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西南师范大学:《实验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17章 环境心理学实验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18,文件大小:421.5KB,团购合买
一、目的要求: 了解环境心理学的实验研究 二、讲授内容: (一)引言 (二)变量介绍 (三)实验主题与研究范例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第17章环境心理学实验 、目的要求 了解环境心理学的实验研究 、讲授内容: (一)引言 (二)变量介绍 三)实验主题与研究范例 、环境心理学研究的变量 (一)因变量 环境心理学家除了记录可观察的行为之外,还常常记录感情和情绪。这些内 部状态可由等级量表推论而知。因此,一项对拥挤的研究可能会让人们评定诸如 他们对硏究中其他人的观点、体验的舒适性以及对房间大小的感觉等事情。然而 仅仅用一些描述性的名称来标定一个量表,并不能保证这个量表可以测量,并且 仅可以测量人类经验的特定方面。试考虑如下的一个等级评定问题,对该问题读 者必须在1-5的数字中圈出一个: 谈到形体的吸引力,我的合作者是 非常漂亮 非常难看 12345 被试的反映往往会受非形体方面的行为特征所影响。一位乐于助人和合作的 合作者会被认为比侮辱人的和粗鲁的同一位合作者(在一个不同的实验条件中) 在外表上更有吸引力 (二)自变量 在有关拥挤、空间行为和领属范围中通常操纵密度,密度一般被定义为每单 位面积上的人数,例如每10平方米6个人。由于我们可以统计人数、测量面积, 所以,这样定义的密度满足了我们对一个清晰的操作定义的要求。因为密度有两 个组成成分,所以我们可以用两种途径来操纵它。第一,我们可以使人数保持恒 定而变化容纳他们的房间大小。第二,我们保持房间大小的恒定而改变房间内的 人数。虽然乍一看似乎这两种对密度的操纵相同,但结果是它们在行为和感情上 有不同的影响(例如,参见 Marshall z和 Heslin,1975)。 所以这种普通的操作定义,尽管明确和清楚,但由于它混淆了两个独立的变 量:人数和空间大小,所以是不完整的。例如,如果密度是通过保持房间大小恒 定和增加入数来操纵的,那么我们不知道观察到的差异最好是归因于密度的影响 还是人数的影响。由于心理密度常常是与物理密度不同的事实,故而这个问题变

第 17 章环境心理学实验 一、目的要求: 了解环境心理学的实验研究 二、讲授内容: (一)引言 (二)变量介绍 (三)实验主题与研究范例 一、环境心理学研究的变量 (一)因变量 环境心理学家除了记录可观察的行为之外,还常常记录感情和情绪。这些内 部状态可由等级量表推论而知。因此,一项对拥挤的研究可能会让人们评定诸如 他们对研究中其他人的观点、体验的舒适性以及对房间大小的感觉等事情。然而 仅仅用一些描述性的名称来标定一个量表,并不能保证这个量表可以测量,并且 仅可以测量人类经验的特定方面。试考虑如下的一个等级评定问题,对该问题读 者必须在 1—5 的数字中圈出一个: 谈到形体的吸引力,我的合作者是: 非常漂亮 非常难看 1 2 3 4 5 被试的反映往往会受非形体方面的行为特征所影响。一位乐于助人和合作的 合作者会被认为比侮辱人的和粗鲁的同一位合作者(在一个不同的实验条件中) 在外表上更有吸引力。 (二)自变量 在有关拥挤、空间行为和领属范围中通常操纵密度,密度一般被定义为每单 位面积上的人数,例如每 10 平方米 6 个人。由于我们可以统计人数、测量面积, 所以,这样定义的密度满足了我们对一个清晰的操作定义的要求。因为密度有两 个组成成分,所以我们可以用两种途径来操纵它。第一,我们可以使人数保持恒 定而变化容纳他们的房间大小。第二,我们保持房间大小的恒定而改变房间内的 人数。虽然乍一看似乎这两种对密度的操纵相同,但结果是它们在行为和感情上 有不同的影响(例如,参见 Marshall 和 Heslin,1975)。 所以这种普通的操作定义,尽管明确和清楚,但由于它混淆了两个独立的变 量:人数和空间大小,所以是不完整的。例如,如果密度是通过保持房间大小恒 定和增加入数来操纵的,那么我们不知道观察到的差异最好是归因于密度的影响 还是人数的影响。由于心理密度常常是与物理密度不同的事实,故而这个问题变

