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XX学校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时量:120分钟满分:150分 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33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脑髓(sui) 踌躇(ch) 义愤填膺(yin) 锋芒毕露(1) B.归省(xing)嗥鸣(hao) 沥尽心血(11) 鲜为人知(xian) C.行辈(hang)撺掇(duo) 迥乎不同(jing)气冲斗牛(dbu) D.凫水(fu) 花圃(pu) 反既往(j) 锲而不舍(qi)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仰幕磐石人声顶沸心会神凝B.谰语辔头拍即和潜心惯注 C.蕴藻斑斓兀兀穷年慷慨淋漓 哀微赫然群蚁排衙杂乱无张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把语文对话融入唱歌之中,这种 的教学方法,颇受同学们欢迎 ②只有拥有一颗纯真的心,才可以 烦恼的枷锁。 ③最近市有关部门联合行动,迅速 黑网吧,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④“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华益慰,从医56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 了伟大的人格 A.新颖摆脱取缔塑造 B.新鲜摆脱取消树立 C.新鲜驱散取消树立 D.新颖驱散取缔塑造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看到眼前的毕业照,我不由得想起三年来同学们一起玩耍,同窗共读。 能否正确选择自己毕业以后的工作方向,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C.把北山建设成省级森林公园,是当地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 D.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5.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当声波振动耳鼓时,振动就被传导到基底膜 ②蝙蝠飞行时利用它特有的喉头产生高频率的超声波,通过口或鼻孔向外发出 ③蝙蝠的耳很特殊,其耳蜗内有基底膜。 ④超声波遇到物体后被反射回来,由蝙蝠的耳朵接收 ⑤刺激膜上的神经细胞,使神经元产生电脉冲,从而经眼神经纤维传递到大脑。 ⑥蝙蝠据此判定目标及其距离:是食物,捕食之:是障碍,躲避之。 A.③①⑤②④⑥B.③②④①⑤⑥C.②③④⑥①⑤D.②④③①⑤⑥ 6.名句积累填空。(10分,每空1分) ①苍苍竹林寺, ②夜发清溪向三峡 ③ 野渡无人舟自横。④ 青山独归远。 ⑤正是江南好风景 各领风骚数百年 明月来相照 ,凭君传语报平安。 ⑨《木兰诗》中描写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 (二)按要求答题(共计8分) 7.某初中学校以“你喜欢到电影院看电影吗”为话题随机调査了200名学生,以下是调査的数据统计 第1页(共5页)
第 1 页 (共 5 页) 1 株洲 XX 学校 2015-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卷 时量: 120 分钟 满分:150 分 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 33 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 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 分) A.脑髓.(suí) 踌躇.(chú) 义愤填膺.(yīn) 锋芒毕露.(lù) B.归省.(xǐng) 嗥.鸣(háo) 沥.尽心血(lì) 鲜.为人知(xiǎn) C.行.辈(háng) 撺掇.(duo) 迥.乎不同(jiǒng) 气冲斗.牛(dòu) D.凫.水(fú) 花圃.(pú) 一反既.往(jì) 锲.而不舍(q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 分) A.仰幕 磐石 人声顶沸 心会神凝 B.谰语 辔头 一拍即和 潜心惯注 C.蕴藻 斑斓 兀兀穷年 慷慨淋漓 D.哀微 赫然 群蚁排衙 杂乱无张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3 分) ①把语文对话融入唱歌之中,这种________的教学方法,颇受同学们欢迎。 ②只有拥有一颗纯真的心,才可以________烦恼的枷锁。 ③最近市有关部门联合行动,迅速 _______黑网吧,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④“2006 年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华益慰,从医 56 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_______了伟大的人格。 A.新颖 摆脱 取缔 塑造 B.新鲜 摆脱 取消 树立 C.新鲜 驱散 取消 树立 D.新颖 驱散 取缔 塑造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 分) A. 看到眼前的毕业照,我不由得想起三年来同学们一起玩耍,同窗共读。 B. 能否正确选择自己毕业以后的工作方向,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C. 把北山建设成省级森林公园,是当地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 D.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5.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①当声波振动耳鼓时,振动就被传导到基底膜。 ②蝙蝠飞行时利用它特有的喉头产生高频率的超声波,通过口或鼻孔向外发出。 ③蝙蝠的耳很特殊,其耳蜗内有基底膜。 ④超声波遇到物体后被反射回来,由蝙蝠的耳朵接收。 ⑤刺激膜上的神经细胞,使神经元产生电脉冲,从而经眼神经纤维传递到大脑。 ⑥蝙蝠据此判定目标及其距离:是食物,捕食之;是障碍,躲避之。 A.③①⑤②④⑥ B.③②④①⑤⑥ C. ②③④⑥①⑤ D.②④③①⑤⑥ 6.名句积累填空。(10 分,每空 1 分) ①苍苍竹林寺,______________。 ②夜发清溪向三峡, 。 ③ ,野渡无人舟自横。 ④ ,青山独归远。 ⑤正是江南好风景, 。 ⑥ 各领风骚数百年。 ⑦ ,明月来相照。 ⑧ ,凭君传语报平安。 ⑨《木兰诗》中描写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 , 。 (二)按要求答题(共计 8 分) 7. 某初中学校以“你喜欢到电影院看电影吗”为话题随机调查了 200 名学生,以下是调查的数据统计
调查情况 不喜欢 经常看时间紧很久没看内容不适合很少看‖票价太高很少看看电影 人数 10 72 12 比例(% 5 14 36 39 6 (1)根据上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至少写两条,2分) (2)根据表格里的内容,结合自己的体会,向相关部门提出两点合理的建议。(2分) 8.我校将以班级为单位举行“安全教育周”活动。作为班委成员的你,请根据下面的要求,完成活动内容。 (1)拟写一条体现活动主题的宣传标语。(语言要简洁)(2分) (2)课间时,假如有几个同学在教室追逐打闹,你会这样对他们进行劝阻: (2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共33分) )《童年》选段阅读(共9分) ①我们来了不久,在厨房里吃饭的时候,就爆发了一场争吵:两个舅舅忽地一声站起来,把身子探过 桌子,冲着外祖父大叫大吼,像狗似的冤屈地龇着牙,哆嗦着。外祖父用羹匙敲着桌子,满脸通红,叫声 像公鸡打鸣似的响:“叫你们全给我讨饭去!” ②外祖母痛苦得面孔都变样儿了,说:“全都分给他们吧,你也好落得耳根子清静,分吧!” ③“住嘴,都是你惯的!”外祖父叫喊着,两眼直发光。真怪,别看他个子小,叫起来却震天动地。 ④刚开始吵架,我就吓得跳到炕炉上,我怀着恐惧的心情看外祖母用铜盆里的水给舅舅洗去脸上流出 的血;舅舅一面哭一面跺脚,外祖母沉痛地说:“该死的,这帮野种,清醒淸醒吧!”外祖父把撕破的衬 衫拉到肩膀上,对她喊叫:“老妖婆,看你生的这群野兽!” 9.第②段中外祖母说的“分”指的是分家,根据你对原著的阅读,你知道是什么原因让两个舅舅分家的愿 望变得强烈吗?(3分) 10.你从第③段画线句分析出了外祖父什么样的性格特点?(3分) 11.节选部分描绘了“我”童年生活环境的可怕,结合小说内容,说说为什么“我”在这样的环境中能成 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3分) (二)一生中落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共12分) ①15岁那年,我们搬进了一个陌生的小区,出入都要带门禁卡,这让吊儿郎当的我头疼。 ②每次走到门口,我就会忽然弯腰直接从栏杆下面钻过去。