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组织》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国际组织 课程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课程号:305020172-01 课程属性:专业必修课 开课学期:秋 总学时:36学时(课堂授课学时:36学时;实验学时:0学时) 学分:2 先修课程:国际关系史、国际关系学或国际政治学、国际关系理论 面向对象:国际政治专业及对此有兴趣的学生 开课院/部(室/所):政管学院/国际政治研究所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国际政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主要讲授国际组织的产生、特征、 分类、运行机制及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有关的国际组织的理论等内 容。二战后至今,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组织,日益崛起,已经形成了规模庞大、 数量众多、领域多样的跨国体系,在成员结构、决策程序、机构运行、规章制度 等方面日益完善,成为在国际社会扮演重要角色的非国家行为主体,对国际关系 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独特影响。因此,了解和认知国际组织己是国际政治专业的 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 就中国来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和自身实力和国际地位的上升,中国越米 越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活动,国际组织在中国总体外交战略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 地位,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国际组织不仅为中国提供了多边外交的主要舞台, 成为中国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的重要场所,而且也是中国运筹与其他国家关系、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互交流与合作的不可或缺的平台,特别是在中国快速发展的今
《国际组织》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国际组织 课程英文名称: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课程号:305020172-01 课程属性:专业必修课 开课学期:秋 总学时:36 学时(课堂授课学时:36 学时;实验学时:0 学时) 学分:2 先修课程:国际关系史、国际关系学或国际政治学、国际关系理论 面向对象:国际政治专业及对此有兴趣的学生 开课院/部(室/所):政管学院/国际政治研究所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国际政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主要讲授国际组织的产生、特征、 分类、运行机制及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有关的国际组织的理论等内 容。二战后至今,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组织,日益崛起,已经形成了规模庞大、 数量众多、领域多样的跨国体系,在成员结构、决策程序、机构运行、规章制度 等方面日益完善,成为在国际社会扮演重要角色的非国家行为主体,对国际关系 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独特影响。因此,了解和认知国际组织已是国际政治专业的 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 就中国来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和自身实力和国际地位的上升,中国越来 越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活动,国际组织在中国总体外交战略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 地位,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国际组织不仅为中国提供了多边外交的主要舞台, 成为中国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的重要场所,而且也是中国运筹与其他国家关系、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互交流与合作的不可或缺的平台。特别是在中国快速发展的今
