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第4章第1节种群的特征(练) 1.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了种群密度的大小 C.根据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 D.性别比例不会影响种群密度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种群特征的基本内容,性别比例会影响种群密度,所以答案D。 2.科研人员对某海洋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 如图所示,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 死率 BCD种群密度 A.B点表示种群的增加量最大 B.D点表示种群密度最大 C.从0点到D点,种内斗争越来越激烈 D.D点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生存 【答案】D 【解析】种群密度为B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且此时两者的差值最大,因此种群的增长量 最大,A正确:种群密度为D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此时种群密度 达到最大值,B正确:从θ点到D点,种群数量逐渐增多,环境资源逐渐减少,因此种内斗 争越来越激烈,C正确:根据S型曲线,进行捕捞时最好捕捞至时(B点时),因此此时増长 率最大,D错误。故选D。 3.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调查方法之一为样方法,下列关于样方法的 说法中正确的是() A.调查鱼塘中鲫鱼种群密度可以选择样方法 B.调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以选择样方法 C.需要在生长密集的地方选取样方
必修 3 第 4 章第 1 节种群的特征(练) 1.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了种群密度的大小 C.根据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 D.性别比例不会影响种群密度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种群特征的基本内容,性别比例会影响种群密度,所以答案 D。 2.科研人员对某海洋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 如图所示,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B 点表示种群的增加量最大 B.D 点表示种群密度最大 C.从 O 点到 D 点,种内斗争越来越激烈 D.D 点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生存 【答案】D 【解析】种群密度为 B 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且此时两者的差值最大,因此种群的增长量 最大,A 正确;种群密度为 D 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增长率为 0,此时种群密度 达到最大值,B 正确;从 O 点到 D 点,种群数量逐渐增多,环境资源逐渐减少,因此种内斗 争越来越激烈,C 正确;根据 S 型曲线,进行捕捞时最好捕捞至时(B 点时),因此此时增长 率最大,D 错误。故选 D。 3.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调查方法之一为样方法,下列关于样方法的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调查鱼塘中鲫鱼种群密度可以选择样方法 B.调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以选择样方法 C.需要在生长密集的地方选取样方
D.压在样方边线上的个体应舍弃 【答案】B 【解析】调査鱼塘中鲫鱼种群密度应该选择标志重捕法,A错误:一般用样方法调査双子叶 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的种群密度,B正确:调査某植物种群密度时在该植 物分布较密集的地方选取样方,会导致调查结果与实际值相比偏大,C错误:对于边界线上 的个体,要计相邻两条边及夹角中的数目,D错误。 4.下图为某地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出生 死亡 A.该地的人口增长率保持不变 B.该地的人口增长较快 C.该地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D.该地的老年人口比重较高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口的数量变化的有关内容。由图可知,该地人口的出生率大于死亡 率,该地年龄结构为增长型,该地的人口增长较快。B正确。故本题选B。 5.某小组用样方法调査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随机取样 B.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 C.根据调査数据估算该种群密度 D.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 【答案】B 【解析】用样方法调査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关键步骤之一是在调査区内随机取样,而 不能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A项正确,B项错误:常用的取样方法有等距取样法和五点 取样法,等距取样法适合长方形地块的取样,五点取样法适合于较为方正的地块进行取样, D项正确:最后根据调査的数据取各样方的平均值估算种群密度,C项正确。 6.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年龄结构稳定型的人群保持零增长 B.不是所有种群的年龄金字塔都有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三个年龄组
D.压在样方边线上的个体应舍弃 【答案】B 【解析】调查鱼塘中鲫鱼种群密度应该选择标志重捕法,A 错误;一般用样方法调查双子叶 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的种群密度,B 正确;调查某植物种群密度时在该植 物分布较密集的地方选取样方,会导致调查结果与实际值相比偏大,C 错误;对于边界线上 的个体,要计相邻两条边及夹角中的数目,D 错误。 4.下图为某地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地的人口增长率保持不变 B.该地的人口增长较快 C.该地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D.该地的老年人口比重较高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口的数量变化的有关内容。由图可知,该地人口的出生率大于死亡 率,该地年龄结构为增长型,该地的人口增长较快。B 正确。故本题选 B。 5.某小组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 A.随机取样 B.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 C.根据调查数据估算该种群密度 D.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 【答案】B 【解析】用样方法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关键步骤之一是在调查区内随机取样,而 不能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A 项正确,B 项错误;常用的取样方法有等距取样法和五点 取样法,等距取样法适合长方形地块的取样,五点取样法适合于较为方正的地块进行取样, D 项正确;最后根据调查的数据取各样方的平均值估算种群密度,C 项正确。 6.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年龄结构稳定型的人群保持零增长 B.不是所有种群的年龄金字塔都有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三个年龄组 时 间 死 亡 率 出 生 率 ‰
