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就在你心中》教案二 教学目标: 明确课文的中心论点和课文的三个分论点 2掌握课文中主要的修辞手法和重要句子的理解。 3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感受音乐之美,提高学生对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 我想同学们在课余时间最乐于做的事情就是听歌了。的确,人离不开音乐,开心时需要音乐 来宣泄心中的愉悦之情。悲伤时需要音乐来抚慰心中的伤痛。孤独时需要音乐来陪伴。喧闹 时需要音乐来宁心。那么音乐是什么呢?谁能给它来下个定义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以往听 音乐的感受来谈谈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学生讨论 下面我们来看看著名音乐家陈刚是怎样来理解音乐的。 二作者介绍 陈刚这个名字对大家来说可能会比较陌生,但如果我说出他创作的作品相信大家一定知道。 他就是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其中作曲者之一。(就是通常所说的〈梁祝〉》) 陈钢1935年生于上海,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之一。1955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早在求 学期间,他即以其与何占豪合作之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蜚声中外乐坛 这首流传最广的中国交响乐作品曾先后荣获五次金唱片与白金唱片奖。他的作品以浓郁 的民族祖宗情调和丰富的当代作曲技巧巧妙地融合而见长。 (如有多媒体教室,则用课件中的(梁祝》〉来导入到作者的介绍) 三分析一二两段 1作者是不是在文章的一开头就很肯定的提出了他对音乐的理解? 明确:没有。作者用了两个问号:音乐是什么?我-懂吗? 作者不急于解释“音乐是什么?”而回答“我一懂吗?”作者的回答是肯定的:“当 然,哪有音乐家不懂音乐之理!”这里用了反问句强调“我懂”!“可”字一转,解释为什么
《音乐就在你心中》教案二 教学目标: 1 明确课文的中心论点和课文的三个分论点。 2 掌握课文中主要的修辞手法和重要句子的理解。 3 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感受音乐之美,提高学生对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想同学们在课余时间最乐于做的事情就是听歌了。的确,人离不开音乐,开心时需要音乐 来宣泄心中的愉悦之情。悲伤时需要音乐来抚慰心中的伤痛。孤独时需要音乐来陪伴。喧闹 时需要音乐来宁心。那么音乐是什么呢?谁能给它来下个定义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以往听 音乐的感受来谈谈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学生讨论。 下面我们来看看著名音乐家陈刚是怎样来理解音乐的。 二作者介绍 陈刚这个名字对大家来说可能会比较陌生,但如果我说出他创作的作品相信大家一定知道。 他就是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其中作曲者之一。(就是通常所说的〈〈梁祝〉〉) 陈钢 1935 年生于上海,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之一。1955 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早在求 学期间,他即以其与何占豪合作之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蜚声中外乐坛。 这首流传最广的中国交响乐作品曾先后荣获五次金唱片与白金唱片奖。他的作品以浓郁 的民族祖宗情调和丰富的当代作曲技巧巧妙地融合而见长。 (如有多媒体教室,则用课件中的〈〈梁祝〉〉来导入到作者的介绍) 三分析一二两段 1 作者是不是在文章的一开头就很肯定的提出了他对音乐的理解? 明确:没有。作者用了两个问号:音乐是什么?我---懂吗? 作者不急于解释“音乐是什么?”而回答“我—懂吗?”作者的回答是肯定的:“当 然,哪有音乐家不懂音乐之理!”这里用了反问句强调“我懂”!“可”字一转,解释为什么