天,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更加复杂,中国自身的发展需要营造更加良好的国际环 境,中国肩负的国际责任也更加繁重,这些都需要我们更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活动, 利用国际组织这一重要的渠道来缓解压力与矛盾、维护国家利益和实现国家的战 略目标。因此,加强对国际组织的全面了解和认识,积累国际组织方面的基础知 识,培养相关人才,进行相关研究,也是国际政治专业学生学习、丰富自身中国 外交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 当然,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分析相关问题的能力,丰厚自身的专业素 养更是本课程希望达到的目标!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单元1:第一章基本理论 参考学时:6学时 学习内容: 第一节概念 国际组织在概念上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就广义来说,凡是两个以上的国家, 或其政府、政党、民间团体、个人基于特定的非赢利性目的和任务,以一定的协 议或法律形式而建立的各种常设机构,都可以称为国际组织。而狭义的国际组织 仅指政府间国际组织,它是由两个以上的国家组成的一种国家联盟或国家联合体 是由其成员国政府,为谋求符合共同利益的特定目标,通过符合国际法的协议而 创立的一种常设体系或机构。这一概念指的是严格的国际法意义上的国际组织。 第二节特征 一般来说,国际组织有着这样几方面的特性: 第一,多国性。关于这一点,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理解,一是由多国成员构 成。无论何种类型的国际组织,其成员的法律地位虽然会存在着巨大差异,但任 何一个国际组织,其成员的来源必定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国际组织的成 员可以是国家政府,也可以是民间团体,还可以是个人,但不可能都来自一个国 度:二是活动领域和作用范围一般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具有跨国性。国 际组织是一种以国际合作与理解为目标的跨越国界的机构,国际舞台是其开展活
天,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更加复杂,中国自身的发展需要营造更加良好的国际环 境,中国肩负的国际责任也更加繁重,这些都需要我们更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活动, 利用国际组织这一重要的渠道来缓解压力与矛盾、维护国家利益和实现国家的战 略目标。因此,加强对国际组织的全面了解和认识,积累国际组织方面的基础知 识,培养相关人才,进行相关研究,也是国际政治专业学生学习、丰富自身中国 外交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 当然,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分析相关问题的能力,丰厚自身的专业素 养更是本课程希望达到的目标。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单元 1:第一章 基本理论 参考学时:6 学时 学习内容: 第一节 概念 国际组织在概念上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就广义来说,凡是两个以上的国家, 或其政府、政党、民间团体、个人基于特定的非赢利性目的和任务,以一定的协 议或法律形式而建立的各种常设机构,都可以称为国际组织。而狭义的国际组织 仅指政府间国际组织,它是由两个以上的国家组成的一种国家联盟或国家联合体, 是由其成员国政府,为谋求符合共同利益的特定目标,通过符合国际法的协议而 创立的一种常设体系或机构。这一概念指的是严格的国际法意义上的国际组织。 第二节 特征 一般来说,国际组织有着这样几方面的特性: 第一,多国性。关于这一点,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理解,一是由多国成员构 成。无论何种类型的国际组织,其成员的法律地位虽然会存在着巨大差异,但任 何一个国际组织,其成员的来源必定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国际组织的成 员可以是国家政府,也可以是民间团体,还可以是个人,但不可能都来自一个国 度;二是活动领域和作用范围一般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具有跨国性。国 际组织是一种以国际合作与理解为目标的跨越国界的机构,国际舞台是其开展活
