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5月阶段检测试题 注意事项:请把试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积累与运用(共14分)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力挽狂斓踌躇( chou chu) B.阔绰星宿(xi C.扣人心弦栩栩如生(xix) D.不屑置辨魁梧( kui wu) 2.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会宾客大宴请(适逢)满坐寂然(同“座”,座位) B.妇抚儿乳(喂奶)虽人有百手(即使) 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用力拉)曳屋许许声(拉) D.不能名其一处(说出) 两股战战(大腿)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美的一切总在瞬间,如同海市蜃楼般,也只是刹那间的一闪而过 B.上海华联超市出售染色馒头的恶性事件,实在是骇人听闻 C.经过科技工作者孜孜不倦的探索,“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终于出征深海。 D.野花肆意开放,花丛间常可见小而伶俐的麻褐色野兔,在那里追逐嬉戏,活灵活现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青年歌手大赛选手综合素质之所以整体不高的原因是不少歌手忽视文化学习造成的。 B.从这些小事,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世界。 C.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以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问题。 D.如何管理、认识、把握网络舆论场,已成为全世界各国既关注又十分头疼的问题 5.对下面这段话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在火车提速、网络盛行的今天,浅化一些深奥的历史,或者消解曾经的沉重,成了一个社 会普遍认可的选择。于是,大部分阅读都成了速读。快速阅读表面上看是阅读的时间和效 率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阅读的姿态问题,它直接决定了阅读的效果和质量。阅读是一个人 生的事业,关乎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和思维水平,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 值,”同样,未经艰苦的探究与深刻思考的阅读也是没有价值的阅读,它不能弥补缺失的 人文精神,也不能架构传统的价值观念,更不能塑造和培养一种高层次的审美理想和道德 规范 A.快速阅读是当今社会普遍认可的读书方式 B.阅读姿态直接决定了阅读的效果和质量。 C.一个人的思维水平的高低与他有无进行探究与思考的阅读有关。 D.探究与深刻思考的阅读还应是社会的主流。 6.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一个句子,正确的一项是()(2分)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 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享受审美乐趣
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 2015-2016 学年八年级语文 5 月阶段检测试题 注意事项:请把试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积累与运用(共 14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力挽狂斓 踌躇.. (chòu chú) B. 阔绰 星宿.(xiù) C. 扣人心弦 栩栩..如生( xǚxǚ ) D. 不屑置辨 魁梧..(kuí wú) 2.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会.宾客大宴请 (适逢 ) 满坐.寂然(同“座”,座位) B.妇抚儿乳.(喂奶) 虽.人有百手(即使) 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用力拉) 曳.屋许许声(拉) D.不能名.其一处 (说出) 两股.战战(大腿)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美的一切总在瞬间,如同海市蜃楼 ....