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中央银行 专栏9-1:英格兰银行 1.英格兰银行的建立 英格兰银行是于1694年7月27日由伦敦城的1268名商人创立的,当时的 目的是为了筹集120万英镑按年息8%贷款给英国国王威廉三世,以支持其欧洲 大陆的军事行动。当时正值英法战争时期(1689一1697),英国政府庞大的战争 开支,使英政府入不敷出,加上英国当时贪污盛行,税收短拙,英国财政陷入困 境。为了弥补财政支出,英国皇室特许英格兰人威廉.彼得森(william Paterson)等人的提议,由本来己是政府债权人的金匠们筹集120万英镑作为股 本,建立银行,对政府放款。这一信议于1694年7月27日由英国国会制定法案 同意实行 尽管英格兰银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中央银行,但是在其成立的时候,并没 有充当中央银行的意图。英格兰银行在成立时是一个较大的股份制银行,其实力 和声誉高于其他银行,并同政府有着特殊的关系,但它所经营仍是一般银行业, 如对一般客户提供贷款、存款以及贴现等。 2.政府的银行 英格兰银行无论是成立的初衷,还是在以后的业务中,都与政府有着千丝 万缕的联系。英格兰银行在1694年创立的时候就一直充当政府的银行。政府虽 然在许多银行也保持有规模较小的户头,但是其主要户头是在英格兰银行。这些 户头包括中央户头,即财政部户头,还有国民贷款基金户头、国债专员户头和其 他附属户头。 政府的各顶税收和其他收入的财政部户头开设于此,政府的各顶支出也来 源于此。当政府资金短缺时,英格兰银行保证马上进行资金融通,如直接对政府 放款、为政府发行国库券和各种长期债券等。到1746年止,英格兰银行已经借 给政府1168.68万英镑。除此之外,英格兰银行还代理国库和全权管理国家债券。 英格兰银行在发行国库券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替政府开价招标、进行配发、发 券收款,并到期负责清偿:还通过国库券经纪人,每天进入贴现市场买卖国库券, 调节市场,以稳定短期市场利率。 1946年《英格兰银行法》将英格兰银行国有化,使它变成了公营公司,彻 底改变了它自1694年以来尽管不断向政府贷款和与政府紧密合作,却一直保留 的私营银行身份。它不再是为本身牟取利润的私营银行,也不再在私人部门业务 上与普通银行竞争。该法案还终止了英格兰银行在名义上的独立性,使其成为国 家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
1 第九章 中央银行 专栏 9-1:英格兰银行 1.英格兰银行的建立 英格兰银行是于 1694 年 7 月 27 日由伦敦城的 1268 名商人创立的,当时的 目的是为了筹集 120 万英镑按年息 8%贷款给英国国王威廉三世,以支持其欧洲 大陆的军事行动。当时正值英法战争时期(1689—1697),英国政府庞大的战争 开支,使英政府入不敷出,加上英国当时贪污盛行,税收短拙,英国财政陷入困 境。为了弥补财政支出,英国皇室特许英格兰人威廉.彼得森(william Paterson)等人的提议,由本来已是政府债权人的金匠们筹集 120 万英镑作为股 本,建立银行,对政府放款。这一倡议于 1694 年 7 月 27 日由英国国会制定法案 同意实行。 尽管英格兰银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中央银行,但是在其成立的时候,并没 有充当中央银行的意图。英格兰银行在成立时是一个较大的股份制银行,其实力 和声誉高于其他银行,并同政府有着特殊的关系,但它所经营仍是一般银行业, 如对一般客户提供贷款、存款以及贴现等。 2.政府的银行 英格兰银行无论是成立的初衷,还是在以后的业务中,都与政府有着千丝 万缕的联系。英格兰银行在 1694 年创立的时候就一直充当政府的银行。政府虽 然在许多银行也保持有规模较小的户头,但是其主要户头是在英格兰银行。这些 户头包括中央户头,即财政部户头,还有国民贷款基金户头、国债专员户头和其 他附属户头。 政府的各项税收和其他收入的财政部户头开设于此,政府的各项支出也来 源于此。当政府资金短缺时,英格兰银行保证马上进行资金融通,如直接对政府 放款、为政府发行国库券和各种长期债券等。到 1746 年止,英格兰银行已经借 给政府 1168.68 万英镑。除此之外,英格兰银行还代理国库和全权管理国家债券。 英格兰银行在发行国库券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替政府开价招标、进行配发、发 券收款,并到期负责清偿;还通过国库券经纪人,每天进入贴现市场买卖国库券, 调节市场,以稳定短期市场利率。 1946 年《英格兰银行法》将英格兰银行国有化,使它变成了公营公司,彻 底改变了它自 1694 年以来尽管不断向政府贷款和与政府紧密合作,却一直保留 的私营银行身份。它不再是为本身牟取利润的私营银行,也不再在私人部门业务 上与普通银行竞争。该法案还终止了英格兰银行在名义上的独立性,使其成为国 家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
3.发行银行 发行货币是英格兰银行的传统业务,但是其垄断货币发行权却经历了很长 的一个发展过程。 英格兰银行在成立之初,英国政府就给予其其他商业银行所没有的一项特 权,那就是允许英格兰银行成为第一家无发行保证却能发行银行券的商业银行 但是这种发行特权只限于伦敦及周围65英里的地区。1826年,英国国会通过法 案,准许其他股份银行设立,并可以发行钞票,但限制在伦敦65英里以外,以 避免与英格兰银行的发行权冲突。 在以后的发展中,英格兰银行不断补充资本,同时降低对政府的放款利率 并以此为条件,促使英国国会通过法案,限制其他银行的发行权,从而加强了英 格兰银行货币发行的特权地位。 在银行业发展的早期阶段,每家银行都愿意发行货币。到18世纪,支票开 始取代钞票作为支付手段,伦敦的私人银行逐渐停止发行钞票,但北部和中部的 新兴银行仍各自发行钞票。由于英格兰银行的钞票有较高的声誉,使得新兴的地 方银行乐于用英格兰银行的钞票代替黄金储备作为准备金。 在1844年英国国会通过银行法案《比尔条列》之前,英国有72家股份制 银行和207家私人银行有钞票发行权,而该法案的通过,为英格兰银行垄断货币 发行权奠定了基础。如该法案规定,凡在1844年发行过钞票的银行,其发行额 得不超过银行在该法案通过以前12周内的平均流通量:凡在1844年前没有发行 过钞票的银行不得再发行钞票,新成立的银行一律不得再发行钞票。此法案还规 定,发行钞票的银行在伦教开设分行或同其他银行合并的,均丧失货币发行权, 将此权力移交给英格兰银行。随着《比尔条例》的逐年实施,多数银行都逐渐丧 失了货币发行权,终于在1921年,有权发行货币的银行只有英格兰银行一家。 但由于英国财政部也发行部分钞票,当时英格兰银行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垄断发 行,直到1928年英国国会通过了《通货与银行钞票法》,英格兰银行才最终成为 英国唯一的发行银行。 4.银行的银行 19世纪,英国的商业银行发生了多次银行危机,尤其是1825年和1837年 这两次危机最为严重。由于银行过于放款,导致银行许多债权无法按时收回,有 些银行因此破产。严重的银行危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1837年的银行 危机中,英格兰银行采取行动帮助有困难的银行,开始充当最终贷款人的角色 在19世纪30年代,商业银行在资金短缺时就向贴现行贴现,贴现行在资 金短缺时就直接向英格兰银行贷款。英格兰银行表面上是充当贴现行的最终贷款 人,实际上是间接地充当整个银行系统的最终贷款人。 分析
