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 教学活动 完成课前预习 2.欣赏本诗的朗诵 备3教师制作课件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然的缘分。中 国诗人大多爱喝酒,且多半是因为“愁”了才喝酒,为何愁?多得 导很,仕途失意、功业未成、思妻念子,一言概之,就是生活不如意 入多少诗人因酒忘却人生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尽情翱翔、因 新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 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他是“诗仙”,有自称是“酒中 仙”,世人也号之为“酒圣”。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 “太白世家”的招牌直至现在。 、教学铺垫 1.了解李白 (1)李白的基本情况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生于碎叶,有“诗 仙”之誉。唐代浪漫主义诗人代表。 (2)李白与酒 ①插入李白与酒的小故事: A.李白供奉翰林时,经常醉卧在酒店里,天子爱其才,找他进宫 做诗,李白醉醺醺的来到宫中,叫杨国中磨墨,高力士脱靴,大胆的 教将权贵玩于鼓掌之间 授 B.李白因酒而豪放、狂傲,因酒而成就了他的传世诗篇,就连他 新的死,也有人给它带上了传奇的色彩,传说她死的时候,坐在川上饮 酒,看到天上的月亮在水中的倒影,便伸手去捞水中的月亮,不幸落 水身亡 这些都展现了李白特殊的气质,那是一种豪放、洒脱、狂傲的诗 人气质。它们都与李白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 ②李白所写的与酒有关的诗歌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行路难》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景成三人。(《月下 独酌》)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 云》)
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 课 前 准 备 1.完成课前预习。 2.欣赏本诗的朗诵。 3.教师制作课件。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然的缘分。中 国诗人大多爱喝酒,且多半是因为“愁”了才喝酒,为何愁?多得 导 入 新 课 很,仕途失意、功业未成、思妻念子,一言概之,就是生活不如意。 多少诗人因酒忘却人生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尽情翱翔、因 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 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他是“诗仙”,有自称是“酒中 仙”,世人也号之为“酒圣”。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 “太白世家”的招牌直至现在。 一、教学铺垫 1.了解李白。 (1)李白的基本情况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生于碎叶,有“诗 仙”之誉。唐代浪漫主义诗人代表。 (2)李白与酒 ①插入李白与酒的小故事: A.李白供奉翰林时,经常醉卧在酒店里,天子爱其才,找他进宫 做诗,李白醉醺醺的来到宫中,叫杨国中磨墨,高力士脱靴,大胆的 教 授 新 课 将权贵玩于鼓掌之间。 B.李白因酒而豪放、狂傲,因酒而成就了他的传世诗篇,就连他 的死,也有人给它带上了传奇的色彩,传说她死的时候,坐在川上饮 酒,看到天上的月亮在水中的倒影,便伸手去捞水中的月亮,不幸落 水身亡。 这些都展现了李白特殊的气质,那是一种豪放、洒脱、狂傲的诗 人气质。它们都与李白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 ②李白所写的与酒有关的诗歌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行路难》)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 独酌》)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 云》) 121 教学活动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 抱琴来。(《山中对酌》) 背景与解题 (1)背景 这首诗是一首劝酒歌,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即安史之乱 前四五年光景。当时唐玄宗耽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 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社 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诗人对此极为不满,但他又无力改变这 种状况,只能用消极的办法进行反抗,借酒销愁,“但愿长醉不复 醒。”