般,也只是刹那间的一闪而过。 B.上海华联超市出售染色馒头的恶性事件,实在是骇人听闻 ....。 C.经过科技工作者孜孜不倦 ....的探索,“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终于出征深海。 D.野花肆意开放,花丛间常可见小而伶俐的麻褐色野兔,在那里追逐嬉戏,活灵活现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 分) A.青年歌手大赛选手综合素质之所以整体不高的原因是不少歌手忽视文化学习造成的。 B.从这些小事,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世界。 C.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以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问题。 D.如何管理、认识、把握网络舆论场,已成为全世界各国既关注又十分头疼的问题。 5. 对下面这段话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在火车提速、网络盛行的今天,浅化一些深奥的历史,或者消解曾经的沉重,成了一个社 会普遍认可的选择。于是,大部分阅读都成了速读。快速阅读表面上看是阅读的时间和效 率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阅读的姿态问题,它直接决定了阅读的效果和质量。阅读是一个人 一生的事业,关乎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和思维水平,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 值,”同样,未经艰苦的探究与深刻思考的阅读也是没有价值的阅读,它不能弥补缺失的 人文精神,也不能架构传统的价值观念,更不能塑造和培养一种高层次的审美理想和道德 规范。 A.快速阅读是当今社会普遍认可的读书方式。 B.阅读姿态直接决定了阅读的效果和质量。 C.一个人的思维水平的高低与他有无进行探究与思考的阅读有关。 D.探究与深刻思考的阅读还应是社会的主流。 6.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一个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 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享受审美乐趣
(1)获得思想启迪(2)有所感悟和思考(3)受到情感熏陶(4)加深理解和体验 A.(2)(1)(4)(3)B.(1)(4)(3)(2)C.(3)(2)(4)(1) D.(4)(2)(3)(1) 7.下列《水浒传》中的人物与故事情节搭配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武松——醉打蒋门神 B.林冲—一大闹野猪林 鲁达一一拳打镇关西 D.李逵一一中州劫法场 阅读与赏析(共46分) (一)赈灾(节选)(10分)钱泳 (清)嘉庆十有九年,江南大旱,地势视无锡为高,被灾尤剧。邑侯齐彦槐尝以事赴乡 窃见赤地数千里,民间炊无米,爨(cuan)无薪,汲无水,恻然忧之。夫官发常平仓谷。 平粜(tido)于民,便矣。然远在数千里之外者,不能为升斗之米来也。故官平粜,但 能惠近民,不能惠远民。殷富之家,以其余米平粜于其乡,远近咸便矣。然无升斗之资者, 不能籴(d1)也。故民平粜,但能惠次贫,不能惠极贫。以此,定图赈之法。至今岁三 月,计捐钱十有二万四千余缗(min)矣。而殷富之家,好行其德,复于其间为粥以赈 城乡设厂十余处,计所捐又不下万数千缗,饥民赖以全活者无算。呜呼,孰谓人心之淳 风俗之厚,今不若古哉 注:①爨:灶。②粜:卖粮食。③籴:买粮食 8.下列句中的“以”与“以其余米平粜于其乡”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以亿万计 B.策之不以其道 C.以此,定图赈之法。 不以千里称也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嘉庆十有九年() (2)但能惠近民( (3)爨无薪() (4)远近咸便矣(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孰谓人心之淳,风俗之厚,今不若古哉! 11.阅读全文后,你觉得齐彦槐具有怎样的情感和思想?请简要回答。(2分 (二)登科后孟郊(4分)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注】这首诗是孟郊四十六岁进士中第之后而作。 12.请解释“齷齪”、“放荡”在本诗中的含义。(2分)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⑴获得思想启迪 ⑵有所感悟和思考 ⑶受到情感熏陶⑷加深理解和体验 A. ⑵ ⑴ ⑷ ⑶ B. ⑴ ⑷ ⑶ ⑵ C. ⑶ ⑵ ⑷ ⑴ D. ⑷ ⑵ ⑶ ⑴ 7.