2 3.发行银行 发行货币是英格兰银行的传统业务,但是其垄断货币发行权却经历了很长 的一个发展过程。 英格兰银行在成立之初,英国政府就给予其其他商业银行所没有的一项特 权,那就是允许英格兰银行成为第一家无发行保证却能发行银行券的商业银行, 但是这种发行特权只限于伦敦及周围 65 英里的地区。1826 年,英国国会通过法 案,准许其他股份银行设立,并可以发行钞票,但限制在伦敦 65 英里以外,以 避免与英格兰银行的发行权冲突。 在以后的发展中,英格兰银行不断补充资本,同时降低对政府的放款利率, 并以此为条件,促使英国国会通过法案,限制其他银行的发行权,从而加强了英 格兰银行货币发行的特权地位。 在银行业发展的早期阶段,每家银行都愿意发行货币。到 18 世纪,支票开 始取代钞票作为支付手段,伦敦的私人银行逐渐停止发行钞票,但北部和中部的 新兴银行仍各自发行钞票。由于英格兰银行的钞票有较高的声誉,使得新兴的地 方银行乐于用英格兰银行的钞票代替黄金储备作为准备金。 在 1844 年英国国会通过银行法案《比尔条列》之前,英国有 72 家股份制 银行和 207 家私人银行有钞票发行权,而该法案的通过,为英格兰银行垄断货币 发行权奠定了基础。如该法案规定,凡在 1844 年发行过钞票的银行,其发行额 得不超过银行在该法案通过以前 12 周内的平均流通量;凡在 1844 年前没有发行 过钞票的银行不得再发行钞票,新成立的银行一律不得再发行钞票。此法案还规 定,发行钞票的银行在伦敦开设分行或同其他银行合并的,均丧失货币发行权, 将此权力移交给英格兰银行。随着《比尔条例》的逐年实施,多数银行都逐渐丧 失了货币发行权,终于在 1921 年,有权发行货币的银行只有英格兰银行一家。 但由于英国财政部也发行部分钞票,当时英格兰银行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垄断发 行,直到 1928 年英国国会通过了《通货与银行钞票法》,英格兰银行才最终成为 英国唯一的发行银行。 4.银行的银行 19 世纪,英国的商业银行发生了多次银行危机,尤其是 1825 年和 1837 年 这两次危机最为严重。由于银行过于放款,导致银行许多债权无法按时收回,有 些银行因此破产。严重的银行危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 1837 年的银行 危机中,英格兰银行采取行动帮助有困难的银行,开始充当最终贷款人的角色。 在 19 世纪 30 年代,商业银行在资金短缺时就向贴现行贴现,贴现行在资 金短缺时就直接向英格兰银行贷款。英格兰银行表面上是充当贴现行的最终贷款 人,实际上是间接地充当整个银行系统的最终贷款人。 分析
通过上述对英格兰银行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的分析,可对中央银行的历 史演进理出一个比较清晰的脉络。中央银行的历史演进可概括为如下几方面: 第一,早期的中央银行都是由普通的商业银行自然演进而来的。由于资本 主义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纷纷设立银行,有些银行开始办理中央银行的业 务,如发行银行券、办理政府贷款等,后来逐渐演进成为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 就是这样一个案例。 第二,货币发行逐渐集中,并形成垄断。在银行出现的早期,许多大银行 都有特权发行各自的银行券,后来政府为了筹集资金、办理借款、代理国库和集 中管理的需要,特许一些银行有垄断银行券发行的权利,最后又逐渐改变为由一 家银行垄断发行,从而导致中央银行作为发行银行职能的产生。 第三,作为政府干预经济和市场的工具。一些早期的大银行由于与政府的 关系特殊,常常作为国库券的管理者,在国库券市场进行国库券的买卖,以保障 市场价格的稳定。同时政府也主动通过这些银行控制货币信用等经济活动,以实 现政府的各项目标。 第四,逐渐演变为其他商业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后来演变成为中央银行的 这些银行,初期都是各银行之首,但同时也为其他商业银行提供服务,如为它们 办理兑换、资金清算、办理贷款和再贴现等。 通过这些服务,一方面为其他商业银行提供了各种金融服务,同时又为自 己在银行业中树立了权威,为后来过渡到正真意义上的中央银行提供了基础。 第五,最后确立为独一无二的中央银行需要法律上的支持。中央银行的创 立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并且也出现了许多曲折,在中央银行地位的最后确立上, 法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英格兰银行,《比尔条例》无论是从组织形式还 是从货币发行权的垄断上,都为英格兰银行最终行使中央银行职能提供了充足的 法律保障。 专栏9-2:美国联邦储备系统 背景资料 20世纪以前美国政治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对中央集权的恐惧。这不仅仅体 现在宪法的制约与平衡上,也体现在对各州权利的保护上。对中央集权的恐惧, 是造成美因人对建立中央银行抱有敌意态度的原因之一。除此以外,传统的美因 人对于金融业一向持怀疑态度,而中央银行又正好是金融业的最突出代表,美国 公众对中央银行的公开敌视,使得早先旨在建立一个中央银行以管辖银行体系的 尝试,先后两次归于失败:1811年,美国第一银行被解散,1832年美国第二银 行延长经营许可证期限的要求遭到否决。随后,因其许可证期满在1836年停业。 1836年美国第二银行停业后,由于不存在能够向银行体系提供准备金并使之避
3 通过上述对英格兰银行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的分析,可对中央银行的历 史演进理出一个比较清晰的脉络。中央银行的历史演进可概括为如下几方面: 第一,早期的中央银行都是由普通的商业银行自然演进而来的。由于资本 主义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纷纷设立银行,有些银行开始办理中央银行的业 务,如发行银行券、办理政府贷款等,后来逐渐演进成为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 就是这样一个案例。 第二,货币发行逐渐集中,并形成垄断。在银行出现的早期,许多大银行 都有特权发行各自的银行券,后来政府为了筹集资金、办理借款、代理国库和集 中管理的需要,特许一些银行有垄断银行券发行的权利,最后又逐渐改变为由一 家银行垄断发行,从而导致中央银行作为发行银行职能的产生。 第三,作为政府干预经济和市场的工具。一些早期的大银行由于与政府的 关系特殊,常常作为国库券的管理者,在国库券市场进行国库券的买卖,以保障 市场价格的稳定。同时政府也主动通过这些银行控制货币信用等经济活动,以实 现政府的各项目标。 