怀疑自己懂音乐。使作者“困惑”、“糊涂”的问题,是“理论家”对音乐的“分析”,把音 乐变得“僵硬、枯干和不可亲近了”。“冷冰冰的解剖刀”这个巧妙的比喻使人感到“理论家” 的分析“冷酷、无情,貌似科学,其实完全违背了音乐的基本规律。作者认为,那种僵硬 枯干、不可亲近的“音乐”,不是真正的音乐,至少不是他心目中的音乐。 2那么作者认为的音乐到底是什么呢? 明确:音乐就在你心中。在否定别人的理解之后,引出自己对音乐的正确理解。这句也是本 文的中心论点 四分析乐为心声 1请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第3—-5段,回答作者为了说明音乐就在你心中,分几个方面来论 明确:三方面。分别是:乐为心声、乐为多声、乐为无声。 2请一学生朗读第一段。为什么说“乐为心声”,这是音乐最神奇的魅力 明确:作者是从三方面来论证的: 第一:音乐“象雷电一样,一闪间劈开你的心扉,让你的心颤抖,让你的心沸腾,让你的心 苞绽开朵朵鲜花。”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这句话运用的是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音乐对听众的影响。这句话用雷电在人们 心中引起的反应来比喻音乐对听众的影响,形象地说明美好的音乐能激起人们的感情,具有 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音乐正是表达音乐家真情的艺术。越是好的音乐 越能感动人。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在寂静的夜晚独坐,放一支曲子,任由心情随 着暗夜中浮动的弦乐起伏,或者快乐,或者悲伤的往昔片段在乐声中清晰地浮现眼前,此时 我们很难分辨,这分感动究竟是来自音乐,还是源于我们的内心。但是有一点是清晰的,音 乐诉说的正是我们的心声。 我常常会在自己开心或难过的时候去选一首能表达我当时心情的歌曲。也往往是那些真情动 人的歌曲,让我难以忘怀。有时翻出老唱片,听着熟悉的旋律响起,自己也好象回到了那个 时代。相反,那些不是出自真情的歌曲很快就会被人所遗忘。(举例那些政治色彩很浓的音 乐)有些怀旧歌曲为什么能百唱不厌也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音乐,它可以“捕捉到一些快乐的影子、悲伤的痕迹;听到严酷的命运之门被沉重地 敲响:嗅到从绿色田野上飘来的幽香。。。。”这句话引自什么地方?这样引用有什么好处? 这句话出自朱俊的〈〈仰视音乐》〉,作者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来形容音乐所表现的内容。音 乐作品可以叙述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事件:也可以反映风俗生活,可以描绘自然风光:也可 以抒发人们的各种感受和各种思想感情。作者所引用的语句,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形象 地说明音乐作品的表现内容的丰富性和广泛性
怀疑自己懂音乐。使作者“困惑”、“糊涂”的问题,是“理论家”对音乐的“分析”,把音 乐变得“僵硬、枯干和不可亲近了”。“冷冰冰的解剖刀”这个巧妙的比喻使人感到“理论家” 的分析“冷酷、无情,貌似科学,其实完全违背了音乐的基本规律。作者认为,那种僵硬、 枯干、不可亲近的“音乐”,不是真正的音乐,至少不是他心目中的音乐。 2 那么作者认为的音乐到底是什么呢? 明确:音乐就在你心中。在否定别人的理解之后,引出自己对音乐的正确理解。这句也是本 文的中心论点。 四分析乐为心声 1 请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第 3——5 段,回答作者为了说明音乐就在你心中,分几个方面来论 证? 明确:三方面。分别是:乐为心声、乐为多声、乐为无声。 2 请一学生朗读第一段。为什么说“乐为心声”,这是音乐最神奇的魅力? 