下列《水浒传》中的人物与故事情节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武松——醉打蒋门神 B.林冲——大闹野猪林 C.鲁达——拳打镇关西 D.李逵——中州劫法场 二、阅读与赏析 (共 46 分) (一) 赈 灾(节选)(10 分)钱泳 (清)嘉庆十有九年,江南大旱,地势视无锡为高,被灾尤剧。邑侯齐彦槐尝以事赴乡, 窃见赤地数千里,民间炊无米,爨(cuàn )无薪,汲无水,恻然忧之。夫官发常平仓谷。 平粜(tiào )于民,便矣。然远在数千里之外者,不能为升斗之米来也。故官平粜,但 能惠近民,不能惠远民。殷富之家,以其余米平粜于其乡,远近咸便矣。然无升斗之资者, 不能籴(dí )也。故民平粜,但能惠次 贫,不能惠极贫。以此,定图赈之法。至今岁三 月,计捐钱十有二万四千余缗(mín )矣。而殷富之家,好行其德,复于其间为粥以赈, 城乡设厂十余处,计所捐又不下万数千缗,饥民赖以全活者无算。呜呼,孰谓人心之淳, 风俗之厚,今不若古哉! 注:①爨:灶 。②粜:卖粮食。③籴:买粮食 8.下列句中的“以”与“以其余米平粜于其乡”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以亿万计 B.策之不以其道 C.以此,定图赈之法。 D.不以千里称也。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嘉庆十有.九年( ) (2)但.能惠近民 ( ) (3)爨无薪. ( ) (4)远近..咸便矣 (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 分) 孰谓人心之淳,风俗之厚,今不若古哉! 11.阅读全文后,你觉得齐彦槐具有怎样的情感和思想?请简要回答。(2 分) (二)登科后 孟郊(4 分)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注】这首诗是孟郊四十六岁进士中第之后而作。 12.请解释 “龌龊”、“放荡”在本诗中的含义。(2 分) 13.“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 分)
(三)假如没有台风和闪电(6分) 人们不喜欢台风,也害怕闪电。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了台风和闪电,又将 怎样呢? 假如没有台风,全世界本已严重的水荒就会更加严重。台风能为人类送来大量的淡水 资源。据测算,一个直径不太大的台风,登陆时可带来近30亿吨降水。每年,台风给中 国、日本、印度、菲律宾、越南以及美国沿海地区带来的水量,往往要占到当年降水量的 25%以上。在炎热的季节里,台风暴雨的光临,可以缓解旱情,使作物焕发生机 假如没有台风,世界各地冷热将会更不均衡。赤道地区日照最多,气候炎热。台风最 大时速可达200千米,如果没有台风来驱散、带走这一地区的热量,热带便会更热,寒带 也会更冷,而温带将从地球上消失。 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将失去一位勤奋的“清洁工”。雷电交作时,空气中的部分氧气 会激变成臭氧。稀薄的臭氧不但不臭,而且能吸收大部分宇宙射线,使地球表面的生物免 遭紫外线过量照射的危害。闪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又可杀死大气中90%以上的细菌和微 生物,从而使空气变得更加纯净,更加清新宜人 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就将失去一座巨大的“化肥厂”。据估计,每年地球上空会出现 31亿多次闪电,平均每秒钟100次。每次放电,其电能高达52700千瓦时,连世界上最大 的电力装置都不能和它相比。空气中含有占总体积78%的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的氮气,闪 电时,电流高达10万安培,空气分子在瞬间被加热到3万摄氏度以上,致使大气中的氮 和氧化合,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继而转化生成二氧化氮:雨水又与二氧化氮反应生成 硝酸;含有微量硝酸的雨水降落地面后即是作物可以直接吸收的氮肥。据测算,全球每年 由雷雨(闪电)“合成”的氮肥达5亿吨。这5亿吨从天而降的化肥,相当于5万个年产 1万吨的化肥厂的产量总和。 14.第(5)段中划线的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15.第(2)段“往往要占到当年降水量的25%以上”这句话中的“往往”能否删去?为 什么?(2分) 16.请根据提示填空,简明地介绍雷雨(闪电)“制造”氮肥的过程。(2分) ②一氧化碳=>二氧化碳→③ →④硝酸+雨水=>氮肥 (四)一切皆有可能(4分) 顾成娟 ①水能流向天空吗?答曰:绝对不可能!可是,天上的彩云却正是地面流向天空的水 当水变成气体,它就能袅袅地“流”向天空。人生不也这样吗?不要以为自己没有升腾之 日,一切皆有可能。 ②一个小学即辍学、靠帮人推磨换书看的放牛娃,能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吗?在 般人看来,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但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正是50年前 的那个放牛娃。 ③一个高考数理化三科总成绩不足100分、复读都没有学校肯要的落榜生,他会成为
