中国的政治发展 学习目标 1.了解 三农问题”的来龙去脉 2.了解城市社区治理的基本方式 作业: 和同学计论农民“上访”的原因 和同学讨论“拆迁”冲突的原因
1.族群政治的概念与基本理论。 2.族群政治涉及的多样性治理。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学习目标: 1.认知多样性治理的各种表现形式。 2.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理与运作方式。 作业: 1. 和同学讨论民族认同的形成。 2. 和同学讨论多族群相处的经验。 知识单元 11:文武关系 参考学时:3 学时 学习内容: 1.文武关系的概念和基本理论 2.文武关系与政治发展。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军队的地位和职能 学习目标: 1.认识执政党和军队的关系。 2. 了解“党指挥枪”原则的确立 作业: 1.和同学讨论阅兵等活动的政治意义。 知识单元 12:基层治理 参考学时:3 学时 学习内容: 1.治理的概念与基本理论。 2.当代中国基层治理的范围和议题。 3.当代中国基层治理的模式。 4、基层治理的改革与中国的政治发展 学习目标: 1.了解“三农问题”的来龙去脉。 2.了解城市社区治理的基本方式。 作业: 1、和同学讨论农民“上访”的原因。 2、和同学讨论“拆迁”冲突的原因
知识单元13:台湾政治 参考学时:3学时 学习内容: 1,台湾问颗的由来 2,战后台湾政治的演变 3.两岸关系的内容与处理方式 学习目标: 1.了解一国两制与台湾问题的关系。 2.认知台湾政治发展对两岸关系的影响, 作业: 1,和同学讨论台湾问题与中美关系 2.和同学讨论台湾政治各政党的大陆政策。 知识单元14:港澳政治 参考学时:3学时 学习内容: 1.香港问题的由来与香港回归。 2,香港归回以来的政治变迁与央地关系 3.澳门问题的由来与澳门回归。 4、澳门回归以来的政 济转型 学习目标: 1.了解特别行政区制度的原理。 2.了解港澳特区内部政治经济的演变对中央地方关系的影响。 作业 1,和同学讨论香港与大陆民众的相互感受 3、和同学讨论澳门博彩业与中国大陆经济发展的关系。 知识单元15:当代中国的社会治理 参考学时:3学时 学习内容: 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与社会变迁 3。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和机构。 4、社会治理的基本议题。 学习目标 1.了解政法委和综治委的职能。 2.了解“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原因和处理方式
知识单元 13:台湾政治 参考学时:3 学时 学习内容: 1.台湾问题的由来。 2.战后台湾政治的演变。 3.两岸关系的内容与处理方式 学习目标: 1.了解一国两制与台湾问题的关系。 2. 认知台湾政治发展对两岸关系的影响。 作业: 1.和同学讨论台湾问题与中美关系。 2.和同学讨论台湾政治各政党的大陆政策。 知识单元 14:港澳政治 参考学时:3 学时 学习内容: 1.香港问题的由来与香港回归。 2.香港归回以来的政治变迁与央地关系。 3.澳门问题的由来与澳门回归。 4、澳门回归以来的政治经济转型 学习目标: 1.了解特别行政区制度的原理。 2.了解港澳特区内部政治经济的演变对中央地方关系的影响。 作业: 1. 和同学讨论香港与大陆民众的相互感受。 3、和同学讨论澳门博彩业与中国大陆经济发展的关系。 知识单元 15:当代中国的社会治理 参考学时:3 学时 学习内容: 1.当代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2.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与社会变迁。 3.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和机构。 4、社会治理的基本议题。 学习目标: 1.了解政法委和综治委的职能。 2. 了解“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原因和处理方式
作业 和同学讨论阅兵等活动的政治意义。 知识单元16:政治经济关系 参考学时:3学时 学习内容: 1.新政治经济学与当代中国研究。 2。中国经济改革的历程 3.中国的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的关系 学习目标: 1,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及其解释」 2.了解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的关系。 作业: 1和同学讨论国企对于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意义。 2.和同学讨论土地制度改革的各种方案 知识单元17:非常政治 参考学时:3学时 学习内容: 1.文化大革命的原因与过程。 2.文化大革命的后果。 3.如何认识和评价文化大革命 学习目标: 1,了解改革开放和文化大革命的关系 2.了解极左政治对中国政治发展造成的后果。 作业 1.和同学讨论社会上部分人怀念文革的情绪和思潮。 2.和同学讨论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的关系。 知识单元18:集体讨论 参考学时:3学时 学习内容. 1,让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中国政治中的某个重要现象和问,运用所学方法和理论 展开讨论 学习目标: 1.通过学生自组织的参与来体现学习的成果。 2.通过学生的讨论来激发学生研究中国政治问题的兴趣
作业: 1.和同学讨论阅兵等活动的政治意义。 知识单元 16:政治经济关系 参考学时:3 学时 学习内容: 1.新政治经济学与当代中国研究。 2.中国经济改革的历程。 3.中国的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的关系。 学习目标: 1.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及其解释。 2.了解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的关系。 作业: 1. 和同学讨论国企对于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意义。 2. 和同学讨论土地制度改革的各种方案。 知识单元 17:非常政治 参考学时:3 学时 学习内容: 1.文化大革命的原因与过程。 2.文化大革命的后果。 3.如何认识和评价文化大革命。 学习目标: 1.了解改革开放和文化大革命的关系。 2.了解极左政治对中国政治发展造成的后果。 作业: 1. 和同学讨论社会上部分人怀念文革的情绪和思潮。 2. 和同学讨论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的关系。 知识单元 18:集体讨论 参考学时:3 学时 学习内容: 1.让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中国政治中的某个重要现象和问题,运用所学方法和理论 展开讨论。 学习目标: 1.通过学生自组织的参与来体现学习的成果。 2.通过学生的讨论来激发学生研究中国政治问题的兴趣
