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导学案 思想自由谟议轩昂开日月兼容并包文章浩渺足波澜 【学习目标】: 1、结合注解,疏通字句,读懂文章大意 2、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3、把握文章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4、体味文章中蕴含的强烈的情感。 【学习重点】:目标3 【学习难点】:目标4 【学法指导】: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知识链接】 1、认识演讲的重要性 演说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语言的艺术,它的历史与人类文明的历史一样,源远 而流长。两千年前,古希腊哲学家、美学家亚里士多德写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著作《修 辞学》一书,详细地阐述了修辞的艺术,告诉我们如何运用语言的魅力影响听众的思想,进 而影响其行为。演说以其撼人的感召力,世代沿袭,风靡于世界,不仅成为文明的一种标志, 也成为现代政治角逐、商业竞争甚至于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二战时期坐 轮椅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曾拖着残疾的身体巡回演说,让美国人民了解了他的思想。所以我们 要重视演讲,感受它的魅力 2、演讲词的特点 ①内容上要有针对性,要注意听众的身分,研究听众的愿望,讲大家最关心和迫切 需要解决的问题,做到有地放矢 ②中心要突出,思路要淸晰。因为听众是听,而不是看,演说词要便于听众理清演 说的思路,抓住演说的中心,理解演说的思想。 ③演说词要富于感情,这是与听众直接交流的一种方式,感情应是真挚的,不能张 口训人,也不能众取宠,要打动听众的心灵,引起听众的共鸣。 ④语言要通俗,尽量口语化 ⑤必须有内涵、有思想,让人听了有收获。2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当时既是中 国的最高学府,也是中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北京大学, 著名的教育家、启蒙思想家严复出任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1916年12月,蔡元培先生出任 校长,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治学理念,在学术和思想上将北大造就成中国首屈 指的大学 3、蔡元培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 学家。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一生清廉正直,耿介拔俗,终身为教育救国的 理想而奋斗。毛泽东誉之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教育论著有《蔡元培教育文选》、《蔡 元培教育论著选》等。 4、写作背景 1916年底,在法国游学的蔡元培接教育部电,请他回国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但这并非 美差,当时的北大以学风败坏、腐败盛行而声名狼藉,所以蔡元培一到上海,“有多数友人
第 11 课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导学案 思想自由谟议轩昂开日月 兼容并包文章浩渺足波澜 【 学习目标】: 1、结合注解,疏通字句,读懂文章大意。 2、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3、把握文章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4、体味文章中蕴含的强烈的情感。 【 学习重点】:目标 3 【 学习难点】:目标 4 【学法指导】: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知识链接】 1、认识演讲的重要性 演说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语言的艺术,它的历史与人类文明的历史一样,源远 而流长。两千年前,古希腊哲学家、美学家亚里士多德写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著作《修 辞学》一书,详细地阐述了修辞的艺术,告诉我们如何运用语言的魅力影响听众的思想,进 而影响其行为。演说以其撼人的感召力,世代沿袭,风靡于世界,不仅成为文明的一种标志, 也成为现代政治角逐、商业竞争甚至于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二战时期坐 轮椅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曾拖着残疾的身体巡回演说,让美国人民了解了他的思想。所以我们 要重视演讲,感受它的魅力。 