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杨礼赞 茅盾 教学目的 1.通过课文学习,理解“散文形敬神不散”和象征手法 2.把握排比句和反问句 重点难点 1托物喻义散文的特点是重点之一 2.象征主义的写作手法是重点之二。 3.难点是理解、把握排比句和反问句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毡子( zhanI)开垦(ken3)外壳(qiao4)主宰(ai3)坦荡如砥(di)潜滋暗长(qian2)无边无垠(yi2) 诸如(zhul)倦怠(dai4)婆娑(suol)恹恹欲睡(yan1)丫枝(yal)晕圈(yun4)虬枝(qiu2)参天(can)初 融(rong2)秀颀(q2) 2.解释下列词语 (1)视野:视力所及的范围。 (2)黄绿错综:黄土地和绿植被纵橫交叉在一起。 (3)妙手偶得: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语出陆游诗“文 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4)无边无垠:没有地域的界限,广阔无边的意思。 (5)倔强:(性情)刚强不屈。 (6)纵横决荡:纵橫驰聘,冲杀突击。 (7)捕木:常绿乔木,木质坚实,是贵重的木材 (8)秀颀:美而高。颀,高。 3.(1)粗读课文,给文章分段,归纳段意及中心。 (2)思考课文预习提示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茅盾(1896-1981)中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文化活动家、社会活动家和中国共 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茅盾。浙江桐乡乌镇人。1928年发表第一部小说(蚀),10月东 渡日本与党失去联系,1930年回上海后和鲁迅一起参加左联、反击国民党文围剿。抗战期间在周恩来领导下 事抗日救亡工作,主编(文艺阵地)杂志。1940年到延安鲁艺讲学,后又到重庆、香港等地,坚持和平,反对 内战,反独裁。1948年到达大连,后到北京参加政协会议并筹备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当选为中国文艺联合会副 31比中共中央决定恢复他的党籍。和鲁迅、郭沫若一样,茅盾是中国文坛上灿烂明星。为我国革命文艺和文化 运动奠定了基础。代表作有《子夜》〈林家铺子)〈风景谈〉(白杨礼赞〉等。 2.什么是象征手法 在文艺创作中,象征主义往往是和比喻手法融合在一起的,但二者又有区别:(1)比喻可以用于表示任何 事物的性状,而象征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的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而且也都从本质特征上考虑。(2)一般的比 喻,其喻体在全篇文章中不占主要地位,它并不是文章的主要题材,如果这类喻体在文章中占了主要地位就称为 象征体了。这种手法也称为象征手法了,这是。个重要的区别标志,(3)比喻适用于各类文体,象征一般只适用 于抒情作品。 3.“贵族化的楠木”象征什么? 茅盾同志说:贵族化的桶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我写此散文是这样想的。 4.导语 (白杨礼赞)是一篇借景抒情,具有浓郁象征色彩的散文。它蕴藏着诗一样的情愫,使一个客观对应物一 白杨树,在精湛的艺术描写中赋有了人格化的生命力。细腻的白杨树外形是革命者的形象,更多局部细节描写组 成了一组组象征性的意象群。这一切在学习本课时都当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正课
1 1.白杨礼赞 茅盾 教学目的 1.通过课文学习,理解“散文形敬神不散”和象征手法。 2.把握排比句和反问句。 重点难点 1 托物喻义散文的特点是重点之一。 2.象征主义的写作手法是重点之二。 3.难点是理解、把握排比句和反问句。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大毡子(zhan1) 开垦(ken3)外壳(qiao4) 主宰(zai3)坦荡如砥(di3) 潜滋暗长(qian2) 无边无垠(yin2) 诸如(zhu1)倦怠(dai4)婆娑(suo1)恹恹欲睡(yan1)丫枝(ya1)晕圈(yun4)虬枝(qiu2)参天(can1)初 融(rong2)秀颀(qi2) 2.解释下列词语。 (1)视野:视力所及的范围。 (2)黄绿错综:黄土地和绿植被纵横交叉在一起。 (3)妙手偶得: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语出陆游诗“文 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4)无边无垠:没有地域的界限,广阔无边的意思。 (5)倔强:(性情)刚强不屈。 (6)纵横决荡:纵横驰聘,冲杀突击。 (7)捕木:常绿乔木,木质坚实,是贵重的木材。 (8)秀颀:美而高。颀,高。 3.(1)粗读课文,给文章分段,归纳段意及中心。 (2)思考课文预习提示。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茅盾(1896—1981)中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文化活动家、社会活动家和中国共产 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茅盾。浙江桐乡乌镇人。1928 年发表第一部小说(蚀),10 月东 渡日本与党失去联系,1930 年回上海后和鲁迅一起参加左联、反击国民党文围剿。抗战期间在周恩来领导下从 事抗日救亡工作,主编(文艺阵地)杂志。1940 年到延安鲁艺讲学,后又到重庆、香港等地,坚持和平,反对 内战,反独裁。1948 年到达大连,后到北京参加政协会议并筹备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当选为中国文艺联合会副 主席。作协主席。建国后历任文化部长,全国人大代表,历届全国政协常委、四届、五届副主席。1981 年 3 月 31 比中共中央决定恢复他的党籍。和鲁迅、郭沫若一样,茅盾是中国文坛上灿烂明星。为我国革命文艺和文化 运动奠定了基础。代表作有《子夜》〈林家铺子〉〈风景谈〉〈白杨礼赞〉等。 2.什么是象征手法? 在文艺创作中,象征主义往往是和比喻手法融合在一起的,但二者 又有区别:(1)比喻可以用于表示任何 事物的性状,而象征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的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而且也都从本质特征上考虑。(2)一般的比 喻,其喻体在全篇文章中不占主要地位,它并不是文章的主要题材,如果这类喻体在文章中占了主要地位就称为 象征体了。这种手法也称为象征手法了,这是。个重要的区别标志,(3)比喻适用于各类文体,象征一般只适用 于抒情作品。 3.“贵族化的楠木”象征什么? 茅盾同志说:贵族化的桶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我写此散文是这样想的。 4.导语 (白杨礼赞)是一篇借景抒情,具有浓郁象征色彩的散文。它蕴藏着诗一样的情愫,使一个客观对应物—— 白杨树,在精湛的艺术描写中赋有了人格化的生命力。细腻的白杨树外形是革命者的形象,更多局部细节描写组 成了一组组象征性的意象群。这一切在学习本课时都当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三、正课
1.读一读课文,思考并回答,这篇散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各部分 的大意是什么?全文的中心又怎么概括? 讨论、明确。全文可分成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点题,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领起全文。 第二部分:(第2至4自然段)转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从正反两面写人对高原景色 的感觉,衬托出白杨树,用肯定的语气再度赞扬白杨树的“不平凡”。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运用先总后分的写法,具体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以否定句式,强调白杨 树是“不平凡”的树 第四部分:(第7、8自然段)先用欲扬先抑,虚抑实扬的手法,赞美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然后用排 比句,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第五部分:(第9自然段)运用对比手法,表明作者不同于顽固派的观点,又一次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和祟 敬之情。与文章开头相呼应 中心大意是:本文采用象征手法,抓住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借白杨树的不平凡的形象,赞美在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质朴、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的感情。 2.看一看文中多处出现的“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说一说它“不平凡”的含义。 讨论、明确。课文四次提到“不平凡”,三次提到“极普通”,伟大和不平凡常常是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伟 大寓于平凡之中,不平凡而又普通,意思相同。“不平凡”就是伟大,极普通就是很平凡。白杨树是一种“极常 见”和“极易生长的树,它当然很平常,但以它外形的美,尤其是内在美来说,它是不平凡的 3.提问:全文抒情线索是什么? 讨论、明确。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 4.提问:课文第二部分写高原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明确。写白杨树前先写高原,目的有两个。其一交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衬托它傲然挺立的形象:其 暗写陕甘宁边区这个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象征意义作铺垫 5.动手在第三部分文中找一找体现白杨树外形、色彩,风格的词,并把它们标记下来。想一想其中最关键、 最重要的词是哪个。它的含义又是什么? 讨论、明确。外形:“笔直”,干:“绝无旁枝”“丫枝一律向上”“绝不旁逸斜出”枝:“片片向上,几乎没有 斜生”叶:色彩:“银色”“淡青色”:风格:“倔强”,“直”“不折不挠”“力争上游”。最关键、最重要的词是“力 争上游、倔强挺立”它表现了白杨树不仅外形美,内在的精神更美 四、小结 散文的开头从赞美白杨树不平凡起笔,没有说理由,因为这是这篇课文的主线。写高原景色,一波三折,先 是有壮美的感觉,同时又产生倦怠、单调,这一扬一抑之后才让白杨树出场。从白杨树生长环境、广袤的大自然 又收缩到特定环境的一点,这是由面到点。从远视哨兵似的白杨树,到近视干、枝、叶、皮的细致描写,这叫 由远及近的描写。 五、作业 1.课后练习第一题的第12、3小题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预习 1.细读课文第四部分,思考课后练习二、三题。 2.就课文不明白的地方质疑 二、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就白杨树赖以生存的“景美”自身的“形美”及白杨树内在的“神美”作了讲析。这节课我 们主要讨论一下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和排比、反问连用句。 1.读一读第四部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动手画出文中排比句,反问句。看一看句法有何变化。 讨论,明确。句法变化是①只觉得②不想到③竟一点也不联想到 ④又不更远一点想到。句法中有异。点破象征意义 (2)提问:这四句排比句和反问句连用,意思怎样加强? 讨论、明确。①让人由树联想到什么②让人由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联想到有相同特点的北方农民 ③由白杨树的坚强不屈联想到傲然挺立、守卫家乡的抗日军民。④由白杨树枝枝叶叶紧靠团结,力争上游的精神 联想到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精神和意志。四个反问句由外向内,层层深入。 (3)提问:第7自 人和对比给白杨树以高度的评价,这是 先抑后扬的写法。具体说说怎么抑又怎么扬?
