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废墟的召唤》 宗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积累字、词。 (2)理解句子的含义 2、情感与价值:激发同学的爱国主义思想,增强使命感。 3、过程与方法: 采用朗读与讨论,让学生自觉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使命。 二、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认识自己身上的时代使命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自学过程: (一)、生字识记 廓(ku)藻(zao)瀛(ying)胄(zhou) 嗫嚅( nle ru):形容想说话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的样子 迤逦(yi1):曲折连绵 窸窣(xisu):形容细小的摩擦声音 绮(qi):1.有花纹或图案的丝织品。如:绮罗。2.美丽,美妙。如:绮丽。本文取此 蘸(zhn):在液体、粉末或糊状的东西里沾一下就拿出来。 (二)、词语识记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奇耻大辱:极大的耻辱。 醒悟:在认识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错误而正确。 慷慨激昂: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并充满正气。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 瞬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 凭吊:对着遗迹怀念旧事。 (三)、预习效果反馈 1.作者为什么会产生“好像历史忽然倒退到了古希腊罗马时代”的感觉? 2.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3.本文标题“废墟的召唤”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你能从文中再找出一处吗? 4.你认为“废墟”召唤的是什么? (四)课堂跟讲 1、宗璞,现代 作家,原名 主要作品有 她的童话 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2、段落层次 第1~3段: 第4~10段:作者直抒胸臆,号召 第11~19段:通过“我”与年轻人的对话 第20、21 段:
3、《废墟的召唤》 宗璞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积累字、词。 ⑵理解句子的含义。 2、情感与价值:激发同学的爱国主义思想,增强使命感。 3、过程与方法: 采用朗读与讨论,让学生自觉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使命。 二、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认识自己身上的时代使命。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自学过程: (一)、生字识记 廓(kuò) 藻(zǎo) 瀛(yíng) 胄(zhòu) 嗫嚅(niè rú):形容想说话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的样子。 迤逦(yǐ lǐ):曲折连绵。 窸窣(xī sū):形容细小的摩擦声音。 绮(qǐ):1.有花纹或图案的丝织品。如:绮罗。2.美丽,美妙。如:绮丽。本文取此 义。 蘸(zhàn):在液体、粉末或糊状的东西里沾一下就拿出来。 (二)、词语识记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奇耻大辱:极大的耻辱。 醒悟:在认识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错误而正确。 慷慨激昂: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并充满正气。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 瞬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 凭吊:对着遗迹怀念旧事。 (三)、预习效果反馈 1.作者为什么会产生“好像历史忽然倒退到了古希腊罗马时代”的感觉? 2.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3.本文标题“废墟的召唤”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你能从文中再找出一处吗? 4.你认为“废墟”召唤的是什么? (四)课堂跟讲 1、宗璞,现代 作家,原名 。主要作品有 。她的童话 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2、段落层次 第 1~3 段: 。 第 4~10 段:作者直抒胸臆,号召 。 第 11~19 段:通过“我”与年轻人的对话, 。 第 20、21 段:
(五)写作特点 1.描写、议论相结合,多种表达方式综合使用 2.语句凝重沉郁,蕴意深远 写作借鉴:描写、议论相结合的方法。本文用凝重的笔调,描绘了圆明园废墟。通 过这样的描绘,把作者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自然而然流露出来,与后文对此的议 论相得益彰。 五、板书设计 废墟的召唤 整体描绘景一一情历史的回顾 具体刻画 现实的思考 六、教学后记
(五)写作特点 1.描写、议论相结合,多种表达方式综合使用。 2.语句凝重沉郁,蕴意深远。 3.写作借鉴:描写、议论相结合的方法。本文用凝重的笔调,描绘了圆明园废墟。通 过这样的描绘,把作者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自然而然流露出来,与后文对此的议 论相得益彰。 五、板书设计: 废墟的召唤 整体描绘 景——情 历史的回顾 具体刻画 现实的思考 六、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