第四,逐渐演变为其他商业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后来演变成为中央银行的 这些银行,初期都是各银行之首,但同时也为其他商业银行提供服务,如为它们 办理兑换、资金清算、办理贷款和再贴现等。 通过这些服务,一方面为其他商业银行提供了各种金融服务,同时又为自 己在银行业中树立了权威,为后来过渡到正真意义上的中央银行提供了基础。 第五,最后确立为独一无二的中央银行需要法律上的支持。中央银行的创 立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并且也出现了许多曲折,在中央银行地位的最后确立上, 法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英格兰银行,《比尔条例》无论是从组织形式还 是从货币发行权的垄断上,都为英格兰银行最终行使中央银行职能提供了充足的 法律保障。 专栏 9-2:美国联邦储备系统 背景资料 20 世纪以前美国政治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对中央集权的恐惧。这不仅仅体 现在宪法的制约与平衡上,也体现在对各州权利的保护上。对中央集权的恐惧, 是造成美国人对建立中央银行抱有敌意态度的原因之一。除此以外,传统的美国 人对于金融业一向持怀疑态度,而中央银行又正好是金融业的最突出代表,美国 公众对中央银行的公开敌视,使得早先旨在建立一个中央银行以管辖银行体系的 尝试,先后两次归于失败:1811 年,美国第一银行被解散, 1832 年美国第二银 行延长经营许可证期限的要求遭到否决。随后,因其许可证期满在 1836 年停业。 1836 年美国第二银行停业后,由于不存在能够向银行体系提供准备金并使之避
免银行业恐慌的最后贷款人,这便给美因金融市场带来了麻烦, 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全国性的银行恐慌己成为有规律的事情。1837年、 1857年、1873年、1884年、1893年和1907年,都曾爆发过银行恐慌,1907 年银行恐慌造成的如此广泛的银行倒闭和存款人的大量损失,终于使美国公众相 信需要有一个中央银行来防止再度发生恐慌了。 不过,美国公众基于对银行和中央银行的敌视态度,对建立类似英格兰银 行的单一制中央银行,还是大力反对的。他们一方面担心华尔街的金融业(包括 最大的公司和银行)可能操纵这样一个机构从而对整个经济加以控制:另一方面, 也担心联邦政府利用中央银行过多干预私人银行的事务。所以,在中央银行应该 是一家私人银行还是一个政府机构的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分歧。由于争论激烈, 只能妥协。依据美国传统,国会便把一整套精心设计的带有制约和平衡特点的制 度,写入1913年的联邦储备法,从而创立了拥有12家地区联邦储备银行的联邦 储备体系。 当初建立联邦储备系统,首先是为了防止银行恐慌并促进商业繁荣;其次 才是充当政府的银行。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金融世 界的中心,联邦储备系统已成为一个能够影响世界货币结构的独立的巨大力量, 20世纪20年代是联邦储备系统取得重大成功的时代。当经济出现摇摆的迹象时, 就提高货币的增长率,当经济开始以较快的速度扩张时,就降低货币的增长率。 它并没有使经济免于波动,但它的确缓和了波动。不仅如此,它是不偏不倚的 因而避免了通货膨胀。货币增长率和经济形势的稳定,使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 美因联邦储备系统的结构属于二元式的单一中央银行制。 它是由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的,即联邦级的联邦储备理事会(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ee,FOMC)和地方级的l2家联邦储备银行及其分支结构 联邦储备理事会是联邦储备系统的最高机构,它由?名理事组成(他们大多是 职业经济学家),由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任命,每一理事任期14年,届满后 不再连任,并且任期互相错开。因此,在正常情况下,每两年有一位理事任期 满:但是有不少理事因年龄或其他方面的原因提前离任。理事会主席由总统在理 事会成员中遗选任命,任期只有4年,但是可以连任。联邦储备理事会是美国货 币政策的制定者,它控制贴现率,并可以在规定范围内改变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 金率。它和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其他成员一道,控制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一 一公开市场业务。 由于公开市场业务在联邦储备系统实施其货币政策过程中的重要性,联邦 公开市场委员会也就成为联邦储备系统内一个重要的决策中心。该委员会由12 名委员组成,其中包括7名联邦储备理事会理事,5名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其
4 免银行业恐慌的最后贷款人,这便给美国金融市场带来了麻烦, 19 世纪和 20 世纪早期,全国性的银行恐慌已成为有规律的事情。1837 年、 1857 年、 1873 年、 1884 年、 1893 年和 1907 年,都曾爆发过银行恐慌,1907 年银行恐慌造成的如此广泛的银行倒闭和存款人的大量损失,终于使美国公众相 信需要有一个中央银行来防止再度发生恐慌了。 不过,美国公众基于对银行和中央银行的敌视态度,对建立类似英格兰银 行的单一制中央银行,还是大力反对的。他们一方面担心华尔街的金融业(包括 最大的公司和银行)可能操纵这样一个机构从而对整个经济加以控制;另一方面, 也担心联邦政府利用中央银行过多干预私人银行的事务。所以,在中央银行应该 是一家私人银行还是一个政府机构的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分歧。由于争论激烈, 只能妥协。依据美国传统,国会便把一整套精心设计的带有制约和平衡特点的制 度,写入 1913 年的联邦储备法,从而创立了拥有 12 家地区联邦储备银行的联邦 储备体系。 当初建立联邦储备系统,首先是为了防止银行恐慌并促进商业繁荣;其次 才是充当政府的银行。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金融世 界的中心,联邦储备系统已成为一个能够影响世界货币结构的独立的巨大力量。 20 世纪 20 年代是联邦储备系统取得重大成功的时代。当经济出现摇摆的迹象时, 就提高货币的增长率,当经济开始以较快的速度扩张时,就降低货币的增长率。 它并没有使经济免于波动,但它的确缓和了波动。不仅如此,它是不偏不倚的, 因而避免了通货膨胀。货币增长率和经济形势的稳定,使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的结构属于二元式的单一中央银行制。 