明确:作者是从三方面来论证的: 第一:音乐“象雷电一样,一闪间劈开你的心扉,让你的心颤抖,让你的心沸腾,让你的心 苞绽开朵朵鲜花。”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这句话运用的是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音乐对听众的影响。这句话用雷电在人们 心中引起的反应来比喻音乐对听众的影响,形象地说明美好的音乐能激起人们的感情,具有 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音乐正是表达音乐家真情的艺术。越是好的音乐 越能感动人。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在寂静的夜晚独坐,放一支曲子,任由心情随 着暗夜中浮动的弦乐起伏,或者快乐,或者悲伤的往昔片段在乐声中清晰地浮现眼前,此时 我们很难分辨,这分感动究竟是来自音乐,还是源于我们的内心。但是有一点是清晰的,音 乐诉说的正是我们的心声。 我常常会在自己开心或难过的时候去选一首能表达我当时心情的歌曲。也往往是那些真情动 人的歌曲,让我难以忘怀。有时翻出老唱片,听着熟悉的旋律响起,自己也好象回到了那个 时代。相反,那些不是出自真情的歌曲很快就会被人所遗忘。(举例那些政治色彩很浓的音 乐)有些怀旧歌曲为什么能百唱不厌也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音乐,它可以“捕捉到一些快乐的影子、悲伤的痕迹;听到严酷的命运之门被沉重地 敲响;嗅到从绿色田野上飘来的幽香。。。。。。”这句话引自什么地方?这样引用有什么好处? 这句话出自朱俊的〈〈仰视音乐〉〉,作者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来形容音乐所表现的内容。音 乐作品可以叙述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事件;也可以反映风俗生活,可以描绘自然风光;也可 以抒发人们的各种感受和各种思想感情。作者所引用的语句,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形象 地说明音乐作品的表现内容的丰富性和广泛性
第三:“情动于中而形于声”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什么是中?什么是声? 明确:“中”指内心,“声”指音乐,这句话的含义是:发自内心的真情,自然地流淌出来就 成为动人的声乐或器乐。这句话出自〈礼记。乐记》)论述了音乐的本原。作者这里采用了 引用的修辞方法。用这句话提出自己的观点:“有了真情,才有美乐”,不仅揭示出“音乐是 什么”的答案,而且照应了本段开头的“乐为心声”的分论点 音乐是中表情艺术,表达人的情感的艺术。表情性是音乐最主要的特性,“乐为心声”说出 了音乐的这一主要的特性。托尔斯泰曾经说“音乐的表情性在生活中是经常可以体会到的, 如白居易听了琵琶女的演奏之后泪湿青衫:托尔斯泰听了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后 感动得泪流满面等。这些都是很好的例子。请同学们来谈谈自己印象最深,最让你感动的歌 曲,并作为课后的作业 五分析“乐为多声“ 1请学生谈谈他们最喜欢哪种类型的音乐。除了流行音乐之外,大家还知道有哪些种类的音 乐 除了流行音乐外,还有古典音乐,现代音乐。这些是从大类来分。其实如分的细的话音乐的 种类有很多很多。比如流行音乐中可以分为摇滚乐,乡村乐,的斯高舞曲,蓝调音乐,爵士 乐等等。课文打了一个很好的比喻“音乐是一个缤纷多彩的音响万花筒。”这句话形象地说 明了音乐的“缤纷多彩”,“宽容”、“包涵量之大”,体现了音乐风格,类型和题材的多元化 的发展趋向。 2既然音乐是一个万花筒,那么我们在欣赏音乐时应采取何种态度呢? 明确:“我们不能只用一只耳朵听一种音乐,而是应该竖起三只耳朵来听三种不同的音乐” 因为目前音乐流派众多,不同的音乐有不同的听众群,人的性格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听觉选择 (举例我们听的音乐与我们父辈不同,我们听的又于你们不同)所以作者认为现代人应学会 用三只耳朵听音乐,以获得不同的审美享受。 3作者为了能说明“乐为多声”这个观点,还举了在美国纽约的例子。