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这种反抗方式, 跟《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借寻仙表现不事权贵的意志的写法颇为相 (2)解题 《将进酒》原为汉乐府的曲调,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 为内容。将,请、愿之意,《诗经·卫风·氓》中有“将子无怒”句。 这个“将”与诗句“呼儿将出换美酒”的“将”音义不同。 3.初读课文,欣赏朗诵 (1)初读课文 ①正音正字 朝(zhao)樽(zun)还(huan)岑(cen)烹(pe 馔( zhuan)恣欢谑(z1)(xue)径(jng)裘(qi ②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 豪放(千、百、万………等数词的运用) (学生讨论) ③全班齐读(注意抑扬顿挫) ④学生评点示范朗诵的精彩和不足,初步把握诗人情感的大起大 听学生朗诵。必要 落,领会诗人的豪放飘逸 时教师范读 (2)听朗诵。 师板书 、教学板块一:把握诗意 1.解读诗意 你难道没有看见,汹涌奔腾的黄河之水,有如从天上倾泻而来?它 滚滚东去,奔向东海,永远不会回还。 你难道没有看见,在高堂上面对明镜,深沉悲叹那一头白发?早 晨还是满头青丝,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 因此,人生在世每逢得意之时,应尽情欢乐,切莫让金杯空对皎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 抱琴来。(《山中对酌》) 2.背景与解题 (1)背景 这首诗是一首劝酒歌,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即安史之乱 前四五年光景。当时唐玄宗耽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 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社 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诗人对此极为不满,但他又无力改变这 种状况,只能用消极的办法进行反抗,借酒销愁,“但愿长醉不复 醒。”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这种反抗方式, 跟《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借寻仙表现不事权贵的意志的写法颇为相 似。 (2)解题 《将进酒》原为汉乐府的曲调,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 为内容。将,请、愿之意,《诗经• 卫风• 氓》中有“将子无怒”句。 这个“将”与诗句“呼儿将出换美酒”的“将”音义不同 。 3.初读课文,欣赏朗诵 (1)初读课文 ①正音正字 朝(zhā o) 樽(zū n) 还(huán) 岑(cén) 烹(pē ng) 馔(zhuàn) 恣欢谑(zì) (xuè) 径(jìng) 裘(qiú) ②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 豪放(千、百、万……等数词的运用) ③全班齐读(注意抑扬顿挫) ④学生评点示范朗诵的精彩和不足,初步把握诗人情感的大起大 落,领会诗人的豪放飘逸。 (2)听朗诵。 二、教学板块一:把握诗意 1.解读诗意 你难道没有看见,汹涌奔腾的黄河之水,有如从天上倾泻而来?它 滚滚东去,奔向东海,永远不会回还。 你难道没有看见,在高堂上面对明镜,深沉悲叹那一头白发?早 晨还是满头青丝,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 因此,人生在世每逢得意之时,应尽情欢乐,切莫让金杯空对皎 洁的明月。 122 (学生讨论) 听学生朗诵。必要 时教师范读。 教师板书
既然老天造就了我这栋梁之材,就一定会有用武之地,即使散尽 了千两黄金,也会重新得到 烹羊宰牛姑且尽情享乐,今日相逢,我们真要干杯三百。 岑夫子,丹丘生,请快喝不要停 我为你唱一首歌,请你们侧耳为我细细听 在钟鼓齐鸣中享受丰美食物的豪华生活并不值得珍贵,但愿永远 沉醉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那些圣贤无不感到孤独寂寞,唯有寄情美酒的人才能留 下美名。 陈王曹植过去曾在平乐观大摆酒宴,即使一斗酒价值十千也在所 不惜,恣意畅饮 主人啊,你为什么说钱已经不多,快快去买酒来让我们一起喝个 牵来名贵的五花马,取出价钱昂贵的千金裘,统统用来换美酒 让我们共同来消融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三、教学板块二:诗句赏析,把握情感脉络 1.齐声朗读前四句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思考:这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内容?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 回。写出了黄河的气魄之大,但又有“不复回”之叹。 以水来比喻时间的流逝,非李白独创 (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思考: ①这两句和前两句在写作角度上有什么不同? 明确: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是时间范畴的夸张 ②诗人把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过程说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 暂的说得更短暂,有何作用? 