C.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 D.若某动物种群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降低 【答案】A 【解析】年龄结构为稳定性的人群需要保持替补岀生率人口才会保持零増长,故A错误:有 的昆虫没有生殖后期,故B正确:若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雌雄比越接近1: 1,出生率越高,故C正确:性成熟推迟,可以造成出生率降低,故D正确 7.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合理的是() A.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 B.宜采用样方法调査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的种群密度 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D.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答案】C 【解析】蔓生或丛生植物不宜作为抽样调査的对象,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要用标志重捕法 调查,种群密度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8.某科技小组在调査一块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 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捕获了5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则 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大约为() A.50只 C.400只 D.100只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已知第一次捕获了灰苍鼠50只,第二次同一地点捕获了灰苍鼠5只,其 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则该地区灰苍鼠的种群数量大约为50*52/13=200只,故B正确 9.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 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C.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 1∶1,则出生率越高 D.若某动物种群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降低 【答案】A 【解析】年龄结构为稳定性的人群需要保持替补出生率人口才会保持零增长,故 A 错误;有 的昆虫没有生殖后期,故 B 正确;若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雌雄比越接近 1: 1,出生率越高,故 C 正确;性成熟推迟,可以造成出生率降低,故 D 正确。 7.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合理的是( ) A.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 B.宜采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的种群密度 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D.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答案】C 【解析】蔓生或丛生植物不宜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要用标志重捕法 调查,种群密度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8.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一夜间捕获了 50 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 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 天后,在同一地点捕获了 52 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 13 只。则 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大约为( ) A.50 只 B.200 只 C.400 只 D.100 只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已知第一次捕获了灰苍鼠 50 只,第二次同一地点捕获了灰苍鼠 52 只,其 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 13 只,则该地区灰苍鼠的种群数量大约为 50*52/13=200 只,故 B 正确。 9.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 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①② 【答案】D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图中①为死亡率、②为出生率、③为性别比例、④为年龄组成,利 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破坏害虫的性别比例,A项正确: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 征,B项正确:④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C项正确:春运期间,广州人口 数量变化取决于迁入率和迁出率,D项错误。 10.下列关于种群的正确叙述是:() ①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牛是一个种群 ②种群内的雌雄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完成生殖过程 ③每隔10米种植一颗杨树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 ④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⑤性别比例也可影响种群密度 ⑥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⑦迁出率和迁入率是决定某些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A.①③⑤⑥ ②③⑤⑥⑦C.②⑤⑥⑦D.②④⑤⑥⑦ 【答案】D 【解析】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内蒙古草原上有多种牛,全 部的牛不止一个种群,①错误:种群是繁殖的基本单位,所以种群内的雌雄个体间可以相互 交配完成生殖过程,②正确:每隔10米种植一颗杨树为均匀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 ③错误:年龄组成包括增长型、稳定性和衰退型,能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④正确:性别比 例也可影响种群的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⑤正确: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 重要因素,当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加,当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减小,⑥ 正确:迁出率和迁入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当出迁入率大于迁出率,种群密度增加, 当出迁入率小于迁出率,种群密度减小,当迁入率等于迁出率,种群密度基本不变,⑦正确 因此,D项正确,A、B、C项错误。 11.我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对某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得到如右表统计数 据:请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五年 第八年 甲种群 4490 4120 67 10 乙种群 0 120 3210 4500
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①② 【答案】D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图中①为死亡率、②为出生率、③为性别比例、④为年龄组成,利 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破坏害虫的性别比例, A 项正确;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 征,B 项正确;④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C 项正确;春运期间,广州人口 数量变化取决于迁入率和迁出率,D 项错误。 10.下列关于种群的正确叙述是:( ) ①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牛是一个种群 ②种群内的雌雄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完成生殖过程 ③每隔 10 米种植一颗杨树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 ④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⑤性别比例也可影响种群密度 ⑥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⑦迁出率和迁入率是决定某些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A.①③⑤⑥ B.②③⑤⑥⑦ C.②⑤⑥⑦ D.