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通中学七年级语文教案(强)N0.1 课题:童年的朋友主备人:周春雷审核人:张建刚 教学重点 感受外祖母慈爱的形象 教学难点 感受浓浓的亲情 三、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 1.高尔基:苏联无产阶级作家,列宁称他为 ”。他的作品 主要有长篇小说《 》、自传体三部曲《 》,剧本《 2.给加粗字注音(指名上黑板注音)。 诅咒噗噗 发绺 鬃 咕哝 惩罚 胸脯 果脯 【目标展示】 1.整体感知课文,了解外祖母人物形象。 感受浓浓亲情 【新知研习】 (一)整体感知 1.明确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6):写外祖母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 (1):着重描写了外祖母的长发,揭示了外祖母慈祥、可爱的性格特征 (2-5):外祖母的语言,突出了外祖母对“我”的疼爱和关心 (6):写外祖母的外貌和动作,表现了她年轻、仁慈、善良和可爱。 第二部分 (7):点题,外祖母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最知心的人”、“我 最了解、最珍贵的人”。 2.思考 (1)我为什么把外祖母称为“童年的朋友”?她给我的影响有哪些方面? (2)作者是通过哪些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3)说说你对文中外祖母的印象,请你为“外祖母”画一幅肖像 (通过解决三个问题来整体感知课文,结合学生所画的肖像初步感受外祖 母的形象) (二)研读课文 1.读过课文,我们感觉到本文中的人物描写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朗读你认 为描写得最精彩的部分,并选择一两句并批注 ①小组合作学习交流选出精彩的批注,其它小组作评价
1 文通中学七年级语文教案(强) NO.1 课题:童年的朋友 主备人:周春雷 审核人:张建刚 一、教学重点 感受外祖母慈爱的形象 二、教学难点 感受浓浓的亲情 三、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 1. 高尔基:苏联无产阶级作家,列宁称他为“ ”。他的作品 主要有长篇小说《 》、自传体三部曲《 》、《 》、 《 》,剧本《 》。 2. 给加粗字注音(指名上黑板注音)。 诅咒.. 噗噗.. 发绺. 鬃. 咕哝.. 惩罚.. 嗅. 胸脯.. 果脯. 【目标展示】 1.整体感知课文,了解外祖母人物形象。 2.感受浓浓亲情。 【新知研习】 (一)整体感知 1.明确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6):写外祖母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 (1):着重描写了外祖母的长发,揭示了外祖母慈祥、可爱的性格特征。 (2-5):外祖母的语言,突出了外祖母对“我”的疼爱和关心。 (6):写外祖母的外貌和动作,表现了她年轻、仁慈、善良和可爱。 第二部分 (7):点题,外祖母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最知心的人”、“我 最了解、最珍贵的人”。 2.思考: (1)我为什么把外祖母称为“童年的朋友”?她给我的影响有哪些方面? (2)作者是通过哪些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3)说说你对文中外祖母的印象,请你为“外祖母”画一幅肖像。 (通过解决三个问题来整体感知课文,结合学生所画的肖像初步感受外祖 母的形象) (二)研读课文 1.读过课文,我们感觉到本文中的人物描写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朗读你认 为描写得最精彩的部分,并选择一两句并批注。 ①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选出精彩的批注,其它小组作评价
②教师总结,重点强调比喻句在文章中的作用和侧面烘托在文章中的运用。 2.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外祖母的形象,给作者哪些深远的影响。 (通过外祖母的语言、外貌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尤其是三次写了外祖母 的眼神,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板书:充满爱心,慈爱和蔼,了解孩子尊重孩子,坚强、乐观。) 【归纳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感觉到本文中的人物描写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通过外祖母的语言、外貌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尤其是三次写了外祖母的眼神, 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位充满爱心,慈爱和蔼,了解孩子尊 重孩子,坚强、乐观的伟大的外祖母的形象 【巩固拓展】 学习了本文,我们掌握了人物描写的手法,尤其是通过描写眼睛来表现人 物性格,请你们学习这样的写法为你的同桌描绘出他的形象,表现他的性格。 【预习指导】 外祖母在孩子的眼里是长辈,可作者在文章中说外祖母是他的“朋友”,而 且是“最知心”“最珍贵”的“终身的朋友”。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四、板书设计 童年的朋友 高尔基 第一部分(1-6):写外祖母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 (1):描写了外祖母的长发 (2-5):外祖母的语言 (6):写外祖母的外貌和动作 第二部分(7):点题 五、教学反思