2、演讲词的特点 ①内容上要有针对性,要注意听众的身分,研究听众的愿望,讲大家最关心和迫切 需要解决的问题,做到有地放矢。 ②中心要突出,思路要清晰。因为听众是听,而不是看,演说词要便于听众理清演 说的思路,抓住演说的中心,理解演说的思想。 ③演说词要富于感情,这是与听众直接交流的一种方式,感情应是真挚的,不能张 口训人,也不能众取宠,要打动听众的心灵,引起听众的共鸣。 ④语言要通俗,尽量口语化。 ⑤必须有内涵、有思想,让人听了有收获。2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创办于 1898 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当时既是中 国的最高学府,也是中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1912 年 5 月,京师大学堂改名北京大学, 著名的教育家、启蒙思想家严复出任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1916 年 12 月,蔡元培先生出任 校长,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治学理念,在学术和思想上将北大造就成中国首屈一 指的大学。 3、蔡元培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 学家。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一生清廉正直,耿介拔俗,终身为教育救国的 理想而奋斗。毛泽东誉之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教育论著有《蔡元培教育文选》、《蔡 元培教育论著选》等。 4、写作背景 1916 年底,在法国游学的蔡元培接教育部电,请他回国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但这并非 美差,当时的北大以学风败坏、腐败盛行而声名狼藉,所以蔡元培一到上海,“有多数友人
劝不可就职,说北大太腐败,恐整顿不了,反把自己名誉毁掉了;也有少数劝他的,说腐败 的总要有人整顿,蔡元培最终听从的是这少数人的意见,走上了北大校长的职位。 、预习课文 字音、字形 肄()业提携()弭()谤 造诣()砥砺() 矫 相勖()訾詈()店肆()商榷() 长 斯校 切磋() 裨() 二、鉴赏课文,合作探究 1、本文中心要突出,思路要清晰。那么本文主要观点是什么?认真阅读课文,理出本文的 思路? 2、本文作为演讲稿有很强的针对性,作者对青年学子提出三点要求分别是针对什么社会现 实提出的?在课本中画出相应的语句。 3、在作者看来,学生求学宗旨不正大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4、作者认为,怎样才能“砥砺德行”“以身作则,力矫颓俗”?有没有好的方法? 5、在作者看来,提倡“敬爱师友”有什么好处? 6、大家思考一下,一上来连客套话也没说,就开门见山的对学生提出三点要求,可以看出 蔡元培是个怎样的人?
劝不可就职,说北大太腐败,恐整顿不了,反把自己名誉毁掉了;也有少数劝他的,说腐败 的总要有人整顿,蔡元培最终听从的是这少数人的意见,走上了北大校长的职位。 一、预习课文: 字音、字形 肄( )业 提携( ) 弭( )谤 造诣( ) 砥砺( ) 矫( ) 相勖( ) 訾詈( ) 店肆( ) 商榷( ) 长( )斯校 切磋( ) 裨( ) 二、鉴赏课文,合作探究 1、本文中心要突出,思路要清晰。那么本文主要观点是什么?认真阅读课文,理出本文的 思路? 2、本文作为演讲稿有很强的针对性,作者对青年学子提出三点要求分别是针对什么社会现 实提出的?在课本中画出相应的语句。 3、在作者看来,学生求学宗旨不正大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4、作者认为,怎样才能“砥砺德行”“以身作则,力矫颓俗”?有没有好的方法? 5、在作者看来,提倡“敬爱师友”有什么好处? 6、大家思考一下,一上来连客套话也没说,就开门见山的对学生提出三点要求,可以看出 蔡元培是个怎样的人?
三、思考·探究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的社会意义和哲学意义 蔡元培先生在就北大校长任职演说中,对学生约法三章,对他以后在北大的改革 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所创造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迄今尚有很高现实意义的教学理念, 具有长久不衰的生命力。直到现在,把这篇演说词选到高中课本,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有 种于高中生远离世俗的侵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在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物质种益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天下熙熙,皆 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名往。”