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的召唤 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覆没 )充塞()远瀛观()嗫嚅()迤逦(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轮kud()cha异()废xu()甲zhou()停zhi()固 3.下面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绮辉:美丽的光辉 如泣如诉:好像在哭泣,又好像在怒骂。 B.迤逦:曲折连绵 匹夫:一个人,泛指平常人 C.凭吊:对着遗体怀念旧事。怅然凝望:若有所失地凝神观望。 D.充塞:充满;填满。 奇耻大辱:极大的耻辱 4.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而那丛生的荒草,便是海藻,杂陈的 乱石,便是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 (2)悄立“塔”下,觉得人是这样渺小,天地是这样广阔,历史是这样悠久 (3)楚国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么? (4)为了什么呢?为了凭吊这一段凝固的历史,为了记住废墟的召唤 5.学习《废墟的召唤》一文后,九年级某班同学进行了以“是否重建圆明园”为主题的 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是该班的一员,请你参加下面的活动 (1)下面是王林同学搜集到的资料,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 日前,北京大学6位专家指出,圆明园存在着比防渗工程更大的破坏活动。专家认为, 对近万米具有300多年历史的经典园林驳岸进行彻底翻建,是对历经沧桑后保存下来的古代 建筑技术和艺术的破坏:而对圆明园自然植被以近乎“三光”方式肆意伐掉,并连根铲除, 再用挖掘机造山、大面积种植人工草和“观赏花木”的做法,不仅是对具有北京平原上少见 的生态多样性的圆明园陆面植被的毁灭性破坏,而且也将带来对圆明园的历史文化遗产价值 和景观体验的毁灭性破坏
《废墟的召唤》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覆没.( ) 充塞.( ) 远瀛.观( ) 嗫嚅.( ) 迤.逦( )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轮 kuò( ) chà异( ) 废 xū( ) 甲 zhòu( ) 停 zhì( ) 固 níng( ) 3.下面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绮辉:美丽的光辉 如泣如诉:好像在哭泣,又好像在怒骂。 B.迤逦:曲折连绵 匹夫:一个人,泛指平常人。 C.凭吊:对着遗体怀念旧事。 怅然凝望:若有所失地凝神观望。 D.充塞:充满;填满。 奇耻大辱:极大的耻辱。 4. 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而那丛生的荒草,便是海藻,杂陈的 乱石,便是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 ( ) (2)悄立“塔”下,觉得人是这样渺小,天地是这样广阔,历史是这样悠久—— ( ) (3)楚国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么? ( ) (4)为了什么呢?为了凭吊这一段凝固的历史,为了记住废墟的召唤。 ( ) 5.学习《废墟的召唤》一文后,九年级某班同学进行了以“是否重建圆明园”为主题的 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是该班的一员,请你参加下面的活动。 (1)下面是王林同学搜集到的资料,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 日前,北京大学 6 位专家指出,圆明园存在着比防渗工程更大的破坏活动。专家认为, 对近万米具有 300 多年历史的经典园林驳岸进行彻底翻建,是对历经沧桑后保存下来的古代 建筑技术和艺术的破坏;而对圆明园自然植被以近乎“三光”方式肆意伐掉,并连根铲除, 再用挖掘机造山、大面积种植人工草和“观赏花木”的做法,不仅是对具有北京平原上少见 的生态多样性的圆明园陆面植被的毁灭性破坏,而且也将带来对圆明园的历史文化遗产价值 和景观体验的毁灭性破坏