这时候,门口保安总会以一副我欠了他八 百万没还的样子,让我出示业主卡,本来无伤大雅的事到了这里却让我莫名生厌。我常常漫不经心地说出 门牌号,然后大大咧咧地离开。我和所有生活优越的少年一样,不知什么是尊重。 ③有一天,我又忘记带门禁卡,他照常拦住我。我忍不住破口大骂,把平时累积的不爽一并奉还。保 安大叔憋红了脸,礼貌地向我解释这是规定,我只觉得他就是那种有点小权力就要用尽的小人,嘴里蹦出 两个字——傻帽,然后径直走了进去,内心有一种打败他人之后的暗爽。 ④某天下午,楼下尖锐的谩骂声吵醒了午睡的我。一个中年男人正指着那个保安大骂着,面目狰狞。 保安大叔则无助地叹着气向四周张望,灼灼的烈日下,穿着制服的他汗流浃背 ⑤原来,他一天要承受许多次这样的谩骂,而我也是其中一个。 ⑥那天我特意带了门禁卡,还在门口的超市买了两罐可乐给他。他一开始不肯接受,最后接过可乐放 在一边。自那之后,那个保安每次见到我都对我笑。 ⑦春节期间,下着雨,他一个人站在小小的亭子边,时而抬头看天,时而往远处呆望。保安亭没有电 脑、没有电视,他就这么一天天无聊地站立着。这一场景,定格在了我年少的记忆里 ⑧我想,他一定也有自己的父母、孩子、爱人。原来一个人为了家人,可以这般坚忍地站过一个又 个炎夏与寒冬。 ⑨初中毕业以后,我便离开了父母,在陌生的城市读高中。 ⑩在那里,我常常三餐不定,有时随便就在路边解决温饱问题 ①有个卖山东煎饼的小摊我经常光顾。我记得卖煎饼的大叔有个小男孩,小男孩每天下午六点会准时 第2页(共5页)
第 2 页 (共 5 页) 2 调查情况 喜欢看电影 不喜欢 经常看 时间紧很久没看 内容不适合很少看 票价太高很少看 看电影 人数 10 28 72 78 12 比例(%) 5 14 36 39 6 (1)根据上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至少写两条,2 分) (2)根据表格里的内容,结合自己的体会,向相关部门提出两点合理的建议。(2 分) 8.我校将以班级为单位举行“安全教育周”活动。作为班委成员的你,请根据下面的要求,完成活动内容。 (1)拟写一条体现活动主题的宣传标语。(语言要简洁)(2 分) (2)课间时,假如有几个同学在教室追逐打闹,你会这样对他们进行劝阻: (2 分)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共 33 分) (一)《童年》选段阅读(共 9 分) ①我们来了不久,在厨房里吃饭的时候,就爆发了一场争吵:两个舅舅忽地一声站起来,把身子探过 桌子,冲着外祖父大叫大吼,像狗似的冤屈地龇着牙,哆嗦着。外祖父用羹匙敲着桌子,满脸通红,叫声 像公鸡打鸣似的响:“叫你们全给我讨饭去!” ②外祖母痛苦得面孔都变样儿了,说:“全都分给他们吧,你也好落得耳根子清静,分吧!” ③ “住嘴,都是你惯的!”外祖父叫喊着,两眼直发光。真怪,别看他个子小,叫起来却震天动地。 …… ④刚开始吵架,我就吓得跳到炕炉上,我怀着恐惧的心情看外祖母用铜盆里的水给舅舅洗去脸上流出 的血;舅舅一面哭一面跺脚,外祖母沉痛地说:“该死的,这帮野种,清醒清醒吧!”外祖父把撕破的衬 衫拉到肩膀上,对她喊叫:“老妖婆,看你生的这群野兽!” 9.第②段中外祖母说的“分”指的是分家,根据你对原著的阅读,你知道是什么原因让两个舅舅分家的愿 望变得强烈吗?(3 分) 10.你从第③段画线句分析出了外祖父什么样的性格特点?(3 分) 11.节选部分描绘了“我”童年生活环境的可怕,结合小说内容,说说为什么“我”在这样的环境中能成 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3 分) (二)一生中落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共 12 分) ①15 岁那年,我们搬进了一个陌生的小区,出入都要带门禁卡,这让吊儿郎当的我头疼。 ②每次走到门口,我就会忽然弯腰直接从栏杆下面钻过去。这时候,门口保安总会以一副我欠了他八 百万没还的样子,让我出示业主卡,本来无伤大雅的事到了这里却让我莫名生厌。我常常漫不经心地说出 门牌号,然后大大咧咧地离开。我和所有生活优越的少年一样,不知什么是尊重。 ③有一天,我又忘记带门禁卡,他照常拦住我。我忍不住破口大骂,把平时累积的不爽一并奉还。保 安大叔憋红了脸,礼貌地向我解释这是规定,我只觉得他就是那种有点小权力就要用尽的小人,嘴里蹦出 两个字----傻帽,然后径直走了进去,内心有一种打败他人之后的暗爽。 ④某天下午,楼下尖锐的谩骂声吵醒了午睡的我。一个中年男人正指着那个保安大骂着,面目狰狞。 保安大叔则无助地叹着气向四周张望,灼灼的烈日下,穿着制服的他汗流浃背。 ⑤原来,他一天要承受许多次这样的谩骂,而我也是其中一个。 ⑥那天我特意带了门禁卡,还在门口的超市买了两罐可乐给他。他一开始不肯接受,最后接过可乐放 在一边。自那之后,那个保安每次见到我都对我笑。 ⑦春节期间,下着雨,他一个人站在小小的亭子边,时而抬头看天,时而往远处呆望。保安亭没有电 脑、没有电视,他就这么一天天无聊地站立着。这一场景,定格在了我年少的记忆里。 ⑧我想,他一定也有自己的父母、孩子、爱人。原来一个人为了家人,可以这般坚忍地站过一个又一 个炎夏与寒冬。 ⑨初中毕业以后,我便离开了父母,在陌生的城市读高中。 ⑩在那里,我常常三餐不定,有时随便就在路边解决温饱问题。 ⑪有个卖山东煎饼的小摊我经常光顾。我记得卖煎饼的大叔有个小男孩,小男孩每天下午六点会准时