得更加复杂。被拥挤的感觉不但与物理密度有关,而且也与社会情境有关 ( Rapoport,1975)。一个拥挤的迪斯科舞会比同样拥挤的地铁车厢要感觉舒服得 多 环境心理学家们研究的另一类自变量可归为紧张刺激物类:那些引发紧张情 境的动因。强噪音、髙温及空气污染,都是这类自变量的例子。 (三)控制变量 环境心理学中进行的硏究往往缺乏像心理学实验室硏究中那样精心控制的 变量。尽管环境的总体物理特征,如室内温度,是被控制的,但那些更细微的变 量,比如参与者们的相对位置(肩并肩或面对面)却往往被忽视了。这一缺憾在现 场研究中格外明显,因为现场研究的根本特点决定了它不可能允许实验者更多地 控制环境。进行现场硏究的环境心理学家们清楚地了解这一问题,但认为相对于 更人为的实验室环境来说,现场情境在更大程度上的真实性是对这一缺憾的充分 补偿。 、实验结果的普遍性问题 任何实验就其本身而言是永无止境的。实验是通向预测和解释行为这一最终 日标的道路上的台阶。除非过去实验的结果可以被应用到新情境中,否则实验毫 无价值。所以建构解释电流的模型就不仅仅只涉及在实验室中硏究的少量电子, 而且也涉及你屋里墙上插座中的电子 判定实验有用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它的代表性。有代表性的实验可以允许我们 把它们的发现推广到更多的普遍情景中去。当研究者们发现烟焦油会使实验狗致 癌时,许多吸烟者认为这种实验只证明狗不该吸烟。简言之.他们怀疑这些发现 的代表性并且不相信这些结果可以推广到人类。然而后继的研究证实了这些早期 的发现。现在,一般的外科医生对吸烟的危害都深信不疑,以至于所有的香烟包 装上都必须标上对消费者的警告。 香烟-犬实验是把从一个样本中得到的结果普遍推广到不同样本或不同人群 的一个例子。我们把这称为样本普遍性。它以不同的形式出现。研究最多的人类 被试是学习心理学导论课程的大学生,作为他们教育过程的一部分,他们常常被 要求参与几个实验。假设我们刚刚完成了一个关于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的方法的 研究,所用的小样本被试来自赖斯大学选修心理学导论的学生。如果这样的研究 得出了适宜的结果,那么它在教育上会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首先,在得出这些意 义之前,需要回答几个有关样本普遍性的问题。第一,这些结果在所有选修心理 学导论的赖斯大学的学生中是典型的或有代表性的吗?如果我们的样本只由男性 被试组成,可能的回答为“不是”。即使我们的抽样程序使我们能够对第一个问

得更加复杂。被拥挤的感觉不但与物理密度有关,而且也与社会情境有关 (Rapoport,1975)。一个拥挤的迪斯科舞会比同样拥挤的地铁车厢要感觉舒服得 多。 环境心理学家们研究的另一类自变量可归为紧张刺激物类:那些引发紧张情 境的动因。强噪音、高温及空气污染,都是这类自变量的例子。 (三)控制变量 环境心理学中进行的研究往往缺乏像心理学实验室研究中那样精心控制的 变量。尽管环境的总体物理特征,如室内温度,是被控制的,但那些更细微的变 量,比如参与者们的相对位置(肩并肩或面对面)却往往被忽视了。这一缺憾在现 场研究中格外明显,因为现场研究的根本特点决定了它不可能允许实验者更多地 控制环境。进行现场研究的环境心理学家们清楚地了解这一问题,但认为相对于 更人为的实验室环境来说,现场情境在更大程度上的真实性是对这一缺憾的充分 补偿。 二、实验结果的普遍性问题 任何实验就其本身而言是永无止境的。实验是通向预测和解释行为这一最终 日标的道路上的台阶。除非过去实验的结果可以被应用到新情境中,否则实验毫 无价值。所以建构解释电流的模型就不仅仅只涉及在实验室中研究的少量电子, 而且也涉及你屋里墙上插座中的电子。 判定实验有用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它的代表性。有代表性的实验可以允许我们 把它们的发现推广到更多的普遍情景中去。当研究者们发现烟焦油会使实验狗致 癌时,许多吸烟者认为这种实验只证明狗不该吸烟。简言之.他们怀疑这些发现 的代表性并且不相信这些结果可以推广到人类。然而后继的研究证实了这些早期 的发现。现在,一般的外科医生对吸烟的危害都深信不疑,以至于所有的香烟包 装上都必须标上对消费者的警告。 香烟-犬实验是把从一个样本中得到的结果普遍推广到不同样本或不同人群 的一个例子。我们把这称为样本普遍性。它以不同的形式出现。研究最多的人类 被试是学习心理学导论课程的大学生,作为他们教育过程的一部分,他们常常被 要求参与几个实验。假设我们刚刚完成了一个关于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的方法的 研究,所用的小样本被试来自赖斯大学选修心理学导论的学生。如果这样的研究 得出了适宜的结果,那么它在教育上会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首先,在得出这些意 义之前,需要回答几个有关样本普遍性的问题。第一,这些结果在所有选修心理 学导论的赖斯大学的学生中是典型的或有代表性的吗?如果我们的样本只由男性 被试组成,可能的回答为“不是”。即使我们的抽样程序使我们能够对第一个问