2 1.读一读课文,思考并回答,这篇散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各部分 的大意是什么?全文的中心又怎么概括? 讨论、明确。全文可分成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点题,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领起全文。 第二部分:(第 2 至 4 自然段)转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从正反两面写人对高原景色 的感觉,衬托出白杨树,用肯定的语气再度赞扬白杨树的“不平凡”。 第三部分:(第 5、6 自然段)运用先总后分的写法,具体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以否定句式,强调白杨 树是“不平凡”的树。 第四部分:(第 7、8 自然段)先用欲扬先抑,虚抑实扬的手法,赞美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然后用排 比句,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第五部分:(第 9 自然段)运用对比手法,表明作者不同于顽固派的观点,又一次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 敬之情。与文章开头相呼应。 中心大意是:本文采用象征手法,抓住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借白杨树的不平凡的形象,赞美在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质朴、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的感情。 2.看一看文中多处出现的“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说一说它“不平凡”的含义。 讨论、明确。课文四次提到“不平凡”,三次提到“极普通”,伟大和不平凡常常是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伟 大寓于平凡之中,不平凡而又普通,意思相同。“不平凡”就是伟大,极普通就是很平凡。白杨树是一种“极常 见”和“极易生长的树,它当然很平常,但以它外形的美,尤其是内在美来说,它是不平凡的。- 3.提问:全文抒情线索是什么? 讨论、明确。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 4.提问:课文第二部分写高原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明确。写白杨树前先写高原,目的有两个。其一交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衬托它傲然挺立的形象;其 二暗写陕甘宁边区这个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象征意义作铺垫。 5.动手在第三部分文中找一找体现白杨树外形、色彩,风格的词,并把它们标记下来。想一想其中最关键、 最重要的词是哪个。它的含义又是什么? 讨论、明确。外形:“笔直”,干;“绝无旁枝”“丫枝一律向上”“绝不旁逸斜出”枝;“片片向上,几乎没有 斜生”叶;色彩:“银色”“淡青色”;风格:“倔强”,“直”“不折不挠”“力争上游”。最关键、最重要的词是“力 争上游、倔强挺立”它表现了白杨树不仅外形美,内在的精神更美。 四、小结 散文的开头从赞美白杨树不平凡起笔,没有说理由,因为这是这篇课文的主线。写高原景色,一波三折,先 是有壮美的感觉,同时又产生倦怠、单调,这一扬一抑之后才让白杨树出场。从白杨树生长环境、广袤的大自然 又收缩到特定环境的一点,这是由面到点。从远视哨兵似 的白杨树,到近视干、枝、叶、皮的细致描写,这叫 由远及近的描写。 五、作业 1.课后练习第一题的第 1 2、3 小题。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一、预习 1.细读课文第四部分,思考课后练习二、三题。 2.就课文不明白的地方质疑。 二、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就白杨树赖以生存的“景美”自身的“形美”及白杨树内在的“神美”作了讲析。这节课我 们主要讨论一下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和排比、反问连用句。 三、正课 1.读一读第四部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动手画出文中排比句,反问句。看一看句法有何变化。 讨论,明确。句法变化是①只觉得②不想到③竟一点也不联想到 ④又不更远一点想到。句法中有异。点破象征意义。 (2)提问:这四句排比句和反问句连用,意思怎样加强? 讨论、明确。①让人由树联想到什么②让人由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联想到有相同特点的北方农民。 ③由白杨树的坚强不屈联想到傲然挺立、守卫家乡的抗日军民。④由白杨树枝枝叶叶紧靠团结,力争上游的精神, 联想到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精神和意志。四个反问句由外向内,层层深入。 (3)提问:第 7 自然段用拟人和对比给白杨树以高度的评价,这是 先抑后扬的写法。具体说说怎么抑又怎么扬?