到他爸爸的小摊。有时在一张塑料凳上面写作业,有时在玩树下的小花小草,有时困了就枕着小书包在手 推车旁的硬纸板上睡觉,不吵不闹。 ①2有天晚上我路过那条街,发现那个卖煎饼的小摊被人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围着一个西装革履的中 年男子大发雷霆,指着不小心将面糊溅到他身上的小男孩的爸爸大声谩骂。小男孩的爸爸很窘迫,一个劲 地道歉。我透过人群看到了小男孩,他被人群包围着,眼里满是惊恐和无助,紧紧地抓住爸爸的衣角 ①3后来中年男子骂舒服了,终于走了。 ⑩人群散后,他爸爸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凳子上一也许是在儿子面前丢脸了,也许是心酸和委屈。小 男孩的爸爸摸着小男孩的头,嘴里大概说着一些“没事”之类的话 ①我本来想顺便多买一个煎饼,走上前却看见那个小男孩爬到了爸爸的腿上,用小手拍着爸爸的背。 小男孩咬着嘴,努力忍着,不让爸爸看到,双手不断交替着擦自己的眼睛。 ⑩那一瞬间,我被心酸淹没。 ⑩我想起了我忙碌的父亲,我们总是很少交流。哪怕在他人生最低谷的时候,我也不曾像这般拍拍他 的背,说说鼓励的话那样显得很别扭。在体恤父母方面,我甚至连一个小男孩都不如。 ①8从那之后,我开始有事没事打电话回家,我知道,等我长大了,父母就老了。 ⑩⑨作家刘亮程曾说过:“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 独地过冬。”那些生命中的陌生人,如果我可以和他们一样,为了亲人忍耐所有世事艰险,然后依旧坚持, 依旧奋斗,那样才可以称之为真正的成长与成熟。 12.请根据文章的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填空。(4分) 时间 人物主要事件给“我”的启示 “我”上初中时 小区的保安/为了家人坚忍地站过一个又一 个炎夏与寒冬 “我”上高中时/卖煎饼的大叔 要坚强,要学会体 和他的儿子 恤父母 1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表现了我对保安什么样的态度。(2分) 我常常漫不经心地说出门牌号,然后大大咧咧地离开。 14.本文以 为行文的线索,点明全文主旨的一句话是什么?请工整地抄写在答题卡横线上。(4分) 15.为什么“那一瞬间,我被心酸淹没”?(2分) (三)老哥哥减克家共12分) ①老哥哥活了七十多岁,在我家劳动了五十多年。他二十几岁到我家作长工,论年纪比我曾祖父还略 长,曾祖父以哥哥称呼他。我祖父、父亲都是从他眼底下长起来的,都叫他老哥哥。我也是。从我记事开 始,老哥哥已经老了,但听说他壮年的时候是一条铁汉子。老哥哥为人非常和善,孩子们都喜欢他。老哥 哥时常和蔼地带着笑容抚摸我的头,讲故事给我听,我觉得天下的老人再没有比老哥哥更善良的了。 ②到了祖父当家作主的时候,他成了老哥哥的“四老爷”,老哥哥呢,变成他口中的“老李”了。我 祖父为人十分严厉、苛刻,整天板着一张铁脸,不多说话。在他眼中,老哥哥成了一个吃闲饭、多余的废 料了。老哥哥每次赶集回来,我看到他站在地下,向躺在鸦片烟灯旁边的祖父报账的狼狈样子,心中非常 难过。为了一个铜板对不起账来,或是为了买的鱼不新鲜,就得受无言的申斥。他已经神经麻木了,站在 那里像一块木头。 ③他的工作就是赶赶集,喂喂驴,扫扫院子,七十多岁了,精力已经用尽,像一棵甘蔗,甜水给人家 吮咂尽了,而今只剩一点残渣了。他有空就躺在小耳屋的炕上,冬天老人怕冷,喜欢个热炕头。老哥哥精 神不济,身子一沾炕就打起呼噜来了。可是,灾难就出在这个热炕头上。祖父持家时,我家经济已困难, 冬天烧草是个大问题,老哥哥烧炕的几把草就牵连到祖父的经济核算。有一天,老哥哥烧炕不小心,把我 小叔叔的一只鞋子烧掉了,祖父大动肝火,把老哥哥赶走了。老哥哥脸色土灰,眼睛直直地看着我,手上 草绳已经攥得成粉末,但没说一句话,也没哀求,也没争取留下。他收拾起衣物,一生的家当,只是一个 小包包,工资结算,十二吊钱。他辞别了为之劳动了一生的别人的家,辞别了给了他温暖也给他闯了祸的 热炕头,辞别了我这个小孩子,在夕阳西下的时候,一步一步地、艰难地移动着老迈的双腿,弓着身子走 第3页(共5页)