作业: 1.对讨论课上的话题展开后续的阅读。 (二)发言和讨论 参考学时:3学时 内容:每次课都安排学生按照教师命题发言和讨论。但最后一堂课集中就课堂上老师没 有专题涉及的某个问题展开讨论。 要求:表述知识准确、回答问题敏锐、表达流畅清晰 三、课程进度表 周次 课程内容 备注 1. 导论 3 2.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 位 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政治协商制度 3 5. 政府过程 3 6. 中央地方关系 7. 政治录用 3 8. 政治参与 3 9. 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 3 10. 族群政治 3 11 文武关系 3 12. 基层治理 3 13. 台湾政治 14. 港澳政治 3 15. 社会治理 3 16.政治经济关系 17. 非常政治 18. 集体讨论 3 四、说明 1、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相互关系 先修课程:政治学原理
作业: 1. 对讨论课上的话题展开后续的阅读。 (二) 发言和讨论 参考学时:3 学时 内容:每次课都安排学生按照教师命题发言和讨论。但最后一堂课集中就课堂上老师没 有专题涉及的某个问题展开讨论。 要求:表述知识准确、回答问题敏锐、表达流畅清晰。 三、课程进度表 周次 课 程 内 容 学 时 备 注 1. 导论 3 2.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 位 3 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 4. 政治协商制度 3 5. 政府过程 3 6. 中央地方关系 3 7. 政治录用 3 8. 政治参与 3 9. 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 3 10. 族群政治 3 11. 文武关系 3 12. 基层治理 3 13. 台湾政治 3 14. 港澳政治 3 15. 社会治理 3 16. 政治经济关系 3 17. 非常政治 3 18. 集体讨论 3 四、说明 1、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相互关系 先修课程:政治学原理
后续课程:现代化与中国政治发展 2、课程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与执政方式是教学重点,贯穿于各个专题内容之中。 难点:如何理解形式政治与实际政治之间的关系。 3、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主要)。 2.逻辑分析(主要) 3。历中出拉 4.交叉学科 教学技术: 1,讲授、侧重引入学术界的研究范式来观察和理解中国政治。 2.学生规定发言,计分考察。 3课避论 4.学生作业等 4、实践教学环境(实验室、设备和软件) 无。 5、课程自主学习和课外实验课时 课外学习时间至少为15小时,准各发言2小时,准备期中作业2小时,准备期末作业 4小时,阅读大约5小时。 6、课程考核方法与婴求 课程考核方法:考试 考核要求:满分100分,发言10分,期中30分,期末60分。 7、作业要求: 见上面知识单元内容 8、教材选用或自主编写的原则 知识比较全面准确,内容编排适合历史和逻辑的顺序,符合中国政治现实,能及时跟进 学术研究成果的教材。 五、教材选用及推荐参考书 (一)选用敏材 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后续课程:现代化与中国政治发展 2、课程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与执政方式是教学重点,贯穿于各个专题内容之中。 难点:如何理解形式政治与实际政治之间的关系。 3、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 案例分析(主要)。 2. 逻辑分析(主要)。 3. 历史比较。 4. 交叉学科。 教学技术: 1.讲授、侧重引入学术界的研究范式来观察和理解中国政治。 2.学生规定发言,计分考察。 3.课堂辩论。 4.学生作业等。 4、实践教学环境(实验室、设备和软件) 无。 5、课程自主学习和课外实验课时 课外学习时间至少为 15 小时,准备发言 2 小时,准备期中作业 2 小时,准备期末作业 4 小时,阅读大约 5 小时。 6、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 课程考核方法:考试 考核要求:满分 100 分,发言 10 分,期中 30 分,期末 60 分。 7、作业要求: 见上面知识单元内容。 8、教材选用或自主编写的原则 知识比较全面准确,内容编排适合历史和逻辑的顺序,符合中国政治现实,能及时跟进 学术研究成果的教材。 五、教材选用及推荐参考书 (一)选用教材 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年
(二)推荐参考书 1.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出版社,2003年。 2.凌志军马立诚:《交锋》,人民日报出版社,2008年。 3.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下)》,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 年。 4.沈大伟:《中国共产党:收缩与调适》,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 4.托马斯·海贝勒:《中共的治理与适应》,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年。 执笔:尹钛审稿:XXX审定:义XX×学院/教学部教学指导委员会 制订时间:2015年10月25日
(二)推荐参考书 1.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出版社,2003 年。 2.凌志军 马立诚:《交锋》,人民日报出版社,2008 年。 3. 薄一波:《 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下) 》,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 年。 4. 沈大伟: 《中国共产党:收缩与调适》,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年。 4. 托马斯·海贝勒:《中共的治理与适应》,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 年。 执笔:尹钛 审稿:××× 审定:××××学院/教学部教学指导委员会 制订时间:2015 年 10 月 2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