明确:悲叹人生短促,刻画出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 教师补充介绍有关背景:诗人在24岁上“辞亲去国,仗剑远 游”,是“以当世之务自负”的,欲以布衣取卿相之位。如今,25年 过去了,他已满头白发,功业上却毫无成就。回首往事,难免有人生 短促之叹,也表达了怀才不遇的苦闷 (3)诗人这种悲感仅仅是因为自己两鬓染霜,英雄老去吗?体现 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既然老天造就了我这栋梁之材,就一定会有用武之地,即使散尽 了千两黄金,也会重新得到。 烹羊宰牛姑且尽情享乐,今日相逢,我们真要干杯三百。 岑夫子,丹丘生,请快喝不要停。 我为你唱一首歌,请你们侧耳为我细细听。 在钟鼓齐鸣中享受丰美食物的豪华生活并不值得珍贵,但愿永远 沉醉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那些圣贤无不感到孤独寂寞,唯有寄情美酒的人才能留 下美名。 陈王曹植过去曾在平乐观大摆酒宴,即使一斗酒价值十千也在所 不惜,恣意畅饮。 主人啊,你为什么说钱已经不多,快快去买酒来让我们一起喝个 够。 牵来名贵的五花马,取出价钱昂贵的千金裘,统统用来换美酒, 让我们共同来消融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三、教学板块二:诗句赏析,把握情感脉络 1.齐声朗读前四句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思考:这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内容?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 回。 写出了黄河的气魄之大,但又有“不复回”之叹。 以水来比喻时间的流逝,非李白独创。 (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思考: ①这两句和前两句在写作角度上有什么不同? 明确: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是时间范畴的夸张。 ②诗人把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过程说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 暂的说得更短暂,有何作用? 明确:悲叹人生短促,刻画出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 教师补充介绍有关背景:诗人在 24 岁上“辞亲去国,仗剑远 游”,是“以当世之务自负”的,欲以布衣取卿相之位。如今,25 年 过去了,他已满头白发,功业上却毫无成就。回首往事,难免有人生 短促之叹,也表达了怀才不遇的苦闷。 (3)诗人这种悲感仅仅是因为自己两鬓染霜,英雄老去吗?体现 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123
明确:对青春已逝,年华不在的感慨:更是由于当时朝廷的腐 朽、自身的抱负无从实现的悲愤。悲愤之情 (4)诗人用了哪些手法表达自己的悲愤之情? 明确 起兴一一李白和朋友开怀畅饮的颍阳离黄河不远 比喻一一以黄河一去不复返比喻青春难在 反衬一一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 夸张一一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 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 (5)像这样的夸张手法,本诗中还有哪些地方使用? 明确:“黄河之水天上来”“会须一饮三百杯”“斗酒十千”“与 尔同销万古愁” 可以说,夸张是李白诗歌豪放风格的重要体现。 2.齐声朗读“人生……倾耳听”。 思考 (1)这几句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明确:欢乐、狂放。 (2)诗人正自悲伤,为何突然转乐? 明确:①人生短暂,悲又何益?何不及时行乐?好友相聚,正应 该开怀畅饮,及时行乐:②自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时光流逝,如江河入海一去无回;人生苦短,看朝暮间青丝白 生命的渺小似乎是个无法挽救的悲剧,能够解忧的惟有金樽美 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 《梁园吟》 这便是李白式的悲哀:悲而能壮,哀而不伤,极愤慨而又极豪 表是在感叹人生易老,里则在感叹怀才不遇。理想的破灭是黑暗 的社会造成的,诗人无力改变,于是把冲天的激愤之情化做豪放的行 乐之举,发泄不满,排遣忧愁,反抗现实。 (3)如何看待李白的嗜酒如命的放浪行为? 明确:李白嗜酒,更多的是他人生志向不得施展的体现。 借饮酒来反抗险恶的现实社会,寄托情怀,是不得志的知识分子 的常用方法。 李白也继承了这种做法,借酒浇愁,发泄情感,写了许多借酒咏