请学生朗读该段落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它是一个融合了多种文化的国家。在音乐上,更是呈现了它多元化的 特点。那里有古典歌剧,有现代音乐会,也有那种广场流行音乐会。每种音乐都有它固定的 听众群。我在这里希望同学们除了欣赏流行音乐以外,还能去欣赏一下别的形式的音乐。那 样会使你对音乐的理解更深刻,更博大。音乐,只有好坏之分,没有轻重之别,我们应该热 爱所有的好音乐;特别是生活在21世纪当今社会的现代人,必须有“全息”的听觉结构网 才能接受美妙音响世界的浩繁信息。因此,我们要用三只耳朵听音乐一—一只听古典音乐, 一只听流行音乐,还有一只听现代音乐 六分析“乐为无声
第三:“情动于中而形于声”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什么是中?什么是声? 明确:“中”指内心,“声”指音乐,这句话的含义是:发自内心的真情,自然地流淌出来就 成为动人的声乐或器乐。这句话出自〈〈礼记。乐记〉〉论述了音乐的本原。作者这里采用了 引用的修辞方法。用这句话提出自己的观点:“有了真情,才有美乐”,不仅揭示出“音乐是 什么”的答案,而且照应了本段开头的“乐为心声”的分论点。 音乐是中表情艺术,表达人的情感的艺术。表情性是音乐最主要的特性,“乐为心声”说出 了音乐的这一主要的特性。托尔斯泰曾经说“音乐的表情性在生活中是经常可以体会到的, 如白居易听了琵琶女的演奏之后泪湿青衫;托尔斯泰听了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后 感动得泪流满面等。这些都是很好的例子。请同学们来谈谈自己印象最深,最让你感动的歌 曲,并作为课后的作业。 五分析“乐为多声“ 1 请学生谈谈他们最喜欢哪种类型的音乐。除了流行音乐之外,大家还知道有哪些种类的音 乐。 除了流行音乐外,还有古典音乐,现代音乐。这些是从大类来分。其实如分的细的话音乐的 种类有很多很多。比如流行音乐中可以分为摇滚乐,乡村乐,的斯高舞曲,蓝调音乐,爵士 乐等等。课文打了一个很好的比喻“音乐是一个缤纷多彩的音响万花筒。”这句话形象地说 明了音乐的“缤纷多彩”,“宽容”、“包涵量之大”,体现了音乐风格,类型和题材的多元化 的发展趋向。 2 既然音乐是一个万花筒,那么我们在欣赏音乐时应采取何种态度呢? 明确:“我们不能只用一只耳朵听一种音乐,而是应该竖起三只耳朵来听三种不同的音乐” 因为目前音乐流派众多,不同的音乐有不同的听众群,人的性格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听觉选择 (举例我们听的音乐与我们父辈不同,我们听的又于你们不同)所以作者认为现代人应学会 用三只耳朵听音乐,以获得不同的审美享受。 3 作者为了能说明“乐为多声”这个观点,还举了在美国纽约的例子。请学生朗读该段落。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它是一个融合了多种文化的国家。在音乐上,更是呈现了它多元化的 特点。那里有古典歌剧,有现代音乐会,也有那种广场流行音乐会。每种音乐都有它固定的 听众群。我在这里希望同学们除了欣赏流行音乐以外,还能去欣赏一下别的形式的音乐。那 样会使你对音乐的理解更深刻,更博大。音乐,只有好坏之分,没有轻重之别,我们应该热 爱所有的好音乐;特别是生活在 21 世纪当今社会的现代人,必须有“全息”的听觉结构网, 才能接受美妙音响世界的浩繁信息。因此,我们要用三只耳朵听音乐——一只听古典音乐, 一只听流行音乐,还有一只听现代音乐。 六分析“乐为无声
1在我们了解了音乐种类的繁多之后,也许有的同学会问,音乐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么呢? 那就是“乐为无声”为什么说“乐为无声”,“无垠”,是音乐又一神奇的魅力呢? 明确:此处的“无声”虽是乐声的停止,却是乐曲思想感情的延续,这种“无声”给听众留 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体现音乐无穷的艺术魅力。“无声”是音乐艺术的最高境界,这种境 界是指音乐给人创造出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使人们的思想感情自由地流淌,这种境界的魅 力在于无声之处表达出乐声所难以表达的思想感情。