讨论,明确。两个“没有……”和“算不得好女子”似乎要否定白杨树的美,这是欲扬先抑。“但是……伟 丈夫”笔锋一转,则是变抑为扬。否定的是“好女子”肯定了“伟丈夫”两词一对比更突出了白杨树与众树的不 同。先抑后扬,赞美由树到人。 (4)提问:白杨树象征了什么? 讨论,明确。白杨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 2.读读第五部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提问:“楠木”象征了什么?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明确。“楠木”象征了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诸如国民党反动派)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为了,以树 比树.(白杨树和榆木),人比人(北方农民和国民党反动派),以达到艺术效果的一致、谐调和完整。 (2)提问:“那也是直挺秀颀的”意思是什么? 讨论,明确。这句话形褒实贬,意思是楠术虽也有高高挺立的风姿,却自居高贵,缺乏内在的美,一语双关 指村实指人 “贱视民众” (国民党反动派)的人。 (3)提问:把白杨树和捕木进行对比用意如何? 讨论,明确。这对比①表达了作者对贱视民众的顽固倒退的国民党反动派,表示愤慨、鄙弃之情②深化了散 文的主题③以高昂的赞美白杨树,形成首尾呼应,结束全文 3.提问:课文语言运用的特点是什么?举例说说 讨论,明确。特点是语言凝练优美,富于变化。尤其是谴词用字更 注意形象贴切。如用“无边无垠”写高原的“大”:用“坦荡如砥”写高原的“平”:用“黄绿错综”写高原 的“色”:用“伟岸”“挺拔”“参天耸立”写白杨树的高大等等。 四、小结 《白杨礼赞》是我国现代散文园地的一篇力作,也是茅盾先生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贵遗产。这篇散文思想博大 精深,结构严谨完美,艺术魁力非同小可。把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表现得十分突出。“神”是作者“礼赞”白 杨的根本。“形”是作者工笔细描的白杨树外貌,是作者笔下的白杨树赖以生存的“景”一一黄土高原。这篇散 文能够广为传诵,与它的“神不散”有很大关系。结构上有疏有密,有散有拢,线索清晰,层次井然,作者淋漓 尽致的抒情,一切都让白杨树的神韵风采活现于我们的面前。真是一篇难得的好范本 五、作业 1.课后练习第二、三题 2.囚绿记 陆蠡 教学目的: 1.体会本文咏物抒情的写法,了解作者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2.了解本文的构思,体会它结构精巧、变化多姿的特点 3.了解有关语句的深刻含义和表现手法,感受本文语言含蓄优美的特点 教学设想: 1.这是一篇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散文,含蓄优美。借助于多读,让学生读中求解,读中悟情,读中明理, 读中品味 2.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事迹的介绍,深入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常春藤盆栽。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教师展示一常春藤盆栽。) 同学们知道这种盆景植物的名称吗?(常春藤)这是老师喜欢的一种植物,老师喜欢它的原因有两点,我先 说第一个原因,那就是它的颜色——绿色。绿色是希望之色,是生命之色:它不仅是芸芸众生喜爱之色,也是文 人墨客歌咏之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位喜爱绿色的现代散文家陆蠡写的一篇散文《囚绿记》。 2、指明一学生上黑板写上课题和作者名字。教师给作者名正音 3、简介作者有关情况。(学生圈划、朗读课文后面注释中的有关内容) 二、释罳:“囚绿”就是把绿色囚禁起来
3 讨论,明确。两个“没有……”和“算不得好女子”似乎要否定白杨树的美,这是欲扬先抑。“但是……伟 丈夫”笔锋一转,则是变抑为扬。否定的是“好女子”肯定了“伟丈夫”两词一对比更突出了白杨树与众树的不 同。先抑后扬,赞美由树到人。 (4)提问:白杨树象征了什么? 讨论,明确。白杨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 神。 2.读读第五部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提问:“楠木”象征了什么?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明确。“楠木”象征了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诸如国民党反动派)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为了,以树 比树.(白杨树和榆木),人比人(北方农民和国民党反动派),以达到艺术效果的一致、谐调和完整。 (2)提问:“那也是直挺秀颀的”意思是什么? 讨论,明确。这句话形褒实贬,意思是楠术虽也有高高挺立的风姿,却自居高贵,缺乏内在的美,一语双关, 指村实指人——“贱视民众” (国民党反动派)的人。 (3)提问:把白杨树和捕木进行对比用意如何? 讨论,明确。这对比①表达了作者对贱视民众的顽固倒退的国民党反动派,表示愤慨、鄙弃之情②深化了散 文的主题③以高昂的赞美白杨树,形成首尾呼应,结束全文。 3.提问:课文语言运用的特点是什么?举例说说。 讨论,明确。特点是语言凝练优美,富于变化。尤其是谴词用字更 注意形象贴切。如用“无边无垠”写高原的“大”;用“坦荡如砥”写高原的“平”;用“黄绿错综”写高原 的“色”;用“伟岸”“挺拔”“参天耸立”写白杨树的高大等等。 四、小结 《白杨礼赞》是我国现代散文园地的一篇力作,也是茅盾先生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贵遗产。这篇散文思想博大 精深,结构严谨完美,艺术魁 力非同小可。把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表现得十分突出。“神”是作者“礼赞”白 杨的根本。“形”是作者工笔细描的白杨树外貌,是作者笔下的白杨树赖以生存的“景”——黄土高原。这篇散 文能够广为传诵,与它的“神不散”有很大关系。结构上有疏有密,有散有拢,线索清晰,层次井然,作者淋漓 尽致的抒情,一切都让白杨树的神韵风采活现于我们的面前。真是一篇难得的好范本。 五、作业 1.课后练习第二、三题。 2.囚绿记 陆蠡 教学目的: 1.体会本文咏物抒情的写法,了解作者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2.了解本文的构思,体会它结构精巧、变化多姿的特点。 3.了解有关语句的深刻含义和表现手法,感受本文语言含蓄优美的特点。 教学设想: 1.这是一篇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散文,含蓄优美。借助于多读,让学生读中求解,读中悟情,读中明理, 读中品味。 2.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事迹的介绍,深入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一常春藤盆栽。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教师展示一常春藤盆栽。) 同学们知道这种盆景植物的名称吗?(常春藤)这是老师喜欢的一种植物,老师喜欢它的原因有两点,我先 说第一个原因,那就是它的颜色——绿色。绿色是希望之色,是生命之色;它不仅是芸芸众生喜爱之色,也是文 人墨客歌咏之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位喜爱绿色的现代散文家陆蠡写的一篇散文《囚绿记》。 2、指明一学生上黑板写上课题和作者名字。教师给作者名正音。 3、简介作者有关情况。(学生圈划、朗读课文后面注释中的有关内容) 二、释题:“囚绿”就是把绿色囚禁起来
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呢?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高声朗读、轻声朗读、一个人读,找个伴 儿一起读等不同形式)自由朗读课文。 教师明确要求:标注段落,圈划疑难字词。或结合课后注释,或同学相互讨论,合作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 也可当场求助老师。 三、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线索。 1、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因为他爱绿) 2、他把绿“囚”牢了吗?(他后来把绿释放了) 3、离开了绿,他对绿的感情又是怎样的呢?(他对绿充满了思念) 教师归纳板书:恋绿囚绿一释绿思绿 四、研读“恋绿”的部分(第1-7小节) 1、学生速读课文。指明学生找出表现作者爱绿感情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适 当引导讲解,在学生找出后,或组织学生齐读,或组织分组读,在读中与作品直接对话,感知这篇散文的语言风 2、创设情境:假设学生是作者,要直接抒发对绿的喜爱之情,与绿直接“对话”,要求学生以课文第五小 节一段话“绿色是多宝贵的啊……也视同至宝”为例,变换人称、有感情地表述,直接抒发对绿的喜爱之情。 五、研读“囚绿”部分。(第8-11小节) 、作者因为爱绿而囚绿,课文那些语句写出了他绿友的爱之深?指名朗读文中有关语句 2、教师再次展示常春藤盆栽,要求学生观察它的枝条向一个方向伸长即向着阳光方向生长的外形特点 揭示喜爱它的第二个原因,即追求光明的性格。提问:作者得到“绿”了吗?找出文中的有关语句来说明 板书:对生活的热爱 3、对作者“囚绿”这个行为你是如何理解的? 