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05(上)初三语文期中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30分) 制卷人:张娟 、积累与运用(20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bi()益阔chuo()争相斗yan()t()毒生灵 2、名句填空(6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 (2)山随平野尽, (3)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表达对亲人美好祝愿的词句是: (4)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赞美滕子京政绩的话是 (5)《始得西山宴游记》写作者在大自然中超然忘我与自然融为一体的 句子是: (6)登高是传统习俗,更是古代诗人表情达意的重要方式,在他们的笔 下有多种多样的登高。请写出与登高有关的古诗词名句(课内外不限)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准确的一句是()(2分) 人总有一天会衰老,变得老态龙钟 B.“宏志班”的学生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他们却不以为然,一心扑 在学习上。 C.在这次北京国际科技博览会上,展出的产品包罗万象,琳琅满目。 D.我们严正警告陈水扁不要错估形势,立即悬崖勒马,停止一切分 裂活动。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是否有信心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 B.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中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C.目前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 D.刘晓庆及其公司房产被依法拍卖 5、下列课题、出处、作者以及生活的时期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孔乙己》——《朝花夕拾》一一鲁迅一一现代 B.《范进中举》 《儒林外史》一一吴敬梓一一清代 C.《捕蛇者说》一—《柳河东集》一一柳宗元一一唐代 D.《岳阳楼记》 《范文正公集》——范仲淹一一—宋代
1 2004-2005(上)初三语文期中试卷 (考试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30 分) 制卷人:张娟 一、积累与运用 (20 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4 分) bì ( )益 阔 chuò ( ) 争相斗 yán ( ) tú ( )毒生灵 2、名句填空(6 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 。 (2)山随平野尽, 。 (3)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表达对亲人美好祝愿的词句是: , 。 (4)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赞美滕子京政绩的话是: , 。 (5)《始得西山宴游记》写作者在大自然中超然忘我.与自然融为一体的 句子是: , 。 (6)登高是传统习俗,更是古代诗人表情达意的重要方式,在他们的笔 下有多种多样的登高。请写出与登高有关的古诗词名句(课内外不限): , 。 3、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准确的一句是( )(2 分) A.人总有一天会衰老,变得老态龙钟 ....。 B.“宏志班”的学生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他们却不以为然 ....,一心扑 在学习上。 C.在这次北京国际科技博览会上,展出的产品包罗万象 ....,琳琅满目。 D.我们严正警告陈水扁不要错估形势,立即悬崖勒马 ....,停止一切分 裂活动。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 分) A.是否有信心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 B.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中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C.目前,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 D.刘晓庆及其公司房产被依法拍卖。 5、下列课题、出处、作者以及生活的时期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孔乙己》——《朝花夕拾》——鲁迅——现代 B.《范进中举》——《儒林外史》——吴敬梓——清代 C.《捕蛇者说》——《柳河东集》——柳宗元——唐代 D.《岳阳楼记》——《范文正公集》——范仲淹——宋代