题回答“是”,我们仍然没有摆脱麻烦。这些结果能在一般意义上代表赖斯大学 的学生吗?同样,如果我们的样本仅仅由赖斯的新生组成,我们不能确保赖斯的 高年级学生会得出同样的结果。而且,即使我们的结果可以推广到赖斯的所有大 学生们,那么除非它能够证明全国的大学生都可以从中受益,否则在阅读方法方 面开始一个较大的改变可能仍不值得。即使如此,我们可能还会怀疑高中和初中 的学生是否也能应用这种新的阅读方法。很明显,一个单独的实验将很难推广到 所有与此有关的群体中去 关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普遍性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环境压力可以被诸如提 髙温度、提高噪音水平以及在实验前的晚上剥夺一个人的睡眠等多种多样的方法 来引起。由于我们关注的是一般意义上的环境压力,而不是噪音、温度和睡眠剥 夺的具体影响,所以我们必须确保对这些相关的自变量的不同操作能够使得我们 得出关于压力的有代表性的结论。我们把这称为变量代表性。比如说,我们关心 气温对城市骚乱的影响:长期的炎炎夏日会导致攻击行为吗?当在实验室中研究 这一问题时( Baron和Be,1976),我们发现高温并不必然地导致攻击行为的增 加,但在我们能够拒绝这一关于夏季城市问题的解释并转向其他假设(例如,在 夏季的日子里,更多的年轻人在街上闲逛。)之前,我们必须确保自变量和因变 量能从实验室中推广到城市的情境中。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愿意接受实验室中华 氏95度的温度等同于城市街道中的相同温度这一主张,但是当我们涉及一般的 实验室中的攻击性测量时,这一等同就不是那么明显了。 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是让被试对一个研究的配合者施加一个电击,(参见图 14-3)实际上并没有施加任何电击,但实验者希望被试认为他或她正在控制一个 电击。)更高的电击强度和更长的电击时间被认为是更强攻击性的证明。那么按 个钮所表现出来的攻击与向一个商店橱窗投掷石头或者用步枪阻击警察和消 防队员中的攻击是相同的吗(图14-4)?尽管最终的结果一一伤害他人一一在实 验室内外的攻击行为中看起来似乎是相同的,但城市的无序可能给攻击增加了另 个维度。在实验室中建立一个物理的模拟,如老鼠被训练得会“储藏”钱,并 不必然意味着心理上的一致。正是在确定变量的代表性时的巨大困难使得许多环 境心理学家从实验室研究转向现场研究,尽管事实上这样做的结果是较少的实验 控制。 在本章中,我们介绍四项有关拥挤的研究并将详细考察它们的结果是如何被 推广的。第一项研究以动物为被试,其余的三项都以人为被试。三项以人为被试 的研究区别在于:一项是建立在社会学家们的人口统计数据的基础上,一项运用 以实验控制代替过去的那种统计控制的现场研究技术,而另一项则是实验室实

题回答“是”,我们仍然没有摆脱麻烦。这些结果能在一般意义上代表赖斯大学 的学生吗?同样,如果我们的样本仅仅由赖斯的新生组成,我们不能确保赖斯的 高年级学生会得出同样的结果。而且,即使我们的结果可以推广到赖斯的所有大 学生们,那么除非它能够证明全国的大学生都可以从中受益,否则在阅读方法方 面开始一个较大的改变可能仍不值得。即使如此,我们可能还会怀疑高中和初中 的学生是否也能应用这种新的阅读方法。很明显,一个单独的实验将很难推广到 所有与此有关的群体中去。 关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普遍性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环境压力可以被诸如提 高温度、提高噪音水平以及在实验前的晚上剥夺一个人的睡眠等多种多样的方法 来引起。由于我们关注的是一般意义上的环境压力,而不是噪音、温度和睡眠剥 夺的具体影响,所以我们必须确保对这些相关的自变量的不同操作能够使得我们 得出关于压力的有代表性的结论。我们把这称为变量代表性。比如说,我们关心 气温对城市骚乱的影响:长期的炎炎夏日会导致攻击行为吗?当在实验室中研究 这一问题时(Baron 和 Bell,1976),我们发现高温并不必然地导致攻击行为的增 加,但在我们能够拒绝这一关于夏季城市问题的解释并转向其他假设(例如,在 夏季的日子里,更多的年轻人在街上闲逛。)之前,我们必须确保自变量和因变 量能从实验室中推广到城市的情境中。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愿意接受实验室中华 氏 95 度的温度等同于城市街道中的相同温度这一主张,但是当我们涉及一般的 实验室中的攻击性测量时,这一等同就不是那么明显了。 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是让被试对一个研究的配合者施加一个电击,(参见图 14-3)(实际上并没有施加任何电击,但实验者希望被试认为他或她正在控制一个 电击。)更高的电击强度和更长的电击时间被认为是更强攻击性的证明。那么按 一个钮所表现出来的攻击与向一个商店橱窗投掷石头或者用步枪阻击警察和消 防队员中的攻击是相同的吗(图 14-4)?尽管最终的结果——伤害他人——在实 验室内外的攻击行为中看起来似乎是相同的,但城市的无序可能给攻击增加了另 一个维度。在实验室中建立一个物理的模拟,如老鼠被训练得会“储藏”钱,并 不必然意味着心理上的一致。正是在确定变量的代表性时的巨大困难使得许多环 境心理学家从实验室研究转向现场研究,尽管事实上这样做的结果是较少的实验 控制。 在本章中,我们介绍四项有关拥挤的研究并将详细考察它们的结果是如何被 推广的。第一项研究以动物为被试,其余的三项都以人为被试。三项以人为被试 的研究区别在于:一项是建立在社会学家们的人口统计数据的基础上,一项运用 以实验控制代替过去的那种统计控制的现场研究技术,而另一项则是实验室实 验