动,发挥作用的主要空间。三是资金来源的多国化和多元化。 第二,工具性。国际组织是组织成员实现其共同利益的工具。来自不同国家 的身份、地位差异极大的组织成员之所以倡导、创立、加入国际组织,是因为它 能服务于有关的共同利益的实现,这是国际组织存在的根本意义。国际组织的成 员通过制定组织文件,依据自己的意愿,设定该组织的宗旨、职能和活动范围, 赋予该组织以权力和行动能力。如果国际组织达不到成员所预期的利益要求,该 组织只能趋于消亡。由于国际组织的行动能力是本组织成员授予的,具有间接性 又不具备实施其主张的直接物质手段,因此国际组织的活动能力和作用范围都是 有限的,必须依据本组织成员的意愿来确定。即使是享有国际法主体资格的政府 间国际组织,它也只是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建立于主权制度上的非等级制机构, 而不是世界政府。 第三,非赢利性。国际组织在活动中,不以赢利为目的。虽然它们也可能进 行一定的经营活动,但它们的这类活动大多是为了弥补经费的不足或满足一些特 殊要求。比如,联合国就进行出售邮票和出租一些场地的赢利性活动,但这并非 联合国宗旨和职责之所在,联合国的任务是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这是国际组织 与跨国公司的最本质的差异。 第四,制度化。国际组织不同于多边国际会议,不是一种临时性的权宜之计。 它必须根据本组织的章程,履行组织成员所议定的职责,以达到成立该组织的目 的。这就需要国际组织必须设立能够承担一系列持续职责的常设的正式机构,通 过制度化的途径,使组织成员所追求的共同利益实现得到稳定的保障。 第五,一定的独立性。国际组织一旦成立,就拥有了自己的法律人格和单独 意志。它的一整套制度化的机构体系和独立的决策程序使其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了 自主权和独立行动的能力。它不是某个特定成员的代表,它反映的是组织内各成 员的共同利益,具有独立的本体地位和一定的超国家的色彩。 第三节国际组织的分类 对国际组织进行分类是认识和研究国际组织的一个基本途径。国际组织名目 繁多,宗旨不一,组织结构和活动程序各不相同。依据不同的标准可将国际组织 划分为不同类型。 若按照基本性质和职能来划分,可分为一般性因际组织和专门性困际组织两
动,发挥作用的主要空间。三是资金来源的多国化和多元化。 第二,工具性。国际组织是组织成员实现其共同利益的工具。来自不同国家 的身份、地位差异极大的组织成员之所以倡导、创立、加入国际组织,是因为它 能服务于有关的共同利益的实现,这是国际组织存在的根本意义。国际组织的成 员通过制定组织文件,依据自己的意愿,设定该组织的宗旨、职能和活动范围, 赋予该组织以权力和行动能力。如果国际组织达不到成员所预期的利益要求,该 组织只能趋于消亡。由于国际组织的行动能力是本组织成员授予的,具有间接性, 又不具备实施其主张的直接物质手段,因此国际组织的活动能力和作用范围都是 有限的,必须依据本组织成员的意愿来确定。即使是享有国际法主体资格的政府 间国际组织,它也只是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建立于主权制度上的非等级制机构, 而不是世界政府。 第三,非赢利性。国际组织在活动中,不以赢利为目的。虽然它们也可能进 行一定的经营活动,但它们的这类活动大多是为了弥补经费的不足或满足一些特 殊要求。比如,联合国就进行出售邮票和出租一些场地的赢利性活动,但这并非 联合国宗旨和职责之所在,联合国的任务是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这是国际组织 与跨国公司的最本质的差异。 第四,制度化。国际组织不同于多边国际会议,不是一种临时性的权宜之计。 它必须根据本组织的章程,履行组织成员所议定的职责,以达到成立该组织的目 的。这就需要国际组织必须设立能够承担一系列持续职责的常设的正式机构,通 过制度化的途径,使组织成员所追求的共同利益实现得到稳定的保障。 第五,一定的独立性。国际组织一旦成立,就拥有了自己的法律人格和单独 意志。它的一整套制度化的机构体系和独立的决策程序使其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了 自主权和独立行动的能力。它不是某个特定成员的代表,它反映的是组织内各成 员的共同利益,具有独立的本体地位和一定的超国家的色彩。 第三节 国际组织的分类 对国际组织进行分类是认识和研究国际组织的一个基本途径。国际组织名目 繁多,宗旨不一,组织结构和活动程序各不相同。依据不同的标准可将国际组织 划分为不同类型。 若按照基本性质和职能来划分,可分为一般性国际组织和专门性国际组织两
大类。一般性国际组织具有较广泛的宗旨、原则和职能范围,其活动涉及政治、 经济、军事、文化等国际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因际联盟和 二战后成立的联合国是这类国际组织的典型代表。专门性国际组织的宗旨铰为单 纯,职能范围受到特定的专业技术限制,活动局限于某个专门领域,如科技、经 济、军事、文化、体育、卫生等。 若按照地域的特点来划分,可分为世界性组织与区域性组织两大类。世界性 国际组织对所有国家均开放,对成员没有地理条件上的限制。各组织的成员数量 不等,最大的是联合国,目前拥有191个成员国。各种世界性的专门组织也属于 这类组织。区域性国际组织一般只吸收特定地区的成员,职能范围也常常局限于 本组织所在地区。 若按照成员的法律地位来划分,可分为政府间国际组织和国际非政府组织两 大类。政府间国际组织是国际关系的最主要行为体一一国家的创造物,其成员一 般为拥有主权的国家。它们根据自身的需要,在一定范围赋予有关的国际组织以 若干职权和法律行为能力,使政府间国际组织具有了国际法主体资格,在参与国 际事务时能超越其成员的个别利益而采取行动,并能直接以该组织的整体形态来 承担国际义务和权利,成为国际关系领域里具有特定宗旨、目标和行为方式的独 立的行为体。国际非政府组织则是不同国家的民间团体或个人为一定目的而组织 起来的联合机构,由于法律地位的不同,国际非政府组织与政府间国际组织在行 为能力与责任能力以及组成、运作和作用上都存在着重大的差异。