在一部分高中生的眼中,考大学还是摆脱现实的困窘升官 发财的一条捷径,花苦功夫只为考个好大学,使自己有个好前程。不仅在学生中,即使教师 在对学生教育中,也会隐约流露出这样的思想倾向。而部分大学不再把追求高深学问作为它 的目标,学校里人文课程被功利主义者嗤之以鼻,不予重视。学校没有一个好的导向,势必 会对学生误导,使他们通过学校对社会有了一鳞半爪的了解 自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全国各学校似乎都把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一时之 间,德育教育像是成了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但事实上,很多学校对学生还是侧重于知 识的传受,把升学率看做是最重要的问题,而对学生的德行教育还是流于形式,背离了使学 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由于学校疏于管理,很多学生贪图享乐,宽松了对自己要求。一些 不法分子常常在学校附近开网吧等娱乐场所,使学生沉溺于其中,荒费了学业,甚至造成了 严重的后果 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多是家中的小皇帝,很多学生很自私,有唯我独尊的性格 特点。在家眼里没有父母,把父母看成是自己的奴仆。在校眼里没有师长,在老师批评时以 怒目相对,对同学,合得来的讲哥们义气,合不来的动辄以打骂解决问题。在近些天,常有 校园或与学生有关的家庭恶性事件发生,造成极坏的影响 由此看来,蔡元培先生的这篇演说词还在为中国教育敲着警钟 四、拓展检测: 1.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运用错误的有哪些?试指出错在哪里。 ①有些人把入党看作做官的终南捷径,这种思想和共产主义是亳不相干的 ②我为这事花了很多精力,虽然没办好,却问心无愧 ③面对这种混乱腐败的现状,我们能够无动于衷吗? ④小张帮助李老师的东西搬上七楼,这是小张责无旁贷的责任 ⑤老同学之间,可得开诚布公,不许隐瞒实情啊 答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伊朗总统艾哈迈迪一内贾德4日在伊朗的纳扎巴拉德城发表演讲,伊朗不会在核问题上 后退一步,制裁也不能迫使伊朗中止铀浓缩活动 B.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国会参众两院回答各党代表质询时再次表示,要改变处于冷淡状态 的日中、日韩关系,为构筑日本与这两个国家面向未来的关系而努力。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公民的旅游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不断提高。但从 整体上看,我国快速发展的旅游业与公民的文明素质还不相适应
三、思考·探究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的社会意义和哲学意义 蔡元培先生在就北大校长任职演说中,对学生约法三章,对他以后在北大的改革, 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所创造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迄今尚有很高现实意义的教学理念, 具有长久不衰的生命力。直到现在,把这篇演说词选到高中课本,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有 种于高中生远离世俗的侵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在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物质种益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天下熙熙,皆 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名往。”在一部分高中生的眼中,考大学还是摆脱现实的困窘升官 发财的一条捷径,花苦功夫只为考个好大学,使自己有个好前程。不仅在学生中,即使教师 在对学生教育中,也会隐约流露出这样的思想倾向。而部分大学不再把追求高深学问作为它 的目标,学校里人文课程被功利主义者嗤之以鼻,不予重视。学校没有一个好的导向,势必 会对学生误导,使他们通过学校对社会有了一鳞半爪的了解。 自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全国各学校似乎都把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一时之 间,德育教育像是成了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但事实上,很多学校对学生还是侧重于知 识的传受,把升学率看做是最重要的问题,而对学生的德行教育还是流于形式,背离了使学 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由于学校疏于管理,很多学生贪图享乐,宽松了对自己要求。