图14-3一台研兌攻击的实验空中最典型的电击器 按钮控制(假设的)电击强度。(Q]983Text-Eye) 图14-4一个菲实验空情境中的攻击 你认为这与图14-3中测定的是同一种攻击吗?

动物中的拥挤:实骖室研究 卡尔霍恩(1962,196,1971)在国家精神健康研究所进行了一个长期的系列 研究,得出了一些有关老鼠拥挤的长期影响的惊人发现。卡尔霍恩把他的老鼠放 在一个有4个隔间的“老鼠空间”中(参见图14-5)。由于隔间1和4没有被连接 七只 鹤烛 起 来,于是它们成了死端,老鼠则聚集在隔间2和3中。这种过度的拥挤导致了 些病理行为的出现。在隔间2和3中,幼鼠的死亡率高达96%。雌鼠无法建造 适宜的巢穴,并且常常丢弃幼鼠。这些幼鼠在它们被丢弃的地方死去,而且常被 成年老鼠吃掉。高的死亡率对于老鼠的空间来说有极深刻的含义。雄鼠同时也表

动物中的拥挤:实验室研究 卡尔霍恩(1962,1966,1971)在国家精神健康研究所进行了一个长期的系列 研究,得出了一些有关老鼠拥挤的长期影响的惊人发现。卡尔霍恩把他的老鼠放 在一个有 4 个隔间的“老鼠空间”中(参见图 14-5)。由于隔间 l 和 4 没有被连接 起 来,于是它们成了死端,老鼠则聚集在隔间 2 和 3 中。这种过度的拥挤导致了一 些病理行为的出现。在隔间 2 和 3 中,幼鼠的死亡率高达 96%。雌鼠无法建造 适宜的巢穴,并且常常丢弃幼鼠。这些幼鼠在它们被丢弃的地方死去,而且常被 成年老鼠吃掉。高的死亡率对于老鼠的空间来说有极深刻的含义。雄鼠同时也表