6、读下面的古诗(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_ 后四 句 ,前后形成鲜明对比。(2分) (2)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 诗句的含义。(2分) 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7题至第17题(10分)。 难忘的游戏 那是一个夏日雷天的傍晚,窗外的浓浓乌云使整个天空变得黑沉沉的,真叫人害怕 我不敢独自一个人在房里呆着,便去找爸爸。 跨进爸爸的房门,只见他正在聚精会神地伏案写作。我不愿打扰他,便悄悄地坐在 一旁,呆呆地看着窗外 突然间,闪电像一条金蛇在天空飞舞,耀眼的亮光,刺得我睁不开眼睛。紧跟着“啪 啦啦”、“轰隆隆”震耳欲聋的巨响,把年仅六岁的我吓得“哇”的一声哭了起来。爸爸转 过身来,把我搂到他的怀里,安慰我,叫我别怕。他慈祥地看着我,问道:“你知道天 上为什么会打雷吗?” 是雷公发火,要劈不孝的人啊!” “是吗?!是谁告诉你的?”爸爸惊奇地看着我说。 “隔壁老奶奶讲的呀!”我认真地告诉他 爸爸听后,“扑哧”一声笑了出来。他摇摇头说:“打雷,不是雷公发火。这是阴电和 阳电相遇时放电的结果,懂吗?” 我摇了摇头 他见我不懂,便耐心地向我解释说:“你看,我的左手上是阴电,右手上是阳电。 两种电相互作用就像两个巴掌拍在一起一样。”他边说着边“啪”的一声,把两个巴掌拍 响了。爸爸的表演引起了我极大的好奇。 “那电是从哪里来的呢?为什么它们会放电呀?”我睁大眼睛问道。 “电可以通过物体间的摩擦产生,人们常讲摩擦生电就是这个意思。夏天天热 飘动时与周围空气摩擦,就产生了电。有的云块带阳电,有的云块带阴电,它们相
2 6、读下面的古诗(4 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 ,后四 句 ,前后形成鲜明对比。(2 分) (2) 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 诗句的含义。(2 分) 二、阅读理解(55 分) (一)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 7 题至第 17 题(10 分)。 难忘的游戏 那是一个夏日雷天的傍晚,窗外的浓浓乌云使整个天空变得黑沉沉的,真叫人害怕。 我不敢独自一个人在房里呆着,便去找爸爸。 跨进爸爸的房门,只见他正在聚精会神地伏案写作。我不愿打扰他,便悄悄地坐在 一旁,呆呆地看着窗外。 突然间,闪电像一条金蛇在天空飞舞,耀眼的亮光,刺得我睁不开眼睛。紧跟着“啪 啦啦”、“轰隆隆”震耳欲聋的巨响,把年仅六岁的我吓得“哇”的一声哭了起来。爸爸转 过身来,把我搂到他的怀里,安慰我,叫我别怕。他慈祥地看着我,问道:“你知道天 上为什么会打雷吗?” “是雷公发火,要劈不孝的人啊!” “是吗?!是谁告诉你的?”爸爸惊奇地看着我说。 “隔壁老奶奶讲的呀!”我认真地告诉他。 爸爸听后,“扑哧”一声笑了出来。他摇摇头说:“打雷,不是雷公发火。这是阴电和 阳电相遇时放电的结果,懂吗?” 我摇了摇头。 他见我不懂,便耐心地向我解释说:“你看,我的左手上是阴电,右手上是阳电。 两种电相互作用就像两个巴掌拍在一起一样。”他边说着边“啪”的一声,把两个巴掌拍 响了。爸爸的表演引起了我极大的好奇。 “那电是从哪里来的呢?为什么它们会放电呀?”我睁大眼睛问道。 “电可以通过物体间的摩擦产生,人们常讲‘摩擦生电’就是这个意思。夏天天热,云 层飘动时与周围空气摩擦,就产生了电。有的云块带阳电,有的云块带阴电,它们相
互吸引,当它们碰到一起时就发生放电,发出火光和声音。” 爸爸的解释十分形象、生动,但我还是没有弄懂,随口就问道:“摩擦真能生电吗? 爸爸见我有兴趣,就请妈妈来一起做个游戏给我看。他要妈妈找来一块玻璃板,还 请她剪一个小小的纸人儿。于是,他用两本书把玻璃板架在桌面上,将纸人儿放在玻 璃板下。接着他就用擦眼镜的绸布,包在我平时玩的一块长方形积木块的外面,快速 地在玻璃板上擦动着。一种有趣的现象竟然在我的眼前发生了,只见随着绸布在玻璃 板上的擦动,板下的小纸人儿在桌面和玻璃板之间一会儿上、一会儿下地跳动着。我 出神地看着,不禁鼓掌叫起好来! “这个游戏叫做跳舞人形’,”爸爸认真地对我说,“绸布和玻璃摩擦就产生了电,电 吸引纸人儿向上蹦!” 那天,爸爸趁兴给我讲了许多关于电的故事。他使我懂得,物体不仅和玻璃摩擦可 以产生电,和干燥的毛皮、纸张等摩擦也都可以产生电,人们还用专门制造的发电机 发出电来点灯、取暖,以及开动有轨电车和无轨电车等等。电的用处可真大呀! 爸爸的“游戏”,在我幼小的心田里种下了一颗爱科学、学科学的种子。后来在老师 们的辛勤教导和指引下,这一颗科学的种子,终于发芽滋长起来,使我逐步走上了科 学之路。