明确:对青春已逝,年华不在的感慨;更是由于当时朝廷的腐 朽、自身的抱负无从实现的悲愤。悲愤之情。 (4)诗人用了哪些手法表达自己的悲愤之情? 明确: 起兴——李白和朋友开怀畅饮的颍阳离黄河不远 比喻——以黄河一去不复返比喻青春难在 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 夸张——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 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 (5)像这样的夸张手法,本诗中还有哪些地方使用? 明确:“黄河之水天上来 ”“会须一饮三百杯 ”“斗酒十千 ”“与 尔同销万古愁”。 可以说,夸张是李白诗歌豪放风格的重要体现。 2.齐声朗读“人生……倾耳听”。 思考: (1)这几句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明确:欢乐、狂放。 (2)诗人正自悲伤,为何突然转乐? 明确:①人生短暂,悲又何益?何不及时行乐?好友相聚,正应 该开怀畅饮,及时行乐;②自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时光流逝,如江河入海一去无回;人生苦短,看朝暮间青丝白 雪。 生命的渺小似乎是个无法挽救的悲剧,能够解忧的惟有金樽美 酒。 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梁园吟》 这便是李白式的悲哀:悲而能壮,哀而不伤,极愤慨而又极豪 放。 表是在感叹人生易老,里则在感叹怀才不遇。理想的破灭是黑暗 的社会造成的,诗人无力改变,于是把冲天的激愤之情化做豪放的行 乐之举,发泄不满,排遣忧愁,反抗现实。 (3)如何看待李白的嗜酒如命的放浪行为? 明确:李白嗜酒,更多的是他人生志向不得施展的体现。 借饮酒来反抗险恶的现实社会,寄托情怀,是不得志的知识分子 的常用方法。 李白也继承了这种做法,借酒浇愁,发泄情感,写了许多借酒咏 124
怀的诗,以表达自己心中的郁闷 (4)此时的李白已是51岁了,两鬓染霜,在政治上极其失意, 浪迹于江湖,然而他却说“天生我材必有用”,这种感情矛盾吗?表达 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情感? 教师解析:“有用”而“必”,一何自信!体现了诗人的旷达豪 放,透露出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态度。 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 曩者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一—《上安州裴长史 书》) “菜要一碟乎,两碟乎?酒要一壶乎,两壶乎?” 明确:怀才不遇,难有作为的悲叹与愤激:不甘沉沦,没有完全 绝望:旷达豪放,无奈和自我安慰。 乐观自信,肯定人生,肯定自我,透露出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 用世的积极的本质。 (5)既然是把酒行乐,就不免举杯相劝。(老师朗读)“岑夫子, 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诗人为什 么劝酒?这几句在诗歌中有何作用? 解析并明确:劝酒原因在于前六句。作用:诗人那眼花耳热的醉 态跃然纸上,恍然使人如闻其高声劝酒。几个短句忽然加入,不但使 诗歌节奏富于变化,而且写来逼肖席上声口。 3.齐声朗读,“钟鼓馔玉……恣欢谑”。 思考: (1)联系诗人的人生经历,你认为“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 不复醒”是诗人的真心话吗?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情绪? 明确:不是真心话;反映了仕途失意、壮志难酬的愤激之情。 解析:富贵人家吃饭时鸣钟列鼎,食物精美如玉。“钟鼓馔玉” “不足贵”是诗人仕途失意,志不得抒的愤激之词!以“我”天生有 用之才,本当位至卿相,飞黄腾达,然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行路难》”。) 在封建时代,只有衣食无忧的达官贵人才有闲情逸致沉溺于声色 犬马之中,享受山珍海味之美。不羡慕达官贵人的生活,实际是对豪 门权贵的蔑视、否定,这是封建社会的读书人一一李白最可宝贵的性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
怀的诗,以表达自己心中的郁闷。 (4)此时的李白已是 51 岁了,两鬓染霜,在政治上极其失意, 浪迹于江湖,然而他却说“天生我材必有用”,这种感情矛盾吗?表达 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情感? 教师解析:“有用”而“必”,一何自信!体现了诗人的旷达豪 放,透露出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态度。 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 曩者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上安州裴长史 书》) “菜要一碟乎,两碟乎?酒要一壶乎,两壶乎?” 明确:怀才不遇,难有作为的悲叹与愤激;不甘沉沦,没有完全 绝望;旷达豪放,无奈和自我安慰。 乐观自信,肯定人生,肯定自我,透露出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 用世的积极的本质。 (5)既然是把酒行乐,就不免举杯相劝。(老师朗读)“岑夫子, 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诗人为什 么劝酒?这几句在诗歌中有何作用? 解析并明确:劝酒原因在于前六句。作用:诗人那眼花耳热的醉 态跃然纸上,恍然使人如闻其高声劝酒。几个短句忽然加入,不但使 诗歌节奏富于变化,而且写来逼肖席上声口。 3.齐声朗读,“钟鼓馔玉……恣欢谑”。 思考: (1)联系诗人的人生经历,你认为“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 不复醒”是诗人的真心话吗?