现出怪诞的性行为。最古怪的老鼠被卡尔霍恩称为“刺探者”。这些刺探者并不 进行正常的鼠类求爱活动,它们会将雌鼠追逐到它们吃死去幼鼠的洞穴中。所以, 自变量(高密度)导致了古怪的母性行为和性行为(因变量)的发生。 至少可以说、这些结果是极令人吃惊的。如果推广到人类的拥挤问题上,它 们强烈地暗示了过度拥挤将最终毁灭我们今日所认识的社会。但是在我们为了宽 敞的空间放弃找们高耸的公寓大楼之前,先让我们考虑一下对人类进行的一些研 究 人的拥挤:相关的人口统计学研究 卡尔霍恩用老鼠进行的研究意味着高密度导致病理行为。由于对于一位研究 者来说,像卡尔霍恩拥挤老鼠那样把人长期拥挤在一起是极不道德的,所以一项 类似于卡尔霍恩实验的直接实验验证是不可能的。但是,在我们的大城市中有一 些社会形成的高人口密度区,观察这些现实世界中密度的影响无疑是合乎情理 的。研究这种真实情境的优点是我们在推广结果的方面困难要小得多。例如,从 个城市推广到另一个城市比从一个实验室推广到一个城市的困难要小得多。不 利之处是对白变量和可能的无关变量几乎没有任何实验控制。当实验控制不可行 的时候,一个解决的方法是事后统计控制 这就是埃文斯、帕尔塞思、莱波和马丁(1989)在印度普内研究拥挤和社会退 缩时采取的方法。这些研究者假设,人们通过从社会交往中退缩来对待拥挤,而 这将相应地削弱社会联系并导致更差的心理健康。通过一个涉及家庭和朋友关系 的调查表(40个项目)来测量社会支持。通过询问是否在过去的两个月中曾体验过 特定症状的附加面谈项目来测量心理症状。被试是175名居住在印度普内的男性 家长 评估结果的统计技术是相关。使用相关考察大范围的自变量,以避免产生低 相关的全距限制是很重要的。因为研究是在印度进行的.居住密度从每个房间 l1人到2人,比在美国可以得到的典型密度范围大得多Gale, Grove和 McPherson,1972)。 图146表明了在密度和心理症状之间以及密度和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两 个相关系数在统计上均达到了0.05的显著水平。正相关表明密度的增加会伴随 着更多的心理症状,而负相关则表明密度的增加伴随着社会支持的减少。这一种 关系在图5中也同样显示出来了,在该图中密度被分成三类:低(每室少于1.6 人)、中(1.6-3.25人)和高(多于3.25人)。 由于这是一个相关研究,我们不能就此认为人口密度会导致心理症状和减少 社会支持。具有上述特征的人们会选择居住高密度房间在逻辑上是可能的。人口

现出怪诞的性行为。最古怪的老鼠被卡尔霍恩称为“刺探者”。这些刺探者并不 进行正常的鼠类求爱活动,它们会将雌鼠追逐到它们吃死去幼鼠的洞穴中。所以, 自变量(高密度)导致了古怪的母性行为和性行为(因变量)的发生。 至少可以说、这些结果是极令人吃惊的。如果推广到人类的拥挤问题上,它 们强烈地暗示了过度拥挤将最终毁灭我们今日所认识的社会。但是在我们为了宽 敞的空间放弃找们高耸的公寓大楼之前,先让我们考虑一下对人类进行的一些研 究。 人的拥挤:相关的人口统计学研究 卡尔霍恩用老鼠进行的研究意味着高密度导致病理行为。由于对于一位研究 者来说,像卡尔霍恩拥挤老鼠那样把人长期拥挤在一起是极不道德的,所以一项 类似于卡尔霍恩实验的直接实验验证是不可能的。但是,在我们的大城市中有一 些社会形成的高人口密度区,观察这些现实世界中密度的影响无疑是合乎情理 的。研究这种真实情境的优点是我们在推广结果的方面困难要小得多。例如,从 一个城市推广到另一个城市比从—个实验室推广到一个城市的困难要小得多。不 利之处是对白变量和可能的无关变量几乎没有任何实验控制。当实验控制不可行 的时候,一个解决的方法是事后统计控制。 这就是埃文斯、帕尔塞思、莱波和马丁(1989)在印度普内研究拥挤和社会退 缩时采取的方法。这些研究者假设,人们通过从社会交往中退缩来对待拥挤,而 这将相应地削弱社会联系并导致更差的心理健康。通过一个涉及家庭和朋友关系 的调查表(40 个项目)来测量社会支持。通过询问是否在过去的两个月中曾体验过 特定症状的附加面谈项目来测量心理症状。被试是 175 名居住在印度普内的男性 家长。 评估结果的统计技术是相关。使用相关考察大范围的自变量,以避免产生低 相关的全距限制是很重要的。因为研究是在印度进行的.居住密度从每个房间 11 人到 2 人,比在美国可以得到的典型密度范围大得多(Galle,Grove 和 McPherson,1972)。 图 14-6 表明了在密度和心理症状之间以及密度和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两 个相关系数在统计上均达到了 0.05 的显著水平。正相关表明密度的增加会伴随 着更多的心理症状,而负相关则表明密度的增加伴随着社会支持的减少。这一种 关系在图 5 中也同样显示出来了,在该图中密度被分成三类:低(每室少于 1.6 人)、中(1.6-3.25 人)和高(多于 3.25 人)。 由于这是一个相关研究,我们不能就此认为人口密度会导致心理症状和减少 社会支持。具有上述特征的人们会选择居住高密度房间在逻辑上是可能的。人口

统计学研究不能像在实验室研究通常所做的那样将人们随机分派到不同的密度 条件中去;然而,在考虑过自我选择的解释之后,研究者们谨慎地推断,尽管相 关方法有具局限件,密度仍很可能是一个原因。因而这些结果和卡尔霍恩对动物 拥挤的研究中得出的结论足相似的。 ■ 心理症状 社会支持 0.2 与密度的相关 02 -0 0.2 0.4 图146密度和心理症状及社会支持间的相关 取月Eans等,1989)