(三)假如没有台风和闪电(6 分) 人们不喜欢台风,也害怕闪电。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了台风和闪电,又将 怎样呢? 假如没有台风,全世界本已严重的水荒就会更加严重。台风能为人类送来大量的淡水 资源。据测算,一个直径不太大的台风,登陆时可带来近 30 亿吨降水。每年,台风给中 国、日本、印度、菲律宾、越南以及美国沿海地区带来的水量,往往要占到当年降水量的 25%以上。在炎热的季节里,台风暴雨的光临,可以缓解旱情,使作物焕发生机。 假如没有台风,世界各地冷热将会更不均衡。赤道地区日照最多,气候炎热。台风最 大时速可达 200 千米,如果没有台风来驱散、带走这一地区的热量,热带便会更热,寒带 也会更冷,而温带将从地球上消失。 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将失去一位勤奋的“清洁工”。雷电交作时,空气中的部分氧气 会激变成臭氧。稀薄的臭氧不但不臭,而且能吸收大部分宇宙射线,使地球表面的生物免 遭紫外线过量照射的危害。闪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又可杀死大气中 90%以上的细菌和微 生物,从而使空气变得更加纯净,更加清新宜人。 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就将失去一座巨大的“化肥厂”。据估计,每年地球上空会出现 31 亿多次闪电,平均每秒钟 100 次。每次放电,其电能高达 52700 千瓦时,连世界上最大 的电力装置都不能和它相比。空气中含有占总体积 78%的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的氮气,闪 电时,电流高达 10 万安培,空气分子在瞬间被加热到 3 万摄氏度以上,致使大气中的氮 和氧化合,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继而转化生成二氧化氮;雨水又与二氧化氮反应生成 硝酸;含有微量硝酸的雨水降落地面后即是作物可以直接吸收的氮肥。据测算,全球每年 由雷雨(闪电)“合成”的氮肥达 5 亿吨。这 5 亿吨从天而降的化肥,相当于 5 万个年产 1 万吨的化肥厂的产量总和。 14.第(5)段中划线的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 分) 15.第(2)段“往往要占到当年降水量的 25%以上”这句话中的“往往”能否删去?为 什么?(2 分) 16.请根据提示填空,简明地介绍雷雨(闪电)“制造”氮肥的过程。(2 分) ① →②一氧化碳=>二氧化碳→③ →④硝酸+雨水=>氮肥 (四)一切皆有可能(4 分) 顾成娟 ①水能流向天空吗?答曰:绝对不可能!可是,天上的彩云却正是地面流向天空的水, 当水变成气体,它就能袅袅地“流”向天空。人生不也这样吗?不要以为自己没有升腾之 日,一切皆有可能。 ②一个小学即辍学、靠帮人推磨换书看的放牛娃,能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吗?在 一般人看来,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但是,2012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正是 50 年前 的那个放牛娃。 ③一个高考数理化三科总成绩不足 100 分、复读都没有学校肯要的落榜生,他会成为