回顾过去,我深深感到少年儿童时期的教育,对人的一生有极为深刻的意义 为了“科教兴国”,为了祖国美好的未来,我国的科学家、作家和教育家真应该为少儿 科学文化的教育多贡献力量才是! (作者:原北大校长、中科院院士陈佳洱) 7本文题目是“难忘的游戏”,“游戏”的名称是: ,做这 个“游戏”的目的是 (2分) 8文中画曲线处“爸爸听后,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爸爸”笑的是什么? (2分) 请简要分析第13段画线语句中“出神”一词的表达作用。(2分) 10.爸爸的“游戏”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1l.读了上文,你是否欣赏“爸爸”的这种教育方法?请简述理由。(2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2题至第18题(18分) ①曾经欣赏过台湾漫画家几米一幅题为《有效期限》的漫画,画的中心是一片浅绿 的水,上部有一些叶片粗大、开满了紫花的藤儿,中间偏下是两块石头,大石头上坐 着一大一小两个人,小石头上蹲着一只好奇的小青蛙,左下角一只小纸船正悄然无声 地驶来。旁边有诗云
3 互吸引,当它们碰到一起时就发生放电,发出火光和声音。” 爸爸的解释十分形象、生动,但我还是没有弄懂,随口就问道:“摩擦真能生电吗?” 爸爸见我有兴趣,就请妈妈来一起做个游戏给我看。他要妈妈找来一块玻璃板,还 请她剪一个小小的纸人儿。于是,他用两本书把玻璃板架在桌面上,将纸人儿放在玻 璃板下。接着他就用擦眼镜的绸布,包在我平时玩的一块长方形积木块的外面,快速 地在玻璃板上擦动着。一种有趣的现象竟然在我的眼前发生了,只见随着绸布在玻璃 板上的擦动,板下的小纸人儿在桌面和玻璃板之间一会儿上、一会儿下地跳动着。我 出神地看着,不禁鼓掌叫起好来! “这个游戏叫做‘跳舞人形’,”爸爸认真地对我说,“绸布和玻璃摩擦就产生了电,电 吸引纸人儿向上蹦!” 那天,爸爸趁兴给我讲了许多关于电的故事。他使我懂得,物体不仅和玻璃摩擦可 以产生电,和干燥的毛皮、纸张等摩擦也都可以产生电,人们还用专门制造的发电机 发出电来点灯、取暖,以及开动有轨电车和无轨电车等等。电的用处可真大呀! 爸爸的“游戏”,在我幼小的心田里种下了一颗爱科学、学科学的种子。后来在老师 们的辛勤教导和指引下,这一颗科学的种子,终于发芽滋长起来,使我逐步走上了科 学之路。回顾过去,我深深感到少年儿童时期的教育,对人的一生有极为深刻的意义。 为了“科教兴国”,为了祖国美好的未来,我国的科学家、作家和教育家真应该为少儿 科学文化的教育多贡献力量才是! (作者:原北大校长、中科院院士陈佳洱) 7 本文题目是“难忘的游戏”,“游戏”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做这 个“游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8 文中画曲线处“爸爸听后,‘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爸爸”笑的是什么?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请简要分析第 13 段画线语句中“出神”一词的表达作用。(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爸爸的“游戏”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读了上文,你是否欣赏“爸爸”的这种教育方法?请简述理由。(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二)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 12 题至第 18 题(18 分)。 ①曾经欣赏过台湾漫画家几米一幅题为《有效期限》的漫画,画的中心是一片浅绿 的水,上部有一些叶片粗大、开满了紫花的藤儿,中间偏下是两块石头,大石头上坐 着一大一小两个人,小石头上蹲着一只好奇的小青蛙,左下角一只小纸船正悄然无声 地驶来。旁边有诗云:
一艘小纸船 悠悠地飘过来, 饱水分, 渐渐沉没 世界上所有的美好, 都有有效期限 ②美好的事物永远是有有效期限的。我们喜欢梅花,是因为它独自绽放在寒冷的冬 天:我们喜欢菊花,是因为它只是微笑在金色的秋日。假若世界上的花朵没有有效期 限,我们对花的那份期待就会大打折扣。世界上所有的美都有有效期限,所以我们应 该学会珍惜。 ③珍惜亲情的“有效期限”。父母可以陪伴你的上半生,却无法呵护你的下半生:儿 女能够陪伴你的下半生,却不可能参与你的上半生你无法在所有的时空里称心如 意拥有你想要的全部天伦之乐,就像一只鸟无法在每一个季节都拥有自己优美的歌喉。 于是,有了孔子“父母在,不远游”的教诲:有了“香九龄,能灌席”的孝行:有了“子欲 养而亲不待”的慨叹亲情的“有效期限”贯穿了我们生命的全过程,充塞着我们心灵 的每一个角落。 ④珍惜梦想的“有效期限”。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有了梦想却不为之付出真诚 努力,梦想便会成为空想。怀抱强国梦想的屈原,用血泪凝结成千古传诵的《离骚》 济世救人为目标的李时珍,踏千山尝百草著成鸿篇巨著《本草纲目》:视科学研究为生 的居里夫人,历经十二年的努力,提炼出世界上第一克镭.