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作者那份对绿的渴望,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光明的向往 但是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自私之举,是对绿的施暴之举,是对生命的一种遏制、一种摧残 4、对被囚的“绿友”的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你有什么启示? 要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因为渴望得到某物而想占有它,结果却不能如愿的事例的实例,进一步理解作者所阐 明的人生哲理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明确:常春藤的不屈不挠:生命不可侵犯:万物各得其所,人为不可干找 如果真的喜欢这个事物,那就给他(它)自由,让他在自然中求生存 板书:生命的尊严不可侵犯 六、研读“释绿”部分。(第12-13节) 学生讨论:由作者“释绿”的时间和地点,你联想到什么? 教师穿插介绍陆蠡有关事迹:1935年作者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小海沦陷后,他留沪主持该社工作。 1942年4月13日,因出版抗日小说,被捕,刑审数月,受尽酷刑,英勇不屈,被日寇秘密杀害 教师眀确:“释绿”这部分是文章的主题所在,在这里,作者从“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那种顽强抗争 的性格,永向光明的执著中仿佛也照见了自己的性格和命运。作者后来“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 重地开释”表明了他发自内心深处的对自由和光明的呼唤 板书:呼唤自由和光明 七、研读“思绿”部分。(第14小节 引导学生朗读体会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含蓄地表现了他对日寇铁蹄下的同胞的惦念与牵挂 八、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全文的表现手法:咏物抒情 九、布置作业 课外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本文语言含蓄优美的特点。 附板书设计 囚绿 释绿 思绿 热爱生命 生命的尊严不可佼 唤自由和光明 咏物抒情 3.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 邓颖超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托物抒情的写法。 2.理解饱含深情的句子 重点、难点
4 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呢?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高声朗读、轻声朗读、一个人读,找个伴 儿一起读等不同形式)自由朗读课文。 教师明确要求:标注段落,圈划疑难字词。或结合课后注释,或同学相互讨论,合作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 也可当场求助老师。 三、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线索。 1、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因为他爱绿) 2、他把绿“囚”牢了吗?(他后来把绿释放了) 3、离开了绿,他对绿的感情又是怎样的呢?(他对绿充满了思念) 教师归纳板书:恋绿 囚绿 释绿 思绿 四、研读“恋绿”的部分(第 1-7 小节)。 1、 学生速读课文。指明学生找出表现作者爱绿感情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适 当引导讲解,在学生找出后,或组织学生齐读,或组织分组读,在读中与作品直接对话,感知这篇散文的语言风 格。 2、创设情境:假设学生是作者,要直接抒发对绿的喜爱之情,与绿直接“对话”,要求学生以课文第五小 节一段话“绿色是多宝贵的啊……也视同至宝”为例,变换人称、有感情地表述,直接抒发对绿的喜爱之情。 五、研读“囚绿”部分。(第 8-11 小节) 1、 作者因为爱绿而囚绿,课文那些语句写出了他绿友的爱之深?指名朗读文中有关语句。 2、 教师再次展示常春藤盆栽,要求学生观察它的枝条向一个方向伸长即向着阳光方向生长的外形特点, 揭示喜爱它的第二个原因,即追求光明的性格。提问:作者得到“绿”了吗?找出文中的有关语句来说明。 板书:对生活的热爱 3、 对作者“囚绿”这个行为你是如何理解的? 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作者那份对绿的渴望,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光明的向往; 但是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自私之举,是对绿的施暴之举,是对生命的一种遏制、一种摧残。 4、对被囚的“绿友”的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你有什么启示? 要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因为渴望得到某物而想占有它,结果却不能如愿的事例的实例,进一步理解作者所阐 明的人生哲理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明确:常春藤的不屈不挠;生命不可侵犯;万物各得其所,人为不可干扰; 如果真的喜欢这个事物,那就给他(它)自由,让他在自然中求生存…… 板书:生命的尊严不可侵犯 六、研读“释绿”部分。(第 12-13 节) 学生讨论:由作者“释绿”的时间和地点,你联想到什么? 教师穿插介绍陆蠡有关事迹:1935 年作者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小海沦陷后,他留沪主持该社工作。 1942 年 4 月 13 日,因出版抗日小说,被捕,刑审数月,受尽酷刑,英勇不屈,被日寇秘密杀害。 教师明确:“释绿”这部分是文章的主题所在,在这里,作者从“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那种顽强抗争 的性格,永向光明的执著中仿佛也照见了自己的性格和命运。作者后来“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珍 重地开释”表明了他发自内心深处的对自由和光明的呼唤。 板书:呼唤自由和光明 七、研读“思绿”部分。(第 14 小节) 引导学生朗读体会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含蓄地表现了他对日寇铁蹄下的同胞的惦念与牵挂。 八、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全文的表现手法:咏物抒情 九、布置作业: 课外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本文语言含蓄优美的特点。 附板书设计: 恋绿 囚绿 释绿 思绿 热爱生命 生命的尊严不可侵犯 呼唤自由和光明 咏 物 抒 情 3.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 邓颖超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文托物抒情的写法。 2. 理解饱含深情的句子。 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老一辈无产阶级真挚的爱情。 2.难点:理解含蓄地表达情感的句子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 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二、导入 1.作者简介 2.导语 2004年2月4日是邓颖超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今天我们来学习她的《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以表达对 位杰出女性的纪念和缅怀 本文写于1988年4月,中南海西花厅海棠花盛天之际。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四、理解文章思路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见花思人,引起下 第二部分(2-6):抒发对周恩来的思念之情 第三部分(7-9):深情回忆和周恩来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 第四部分(10-11):再次抒发思念之情,结束全文。 五、探究 1.作者深情地回忆和周来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为什么从西花厅的海棠花写起?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因为海棠花是周恩来的心爱之物,在海棠树前留下了周恩来的足迹和身影,留下了两人许多美好的回忆,睹 物思人,勾起对与周恩来共同生活的点点滴滴的回忆 2.作者回忆了与海棠花相关的哪些片断?每个片断最感人的地方在哪里? 论并归纳 第一个片断是:因为爱海棠花,就选定盛开着海棠花的院落来居住,而且一住就是二十六年,三十八年 这些词用得很精彩“偶尔”“就”“整整”,表明对海棠花的喜爱非常执着,也说明了两人的爱情非常运坚贞 第二个片断是:海棠花与邓颖超共同经历了三十八个年头,仍然生机勃勃,花团锦簇,果实累累。人们不但 可以赏花,还可以品尝果实 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画面啊。海棠花似乎是个有情物,它用它美艳的花,酸甜的果来报答喜爱它的邓颖超与 周恩来同志 第三个片断是:细致描绘了周恩来生前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常抽几分钟有时独自驻足观赏,抬头看了又看 以此业得以稍稍休息,有时与邓颖超并肩赏花。 