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试题库 (八)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20分) 1、芽孢 2、生活史 3、Enrichment medium 4、温和噬菌体 5、代时 6、生长谱法 7、衰退 8、茵套 9、BOD 10、生物气 二:判断正误正确为:T:错误为:F(每题1分,共10分) 1,病毒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 2,细菌间的识别作用为细菌体内所含有的核酸所完成。() 3,酵母菌是单细胞的原核微生物。() 4,间歇灭菌不能够达到完全灭菌的目的。() 5,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高,其视野越大。() 6,原核微生物比真核微生物更能在高温下生长。() 7,仅原核微生物中的某些属种可进氧。() 8,免疫病毒是一种细胞因子。() 9,所有基因工程中用的工具酶都是微生物来源的。() 10,任何一种微生物的野生型菌株细胞都可以作为克隆宿主。() 三: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 1.微生物包括: 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的病毒,亚病毒:具细胞结构的真细菌,古细南 具有结构的真菌,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 2.一,和是影响显微镜观察效果的重要因素 3.在细菌中,存在者四种不同的糖被形式,即 和 4.设计,配制培养基要遵循的原则包括 和 5.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过程中经历的主要反应包括 ,和 四: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试述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2、简述“锁状联合
微生物学试题库 (八) 一:名词解释(每个 2 分,共 20 分) 1、芽孢 2、生活史 3、Enrichment medium 4、温和噬菌体 5、代时 6、生长谱法 7、衰退 8、菌套 9、BOD 10、生物气 二:判断正误正确为:T;错误为:F(每题 1 分,共 10 分) 1, 病毒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 ) 2, 细菌间的识别作用为细菌体内所含有的核酸所完成。( ) 3,酵母菌是单细胞的原核微生物。() 4,间歇灭菌不能够达到完全灭菌的目的。() 5,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高,其视野越大。() 6,原核微生物比真核微生物更能在高温下生长。() 7,仅原核微生物中的某些属种可进氧。() 8,免疫病毒是一种细胞因子。() 9,所有基因工程中用的工具酶都是微生物来源的。() 10,任何一种微生物的野生型菌株细胞都可以作为克隆宿主。() 三:填空题(每空 1.5 分,共 30 分) 1.微生物包括:_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的病毒,亚病毒;具_细胞结构的真细菌,古细菌; 具有_结构的真菌,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 2._,_和_是影响显微镜观察效果的重要因素. 3.在细菌中,存在着四种不同的糖被形式,即_,_,_和_. 4.设计,配制培养基要遵循的原则包括_,_,_,_,_和_. 5.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过程中经历的主要反应包括_,_,_,和_. 四:简述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 1、试述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2、简述“锁状联合
3、描述烈性噬菌体侵染寄主的过程 4、,简述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3、描述烈性噬菌体侵染寄主的过程 4、.简述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微生物学试题(八)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小腿) 1、茵体产生的内生孢子,机体为度过不良的环境而使原生质浓缩失水得到的产物,并非有性或无 性繁殖体。 2、又称生活周期,指上一代生物个体经一系列生长、发有阶段而产生下一代个体的全部过程 3、加富培养基,加官的某种物质使能的到次种物质的菌体得以充分的发展,将此种培养基 称为加富培养基。 4、温和噬菊体:侵入相应宿主细胞后,由于前者的基因组整合到后者的基因组上,并随后者的复制 一起同步复制,因此这种温和噬菌体的侵入并不引起宿主细胞的裂解,而出现溶源现象的这类噬菌 体称为温和噬菌体 5、代时:指个体生长中,每个微生物分裂繁殖一代所需的时间称为代时 6、生长谱法是指在混有供试菌的平板表面点加微量营养物,视某营养物的周围是否长菌来确定该 供试菌的营养要求的一种快速、直观的方法。 7、衰退:指由于自发突变的结果,而使某物种原有一系列生物学性状发生量变或质变的现象, 8、菌套:外生菌根的菌丝在宿主根表皮繁殖,交织成致密的网套状结构。 9、OD:生化需氧量,又称生物需氧量,是水中有机物含量的一个间接指标。一般指在1儿的污水 或待测水样中所含的一部分易氧化的有机物,当微生物对其氧化、分解时,所消耗的水中溶解氧 的毫克数。 10、生物气:又称沼气,是一种混合可燃气体,主要成分为甲烷,另有少量的、和00。 