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中国山水画鉴赏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中国山水画代表人物: 2.理解中国人物画创作时作者的心理感受: 3.掌握中国山水画绘画的技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及难点:掌握中国山水画绘画的技法。 三、教学过程 本章的思政教育通过详解范宽最有名的作品《溪山行旅图》以及王希孟的 《千里江山图》米实现。不仅分析画面的构图、笔墨、布景和造型,更着重强化 其中的意境渲染,努力营造课程内的共情力,并挖掘教有因素,从作者经历、作 品背景等角度讲行 《溪山行旅图》这幅画最值得一提的是画面上崎岖的山路上有一行跋山涉水 的商旅 他们撵着驮着货物的骡马,在山中穿行。人和三 虽然仅仅只是点景,但 却很精妙的起到了 点题”的至关电要的作用,也含有深远的意境。“路”寓意 “人生”,“行旅”可谓时间长河中的过客。范宽笔下的人物,沿着流水,正是要 走出他们自己的道路。在此之前,未经人类触碰的峰峦叠嶂早己在悠悠天地间兀 立了亿万年:而在不可预知的未来,也许仍将巍然屹立。宇宙时空的亘古久远与 浩瀚 对比出人类生血的短 这也似乎正要暗 观者人生苦短而要珍 借当天这样通过数有并地还,把学生带注了世事变、波橘云流的 感体验中,引起学生感情上的起伏和共鸣,在熏陶感染中,不仅拓展学生的想象 空间、激活创造性思维,更是要引导学生珍惜生命、树立理想,在有限的生命长 度上无限的展出生合宽度! 对于《千里江山图》。宋徽宗皇帝同样是高超的画家,但他把《千里江山图》 称之为奇迹, 细思极恐的是,黄公望八十几岁才画出 《富春山居图》 齐白石 十几岁才把虾画的驴火纯青,但是这幅被称为中国十大名画之一《千里江山图》 的作者王希孟,当年只有十八岁。 跟若十八岁的王希孟的画笔看九百年前的江山S形构图的山脉节泰感极强 人物豆子大一经却姿态翻如生不同种类的怀连拉不的水系,南北相通 相互区别 《千里江山图》分割开来 每一局高 画,隋唐五代甚 至北宋的大家,找不出一幅画可以收纳这么多格局的景别。好像他的眼晴开启】 宇宙视角,江山那么大,但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世界,或平凡或轰烈,但都认 认真真在生活。九百年之后,你再看《千里江山图》,颜色竞然还是美到让人惊 艳,丽中一山一水,一亭一桥的细腻们让人惊呼赞叹 十八岁的王希孟不懂得做减法 ,他的画贵气逼人,往后很多人都画过大画幅 的江山景色,但无 有王希孟的气格,马 八岁的时候经历了他的第 “次 考,但以失败告终;莫言十八岁的时候还在棉花加工厂做工:普京的十八岁还在 学习柔道:托尔斯泰的十八岁平席得不知怎么拿文字概括形容。十八岁时王希孟 也和我们一样,在没画出《千里江山图》之前,他还不是那个众所周知的“天才 少年”,关于这个人的生平经历少之又少,没什么记载:如果不是那年他大笔 挥,用了十八岁对世界不管不顾的理想和热情作画,也许他的一生也和很多平凡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trial version of PrintFlash.Visit www.print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trial version of Print2Flash. 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但有梦的人一样,自我挣扎之后,也只有自我挣扎了。 所谓山水,是属于中国自己的精神世界,比起这些可以载入史册之人的十八 岁,王希孟的十八岁和他的作品一样惊艳。每个人不被负的十八岁,理想化、 不服输、拼尽全力的十八岁,天不怕地不怕的十八岁,那里,都有一张波澜壮阔 的《千里工山图》! 1.课堂导入 明末清初之际,社会动荡不安,在经历了天崩地裂的大劫巨变之后,民族的 情绪,家国的仇恨,在人们的心灵上造成了巨大的创痛。野逸派的代表画家弘仁、 髡残,龚贤等,为抗清复明颠沛泵轴,历尽艰辛,一片孤城逆子之心,凝铸了他 们磊落昂藏的气节操守,八大山人作为王子王孙沦为清廷追杀的对象,不得不为 僧为道,四处逃亡,装疯作哑,混迹市井。满腔的郁结,发为奇怪的笔墨形象 哭之笑之,哭笑不得,一片荒唐,满纸辛酸,真所谓“无聊哭笑漫流传”。从这 些画家的身世遭际来看,大多有着常人所不可能有的惨痛经历,由此产生强烈的 情绪冲动,而借助于笔墨来宣泄,排解自我的苦难情绪。 正统派董其昌 以画为乐 野逸派石涛 则是宣泄、排增阀中的郁结、民族的情绪 所以,同样强调以书法为主的画外功夫,强调笔墨中心,在正统派表现为悠 闲的,程式化的笔墨,在野逸派,则表现为强烈的、个性化的笔墨。 2.