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一第三章静定梁和静定刚架 W 海南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第三章静定梁和静定刚架 3.1单跨静定梁 3.1.1用截面法计算指定截面内力 利用截面从结构中截取隔离体,根据隔离体平衡 方程求解截面内力的方法,称为截面法。下面以一个 例子重温这一方法。 例3-1试求图示简支梁截面B的弯矩MB、截面C 的弯矩Mc和截面D的剪力Fa 5kN/m 20kN 2m 2m 2m 2m
2 结构力学—第三章 静定梁和静定刚架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3.1 单跨静定梁 3.1.1 用截面法计算指定截面内力 利用截面从结构中截取隔离体,根据隔离体平衡 方程求解截面内力的方法,称为截面法。下面以一个 例子重温这一方法。 例3-1 试求图示简支梁截面B的弯矩MB、截面C 的弯矩MC和截面D的剪力FQD。 第三章 静定梁和静定刚架 A D B C E 2m 2m 2m 2m 5kN/m 20kN 5kN/m 20kN E A D B C FAy FAx FEy
结构力学一第三章静定梁和静定刚架 W 洛南大学士木建筑工程学院 解:(1)首先求出支座反力 5kN/m 20kN B 将该简支梁所有支座去除,代以相应支反 力,绘出受力图,如上图所示。对A点处取力矩 平衡方程∑M,=0,可得 2X5x4+20x6-5,×8=0 解得FEy=20kN(↑)。 3
3 结构力学—第三章 静定梁和静定刚架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1 2 5 4 20 6 8 0 2 + − = FEy 解:(1)首先求出支座反力 A D B C E 2m 2m 2m 2m 5kN/m 20kN 5kN/m 20kN E A D B C FAy FAx FEy 0 MA = 将该简支梁所有支座去除,代以相应支反 力,绘出受力图,如上图所示。对A点处取力矩 平衡方程 ,可得 解得FEy = 20kN(↑)
结构力学一第三章静定梁和静定刚架 治南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5kN/m 20kN 再由整体的竖向投影方程E,=0,可得 5×4+20-Fy-1=0 代入刚解得的FEy,可求得FAy=20kN(↑)。 最后由整体水平投影方程∑F=0,易得 FAx=0
4 结构力学—第三章 静定梁和静定刚架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代入刚解得的FEy ,可求得FAy = 20kN(↑)。 再由整体的竖向投影方程 F y = 0 ,可得 5 4 20 0 + − − = F F Ay Ey A D B C E 2m 2m 2m 2m 5kN/m 20kN 5kN/m 20kN E A D B C FAy FAx FEy 最后由整体水平投影方程 ,易得 FAx = 0。 Fx = 0
结构力学一第三章静定梁和静定刚架 洛南大学士木建筑工程学院 (2)用截面法求指定截面的内力 ①求控制截面B的弯矩 截断B截面,取截面右 20kN 边部分梁段B为隔离体,绘F 出受力图,如右图所示。除 E 外荷载20kN和支反力FEy三 FEy =20kN 20kN外,还有B截面的三个 内力,即轴力FNB、剪力FaB 和弯矩MB° 因只需求弯矩MB,所以对B点列力矩平衡方 程,这样可避免FNB和FaB这两个未知力出现在 平衡方程中。即由∑M,=0,得 5
5 结构力学—第三章 静定梁和静定刚架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2)用截面法求指定截面的内力 ① 求控制截面B的弯矩 截断B截面,取截面右 边部分梁段BE为隔离体,绘 出受力图,如右图所示。除 外荷载20kN和支反力FEy = 20 kN外,还有B截面的三个 内力,即轴力FNB、剪力FQB 和弯矩MB。 0 MB = 因只需求弯矩MB,所以对B点列力矩平衡方 程,这样可避免FNB和FQB这两个未知力出现在 平衡方程中。即由 ,得 20kN B C FEy E FQB FNB MB =20kN
结构力学一第三章静定梁和静定刚架 治南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MB+20×2-F×4=0 解得Mg=40kNm,下侧受拉。 ②求截面C的弯矩 截断C截面,取截面右 Mc 20kN 边部分梁段CE为隔离体,绘 E 出受力图,如右图所示。与 FEy=20kN 求MB类似,由∑M=0,得 M-fF×2=0 解得Mc=40kNm,下侧受拉。 6
6 结构力学—第三章 静定梁和静定刚架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解得MB = 40kN·m,下侧受拉。 ②求截面C的弯矩 0 MC = 截断C截面,取截面右 边部分梁段CE为隔离体,绘 出受力图, 如右图所示。与 求MB类似,由 ,得 C 20kN FEy =20kN E MC FNC FQC 2 0 M F C Ey − = 解得MC = 40kN·m,下侧受拉。 20 2 4 0 M F B Ey + − =
结构力学一第三章静定梁和静定刚架 洛南大学士木建筑工程学院 注意:C处荷载20kN被标在隔离体上,代表截 面取在C点稍左,或者说截取的是C点的左截面。如 果截面取在C点稍右,即取C右截面,则绘制CE段受 力图时,不应包含20kN。 这里不论取C左或C右截面,求得的Mc均相同。 但若还需求取剪力Fac,则必须区分C左和C右截面 分别计算,这一点请读者自行验证。 20kN FNC E FEy=20kN