第 3 页 (共 5 页) 3 到他爸爸的小摊。有时在一张塑料凳上面写作业,有时在玩树下的小花小草,有时困了就枕着小书包在手 推车旁的硬纸板上睡觉,不吵不闹。 ⑫有天晚上我路过那条街,发现那个卖煎饼的小摊被人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围着----一个西装革履的中 年男子大发雷霆,指着不小心将面糊溅到他身上的小男孩的爸爸大声谩骂。小男孩的爸爸很窘迫,一个劲 地道歉。我透过人群看到了小男孩,他被人群包围着,眼里满是惊恐和无助,紧紧地抓住爸爸的衣角。 ⑬后来中年男子骂舒服了,终于走了。 ⑭人群散后,他爸爸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凳子上----也许是在儿子面前丢脸了,也许是心酸和委屈。小 男孩的爸爸摸着小男孩的头,嘴里大概说着一些“没事”之类的话。 ⑮我本来想顺便多买一个煎饼,走上前却看见那个小男孩爬到了爸爸的腿上,用小手拍着爸爸的背。 小男孩咬着嘴,努力忍着,不让爸爸看到,双手不断交替着擦自己的眼睛。 ⑯那一瞬间,我被心酸淹没。 ⑰我想起了我忙碌的父亲,我们总是很少交流。哪怕在他人生最低谷的时候,我也不曾像这般拍拍他 的背,说说鼓励的话----那样显得很别扭。在体恤父母方面,我甚至连一个小男孩都不如。 ⑱从那之后,我开始有事没事打电话回家,我知道,等我长大了,父母就老了。 ⑲作家刘亮程曾说过:“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 独地过冬。”那些生命中的陌生人,如果我可以和他们一样,为了亲人忍耐所有世事艰险,然后依旧坚持, 依旧奋斗,那样才可以称之为真正的成长与成熟。 12.请根据文章的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填空。(4 分) 时间 人物 主要事件 给“我”的启示 “我”上初中时 小区的保安 为了家人坚忍地站过一个又一 个炎夏与寒冬 ① “我”上高中时 卖煎饼的大叔 和他的儿子 ② 要坚强,要学会体 恤父母 1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表现了我对保安什么样的态度。(2 分) 我常常漫不经心 ....地说出门牌号,然后大大咧咧 ....地离开。 14.本文以 为行文的线索,点明全文主旨的一句话是什么?请工整地抄写在答题卡横线上。(4 分) 15.为什么“那一瞬间,我被心酸淹没”?(2 分) (三)老哥哥 臧克家 (共 12 分) ①老哥哥活了七十多岁,在我家劳动了五十多年。他二十几岁到我家作长工,论年纪比我曾祖父还略 长,曾祖父以哥哥称呼他。我祖父、父亲都是从他眼底下长起来的,都叫他老哥哥。我也是。从我记事开 始,老哥哥已经老了,但听说他壮年的时候是一条铁汉子。老哥哥为人非常和善,孩子们都喜欢他。老哥 哥时常和蔼地带着笑容抚摸我的头,讲故事给我听,我觉得天下的老人再没有比老哥哥更善良的了。 ②到了祖父当家作主的时候,他成了老哥哥的“四老爷”,老哥哥呢,变成他口中的“老李”了。我 祖父为人十分严厉、苛刻,整天板着一张铁脸,不多说话。在他眼中,老哥哥成了一个吃闲饭、多余的废 料了。老哥哥每次赶集回来,我看到他站在地下,向躺在鸦片烟灯旁边的祖父报账的狼狈样子,心中非常 难过。为了一个铜板对不起账来,或是为了买的鱼不新鲜,就得受无言的申斥。他已经神经麻木了,站在 那里像一块木头。 ③他的工作就是赶赶集,喂喂驴,扫扫院子,七十多岁了,精力已经用尽,像一棵甘蔗,甜水给人家 吮咂尽了,而今只剩一点残渣了。他有空就躺在小耳屋的炕上,冬天老人怕冷,喜欢个热炕头。老哥哥精 神不济,身子一沾炕就打起呼噜来了。可是,灾难就出在这个热炕头上。祖父持家时,我家经济已困难, 冬天烧草是个大问题,老哥哥烧炕的几把草就牵连到祖父的经济核算。有一天,老哥哥烧炕不小心,把我 小叔叔的一只鞋子烧掉了,祖父大动肝火,把老哥哥赶走了。老哥哥脸色土灰,眼睛直直地看着我,手上 草绳已经攥得成粉末,但没说一句话,也没哀求,也没争取留下。他收拾起衣物,一生的家当,只是一个 小包包,工资结算,十二吊钱。他辞别了为之劳动了一生的别人的家,辞别了给了他温暖也给他闯了祸的 热炕头,辞别了我这个小孩子,在夕阳西下的时候,一步一步地、艰难地移动着老迈的双腿,弓着身子走
上往焦家庄子去的小土径 ④五年以后,我在临清中学教书,暑假我回了家乡,听说老哥哥已经下世了。我跑到焦家庄子,老哥 哥的坟墓前。在荒凉的陌头,一堆黄土,坟前连棵小树也没有,也没有一只鸟儿来这儿唱歌。老哥哥在人 间活了七十多个年头,受了七十多个年头的罪,活着的时候,孤零零一个人,死了,孤零零一口坟。这是 老哥哥的命运,也是封建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农民命运的一个缩影呀。我在坟前徘徊又徘徊,心里 充满了悲愤。 ⑤老哥哥虽然不在人间了,却永远活在我的心上 16.请从身体和精神两方面分析文章是怎样表现老哥哥的“老”的?(4分) 7.第二段中“无言的申斥”是指什么?(2分) 8“老哥哥”被赶走缘于烧掉一只鞋,这本是小事,“祖父”却大动肝火。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4分) 19.第三段画横线句子生动传神,请找一个角度赏析。(2分) 老哥哥脸色土灰,眼睛直直地看着我,手上草绳已经攥得成粉末,但没说一句话,也没哀求,也没争 取留下。 