它是由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的,即联邦级的联邦储备理事会(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ee , FOMC)和地方级的 12 家联邦储备银行及其分支结构。 联邦储备理事会是联邦储备系统的最高机构,它由 7 名理事组成(他们大多是 职业经济学家),由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任命,每一理事任期 14 年,届满后 不再连任,并且任期互相错开。因此,在正常情况下,每两年有一位理事任期届 满;但是有不少理事因年龄或其他方面的原因提前离任。理事会主席由总统在理 事会成员中遴选任命,任期只有 4 年,但是可以连任。联邦储备理事会是美国货 币政策的制定者,它控制贴现率,并可以在规定范围内改变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 金率。它和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其他成员一道,控制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业务。 由于公开市场业务在联邦储备系统实施其货币政策过程中的重要性,联邦 公开市场委员会也就成为联邦储备系统内一个重要的决策中心。该委员会由 12 名委员组成,其中包括 7 名联邦储备理事会理事,5 名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其
中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为委员会的必然成员,其余1家联邦储备银行的行长 则轮流占据其余的4个席位)。联邦储备理事会主席同时兼任联邦公开市场委员 会主席。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每年约召开8次会议,讨论决定联邦储备系统的公 开市场业务,即在公开市场上买卖证券的活动。那些不是该委员会现任委员的联 邦储备银行行长通常也出席会议并参加讨论,但是没有表决权。在联邦储备系统 内部还有一些机构,如联邦顾问委员会等,但是它们远不如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 重要。 按12个联邦储备区设立的12家联邦储备银行分别位于纽约、波士顿、费 城、克利夫兰、里士满、亚特兰大,芝加哥、圣路易斯、明尼阿波利斯、堪萨斯 城、达拉斯和旧金山。这些银行的股份分别为它们各自的会员银行所拥有。这 12家联邦储备银行又在其他25个大城市中设立了分支机构。纽约、芝加哥和旧 金山3家联邦储备银行的规模最大,它们持有一半以上的联邦储备资产。而纽 约联邦储备银行又是“冠中之冠”,持有联邦储备总资产的30%。每家联邦储备 银行都由9名兼职董事组成的董事会来管理。这些董事被分为A、B、C三类, 每类各3名。A类董事由会员银行推选产生,他们本人也是银行家。B类董事 可以不是银行的官员或职员,他们也可以由会员银行推选产生,但通常是由联邦 储备银行行长向会员银行推荐的。c类董事不由会员银行推选,而是由联邦储 备理事会任命,其中的两名将分别担任董事会的主席和副主席。董事会的重要职 责之一是选举产生各联邦储备银行的行长,但行长的正式任命必须经过联邦储备 理事会的同意。除了负责检查会员银行、审批某些银行合并的申请、支票清算, 收回被损坏的旧钞、发行新钞等日常的职能外,各联邦储备银行还具有一定的政 策职能。例如它可以管理自己的贴现窗口,决定是否向辖区内的某一商业银行或 其他存款机构提供贷款:它还可以在征得联邦储备理事会批准的情况下设定自己 的贴现利率。更重要的还在于,各联邦储备银行占据着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12 个席位中的5个。 思考题 1.为什么国会成立12个地区联邦储备银行而不是只成立一个中央银行? 2.联储的机构中有哪些特色使它成为自治机构?国会能否对联储进行任何 的控制? 分析 1.对中央集权的恐惧,造成了美国人对建立中央银行抱有敌意态度。此以 传统的美国人对于金融业一向也持怀疑态度,而中央银行又正好是金融业的最突 出代表,所以美因公众对中央银行的公开敌视,就表现为大力反对对建立类似英 格兰银行的单一制中央银行。一方面公众担心华尔街的金融业(包括最大的公司 和银行)可能操纵这样一个机构从而对整个经济加以控制:另一方面,也担心联
5 中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为委员会的必然成员,其余 11 家联邦储备银行的行长 则轮流占据其余的 4 个席位)。联邦储备理事会主席同时兼任联邦公开市场委员 会主席。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每年约召开 8 次会议,讨论决定联邦储备系统的公 开市场业务,即在公开市场上买卖证券的活动。那些不是该委员会现任委员的联 邦储备银行行长通常也出席会议并参加讨论,但是没有表决权。在联邦储备系统 内部还有一些机构,如联邦顾问委员会等,但是它们远不如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 重要。 按 12 个联邦储备区设立的 12 家联邦储备银行分别位于纽约、波士顿、费 城、克利夫兰、里士满、亚特兰大,芝加哥、圣路易斯、明尼阿波利斯、堪萨斯 城、达拉斯和旧金山。这些银行的股份分别为它们各自的会员银行所拥有。这 12 家联邦储备银行又在其他 25 个大城市中设立了分支机构。纽约、芝加哥和旧 金山 3 家联邦储备银行的规模最大,它们持有一半以上的联邦储备资产。而纽 约联邦储备银行又是“冠中之冠”,持有联邦储备总资产的 30%。每家联邦储备 银行都由 9 名兼职董事组成的董事会来管理。这些董事被分为 A、 B、C 三类, 每类各 3 名。 A 类董事由会员银行推选产生,他们本人也是银行家。 B 类董事 可以不是银行的官员或职员,他们也可以由会员银行推选产生,但通常是由联邦 储备银行行长向会员银行推荐的。 c 类董事不由会员银行推选,而是由联邦储 备理事会任命,其中的两名将分别担任董事会的主席和副主席。董事会的重要职 责之一是选举产生各联邦储备银行的行长,但行长的正式任命必须经过联邦储备 理事会的同意。除了负责检查会员银行、审批某些银行合并的申请、支票清算, 收回被损坏的旧钞、发行新钞等日常的职能外,各联邦储备银行还具有一定的政 策职能。例如它可以管理自己的贴现窗口,决定是否向辖区内的某一商业银行或 其他存款机构提供贷款;它还可以在征得联邦储备理事会批准的情况下设定自己 的贴现利率。更重要的还在于,各联邦储备银行占据着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 12 个席位中的 5 个。 思考题 1.为什么国会成立 12 个地区联邦储备银行而不是只成立一个中央银行? 2.联储的机构中有哪些特色使它成为自治机构?国会能否对联储进行任何 的控制? 分析 1.对中央集权的恐惧,造成了美国人对建立中央银行抱有敌意态度。此以, 传统的美国人对于金融业一向也持怀疑态度,而中央银行又正好是金融业的最突 出代表,所以美国公众对中央银行的公开敌视,就表现为大力反对对建立类似英 格兰银行的单一制中央银行。一方面公众担心华尔街的金融业(包括最大的公司 和银行)可能操纵这样一个机构从而对整个经济加以控制;另一方面,也担心联