二:判断正误正确为:T:错误为:F(每题1分,共10小题) 1,T:2,F:3,F:4.T:5,F:6,T:7,F:8,F:9,F:10,F。 三: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 1,无,原核,真核:2,放大,反差和分辨率;3,荚膜,微荚膜,黏液层和菌胶团,4,选择适宜的 营养物质,营养物质浓度及配比合适,控制Ph值,控制氧化还原电位,原料来源和灭菌处理 5,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水解反应和聚合反应 四:简述题() 1、试述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答:①体积小,面积大:根据某一物体单位体积所占有的表面积即比面值的计算比较发现在一定 范围内,体积越小它所占有的表面积反而大,这个特性使体积小的微生物具备了一个较大的营养 物质吸收面、代谢废物的排泄面和环境信总的交换面,从而使微生物能够具有较大的生活能力。 ②吸收多,转化快:这个特性为微生物的高速生长繁殖和合成大量代谢产物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 础,从而使微生物在自然界和人类实践中能更好的发挥其超小型“活的化工厂”的作用。③生长 旺,繁殖快:微生物有极高的生长和繁殖速度。④适宜强,易变异:微生物具有极其灵活的适应 性或代谢调节机制,微生物对环境条件尤其是那些恶劣的“极端环境”如:高温、高酸、高盐
微生物学试题(八)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个 2 分,共 10 小题) 1、菌体产生的内生孢子,机体为度过不良的环境而使原生质浓缩失水得到的产物,并非有性或无 性繁殖体。 2、又称生活周期,指上一代生物个体经一系列生长、发育阶段而产生下一代个体的全部过程。 3、加富培养基,加富的某种物质使能的到次种物质的菌体得以充分的发展,将此种培养基 称为加富培养基。 4、温和噬菌体:侵入相应宿主细胞后,由于前者的基因组整合到后者的基因组上,并随后者的复制 一起同步复制,因此这种温和噬菌体的侵入并不引起宿主细胞的裂解,而出现溶源现象的这类噬菌 体称为温和噬菌体. 5、代时:指个体生长中,每个微生物分裂繁殖一代所需的时间称为代时. 6、生长谱法是指在混有供试菌的平板表面点加微量营养物,视某营养物的周围是否长菌来确定该 供试菌的营养要求的一种快速、直观的方法。 7、衰退:指由于自发突变的结果,而使某物种原有一系列生物学性状发生量变或质变的现象。 8、菌套:外生菌根的菌丝在宿主根表皮繁殖,交织成致密的网套状结构。 9、BOD:生化需氧量,又称生物需氧量,是水中有机物含量的一个间接指标。一般指在 1L 的污水 或待测水样中所含的一部分易氧化的有机物,当微生物对其氧化、分解时,所消耗的水中溶解氧 的毫克数。 10、生物气:又称沼气,是一种混合可燃气体,主要成分为甲烷,另有少量的 H2、N2 和 CO。 二:判断正误正确为:T;错误为:F(每题 1 分,共 10 小题) 1,T;2,F;3,F;4,T;5,F;6,T;7,F;8,F;9,F;10,F。 三:填空题(每空 1.5 分,共 30 分) 1,无,原核,真核; 2,放大,反差和分辨率; 3,荚膜,微荚膜,黏液层和菌胶团, 4,选择适宜的 营养物质,营养物质浓度及配比合适,控制 Ph 值,控制氧化还原电位,原料来源和灭菌处理 5,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水解反应和聚合反应 四:简述题() 1、试述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答:①体积小,面积大;根据某一物体单位体积所占有的表面积即比面值的计算比较发现在一定 范围内,体积越小它所占有的表面积反而大,这个特性使体积小的微生物具备了一个较大的营养 物质吸收面、代谢废物的排泄面和环境信息的交换面,从而使微生物能够具有较大的生活能力。 ②吸收多,转化快;这个特性为微生物的高速生长繁殖和合成大量代谢产物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 础,从而使微生物在自然界和人类实践中能更好的发挥其超小型“活的化工厂”的作用。③生长 旺,繁殖快;微生物有极高的生长和繁殖速度。④适宜强,易变异;微生物具有极其灵活的适应 性或代谢调节机制,微生物对环境条件尤其是那些恶劣的“极端环境”如:高温、高酸、高盐
高辐射、高压、高碱、高毒等有惊人的适应性,由于微生物的个体一般都是单细胞、简单多细胞 甚至是非细胞的,它们通常都是单倍体,加之具有繁殖快、数量多以及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等因 素,因此其变异性是非常普遍的。同分布广,种类多:分布广是因为其体积小、重量轻和数量多 等原因,可以到处传播以达到“无孔不入”的地步,只要条件合适,它们就可以随遇而安。种类 多是因为微生物具有种多样性、生理代谢类型多样性、代谢产物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生态 类型多样性等多种特性。 描述革兰氏染色法的原理及方法, 简要描述酵母菌的生活史。 2.简述“锁状联合” 答:在草菌的发有过程中,其菌丝的分化可明显的分成五个阶段,其中在第二个阶段中有一个特 殊的菌丝结合方式即:不同性别的一级菌丝发生接合后,通过质配形成了由双核构成的二级菌丝, 它通过独特的锁状联合,即形成喙状突起而连和两个细胞的方式不断使双核细胞分裂,从而使菌 丝尖端不断向前延伸。其过程包括以下六点:①双核菌丝的顶端细胞开始分裂时,在其两个细胞 核间的菌丝壁向外侧生一喙状突起,并逐步伸长和向下弯曲。②两核之一进入突起中。③两核同 时进行一次有丝分裂,结果产生四个子核。④在四个子核中,来自突起中的两核,其一仍留在突 起中,另一则进入菌丝尖端。