著名的记者和节目主持人吗?一般人看来也不大可能,但是,如今大红大紫的孟非正是当 年的那个落榜生 ④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地存在,总是同诸多其他事物发生着联系 因而其发展就具有多种可能性。丘吉尔说:“一个人活得愈长,他就愈能认识到一切取决 于机会,任何人哪怕只回顾一下十年前的经历,他就会看到,某些看似毫不重要的细节实 际上都左右了他的全部命运和前程。”世界充满偶然性,也充满奇迹,奇迹正是偶然性的 表现 ⑤一粒沙子偶然进入蚌中,想不到成为温润赛玉的珍珠:一粒种子偶然遗落在石缝间, 想不到长成黄山上气势如虹的迎客松;一滴水偶然被阳光蒸发,想不到成为自由飘动的云, 切皆有可能,世间充满偶然。“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是偶然;“众里寻 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偶然:“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 相识”,同样是偶然。偶然充满魅力,偶然创造神奇! ⑥既然一切都有可能,那我们就等天上掉馅饼吧! ⑦不!一切都有可能,一切也都可能是泡影。偶然进入蚌中的沙,若拒绝磨砺,不会 成为温润赛玉的珍珠;偶然遗于石缝的种子,若无韧如磐石之志,不会长成黄山上气势如 虹的迎客松;偶然被蒸发的水,若惧怕颠簸,也不会成为自由飘荡的云。没有“踏破铁鞋” 的痛苦,哪能体验到“全不费工夫”的快乐?没有“众里寻他千百度”的艰辛,又岂能有 “蓦然回首”的惊喜? ⑧也许现在的你是一株小草,但一切皆有可能的自信会助你长成参天大树:也许现在的你 是一朵无名的花儿,但一切皆有可能的付出会助你将来艳压群芳。朋友,一切皆有可能 我辈当努力 17.文章开头从水能流向天空的现象说起,有哪些作用?请写出两点。(2分) 8.本文②③两段,列举了 和孟非从高考落榜生 成为著名的记者、节目主持人两个事例,证明了 这一中心论点。(2分) (五)火车上的相遇(12分) 邓迎雪 大二的时候,他的生活就像一幅乱七八糟的调色板—一逃课、喝酒、玩网游、谈恋爱。很 忙,但都与学业无关 颓废、不求上进,他自己并不是没有警醒,只是计划容易,执行好难。他还是会隔三 岔五地玩个通宵 暑假,他原打算在学校补补功课,再打份工,可是朋友又邀他参加同学们的假期游 无奈,他只好再次搁置计划,登上了开往西安的列车。 正值暑运,车上人满为患,他们只买到两张卧铺票。大家只好轮换去休息,余下的就在硬 座车厢里打扑克,玩得不亦乐乎 列车在他家乡停靠的时候,看着窗外熟悉的风景,听着浓重的乡音,有那么一刹那, 他想起了在家务农的父母。每次打电话,他们都说一切都好,让他放心。他于是也就真的
著名的记者和节目主持人吗?一般人看来也不大可能,但是,如今大红大紫的孟非正是当 年的那个落榜生。 ④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地存在,总是同诸多其他事物发生着联系, 因而其发展就具有多种可能性。丘吉尔说:“一个人活得愈长,他就愈能认识到一切取决 于机会,任何人哪怕只回顾一下十年前的经历,他就会看到,某些看似毫不重要的细节实 际上都左右了他 的全部命运和前程。”世界充满偶然性,也充满奇迹,奇迹正是偶然性的 表现。 ⑤一粒沙子偶然进入蚌中,想不到成为温润赛玉的珍珠;一粒种子偶然遗落在石缝间, 想不到长成黄山上气势如虹的迎客松;一滴水偶然被阳光蒸发,想不到成为自由飘动的云。 一切皆有可能,世间充满偶然。“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是偶然;“众里寻 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偶然;“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 相识”,同样是偶然。偶然充满魅力,偶然创造神奇! ⑥既然一切都有可能,那我们就等天上掉馅饼吧! ⑦不!一切都有可能,一切也都可能是泡影。偶然进入蚌中的沙,若拒绝磨砺,不会 成为温润赛玉的珍珠;偶然遗于石缝的种子,若无韧如磐石之志,不会长成黄山上气势如 虹的迎客松;偶然被蒸发的水,若惧怕颠簸,也不会成为自由飘荡的云。没有“踏破铁鞋” 的痛苦,哪能体验到“全不费工夫”的快乐?没有“众里寻他千百度”的艰辛,又岂能有 “蓦然回首”的惊喜? ⑧也许现在的你是一株小草,但一切皆有可能的自信会助你长成参天大树;也许现在的你 是一朵无名的花儿,但一切皆有可能的付出会助你将来艳压群芳。朋友,一切皆有可能, 我辈当努力。 17.文章开头从水能流向天空的现象说起,有哪些作用?请写出两点。(2 分) 18.本文②③两段,列举了 和孟非从高考落榜生 成 为 著 名 的 记 者 、 节 目 主 持 人 两 个 事 例 , 证 明 了 这一中心论点。(2 分) (五)火车上的相遇(12 分) 邓迎雪 大二的时候,他的生活就像一幅乱七八糟的调色板——逃课、喝酒、玩网游、谈恋爱。很 忙,但都与学业无关。 颓废、不求上进,他自己并不是没有警醒,只是计划容易,执行好难。他还是会隔三 岔五地玩个通宵。 暑假,他原打算在学校补补功课,再打份工,可是朋友又邀他参加同学们的假期游。 无奈,他只好再次搁置计划,登上了开往西安的列车。 正值暑运,车上人满为患,他们只买到两张卧铺票。大家只好轮换去休息,余下的就在硬 座车厢里打扑克,玩得不亦乐乎。 列车在他家乡停靠的时候,看着窗外熟悉的风景,听着浓重的乡音,有那么一刹那, 他想起了在家务农的父母。每次打电话,他们都说一切都好,让他放心。他于是也就真的