邦政府利用中央银行过多干预私人银行的事务。所以,依据美因传统,因会便精 心设计出带有制约和平衡特点的、拥有12家地区联邦储备银行的联邦储备体系 制度。 2.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分散的”中央银行。美联储由 12个大区联储银行以及这些银行的分支机构组成,所有这些银行的运作都由位 于美国首府华盛领的美联储董事局监管。为保护美联储免受短期政治压力的影 响,同时又确保它能完成职责,美联储被设立为美国政府中一个“独立”的部门, 根据自己的盈利而不是由国会拨款来运作,其董事局成员的任期期限长,并且任 期起始时间交措,由此将美联储受短期政治考虑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美联储 董事局有7名董事:都是由总统任命并经参议院确认,董事局主席和副主席也是 由总统指定并经参议院同意,从这个角度来看,国会能对其活动进行干预。 专栏9-3:美联储历史及十四任主席简介 己有九十年历史的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实际上包括十二家银行及其分布在 全美各地的二十五家地区分行。 尽管它最初设立目的是为了稳定和保护美国的银行系统,但其目前的主要 职责却是控制通货膨胀。根据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的章程,它的目的是“为了帮 助消除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影响,并积极参与创造环境,促进高就业率、稳定 物价、国民经济增长和不断提升的消费水平。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简称“美联储“) 的另一项重要职责是推动资金在银行系统内安全高效地流转。迄今为止,通过鼓 励在电子转帐等领域进行科技创新,美联储已大大提高了支付系统的效率。最早 的资金流转是通过电报进行的,时间可追溯至1918年。最终,美联储将朝着无 纸货币或电子货币的未来迈进,一旦实现,它的日常工作职责一更换旧币和没 收伪钞,将不复存在。 美联储由一个七人组成的总裁委员会负责管理,所有委员均由总裁予以委 任。每个委员的任期长达十四年。总裁委员会下设一名主席和一名副主席,其任 期均为四年。由十二名委员组成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则是一个具有重 要影响力的组织,该委员会每年召开八次会议,研讨美国的经济和货币政策。简 而言之,掌控世界经济的美国经济,尽在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的掌控之中。 历任主席是: ◆马瑞纳.伊寇斯(Marriner Eccles),1934年至1948年 ◆托马斯.麦克凯(Thomas McCabe),1948年至1951年 ◆小威廉.迈克切斯内.马丁(Willian McChesney Martini Jr.l95l年 至1970年 ◆阿瑟.伯恩斯(Arthur F.Burns),1970年至1978年
6 邦政府利用中央银行过多干预私人银行的事务。所以,依据美国传统,国会便精 心设计出带有制约和平衡特点的、拥有 12 家地区联邦储备银行的联邦储备体系 制度。 2.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分散的”中央银行。美联储由 12 个大区联储银行以及这些银行的分支机构组成,所有这些银行的运作都由位 于美国首府华盛领的美联储董事局监管。为保护美联储免受短期政治压力的影 响,同时又确保它能完成职责,美联储被设立为美国政府中一个“独立”的部门, 根据自己的盈利而不是由国会拨款来运作,其董事局成员的任期期限长,并且任 期起始时间交措,由此将美联储受短期政治考虑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美联储 董事局有 7 名董事;都是由总统任命并经参议院确认,董事局主席和副主席也是 由总统指定并经参议院同意,从这个角度来看,国会能对其活动进行干预。 专栏 9-3:美联储历史及十四任主席简介 已有九十年历史的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实际上包括十二家银行及其分布在 全美各地的二十五家地区分行。 尽管它最初设立目的是为了稳定和保护美国的银行系统,但其目前的主要 职责却是控制通货膨胀。 根据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的章程,它的目的是“为了帮 助消除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影响,并积极参与创造环境,促进高就业率、稳定 物价、国民经济增长和不断提升的消费水平。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简称"美联储") 的另一项重要职责是推动资金在银行系统内安全高效地流转。迄今为止,通过鼓 励在电子转帐等领域进行科技创新,美联储已大大提高了支付系统的效率。最早 的资金流转是通过电报进行的,时间可追溯至 1918 年。最终,美联储将朝着无 纸货币或电子货币的未来迈进,一旦实现,它的日常工作职责 - 更换旧币和没 收伪钞,将不复存在。 美联储由一个七人组成的总裁委员会负责管理,所有委员均由总裁予以委 任。每个委员的任期长达十四年。总裁委员会下设一名主席和一名副主席,其任 期均为四年。由十二名委员组成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则是一个具有重 要影响力的组织,该委员会每年召开八次会议,研讨美国的经济和货币政策。简 而言之,掌控世界经济的美国经济,尽在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的掌控之中。 历任主席是: ◆ 马瑞纳.伊寇斯(Marriner Eccles),1934 年至 1948 年 ◆ 托马斯.麦克凯(Thomas McCabe),1948 年至 1951 年 ◆ 小威廉.迈克切斯内.马丁(Willian McChesney Martini Jr .1951 年 至 1970 年 ◆ 阿瑟.伯恩斯(Arthur F.Burns),1970 年至 1978 年
