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每周一诗
第二单元每周一诗
偶题(其一) 朱熹 门外青山翠紫堆, 幅巾终日面崔嵬。 看云断成飞雨, 不道云从底处来
• 偶题(其一) 朱熹 门外青山翠紫堆, 幅巾终日面崔嵬。 只看云断成飞雨, 不道云从底处来
作者简介 朱熹(11309.15~1200.3.9)字 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 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 逆翁.是南宋徽州婺源人。南宋 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儒家学 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 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 的大师。在石鼓书院复兴后,应 湖南提刑宋若水之请,撰写了 篇名垂千秋的《石鼓书院记》, 由张栻亲书,后人镌制成石碑, 置于石鼓书院内,使“石鼓有声 于天下”。与李宽、韩愈、李士 真、周敦颐、张栻、黄同祀石 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 朱熹(1130.9.15~1200.3.9)字 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 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 逆翁. 是南宋徽州婺源人。南宋 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儒家学 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 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 的大师。在石鼓书院复兴后,应 湖南提刑宋若水之请,撰写了一 篇名垂千秋的《石鼓书院记》, 由张栻亲书,后人镌制成石碑, 置于石鼓书院内,使“石鼓有声 于天下”。与李宽、韩愈、李士 真、周敦颐、张栻、黄干同祀石 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等字词解释c (1)幅巾:古代贫贱男子以整幅绢裹头的头 巾。《东观汉纪鲍永仁》:“更始役,永 与冯钦共罢兵,幅巾而居。” (2)崔嵬:山高大不平,这里指山 (3)不道:犹不知。李白《幽州胡马客歌》 “虽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 (4)底处:何处
〔1〕幅巾:古代贫贱男子以整幅绢裹头的头 巾。《东观汉纪鲍永仁》:“更始役,永 与冯钦共罢兵,幅巾而居。” 〔2〕崔嵬:山高大不平,这里指山。 〔3〕不道:犹不知。李白《幽州胡马客歌》: “虽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 〔4〕底处:何处
门的青山上草木一团团的绿紫相间 高耸的山峰终日云遮雾绕像戴着头巾 人们只知道雨是从云的缝隙里落下 哪里想到云却是从地下升上天的呢? (意似指莫小视微不足道的事物)
门的青山上草木一团团的绿紫相间, 高耸的山峰终日云遮雾绕像戴着头巾。 人们只知道雨是从云的缝隙里落下, 哪里想到云却是从地下升上天的呢? (意似指莫小视微不足道的事物)
员析 ·此诗约作于乾道、淳熙年间。朱熹的诗歌, 往往从偶然闲适的生活中悟出做人治学的道 理。《偶题三首》正是此类的诗篇。第 说常人只见到翻云覆雨,却不知其成雨的原 因,因而悟出凡事都有根源,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治学力行,也是有根底的 第二首诗通过对水在山中的奔涌,最终形成 川江水的过程,启示人们持之以恒的奋斗 才能最终获得成功。第三首诗通过“探寻水 源,寻求真源”的事例,表明寻求真理之道, 如探真源,需融会贯通,真理始能朗然在目 倘若执其一端,认定真理就在这里,必如管 中窥豹,是不能见到真相的
• 此诗约作于乾道、淳熙年间。朱熹的诗歌, 往往从偶然闲适的生活中悟出做人治学的道 理。《偶题三首》正是此类的诗篇。第一首 说常人只见到翻云覆雨,却不知其成雨的原 因,因而悟出凡事都有根源,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治学力行,也是有根底的。 第二首诗通过对水在山中的奔涌,最终形成 一川江水的过程,启示人们持之以恒的奋斗 才能最终获得成功。第三首诗通过“探寻水 源,寻求真源”的事例,表明寻求真理之道, 如探真源,需融会贯通,真理始能朗然在目。 倘若执其一端,认定真理就在这里,必如管 中窥豹,是不能见到真相的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年好景君须记, 秋夕 正是橙黄橘绿时
荷尽已无 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 橘绿时。 赠刘景文 苏轼 秋夕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尽已无擎雨盖 老擎雨盖
擎雨盖 荷尽已无擎雨盖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SN-A 荷尽已无擎雨盖
荷尽已无擎雨盖
(你: 菊残犹有傲霜枝。 HD
菊残犹有傲霜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