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情绪? 明确:不是真心话;反映了仕途失意、壮志难酬的愤激之情。 解析:富贵人家吃饭时鸣钟列鼎,食物精美如玉。“钟鼓馔玉” “不足贵” 是诗人仕途失意,志不得抒的愤激之词!以“我”天生有 用之才,本当位至卿相,飞黄腾达,然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行路难》 ” 。) 在封建时代,只有衣食无忧的达官贵人才有闲情逸致沉溺于声色 犬马之中,享受山珍海味之美。不羡慕达官贵人的生活,实际是对豪 门权贵的蔑视、否定,这是封建社会的读书人——李白最可宝贵的性 格。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 别》 125
(2)圣贤所指何人?他们寂寞的原因是什么?为何单举曹植?如 何理解“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明确:孔子、孟子、屈原、贾谊等人:生平得不到重用,怀才不 遇:与己相似,自况:这是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古今,对荒唐社会 的愤怒嘲讽 解析: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古今,对荒唐社会愤怒嘲讽 举出“陈王”曹植作代表,并化用其《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 酒斗十千”之句 曹植举行宴会畅饮,为的是空有超群才华,却遭兄、侄猜忌,不 得用,借酒浇愁。 4.齐声朗读,“主人……换美酒” 思考 (1)面对“古来圣贤皆寂寞”的现实,诗人内心有太多的不满和 不平,这无限的激愤表现为怎样的行为 明确:狂放:“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 解析:反客为主,诗人要将一切昂贵的东西都拿来“换美酒” 一狂放!这种狂放,是诗人的悲之重、欢之浓和愤激之深的集中表 (2)“与尔同消万古愁”,诗人的“万古愁”是什么愁? 明确:抱利器而无所施的怀才不遇之愁 解析怀才不遇之士,古代有之,今日有之,将来定会有之! 诗中有三愁:人生亦老,青春不再;壮志未酬,怀才不遇:圣贤 寂寞,陈王失意。 5.小结 李白之愁怀在诗中具体表现为怎样的情感变化?悲伤一欢乐一愤 一狂放 全诗紧紧围绕一个“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伤一欢乐一狂 放一愤激一狂放一忧愁,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 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 愁而狂放失态。这真是—“这次地,怎一个愁字了得!” 豪放是它的外壳,愤激才是它的内核 四、教学板块三:把握诗歌主题 思考:诗歌的主旨句是哪句?为什么? 明确:“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成为主旨句的原因: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抑
(2)圣贤所指何人?他们寂寞的原因是什么?为何单举曹植?如 何理解“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 明确:孔子、孟子、屈原、贾谊等人;生平得不到重用,怀才不 遇;与己相似,自况;这是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古今,对荒唐社会 的愤怒嘲讽。 解析: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古今,对荒唐社会愤怒嘲讽。 举出“陈王”曹植作代表,并化用其《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 酒斗十千”之句。 曹植举行宴会畅饮,为的是空有超群才华,却遭兄、侄猜忌,不 得用,借酒浇愁。 4.齐声朗读,“主人……换美酒”。 思考: (1)面对“古来圣贤皆寂寞”的现实,诗人内心有太多的不满和 不平,这无限的激愤表现为怎样的行为? 明确:狂放:“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解析:反客为主,诗人要将一切昂贵的东西都拿来“换美酒”— —狂放!这种狂放,是诗人的悲之重、欢之浓和愤激之深的集中表 现。 (2)“与尔同消万古愁”,诗人的“万古愁”是什么愁? 明确:抱利器而无所施的怀才不遇之愁。 解析怀才不遇之士,古代有之,今日有之,将来定会有之! 诗中有三愁:人生亦老,青春不再;壮志未酬,怀才不遇;圣贤 寂寞,陈王失意。 5.小结 李白之愁怀在诗中具体表现为怎样的情感变化?悲伤—欢乐—愤 激—狂放 全诗紧紧围绕一个“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伤—欢乐—狂 放—愤激—狂放—忧愁,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 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 愁而狂放失态。这真是——“这次地,怎一个愁字了得!” 豪放是它的外壳,愤激才是它的内核。 四、教学板块三:把握诗歌主题 思考:诗歌的主旨句是哪句?为什么? 明确:“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成为主旨句的原因: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抑 126