最精彩的句子是“你看花的背影,仿佛就在昨天,就在我眼前。”“十二年本来是短暂的,但是我感到又是漫 长漫长的。 因为深爱对方,所以过去的回忆仿佛就在眼前那么清晰,所以说“短暂”但爱人离去,思念之情与日俱增 所以十二年又是漫长的 第四个片断是:邓颖超为远在日内瓦的周恩来剪了一枝海棠花,压在书本里,通过鸿雁传情,表达她的思念 体贴之心 这段写得颇为真挚动人,这对革命的伴侣,他们爱得那么真,那么纯,令人动容 7:电五个片断是:“我认为你一定随着春天温暖的风,又踏着严寒冬天的雪,深入到祖国的高山,平原,飘进 可、长江进入了无边无际的海洋 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周恩来的无限敬意,写出了周恩来并没有离开我们,他正为我们的国家,为全人类的进 步事业继续工作着,祖国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周恩来同志永远活在邓颖超的心里,也永远活在中国人 民,世界人民的心里 课文前半部分回忆了自己与海棠花与周恩来之间的生活片断,表达了对周恩来无限的思念与崇敬之情 第二课时 齐读课文第三部分(79) 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5 1. 重点:了解老一辈无产阶级真挚的爱情。 2. 难点:理解含蓄地表达情感的句子。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预习 二、 导入 1. 作者简介。 2. 导语。 2004 年 2 月 4 日是邓颖超诞辰 100 周年纪念日,今天我们来学习她的《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以表达对 这位杰出女性的纪念和缅怀。 本文写于 1988 年 4 月,中南海西花厅海棠花盛天之际。 三、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四、 理解文章思路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见花思人,引起下文。 第二部分(2-6):抒发对周恩来的思念之情。 第三部分(7-9):深情回忆和周恩来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 第四部分(10-11):再次抒发思念之情,结束全文。 五、 探究 1. 作者深情地回忆和周来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为什么从西花厅的海棠花写起?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因为海棠花是周恩来的心爱之物,在海棠树前留下了周恩来的足迹和身影,留下了两人许多美好的回忆,睹 物思人,勾起对与周恩来共同生活的点点滴滴的回忆。 2. 作者回忆了与海棠花相关的哪些片断?每个片断最感人的地方在哪里? 讨论并归纳: 第一个片断是:因为爱海棠花,就选定盛开着海棠花的院落来居住,而且一住就是二十六年,三十八年。 这些词用得很精彩“偶尔”“就”“整整”,表明对海棠花的喜爱非常执着,也说明了两人的爱情非常运坚贞。 第二个片断是:海棠花与邓颖超共同经历了三十八个年头,仍然生机勃勃,花团锦簇,果实累累。人们不但 可以赏花,还可以品尝果实。 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画面啊。海棠花似乎是个有情物,它用它美艳的花,酸甜的果来报答喜爱它的邓颖超与 周恩来同志。 第三个片断是:细致描绘了周恩来生前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常抽几分钟有时独自驻足观赏,抬头看了又看, 以此业得以稍稍休息,有时与邓颖超并肩赏花。 最精彩的句子是“你看花的背影,仿佛就在昨天,就在我眼前。”“十二年本来是短暂的,但是我感到又是漫 长漫长的。” 因为深爱对方,所以过去的回忆仿佛就在眼前那么清晰,所以说“短暂”但爱人离去,思念之情与日俱增, 所以十二年又是漫长的 第四个片断是:邓颖超为远在日内瓦的周恩来剪了一枝海棠花,压在书本里,通过鸿雁传情,表达她的思念, 体贴之心。 这段写得颇为真挚动人,这对革命的伴侣,他们爱得那么真,那么纯,令人动容。 第五个片断是:“我认为你一定随着春天温暧的风,又踏着严寒冬天的雪,深入到祖国的高山,平原,飘进 了黄河、长江进入了无边无际的海洋。” 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周恩来的无限敬意,写出了周恩来并没有离开我们,他正为我们的国家,为全人类的进 步事业继续工作着,祖国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周恩来同志永远活在邓颖超的心里,也永远活在中国人 民,世界人民的心里。 六、 小结 课文前半部分回忆了自己与海棠花与周恩来之间的生活片断,表达了对周恩来无限的思念与崇敬之情。 第二课时 一、 齐读课文第三部分(7-9) 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学生讨论并归纳 第7段:概述“我们”的爱情总是和革命交织在一起 第8段:详细写了在革命斗争中的相见,建立了纯正的友情,为了共同革命理想,从友谊发展到相爱,定约 第9段:写在革命之花开时,我们爱情之花也开放了,1925年8月,结婚了。 1.找出文中邓颖超与周恩来在革命生涯中共同追求,共同奋斗的句子,体会其思想感情。希望我们两个 人,将来也像他们两个人那样,一同上断头台。我们都下定决心,愿为革命而死,洒热血、抛头颅,在所不惜 我们的爱情总是和革命交织在一起。只是为着我们共同的斗争,发扬爱国主义,追求新思潮,追求进步。建立了 共同的革命理想,要为共产主义奋斗。文中多次出现“我们”的共同理想,及为理解共同理想奋斗的句子,这说 明了“我们”之间的关系是同志、战友、伴侣的关系,“我们”始终把革命放在首位。 2.第8段中为什么用大段的文字写周恩来同志曾主张独身主义,而“我”也对婚姻抱悲观的想法?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为了革命事情无暇谈及个人问题,说明两人的交往全是为了革命事业,没有任何个人的目 的,它使两人的抱定独身的两个青年走到了一起,从友谊发展到相爱。 3.文中提到了1919年的五四运动,进步学生组织的“觉悟”起到了什么作用? 说明两人相识的时代大背景,作为进步的热血青年,他们为了反帝,反封建、肥卖国贼,为了救亡图存他们 走到了一起来,在那个年代注定了他们的爱情要与革命交织在一起,注定了他们要共同出生入死,艰险困苦患难 品味本文的语言 从全文的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作为均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中国妇女运动领导的邓颖超具有坚强,刚毅的 面,又有女性感情细腻,深沉的一面,它并不一味沉缅于深深的思念之中,在深情的回忆之中给我们的鼓舞,以 力量、以启发。 邓颖超在该文中称自己的这篇文章既不是诗,也不是散文,而是“一篇纪念战友、伴侣的偶作和随想”84 岁的邓大姐在文章中深情回忆了她与周恩来相识相知相爱和相伴度过的数十年革命岁月 文间情深感人,令人动容,“我们的爱情总是和革命交织在一起,因此,我们革命几十年,出生入死,艰险 困苦,患难与共,有时战斗在一起,有进分散两地,无畏无私,在我们的革命生涯里,总是坚定地、泰然地、沉 着地奋斗下去。我们的爱情,经历了几十年也没有任何消减。” 五、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4.草莓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由一事物引发丰富联想的写法 2.从文中得出启示 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作者丰富的联想。 2.难点:通过联想感悟作者所要抒写的情怀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预习 导入 作者及背景介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 四、分析课文 (一)讨论文章结构 (二)质憂 顽晚熟的草莓引发了作者哪些联想? 香甜的草莓把作者的思绪引回草莓最盛的六月时光,再从六月联想到眼前秋意渐浓的九月,由季节的变化联 想到曾经拥有过的青年时光以及似水流年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思想和感情
6 学生讨论并归纳: 第 7 段:概述“我们”的爱情总是和革命交织在一起。 第 8 段:详细写了在革命斗争中的相见,建立了纯正的友情,为了共同革命理想,从友谊发展到相爱,定约。 第 9 段:写在革命之花开时,我们爱情之花也开放了,1925 年 8 月,结婚了。 二、 探究 1. 找出文中邓颖超与周恩来在革命生涯中共同追求,共同奋斗的句子,体会其思想感情。希望我们两个 人,将来也像他们两个人那样,一同上断头台。我们都下定决心,愿为革命而死,洒热血、抛头颅,在所不惜。 我们的爱情总是和革命交织在一起。只是为着我们共同的斗争,发扬爱国主义,追求新思潮,追求进步。建立了 共同的革命理想,要为共产主义奋斗。文中多次出现“我们”的共同理想,及为理解共同理想奋斗的句子,这说 明了“我们”之间的关系是同志、战友、伴侣的关系,“我们”始终把革命放在首位。 2. 第 8 段中为什么用大段的文字写周恩来同志曾主张独身主义,而“我”也对婚姻抱悲观的想法?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为了革命事情无暇谈及个人问题,说明两人的交往全是为了革命事业,没有任何个人的目 的,它使两人的抱定独身的两个青年走到了一起,从友谊发展到相爱。 3. 文中提到了 1919 年的五四运动,进步学生组织的“觉悟”起到了什么作用? 说明两人相识的时代大背景,作为进步的热血青年,他们为了反帝,反封建、肥卖国贼,为了救亡图存他们 走到了一起来,在那个年代注定了他们的爱情要与革命交织在一起,注定了他们要共同出生入死,艰险困苦患难 与共。 