梦想的“有效期限”激发 人们的进取精神。 ⑤珍惜生命的“有效期限”。庄子说,“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因此,司马光用 警枕提醒自己珍惜时间:雨果剃去了头发和胡须来拒绝浪费生命:鲁迅把别人喝咖啡 时间用在不间断的工作上…生命向我们昭示这样的真理:越是害怕时间消失的人 他们脚步走得越远,生命的半径越大;越是觉得时间过剩的人,他们的世界越小 ⑥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有有效期限,这是大自然不可移易的规律,所以我们必须 (选自《黄河黄土黄种人》,作者游宇明,有改动) 12、结合上下文语境,仿照第②段画线语句,在下面写出一个句子。(2 分) 13.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4、选文第①段引用几米小诗的作用是什么?(2分 15、诗中的小纸船象征什么?(2分)
4 一艘小纸船, 悠悠地飘过来, 吸饱水分, 渐渐沉没。 世界上所有的美好, 都有有效期限。 ②美好的事物永远是有有效期限的。我们喜欢梅花,是因为它独自绽放在寒冷的冬 天;我们喜欢菊花,是因为它只是微笑在金色的秋日 。假若世界上的花朵没有有效期 限,我们对花的那份期待就会大打折扣。世界上所有的美都有有效期限,所以我们应 该学会珍惜。 ③珍惜亲情的“有效期限”。父母可以陪伴你的上半生,却无法呵护你的下半生;儿 女能够陪伴你的下半生,却不可能参与你的上半生……你无法在所有的时空里称心如 意拥有你想要的全部天伦之乐,就像一只鸟无法在每一个季节都拥有自己优美的歌喉。 于是,有了孔子“父母在,不远游”的教诲;有了“香九龄,能灌席”的孝行;有了“子欲 养而亲不待”的慨叹……亲情的“有效期限”贯穿了我们生命的全过程,充塞着我们心灵 的每一个角落。 ④珍惜梦想的“有效期限”。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有了梦想却不为之付出真诚 努力,梦想便会成为空想。怀抱强国梦想的屈原,用血泪凝结成千古传诵的《离骚》; 济世救人为目标的李时珍,踏千山尝百草著成鸿篇巨著《本草纲目》;视科学研究为生 的居里夫人,历经十二年的努力,提炼出世界上第一克镭……梦想的“有效期限”激发 人们的进取精神。 ⑤珍惜生命的“有效期限”。庄子说,“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因此,司马光用 警枕提醒自己珍惜时间;雨果剃去了头发和胡须来拒绝浪费生命;鲁迅把别人喝咖啡 时间用在不间断的工作上……生命向我们昭示这样的真理:越是害怕时间消失的人, 他们脚步走得越远,生命的半径越大;越是觉得时间过剩的人,他们的世界越小。 ⑥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有有效期限,这是大自然不可移易的规律,所以我们必须 会珍惜。 (选自《黄河黄土黄种人》,作者游宇明,有改动) 12、结合上下文语境,仿照第②段画线语句,在下面写出一个句子。(2 分) 13.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 14、选文第①段引用几米小诗的作用是什么?(2 分) 15、诗中的小纸船象征什么?(2 分)
16、选文第③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3分 17、根据你的积累,再写出两个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并注明作者或出 处。(4分) l8、选文中有许多值得品味的地方,把你最喜欢的句子写在下面,联系 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3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9题至第24题(13分) 指纹一未来的万能钥匙 ①世界上每个人的指纹都不相同。虽然唇纹、眼睛里的虹膜视网膜也人人不同,但 指纹识别是生物识别技术中最常用最方便的一种 ②指纹识别技术其实分警用和民用两大类,思路是很不同的。派出所里给犯罪嫌疑 人录指纹,不但要十个指头都录,而且都要旋转180度,因为犯罪现场找的指纹往往 只是残缺不全的小片,所以指纹算法上用残缺指纹在指纹库里找嫌疑人,往往会找到 很多个“可能是”的结果,需要专家一一比对排除。民用指纹则不然,录指纹只录一个 或两个平面指纹用于身份识别,用的时候也要求完整无缺的平面指纹,算法比对只有 是”或“不是”两种结果。但民用指纹库也可以为刑侦破案服务,比如广州市外来人口指 纹库就为抓通缉犯作了不少贡献,有的还是在广州隐藏了几年的重案犯呢,改了名字 改了相貌却改不了指纹 ③指纹识别技术最核心的是算法,通过分析指纹的全局特征或局部特征,如脊、谷 和终点、分*点或分歧点,就可以从特征值中非常可靠地确认一个人的身份。指纹虽然 从出生到老不变,但小时候的成长发育会使指纹变长,中年发福会使指纹变宽,所以 指纹算法是一种高难度的技术。目前我国已经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指纹算法,在处理 指纹变形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美国一公司前不久还花了十万美元购买了该算法 的使用权呢。 ④指纹识别的另一关键技术是指纹图像采集技术。以前基本上用光学技术,即用 个光源从棱镜反射按在一个取像头的手指,光线照亮指纹从而采集到指纹。现在越来 越多采用的是电容方式的半导体技术,按压到采集头上的手指的脊和谷,在手指表皮 和芯皮之间产生不同的电容,芯片通过测量空间中的不同电容场得到完整的指纹