郁、悲愤情感:表现了诗人对杈贵的鄙弃、蔑视态度。 五、教学板块四:把握诗歌艺术特色 教师:李白是唐朝浪漫主义诗风的代表人物。从本诗来看,他的 浪漫主义诗风体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 (1)使用夸张手法。诗中的有些夸张写法是凭借数字来表现的 例如用“一饮三百杯”表现豪饮,用“斗酒十千”表现酒价的昂贵 用“万古愁”表现愁的深广;有些则属于感觉的夸大,如“黄河之水 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朝如青丝暮成雪”极言人生短促。诸 如此类的夸张句都有力地说明诗人横放杰出,用辞大胆,他人莫及, 也表现了他那豪放飘逸的诗风 (2)起兴手法。“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是古诗中常用的“比兴”手法。古人常以流水比年华易逝,一去不 返,如李煜词“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又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兴 起对生命渺小短暂的喟叹,抒发“巨人式的感伤”。黄河是中华民族的 母亲河,源远流长,自高原奔泻而下,似从九天而落,其浩大的声 势,令古今文人震撼激动。李白写黄河的诗句还有“黄河西来决昆 仑,咆哮万里触龙门”“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西岳峥 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等。而尤以“黄河之水天上来”最脍炙 人口,成为赞美黄河的千古名句 (3)典故的使用。曹植的典故。 诗人用曹植一掷千金买酒醉的豪情来安慰自己:曹植和诗人都喜 欢把酒与诗文联系在一起,借酒传情:他们都是怀才不遇、有志难展 的命运。运用此典故有助于抒发诗人的激愤之情 学习用书97页 行路难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拓展延伸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读: 这首诗作于天宝三年(744年)诗人由于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又畏 惧群小毁谤,因而辞官离长安。此为临行愤而赋的诗歌。诗人怀着满
郁、悲愤情感;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鄙弃、蔑视态度。 五、教学板块四:把握诗歌艺术特色 教师:李白是唐朝浪漫主义诗风的代表人物。从本诗来看,他的 浪漫主义诗风体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 (1)使用夸张手法。诗中的有些夸张写法是凭借数字来表现的, 例如用“一饮三百杯”表现豪饮,用“斗酒十千”表现酒价的昂贵, 用“万古愁”表现愁的深广;有些则属于感觉的夸大,如“黄河之水 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朝如青丝暮成雪”极言人生短促。诸 如此类的夸张句都有力地说明诗人横放杰出,用辞大胆,他人莫及, 也表现了他那豪放飘逸的诗风。 (2)起兴手法。“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是古诗中常用的“比兴”手法。古人常以流水比年华易逝,一去不 返,如李煜词“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又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兴 起对生命渺小短暂的喟叹,抒发“巨人式的感伤”。黄河是中华民族的 母亲河,源远流长,自高原奔泻而下,似从九天而落,其浩大的声 势,令古今文人震撼激动。李白写黄河的诗句还有“黄河西来决昆 仑,咆哮万里触龙门”“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西岳峥 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等。而尤以“黄河之水天上来”最脍炙 人口,成为赞美黄河的千古名句。 (3)典故的使用。曹植的典故。 诗人用曹植一掷千金买酒醉的豪情来安慰自己;曹植和诗人都喜 欢把酒与诗文联系在一起,借酒传情;他们都是怀才不遇、有志难展 的命运。运用此典故有助于抒发诗人的激愤之情。 学习用书 97 页。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拓 展 延 伸 解读: 这首诗作于天宝三年(744 年)诗人由于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又畏 惧群小毁谤,因而辞官离长安。此为临行愤而赋的诗歌。诗人怀着满 127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腔激愤慨叹世路艰难,从一个侧面反映朝廷昏暗。 但诗人并没有悲观失望,仍怀着信心期待着实现理想和抱负的时 机,表现了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全诗节奏起伏,昂扬奔放,时有失意的惆怅,时有畅想中的豪放, 形成一种起伏变幻的音乐美。 填充题 1这首诗的基调是 。在这首诗中,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 快,开头四句写 一落笔就写楚河景象,有慷慨生悲之意。“人 生”以下六句写 钟鼓”以下六句写愤激之情,“主人”句至 之情 复2.本诗的主旨句是 表达了诗人_ 的态度 巩3李白的浪漫气质和狂放的性格充分体现在诗中对夸张的运用,如 固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见教材) 三、说说下列句子的诗意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 发,朝如表丝暮成雪。 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完成学习用书练习 置 背诵本诗 3.预习《旅夜书怀》,完成相关预习题目 悲伤(夸张、比兴) 整句 板书设计 欢乐(夸张) 整句(重点句) 愤激(化用) 整散结合(主旨句) 狂放