②④⑤⑥⑦ 【答案】D 【解析】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内蒙古草原上有多种牛,全 部的牛不止一个种群,①错误;种群是繁殖的基本单位,所以种群内的雌雄个体间可以相互 交配完成生殖过程,②正确;每隔 10 米种植一颗杨树为均匀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 ③错误;年龄组成包括增长型、稳定性和衰退型,能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④正确;性别比 例也可影响种群的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⑤正确;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 重要因素,当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加,当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减小,⑥ 正确;迁出率和迁入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当出迁入率大于迁出率,种群密度增加, 当出迁入率小于迁出率,种群密度减小,当迁入率等于迁出率,种群密度基本不变,⑦正确。 因此,D 项正确,A、B、C 项错误。 11.我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对某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得到如右表统计数 据:请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成分为 。一个密闭 功能完善的生态系统,无需从外界获得物质就可长期维持其正常功能,但是如果在一个较长 时期内断绝对它的 这个生态系统就会自行消亡。 (2)碳在生物群落中的循环主要以 的形式进行,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 在着 关系,可能是导致甲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而影响甲种群密度变化的其他生物因素可能 还有 (3)采用样方法调查森林生态系统中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取样的关键是要注 意 若选取5个样方,种群密度分别是每平方米N、N2、N2、N、N5 (株),则该植物的种群密度约为 株/m。 【答案】(1)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能量输入(供应) (2)有机物竞争种内斗争、寄生、捕食等(3)随机取样 (N1+N2+N+N4+N5) 【解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主要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 量.任何一个生态系统必须要有能量输入,否则这个生态系统就会自行消亡 (2)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循环.由于最初甲的数量很多,而到第 八年后变得很少,逐渐被乙种群替代,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种内斗争、寄生、捕 食等因素影响甲种群密度变化 (3)样方法中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有题意可知该植物的种群密度为各个样方的平均值, 即(N1+N2+N3+N4+N5)÷5株/m 2.请根据调查某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样方法调查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常用的取样方法 其中 (方法)适用于调查地块 的长与宽相差不大的地块。 (2)调査不同的植物类型时样方面积应该不同,如调查乔木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要比调查 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的样方面积 (3)若某长条形地块长、宽为100m×50m,如果要等距抽取10个样方,则抽样时相邻样方 的中心距离为 若调查中小样方为1m×1m,对某种植物种群调查的结果为:12 株、18株、16株、16株、15株、13株、15株、11株、13株、13株,则所调査种群的密 度为 。(保留整数)
(1)生态系统的成分为 。一个密闭的、 功能完善的生态系统,无需从外界获得物质就可长期维持其正常功能,但是如果在一个较长 时期内断绝对它的 ,这个生态系统就会自行消亡。 (2)碳在生物群落中的循环主要以 的形式进行,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 在着 关系,可能是导致甲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而影响甲种群密度变化的其他生物因素可能 还有 。 (3)采用样方法调查森林生态系统中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取样的关键是要注 意 。若选取 5 个样方,种群密度分别是每平方米 N1、N2、N3、N4、N5 (株),则该植物的种群密度约为 株/m2。 【答案】(1)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能量输入(供应) (2)有机物 竞争 种内斗争、寄生、捕食等(3)随机取样 (N1+N2+N3+N4+N5) ÷5 【解析】(1)生态系统的 组成成分主要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 量.任何一个生态系统必须要有能量输入,否则这个生态系统就会自行消亡. (2)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循环.由于最初甲的数量很多,而到第 八年后变得很少,逐渐被乙种群替代,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种内斗争、寄生、捕 食等因素影响甲种群密度变化. (3)样方法中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有题意可知该植物的种群密度为各个样方的平均值, 即(N1+N2+N3+N4+N5)÷5 株/m2。 12.请根据调查某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样方法调查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常用的取样方法 有 和 ,其中 (方法)适用于调查地块 的长与宽相差不大的地块。 (2)调查不同的植物类型时样方面积应该不同,如调查乔木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要比调查 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的样方面积 。 (3)若某长条形地块长、宽为 100m×50m,如果要等距抽取 10 个样方,则抽样时相邻样方 的中心距离为 。若调查中小样方为 1m×1m,对某种植物种群调查的结果为:12 株、18 株、16 株、16 株、15 株、13 株、15 株、11 株、13 株、13 株,则所调查种群的密 度为 。(保留整数)
【答案】(1)五点取样法等距离取样法五点取样法(2)大(3)10m约14株/ 【解析】(1)采用样方法调査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 素。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其中五点取样法适用于调查地块的长与宽 相差不大的地块。 (2)调查乔木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要比调查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的样方面积大。 (3)若某长条形地块长、宽为100m×50m,如果要等距抽取10个样方,则抽样时相邻样方 的中心距离应按长条形地块的长度除以样方的数量进行计算,即相邻样方的中心距离为100 ÷10=10m。计算所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应取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即为(12+18+ 16+16+15+13+15+11+13+13)÷10=14.2株/m≈14株/m
【答案】(1)五点取样法 等距离取样法 五点取样法(2)大(3)10m 约 14 株/ m 2 【解析】(1)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 素。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其中五点取样法适用于调查地块的长与宽 相差不大的地块。 (2)调查乔木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要比调查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的样方面积大。 (3)若某长条形地块长、宽为 100m×50m,如果要等距抽取 10 个样方,则抽样时相邻样方 的中心距离应按长条形地块的长度除以样方的数量进行计算,即相邻样方的中心距离为 100 ÷10=10m。计算所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应取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即为(12+18+ 16+16+15+13+15+11+13+13)÷10=14.2 株/m 2≈14 株/m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