◆威廉.米勒(G.Wi11 ian Mi11er),1978年至1979年 ◆保罗.沃尔克(Pual A.Volcker),1979年至一1987年 ◆艾伦.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1987年至2006年 本.伯南克,2006年至今 专栏9-4:中国人民银行和美国联邦储备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和美国联邦储备体系(Federal Reserve System)分别是 元式中央银行和二元式中央银行的典型代表。 1.中国人民银行 人民银行由总行和它的分支机构组成。总行作为国家管理金融业的职能部 门,负责总量性业务的操作和金融监管:分支行是总行的派出机构,是贯彻货币 政策、下午金融行政管理和金融业务监管的具体执行单位。 人民银行实行行长负责制。 货币政策委员会是货币政策的咨询议事机构。货币政策委员会由人民银行 行长及两名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中国证监会主席,以及政府综合经济 管理部门(计委、经贸委和财政部)和学术界代表等共11人组成。 过去人民银行的分支机构是按照行政区划来设置的。随着经济和金融体系 的发展,这种设置的弊端越来越多地显示出来。1998年底人民银行对分支机构 体系进行了重大调整,以经济区域作为新的划分标准,撤销了原来的省级分行, 新设了9大分行:沈阳分行(辖黑龙江、吉林、辽宁)、天津分行(辖天津、河 北、山西、内蒙古),济南分行(辖山东、河南),南京分行(辖江苏、安徽), 上海分行(辖上海、浙江、福建),广州分行(辖广东、广西、海南),武汉分行 (辖湖北、湖南、江西),成都分行(辖四川、贵州、云南、西藏),西安分行(辖 山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另外,设两个总行营业部,分别在北京和重 庆。 1999年1月1日,这种新的体系正式开始运作。 2.美国联邦储备体系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简称联储)由联邦储备理事会(Board of Governors)、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FOMC)和l2家 地区性的联邦储备银行构成。 联邦储备理事会是联邦储备体系的最高领导层,其7名理事由总统提名并 征得参议院同意后任命。为防止政治因素影响,每个理事的任期长达14年且不 能连任,同时理事的任期错开。主席在理事中产生,任期4年,可以连任,但 传统上主席离任后就会退出理事会。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由联储理事会的7名成员和上纽约联储银行行长和
7 ◆ 威廉.米勒(G.Willian Miller),1978 年至 1979 年 ◆ 保罗.沃尔克(Pual A.Volcker),1979 年至一 1987 年 ◆ 艾伦.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1987 年至 2006 年 本.伯南克,2006 年至今 专栏 9-4:中国人民银行和美国联邦储备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和美国联邦储备体系( Federal Reserve System )分别是 一元式中央银行和二元式中央银行的典型代表。 1.中国人民银行 人民银行由总行和它的分支机构组成。总行作为国家管理金融业的职能部 门,负责总量性业务的操作和金融监管;分支行是总行的派出机构,是贯彻货币 政策、下午金融行政管理和金融业务监管的具体执行单位。 人民银行实行行长负责制。 货币政策委员会是货币政策的咨询议事机构。货币政策委员会由人民银行 行长及两名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中国证监会主席,以及政府综合经济 管理部门(计委、经贸委和财政部)和学术界代表等共 11 人组成。 过去人民银行的分支机构是按照行政区划来设置的。随着经济和金融体系 的发展,这种设置的弊端越来越多地显示出来。 1998 年底人民银行对分支机构 体系进行了重大调整,以经济区域作为新的划分标准,撤销了原来的省级分行, 新设了 9 大分行:沈阳分行(辖黑龙江、吉林、辽宁)、天津分行(辖天津、河 北、山西、内蒙古),济南分行(辖山东、河南),南京分行(辖江苏、安徽), 上海分行(辖上海、浙江、福建),广州分行(辖广东、广西、海南),武汉分行 (辖湖北、湖南、江西),成都分行(辖四川、贵州、云南、西藏),西安分行(辖 山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另外,设两个总行营业部,分别在北京和重 庆。 1999 年 1 月 1 日 ,这种新的体系正式开始运作。 2.美国联邦储备体系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简称联储)由联邦储备理事会( Board of Governors )、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 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 , FOMC )和 12 家 地区性的联邦储备银行构成。 联邦储备理事会是联邦储备体系的最高领导层,其 7 名理事由总统提名并 征得参议院同意后任命。为防止政治因素影响,每个理事的任期长达 14 年且不 能连任,同时理事的任期错开。主席在理事中产生,任期 4 年,可以连任,但 传统上主席离任后就会退出理事会。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由联储理事会的 7 名成员和上纽约联储银行行长和
另外4位联储银行行长(在余下的11家联储银行之间轮流分配)组成,它的 主席由理事会主席同时担任。公开市场委员会并不直接从事证券买卖,而是向纽 约联储银行交易部发出批量令,由它实际操作。 12个联邦储备区各设有一家联储银行。这些银行的股份为本储备区内的联 储体系成员银行(一般为私人商业银行)所持有,股息支付不超过6%。各联储 银行董事会的9名成员由成员银行(6名),职业银行家(1名)、农、工、 商知名企业家(1名)和联储理事会指定人选(1名)组成。 所有的国民银行(在货币监理局注册的商业银行)都必须加入联储体系, 而在各州注册的商业银行则自愿加入。 专栏9-5:欧洲央行的政策协调 欧洲中央银行在经历了13个月的思想斗争之后,于2002年12月5日宣布 将欧元区主导利率降低50个基点,降到2.75%,逼近欧元启动以来的历史最低 水平。实际上,自2001年5月以来,欧元区的货币政策呈现单调下调的轨迹,2 年间主导利率下降了200个基点,从2001年初的4.75%(2000年10月5日确定) 下降到2002年年底的2.75%。欧洲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单向调整与整个欧元区 的经济增长下滑有着密切的关系,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欧元区的经济增长逐 渐减缓,当年实现3.5%的10年最高增长率,但进入2001年,增长骤降,2001 年欧元区仅增长1.4%。本来指望2002年的经济有所恢复或至少能与上年持平, 遗憾的是,根据欧盟及国际组织的预测,欧元区2002年的增长将是10年来的最 低,不会过0.9%(European commission,2002a:IMF,2002:0ECD.2002): 欧洲中央银行的预测低点是0.6%(ECB,2002)。鉴于这种经济持续走弱的态势, 欧洲中央银行面临着欧元区成员国政府、商界、工会、消费者团体乃至国际货币 基金组织不断要求降息的压力。但是,欧洲中央银行同时还面临着另一个压力, 即欧洲央行必须保证“欧元区统一消费价格指数(HICP)的年上涨率从中期看低 于2%”(ECB,2001)。而欧元区HICP自2000年下半年以来持续上涨,2000年 年平均水平为2.3%,2001年上升到2.5%,2002年会在2.3%左右,年年超出价 格目标。这就形成了两难局面:一方面,经济增长乏力要求降息,另一方面,物 价始终(至少已满足中期的时间长度标准)在目标值之上,政策空间并不是很大。 幸好《欧洲联盟条约》提供了回旋的余地:欧洲单一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维持 价格稳定,并在不损害价格稳定的前提下支持欧洲的总体经济政策。因此,欧洲 央行的货币政策实际上是要做到左右兼顾的,关键的问题是选择货币政策调整的 时机。 在财政政策领域,欧洲中央银行坚持强化财政纪律,坚信《稳定与增长公 约》所明确的稳健财政立场是欧元区经济可持续增长和就业的前提条件,并希望