5 16、选文第③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3 分} 17、根据你的积累,再写出两个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并注明作者或出 处。(4 分) 18、选文中有许多值得品味的地方,把你最喜欢的句子写在下面,联系 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3 分) (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 19 题至第 24 题(13 分)。 指纹——未来的万能钥匙 ①世界上每个人的指纹都不相同。虽然唇纹、眼睛里的虹膜视网膜也人人不同,但 指纹识别是生物识别技术中最常用最方便的一种。 ②指纹识别技术其实分警用和民用两大类,思路是很不同的。派出所里给犯罪嫌疑 人录指纹,不但要十个指头都录,而且都要旋转 180 度,因为犯罪现场找的指纹往往 只是残缺不全的小片,所以指纹算法上用残缺指纹在指纹库里找嫌疑人,往往会找到 很多个“可能是”的结果,需要专家—一比对排除。民用指纹则不然,录指纹只录一个 或两个平面指纹用于身份识别,用的时候也要求完整无缺的平面指纹,算法比对只有 “是”或“不是”两种结果。但民用指纹库也可以为刑侦破案服务,比如广州市外来人口指 纹库就为抓通缉犯作了不少贡献,有的还是在广州隐藏了几年的重案犯呢,改了名字 改了相貌却改不了指纹。 ③指纹识别技术最核心的是算法,通过分析指纹的全局特征或局部特征,如脊、谷 和终点、分*点或分歧点,就可以从特征值中非常可靠地确认一个人的身份。指纹虽然 从出生到老不变,但小时候的成长发育会使指纹变长,中年发福会使指纹变宽,所以 指纹算法是一种高难度的技术。目前我国已经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指纹算法,在处理 指纹变形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美国一公司前不久还花了十万美元购买了该算法 的使用权呢。 ④指纹识别的另一关键技术是指纹图像采集技术。以前基本上用光学技术,即用一 个光源从棱镜反射按在一个取像头的手指,光线照亮指纹从而采集到指纹。现在越来 越多采用的是电容方式的半导体技术,按压到采集头上的手指的脊和谷,在手指表皮 和芯皮之间产生不同的电容,芯片通过测量空间中的不同电容场得到完整的指纹
⑤第二种方式也叫“活体指纹”,采集时你把手指头涂黑了也一样可以取到清晰的指 纹,但只能手和身体连着才有生物电流,否则就无法采集到。前不久西安天气很冷, 某单位装了这样的指纹系统做考勤,有个女员工骑单车上班,结果指纹仪不认她那“冰 冷的小手”,后来用温水洗了洗手再来,指纹仪就得认得她了,别人都笑她被冻得不 是“活体”了。这种采集技术的设备比光学方式小了几十倍,甚至可以做进你的手机里 使用很方便 ⑥现代人身上现金少了,因为信用卡得到了广泛应用。信用卡是采用密码和签名方 式确认身份的,每年犯罪分子窃取信用卡号和密码造成卡主的损失非常惊人。现在指 纹技术成了电子商务的“金钥匙”,美国最大的银行美洲银行最近开始为一些用户提供 指纹识别服务,一些美国的国际贸易公司也正在积极试用指纹识别软件进行交易身份 确认,国内也有银行等部门在积极试用 ⑦好好保护你的手指吧,你的指纹在未来社会用途将越来越广泛 (选自《语文报》,有删改) 19.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说明的中心是什么?(2分) 答 20.第②节主要运用了 和 的说明方法。(3分) 21.根据第③④两节提供的信息,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2 分) A.指纹算法是通过分析指纹的全局特征或局部特征,来确认人的身份 的一种指纹识别技术。 B.因为成长发育会使人的指纹完全改变,所以用指纹来确认人的身份 不一定可靠 C.指纹图像采集可以采用光学技术,也可以采用半导体技术。 D.算法和图像采集技术都是指纹识别的关键技术。 22联系上下文说说“活体指纹”是怎样采集的。(摘引原文回答,2分) 答 23.指出第⑤节中别人调侃她“被冻得不是活体”的言外之意。(2分) 答
