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 第五章脉诊 云南中医学院中医诊断学教研室 主讲:鲁法庭
第五章 脉诊 中医诊断学 云南中医学院中医诊断学教研室 主讲: 鲁法庭
脉诊定义:医生用手指切按患者特定 部位的动脉,依应指形象了解病情, 辨别病证的诊察方法。 历史渊源:公元五世纪扁鹊、《内经》 三部九候”、《难经》“独取寸口” 张仲景“平脉辨证”、西晋王叔和 《脉经》为现存最早脉诊专著。 学习方法:熟悉基本知识、掌握基本 技能,反复训练,仔细体会
脉诊定义:医生用手指切按患者特定 部位的动脉,依应指形象了解病情, 辨别病证的诊察方法。 历史渊源:公元五世纪扁鹊、《内经》 “三部九候” 、《难经》“独取寸口” 、 张仲景“平脉辨证”、西晋王叔和 《脉经》为现存最早脉诊专著。 学习方法:熟悉基本知识、掌握基本 技能,反复训练,仔细体会
E感客 第一节诊脉概述 第二节正常脉象 第三节病理脉象 第四节诊脉的临床 运用及意义 复习思考题
第一节 诊脉概述 第二节 正常脉象 第三节 病理脉象 第四节 诊脉的临床 运用 及意义 复习思考题 主要内容
第一节诊脉概述 脉诊原理 诊脉部位 脉诊方法 脉象要素
脉诊原理 诊脉部位 脉诊方法 脉象要素 第一节 诊脉概述
脉诊原理 “脉象”的含义:脉动应指 的形象,或手指感觉到的脉搏跳 动的形象。是全身各脏臍相互协 调作用下,血液在脉内循行过程 中所表现
“脉象”的含义:脉动应指 的形象,或手指感觉到的脉搏跳 动的形象。是全身各脏腑相互协 调作用下,血液在脉内循行过程 中所表现 脉诊原理
与防象成有的因 >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 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 >其他脏腑与脉象形成的关系 肺主气,司呼吸 ●脾胃为后天之本 ●肝藏血 ●肾藏精,精化血,为元气之根
➢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 ➢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 ➢其他脏腑与脉象形成的关系 ⚫肺主气,司呼吸 ⚫ 脾胃为后天之本 ⚫肝藏血 ⚫肾藏精,精化血,为元气之根 与脉象形成有关的因素
肺主 血充脉盈 相 脾胃(为血 制约 生化之源)(搏么脉 象 气运血行 藏精 藏血调节血量 为元气之根主旒泄调畅气机 【脉象形成原理图】
脾胃(为血 心 生化之源) 脉搏 脉 象 应指 肺主 气朝 百脉 血充脉盈 气运血行 肝 藏血调节血量 主疏泄调畅气机 心血 心阴 心气 心阳 互相 制约 肾藏精 为元气之根 【脉象形成原理图】
阳候头角之气一一- 诊脉部位 一耳门候耳目之气 上部 巨候口齿之气 1、三部九 一-合谷候胸中之气一地 候诊法,又 寸口候肺一-天一4中部 神门候心 称遍诊法 见于《素问》 提示相应部 里 箕 肝 位、经络 下邵 候 太冲 脏腑病变。 冲阳一一人 一-太溪候肾一一一地 三部九候诊法示意图
1、三部九 候诊法,又 称遍诊法。 见于《素问》 提示相应部 位、经络、 脏腑病变。 二、诊脉部位
)人迎寸口法 对人迎和寸口脉象二部相参进 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三部诊法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常 用 寸口——脏腑 趺阳——胃气 太溪——肾气 现多用于寸口无脉者
(二)人迎寸口法 对人迎和寸口脉象二部相参进 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三)三部诊法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常 用: 寸口——脏腑 趺阳——胃气 太溪——肾气 现多用于寸口无脉者
四)寸口诊法 又称气口或脉口。单独切 按桡骨茎突内侧一段桡动脉的 搏动,根据其脉动形象,以推 测人体生理、病理状况的一种 诊察方法
(四)寸口诊法 又称气口或脉口。单独切 按桡骨茎突内侧一段桡动脉的 搏动,根据其脉动形象,以推 测人体生理、病理状况的一种 诊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