一些 不法分子常常在学校附近开网吧等娱乐场所,使学生沉溺于其中,荒费了学业,甚至造成了 严重的后果。 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多是家中的小皇帝,很多学生很自私,有唯我独尊的性格 特点。在家眼里没有父母,把父母看成是自己的奴仆。在校眼里没有师长,在老师批评时以 怒目相对,对同学,合得来的讲哥们义气,合不来的动辄以打骂解决问题。在近些天,常有 校园或与学生有关的家庭恶性事件发生,造成极坏的影响。 由此看来,蔡元培先生的这篇演说词还在为中国教育敲着警钟。 四、 拓展检测: 1.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运用错误的有哪些?试指出错在哪里。 ①有些人把入党看作做官的终南捷径,这种思想和共产主义是毫不相干的。 ②我为这事花了很多精力,虽然没办好,却问心无愧。 ③面对这种混乱腐败的现状,我们能够无动于衷吗? ④小张帮助李老师的东西搬上七楼,这是小张责无旁贷的责任。 ⑤老同学之间,可得开诚布公,不许隐瞒实情啊。 答: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4日在伊朗的纳扎巴拉德城发表演讲,伊朗不会在核问题上 后退一步,制裁也不能迫使伊朗中止铀浓缩活动。 B.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国会参众两院回答各党代表质询时再次表示,要改变处于冷淡状态 的日中、日韩关系,为构筑日本与这两个国家面向未来的关系而努力。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公民的旅游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不断提高。但从 整体上看,我国快速发展的旅游业与公民的文明素质还不相适应
D.针对频繁发生的各类环境污染事件,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对高污染企业 所存在的环境问题要进行彻底整顿。 3.仿照下面句子的句式,另写一句话,要注意句中加点的字 例句: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任事,担任讲 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 仿句: 五、迁移阅读 为学与做人(有删节) 梁启超 问诸君为什么进学校,众人会答为求学问。再问为什么求学问,各人答案就会不同, 或者竟自答不出了。诸君啊!我请替你们答一句吧:“为学做人。” 人类心理有知、情、意三部分。这三部分圆满发达的状态,我们先哲称之为三达德 智、仁、勇。为什么叫“达德”?因为这三事是人类普通道德标准,总要三者具备,才 能成一个人。三件的完成状态如何?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所以教 育应分为知育、情育、意育三方面。都应以这三件为究竞。 怎么样才能不惑?最要紧是养成我们的判断力。第一,须有相当常识,进一步,对 于自己要做事须有专门智识,再进一步,还要有遇事能断的智慧。假如一个人连常识都没有 听见打雷,说是雷公发威,看见月蚀,说是蛤蟆贪嘴,那么,一定闹到什么事都没有主意, 碰着一点疑难问题,就靠求神问卜看相去解决,真所谓“大惑不解”成了最可怜的人了。学 校里小学所教,就是要人有了许多基本的常识,免得凡事都暗中摸索。但仅有点常识还不够 我们做人,总要各有一件专门职业。这就是专门学识。但专靠这常识和学识还不够,还须养 成总体智慧,才能得有根本判断力。以上所说常识和总体智慧,都是智育要件,目的是教人 做到“知者不惑”。 怎么才能不忧?为什么仁者会不忧?想明白这个道理,先要知中国先哲人生观怎样 “仁”之一字,儒家人生观的全体大都包含在里头。大凡忧之所从来,不外两端,一曰忧成 败,二曰忧得失。我们得着“仁”的人生观,就不会忧成败。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知道宇宙 和人生是永远不会圆满的,正为在这永远不圆满的宇宙中,才永远容得我们创造进化。我们 所做的事,不过在宇宙进化几万万里的长途中,往前挪一寸,两寸,那里配说成功呢?然则 不做怎么样呢?不做则一寸两寸都不挪,那可真真失败了。仁者看透这一理,信得过只有不 做事才算失败,肯做事便不会失败。故《易经》说君子以自强不息。再者,我们得着“仁” 的人生观,便不会忧得失。为什么?因为认定这东西是我的,才有得失之可言。连人格都不 是单独存在,不能明确划分,然则哪里有东西可为我们所得?既无所得,当然无所失。我只 是为学问而学问,为劳动而劳动,并不是拿学问劳动等做手段来达某种目的一可以为我们所 得的。你想有这种人生观的,还有何得失可忧? 怎么样才能不惧?有了不惑不忧功夫,惧当然会减少许多了。但这属于意志方面的 事。一个人若是意志力薄弱,便有丰富智识,临时也会用不着,便有优美的情操,临时也会 变了卦。然则意志怎么才会坚强呢?头一件须要心地光明。孟子说浩然正气,至大至刚。人 人要保持勇气,须要从一切行为可以公开做起,这是第一。第二要不为劣等欲望之所牵制。 一被物质上无聊的嗜欲东拉西扯,那么百炼钢也会变为绕指柔了。总之,一个人意志由刚强 变柔弱易,由柔弱返刚强难。自己做不起自己主,还有何事可做?只有奋斗,才可得自由