2 ②教师总结,重点强调比喻句在文章中的作用和侧面烘托在文章中的运用。 2.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外祖母的形象,给作者哪些深远的影响。 (通过外祖母的语言、外貌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尤其是三次写了外祖母 的眼神,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板书:充满爱心,慈爱和蔼,了解孩子尊重孩子,坚强、乐观。) 【归纳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感觉到本文中的人物描写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通过外祖母的语言、外貌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尤其是三次写了外祖母的眼神, 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位充满爱心,慈爱和蔼,了解孩子尊 重孩子,坚强、乐观的伟大的外祖母的形象。 【巩固拓展】 学习了本文,我们掌握了人物描写的手法,尤其是通过描写眼睛来表现人 物性格,请你们学习这样的写法为你的同桌描绘出他的形象,表现他的性格。 【预习指导】 外祖母在孩子的眼里是长辈,可作者在文章中说外祖母是他的“朋友”,而 且是“最知心”“最珍贵”的“终身的朋友”。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四、板书设计 童年的朋友 高尔基 第一部分(1-6):写外祖母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 (1):描写了外祖母的长发 (2-5):外祖母的语言 (6):写外祖母的外貌和动作 第二部分(7):点题 五、教学反思
文通中学七年级语文教案(强)N.2 课题:童年的朋友主备人:周春雷审核人:张建刚 教学重点 品读对外祖母的精彩描写 教学难点 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 外祖母在孩子的眼里是长辈,可作者在文章中说外祖母是他的“朋友”,而 且是“最知心”“最珍贵”的“终身的朋友”。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目标展示】 1.掌握本文生动传神的人物描写,品味优美的语言 2.理解文章中外祖母对高尔基的深远影响。 3.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新知研习】 一)精读课文,品读对外祖母的精彩描写 1找出、并画出对外祖母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的句子。 2朗读自己所欣赏的语句。 3学生交流自己所欣赏的语句,并简述理由 4.教师点评 着重从以下两方面点评 (1)一点是写人物时细致传神的词语运用,如文中三次写了外祖母的眼神。 (2)另一点是新鲜奇妙的比喻运用。 “外祖母说话好似用心唱歌……打进我的心里。” 语音→鲜花:比喻新鲜奇妙,富有美感(外祖母形象美好) 5.这些精彩的描写对刻画外祖母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后,明确:突出外祖母的和蔼可亲、幽默。 6.外祖母对“我”成长的作用?(联系外祖母的家庭环境 讨论后明确:外祖母的形象是俄罗斯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最光辉、最有人性 最有诗意、最有艺术魅力的形象之一,“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 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学会爱;学会如何应付困苦的生活。) 【归纳总结】 全文以外祖母对“我”的爱为线索。通过对外祖母外貌、语言的描写,叙 述外祖母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表现了外祖母对“我”的关爱和影响,表 达了我对外祖母的无限感激之情。 【巩固拓展】 《社戏》一文和本文中的外祖母形象有什么共同点?描写方法有什么不 同?(提醒学生从写作目的方面去比较)