统计学研究不能像在实验室研究通常所做的那样将人们随机分派到不同的密度 条件中去;然而,在考虑过自我选择的解释之后,研究者们谨慎地推断,尽管相 关方法有具局限件,密度仍很可能是一个原因。因而这些结果和卡尔霍恩对动物 拥挤的研究中得出的结论足相似的

心理症状 圆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 193 15 4. 6 5.65 412 4.18 低 中 定居者密度 图147社会支持和心理疳状与密度的函数关系 (取自 Evans等,1989 人的拥挤:在火车站的现场研究 只有操纵自变量的研究才能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萨格特、麦金托什和书斯 特(1975)把他们的被试带到曼哈顿的宾夕法尼亚火车站来测定拥挤对操作和情 绪的影响。最重要的自变量是密度,通过选择在火车站的时间(上午10:00-11 30或下午5:00一6:00,处在交通拥挤的高峰时段)来操纵。这一操纵方法将 时间和密度混同起来,但是实验者认为,时间对任务没有什么显著影响。结果, 这一假设并未得到实验的验证。实验者仔细地统计人数来保证实际在场的人数是 在期望的范围之内。 给被试一个清单,要求他们在车站内操作并完成42个任务:诸如查找电话 号码,寻找售票处,在报摊买东西等等。要求他们在30分钟的期间内完成尽量 多的任务;这是一个因变量。接着,被试们填写一个情绪形容词检查表 ( Mood Adjective Checklist,这是一个允许人们描述自己情绪的等级评定设计 主要的结果是“拥挤看起来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需要用知识去完成的任 务和对环境的操纵”。因为被试在高密度条件下完成了大约25项任务,而在低密 度条件下则完成了大约29项任务。然而在统计上这个结果只是在o.10水平上

人的拥挤:在火车站的现场研究 只有操纵自变量的研究才能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萨格特、麦金托什和书斯 特(1975)把他们的被试带到曼哈顿的宾夕法尼亚火车站来测定拥挤对操作和情 绪的影响。最重要的自变量是密度,通过选择在火车站的时间(上午 10:00 一 11: 30 或下午 5:00 一 6:00,处在交通拥挤的高峰时段)来操纵。这一操纵方法将 时间和密度混同起来,但是实验者认为,时间对任务没有什么显著影响。结果, 这一假设并未得到实验的验证。实验者仔细地统计人数来保证实际在场的人数是 在期望的范围之内。 给被试一个清单,要求他们在车站内操作并完成 42 个任务:诸如查找电话 号码,寻找售票处,在报摊买东西等等。要求他们在 30 分钟的期间内完成尽量 多的任务;这是一个因变量。接着,被试们填写一个情绪形容词检查表 (MoodAdjectiveChecklist),这是一个允许人们描述自己情绪的等级评定设计。 主要的结果是“拥挤看起来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需要用知识去完成的任 务和对环境的操纵”。因为被试在高密度条件下完成了大约 25 项任务,而在低密 度条件下则完成了大约 29 项任务。然而在统计上这个结果只是在 o.10 水平上

显著。这意味着它可能会偶然地在10次实验中出现一次。由萨格特及其合作者 得出的结论不是特别有代表性。那些任务要求被试在车站内拥挤的人群中来回走 动。即使对被试没有认知要求,也就是说,如果被试仅仅被要求尽可能多地来回 走动,我们认为人群也会减慢他们的速度。在一个很拥挤的人群中走动比在一个 空荡的车站中走动要难得多。因而,像作者那样把这些结果予以推广并认为在拥 挤的情境中认知操作受到了影响,似乎并不合理。但是,等级量表证实了被试在 拥挤的条件下感到更加焦虑和多疑。由于检查表中有11个等级,因而其中的 些表现出密度的影响也不足为奇。这种类似于霰弹枪的方法,即按惯例实施大等 级的等级量表并期望其中的一些会产生重要的结果,这种方法可以导致假设的自 我满足,但同时也会产生误导。尽管被试在被挤来挤去的拥挤环境中感到更焦虑 是很合理的,但作者却没有解释另一个结果,即被试产生的更强的怀疑情绪。 当这项研究同埃文斯的人口统计研究相比较时,一个结论就凸显出来了。尽 管控制自变量的硏究一般都比仅有相关的研究更为人偏爱,但这并不必然地意味 着任何实验研究都天生地优于任何的相关研究。好的研究,即使是采用相关的方 法也总是比即使是采用实验方法的蹩脚研究更胜一筹。 人的拥挤:实骖室研究 在这项实验室研究中,贝特森和休伊(1992)利用摄影幻灯片和录像带来模拟 发生在英国伦敦一个铁路售票室的行为。幻灯片和录像带都摄自同一地点。根据 出现在售票室中的人数把幻灯片和录像带分成三类来操纵密度变量。在低密度条 件下,每一个售票窗口只有一个或两个人在排队。在中等密度条件下则出现的人 数更多,高密度条件下就非常拥挤了。 因变量是被试接下来完成的一个问卷,它包括与认知到的拥挤、认知到的控 制、愉快和路径规避有关的量表。研究者建构了一个结构模型用来解释这些因变 量和如密度等自变量之间的关系。这一模型预言密度通过认知到的控制来影响拥 挤,而且认知到的控制与拥挤一起决定在量表中测量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使用了 个复杂的统计程序( LISREL)来确定结果与模型的拟合。 这一研究的特別之处在于一个附加的现场难实验,该实验是同在实验模拟时 拍摄的那个售票室中购买火车票的旅客进行面谈。计算出三个不同的相关矩昨 (幻灯片、录像带和现场),统计分析不能拒绝所有三个矩阵是相等的这一假设。 所以实验室研究方法是有效的。经过推导,作者认为对于密度与拥挤的研究,幻 灯片和录像带是非常合适的(“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是有效的”) 拥挤研究的比较