三、 品味本文的语言 从全文的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作为均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中国妇女运动领导的邓颖超具有坚强,刚毅的一 面,又有女性感情细腻,深沉的一面,它并不一味沉缅于深深的思念之中,在深情的回忆之中给我们的鼓舞,以 力量、以启发。 四、 小结 邓颖超在该文中称自己的这篇文章既不是诗,也不是散文,而是“一篇纪念战友、伴侣的偶作和随想”84 岁的邓大姐在文章中深情回忆了她与周恩来相识相知相爱和相伴度过的数十年革命岁月。 文间情深感人,令人动容,“我们的爱情总是和革命交织在一起,因此,我们革命几十年,出生入死,艰险 困苦,患难与共,有时战斗在一起,有进分散两地,无畏无私,在我们的革命生涯里,总是坚定地、泰然地、沉 着地奋斗下去。我们的爱情,经历了几十年也没有任何消减。” 五、 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4. 草莓 教学目标 1. 学习作者由一事物引发丰富联想的写法。 2. 从文中得出启示。 重点、难点 1. 重点:学习作者丰富的联想。 2. 难点:通过联想感悟作者所要抒写的情怀。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预习 二、 导入 作者及背景介绍 三、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 四、 分析课文 (一) 讨论文章结构 (二) 质疑 1. 一颗晚熟的草莓引发了作者哪些联想? 香甜的草莓把作者的思绪引回草莓最盛的六月时光,再从六月联想到眼前秋意渐浓的九月,由季节的变化联 想到曾经拥有过的青年时光以及似水流年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思想和感情
2.通过联想作者抒写了怎样的思想和感情? 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易失的感概,及对人生秋天的赞美,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情怀 3.试比较第1、3两段对九月景物描写的不同? 第一段重在表现夏意正浓:天空像蓝宝石一样晶莹璀璨,挺拔的槲树生意盎然,到处欢歌笑语。 第三段却重在表现秋的气息:树是绿的,但只需吹一阵寒风,顷刻之间就会枯。天空是蔚蓝的,但不久就会 变得灰惨惨 4.从文章的思路看写作目的是什么? 作者漫步在九月的田野:放眼四望,觉得“自从我们五月来到乡下以来,一切基本上没有变,依然是那些碧 绿的树,湛蓝的天,欢快的心田。”但是马上“觉察到已不是六月”。作者在第一段描写完天空,树木的句子后都 加上了一个“但”字,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启发人们思考,为了启发人们对这两个季节进行深入细致的比较,从 而感受时间给大自然留下的印记,为下文对青春易失、生命演变的思考作铺垫 5.细读课文,体会作者观察与感受,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 五、语言品析 选择自己喜爱的语段,反复阅读,体会情感 例:地晨新翻的玫瑰红的土块,有如一堆堆绿色的珠子,又如野草一般妖艳 这两个比喻很有创意。把新翻的土块,比作一堆堆垢子和野果,看了之后令人产生喜爱之情,也表现了这里 一片充满生机制土地,更妙的是“妖艳”这个词经人以无限的遐想 六、小结 作者由一颗晚熟的草莓触动了情思,引发了丰富的联想,他告诉我们季节的更替、生命的演变是不可抗拒的 自然规律,我们要很好地把握现在,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七、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5.孔乙已 教学目标 1、理解孔乙己这一形象所揭示的社会意义 2、学习小说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4、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了解孔乙己的性格特征 教学内容及步 导入新课 我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的鲁迅的哪些小说? 在鲁迅先生写的33篇小说中,巴金先生曾称赞说:“《孔乙己》写得多么好啊!”日本有一位作家也说,孔乙 己是一个最完美的艺术典型。孔乙己到底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呢?鲁迅先生又是怎样塑造这个形象的?下面让我 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小说。 二、解题 本文写于1918年冬天,发表于1919年4月的《新青年》杂志,后来收入短篇小说集《呐喊》。 在当时的文化教育领域,虽然在1906年就废止了封建科举制度,但封建复古逆流仍然很猖獗。封建教育仍 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鲁迅先生针对现状,写了二十多年前的社会现实,启发人们将其与当时现状进行对照 懂得批判与取舍 三、放课文朗读录音 要求:1、找出生字词 2、试从课文中找出反映以下内容的活。 ①孔乙己的特殊身份。 ②孔乙己对人们的作 ③孔乙己的结局 四、品味小说中几句意味深长的话 1、反映孔乙己特殊身份的句子
7 2. 通过联想作者抒写了怎样的思想和感情? 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易失的感概,及对人生秋天的赞美,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情怀。 3. 试比较第 1、3 两段对九月景物描写的不同? 第一段重在表现夏意正浓:天空像蓝宝石一样晶莹璀璨,挺拔的槲树生意盎然,到处欢歌笑语。 第三段却重在表现秋的气息:树是绿的,但只需吹一阵寒风,顷刻之间就会枯。天空是蔚蓝的,但不久就会 变得灰惨惨; 4. 从文章的思路看写作目的是什么? 作者漫步在九月的田野:放眼四望,觉得“自从我们五月来到乡下以来,一切基本上没有变,依然是那些碧 绿的树,湛蓝的天,欢快的心田。”但是马上“觉察到已不是六月”。作者在第一段描写完天空,树木的句子后都 加上了一个“但”字,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启发人们思考,为了启发人们对这两个季节进行深入细致的比较,从 而感受时间给大自然留下的印记,为下文对青春易失、生命演变的思考作铺垫。 5. 细读课文,体会作者观察与感受,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五、 语言品析 选择自己喜爱的语段,反复阅读,体会情感。 例:地晨新翻的玫瑰红的土块,有如一堆堆绿色的珠子,又如野草一般妖艳。 这两个比喻很有创意。把新翻的土块,比作一堆堆垢子和野果,看了之后令人产生喜爱之情,也表现了这里 一片充满生机制土地,更妙的是“妖艳”这个词经人以无限的遐想。 六、 小结 作者由一颗晚熟的草莓触动了情思,引发了丰富的联想,他告诉我们季节的更替、生命的演变是不可抗拒的 自然规律,我们要很好地把握现在,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七、 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5.孔 乙 已 鲁 迅 教学目标: 1、理解孔乙己这一形象所揭示的社会意义。 2、学习小说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4、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课时: 3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了解孔乙己的性格特征。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新课 我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的鲁迅的哪些小说? 在鲁迅先生写的 33 篇小说中,巴金先生曾称赞说:“《孔乙己》写得多么好啊!”日本有一位作家也说,孔乙 己是一个最完美的艺术典型。孔乙己到底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呢?鲁迅先生又是怎样塑造这个形象的?下面让我 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小说。 二、解题 本文写于 1918 年冬天,发表于 1919 年 4 月的《新青年》杂志,后来收入短篇小说集《呐喊》。 在当时的文化教育领域,虽然在 1906 年就废止了封建科举制度,但封建复古逆流仍然很猖獗。封建教育仍 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鲁迅先生针对现状,写了二十多年前的社会现实,启发人们将其与当时现状进行对照, 懂得批判与取舍。 三、放课文朗读录音 要求:1、找出生字词。 2、试从课文中找出反映以下内容的活。 ①孔乙己的特殊身份。 ②孔乙己对人们的作用。 ③孔乙己的结局。 四、品味小说中几句意味深长的话 1、反映孔乙己特殊身份的句子