6 ⑤第二种方式也叫“活体指纹”,采集时你把手指头涂黑了也一样可以取到清晰的指 纹,但只能手和身体连着才有生物电流,否则就无法采集到。前不久西安天气很冷, 某单位装了这样的指纹系统做考勤,有个女员工骑单车上班,结果指纹仪不认她那“冰 冷的小手”,后来用温水洗了洗手再来,指纹仪就 得认得她了,别人都笑她被冻得不 是“活体”了。这种采集技术的设备比光学方式小了几十倍,甚至可以做进你的手机里, 使用很方便。 ⑥现代人身上现金少了,因为信用卡得到了广泛应用。信用卡是采用密码和签名方 式确认 身份的,每年犯罪分子窃取信用卡号和密码造成卡主的损失非常惊人。现在指 纹技术成了电子 商务的“金钥匙”,美国最大的银行美洲银行最近开始为一些用户提供 指纹识别服务,一些美国 的国际贸易公司也正在积极试用指纹识别软件进行交易身份 确认,国内也有银行等部门在积 极试用。 ⑦好好保护你的手指吧,你的指纹在未来社会用途将越来越广泛。 (选自《语文报》,有删改) 19.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说明的中心是什么?(2 分) 答: ; 20 . 第 ②节 主 要运 用 了 、 、和 的说明方法。(3 分) 21.根据第③④两节提供的信息,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2 分) A.指纹算法是通过分析指纹的全局特征或局部特征,来确认人的身份 的一种指纹识别技术。 B.因为成长发育会使人的指纹完全改变,所以用指纹来确认人的身份 不一定可靠。 C.指纹图像采集可以采用光学技术,也可以采用半导体技术。 D.算法和图像采集技术都是指纹识别的关键技术。 22 联系上下文说说“活体指纹”是怎样采集的。(摘引原文回答,2 分) 答: 23.指出第⑤节中别人调侃她“被冻得不是‘活体’”的言外之意。(2 分) 答:
24.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展开合理想像,从“日常起居”、“经济生活”、“社 会活动”等方面,设想指纹在未来社会中有哪些用途。(试举二例,表述要 清楚完整,2分)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25题至第29题(10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 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 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 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25“太守自谓也”句中的“太守”指的是谁?请写出人名 分) 26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山之僧智仙也 BL名之者谁 吾欲之南海,何如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 朝而往,暮而归 D晦明变化者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27.第二语段中描写傍晚之景的句子是: 描写秋天之景的句子是: (2分) 2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上句子。(4分)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译文 ②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 9.“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常用来表示什么?(1分) 7
7 24.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展开合理想像,从“日常起居’‘、“经济生活”、“社 会活动”等方面,设想指纹在未来社会中有哪些用途。(试举二例,表述要 清楚完整,2 分) (四)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 25 题至第 29 题(10 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 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 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 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25“太守自谓也”句中的“太守”指的是谁?请写出人名: (1 分) 26.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2 分) A.山之.僧智仙也 B.名.之者谁 吾欲之.南海,何如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 C.朝.而往,暮而归 D.晦明.变化者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27.第二语段中描写傍晚之景的句子是: ; 描写秋天之景的句子是: 。(2 分) 2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上句子。(4 分)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译文: ②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 29.“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常用来表示什么?(1 分)