8 另外 4 位联储银行行长(在余下的 11 家联储银行之间轮流分配)组成,它的 主席由理事会主席同时担任。公开市场委员会并不直接从事证券买卖,而是向纽 约联储银行交易部发出批量令,由它实际操作。 12 个联邦储备区各设有一家联储银行。这些银行的股份为本储备区内的联 储体系成员银行(一般为私人商业银行)所持有,股息支付不超过 6% 。各联储 银行董事会的 9 名成员由成员银行( 6 名),职业银行家( 1 名)、农、工、 商知名企业家( 1 名)和联储理事会指定人选( 1 名)组成。 所有的国民银行(在货币监理局注册的商业银行)都必须加入联储体系, 而在各州注册的商业银行则自愿加入。 专栏 9-5:欧洲央行的政策协调 欧洲中央银行在经历了 13 个月的思想斗争之后,于 2002 年 12 月 5 日宣布 将欧元区主导利率降低 50 个基点,降到 2.75%,逼近欧元启动以来的历史最低 水平。实际上,自 2001 年 5 月以来,欧元区的货币政策呈现单调下调的轨迹,2 年间主导利率下降了 200 个基点,从 2001 年初的 4.75%(2000 年 10 月 5 日确定) 下降到 2002 年年底的 2.75%。欧洲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单向调整与整个欧元区 的经济增长下滑有着密切的关系,从 2000 年下半年开始,欧元区的经济增长逐 渐减缓,当年实现 3.5%的 10 年最高增长率,但进入 2001 年,增长骤降,2001 年欧元区仅增长 1.4%。本来指望 2002 年的经济有所恢复或至少能与上年持平, 遗憾的是,根据欧盟及国际组织的预测,欧元区 2002 年的增长将是 10 年来的最 低,不会超过 0.9%(European Commission, 2002a; IMF, 2002; OECD, 2002); 欧洲中央银行的预测低点是 0.6%(ECB, 2002a)。鉴于这种经济持续走弱的态势, 欧洲中央银行面临着欧元区成员国政府、商界、工会、消费者团体乃至国际货币 基金组织不断要求降息的压力。但是,欧洲中央银行同时还面临着另一个压力, 即欧洲央行必须保证“欧元区统一消费价格指数(HICP)的年上涨率从中期看低 于 2%”(ECB,2001)。而欧元区 HICP 自 2000 年下半年以来持续上涨,2000 年 年平均水平为 2.3%,2001 年上升到 2.5%,2002 年会在 2.3%左右,年年超出价 格目标。这就形成了两难局面:一方面,经济增长乏力要求降息,另一方面,物 价始终(至少已满足中期的时间长度标准)在目标值之上,政策空间并不是很大。 幸好《欧洲联盟条约》提供了回旋的余地:欧洲单一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维持 价格稳定,并在不损害价格稳定的前提下支持欧洲的总体经济政策。因此,欧洲 央行的货币政策实际上是要做到左右兼顾的,关键的问题是选择货币政策调整的 时机。 在财政政策领域,欧洲中央银行坚持强化财政纪律,坚信《稳定与增长公 约》所明确的稳健财政立场是欧元区经济可持续增长和就业的前提条件,并希望
将德国与葡萄牙的超支行为纳入超额赤字程序,同时对法国提出前期警告,其他 国家也必须采取强有力的计划来改进失衡的财政状况。欧洲中央银行强烈要求欧 元区执行《结构改革议程》,并对许多欧元区国家改革进展缓慢表示担忧。欧洲 央行认为,结构改革对于欧元区的中期增长至关重要(ECB,2002a;Salgado, 2002):而劳动力市场、产品市场与金融市场的改革尤其重要,因为这将促进市 场竞争,有利于欧元区的信心恢复,促进短期经济活动,并可以保证经济的无通 货膨胀可持续增长,这才是价格稳定的根本。未来价格发展正取决于此,而欧洲 央行的货币政策也将不得不继续左右兼顾。 思考题:查阅相关资料,分析欧元区是不是“最优货币区”,欧元的不稳 定因素有那些? 专栏9-6:香港金融管理局 香港金融管理局(简称金管局)负责香港的金融政策及银行、货币管理的 法定机构,担当类似中央银行的角色。现任(2006年)总裁是任志刚,直接向财 政司司长负责。 香港金融管理局于1993年4月1日成立,由外汇基金管理局与银行业监理 处合并而成。金管局负责维持港元联系汇率,及确保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定,金管 局亦管理数以千亿计的香港外汇基金。金管局的关联机构包括香港按揭证券有限 公司、香港印钞有限公司、香港金融研究中心、香港银行同业结算有限公司及外 汇基金投资有限公司。 【职能】 金管局是香港政府架构中负责维持货币及银行体系稳定的机构,其主要职 能为: 维持港元汇价稳定 透过稳健投资策略,管理外汇基金(即香港的官方储备) 促进香港银行体系稳健 发展香港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使货币畅顺流通 【政策目标】 金管局的政策目标为: 在联系汇率制度的架构内,透过外汇基金的稳健管理、货币政策操作和其 他适当措施,维持货币稳定 透过规管银行业务和接受存款业务,以及监管认可机构,促进银行体系的 安全和稳定: 促进金融体系,尤其是支付和结算安排的效率、健全性与发展。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部】
9 将德国与葡萄牙的超支行为纳入超额赤字程序,同时对法国提出前期警告,其他 国家也必须采取强有力的计划来改进失衡的财政状况。欧洲中央银行强烈要求欧 元区执行《结构改革议程》,并对许多欧元区国家改革进展缓慢表示担忧。欧洲 央行认为,结构改革对于欧元区的中期增长至关重要(ECB, 2002a; Salgado, 2002);而劳动力市场、产品市场与金融市场的改革尤其重要,因为这将促进市 场竞争,有利于欧元区的信心恢复,促进短期经济活动,并可以保证经济的无通 货膨胀可持续增长,这才是价格稳定的根本。未来价格发展正取决于此,而欧洲 央行的货币政策也将不得不继续左右兼顾。 思考题:查阅相关资料,分析欧元区是不是“最优货币区”,欧元的不稳 定因素有那些? 专栏 9-6:香港金融管理局 香港金融管理局(简称金管局)负责香港的金融政策及银行、货币管理的 法定机构,担当类似中央银行的角色。现任(2006 年)总裁是任志刚,直接向财 政司司长负责。 香港金融管理局于 1993 年 4 月 1 日成立,由外汇基金管理局与银行业监理 处合并而成。金管局负责维持港元联系汇率,及确保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定,金管 局亦管理数以千亿计的香港外汇基金。金管局的关联机构包括香港按揭证券有限 公司、香港印钞有限公司、香港金融研究中心、香港银行同业结算有限公司及外 汇基金投资有限公司。 【职能】 金管局是香港政府架构中负责维持货币及银行体系稳定的机构,其主要职 能为: 维持港元汇价稳定 透过稳健投资策略,管理外汇基金(即香港的官方储备) 促进香港银行体系稳健 发展香港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使货币畅顺流通 【政策目标】 金管局的政策目标为: 在联系汇率制度的架构内,透过外汇基金的稳健管理、货币政策操作和其 他适当措施,维持货币稳定; 透过规管银行业务和接受存款业务,以及监管认可机构,促进银行体系的 安全和稳定; 促进金融体系,尤其是支付和结算安排的效率、健全性与发展。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部】