教学内容 《黄海松石图》 清代画家弘仁的作品,该画为纸本,淡设色,纵198.7厘米,横81厘米,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作者简介 弘仁,清画家。明亡后于福建武夷山出家为僧,字渐江,号梅花古衲。安 徽歙县人。为清初四画僧之一。擅画山水,初学宋人,晚法萧云从、倪瓒,笔法 清刚简逸,意趣高洁俊雅。尤好绘黄山松石,为“新安画派”创始人,和查士标、 孙逸、汪立瑞等四人并称“新安四大家”。兼写梅竹,工诗。存世作品有《枯槎短 获图》《西岩松雪图》《黄海松石图》等。 作品赏析 孔仁虽体承宋元,但又有鲜明的白家面貌,可可州取宋人结谨革而去其刻划婆缛 融元人笔墨而强其结构风骨,形成了自己刚正、平实、清醇、蕴藉的艺术风格 此画突出山之陡峭,但构图重心偏向左面,右面以两峰头与之呼应,石之凹凸处 略施淡墨烘染,以加强其厚重感。虬松横出石隙,突出山之险峻, 画家以渴笔焦墨勾皴层岩,以浓润的细笔写树,风格冷峻劲峭。 此图取黄山一景,以勾为主,以染代皴,很好地表现了山石坚硬之质感。构 图上,大疏大密,计白当墨,开合有致,新颖而大胆。整个画法既有元人松灵的 笔墨特点,又有宋人大山大石的壮美气象,可谓以元人笔墨咚稳饲疗谒 《苍翠凌天图》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trialversion of PrintFlash.Visit www.for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trial version of Print2Flash. 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是髡残创作的山水水墨画,作品创作于清代。作品尺寸为纵向85厘米,横 回问405厘米。该作品是清代山山水画的代表作,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作者简介 髡ku残,自称残道人、电住道人、石道人,湖南武陵人(今常德)。少弃 举子业,二十岁时出家为僧。石溪是一个天资高妙、性情直硬、崇尚气节的人 出家后交游的主要是几个明朝的故老遗民,如顾炎武、钱谦益等。擅画山水,笔 墨苍茫,峰峦浑厚,风格雄奇磊落,与石涛号称二石。传世作品有《苍山结茅图》 《山高水长图》、《苍翠凌天图》等。 作品介绍 《苍深凌天图》悬崖曲径,栅木院门,林中瓦舍隐现,一人坐于案前,似有 所思。曲径而上古屋依摩崖而建,得苍茫高古,幽深静谧之气。再续其上,山路 直通峰顶。周围奇峰峻岭,磅礴逶迤,古树苍翠挺拔,涧谷飞泉壁挂,横霭迷蒙」 山石树木用赭石勾染,焦墨点苔,浓墨描写。用笔放纵洒脱 作品赏析新 士人论画都认为画贵有禅气”,画面崇山层叠,古木丛生,近处茅屋数间, 柴门半掩,远方山泉高挂,楼阁巍峨。在这幅画中,作者向我们透露了绘画所不 能表达的信息:图中两楹小屋坐落于古树掩映之中,屋前轻岚浮动,山道自此处 始,清泉及此处止。在这山水的交汇处,一道人凭几而,享受着这个平和而无 欲的境界,画中的道人正是作者本人,作者也正是在这种境界中达到顿悟的。正 如他所说“残木不知画,偶因坐禅后语此六法",以禅入画,面中有禅。正是作 者山水画的绝妙之处。在那段带有叙事性质的题画诗中,作者还记述了他沐浴于 山水自然之中的适意自在的感受,点出了他能与大自然达到的和谐和默契,表达 了参禅与笔墨的关系。 朱聋,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本名由樱,字雪个,号八大山人 个山、人屋、道朗等,江西南昌人。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 明亡后削发为僧,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谱道院。擅书画,花鸟以水墨写意为 主,形象夸张奇特,笔墨凝炼沉毅,风格雄奇隽永:山水师法董其昌,笔致简洁, 有静穆之趣,得疏旷之韵。擅书法,能诗文。 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如田伯、鸭、鸟等,皆以白限向天,充 满倔强之气。笔墨特点以放任恣纵见长,苍劲圆秀,清逸横生,不论大幅或小品, 都有浑朴酣畅又明朗秀健的风神。章法结构不落俗套,在不完整中求完整。作品 《水木清华图》、《荷花水鸟图》等。 人物生平 崇祯十七年,明朝灭亡。朱耷时年十九,不久父亲去世,内心极度忧郁、悲 愤,他便假装聋哑,隐姓埋名遁迹空门,潜居山野,以保存自己。在朱耷的画幅 上常常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签押,仿佛象一鹤形符号,其实是以“三月十九四字 组成,借以寄托怀念故国的深情(甲申三月十九日是明朝灭亡的日子)。 于他的特殊身世,和所处的时代背景,使他的画作不能像其它画家那样直抒 胸臆,而是通过他那晦涩难解的题画诗和那种怪怪奇奇的变形画来表现。