(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31题至第32题(4分) 季梁)往见王日:“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①,方②北面而持其驾③②,告臣曰: 吾欲之楚。臣日:“君之楚,将奚为④北面?曰:‘吾马良'。臣日:‘马虽良,此非楚之 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⑤善!'此数者愈善 而离楚愈远耳。 注释:①大行(hang):大路。②方:正在。③持其驾:拿着缰绳,驾着他的车子。④ 奚为:何为,做什么。⑤御者:车夫 30翻译下列句子(2分 ①吾欲之楚。 ②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31.①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内容:(1分) ②读了这则短文后,你受到什么启发?(1分) 三写作:任选一题(55分:其中卷面和书写占5分) 32.(1)个人在成长的历程中,需要的有时很多,有时很少。有的人需要无限的鼓 励、关怀、理解和空间,有的人则只需要一张书桌,一个上学的机会:有的人渴望成 长,无惧挫折,有的人则害怕成长所要付出的代价 亲爱的同学,你认为成长最需要什么?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认识和感受,在下面题目 的横线上填入一个你自己认为合适的词语(如宽容、空间、挫折、成功、快乐、付出代 价等),然后作文。(55分,) 题目:成长,需要 注意: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字数不少于600;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 人名:④不能抄袭 (2)我们学习过的许多课文都表达着、表现着作者对“美好”的“感受”。春的温馨, 夏的热烈,秋的成熟,冬的纯洁:白杨的力争上游,紫藤的万花灿烂,鹤群的团队精 神,斑羚的飞渡壮举:三峡的奇丽,石潭的清幽,西湖的朝烟夕岚,满井的山光水色: 鲁迅心中的藤野,冰心笔下的纸船,莱蒙托夫的孤帆,玛丽?居里的信念:张晓风的敬 畏生命,毕淑敏的提醒幸福,白求恩的高尚纯粹,邓稼先的忠诚奉献这一切都融 入了我们成长的历程。 现在,也让我们来表达对“美好”的“感受”吧。请以“感受美好”为话题,结合自己的生 活体验,自选内容,自拟文题,写一篇六、七百字的作文。文中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 校名与人名
8 (五)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 31 题至第 32 题(4 分) (季梁)往见王日:“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①,方②北面而持其驾③②,告臣曰: ‘吾欲之楚。’臣日:‘君之楚,将奚为④北面?’曰:‘吾马良’。臣日:‘马虽良,此非楚之 路也。’ 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⑤善!’此数者愈善, 而离楚愈远耳。” 注释:①大行(háng):大路。②方:正在。③持其驾:拿着缰绳,驾着他的车子。④ 奚为:何为,做什么。⑤御者:车夫。 30.翻译下列句子(2 分) ①吾欲之楚。 ②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31.①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内容: (1 分) ②读了这则短文后,你受到什么启发?(1 分) 三写作:任选一题 (55 分:其中卷面和书写占 5 分) 32.(1)一个人在成长的历程中,需要的有时很多,有时很少。有的人需要无限的鼓 励、关怀、理解和空间,有的人则只需要一张书桌,一个上学的机会;有的人渴望成 长,无惧挫折,有的人则害怕成长所要付出的代价…… 亲爱的同学,你认为成长最需要什么?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认识和感受,在下面题目 的横线上填入一个你自己认为合适的词语(如宽容、空间、挫折、成功、快乐、付出代 价等),然后作文。(55 分,) 题目:成长,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字数不少于 600;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 人名;④不能抄袭。 (2) 我们学习过的许多课文都表达着、表现着作者对“美好”的“感受”。春的温馨, 夏的热烈,秋的成熟,冬的纯洁;白杨的力争上游,紫藤的万花灿烂,鹤群的团队精 神,斑羚的飞渡壮举;三峡的奇丽,石潭的清幽,西湖的朝烟夕岚,满井的山光水色; 鲁迅心中的藤野,冰心笔下的纸船,莱蒙托夫的孤帆,玛丽?居里的信念;张晓风的敬 畏生命,毕淑敏的提醒幸福,白求恩的高尚纯粹,邓稼先的忠诚奉献……这一切都融 入了我们成长的历程。 现在,也让我们来表达对“美好”的“感受”吧。请以“感受美好”为话题,结合自己的生 活体验,自选内容,自拟文题,写一篇六、七百字的作文。文中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 校名与人名