放下心来,不再惦记……想到这里,他有些走神,直到有人催促他发牌,他才又沉浸到游 戏中。 凌晨三点,他带着浓重的困意去卧铺车厢休息,人太多,走道里挤满了困倦不堪的人 们,有好多农民工模样的人头枕在编织袋上。昏昏沉沉地进入梦乡。 在一节车厢的连接处,小小的空间里,人们横七竖八地或坐或躺。他忽然像针扎一样, 大声叫起来,只见他的父亲蜷在角落里,背倚着包裹,微仰着脸睡着 世界很大,有时却又很小,他竟会在这里和父亲相遇 父亲看见他也大吃一惊。父亲说,他是去郑州的建筑队干活,农活忙完了,正好出去 转转。望着父亲皱巴巴的汗衫,乱蓬蓬的头发,黝黑苍老的脸,他知道父亲故作轻松的话 语,是不想让他担心 父亲问他去哪里,他嗫嚅着说出行程。父亲却鼓励他,年轻人就该这样,“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嘛。想到亮红灯的功课,他不敢看父亲的眼睛 他劝说父亲不要再出去做工,父亲说,劳动惯了,闲不下来。父亲从不在他面前诉说 生活的苦,他也很少想过父亲的付出。现在,在这个拥挤不堪的列车上,看着年老的他背 着行李外出做工,他心里涌起一种难言的酸涩 那晚,父亲在他的卧铺位上睡得很香。送父亲下车后,他发现自己的口袋里多了200 元钱,两张皱皱巴巴、浸着汗渍的钞票,让他觉着沉重、烫手 他忽然就没有了岀游的兴致,那场旅行,他的眼前老是晃动着父亲满是皱纹的面容。 从风景区回来时,他在父亲打工的城市下了车。天闷热得像个大蒸笼,暑气滚滚,空 里冒着干渴的味道 在郊外的建筑工地,他见到了正在忙碌的父亲。工地刚施工不久,楼房才建起一层多 高。在机器的轰鸣声里,父亲正踩着用木板搭起的脚手架,叮叮当当地捆扎钢筋。看见他, 父亲急忙从脚手架上下来,心疼地责备他大热天里来工地做什么。看着父亲湿透的汗衫, 被暑热熏得黑红的脸膛,他直觉着嗓子发堵,不知是汗水还是泪水从他脸上滑下,流进嘴 里,咸涩的苦, 正说着话,有工友从身边走过。父亲自豪地介绍:“这是俺上大学的儿子。”那工友 又问在学校学的啥。“念的是计算机,开学就大三了。”父亲大声回答,又侧头看看他, 脸欣慰的幸福的笑。 他心里五味杂陈,想想那两门挂科的功课,无地自容 他在工地呆了两天,才知道,那天父亲在火车上把仅有的钱都留给了他,现在的生活 费是拿工钱代扣的。天气那么热,每天强体力的劳动,简单、粗糙的饭菜就是父亲全部的 生活内容,他苦劝父亲回家,他留下来做工。父亲有些生气:“俺是干庄稼活的,这点累 算啥,这哪是你读书人呆的地方,你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比啥都强。” 这些年,他变得浮躁无比,忘记了自己的来处。如今,父亲烈日下的汗水,一滴一滴 溅在他心里,唤醒了他沉睡的心。 那个暑假是他最难忘的一个假期,他感觉突然长大、成熟了许多。从此。他一步步踏 踏实实地走好自己的路,和从前顽劣的他判若两人 多年后,当他和父亲聊天,还常常会提到那年夏天。只是,他没有告诉父亲,如果没 有那次火车上的相遇,他不知还要挥霍多久的时光。(选自《青年文摘》2013年第3期) 19.请简要概括在“火车上的相遇”前后各写了什么内容。。(2分)
放下心来,不再惦记……想到这里,他有些走神,直到有人催促他发牌,他才又沉浸到游 戏中。 凌晨三点,他带着浓重的困意去卧铺车厢休息,人太多,走道里挤满了困倦不堪的人 们,有好多农民工模样的人头枕在编织袋上。昏昏沉沉地进入梦乡。 在一节车厢的连接处,小小的空间里,人们横七竖八地或坐或躺。他忽然像针扎一样, 大声叫起来,只见他的父亲蜷在角落里,背倚着包裹,微仰着脸睡着。 世界很大,有时却又很小,他竟会在这里和父亲相遇。 父亲看见他也大吃一惊。父亲说,他是去郑州的建筑队干活,农活忙完了,正好出去 转转。望着父亲皱巴巴的汗衫,乱蓬蓬的头发,黝黑苍老的脸,他知道父亲故作轻松的话 语,是不想让他担心。 父亲问他去哪里,他嗫嚅着说出行程。父亲却鼓励他,年轻人就该这样,“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嘛。想到亮红灯的功课,他不敢看父亲的眼睛。 他劝说父亲不要再出去做工,父亲说,劳动惯了,闲不下来。父亲从不在他面前诉说 生活的苦,他也很少想过父亲的付出。现在,在这个拥挤不堪的列车上,看着年老的他背 着行李外出做工,他心里涌起一种难言的酸涩。 那晚,父亲在他的卧铺位上睡得很香。送父亲下车后,他发现自己的口袋里多了 200 元钱,两张皱皱巴巴、浸着汗渍的钞票,让他觉着沉重、烫手。 他忽然就没有了出游的兴致,那场旅行,他的眼前老是晃动着父亲满是皱纹的面容。 从风景区回来时,他在父亲打工的城市下了车。天闷热得像个大蒸笼,暑气滚滚,空 气里冒着干渴的味道。 在郊外的建筑工地,他见到了正在忙碌的父亲。工地刚施工不久,楼房才建起一层多 高。在机器的轰鸣声里,父亲正踩着用木板搭起的脚手架,叮叮当当地捆扎钢筋。看见他, 父亲急忙从脚手架上下来,心疼地责备他大热天里来工地做什么。看着父亲湿透的汗衫, 被暑热熏得黑红的脸膛,他直觉着嗓子发堵,不知是汗水还是泪水从他脸上滑下,流进嘴 里,咸涩的苦。 正说着话,有工友从身边走过。父亲自豪地介绍:“这是俺上大学的儿子。”那工友 又问在学校学的啥。“念的是计算机,开学就大三了。”父亲大声回答,又侧头看看他, 一脸欣慰的幸福的笑。 他心里五味杂陈,想想那两门挂科的功课,无地自容。 他在工地呆了两天,才知道,那天父亲在火车上把仅有的钱都留给了他,现在的生活 费是拿工钱代扣的。