3 文通中学七年级语文教案(强) NO.2 课题:童年的朋友 主备人:周春雷 审核人:张建刚 一、教学重点 品读对外祖母的精彩描写。 二、教学难点 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 外祖母在孩子的眼里是长辈,可作者在文章中说外祖母是他的“朋友”,而 且是“最知心”“最珍贵”的“终身的朋友”。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目标展示】 1.掌握本文生动传神的人物描写,品味优美的语言。 2.理解文章中外祖母对高尔基的深远影响。 3.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新知研习】 (一)精读课文,品读对外祖母的精彩描写。 1.找出、并画出对外祖母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的句子。 2.朗读自己所欣赏的语句。 3.学生交流自己所欣赏的语句,并简述理由。 4.教师点评: 着重从以下两方面点评: (1)一点是写人物时细致传神的词语运用,如文中三次写了外祖母的眼神。 (2)另一点是新鲜奇妙的比喻运用。 “外祖母说话好似用心唱歌……打进我的心里。” 语音 鲜花:比喻新鲜奇妙,富有美感(外祖母形象美好) 5.这些精彩的描写对刻画外祖母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后,明确:突出外祖母的和蔼可亲、幽默。 6.外祖母对“我”成长的作用?(联系外祖母的家庭环境) 讨论后明确:外祖母的形象是俄罗斯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最光辉、最有人性、 最有诗意、最有艺术魅力的形象之一,“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 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学会爱;学会如何应付困苦的生活。) 【归纳总结】 全文以外祖母对“我”的爱为线索。通过对外祖母外貌、语言的描写,叙 述外祖母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表现了外祖母对“我”的关爱和影响,表 达了我对外祖母的无限感激之情。 【巩固拓展】 《社戏》一文和本文中的外祖母形象有什么共同点?描写方法有什么不 同?(提醒学生从写作目的方面去比较)
共同点:慈爱 不同点:《社戏》中外祖母是略写人物,主要转述她的语言:本文中的外祖 母是详写的人物,主要描写她的外貌、语言和动作 【预习指导】 1.了解《一面》的写作背景 2.预习《一面》生字词。 四、板书设计 童年的朋友 高尔基 细致传神的词语运用 新鲜奇妙的比喻运用、 五、教学反思
4 共同点:慈爱 不同点:《社戏》中外祖母是略写人物,主要转述她的语言;本文中的外祖 母是详写的人物,主要描写她的外貌、语言和动作。 【预习指导】 1. 了解《一面》的写作背景。 2. 预习《一面》生字词。 四、板书设计 童年的朋友 高尔基 细致传神的词语运用 新鲜奇妙的比喻运用、 五、教学反思
文通中学七年级语文教案(强)N.3 课题:一面主备人:周春雷审核人:张建刚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教学难点 学习鲁迅关心劳动人民、关心进步青年的思想 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 1.学生简介写作背景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人们用各种方式表达沉痛的悼念。 作者与鲁迅只见过一面,但鲁迅的音容笑貌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 在鲁迅逝世之际,作者以满怀深情的语言,记下了四年前的这件往事。 2检查生字词 地窖( 赫(he)嵌(qn)着窘( jiang)相 颓(tui)唐(xun)黑憎(zeng)恶(w) 虐(ne)待揩(kai)油抚(f)摩抖撒(su) 嗤(chi)啦脑勺(sho)踱(du6)恣(zi)情 【目标展示】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2.理解鲁迅关心劳动人民、关心进步青年的思想。 【新知研习】 (一)整体感知 学生自己独立分层分段,小组讨论解决,然后自由发表意见,教师不必统 答案,只要有理就行,这有利于学生开放思维 第一部分(1-38)描述作者同鲁迅先生的一次短暂而激动人心的会面,以 叙事为主。 第一部分又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1、2)交代会面时间、地点,作者的身份和事情的起因。 第二层(3-17)记叙内山老板的热情接待和作者买书缺钱的困难 第三层(18-38)描述作者同鲁迅先生的难忘的一次会面。 第二部分(39-43)写“一面”对作者的鼓舞和影响,以及事隔四年以后 作者对鲁迅逝世的沉痛悼念,以议论为主 (二)进一步梳理课文脉络 1.在文中标出表示时间的语句,(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来记叙的写法)。 画出本文表示地点的语句 3.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归纳总结】