⑤在喙壮突起的后部与菌丝细胞的交界处形成一个横隔,于是形成 了三个细胞,一个位于菌丝顶端的双核细胞、接着它的另一个单核细胞和有喙状突起形成的第三 个单核细胞:⑥喙状突起细胞的前一端与另一单核细胞接触,进而发生融合,接若喙状突起细胞 内的一个单核顺道进入,最终在菌丝上就增加了一个双核细胞 3、描述烈性噬菌体侵染寄主的过程 答:烈性噬菌体侵染寄主的过程包括五个主要的过程①吸附:当噬菌体与其相应的特异宿主在水中 发生偶然想碰后,若尾丝尖端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特异受体接触,则尾丝被刺激散开而附者在受体上: ②侵入;吸附后基板获得一个构象刺激,尾端的容菌酶水解细胞壁的肽聚糖使细南头部的核酸注入 宿主细胞:③增殖:细菌将其核酸注入宿主细胞后,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质作为自己合成的物质来源进 行大量的繁殖:④装配即成熟:噬菌体将自己在宿主细胞体内合成的各种部件进行有序的装配,形成 完整的子代噬菌体:⑤裂解即释放:当宿主细胞内的大量子代噬菌体成熟后,由于水解细胞膜的脂肪 酶和水解细胞壁的溶菌酶的作用,促使细胞裂解从而完成了子代噬茵体的释放 4、.简述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答: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包括:光能自养型:光能异养型:化能自养型:化能异养型。其中光能自 养型是指微生物利用光能和C0:来合成自身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光能异养型是指微生物能利 用光能但不能利用C0,而是从其它生物体中摄取自身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物的营养类型:化能自养 型是指微生物利用化学能并能利用C0,来合成自身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物的营养类型:化能异养型 是指微生物利用化学能来合成营养物质但不能利用C0,来合成自身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物的营养类 型
高辐射、高压、高碱、高毒等有惊人的适应性,由于微生物的个体一般都是单细胞、简单多细胞 甚至是非细胞的,它们通常都是单倍体,加之具有繁殖快、数量多以及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等因 素,因此其变异性是非常普遍的。⑤分布广,种类多;分布广是因为其体积小、重量轻和数量多 等原因,可以到处传播以达到“无孔不入”的地步,只要条件合适,它们就可以随遇而安。种类 多是因为微生物具有种多样性、生理代谢类型多样性、代谢产物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生态 类型多样性等多种特性。 描述革兰氏染色法的原理及方法。 简要描述酵母菌的生活史。 2.简述“锁状联合” 答:在蕈菌的发育过程中,其菌丝的分化可明显的分成五个阶段,其中在第二个阶段中有一个特 殊的菌丝结合方式即:不同性别的一级菌丝发生接合后,通过质配形成了由双核构成的二级菌丝, 它通过独特的锁状联合,即形成喙状突起而连和两个细胞的方式不断使双核细胞分裂,从而使菌 丝尖端不断向前延伸。其过程包括以下六点:①双核菌丝的顶端细胞开始分裂时,在其两个细胞 核间的菌丝壁向外侧生一喙状突起,并逐步伸长和向下弯曲。②两核之一进入突起中。③两核同 时进行一次有丝分裂,结果产生四个子核。④在四个子核中,来自突起中的两核,其一仍留在突 起中,另一则进入菌丝尖端。⑤在喙壮突起的后部与菌丝细胞的交界处形成一个横隔,于是形成 了三个细胞,一个位于菌丝顶端的双核细胞、接着它的另一个单核细胞和有喙状突起形成的第三 个单核细胞;⑥喙状突起细胞的前一端与另一单核细胞接触,进而发生融合,接着喙状突起细胞 内的一个单核顺道进入,最终在菌丝上就增加了一个双核细胞。 3、描述烈性噬菌体侵染寄主的过程 答:烈性噬菌体侵染寄主的过程包括五个主要的过程①吸附;当噬菌体与其相应的特异宿主在水中 发生偶然想碰后,若尾丝尖端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特异受体接触,则尾丝被刺激散开而附着在受体上; ②侵入;吸附后基板获得一个构象刺激,尾端的容菌酶水解细胞壁的肽聚糖使细菌头部的核酸注入 宿主细胞;③增殖;细菌将其核酸注入宿主细胞后,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质作为自己合成的物质来源进 行大量的繁殖;④装配即成熟;噬菌体将自己在宿主细胞体内合成的各种部件进行有序的装配,形成 完整的子代噬菌体;⑤裂解即释放;当宿主细胞内的大量子代噬菌体成熟后,由于水解细胞膜的脂肪 酶和水解细胞壁的溶菌酶的作用,促使细胞裂解从而完成了子代噬菌体的释放. 4、.简述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答: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包括:光能自养型;光能异养型;化能自养型;化能异养型。其中光能自 养型是指微生物利用光能和 CO2 来合成自身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光能异养型是指微生物能利 用光能但不能利用 CO2 而是从其它生物体中摄取自身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物的营养类型;化能自养 型是指微生物利用化学能并能利用 CO2 来合成自身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物的营养类型;化能异养型 是指微生物利用化学能来合成营养物质但不能利用 CO2 来合成自身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物的营养类 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