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参考2)小树苗与大树的对话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是一篇略读课文,是一篇“访谈录”,也是孩子们第一次 接触的一种文体。文中的两个人物虽然在年龄、阅历、学识上有着差距,但在交 流的过程中却平等和谐。所以,在他们的对话中可以感受到季老的和蔼亲切。对 下一代人的殷切希望和关爱。 在教学中由于内容比较简单,我是这样让学生认识这种新文体的:一开始 我先让两个学生分别扮演苗苗和季老来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等他俩读 完后,我再问其他学生:“这两个人在干什么?”孩子们联系了之前学过的对话 形式说出了这是在“对话”。“一个问一个答,他们在干什么?”“采访。 个孩子马上接上来了。“真好!那如果将采访的内容记录下来呢,我们就叫它为 ‘访谈录’,这是我们第一次碰到的。而且它就像我们平时对话一样,内容很简 在学生认识这种文体之后,我再抛出问题:“苗苗提了些什么问题?季羡林爷 爷是怎么回答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根据学生的回答再分四类,如下: 1.讨论看闲书一一多读课外书 2.谈学习偏科一一提倡三贯通 3.请教学外语一一鼓励早学习 4.背诵古诗文一一加大积累量 以上四点,既是文章的骨架,理清了条理,也让学生学到了知识。 我接着问学生:你们喜欢看闲书吗?有的说喜欢;有的干脆就保持沉默,不 表态,其实我心里清楚:他们爱玩,爱看电视,即使有书也不去翻一翻。于是, 我先给他们读季老先生的作品《我的童年》节选,然后结合老先生的主张教育学 生:平时多看一些闲书可以多学一些知识,也可能多写一些好的文章。季先生有 如此高的成就,其实跟他小时侯爱看闲书是分不开的,且小时侯记的东西长大了 也不容易忘记。而文章写得好,苗苗说的那两个重要条件一一写真事、多看课外 书,我认为也是有道理的。我希望经过我不间断的提醒,能慢慢地使孩子们有爱 看闲书的意识,并能主动积钱买书看,从提醒到自觉,让“书香伴我行”不再是 空话。 我认为自己的教学设计简洁、高效。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后来,我又翻阅了
(教学反思参考 2)小树苗与大树的对话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是一篇略读课文,是一篇“访谈录”,也是孩子们第一次 接触的一种文体。文中的两个人物虽然在年龄、阅历、学识上有着差距,但在交 流的过程中却平等和谐。所以,在他们的对话中可以感受到季老的和蔼亲切。对 下一代人的殷切希望和关爱。 在教学中由于内容比较简单,我是这样让学生认识这种新文体的:一开始, 我先让两个学生分别扮演苗苗和季老来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等他俩读 完后,我再问其他学生:“这两个人在干什么?”孩子们联系了之前学过的对话 形式说出了这是在“对话”。“一个问一个答,他们在干什么?”“采访。”一 个孩子马上接上来了。“真好!那如果将采访的内容记录下来呢,我们就叫它为 ‘访谈录’,这是我们第一次碰到的。而且它就像我们平时对话一样,内容很简 单……” 在学生认识这种文体之后,我再抛出问题:“苗苗提了些什么问题?季羡林爷 爷是怎么回答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根据学生的回答再分四类,如下: 1. 讨论看闲书——多读课外书 2. 谈学习偏科——提倡三贯通 3. 请教学外语——鼓励早学习 4. 背诵古诗文——加大积累量 以上四点,既是文章的骨架,理清了条理,也让学生学到了知识。 我接着问学生:你们喜欢看闲书吗?有的说喜欢;有的干脆就保持沉默,不 表态,其实我心里清楚:他们爱玩,爱看电视,即使有书也不去翻一翻。于是, 我先给他们读季老先生的作品《我的童年》节选,然后结合老先生的主张教育学 生:平时多看一些闲书可以多学一些知识,也可能多写一些好的文章。季先生有 如此高的成就,其实跟他小时侯爱看闲书是分不开的,且小时侯记的东西长大了 也不容易忘记。而文章写得好,苗苗说的那两个重要条件——写真事、多看课外 书,我认为也是有道理的。我希望经过我不间断的提醒,能慢慢地使孩子们有爱 看闲书的意识,并能主动积钱买书看,从提醒到自觉,让“书香伴我行”不再是 空话。 我认为自己的教学设计简洁、高效。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后来,我又翻阅了
其他老师的教学设计,我发现,他们的教学设计得很生动,比如从《艺术人生》 《小崔说事》等一些访谈节目入手,让学生了解访谈录的特点,在“主张看闲书” 这个观点教学时,通过“闲书不闲”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自己了解阅读的 重要性;最后通过分角色朗读,体现季老先生毫无名人架子,亲切随和,满含对 下一代的关怀,也挺好的
其他老师的教学设计,我发现,他们的教学设计得很生动,比如从《艺术人生》 《小崔说事》等一些访谈节目入手,让学生了解访谈录的特点,在“主张看闲书” 这个观点教学时,通过“闲书不闲”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自己了解阅读的 重要性;最后通过分角色朗读,体现季老先生毫无名人架子,亲切随和,满含对 下一代的关怀,也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