它们的活动受 到各国政府的影响和制约,主要是通过加强民间的国际交流,进而从各自的角度 对国际关系发展进程施加间接的影响。但在数量上,国际非政府组织远远超过政 府间国际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国际非政府组织有可能发展成为政府间国际组织 还可以按照封闭性组织与开放性组织、国家间组织与具有若干超国家因素的 组织、常设性国际组织与临时性国际组织、等标准来对国际组织进行分类。国际 组织千差万别,划分标准也是多种多样。这些划分标准并无好坏优劣之分,对某 一标准的采用是基于分类的目的。需要指出的是,依据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时,会 出现重叠交叉的现象。因为这些标准本身就不是相互排斥,而是相互容纳的。 个国际组织可能会符合多个标准的要求。如联合国,它既是一个世界性组织,成 员囊括了几乎所有的主权国家,又具有普遍性职能,活动领域涉及人类生活的方
大类。一般性国际组织具有较广泛的宗旨、原则和职能范围,其活动涉及政治、 经济、军事、文化等国际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联盟和 二战后成立的联合国是这类国际组织的典型代表。专门性国际组织的宗旨铰为单 纯,职能范围受到特定的专业技术限制,活动局限于某个专门领域,如科技、经 济、军事、文化、体育、卫生等。 若按照地域的特点来划分,可分为世界性组织与区域性组织两大类。世界性 国际组织对所有国家均开放,对成员没有地理条件上的限制。各组织的成员数量 不等,最大的是联合国,目前拥有 191 个成员国。各种世界性的专门组织也属于 这类组织。区域性国际组织一般只吸收特定地区的成员,职能范围也常常局限于 本组织所在地区。 若按照成员的法律地位来划分,可分为政府间国际组织和国际非政府组织两 大类。政府间国际组织是国际关系的最主要行为体——国家的创造物,其成员一 般为拥有主权的国家。它们根据自身的需要,在一定范围赋予有关的国际组织以 若干职权和法律行为能力,使政府间国际组织具有了国际法主体资格,在参与国 际事务时能超越其成员的个别利益而采取行动,并能直接以该组织的整体形态来 承担国际义务和权利,成为国际关系领域里具有特定宗旨、目标和行为方式的独 立的行为体。国际非政府组织则是不同国家的民间团体或个人为一定目的而组织 起来的联合机构,由于法律地位的不同,国际非政府组织与政府间国际组织在行 为能力与责任能力以及组成、运作和作用上都存在着重大的差异。它们的活动受 到各国政府的影响和制约,主要是通过加强民间的国际交流,进而从各自的角度 对国际关系发展进程施加间接的影响。但在数量上,国际非政府组织远远超过政 府间国际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国际非政府组织有可能发展成为政府间国际组织。 还可以按照封闭性组织与开放性组织、国家间组织与具有若干超国家因素的 组织、常设性国际组织与临时性国际组织、等标准来对国际组织进行分类。国际 组织千差万别,划分标准也是多种多样。这些划分标准并无好坏优劣之分,对某 一标准的采用是基于分类的目的。需要指出的是,依据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时,会 出现重叠交叉的现象。因为这些标准本身就不是相互排斥,而是相互容纳的。一 个国际组织可能会符合多个标准的要求。如联合国,它既是一个世界性组织,成 员囊括了几乎所有的主权国家,又具有普遍性职能,活动领域涉及人类生活的方
方面面。同时,国际组织自身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是处于一种动态发展过程 中。这给对国际组织进行明确的分类带来一定的难度。目前,由于将国际组织分 为政府间组织和非政府组织这一分类方式简单易行,且便于对国际组织与国家行 为体和国际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进行分析,因而成为国际关系学界常 用的国际组织分类法。 第四节有关国际组织的理论观点 一、理想主义 主要观点、代表人物、产生背景及其影响 二、现实主义 经典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各流派主要观点、代表人物、产生背景及其 影响 三、新自由主义 主要观点、代表人物、产生背景及其影响 四、功能主义与新功能主义 主要观点、代表人物、产生背景及其影响 五、其他理论 建构主义、沟通理论、新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等 单元学习目标: 了解与掌握国际组织的基本概念、主要特征、分类状况及其有关理论流派的 主要观点、代表人物等。 作业:思考题 1、国际恐怖组织和跨国公司是否属于国际组织的范畴?为什么? 2、以地域为划分标准时,跨区域组织如何归类? 知识单元2:第二章国际组织的形成与演变 参考学时:6学时 学习内容: 第一节 国际组织的萌芽与形成