腔激愤慨叹世路艰难,从一个侧面反映朝廷昏暗。 但诗人并没有悲观失望,仍怀着信心期待着实现理想和抱负的时 机,表现了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全诗节奏起伏,昂扬奔放,时有失意的惆怅,时有畅想中的豪放, 形成一种起伏变幻的音乐美。 一、填充题: 1.这首诗的基调是_____。在这首诗中,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 快,开头四句写__,一落笔就写楚河景象,有慷慨生悲之意。“人 生”以下六句写___,“钟鼓”以下六句写愤激之情,“主人”句至 结尾写_____之情。 复 习 巩 固 2.本诗的主旨句是:_______,__ ___________的态度。 3.李白的浪漫气质和狂放的性格充分体现在诗中对夸张的运用,如_ _______;________等。 二、解释下列加点字词。(见教材) 三、说说下列句子的诗意。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 发,朝如表丝暮成雪。 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布 置 作 业 __。表达了诗人_ 1.完成学习用书练习。 2.背诵本诗。 3.预习《旅夜书怀》,完成相关预习题目。 悲伤(夸张、比兴) 板 书 设 计 ↓ 欢乐(夸张) ↓ 愤激(化用) ↓ 狂放 整句 整句 (重点句) 整散结合 (主旨句) 128
19旅夜书怀 教学对象13综高机电(1)班 班级人数 45 果时 1.通过对意象的赏析,领略诗歌雄浑阔大的壮美意境,体会作品沉郁悲壮的风 教学目标/称。 2.了解背景,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诗歌 3.学习本诗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体会诗人的凄苦心情。 1.通过对意象的赏析,领略诗歌雄浑阔大的壮美意境,体会作品沉郁悲壮的风 教学重点 2.学习本诗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体会诗人的凄苦心情 与难点 学会赏析诗歌意象,领略诗歌雄浑阔大的意境。 2.品味本诗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问答法、点拨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 教学 这首诗歌精妙的情感、精深的思想、精巧的结构、精美的语言,都值得我们 设计好好的体验和品味。,因此,首先要求能背诵这首名篇:其次,抓住这首诗的意 象与意境以及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进行重点品析,并强化训线 教后反思
19 教学对象 13 综高机电(1)班 旅夜书怀 班级人数 45 课时 1 1.通过对意象的赏析,领略诗歌雄浑阔大的壮美意境,体会作品沉郁悲壮的风 教学目标 格。 2.了解背景,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诗歌。 3.学习本诗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体会诗人的凄苦心情。 重点: 1.通过对意象的赏析,领略诗歌雄浑阔大的壮美意境,体会作品沉郁悲壮的风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格。 2.学习本诗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体会诗人的凄苦心情。 难点: 1.学会赏析诗歌意象,领略诗歌雄浑阔大的意境。 2.品味本诗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板书设计 讲授法、朗读法、问答法、点拨法、合作学习法 多媒体课件 附后 教学 设计 说明 这首诗歌精妙的情感、精深的思想、精巧的结构、精美的语言,都值得我们 好好的体验和品味。,因此,首先要求能背诵这首名篇;其次,抓住这首诗的意 象与意境以及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进行重点品析,并强化训练。 教后反思 129