三、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共24分) (一)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 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 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0.解释下列句子加点字的意思。(4分)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见往事耳 (3)蒙乃始就学( (4)及鲁肃过寻阳( 21.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卿言多务,孰若孤?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2.吕蒙的变化给了你哪些启示?(2分) (二)王安石待客(10分)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 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基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②,初供胡饼两枚, 次供猪脔③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 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③脔(ludn):切成块的肉 2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因谒公( (2)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 (3)惟啖胡饼中间少许( (4)又久之,方命坐 24.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觉饥甚而不敢去 (2)其人已心怪之 25.你如何评价选文中王安石的行为?(2分) (三)山行留客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睛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释】①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色。②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6.首句的“弄”字运用了 手法,写出了山中景色的 特点。(2分) 27.诗歌第二句表达了诗人 的愿望。(2分 四、作文(60分) 28.题目:记住这一天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3)字数在600字左右。 第4页(共5页)
第 4 页 (共 5 页) 4 上往焦家庄子去的小土径。 ④五年以后,我在临清中学教书,暑假我回了家乡,听说老哥哥已经下世了。我跑到焦家庄子,老哥 哥的坟墓前。在荒凉的陌头,一堆黄土,坟前连棵小树也没有,也没有一只鸟儿来这儿唱歌。老哥哥在人 间活了七十多个年头,受了七十多个年头的罪,活着的时候,孤零零一个人,死了,孤零零一口坟。这是 老哥哥的命运,也是封建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农民命运的一个缩影呀。我在坟前徘徊又徘徊,心里 充满了悲愤。 ⑤老哥哥虽然不在人间了,却永远活在我的心上。 16.请从身体和精神两方面分析文章是怎样表现老哥哥的“老”的?(4 分) 17.第二段中“无言的申斥”是指什么?(2 分) 18 “老哥哥”被赶走缘于烧掉一只鞋,这本是小事,“祖父”却大动肝火。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4 分) 19.第三段画横线句子生动传神,请找一个角度赏析。(2 分) 老哥哥脸色土灰,眼睛直直地看着我,手上草绳已经攥得成粉末,但没说一句话,也没哀求,也没争 取留下。 三、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共 24 分) (一)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 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 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0. 解释下列句子加点字的意思。(4 分)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2)见.往事耳( ) (3)蒙乃.始就学( ) (4)及.