天气那么热,每天强体力的劳动,简单、粗糙的饭菜就是父亲全部的 生活内容,他苦劝父亲回家,他留下来做工。父亲有些生气:“俺是干庄稼活的,这点累 算啥,这哪是你读书人呆的地方,你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比啥都强。” 这些年,他变得浮躁无比,忘记了自己的来处。如今,父亲烈日下的汗水,一滴一滴 溅在他心里,唤醒了他沉睡的心。 那个暑假是他最难忘的一个假期,他感觉突然长大、成熟了许多。从此。他一步步踏 踏实实地走好自己的路,和从前顽劣的他判若两人。 多年后,当他和父亲聊天,还常常会提到那年夏天。只是,他没有告诉父亲,如果没 有那次火车上的相遇,他不知还要挥霍多久的时光。(选自《青年文摘》2013 年第 3 期) 19.请简要概括在“火车上的相遇”前后各写了什么内容。(2 分)
20.赏析划线句子。(4分) (1)他嗫嚅着说出行程 (2)天闷热得像个大蒸笼,暑气滚滚,空气里冒着干渴的味道。 21.请结合短文内容,说说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22.通读全文,理解“如今,父亲烈日下的汗水,一滴一滴溅在他心里,唤醒了他沉睡的 心。”一句的含义。(3分) 六)(10分) 23.根据课文默写。(10分) 高斋闻雁来 怅望青田云水遥。 ③蓬莱文章建安骨, ④浊酒一杯家万里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⑥ 泥香带落花 ⑦人有百口,口有百舌 火爆声,呼呼风声 又夹百千求救 抢夺声,泼水声。 表达与交流(共40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学习,我们需要完成一次次的知识答卷:成长,我们需要完成一次次的人生答卷……请以 “答卷”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不套作,不抄袭,不在文中出现真实的姓名
20.赏析划线句子。(4 分) (1)他嗫嚅着说出行程。 (2)天闷热得像个大蒸笼,暑气滚滚,空气里冒着干渴的味道。 21.请结合短文内容,说说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3 分) 22.通读全文,理解“如今,父亲烈日下的汗水,一滴一滴溅在他心里,唤醒了他沉睡的 心。”一句的含义。(3 分) (六)(10 分) 23.根据课文默写。(10 分) ① ,高斋闻雁来。 ② ,怅望青田云水遥。 ③蓬莱文章建安骨, 。 ④浊酒一杯家万里, 。 ⑤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⑥ ,泥香带落花。 ⑦人有百口,口有百舌, 。 ⑧ ,火爆声,呼呼风声, ;又夹百千求救 声, ,抢夺声,泼水声。 三、表达与交流 (共 40 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学习,我们需要完成一次次的知识答卷;成长,我们需要完成一次次的人生答卷……请以 “答卷”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记叙文。 要求:不套作,不抄袭,不在文中出现真实的姓名
八年级语文阶段练习卷2016.5 积累与运用(共14分) 1.(2分)B2.(2分)C3.(2分)D4.(2分)C 5.(2分)D6.(2分)A7.(2分)B 二、阅读与赏析(共49分) (一)(12分)8.(2分)D 9.(4分)①通“又”②只③柴④远近的百姓(人 10.(2分)谁说人心、风俗的淳厚,现在不如古代呢!(得分点:“孰”,句式。) 11.(2分)具有侧隐之心(或“能关心百姓疾苦”),考虑民生问题全面(深刻) (二) 12、(2分)龌龊:指处境不如意,思想上拘谨局促。放荡: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3.(2分)描绘出诗人中第后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他心花怒放的得 意之情 (三)(4分) 14.(2分)列数字、作比较。准确、突出地说明了闪电的放电量巨大,假如没有闪电,人 类就将失去一座巨大的“化肥厂”。评分标准:说明方法1分,作用1分。只写一种说明 方法、作用分析不具体酌性扣分。 15.(2分)不能。“往往”是指通常情况,但不排除有些年份台风带来的水分不足25%的 特殊情况,如果删去就变成一定会占25%以上,这与事实不符,“往往”体现了说明文语 言的准确性。评分标准:只判断无分析不给分,只分析不判断或分析不具体给1分。 16.(2分)①氮+氧=〉一氧化碳 ③二氧化氮+雨水→>硝酸 (四)(5分)17.(2分,写出两点即可)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充 当论据 18.(2分)莫言从放牛娃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切皆有可能 (五)(12分) 19.