初三语文期中试题部分参考答案 (一)(10分) 7.跳舞人形向“我ˆ解释(说明)“摩擦生电”的道理。 8笑老奶奶的这种说法毫无道理。或:笑老奶奶的迷信 9.“出神”形象地刻画了“我”看到小纸人儿跳舞时极其专注、惊异的神态。 10.在“我”幼小的心田里种下了一颗爱科学、学科学的种子。(2分) (二)(18分) 12、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惟一,例:我们喜爱荷花,因为它总是亭亭玉立 于炎热的夏季(只要句子结构和内容与例句语境相符即可(2分) 13、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有有效期限,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珍惜(2分) 14、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引出论题(2分)。 15、美好事物(2分) 16、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各1分) 17、(名言、警句与珍惜时间有关即可。名言1分,出处或作者1分)如: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长 歌行》等。 18、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惟一,就语言特点或思想内容某一方面谈即可得 满分。(写出喜欢的句子1分,联系生活谈感受2分)例如:“香九龄,能温席”,孝顺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九岁的孩子尚且知道以行动孝顺父母,我们更应该关心 父母,尊重父母 (五)(4分) 30.①我想要去楚国②马虽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 31.①南辕北辙或背道而驰 ②要想达到预期的目标,必须认清努力方向。如果行动与目标完全相反,即使 有许多优点和长处,也不一定能获得成功
9 初三语文期中试题部分参考答案 (一)(10 分) 7. 跳舞人形 向“我”解释(说明)“摩擦生电”的道理。 8 笑老奶奶的这种说法毫无道理。或:笑老奶奶的迷信。 9. “出神”形象地刻画了“我”看到小纸人儿跳舞时极其专注、惊异的神态。 10. 在“我”幼小的心田里种下了一颗爱科学、学科学的种子。(2 分) 11、 (二)(18 分) 12、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惟一,例:我们喜爱荷花,因为它总是亭亭玉立 于炎热的夏季(只要句子结构和内容与例句语境相符即可)(2 分)。 13、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有有效期限,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珍惜(2 分)。 14、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 分),引出论题(2 分)。 15、美好事物(2 分) 16、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 (各 1 分) 17、(名言、警句与珍惜时间有关即可。名言 1 分,出处或作者 1 分)如: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 《长 歌行》等。 18、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惟一,就语言特点或思想内容某一方面谈即可得 满分。(写出喜欢的句子 1 分,联系生活谈感受 2 分) 例如: “香九龄,能温席”,孝顺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九岁的孩子尚且知道以行动孝顺父母,我们更应该关心 父母,尊重父母 (五)(4 分) 30.①我想要去楚国 ②马虽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 31 .①南辕北辙 或 背道而驰 ②要想达到预期的目标,必须认清努力方向。如果行动与目标完全相反,即使 有许 多优点和长处,也不一定能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