港金融管理局总部位于中环的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二期。总部内设有金管局 资讯中心,免费开放给公众参观,参观者可了解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工作。中心内 设展览馆与图书馆,图书馆收藏与中央银行有关课题的书籍、期刊及其他文献。 专栏9-7:对20世纪30年代美联储行为的解释 当今,对美联储在大萧条期间起作用的客观研究断定:面对经济的不断下 降,美联储执行了紧缩的货币政策:或者,它袖手旁观,被动地看着美国金融和 经济系统的崩溃。至少,人们可以责备美联储没能采取可以中止物价下跌和经济 活动灾难性紧缩的主动行动。如何解释美联储没能采取行动呢?这有几个可能的 解释。 一种观点认为,美联储被其自身有缺陷的策略所愚弄一集中于货币姿态 的错误指示器的倾向。在1932年中期以后,当看到贴现率和货币市场收益率的 低水平和超额准备金的增长时,美联储错误地推断它在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 个相关的观点强调贴现窗口的活动可以作为货币政策的指示器。从20年代开 始,美联储开始把银行从美联储的大量借款视为资金紧张的信号,因此,美联储 把1929年股票市场崩溃之后贴现窗口借款的收缩解释为其扩张姿态的标志,而 不是银行变得比较保守的标志。这一理论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美联储在30年代没 有主动地购买债券一它错误地认为它已经在实行扩张的政策。美联储一直关注 名义利率、超额准备金和从贴现窗口的借款,而没有关注银行准备金和下降的货 币存量。有人认为美联储是顽固的或者不胜任的,本杰明斯特朗的逝世使美联 储的智力资本消失了。 还有一种观点强调在美联储的双重任务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矛盾,即美联储 既要稳定国家的经济,又要确保商业银行的安全和盈利能力。在30年代初,由 于银行更加谨慎,或者由于贷款需求者的减少,银行忙于重新配置其盈利资产, 即从放款转向短期政府债券。1932年初,美联储终于开始主动购买政府债券, 随着这些政府债券的收益率在1932年中期跌到了相当低的水平,出于害怕损害 (已经抑制了)银行利润的原因,美联储放弃了短寿的扩张计划。美联储开始担 心过低的利率会使银行无法赚得象样的利润。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美联储的 一些成员还认为偶然的衰退可以通过铲除无效率的公司和降低工资而在资本主 义社会发挥有益的净化作用。 第三个解释基于这一个事实:直到1932年,联邦储备银行一直被要求持 有足额的黄金来支持它所发行的纸币(联储银行券)。在30年代初,联邦储备 银行持有的“自由黄金”或者说美联储持有的抵押超额黄金己经低到不安全的水 平。当外国由于英国放弃金本位和接着产生的不稳定环境而在1931年9月和 10月开始把他们手中的美元换成黄金时,联邦储备银行大幅度地提高了他们的
10 港金融管理局总部位于中环的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二期。总部内设有金管局 资讯中心,免费开放给公众参观,参观者可了解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工作。中心内 设展览馆与图书馆,图书馆收藏与中央银行有关课题的书籍、期刊及其他文献。 专栏 9-7:对 20 世纪 30 年代美联储行为的解释 当今,对美联储在大萧条期间起作用的客观研究断定:面对经济的不断下 降,美联储执行了紧缩的货币政策;或者,它袖手旁观,被动地看着美国金融和 经济系统的崩溃。至少,人们可以责备美联储没能采取可以中止物价下跌和经济 活动灾难性紧缩的主动行动。如何解释美联储没能采取行动呢?这有几个可能的 解释。 一种观点认为,美联储被其自身有缺陷的策略所愚弄——集中于货币姿态 的错误指示器的倾向。在 1932 年中期以后,当看到贴现率和货币市场收益率的 低水平和超额准备金的增长时,美联储错误地推断它在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一 个相关的观点强调贴现窗口的活动可以作为货币政策的指示器。从 20 年代开 始,美联储开始把银行从美联储的大量借款视为资金紧张的信号,因此,美联储 把 1929 年股票市场崩溃之后贴现窗口借款的收缩解释为其扩张姿态的标志,而 不是银行变得比较保守的标志。这一理论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美联储在 30 年代没 有主动地购买债券——它错误地认为它已经在实行扩张的政策。美联储一直关注 名义利率、超额准备金和从贴现窗口的借款,而没有关注银行准备金和下降的货 币存量。有人认为美联储是顽固的或者不胜任的,本杰明·斯特朗的逝世使美联 储的智力资本消失了。 还有一种观点强调在美联储的双重任务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矛盾,即美联储 既要稳定国家的经济,又要确保商业银行的安全和盈利能力。在 30 年代初,由 于银行更加谨慎,或者由于贷款需求者的减少,银行忙于重新配置其盈利资产, 即从放款转向短期政府债券。 1932 年初,美联储终于开始主动购买政府债券, 随着这些政府债券的收益率在 1932 年中期跌到了相当低的水平,出于害怕损害 (已经抑制了)银行利润的原因,美联储放弃了短寿的扩张计划。美联储开始担 心过低的利率会使银行无法赚得象样的利润。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美联储的 一些成员还认为偶然的衰退可以通过铲除无效率的公司和降低工资而在资本主 义社会发挥有益的净化作用。 第三个解释基于这一个事实:直到 1932 年,联邦储备银行一直被要求持 有足额的黄金来支持它所发行的纸币(联储银行券)。在 30 年代初,联邦储备 银行持有的“自由黄金”或者说美联储持有的抵押超额黄金已经低到不安全的水 平。当外国由于英国放弃金本位和接着产生的不稳定环境而在 1931 年 9 月和 10 月开始把他们手中的美元换成黄金时,联邦储备银行大幅度地提高了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