显著。这意味着它可能会偶然地在 10 次实验中出现一次。由萨格特及其合作者 得出的结论不是特别有代表性。那些任务要求被试在车站内拥挤的人群中来回走 动。即使对被试没有认知要求,也就是说,如果被试仅仅被要求尽可能多地来回 走动,我们认为人群也会减慢他们的速度。在一个很拥挤的人群中走动比在一个 空荡的车站中走动要难得多。因而,像作者那样把这些结果予以推广并认为在拥 挤的情境中认知操作受到了影响,似乎并不合理。但是,等级量表证实了被试在 拥挤的条件下感到更加焦虑和多疑。由于检查表中有 11 个等级,因而其中的一 些表现出密度的影响也不足为奇。这种类似于霰弹枪的方法,即按惯例实施大等 级的等级量表并期望其中的一些会产生重要的结果,这种方法可以导致假设的自 我满足,但同时也会产生误导。尽管被试在被挤来挤去的拥挤环境中感到更焦虑 是很合理的,但作者却没有解释另一个结果,即被试产生的更强的怀疑情绪。 当这项研究同埃文斯的人口统计研究相比较时,一个结论就凸显出来了。尽 管控制自变量的研究一般都比仅有相关的研究更为人偏爱,但这并不必然地意味 着任何实验研究都天生地优于任何的相关研究。好的研究,即使是采用相关的方 法也总是比即使是采用实验方法的蹩脚研究更胜一筹。 人的拥挤:实验室研究 在这项实验室研究中,贝特森和休伊(1992)利用摄影幻灯片和录像带来模拟 发生在英国伦敦一个铁路售票室的行为。幻灯片和录像带都摄自同一地点。根据 出现在售票室中的人数把幻灯片和录像带分成三类来操纵密度变量。在低密度条 件下,每一个售票窗口只有一个或两个人在排队。在中等密度条件下则出现的人 数更多,高密度条件下就非常拥挤了。 因变量是被试接下来完成的一个问卷,它包括与认知到的拥挤、认知到的控 制、愉快和路径规避有关的量表。研究者建构了一个结构模型用来解释这些因变 量和如密度等自变量之间的关系。这一模型预言密度通过认知到的控制来影响拥 挤,而且认知到的控制与拥挤一起决定在量表中测量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使用了 一个复杂的统计程序(LISREL)来确定结果与模型的拟合。 这一研究的特别之处在于一个附加的现场难实验,该实验是同在实验模拟时 拍摄的那个售票室中购买火车票的旅客进行面谈。计算出三个不同的相关矩昨 (幻灯片、录像带和现场),统计分析不能拒绝所有三个矩阵是相等的这一假设。 所以实验室研究方法是有效的。经过推导,作者认为对于密度与拥挤的研究,幻 灯片和录像带是非常合适的(“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是有效的”)。 拥挤研究的比较