5 文通中学七年级语文教案(强) NO.3 课题:一面 主备人:周春雷 审核人:张建刚 一、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二、教学难点 学习鲁迅关心劳动人民、关心进步青年的思想。 三、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 1.学生简介写作背景 1936 年 10 月 19 日,鲁迅在上海逝世,人们用各种方式表达沉痛的悼念。 作者与鲁迅只见过一面,但鲁迅的音容笑貌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 在鲁迅逝世之际,作者以满怀深情的语言,记下了四年前的这件往事。 2.检查生字词 地窖(jiào) 赫(hè) 嵌(qiàn)着 窘(jiǎng)相 颓(tuí)唐 熏(xūn)黑 憎(zēng)恶(wù) 虐(nǖè)待 揩(kāi)油 抚(fǔ)摩 抖擞(sǒu) 嗤(chī)啦 脑勺(sháo) 踱(duó) 恣(zì)情 【目标展示】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2.理解鲁迅关心劳动人民、关心进步青年的思想。 【新知研习】 (一)整体感知 学生自己独立分层分段,小组讨论解决,然后自由发表意见,教师不必统 一答案,只要有理就行,这有利于学生开放思维。 第一部分(1-38)描述作者同鲁迅先生的一次短暂而激动人心的会面,以 叙事为主。 第一部分又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1、2)交代会面时间、地点,作者的身份和事情的起因。 第二层(3-17)记叙内山老板的热情接待和作者买书缺钱的困难。 第三层(18-38)描述作者同鲁迅先生的难忘的一次会面。 第二部分(39-43)写“一面”对作者的鼓舞和影响,以及事隔四年以后 作者对鲁迅逝世的沉痛悼念,以议论为主。 (二)进一步梳理课文脉络 1.在文中标出表示时间的语句,(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来记叙的写法)。 2.画出本文表示地点的语句。 3.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归纳总结】
全文以叙为主,以议为辅,叙议结合,相辅相成,较好地向读者展示了鲁 迅的品格和风貌。表现鲁迅关心劳动人民、关心进步青年的思想 【巩固拓展】 背诵“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至文末。 【预习指导】 思考:如何从不同角度描写一个人物的外貌,以体现他(她)的特点,突 出人物性格。 四、板书设计 面 (1-38)同鲁迅先生的一面之缘,以叙事为主。 1(1、2)交代会面时间、地点,作者的身份和事情的起因 2(3-17)记叙内山老板的热情接待和作者买书缺钱的困难。 3(18-38)描述作者同鲁迅先生的难忘的一次会面 二.(39-43)写“一面”对作者的鼓舞和影响,以及事隔四年以后作者对鲁迅 逝世的沉痛悼念,以议论为主。 五、教学反思
6 全文以叙为主,以议为辅,叙议结合,相辅相成,较好地向读者展示了鲁 迅的品格和风貌。表现鲁迅关心劳动人民、关心进步青年的思想。 【巩固拓展】 背诵“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至文末。 【预习指导】 思考:如何从不同角度描写一个人物的外貌,以体现他(她)的特点,突 出人物性格。 四、板书设计 一面 一(1-38)同鲁迅先生的一面之缘,以叙事为主。 1(1、2)交代会面时间、地点,作者的身份和事情的起因。 2(3-17)记叙内山老板的热情接待和作者买书缺钱的困难。 3(18-38)描述作者同鲁迅先生的难忘的一次会面。 二.(39-43)写“一面”对作者的鼓舞和影响,以及事隔四年以后作者对鲁迅 逝世的沉痛悼念,以议论为主。 五、教学反思
文通中学七年级语文教案(强)N.4 课题:一面主备人:周春雷审核人:张建刚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抓住特征描写外貌表现人物精神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 三、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 交流:如何从不同角度描写一个人物的外貌,以体现他(她)的特点,突 出人物性格 【目标展示】 1.通过反复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和结构的理解,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 2.学习课文抓住特征描写外貌表现人物精神的写作方法。 【新知研习】 (一)课文赏析 1.课文中三次集中地描写了鲁迅先生的外貌,找出来,说说你读后留下的 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从外貌描写中,你还体会到哪些东西? 答:第一次(3):我向里面望了一眼……一阵烟雾 第二次(19):他的面孔黄里带白……隶体‘一’字 第三次(32):我很惊异地望着他……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1)读完后,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瘦”。 (2)三次描写都是表现鲁迅先生的瘦,是否重复罗嗦?在写法上有什么变 化? (3)文中除了这三处外,还有没有对鲁迅的外貌描写?第23段、第36段、 第38段 (4)作者为什么要反复描写鲁迅先生的瘦? 从这些外貌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为革命而忘我工作。作者这样写 既表现了作者为鲁迅的崇高品质和自我牺牲精神所感动的心情,也表达出对鲁 迅由衷的感谢和崇敬之情 2.课文中有许多歌颂鲁迅先生,表达作者崇敬、爱戴鲁迅先生的具有强烈 感情色彩的语句,试举例加以分析。 答:例如“他看了我一眼。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 了父亲的抚摸一一严肃和慈爱交织的抚摩似的。”这一段写得情真意切,非常感 人。“正直而慈祥的眼光”既写出了鲁迅先生的为人,也写出了他对青年人的爱 再如“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 他!那个名字在我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眼,可没有蹦出来。”作者那种激 动的心情简直无法抑制,但又不能不按捺下去,因为当时鲁迅先生正受着国民
