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1、实践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物质活动 特点: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3、真理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正确反映 1.真理是客观的: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3.真理是具体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4、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即认识● 1.认识具有反复性 2.认识具有无限性 3.认识具有上升性 巩固练习 1.[2011安徽卷]在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成 语,凝结着深刻的生活智慧。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有 ①刻舟求剑一一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②画龙点睛一一重视解决主要矛盾 ③见仁见智一一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④胸有成竹一一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 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患?”下面对这一说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A.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重要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感性认识真实可靠 D.一切从实际出发 3.鲁迅先生说:“假如我们设立一个肚子饿了怎么办’的题目,拖 出古人来质问罢,倘说‘肚子饿了应该争食吃’,则即使这人是秦桧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1、 实践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物质活动 特点:客观物质性 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 2、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3、 真理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正确反映 1. 真理是客观的: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 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3. 真理是具体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4、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即认识❤ 1. 认识具有反复性 2. 认识具有无限性 3. 认识具有上升性 巩固练习: 1. [2011·安徽卷]在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成 语,凝结着深刻的生活智慧。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有 ①刻舟求剑——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②画龙点睛——重视解决主要矛盾 ③见仁见智——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④胸有成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 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患?”下面对这一说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重要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感性认识真实可靠 D.一切从实际出发 3.鲁迅先生说: “假如我们设立一个‘肚子饿了怎么办’的题目,拖 出古人来质问罢,倘说‘肚子饿了应该争食吃’,则即使这人是秦桧
我赞成他,倘说‘应该打嘴巴’,那就是岳飞,也必须反对。如果诸葛 亮出来说明,道是‘吃食不过是要发生温热,现在打起嘴巴来,因为摩 擦,也有温热发生,所以等于吃饭’,则我们必须撕掉他假科学的面 子,先前的品行如何,是不必计算的。”这段论述表明() A.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B.主体在认识真理的过程中不起任何作用 C.真理等于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真理是无法判断和证明的 4.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 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 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这主要强调了() A.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B.实践是认识的目 的 C.实践推动着认识的发展 D.实践具有客观物 质性 5.“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德国诗人莱辛的这一著名诗句包 含的哲理是() A.认识的动力来自实践 B.认识的目的在于追求真 C.认识不能停滞,而应不断发展 D.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 重要 6.中国古代天文观测是发达的。我国最早用甲骨文记录了超新星的爆 发,但我们没有进一步研究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爆发。《墨经》对所有 的几何光学现象都有记载,但没有人问“光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往往 强调“用”,能管用就好了,止步于应用,没有进一步进行哲学思考, 理论的思维,往往停留在感性的阶段。这启示我们() A.应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正确对待错误 B.应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我赞成他,倘说‘应该打嘴巴’,那就是岳飞,也必须反对。如果诸葛 亮出来说明,道是‘吃食不过是要发生温热,现在打起嘴巴来,因为摩 擦,也有温热发生,所以等于吃饭’,则我们必须撕掉他假科学的面 子,先前的品行如何,是不必计算的。”这段论述表明( ) A.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B.主体在认识真理的过程中不起任何作用 C.真理等于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真理是无法判断和证明的 4.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 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 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这主要强调了( ) A.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B.实践是认识的目 的 C.实践推动着认识的发展 D.实践具有客观物 质性 5.“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德国诗人莱辛的这一著名诗句包 含的哲理是( ) A.认识的动力来自实践 B.认识的目的在于追求真 理 C.认识不能停滞,而应不断发展 D.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 重要 6.中国古代天文观测是发达的。我国最早用甲骨文记录了超新星的爆 发,但我们没有进一步研究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爆发。《墨经》对所有 的几何光学现象都有记载,但没有人问“光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往往 强调“用”,能管用就好了,止步于应用,没有进一步进行哲学思考, 理论的思维,往往停留在感性的阶段。这启示我们( ) A.应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正确对待错误 B.应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C.应在实践中提高自己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D.应承认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7.地球外存在着智慧生命是人类很早就提出的一个假说,可至今也没 有得到证实。美国科学家在20世纪70年代发射了携带着地球人多种信息 的宇宙飞船,期望有朝一日能被太阳系之外可能存在的智慧生命收到并 发回音讯。可据专家们估计,飞船要飞到距太阳系最近的恒星体系,需 要八万年的时间。这说明() A.科学有时能成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B.由于实践的局限性,人类不具有彻底认识世界的能力 C.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人类的认识具有有限性 D.有些认识不能依靠实践检验,只能依靠逻辑推导证实 8.广东省委、省政府2009年4月公布的《关于实施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 规划纲要的决定》中有这样三句口号:“先干不评论,先试不议论,实 践作结论”。这是强调( A.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B.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在改革发展中要充分发 挥主观能动性 9.宋代庄绰在《养柑蚁》一文中说:“广南可耕之地少,民多种柑橘以 图利,常患小虫,损失其实。唯树多蚁,则虫不能生,故园户之家,买 蚁于人。遂有收蚁而贩者,用猪羊脬脂其中,张口置蚁穴旁,俟蚁入 中,则持之而去,谓之养柑蚁。”老百姓利用蚂蚁治虫说明() ①生产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 ③生产实践的规模受历史条件制约④在生产实践中获得的认识都是 真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实用主义者詹姆土认为,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它是有用的,因 为它是真的”,或者说“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上述观点的错 误在于()