方面面。同时,国际组织自身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是处于一种动态发展过程 中。这给对国际组织进行明确的分类带来一定的难度。目前,由于将国际组织分 为政府间组织和非政府组织这一分类方式简单易行,且便于对国际组织与国家行 为体和国际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进行分析,因而成为国际关系学界常 用的国际组织分类法。 第四节 有关国际组织的理论观点 一、理想主义 主要观点、代表人物、产生背景及其影响 二、现实主义 经典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各流派主要观点、代表人物、产生背景及其 影响 三、新自由主义 主要观点、代表人物、产生背景及其影响 四、功能主义与新功能主义 主要观点、代表人物、产生背景及其影响 五、其他理论 建构主义、沟通理论、新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等 单元学习目标: 了解与掌握国际组织的基本概念、主要特征、分类状况及其有关理论流派的 主要观点、代表人物等。 作业:思考题 1、国际恐怖组织和跨国公司是否属于国际组织的范畴? 为什么? 2、以地域为划分标准时,跨区域组织如何归类? 知识单元 2:第二章 国际组织的形成与演变 参考学时:6 学时 学习内容: 第一节 国际组织的萌芽与形成
一、萌芽时期 1、17世纪中期的国际会议是国际组织的重要前身 国际组织是国际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家形成后,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 生产力的进步,国家间的交往日益增多,对于涉及多个国家的问题必须有新的协 调方式,国际会议应运而生。会议所制定的一系列公约及所提出的一些新的议事 规则,为初期的国际组织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威斯特伐利亚会议开创了国际关系史上通过国际会议解决国际问题的先例 二、形成时期 为现代国际组织的产生和发展开辟道路的实践活动主要体现于三方面: 其一,欧洲协调 始于维也纳会议,是指以会议外交的方式处理欧洲或与欧洲有关事务的一种 定期协商制度,特点为多边、高层次和大国操纵。 亚琛会议 特洛波会议 莱巴赫会议 维罗纳会议 其二,海牙体系 指的是1899年与1907年两次海牙会议在发展国际法和寻求和平解决争端 以及减少战争伤害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随之形成的体制。 其三,国际行政组织 19世纪中叶以后.在实施国际会议订立的多边公约及协定的基础上,出现 了若干为特定目的而设立的一些常设机构。它们是最早出现的国际行政组织,是 现代国际组织的原始形态,如1815年的菜茵河委员会和1856年的多瑙河委员会。 在国际行政组织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组织,如:世界气象组织、万国邮政联盟、 国际度量衡组织等。 作为现代国际组织的雏形,早期的国际行政组织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宗旨 较为单纯,协调领域有限,是一些功能性的合作组织:第二,均有较完善的常设 机构和较为系统的组织程序,为后来的国际组织提供了比较成熟的组织模式。 第二节 国际组织的普遍化时期 进入20世纪之后,国际关系内容日益丰富。与此相适应,国际组织的种类 从最初的专门性和技术性组织向一般性和政治性组织扩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一、萌芽时期 1、 17 世纪中期的国际会议是国际组织的重要前身 国际组织是国际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家形成后,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 生产力的进步,国家间的交往日益增多,对于涉及多个国家的问题必须有新的协 调方式,国际会议应运而生。会议所制定的一系列公约及所提出的一些新的议事 规则,为初期的国际组织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威斯特伐利亚会议开创了国际关系史上通过国际会议解决国际问题的先例 二、形成时期 为现代国际组织的产生和发展开辟道路的实践活动主要体现于三方面: 其一, 欧洲协调 始于维也纳会议,是指以会议外交的方式处理欧洲或与欧洲有关事务的一种 定期协商制度,特点为多边、高层次和大国操纵。 亚琛会议 特洛波会议 莱巴赫会议 维罗纳会议 其二, 海牙体系 指的是1899年与1907年两次海牙会议在发展国际法和寻求和平解决争端 以及减少战争伤害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随之形成的体制。 其三,国际行政组织 19 世纪中叶以后.在实施国际会议订立的多边公约及协定的基础上,出现 了若干为特定目的而设立的一些常设机构。它们是最早出现的国际行政组织,是 现代国际组织的原始形态,如1815年的莱茵河委员会和1856年的多瑙河委员会。 在国际行政组织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组织,如:世界气象组织、万国邮政联盟、 国际度量衡组织等。 作为现代国际组织的雏形,早期的国际行政组织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宗旨 较为单纯,协调领域有限,是一些功能性的合作组织;第二,均有较完善的常设 机构和较为系统的组织程序,为后来的国际组织提供了比较成熟的组织模式。 第二节 国际组织的普遍化时期 进入 20 世纪之后,国际关系内容日益丰富。