7 文通中学七年级语文教案(强) NO.4 课题:一面 主备人:周春雷 审核人:张建刚 一、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抓住特征描写外貌表现人物精神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难点 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 三、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 交流:如何从不同角度描写一个人物的外貌,以体现他(她)的特点,突 出人物性格。 【目标展示】 1.通过反复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和结构的理解,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 2.学习课文抓住特征描写外貌表现人物精神的写作方法。 【新知研习】 (一)课文赏析 1.课文中三次集中地描写了鲁迅先生的外貌,找出来,说说你读后留下的 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从外貌描写中,你还体会到哪些东西? 答:第一次(3):我向里面望了一眼……一阵烟雾。 第二次(19):他的面孔黄里带白……隶体‘一’字 第三次(32):我很惊异地望着他……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1)读完后,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瘦”。 (2)三次描写都是表现鲁迅先生的瘦,是否重复罗嗦?在写法上有什么变 化? (3)文中除了这三处外,还有没有对鲁迅的外貌描写?第 23 段、第 36 段、 第 38 段。 (4)作者为什么要反复描写鲁迅先生的瘦? 从这些外貌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为革命而忘我工作。作者这样写, 既表现了作者为鲁迅的崇高品质和自我牺牲精神所感动的心情,也表达出对鲁 迅由衷的感谢和崇敬之情。 2.课文中有许多歌颂鲁迅先生,表达作者崇敬、爱戴鲁迅先生的具有强烈 感情色彩的语句,试举例加以分析。 答:例如“他看了我一眼。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 了父亲的抚摸――严肃和慈爱交织的抚摩似的。”这一段写得情真意切,非常感 人。“正直而慈祥的眼光”既写出了鲁迅先生的为人,也写出了他对青年人的爱 护。 再如“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 他!那个名字在我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眼,可没有蹦出来。”作者那种激 动的心情简直无法抑制,但又不能不按捺下去,因为当时鲁迅先生正受着国民
党政府的通缉。 3.读完课文,你对鲁迅先生的思想、为人有了哪些了解?课文以“一面” 为题,你认为好在哪里? 答:鲁迅先生是一个具有爱劳动人民,关怀进步青年的崇高品质的人。 好处是:小中见大,于细微处见鲁迅的伟大品格。作者将与鲁迅的“一面” 之缘和平时对鲁迅的了解结合起来写,再通过在“一面”中无偿赠书和仔细观 察后的肖像描写,将所见之“小”与鲁迅人格之“大”联系起来,表现了鲁迅 对青年的关心和对旧社会不妥协的战斗精神。 【归纳总结】 1.主题思想:本文通过回忆四年前作者与鲁迅在书店偶见一面的动人情景,赞 扬了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 生的敬仰和思念,并决心踏着鲁迅先生的足迹继续前进。 2.写作方法 A.以写人为主,按时间的顺序,记叙了作者与鲁迅见面的全过程 以叙述为主,以议论为辅,叙议结合,相辅相成 C.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巩固拓展】 读读句子,讨论问题 1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 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加点的词语有什么作用? 2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 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 顽强的战士! 加点词语的含义各是什么? 【预习指导】 1.了解《我的老师》的作者及背景。 2.了解记叙的要素。 3预习《我的老师》生字词 四、板书设计 阿累 1.以写人为主,按时间的顺序,记叙了作者与鲁迅见面的全过程。 2以叙述为主,以议论为辅,叙议结合,相辅相成