C.应在实践中提高自己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D.应承认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7.地球外存在着智慧生命是人类很早就提出的一个假说,可至今也没 有得到证实。美国科学家在20世纪70年代发射了携带着地球人多种信息 的宇宙飞船,期望有朝一日能被太阳系之外可能存在的智慧生命收到并 发回音讯。可据专家们估计,飞船要飞到距太阳系最近的恒星体系,需 要八万年的时间。这说明( ) A.科学有时能成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B.由于实践的局限性,人类不具有彻底认识世界的能力 C.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人类的认识具有有限性 D.有些认识不能依靠实践检验,只能依靠逻辑推导证实 8.广东省委、省政府2009年4月公布的《关于实施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 规划纲要的决定》中有这样三句口号: “先干不评论,先试不议论,实 践作结论”。这是强调 ( ) A.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B.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在改革发展中要充分发 挥主观能动性 9.宋代庄绰在《养柑蚁》一文中说: “广南可耕之地少,民多种柑橘以 图利,常患小虫,损失其实。唯树多蚁,则虫不能生,故园户之家,买 蚁于人。遂有收蚁而贩者,用猪羊脬脂其中,张口置蚁穴旁,俟蚁入 中,则持之而去,谓之养柑蚁。”老百姓利用蚂蚁治虫说明( ) ①生产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 ③生产实践的规模受历史条件制约 ④在生产实践中获得的认识都是 真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实用主义者詹姆士认为,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它是有用的,因 为它是真的”,或者说“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上述观点的错 误在于( )
①否认了真理是有条件的 ②否认了真理都是具体的 ③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性 ④歪曲了判断真理的标准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1.蟾蜍有毒,蟾衣却可入药。某青年农民偶然看到了蟾蜍蜕皮的过 程,于是开始了巧获蟾衣的探索。经过反复观察、实验、总结,发现蟾 蜍蜕皮是其生长过程的自然现象,一般在黑夜发生,过程很短,然后马 上吃掉;还发现蟾蜍的眼睛只对运动的物体敏感。根据这些情况,他发 明了通过控制光线等技巧获取蟾衣的方法,走出了低成本、省劳力、不 破坏生态平衡且有巨大经济效益的致富道路。巧获蟾衣的过程体现了 ①正确认识的获得需要经过多次反复的认识过程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条件 ③人在自然和社会规律面前是自由的 ④人在自然和社会规律面前是不自由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12.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时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 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 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神话 被告打破。这启示我们 A、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C、对同一事物的判断因人的主观性而产生差异 D、真理适用于任何已知和确定的历史条件和范围 13.(12北京卷)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局限,早期地图绘制者认为地球 是平的。15、16世纪哥伦布等航海家证实地球是圆的。随着遥感技术的 广泛应用,现在的世界地图日益精准,更好地满足了生产生活的需要。 结合材料,说明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12分)
①否认了真理是有条件的 ②否认了真理都是具体的 ③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性 ④歪曲了判断真理的标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蟾蜍有毒,蟾衣却可入药。某青年农民偶然看到了蟾蜍蜕皮的过 程,于是开始了巧获蟾衣的探索。经过反复观察、实验、总结,发现蟾 蜍蜕皮是其生长过程的自然现象,一般在黑夜发生,过程很短,然后马 上吃掉;还发现蟾蜍的眼睛只对运动的物体敏感。根据这些情况,他发 明了通过控制光线等技巧获取蟾衣的方法,走出了低成本、省劳力、不 破坏生态平衡且有巨大经济效益的致富道路。巧获蟾衣的过程体现了 ( ) ①正确认识的获得需要经过多次反复的认识过程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条件 ③人在自然和社会规律面前是自由的 ④人在自然和社会规律面前是不自由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12.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时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 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 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神话 被告打破。这启示我们 A、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C、对同一事物的判断因人的主观性而产生差异 D、真理适用于任何已知和确定的历史条件和范围 13.(12北京卷)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局限,早期地图绘制者认为地球 是平的。15、16世纪哥伦布等航海家证实地球是圆的。随着遥感技术的 广泛应用,现在的世界地图日益精准,更好地满足了生产生活的需要。 结合材料,说明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12分)
参考答案: CBABC BCCAD AA 13.地图的绘制历史表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世界地图的精确绘制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完 成的。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推动了世界地图的绘制日益精准。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绘制的世界地图是否与地理实 际相符合是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绘制世界地图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实践需 要
参考答案:CBABC BCCAD AA 13.地图的绘制历史表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世界地图的精确绘制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完 成的。 ②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推动了世界地图的绘制日益精准。 ③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绘制的世界地图是否与地理实 际相符合是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 ④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绘制世界地图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实践需 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