(2分)(1)他的颓废不求上进 (2)他与父亲在工地上的交谈 20.(4分)(1)神态描写,表现了他因担心父亲责怪而不安与惶恐心理,对父亲的愧疚与 自责。(2)景物描写、比喻。形象的写出了天气的闷热,表现了他内心的烦躁不安,为 下文父亲工作艰辛下伏笔。 21.(3分写出3点即可,特点和举例各0.5分)①宽厚慈爱,如…②吃苦耐劳,如… ③教子有方,如……④望子成龙,如… 22.(3分)父亲艰辛的劳作、宽厚的胸怀感化了不求上进的他,让他突然长大了许多,成 熟了许多,决定踏踏实实走好自己的路。 清朝嘉庆十九年,江南大旱,无锡地势较高,受到的旱灾尤其严重。邑侯齐彦槐曾经有事 去乡下,看见几千里大地空无所有,民间没有粮食用来做饭,锅下面没有薪柴,没有水可 取用,为此感到悲痛担忧。官府像平日一样发放粮食。平价卖给百姓,比较方便。然而, 远在几千里之外的地方,不可能因为一点粮食来到城里。所以官府平价出售粮食,仅仅能 够惠及住在近处的百姓,不能惠及住在远处的百姓。殷富人家,把他们的粮食在乡下平价 出售,那么远近都方便了。然而没有一定钱财的人,不能买进粮食。所以有人平价出售粮 食,仅仅只能惠及比较贫穷的人,不能惠及非常贫穷的人。因为这,齐彦槐制定了安排赈
八年级语文阶段练习卷 2016 .5 一、积累与运用(共 14 分) 1.(2 分)B 2.(2 分)C 3.(2 分)D 4.(2 分)C 5.(2 分)D 6.(2 分)A 7.(2 分)B 二、阅读与赏析 (共 49 分) (一)(12 分)8.(2 分)D 9.(4 分)①通“又” ②只 ③柴 ④远近的百姓(人) 10.(2 分)谁说人心、风俗的淳厚,现在不如古代呢!(得分点:“孰”,句式。) 11.(2 分)具有侧隐之心(或“能关心百姓疾苦”),考虑民生问题全面(深刻) (二) 12、(2 分)龌龊:指处境不如意,思想上拘谨局促。放荡: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13.(2 分)描绘出诗人中第后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酣畅淋 漓地抒发了他心花怒放的得 意之情。 (三)(4 分) 14.(2 分)列数字、作比较。准确、突出地说明了闪电的放电量巨大,假如没有闪电,人 类就将失去一座巨大的“化肥厂”。评分标准:说明方法 1 分,作用 1 分。只写一种说明 方法、作用分析不具体酌性扣分。 15.(2 分)不能。“往往”是指通常情况,但不排除有些年份台风带来的水分不足 25%的 特殊情况,如果删去就变成一定会占 25%以上,这与事实不符,“往往”体现了说明文语 言的准确性。 评分标准:只判断无分析不给分,只分析不判断或分析不具体给 1 分。 16.(2 分)①氮+氧=>一氧化碳 ③二氧化氮+雨水=>硝酸 (四)(5 分) 17.(2 分,写出两点即可)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充 当论据 18.(2 分)莫言从放牛娃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一切皆有可能 (五)(12 分) 19.(2 分)(1)他的颓废不求上进 (2)他与父亲在工地上的交谈 20.(4 分)(1)神态描写,表现了他因担心父亲责怪而不安与惶恐心理,对父亲的愧疚与 自责。 (2)景物描写、比喻。形象的写出了天气的闷热,表现了他内心的烦躁不安,为 下文父亲工作艰辛下伏笔。 21.(3 分 写出 3 点即可,特点和举例各 0.5 分)①宽厚慈爱,如……②吃苦耐劳,如…… ③教子有方,如……④望子成龙,如…… 22.(3 分)父亲艰辛的劳作、宽厚的胸怀感化了不求上进的他,让他突然长大了许多,成 熟了许多,决定踏踏实实走好自己的路。 清朝嘉庆十九年,江南大旱,无锡地势较高,受到的旱灾尤其严重。邑侯齐彦槐曾经有事 去乡下,看见几千里大地空无所有,民间没有粮食用来做饭,锅下面没有薪柴,没有水可 取用,为此感到悲痛担忧。官府像平日一样发放粮食。平价卖给百姓,比较方便。然而, 远在几千里之外的地方,不可能因为一点粮食来到城里。所以官府平价出售粮食,仅仅能 够惠及住在近处的百姓,不能惠及住在远处的百姓。殷富人家,把他们的粮食在乡下平价 出售,那么远近都方便了。然而没有一定钱财的人,不能买进粮食。所以有人平价出售粮 食,仅仅只能惠及比较贫穷的人,不能惠及非常贫穷的人。因为这,齐彦槐制定了安排赈
灾的办法。到了今年三月,共计捐钱十二万四千多缗了。然而殷富人家,喜欢做善事,又 在受灾的期间用粥来赈济,城里乡下设粥厂十多处,共计所捐的又不少于几万千缗,饥民 靠此活命的人不计其数。哎呀,谁说人心的淳朴,风俗的淳厚,现在不如古代呢!
灾的办法。到了今年三月,共计捐钱十二万四千多缗了。然而殷富人家,喜欢做善事,又 在受灾的期间用粥来赈济,城里乡下设粥厂十多处,共计所捐的又不少于几万千缗,饥民 靠此活命的人不计其数。哎呀,谁说人心的淳朴,风俗的淳厚,现在不如古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