8 党政府的通缉。 3.读完课文,你对鲁迅先生的思想、为人有了哪些了解?课文以“一面” 为题,你认为好在哪里? 答:鲁迅先生是一个具有爱劳动人民,关怀进步青年的崇高品质的人。 好处是:小中见大,于细微处见鲁迅的伟大品格。作者将与鲁迅的“一面” 之缘和平时对鲁迅的了解结合起来写,再通过在“一面”中无偿赠书和仔细观 察后的肖像描写,将所见之“小”与鲁迅人格之“大”联系起来,表现了鲁迅 对青年的关心和对旧社会不妥协的战斗精神。 【归纳总结】 1.主题思想:本文通过回忆四年前作者与鲁迅在书店偶见一面的动人情景,赞 扬了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 生的敬仰和思念,并决心踏着鲁迅先生的足迹继续前进。 2.写作方法: A.以写人为主,按时间的顺序,记叙了作者与鲁迅见面的全过程。 B.以叙述为主,以议论为辅,叙议结合,相辅相成。 C.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巩固拓展】 读读句子,讨论问题。 1.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 ........, 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加点的词语有什么作用? 2.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 父亲和师傅 .....!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 顽强的战士..! 加点词语的含义各是什么? 【预习指导】 1.了解《我的老师》的作者及背景。 2.了解记叙的要素。 3.预习《我的老师》生字词。 四、板书设计 一面 阿累 1.以写人为主,按时间的顺序,记叙了作者与鲁迅见面的全过程。 2.以叙述为主,以议论为辅,叙议结合,相辅相成
3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五、教学反思 文通中学七年级语文教案(强)No5 课题:我的老师主备人张建刚审核人周春雷 一、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用几件事去表现人物的写法 二、教学难点 结合文中语句揣摩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 1.查工具书,辨析下列各组字的形、音、义, 立即()既然()孤单()弧形() 卷曲()证券()蜜蜂()秘密() 褪色()卜问()放假()察觉() 2.给加点字注音 榆钱黑痣狡猾焚烧劝慰纠纷依恋时辰磕头暑假调皮 3.记叙的要素: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目标展示】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用几件事去表现人物的写法。 2.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培养学生热爱老师、 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 新知研习】 、作者及背景简介 魏巍,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 及长篇小说《东方》等。《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于1956年9月29日为《教师 报》所写的回忆性散文。课题中的“我”即作者本人。“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 教师蔡芸芝先生。 二、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给文章分段并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 第一部分:(第1至2节)写最使“我”难忘的是蔡芸芝先生,以及蔡老师给“我
9 3.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五、教学反思 文通中学七年级语文教案(强) NO.5 课题:我的老师 主备人 张建刚 审核人 周春雷 一、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用几件事去表现人物的写法。 二、教学难点 结合文中语句揣摩人物性格特点。 三、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 1.查工具书,辨析下列各组字的形、音、义。 立即.( ) 既.然( ) 孤.单( ) 弧.形( ) 卷.曲( ) 证券.( ) 蜜.蜂( ) 秘密.( ) 褪.色( ) 卜.问( ) 放假.( ) 察.觉( ) 2.给加点字注音 榆.钱 黑痣. 狡猾.. 焚.烧 劝慰. 纠.纷 依恋. 时辰. 磕.头 暑.假 调.皮 3.记叙的要素: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目标展示】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用几件事去表现人物的写法。 2.