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天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 宋 • 苏轼
我所了解的苏东坡
我所了解的苏东坡
作者及作品: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为 “三苏”,均居于“唐宋八大家”中。他在 宋词中有特殊贡献,开创豪放一派,他的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 壁怀古》等是宋词中的不朽作品。他的散文 代表作有《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石钟山记》等。诗《题西林壁》中有“不 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名句
作者及作品: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为 “三苏”,均居于“唐宋八大家”中。他在 宋词中有特殊贡献,开创豪放一派,他的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 壁怀古》等是宋词中的不朽作品。他的散文 代表作有《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石钟山记》等。诗《题西林壁》中有“不 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名句
背景介绍 元丰二年,苏轼由于作诗讽刺新法, 被捕下狱,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差
背景介绍 元丰二年,苏轼由于作诗讽刺新法, 被捕下狱,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差
承天寺塔 上Back 位于银川市城西承天寺 内俗称“西塔”,是西夏 王朝的主要佛寺。始建于 1050年,距今已有900多年 的历史。塔通高645米,异 常俊秀挺拔
承 天 寺 塔 位于银川市城西承天寺 内,俗称“西塔”,是西夏 王朝的主要佛寺。始建于 1050年,距今已有900多年 的历史。塔通高64.5米,异 常俊秀挺拔
小组合作 借助注释翻译课文,圈出生字词
小组合作 借助注释翻译课文,圈出生字词
合作讨论、质疑 、解释画线的字词: 1、欣然起行2、念无与乐者 3、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二、解释多义词 1、欣然起行所以然者何 、翻译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
合作讨论、质疑 一、解释画线的字词: 1、欣然起行 2、念无与乐者 3、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二、解释多义词 1、欣然起行 所以然者何 三、翻译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 影也
走进文本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元丰六 年十月 我(苏夜 十二日 轼) (夜) 承天寺 张怀民 游承天寺
走进文本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承 天 寺 元丰六 年十月 十二日 (夜) 我(苏 轼)、 张怀民 夜 游 承 天 寺
和作者对话 1、作者为什么想去夜游承天寺? 2、到了承天寺,作者看到了什么,想到了 什么?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闲人 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至承天寺,寻张怀 民”——原因是两人的经历有相似之处:两人 都是被贬之人
和作者对话 1、作者为什么想去夜游承天寺? 2、到了承天寺,作者看到了什么,想到了 什么?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闲人 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至承天寺,寻张怀 民”——原因是两人的经历有相似之处:两人 都是被贬之人
月光皎洁,洒满庭院,令人陶醉。 月光好像积水一样清澈透明,水中有藻、 荇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枝叶的影子。两人 在如此的月色下散步,是多么的有情趣,多么 的超凡脱俗。 月色与竹柏处处皆有,为何此处的月光与竹柏 分外令人动情呢?:两人都是被贬之人,虽有壮 志,无法实现。只是“闲人”而已。此中有自嘲、 自矜,也有自解、自慰,多种情感融于其间。既 叹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无缘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 境,也透露出自己安闲自适的心境和不能为朝廷 尽忠的抱怨
月光好像积水一样清澈透明,水中有藻、 荇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枝叶的影子。两人 在如此的月色下散步,是多么的有情趣,多么 的超凡脱俗。 月色与竹柏处处皆有,为何此处的月光与竹柏 分外令人动情呢?:两人都是被贬之人,虽有壮 志,无法实现。只是“闲人”而已。此中有自嘲、 自矜,也有自解、自慰,多种情感融于其间。既 叹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无缘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 境,也透露出自己安闲自适的心境和不能为朝廷 尽忠的抱怨。 月光皎洁,洒满庭院,令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