例如他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trial version of PrintFlash.Visit www.print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trial version of Print2Flash. 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所画的鱼和鸟,客察数笔,或拉长身子,或紧缩一团,倾是而非。特别是那对眼 睛,有时是个椭圆形,都不是我们生活中所看的鱼、鸟的眼晴,生活中鱼、鸟的 眼睛都是圆圆的, 眼珠子在中央也不会转动。 鸟的眼珠子都能转动 有时还会翻白眼瞪人哩。他画的山石也不像平常画家画那个样子,浑浑圆圆,上 大下小,头重脚轻,他想搁在哪里就在哪里,也不管它是不是稳当,立不立得住。 他画的树,老干枯枝,仅仅几个权椰,几片树叶,在森林中几万棵树也挑不出这 样一颗树来。他画的风景、山、光禿秃的树,东倒西歪,荒荒凉凉,果真有这么 个地方我售也不皆到文里来安家茨户 自60岁 常把“八大"和“山人竖着连写。前二字又似“哭字 又似"笑”字 而后二字则类似“之”字,哭之笑之即哭笑不得之意。他一生对明忠心耿耿,以明 朝遗民自居,不肯与清合作。他有诗“无聊笑哭漫流传"之句,以表达故国沦亡, 哭笑不得的心,情 《溪无辰图》 清龚贤 作者简介 龚贤, 明末清初著名画家,金陵八大家之一。又名岂贤,字半千、半亩,号 野遗,又号柴丈人、钟山野老,江苏昆山人,流寓金陵(今南京市),早年曾参 加复社活动,明末战乱时外出漂泊流离,入清隐居不出,他与同时活跃于金陵地 区的画家樊圻、高岑、邹枯、吴宏、叶欣、胡馈、谢荪等并称“金陵八家”:与清 初著名诗书画家吕潜并称“天下二半”(龚贤,字半千: 马梦。县半隐 工诗文 善行草 源自 又不拘古法,自成一体。著有《香草堂集》 龚贤作画最善用墨,主张墨气要厚、润,他发展了积墨画法,山石树木多次 皴擦渲染,墨色浓厚,然而其间又有微妙的深浅变化和明暗对比。这种画法将江 南山川的茂密、滋润、明娟、深远的特征尽致地表现出来。《溪山无尽图》画中 石通常不酸楼角,用层层深厚的和黑,后复被垫,思伍还厚,湿气浓重。 树木层层积染 并未使 画面“ 重浊”、“板滞 ”,因为龚贤还善于“计 白当黑”,在浓黑的涯壁上倒挂清瀑,以之“留白”通畅画面的气脉,黑白相生, 凝重与空灵相生。 《搜尽奇峰打草稿图》石涛以笔墨淋漓称 作者简介 石涛(1642年一1708年),清初画家,广西桂林人,小字阿长,别号很多 如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法号有元济、原济等。南明元宗朱亨 嘉之子, 弘仁、髡残、朱聋合称“清初四僧”。石涛是中国绘画史上 位十分 重要的人物,他既是绘画实践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艺术理论家。最擅长的“截 取法” 作品赏析 《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卷,纵42.8厘米,横285.5厘米 。纸本,墨 。现 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图作于康黑三十年(1691),正是他北游京城期间,应当说 是其画中精品。图前以其独特的求书题写了“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卷”九个字作引 首。再看画卷:一小溪分隔两岸,石壁耸峙,群山巍峨。山间云雾飘渺,下有 水蜿蜒流淌。水上架小桥,两小艇载人垂钓其中。渐入深山,路道盘桓,峰峦起 伏。山间林木茂密,村舍瓦屋掩映其间,有两人晤谈屋中。后渐开阔,水流潆洞 汇成大湖。湖畔孤岛, 小桥连岸,坡岸有高士席地,水中有舟载客而来。显然这 是人间的寻常生活,恬静平淡。 作者以其难得的细笔,一层层勾、皴,再由淡而浓,反复擦、点,淡墨渲染。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trial version of.Visit www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trial version of Print2Flash. 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尤其是点,经由干、湿、浓、淡,反复叠加,至“密不透风”的程度。石涛善用 点,是其一大特征。整幅画面显得苍莽凝重,深得元人意趣。尽管他在卷后自谓 “不立一法,是吾宗也”,其实还是脱不开传统技法 江山多娇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宣告中国历史翻开了崭新的篇章。 “欣欣向 荣,百废待兴”是当时社会风貌的真实写照。与社会大环境的巨变相呼应,崛起 于五六十年代的“新山水画”在题材、格调和表现技法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变化, 展现出带动人民当家作主后换了人间的山河貌,市成就了一代水名家 在新山水画的创作中,有三类的作品最为典型:毛泽东诗意画 ,革命圣地画 反映新中国建设成就的山水画。 《江山如此多娇》1959年傅抱石、关山月 《江山如此多娇》,它表现的是毛泽东《沁园春·雪》的词意。两位画家首先 从词中感受到“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的雄阔气势,和“须晴 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壮明景色, 这幅作品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我们可以看到远景是冰山雪岭 派北国风 光,中景是随着起伏山势连绵不断的万里长城,近景则是青松翠柏,郁郁葱葱 一片江南春色。在时序上,跨越了春与冬,打破了时间界限,使江南春色与北国 隆冬同时在画面上出现。其视野纵横万里,波澜壮阔地展现出神州山河“换了人 间的雄丽气单。 《万山红遍》李可染 这幅作品画面打破了中国绘画惯用的全景式构图方法,进行了大胆的剪裁和 高度的意匠加工,从对自然本身的关注转化为对创作意向的关注。欣赏这幅作品, 我们不难发现作品主要分近景、中景两个部分:近景描绘了涓涓小溪、明亮的飞 瀑以及错落的红色树木;中景重点刻画了雄奇的主峰和树木掩映的山村房屋;小 部分远景墨色加重,层层推进。 为了强调诗歌中的“遍 “尽”的意味,作品构图特别饱满,极具张力,有 着西方构成主义的成分,并且画家一反平日黑、重的用色方法,为了突出作品的 个“红”字,使用了大量的朱砂点,比出茂密,通红一片,画面强烈醒目,又 以浓厚的墨色为底,形成冷暖调子的对比,既深沉静穆又层次丰富。而林间的白 墙,山上的飞瀑和山下的流泉,互为衬托,极具气势,成为画面的亮点。作品在 红对比中书写南国的 带有明显理想化 国山河无限的深情,体现了其热烈深沉的感受,被当时的理论界称之为“红色山 水” 《红岩》钱松品 这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十八集团军驻重庆办事处的故址,他的 思路落在红岩的“红”字上。抓住“红”这个抒情诗的“诗眼”,用朱砂平涂 洋红皱擦,把黄土坡变成了巍然屹立的红色巨岩 将纪念馆高高托起,画面上的 芭蕉用白描勾成,使画面富有颜色的节奏感和结构的空间感,并题“风雨万方黑 红岩一帜红,仰饮奋彤笔,挥洒曙光中”的诗向,既鲜明地概括了革命堡垒的史 实,又抒发了画家的情怀,无疑对画面意境的深化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是前 人没有画过的革命历史体裁的作品,钱松品以朱砂代墨在《红岩》中达到了成功」 了“笔墨当随时代”的精神和革命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形式与内 容相一致。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trial version of Print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trial version of Print2Flash. 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3.教学方法 讲授、启发、引导、对比 4.教学手段 多媒体 5.作业 思考:“新山水画”与传统山水画有何创新的表现? 四、主要参考资料 [1)邵捷,徐建融等,《中国美术鉴赏》,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12 [2]张春新,敖依昌等,《美术鉴赏》,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08 [3)下秉利,《中国美术鉴赏》,辽宁美术出版社,2007.08 [4王朝闻,《中国美术史》,齐鲁书社,2000年版 [51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凌继尧,《艺术鉴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trial version of Print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trial version of Print2Flash. 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