我们已经在四项研究中考察过拥挤的影响:一项动物研究、一项相关的人口 统计研究、一项现场研究和一项实验室研究。我们从每一项硏究中能够得出的普 遍性的种类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你可能会疑惑哪一项研究是最好的。对于这 个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尽管实验心理学家偏爱实验室研究,但心理学家并末对 哪一种是最好的取得一致的意见 这一部分的目的是使你知道,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研究,在推广研究结果时都 会遇到重重困难。到目前为止,你可能会觉得这些困难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似乎 根本没有做研究的意义。然而这一结论又过于悲观。尽管从任一单独的研究来推 广是相当困难的,但一组研究确实会使我们得到有代表性的结论。当研究者在设 计研究想通过相关联的但不是相同的观点来研究同一问题时这一点就显得格外 正确。下一部分,会聚操作将更充分地阐述这一点。 三、实验结果的信度问题 (一)个人空间圈的研究 增加科学概念的代表性和普遍性的一个好方法是进行不止一个的与该概念 有关的实验。这就为这个概念提供了不止一个可供支撑的支柱,从而它不是完全 依赖于任何一个单独的实验程序。我们参照这一运用多个稍微不同类型的实验来 共同支持一个单一概念的技术来作为会聚操作的应用。( Garner,Hake和 Eriksen 1956; Garner,1974) 我们将如何以会聚操作来定义概念“成功”呢?定义一位成功人士的一个方 面,至少在美国杜会是高收入。所以任何人年收人超过10万美元都可以被称为 是成功的。成功的另一个特征可能是有一个可爱的家庭。成功的特征也可能包括 在社区被人尊敬。上述成功的每一个特征可能都是独立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上 述的许多定义是不相关的。然而,一个成功的人很可能拥有所有这些特征。因此, 这些特征集中起来可以共同定义概念“成功”。 既然你已经对会聚操作的限定有了个一般的想法,我们将用两个实验程序来 对个人空间的概念进行会聚操作。这个概念意指你被一个看不见的屏障(有时称 为泡)包围着,它的存在就是为了保护你的个人环境免于大量的社会侵害。在艾 伊勒(1987)对700多个个人空间研究的回顾中,指出这一关于人类空间行为的概 念集中在人际距离上。他认为对人类个体空间的关注源自于对动物和人类的领属 范围和拥挤的研究(见本章第一部分)。环境心理学的这一活跃领域例证了对人和 环境交互作用的跨学科关注。除了心理学家外,其他领域的硏究者,特别是建筑 师、地理学家和精神病医生,都在积极地硏究个人空间概念 我们如何知道个人空间的存在呢?由于这一假想的屏障不能被视觉、嗅觉

我们已经在四项研究中考察过拥挤的影响:一项动物研究、一项相关的人口 统计研究、一项现场研究和一项实验室研究。我们从每一项研究中能够得出的普 遍性的种类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你可能会疑惑哪一项研究是最好的。对于这 个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尽管实验心理学家偏爱实验室研究,但心理学家并末对 哪一种是最好的取得一致的意见。 这一部分的目的是使你知道,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研究,在推广研究结果时都 会遇到重重困难。到目前为止,你可能会觉得这些困难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似乎 根本没有做研究的意义。然而这一结论又过于悲观。尽管从任一单独的研究来推 广是相当困难的,但一组研究确实会使我们得到有代表性的结论。当研究者在设 计研究想通过相关联的但不是相同的观点来研究同一问题时这一点就显得格外 正确。下一部分,会聚操作将更充分地阐述这一点。 三、实验结果的信度问题 (一)个人空间圈的研究 增加科学概念的代表性和普遍性的一个好方法是进行不止一个的与该概念 有关的实验。这就为这个概念提供了不止一个可供支撑的支柱,从而它不是完全 依赖于任何—个单独的实验程序。我们参照这一运用多个稍微不同类型的实验来 共同支持一个单一概念的技术来作为会聚操作的应用。(Garner,Hake 和 Friksen, 1956;Garner,l974) 我们将如何以会聚操作来定义概念“成功”呢?定义一位成功人士的一个方 面,至少在美国杜会是高收入。所以任何人年收人超过 10 万美元都可以被称为 是成功的。成功的另一个特征可能是有一个可爱的家庭。成功的特征也可能包括 在社区被人尊敬。上述成功的每一个特征可能都是独立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上 述的许多定义是不相关的。然而,一个成功的人很可能拥有所有这些特征。因此, 这些特征集中起来可以共同定义概念“成功”。 既然你已经对会聚操作的限定有了个一般的想法,我们将用两个实验程序来 对个人空间的概念进行会聚操作。这个概念意指你被一个看不见的屏障(有时称 为泡)包围着,它的存在就是为了保护你的个人环境免于大量的社会侵害。在艾 伊勒(1987)对 700 多个个人空间研究的回顾中,指出这一关于人类空间行为的概 念集中在人际距离上。他认为对人类个体空间的关注源自于对动物和人类的领属 范围和拥挤的研究(见本章第一部分)。环境心理学的这一活跃领域例证了对人和 环境交互作用的跨学科关注。除了心理学家外,其他领域的研究者,特别是建筑 师、地理学家和精神病医生,都在积极地研究个人空间概念。 我们如何知道个人空间的存在呢?由于这一假想的屏障不能被视觉、嗅觉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18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