D.针对频繁发生的各类环境污染事件,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对高污染企业 所存在的环境问题要进行彻底整顿。 3.仿照下面句子的句式,另写一句话,要注意句中加点的字。 例句: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任事,担任讲 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 仿句: 五、迁移阅读 为学与做人(有删节) 梁启超 问诸君为什么进学校,众人会答为求学问。再问为什么求学问,各人答案就会不同, 或者竟自答不出了。诸君啊!我请替你们答一句吧: “为学做人。” 人类心理有知、情、意三部分。这三部分圆满发达的状态,我们先哲称之为三达德 ——智、仁、勇。为什么叫“达德”?因为这三事是人类普通道德标准,总要三者具备,才 能成一个人。三件的完成状态如何?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所以教 育应分为知育、情育、意育三方面。都应以这三件为究竟。 怎么样才能不惑?最要紧是养成我们的判断力。第一,须有相当常识,进一步,对 于自己要做事须有专门智识,再进一步,还要有遇事能断的智慧。假如一个人连常识都没有。 听见打雷,说是雷公发威,看见月蚀,说是蛤蟆贪嘴,那么,一定闹到什么事都没有主意, 碰着一点疑难问题,就靠求神问卜看相去解决,真所谓“大惑不解”成了最可怜的人了。学 校里小学所教,就是要人有了许多基本的常识,免得凡事都暗中摸索。但仅有点常识还不够, 我们做人,总要各有一件专门职业。这就是专门学识。但专靠这常识和学识还不够,还须养 成总体智慧,才能得有根本判断力。以上所说常识和总体智慧,都是智育要件,目的是教人 做到“知者不惑”。 怎么才能不忧?为什么仁者会不忧?想明白这个道理,先要知中国先哲人生观怎样。 “仁”之一字,儒家人生观的全体大都包含在里头。大凡忧之所从来,不外两端,一曰忧成 败,二曰忧得失。我们得着“仁”的人生观,就不会忧成败。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知道宇宙 和人生是永远不会圆满的,正为在这永远不圆满的宇宙中,才永远容得我们创造进化。我们 所做的事,不过在宇宙进化几万万里的长途中,往前挪一寸,两寸,那里配说成功呢?然则 不做怎么样呢?不做则一寸两寸都不挪,那可真真失败了。仁者看透这一理,信得过只有不 做事才算失败,肯做事便不会失败 。故《易经》说君子以自强不息。再者,我们得着“仁” 的人生观,便不会忧得失。为什么?因为认定这东西是我的,才有得失之可言。连人格都不 是单独存在,不能明确划分,然则哪里有东西可为我们所得?既无所得,当然无所失。我只 是为学问而学问,为劳动而劳动,并不是拿学问劳动等做手段来达某种目的--可以为我们所 得的。你想有这种人生观的,还有何得失可忧? 怎么样才能不惧?有了不惑不忧功夫,惧当然会减少许多了。但这属于意志方面的 事。一个人若是意志力薄弱,便有丰富智识,临时也会用不着,便有优美的情操,临时也会 变了卦。然则意志怎么才会坚强呢?头一件须要心地光明。孟子说浩然正气,至大至刚。人 人要保持勇气,须要从一切行为可以公开做起,这是第一。第二要不为劣等欲望之所牵制。 一被物质上无聊的嗜欲东拉西扯,那么百炼钢也会变为绕指柔了。总之,一个人意志由刚强 变柔弱易,由柔弱返刚强难。自己做不起自己主,还有何事可做?只有奋斗,才可得自由
意志磨练到家,自然是看自己应做之事,一点也不迟疑,扛起来便做,“虽千万人吾往矣。” 这样才算顶天立地做一世人,绝不会有左支右绌的丑态。这便是意育目的,教人做到“勇者 不惧” 诸君啊!你现在怀疑吗?沉闷吗?悲哀痛苦吗?觉得外面压迫你不能抵抗吗?我告 诉你,便是你因不知才会惑;你悲哀痛苦,便是你因不仁才会忧:你觉得你不能抵抗外界压 迫,便是你因不勇才有惧。这便是你的知、情、意未经过修养磨练,所以你还未成个人。我 盼望你有痛切的自觉啊!有了自觉,自然会自动 诸君啊,醒醒罢!你成不成人,就看这几年哩! 1922年12月(选自《阅读名篇一一中外演讲辞 卷》) 4.作者认为为学与做人应是什么关系?“成一个人”的标准是什么? 5.作者认为“怎么样才能不惑”?“仁者不忧”的原因又是什么?试各分点概括。 答 6.最后两节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分析其表达作用。 【学习后记】
意志磨练到家,自然是看自己应做之事,一点也不迟疑,扛起来便做,“虽千万人吾往矣。” 这样才算顶天立地做一世人,绝不会有左支右绌的丑态。这便是意育目的,教人做到“勇者 不惧”。 诸君啊!你现在怀疑吗?沉闷吗?悲哀痛苦吗?觉得外面压迫你不能抵抗吗?我告 诉你,便是你因不知才会惑;你悲哀痛苦,便是你因不仁才会忧;你觉得你不能抵抗外界压 迫,便是你因不勇才有惧。这便是你的知、情、意未经过修养磨练,所以你还未成个人。我 盼望你有痛切的自觉啊!有了自觉,自然会自动。 诸君啊,醒醒罢!你成不成人,就看这几年哩! 1922 年 12 月 (选自《阅读名篇——中外演讲辞 卷》) 4.作者认为为学与做人应是什么关系?“成一个人”的标准是什么? 答: 5.作者认为“怎么样才能不惑”?“仁者不忧”的原因又是什么?试各分点概括。 答: 6.最后两节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分析其表达作用。 答: 【学习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