与此相适应,国际组织的种类 从最初的专门性和技术性组织向一般性和政治性组织扩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人类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一一国际联盟。它的结构形式和运 作程序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国际组织的结构模式。它将维护国际和平作为自己的 重要宗旨之一,大大地丰富了国际组织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个案研究一一国际联盟 第三节 国际组织的快速发展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建立了第二个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一一联合国。联 合国在借鉴国际联盟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国 际组织,拥有国联从未有过的活力和权威性,开创了国际组织发展史上的新纪元。 此后,国际组织蓬勃发展,数量和种类均呈急刷增多之势,组织运行机制日益完 善,权威性不断提高,活动领域不断拓宽,几乎涉及国际社会的各个方面,且相 互之间的协调也在不断加强。发展的原因分析。 第四节国际组织的发展趋势 数量仍会增加,但不会达到二战后一段时间里的增长速度:活动范围将进一步 宽泛:国际组织的组织形态多元化:国际组织之间的协调性将进一步加强:对 国际关系的影响趋于进一步加强:地域上的不平衡性继续发展。 单元学习目的: 了解和掌握国际组织产生的背景、发展历程及原因,认识国际组织的发展趋 势。 作业:思考题 1、国际组织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2、促进国际组织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3、国际组织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知识单元3:第三章国际组织的运行 参考学时:6学时 学习内容: 第一节国际组织的运行机制 国际组织是一个具有反应、决策和实施能力的大系统,一般拥有较为完整的
人类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国际联盟。它的结构形式和运 作程序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国际组织的结构模式。它将维护国际和平作为自己的 重要宗旨之一,大大地丰富了国际组织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个案研究——国际联盟 第三节 国际组织的快速发展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建立了第二个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联合国。联 合国在借鉴国际联盟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国 际组织,拥有国联从未有过的活力和权威性,开创了国际组织发展史上的新纪元。 此后,国际组织蓬勃发展,数量和种类均呈急剧增多之势,组织运行机制日益完 善,权威性不断提高,活动领域不断拓宽,几乎涉及国际社会的各个方面,且相 互之间的协调也在不断加强。发展的原因分析。 第四节 国际组织的发展趋势 数量仍会增加,但不会达到二战后一段时间里的增长速度;活动范围将进一步 宽泛;国际组织的组织形态多元化;国际组织之间的协调性将进一步加强; 对 国际关系的影响趋于进一步加强;地域上的不平衡性继续发展。 单元学习目的: 了解和掌握国际组织产生的背景、发展历程及原因,认识国际组织的发展趋 势。作业:思考题 1、国际组织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2、促进国际组织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3、国际组织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知识单元 3:第三章 国际组织的运行 参考学时:6 学时 学习内容: 第一节 国际组织的运行机制 国际组织是一个具有反应、决策和实施能力的大系统,一般拥有较为完整的
结构体系和运行机制,但如何设置本组织的内部结构和运行机制并不存在统一的 标准。各个国际组织可以依据本组织的宗旨和职责要求,自行设计和建立自身的 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 一、 内部组织结构 一般由三个不同层次的机构组成:(1)最高机构,即“大会”或“理事会”, 由该组织的全体成员派出代表组成,拥有决策权。最高机构一般定期举行会议。 (2)执行与主管机构,处理两次大会期间的有关组织职能和大会决议的事宜: (3)行政管理机构,承担本组织日常的行政管理事务。此外,有些国际组织还 将处理争端和纠纷的司法机构也纳入到其组织机构里。 二、议事规则 在国际组织运行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其决策程序的设定,即它是如何作出 决议或决定的。表决是国际组织决策程序的核心内容,一般遵循三种表决方式: (1)协商一致,即通过广泛协商,不经投票而形成一致同意的决议:(2)一致 同意,即一个成员一票,达成一致:(3)多数同意,可再细分为一个成员一票的 多数同意与一个成员数票的加权表决制。 