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明确:“站着喝酒”表明孔乙己生活贫困,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和短衣帮一样:“穿长衫”表明他不愿与“短 衣帮”为伍,硬摆读书人的架子:“唯一的”点出了孔乙己的特殊性,他与上层人、下层人都有距离 2、反映孔乙己对人们的作用的一句话 “孔乙已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明确:孔乙己的存在只是为无聊的人们提供一个取笑的对象。说明孔乙己地位低下,境遇凄凉 3、反映孔乙己结局的一句话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明确:“大约”表示是“我”的猜测,但孔乙己当时已无力维生,加上二十多年也没有见到,在那样冷酷无 情的社会里,孔乙己肯定是活不下去的,所以用“的确”表示“我”猜测的结论。 五、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征 1、灯片显示以下语句,学生分析讨论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孔乙己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 △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一人一颗 2、指名学生归纳孔乙己的性格特征。 匀确:科举失败又以读书人自居,生活贫困爱面子又常受人笑,迂腐可笑却又不失善良本性,是一个既可 可笑的没落的读书人。 六、布置作业 思考:1、小说的前三节并没有写到孔乙己,它们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2、孔乙己的形象有什么社会意义?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理解小说主题 教学内容及步骤 、简单回顾上课时内容,导入新课 、提示与思考 1、小说的前三个小节有什么作用? 2、酒客、掌柜、伙计等人是怎样对待孔乙己的? 3、孔乙己的读书经历说明了什么? 4、丁举人是通过科举爬到上层的读书人,他是怎样对待孔乙己的 三、交流、讨论后明确 小说前三个小节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 由时间推算,我们可知当时封建科举制度还未废除 由以两种不同方式喝酒的顾客可以看出当时贫富对立和阶级对立的状况 由“我”职务的变动可以看出当时人际间的世态炎凉 2、孔乙己不能与长衫酒客为伍,短衣帮酒客虽然也处在社会底层,但他们仍肆意讥笑孔乙己。唯利是图的 掌柜以取笑孔乙己为乐,就连一个12岁的小伙计都鄙视孔乙己。这些,都充分说明在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下 人们对科举不幸失败者的冷酷 3、孔乙己读了一辈子书,却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既不能进学,又没有学会营生,反而养成了好喝懒做 的恶习,说明了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 4、丁举人对同是读书人的孔乙己毫无怜悯和同情,在孔乙己写了“服辩”之后仍将他“打了半夜”,“再打 折了腿”,不仅揭露了丁举人的凶残冷酷,也尖锐地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本质和罪恶:培养残酷的统治者 四、学生付论归纳造成孔乙已悲惨通的原因 学生讨论后明确 l、社会原因。 (1)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2)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思想侵蚀下,民众的麻木不仁
8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明确:“站着喝酒”表明孔乙己生活贫困,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和短衣帮一样;“穿长衫”表明他不愿与“短 衣帮”为伍,硬摆读书人的架子;“唯一的”点出了孔乙己的特殊性,他与上层人、下层人都有距离。 2、反映孔乙己对人们的作用的一句话: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明确:孔乙己的存在只是为无聊的人们提供一个取笑的对象。说明孔乙己地位低下,境遇凄凉。 3、反映孔乙己结局的一句话: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明确:“大约”表示是“我”的猜测,但孔乙己当时已无力维生,加上二十多年也没有见到,在那样冷酷无 情的社会里,孔乙己肯定是活不下去的,所以用“的确”表示“我”猜测的结论。 五、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征 1、灯片显示以下语句,学生分析讨论。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孔乙己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 么?” △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一人一颗。 2、指名学生归纳孔乙己的性格特征。 明确:科举失败又以读书人自居,生活贫困爱面子又常受人嘲笑,迂腐可笑却又不失善良本性,是一个既可 悲又可笑的没落的读书人。 六、布置作业 思考:1、小说的前三节并没有写到孔乙己,它们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2、孔乙己的形象有什么社会意义?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理解小说主题。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简单回顾上课时内容,导入新课。 二、提示与思考 1、小说的前三个小节有什么作用? 2、酒客、掌柜、伙计等人是怎样对待孔乙己的? 3、孔乙己的读书经历说明了什么? 4、丁举人是通过科举爬到上层的读书人,他是怎样对待孔乙己的? 三、交流、讨论后明确 1、小说前三个小节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 由时间推算,我们可知当时封建科举制度还未废除。 由以两种不同方式喝酒的顾客可以看出当时贫富对立和阶级对立的状况。 由“我”职务的变动可以看出当时人际间的世态炎凉。 2、孔乙己不能与长衫酒客为伍,短衣帮酒客虽然也处在社会底层,但他们仍肆意讥笑孔乙己。唯利是图的 掌柜以取笑孔乙己为乐,就连一个 12 岁的小伙计都鄙视孔乙己。这些,都充分说明在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下, 人们对科举不幸失败者的冷酷。 3、孔乙己读了一辈子书,却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既不能进学,又没有学会营生,反而养成了好喝懒做 的恶习,说明了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 4、丁举人对同是读书人的孔乙己毫无怜悯和同情,在孔乙己写了“服辩”之后仍将他“打了半夜”,“再打 折了腿”,不仅揭露了丁举人的凶残冷酷,也尖锐地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本质和罪恶:培养残酷的统治者。 四、学生讨论归纳造成孔乙己悲惨遭遇的原因 学生讨论后明确: 1、社会原因。 (1)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2)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思想侵蚀下,民众的麻木不仁
(3)以丁举人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的残酷摧残。 2、自身原因。 热衷科举、好喝懒做、麻木不仁、至死不悟 五、理解小说主题 组织学生集体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结合自己对本文的认识进行思考分析 六、布置作业 思考课后练习题三、四 第三课时 课时教学重点 理清小说结构线索,品味小说的语言特色 教学内容和步骤 、理清小说结构 1、指名回顾小说情节的四个组成部分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按照小说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划分课文结构 开端(1~3段):介绍咸亨酒店,交代环境 发展(4~9段):孔乙己的经历和性格。 高潮(10~11):孔乙己被打折腿的悲惨遭遇 结局(1213):孔乙己的悲惨结局 、理清小说的线素 明确:小说以“我”(小伙计)的所见所闻作为线索,选取了孔乙己一生中几个分散的,然而又是典型的生 活片段构成小说情节 讨论分析:使故事显得真实亲切,使情节集中,增加故事的悲凉,表现作者对孔乙己的同情 三、体会“以笑写悲”的巧妙构思 提示与思考:小说中多次写到旁人的说笑、哄笑,有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酒店中的人们也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他们麻木不仁、自私冷漠,他们意识不到自己与孔乙己 样同样受着统治阶级的奴役,所以他们对孔乙己这样一个科举的不幸失败者不但没有同情和帮助,相反只有无情 的嘲弄,以求得他们劳累而苦闷的劳动生涯中片刻的快乐。这种麻木的笑使孔乙己的悲剧更添悲凉之感。它表明 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这样,就更加深了小说反封建的意义。 四、品味小说的语言特色 引导学生揣摩以下加点词的意味 1、便排出九文大钱。 2、他从破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3、坐着用这手慢慢地走去了 4、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五、布置作业 小说的结尾并没有明确交代孔乙己的死去,你认为孔乙己死了没有?请展开想像,写一篇短文来明确交代 300字左右。 6.一厘米 毕淑敏 教学目标 1.理解母亲为儿女的成长所付出的努力 2.了解心理活动对人物刻画的作用。 3.体会文中比喻的妙处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含义。 2.难点:心理活动的刻画 教学时间