鲁肃过寻阳( ) 21.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卿言多务,孰若孤?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22.吕蒙的变化给了你哪些启示?(2 分) (二)王安石待客(10 分)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 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②,初供胡饼两枚, 次供猪脔③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 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 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 ②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 ③脔(luán):切成块的肉。 23.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1)因.谒公( ) (2)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 ) (3)惟啖.胡饼中间少许( ) (4)又久之,方.命坐( ) 24. 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觉饥甚而不敢去 (2)其人已心怪之 25.你如何评价选文中王安石的行为?(2 分) (三)山行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释】①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色。②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26.首句的“弄”字运用了 手法,写出了山中景色的 特点。(2 分) 27.诗歌第二句表达了诗人 的愿望。(2 分) 四、作文(60 分) 28.题目:记住这一天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3)字数在 600 字左右
七年级期中考试答案 B C A C D 6.①杳杳钟声晩⑨②思君不见下渝州③春潮带雨晩来急④荷笠带斜阳⑤落花时节又逢君 ⑥江山代有才人出⑦深林人不知⑧马上相逢无纸笔⑨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7.(1)该校大部分学生喜欢看电影,但经常看的很少,大多因为各种原因很少看。(写出两点,2分) (2)建议学校尽量少布置周末作业,让学生有时间去看电影:建议电影公司能多拍摄一些适合中学生 观看的电影;建议电影院给学生票的优惠力度更大一些。(两点,2分) 8.(1)①树立防范意识,消除安全隐患。②上下楼梯勿拥挤,危险地带切莫去。③高高兴兴出门,平平 安安回家。(语言简洁,符合主题,2分) (2)某某,请你们不要再打闹了。(表明劝说目的,1分)这样做很危险,有可能伤了别人,还有可能伤了 自己,一定要注意哦!(讲清理由,1分) 9.他们害怕我的母亲讨回那份本来给她预备的,但是因为她违背外祖父的意愿“自己做主”结婚而被外祖 父扣留了的嫁妆。(3分) 10.粗暴(专横);不负责任(自私)(分析出一点得2分,分析出两点 得3分) 11.因为有“慈祥,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的外祖母的影响 (2分)还有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都给过阿 廖沙以力量和支持。(1分) 12.①要学会尊重他人。②卖煎饼的大叔默默忍受责骂,他的儿子用手抚慰爸爸。(每一点2分,共4分) 13.这两个词语表现了我对保安的讨厌与鄙夷。(意对即可2分) 14.线索:以“我”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2分) 主旨句:那些生命中的陌生人,如果我可以和他们一样,为了亲人忍耐所有世事艰险,然后依旧坚持,依 奋斗,那样才可以称之为真正的成长与成熟。(正确且书写工整,2分) 15.一方面为小男孩爸爸的不幸遭遇感到心酸:;另一方面,想到自己很少和父亲交流,更没体恤父母,心 里感到愧疚。(2分 16.身体方面:耳背,牙齿残破,弓背(2分)精神方面:精神不济,疲惫不堪:孤独,(2发) 17.指祖父板着脸,不说话,给“老哥哥”脸色看。(2分) 18.这一方面表现了“祖父”吝啬,对下人严苛:(2分)另一方面则是借故赶走已不能再为他出力的“老 哥哥”,烧鞋只是一个借口。(2分 19.神态和动作描写,(1分)写出了老哥哥听到主人家辞退他时的痛苦、不舍却又无奈的心理。