白居易就在他的〈〈琵琶行》〉中写道“此 时无声胜有声” 2“我用无垠/把我照亮”中的“无垠”是指什么? 明确:“无垠”是指“无限”,即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作者引用意大利诗人翁加雷蒂的诗句 来印证音乐的最高境界是“无垠”,音乐欣赏一般包括三个阶段:感官的欣赏,感情的欣赏 和理智的欣赏。此处的“无垠”指的是音乐欣赏的第三个阶段,也是音乐欣赏的最高境界。 欣赏者在前两个阶段获得的知觉形象作用于听者的感情,激起听者的想象和联想,使思维活 动突破时空界限,给音乐形象以更多的补充和丰富,产生一种意境。这就进入情感与意境结 合达到由情悟理的最高境界。说到底就是要达到这样的最高境界就是要求我们要用真心去体 会音乐,也就照应了中心:音乐就在你心中。 七写作手法 1谁能说说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 引导:从有中心论点来看应该是篇议论文。那么它和普通的议论文一样吗? 明确:文艺随笔。其中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语言上有形象生动的特点。同学们会发现在这篇 文章中大量使用了修辞手法。如作者用“音乐象雷电一样,劈开你的心扉”来比喻音乐在人 们心中产生的共鸣;用“音乐是一个缤纷多彩的音响万花筒”来比喻音乐包涵量之大。又如 作者引用意大利诗人的诗句来印证“无垠是音乐又一种神奇的魅力”。这些充满激情的语言 不仅有力地支撑着三个论点,更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与作者产生共鸣。这就是文艺随笔 与议论文的不同之处,它介于议论文与散文之间,兼有这两种文体的特点
1 在我们了解了音乐种类的繁多之后,也许有的同学会问,音乐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么呢? 那就是“乐为无声”为什么说“乐为无声”,“无垠”,是音乐又一神奇的魅力呢? 明确:此处的“无声”虽是乐声的停止,却是乐曲思想感情的延续,这种“无声”给听众留 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体现音乐无穷的艺术魅力。“无声”是音乐艺术的最高境界,这种境 界是指音乐给人创造出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使人们的思想感情自由地流淌,这种境界的魅 力在于无声之处表达出乐声所难以表达的思想感情。白居易就在他的〈〈琵琶行〉〉中写道“此 时无声胜有声” 2“我用无垠/把我照亮”中的“无垠”是指什么? 明确:“无垠”是指“无限”,即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作者引用意大利诗人翁加雷蒂的诗句 来印证音乐的最高境界是“无垠”,音乐欣赏一般包括三个阶段:感官的欣赏,感情的欣赏 和理智的欣赏。此处的“无垠”指的是音乐欣赏的第三个阶段,也是音乐欣赏的最高境界。 欣赏者在前两个阶段获得的知觉形象作用于听者的感情,激起听者的想象和联想,使思维活 动突破时空界限,给音乐形象以更多的补充和丰富,产生一种意境。这就进入情感与意境结 合达到由情悟理的最高境界。说到底就是要达到这样的最高境界就是要求我们要用真心去体 会音乐,也就照应了中心:音乐就在你心中。 七写作手法 1 谁能说说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 引导:从有中心论点来看应该是篇议论文。那么它和普通的议论文一样吗? 明确:文艺随笔。其中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语言上有形象生动的特点。同学们会发现在这篇 文章中大量使用了修辞手法。如作者用“音乐象雷电一样,劈开你的心扉”来比喻音乐在人 们心中产生的共鸣;用“音乐是一个缤纷多彩的音响万花筒”来比喻音乐包涵量之大。又如, 作者引用意大利诗人的诗句来印证“无垠是音乐又一种神奇的魅力”。这些充满激情的语言 不仅有力地支撑着三个论点,更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与作者产生共鸣。这就是文艺随笔 与议论文的不同之处,它介于议论文与散文之间,兼有这两种文体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