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 教学活动 学生完成相关课前预习并背诵:教师制作课件,并组织学生默写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 可笑不自量。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 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想当施手时,巨刃磨天扬。垠崖划崩豁, 乾坤摆雷酿。惟此两夫子,家居率荒凉。帝欲长吟哦,故遣起且僵 导|剪翎送笼中,使看百鸟翔。平生千万篇,金殖垂琳琅,仙官救七丁, 新/面电下取将。流落人间者,太山一毫芒。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 课|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刺手拔鲸牙,举飘的天浆、腾身跨汗漫 不著织女襄。顾语地上友,经营无太忙。乞君飞霞佩,与我高颉颃 韩愈《调张籍》 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前一段时间我们已经领略到 李白诗歌的魅力。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旅夜书怀》。 教学铺垫 1.了解杜甫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伟 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其诗直接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 期的社会现实,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人称“诗史” 以古诗、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 有《杜工部集》。 2.了解时代背景 教 杜甫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春携家人自问州折回成都,入严武 授 幕。本来,有这位好友的帮助,他满可以在成都住下去,却不料严武 新 课|在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乘舟东下到达云安 (今四川云阳)《旅夜书怀》就是在这次旅行中写的。这一年杜甫己。 满53岁,他一直疾病缠身,不时发作。这回因严武之死,他决心离开 四川,转作潇湘之游,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一路上心情十分 沉重,不知一生飘泊何时是了。这首诗集中地表现了他这种心情。 3.明确题材类型 教师:这是一首什么类型题材的诗? 学生明确:羁旅感怀诗。 4.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把握情感
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 课 前 准 备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 可笑不自量。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 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想当施手时,巨刃磨天扬。垠崖划崩豁, 乾坤摆雷硠。惟此两夫子,家居率荒凉。帝欲长吟哦,故遣起且僵。 导 入 新 课 剪翎送笼中,使看百鸟翔。平生千万篇,金薤垂琳琅。仙官敕七丁, 雷电下取将。流落人间者,太山一毫芒。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 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腾身跨汗漫, 不著织女襄。顾语地上友,经营无太忙。乞君飞霞佩,与我高颉颃。 ——韩愈《调张籍》 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前一段时间我们已经领略到 李白诗歌的魅力。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旅夜书怀》。 一、教学铺垫 1.了解杜甫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伟 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其诗直接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 期的社会现实,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人称“诗史”。 以古诗、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 有《杜工部集》。 2.了解时代背景 教 授 新 课 杜甫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春携家人自问州折回成都,入严武 幕。本来,有这位好友的帮助,他满可以在成都住下去,却不料严武 在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乘舟东下到达云安 (今四川云阳) 《旅夜书怀》就是在这次旅行中写的。这一年杜甫已。 满 53 岁,他一直疾病缠身,不时发作。这回因严武之死,他决心离开 四川,转作潇湘之游,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一路上心情十分 沉重,不知一生飘泊何时是了。这首诗集中地表现了他这种心情。 3.明确题材类型 教师:这是一首什么类型题材的诗? 学生明确:羁旅感怀诗。 4.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把握情感。 130 教学活动 学生完成相关课前预习并背诵;教师制作课件,并组织学生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