9 (3)以丁举人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的残酷摧残。 2、自身原因。 热衷科举、好喝懒做、麻木不仁、至死不悟。 五、理解小说主题 组织学生集体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结合自己对本文的认识进行思考分析。 六、布置作业 思考课后练习题三、四。 第三课时 课时教学重点: 理清小说结构线索,品味小说的语言特色。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理清小说结构 1、指名回顾小说情节的四个组成部分。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按照小说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划分课文结构。 开端(1~3 段):介绍咸亨酒店,交代环境。 发展(4~9 段):孔乙己的经历和性格。 高潮(10~11):孔乙己被打折腿的悲惨遭遇。 结局(12~13):孔乙己的悲惨结局。 二、理清小说的线索 明确:小说以“我”(小伙计)的所见所闻作为线索,选取了孔乙己一生中几个分散的,然而又是典型的生 活片段构成小说情节。 讨论分析:使故事显得真实亲切,使情节集中,增加故事的悲凉,表现作者对孔乙己的同情。 三、体会“以笑写悲”的巧妙构思 提示与思考:小说中多次写到旁人的说笑、哄笑,有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酒店中的人们也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他们麻木不仁、自私冷漠,他们意识不到自己与孔乙己一 样同样受着统治阶级的奴役,所以他们对孔乙己这样一个科举的不幸失败者不但没有同情和帮助,相反只有无情 的嘲弄,以求得他们劳累而苦闷的劳动生涯中片刻的快乐。这种麻木的笑使孔乙己的悲剧更添悲凉之感。它表明, 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这样,就更加深了小说反封建的意义。 四、品味小说的语言特色 引导学生揣摩以下加点词的意味: 1、便排出九文大钱。 2、他从破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3、坐着用这手慢慢地走去了。 4、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五、布置作业 小说的结尾并没有明确交代孔乙己的死去,你认为孔乙己死了没有?请展开想像,写一篇短文来明确交代, 300 字左右。 6.一厘米 毕淑敏 教学目标 1. 理解母亲为儿女的成长所付出的努力。 2. 了解心理活动对人物刻画的作用。 3. 体会文中比喻的妙处。 重点、难点 1. 重点:理解“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含义。 2. 难点:心理活动的刻画。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导入 作者简介。 二、研读课文 1.阅读课文,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理清小说脉络。 讨论并归纳: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在这个过程中,她觉得生活多了几分追求。”):是故事情节的开端。写母亲为让儿子高 兴,给不需要买票的儿子买票,使儿子误以为自己己经长到一米一了 第二部分(从“今天她领小也到一座巨大的寺院参观”到“这种有惊无险的遭遇,一定会令不也天心。”) 这是故事情节的发展,在寺院门口,母亲坚信儿子还差一厘米而没有再买一张票 第三部分:(从“你过来”到“况且他能否明白这其中的奥妙?”):这是故事情节的高潮。母亲在儿子面前 出了丑,被儿子误解为贪小便宜而不愿买票 第四部分:(从“小也的目光总是怯怯”到结束):这是故事的结局。写母亲最终为自己讨回了公道,在儿子 面前保持了完美的形象。 2.课文哪些情节表现了女主人公“要成为完美而无可挑剔的母亲”所做出的艰辛努力? 表现在:在儿子面前,时刻注意检点自己:不把西瓜皮啃得太苦:为儿子买了本没心要买的票:倒假带儿子 参观寺院:强压怒火,不与人争吵:写信为自己讨公道 3.做为一个平凡的母亲,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为她要把儿子培养为一个诚实,正直,有教养,有大家风范的人。她深知家教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所 以她要在儿子面前树立好完美的形象,为儿子的成长做好正确的导向作用 三、小结 本文描写了一位普通母亲为孩子的成长所做出的艰辛努力,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四、作业 课后练习 第二课时 、预习 再次阅读课文,欣赏课文,说说陶影是怎样的一个人?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塑人物形象的? 课文分析 1.陶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讨论并归纳 陶影是一个普通的女工,一个普通的母亲,她身上有很多的缺点,家境的不富裕使得她想尽办法处处节俭, 便宜。她是一个可笑的小人物,但又是一个令人敬佩的母亲。为了孩子她时时检点自己,为了孩子她尽量做到 温文尔雅,显得高贵,显得有教养。但要做到这些是那么地不容易,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千千万万母亲的良苦用 2.文中的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起到了十分得要的作用,试找出几处,加以分析。 讨论归纳 为什么要买票呢?就是没有她,车也要一站站地开,也不因此没有司机和售票员,也不会少烧气油 这是她为自己的行为找的可笑的借口,她也是由此减轻自己逃票的不安心理与内疚心情 陶影的手抖得像在弹一张无形的古筝。怎么办?吵一架吗?她不怕吵架,可是她不愿意孩子看见j 幕,为了小也,她忍 可以看出她当时的心理斗争是多么激烈。但她为了儿子,强压怒火,爱子之心由此可见一斑。 3.课文中用了许多独特而形象的比喻。结合上下文,体会比喻句的表达效果 举例分析 ●以她现有的家境要培养出具有大家风度的孩子,需要全力以赴的正面教育。这很难,就像用小米加步 枪打败飞机大炮一样,但并不是做不到。 用小米加步枪打败飞机大炮比喻教育孩子的困难,表现出了陶影教育孩子的决心。 陶影爱抚的目光像蚕丝包裹着儿子,随小也的步伐,这目光像柔软的蚕 丝从茧中抽了出来。 把原本无形的目光比喻成蚕丝,使之变得可感了,很形象,同时也表现了母爱如丝,绵绵不断
10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作者简介。 二、 研读课文 1. 阅读课文,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理清小说脉络。 讨论并归纳: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在这个过程中,她觉得生活多了几分追求。”):是故事情节的开端。写母亲为让儿子高 兴,给不需要买票的儿子买票,使儿子误以为自己己经长到一米一了。 第二部分(从“今天她领小也到一座巨大的寺院参观”到“这种有惊无险的遭遇,一定会令不也天心。”): 这是故事情节的发展,在寺院门口,母亲坚信儿子还差一厘米而没有再买一张票。 第三部分:(从“你过来”到“况且他能否明白这其中的奥妙?”):这是故事情节的高潮。母亲在儿子面前 出了丑,被儿子误解为贪小便宜而不愿买票。 第四部分:(从“小也的目光总是怯怯”到结束):这是故事的结局。写母亲最终为自己讨回了公道,在儿子 面前保持了完美的形象。 2. 课文哪些情节表现了女主人公“要成为完美而无可挑剔的母亲”所做出的艰辛努力? 表现在:在儿子面前,时刻注意检点自己;不把西瓜皮啃得太苦;为儿子买了本没心要买的票;倒假带儿子 参观寺院;强压怒火,不与人争吵;写信为自己讨公道。 3. 做为一个平凡的母亲,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为她要把儿子培养为一个诚实,正直,有教养,有大家风范的人。她深知家教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所 以她要在儿子面前树立好完美的形象,为儿子的成长做好正确的导向作用。 三、 小结 本文描写了一位普通母亲为孩子的成长所做出的艰辛努力,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四、 作业 课后练习一 第二课时 一、 预习 再次阅读课文,欣赏课文,说说陶影是怎样的一个人?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塑人物形象的? 二、 课文分析 1. 陶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讨论并归纳: 陶影是一个普通的女工,一个普通的母亲,她身上有很多的缺点,家境的不富裕使得她想尽办法处处节俭, 占便宜。她是一个可笑的小人物,但又是一个令人敬佩的母亲。为了孩子她时时检点自己,为了孩子她尽量做到 温文尔雅,显得高贵,显得有教养。但要做到这些是那么地不容易,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千千万万母亲的良苦用 心。 2. 文中的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起到了十分得要的作用,试找出几处,加以分析。 讨论归纳: ⚫ 为什么要买票呢?就是没有她,车也要一站站地开,也不因此没有司机和售票员,也不会少烧气油。 这是她为自己的行为找的可笑的借口,她也是由此减轻自己逃票的不安心理与内疚心情。 ⚫ 陶影的手抖得像在弹一张无形的古筝。怎么办?吵一架吗?她不怕吵架,可是她不愿意孩子看见这一 幕,为了小也,她忍。 可以看出她当时的心理斗争是多么激烈。但她为了儿子,强压怒火,爱子之心由此可见一斑。 3. 课文中用了许多独特而形象的比喻。结合上下文,体会比喻句的表达效果。 举例分析: ⚫ 以她现有的家境要培养出具有大家风度的孩子,需要全力以赴的正面教育。这很难,就像用小米加步 枪打败飞机大炮一样,但并不是做不到。 用小米加步枪打败飞机大炮比喻教育孩子的困难,表现出了陶影教育孩子的决心。 ⚫ 陶影爱抚的目光像蚕丝包裹着儿子,随小也的步伐,这目光像柔软的蚕 丝从茧中抽了出来。 把原本无形的目光比喻成蚕丝,使之变得可感了,很形象,同时也表现了母爱如丝,绵绵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