联合国是具有最完备、最复杂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的国际组织,它的组织 结构具有典型性。 第二节影响国际组织运行的因素 国际组织在运行乃至作出决定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内部来 看,成员的共同利益与个体利益的相互制约、平衡,组织内部成员的力量对比状 况,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组织机构的运行方式等都会产生程度不同的作 用。从外部来看,因际体系大环境对因际组织的运行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第三节国际文官制度 以联合国为例,介绍国际公务员制度的形成、内容及目前的实施状况 单元学习目标 了解国际组织的组织结构和体系的产生、发展及运行状况,掌握国际组织决 策机制和程序以及它们的利弊得失,知晓国际公务员制度的起源、相关原则及其 运行规则
结构体系和运行机制,但如何设置本组织的内部结构和运行机制并不存在统一的 标准。各个国际组织可以依据本组织的宗旨和职责要求,自行设计和建立自身的 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 一、 内部组织结构 一般由三个不同层次的机构组成:(1)最高机构,即“大会”或“理事会”, 由该组织的全体成员派出代表组成,拥有决策权。最高机构一般定期举行会议。 (2)执行与主管机构,处理两次大会期间的有关组织职能和大会决议的事宜; (3 )行政管理机构,承担本组织日常的行政管理事务。此外,有些国际组织还 将处理争端和纠纷的司法机构也纳入到其组织机构里。 二、 议事规则 在国际组织运行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其决策程序的设定,即它是如何作出 决议或决定的。表决是国际组织决策程序的核心内容,一般遵循三种表决方式: (1)协商一致,即通过广泛协商,不经投票而形成一致同意的决议;(2)一致 同意,即一个成员一票,达成一致;(3)多数同意,可再细分为一个成员一票的 多数同意与一个成员数票的加权表决制。 联合国是具有最完备、最复杂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的国际组织,它的组织 结构具有典型性。 第二节 影响国际组织运行的因素 国际组织在运行乃至作出决定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内部来 看,成员的共同利益与个体利益的相互制约、平衡,组织内部成员的力量对比状 况,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组织机构的运行方式等都会产生程度不同的作 用。从外部来看,国际体系大环境对国际组织的运行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第三节 国际文官制度 以联合国为例,介绍国际公务员制度的形成、内容及目前的实施状况。 单元学习目标 了解国际组织的组织结构和体系的产生、发展及运行状况,掌握国际组织决 策机制和程序以及它们的利弊得失,知晓国际公务员制度的起源、相关原则及其 运行规则
作业:思考题 1、国际组织的组织结构有着怎样的发展历程? 2、试析各类表决方式的利弊得失 3、澳大利亚国际法学家斯塔克说:“一致同意原则原是为保护少数而确定的,但 由于夸大了平等原则,结果变成了少数对多数的一种暴政。”请谈谈你对这一 观点的看法。 知识单元4:第四章国际组织法 参考学时:3学时 学习内容: 第一节关于国际组织法的定义 国际组织法指的是,用以调整国际组织内部及其对外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 (包括有关国际组织建立、存在与活动的一切有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 总和。国际组织法是现代国际法一个非常重要的新分支。 第二节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 国际组织开展活动的基础是在其活动领域内占有必要的法律地位。国际组织 拥有法律地位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有相对独立于其成员国的一定的法律人格。法 律人格指的是,国际组织依法独立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一种资格。国际组织的 法律人格使其拥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自主行为能力。国际组织法律地位的局限性在 于:国际组织拥有的法律人格不同于主权国家的法律人格,是一种相对独立的法 律人格,具有派生性和局限性。 第三节国际组织与国际法及国际组织法的相互影响 国际法及国际组织法对国际组织的形成、发展和巩固有着积极的影响,因为 国际法及国际组织法为国际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表现在:
作业:思考题 1、国际组织的组织结构有着怎样的发展历程? 2、试析各类表决方式的利弊得失 3、澳大利亚国际法学家斯塔克说:“一致同意原则原是为保护少数而确定的,但 由于夸大了平等原则,结果变成了少数对多数的一种暴政。”请谈谈你对这一 观点的看法。 知识单元 4:第四章 国际组织法 参考学时:3 学时 学习内容: 第一节 关于国际组织法的定义 国际组织法指的是,用以调整国际组织内部及其对外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 (包括有关国际组织建立、存在与活动的一切有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 总和。国际组织法是现代国际法一个非常重要的新分支。 第二节 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 国际组织开展活动的基础是在其活动领域内占有必要的法律地位。国际组织 拥有法律地位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有相对独立于其成员国的一定的法律人格。法 律人格指的是,国际组织依法独立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一种资格。国际组织的 法律人格使其拥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自主行为能力。国际组织法律地位的局限性在 于:国际组织拥有的法律人格不同于主权国家的法律人格,是一种相对独立的法 律人格,具有派生性和局限性。 第三节 国际组织与国际法及国际组织法的相互影响 国际法及国际组织法对国际组织的形成、发展和巩固有着积极的影响,因为 国际法及国际组织法为国际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表现在:
第一,国际组织的建立不可能没有成员国之间的协议,建立国际组织的章程是基 于一般国际法而缔结的一种多边条约,国际组织的活动也需要国际法律规范的调 整:第二,国际法承认各主权国家有权缔结建立国际组织的条约,而各种条约并 不使成员国通常的国际法主体资格受到限制:第三,建立某些普遍性国际组织的 基本文件本身,往往包含着若干重要的国际法原则与制度,从而使国际组织有可 能发挥更大作用。 因际组织作为现代国际社会的法律人格者,对国际法,尤其是现代国际法及 国际组织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表现在:第一,真正有系统、有影响力、全面 的因际法编纂工作是从国际联盟,特别是从联合因国际法委员会成立后才开始的。 国际组织所具有的某种程度的造法功能,大大促进了国际法的编纂工作及国际组 织法的形成:第二,国际组织的重要决议、宜言、纲领和方案等,以及国际组织 对国际事务的处理,都会对国际法及国际组织法产生补充和完善的作用:第三 国际组织自身的法律规范大大丰富和扩展了国际法及国际组织法的内容。 总之,两者相互促进,关系密切。国际法及国际组织法的形成与发展为国际 组织的建立和进行活动提供了法律前提,国际组织的发展对国际法及国际组织法 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日益深远的影响 单元学习目标 了解和掌握国际组织法的基本内涵及其与国际组织的相互作用 作业:思考题 1、什么是国际组织法?国际组织法有哪些主要议题? 2、国际组织法与国际法之间的关系何在? 3、如何认识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 4、如何理解国际法和国际组织法与国际组织的相互作用? 知识单元5:第五章国际组织的作用 参考学时:6学时 学习内容:
第一,国际组织的建立不可能没有成员国之间的协议,建立国际组织的章程是基 于一般国际法而缔结的一种多边条约,国际组织的活动也需要国际法律规范的调 整;第二,国际法承认各主权国家有权缔结建立国际组织的条约,而各种条约并 不使成员国通常的国际法主体资格受到限制;第三,建立某些普遍性国际组织的 基本文件本身,往往包含着若干重要的国际法原则与制度,从而使国际组织有可 能发挥更大作用。 国际组织作为现代国际社会的法律人格者,对国际法,尤其是现代国际法及 国际组织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表现在:第一,真正有系统、有影响力、全面 的国际法编纂工作是从国际联盟,特别是从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成立后才开始的。 国际组织所具有的某种程度的造法功能,大大促进了国际法的编纂工作及国际组 织法的形成;第二,国际组织的重要决议、宣言、纲领和方案等,以及国际组织 对国际事务的处理,都会对国际法及国际组织法产生补充和完善的作用;第三, 国际组织自身的法律规范大大丰富和扩展了国际法及国际组织法的内容。 总之,两者相互促进,关系密切。国际法及国际组织法的形成与发展为国际 组织的建立和进行活动提供了法律前提,国际组织的发展对国际法及国际组织法 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日益深远的影响 单元学习目标: 了解和掌握国际组织法的基本内涵及其与国际组织的相互作用 作业:思考题 1、什么是国际组织法? 国际组织法有哪些主要议题? 2、国际组织法与国际法之间的关系何在? 3、如何认识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 4、如何理解国际法和国际组织法与国际组织的相互作用? 知识单元 5:第五章 国际组织的作用 参考学时:6 学时 学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