(1分) 20.(1)通“耶”,语气词(2)了解(3)于是,就(4)到了 的时候(等到) 21.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2分)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 22.(1)开卷有益(2)我们不要一成不变地去看待事物,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3)要善于听取他人 好的建议并且去做(4)做人不要太骄傲,要谦虚(5)不能找借口轻言放弃(答出两点给满分) 23.(1)于是 (2)第二天 (3)吃(4)才 24.(1)(他)觉得很饿,可是又不敢就这样离开。(2)萧氏子心里觉得很奇怪 25.王安石以自己的行动绝妙地讽刺了那些贪名贪利的人,即使自己的亲戚他也不失原则,嗤之以鼻。( 分)体现了王安石勤俭持家的高尚品质(1分)26.拟人(化静为动)生机勃勃27.希望友人 留下与自己共赏山中美景 28.作文 第5页(共5页)
第 5 页 (共 5 页) 5 七年级期中考试答案 1—5 B C A C D 6.①杳杳钟声晚 ②思君不见下渝州 ③春潮带雨晚来急 ④荷笠带斜阳 ⑤落花时节又逢君 ⑥江山代有才人出 ⑦深林人不知 ⑧马上相逢无纸笔 ⑨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7.(1)该校大部分学生喜欢看电影,但经常看的很少,大多因为各种原因很少看。(写出两点,2 分) (2)建议学校尽量少布置周末作业,让学生有时间去看电影;建议电影公司能多拍摄一些适合中学生 观看的电影;建议电影院给学生票的优惠力度更大一些。(两点,2 分) 8.(1)①树立防范意识,消除安全隐患。②上下楼梯勿拥挤,危险地带切莫去。③高高兴兴出门,平平 安安回家。(语言简洁,符合主题,2 分) (2)某某,请你们不要再打闹了。(表明劝说目的,1 分)这样做很危险,有可能伤了别人,还有可能伤了 自己,一定要注意哦!(讲清理由,1 分) 9.他们害怕我的母亲讨回那份本来给她预备的,但是因为她违背外祖父的意愿“自己做主”结婚而被外祖 父扣留了的嫁妆。(3 分) 10.粗暴(专横);不负责任(自私)(分析出一点得 2 分,分析出两点 得 3 分) 11. 因为有“慈祥,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的外祖母的影响, (2 分)还有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都给过阿 廖沙以力量和支持。(1 分) 12.①要学会尊重他人。②卖煎饼的大叔默默忍受责骂,他的儿子用手抚慰爸爸。(每一点 2 分,共 4 分) 13.这两个词语表现了我对保安的讨厌与鄙夷。(意对即可 2 分) 14.线索:以“我”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2 分) 主旨句:那些生命中的陌生人,如果我可以和他们一样,为了亲人忍耐所有世事艰险,然后依旧坚持,依 旧奋斗,那样才可以称之为真正的成长与成熟。(正确且书写工整,2 分) 15.一方面为小男孩爸爸的不幸遭遇感到心酸;另一方面,想到自己很少和父亲交流,更没体恤父母,心 里感到愧疚。(2 分) 16.身体方面:耳背,牙齿残破,弓背(2 分)精神方面:精神不济,疲惫不堪;孤独,(2 发) 17.指祖父板着脸,不说话,给“老哥哥”脸色看。(2 分) 18.这一方面表现了“祖父”吝啬,对下人严苛;(2 分)另一方面则是借故赶走已不能再为他出力的“老 哥哥”,烧鞋只是一个借口。(2 分) 19.神态和动作描写,(1 分)写出了老哥哥听到主人家辞退他时的痛苦、不舍却又无奈的心理。(1 分) 20.(1)通“耶”,语气词 (2)了解 (3)于是,就 (4)到了······的时候(等到) 21.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2 分) 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 (2 分) 22.(1)开卷有益(2)我们不要一成不变地去看待事物,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3)要善于听取他人 好的建议并且去做(4)做人不要太骄傲,要谦虚(5)不能找借口轻言放弃(答出两点给满分) 23.(1)于是 (2)第二天 (3) 吃 (4)才 24.(1)(他)觉得很饿,可是又不敢就这样离开。 (2)萧氏子心里觉得很奇怪 。 25.王安石以自己的行动绝妙地讽刺了那些贪名贪利的人,即使自己的亲戚他也不失原则,嗤之以鼻。(1 分)体现了王安石勤俭持家的高尚品质(1 分) 26.拟人(化静为动) 生机勃勃 27.希望友人 留下与自己共赏山中美景 28.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