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培养学生热爱老师、 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 【新知研习】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魏巍,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 及长篇小说《东方》等。《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于 1956 年 9 月 29 日为《教师 报》所写的回忆性散文。课题中的“我”即作者本人。“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 教师蔡芸芝先生。 二、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给文章分段并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 第一部分:(第 1 至 2 节)写最使“我”难忘的是蔡芸芝先生,以及蔡老师给“我
的总印象。 第二部分:(第3至14节)写“我”与蔡老师之间的七件事。 第三部分:(第15节)写“我”与蔡老师分别了。 2.第二部分记叙了有关蔡老师的哪几件事?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为什么 要这样安排? 讨论并归纳: ①蔡老师假装发怒: ②老师教我们跳舞 ③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 ④老师教我们读诗 ⑤我们看老师写字; ⑥老师排除我和同学之间的小纠纷; ⑦我梦里寻师。 其中,前五件事略写,后两件事详写。文章记叙了师生之间的七件小事 始终贯穿着“爱”—一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强烈的思想感情。这样安排, 突出了老师对“我们”的爱,有主有从,有详有略。 3.内容探究 1.提问: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1)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 直接说明蔡老师的温柔和美丽。 (2)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 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她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从来”“好像”“轻轻”“笑”等词语充分说明了蔡老师温柔,热爱学生。 (3)她教我们跳舞,让我们观察蜜蜂吃蜂蜜,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 这些说明蔡老师热情、慈爱的性格 (4)蔡老师排除“我”和“小反对派”的小纠纷 说明蔡老师慈爱、公平、伟大的性格。 2.提问:“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对老师怀着什么样的情感?结合课文适 当分析。 讨论并归纳:
10 的总印象。 第二部分:(第 3 至 14 节)写“我”与蔡老师之间的七件事。 第三部分:(第 15 节)写“我”与蔡老师分别了。 2.第二部分记叙了有关蔡老师的哪几件事?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为什么 要这样安排? 讨论并归纳: ①蔡老师假装发怒; ②老师教我们跳舞; ③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 ④老师教我们读诗; ⑤我们看老师写字; ⑥老师排除我和同学之间的小纠纷; ⑦我梦里寻师。 其中,前五件事略写,后两件事详写。文章记叙了师生之间的七件小事, 始终贯穿着“爱”——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强烈的思想感情。 这样安排, 突出了老师对“我们”的爱,有主有从,有详有略。 3.内容探究 1.提问: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1)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 直接说明蔡老师的温柔和美丽。 (2)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 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她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从来”“好像”“轻轻”“笑”等词语充分说明了蔡老师温柔,热爱学生。 (3)她教我们跳舞,让我们观察蜜蜂吃蜂蜜,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 这些说明蔡老师热情、慈爱的性格。 (4)蔡老师排除“我”和“小反对派”的小纠纷。 说明蔡老师慈爱、公平、伟大的性格。 2.提问:“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对老师怀着什么样的情感?结合课文适 当分析。 讨论并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