7 结构力学—第三章 静定梁和静定刚架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C 20kN FEy =20kN E MC FNC FQC 注意:C处荷载20kN被标在隔离体上,代表截 面取在C点稍左,或者说截取的是C点的左截面。如 果截面取在C点稍右,即取C右截面,则绘制CE段受 力图时,不应包含20kN。 这里不论取C左或C右截面,求得的MC均相同。 但若还需求取剪力FQC,则必须区分C左和C右截面 分别计算,这一点请读者自行验证
结构力学一第三章静定梁和静定刚架 海南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③求截面D的剪力 截断D截面,取其左边 5kN/m F0田场 部分梁段AD为隔离体,绘出 D FND 受力图,如右图所示。 FAy=20kN 由∑F,=0,得 20-5×2-1Foo=0 解得Fao=10kN。 8
8 结构力学—第三章 静定梁和静定刚架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③求截面D的剪力 0 F y = 截断D截面,取其左边 部分梁段AD为隔离体,绘出 受力图,如右图所示。 由 ,得 解得FQD = 10kN。 A D FAy 5kN/m FAx=0 =20kN MD FND FQD Q 20 5 2 0 − − = F D
结构力学一—第三章静定梁和静定刚架 治南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3.1.1.1截面法的求解步骤 (1)求出所有支反力; (2)用截面截断结构,取出一部分作为隔离体; (3)绘制隔离体受力图; (4)利用平衡方程,解出内力。 3.1.1.2运用截面法时的要点和技巧 ()与隔离体相连接的约束(包含内约束和外约束) 被截断后,应代以相应约束力。外约束(即支座) 被截断后,代以约束反力;内约束(即截面或结 点)被截断后,代以内力。 9
9 结构力学—第三章 静定梁和静定刚架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3.1.1.1 截面法的求解步骤 (1)求出所有支反力; (2)用截面截断结构,取出一部分作为隔离体; (3)绘制隔离体受力图; (4)利用平衡方程,解出内力。 3.1.1.2 运用截面法时的要点和技巧 (1)与隔离体相连接的约束(包含内约束和外约束) 被截断后,应代以相应约束力。外约束(即支座) 被截断后,代以约束反力;内约束(即截面或结 点)被截断后,代以内力
结构力学一第三章静定梁和静定刚架 治南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2)在作隔离体受力图时,其上所有力都不能遗漏。 荷载、反力和内力都必须全部在隔离体受力图上 标明。 (3)选取隔离体时,应尽量选取受力简单的部分来 计算。例如上例中求M和M时,选取的隔离体 都在相应截面以右;而求FQo时,则选在D截面 以左。 (4)由工程力学可知,若所取隔离体受力为平面一 般力系,则可利用3个独立的平衡条件解出3个 未知内力;若为平面汇交力系,则只能由2个独 立的平衡条件解得2个未知内力。明确这一点以 后,再结合需要求哪些内力,来选取合理的力投 影平衡方程或力矩平衡方程,并尽可能做到每列 一个平衡方程解得一个未知内力,避免求解联立 平衡方程组。 10
10 结构力学—第三章 静定梁和静定刚架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2)在作隔离体受力图时,其上所有力都不能遗漏。 荷载、反力和内力都必须全部在隔离体受力图上 标明。 (3)选取隔离体时,应尽量选取受力简单的部分来 计算。例如上例中求MB和MC时,选取的隔离体 都在相应截面以右;而求FQD时,则选在D截面 以左。 (4)由工程力学可知,若所取隔离体受力为平面一 般力系,则可利用3个独立的平衡条件解出3个 未知内力;若为平面汇交力系,则只能由2个独 立的平衡条件解得2个未知内力。明确这一点以 后,再结合需要求哪些内力,来选取合理的力投 影平衡方程或力矩平衡方程,并尽可能做到每列 一个平衡方程解得一个未知内力,避免求解联立 平衡方程组
结构力学一第三章静定梁和静定刚架 W 海南大学士木建筑工程学院 3.1.1.3截面内力的正负号约定 对一任意梁段隔离体,定其端截面弯矩 (简称端弯矩)以使梁纤维下侧受拉为正;其端 截面剪力(简称端剪力)以使作用近端绕远端有 顺时针转动的趋势为正;其端截面轴力以截面的 外法线方向为正,或以使杆件受拉为正。 :Foi FNi (a)正内力 N FNi (b)负内力 11
11 结构力学—第三章 静定梁和静定刚架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3.1.1.3 截面内力的正负号约定 对一任意梁段隔离体ij,约定其端截面弯矩 (简称端弯矩)以使梁纤维下侧受拉为正;其端 截面剪力(简称端剪力)以使作用近端绕远端有 顺时针转动的趋势为正;其端截面轴力以截面的 外法线方向为正,或以使杆件受拉为正。 M FQi i i FN Mj FQj FNj i j i M F M i Ni j FQj FN j j FQi (a)正内力 M FQi i i FN Mj FQj FNj i j i M F M i Ni j FQj FN j j FQi (b)负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