(2)针对圆明园有没有必要重建,班里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重建派认为,圆 明园是古代园林艺术的瑰宝,重现圆明园辉煌,不仅可以让游客感受到古代建筑的风采,而 且建筑与废墟对比所产生的震撼力远比单纯的废墟强烈得多。假如你是保留派的同学,请你 用简洁的语言阐述一下你方的观点 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心高气傲,目空一切,总喜欢妄自菲薄他人,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人愿意同他打 交道,他成了大海里的一叶孤舟 B.从太空回眸我们这颗生存的星球,在变幻莫测的白云的飘忽中,它总是散发着一种 浅蓝色的绚丽,谁也说不清那究竟是大海还是气晕的颜色。 C.林昭曾说:“我们的血是再鲜艳不过,而且是再灿烂不过的墨水,人世间其他一切墨 水在这样的墨水面前统统都不免黯然失色。 D.凭着健壮的体魄,你可以支撑起一方蔚蓝的天空;凭着旺盛的精力,你可以开垦出 一片神奇的土地;凭着巨大的潜力,你可以变得出类拔萃,令人刮目相看 7.将下列标序号的句子按一定的顺序接续在横线处(只填序号),使语意连贯。 第一次看到动物的眼泪,我几乎是被那一滴泪惊呆了。 ①此时,人们才会相信,动物更有种为人类所不理解的无声的哀怨 ②但是直到真的看到了动物的泪水,我才相信动物也和人一样,它们也有悲伤,更有痛 苦 ③只是因为它们没有语言,或者是人类还不能破译它们的语言,所以,当人们看到动物 的泪水时,才会感到惊愕 ④本来,我以为泪水只为人类专有,而动物因没有感情,它们也就没有泪水。 附:参考答案 1. mo se ying ru yi 2.廓诧墟胄滞凝 3.A 4.(1)比喻 (2)排比(3)反问 (4)设问 5.示例:(1)圆明园文物遭受更严重的破坏。(2)坚决反对重建圆明园,废墟 悲凉的沧桑本身就是对侵略者行径的无声控诉,就是“落后就要挨打”这一真理的铁证 是最理想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这种震撼是重建一座辉煌的园林所无法相比的。 7.④②③①
(2)针对圆明园有没有必要重建,班里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重建派认为,圆 明园是古代园林艺术的瑰宝,重现圆明园辉煌,不仅可以让游客感受到古代建筑的风采,而 且建筑与废墟对比所产生的震撼力远比单纯的废墟强烈得多。假如你是保留派的同学,请你 用简洁的语言阐述一下你方的观点。 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心高气傲,目空一切,总喜欢妄自菲薄 ....他人,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人愿意同他打 交道,他成了大海里的一叶孤舟。 B.从太空回眸我们这颗生存的星球,在变幻莫测 ....的白云的飘忽中,它总是散发着一种 浅蓝色的绚丽,谁也说不清那究竟是大海还是气晕的颜色。 C.林昭曾说:“我们的血是再鲜艳不过,而且是再灿烂不过的墨水,人世间其他一切墨 水在这样的墨水面前统统都不免黯然失色 ....。 D.凭着健壮的体魄,你可以支撑起一方蔚蓝的天空;凭着旺盛的精力,你可以开垦出 一片神奇的土地;凭着巨大的潜力,你可以变得出类拔萃,令人刮目相看 ....。 7.将下列标序号的句子按一定的顺序接续在横线处(只填序号),使语意连贯。 第一次看到动物的眼泪,我几乎是被那一滴泪惊呆了。 ①此时,人们才会相信,动物更有种为人类所不理解的无声的哀怨。 ②但是直到真的看到了动物的泪水,我才相信动物也和人一样,它们也有悲伤,更有痛 苦。 ③只是因为它们没有语言,或者是人类还不能破译它们的语言,所以,当人们看到动物 的泪水时,才会感到惊愕。 ④本来,我以为泪水只为人类专有,而动物因没有感情,它们也就没有泪水。 附:参考答案 1.mò sè yíng rú yǐ 2.廓 诧 墟 胄 滞 凝 3.A 4.(1)比喻 (2)排比 (3)反问 (4)设问 5.示例:(1)圆明园文物遭受更严重的破坏。 (2)坚决反对重建圆明园,废墟 悲凉的沧桑本身就是对侵略者行径的无声控诉,就是“落后就要挨打”这一真理的铁证, 是最理想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这种震撼是重建一座辉煌的园林所无法相比的。 6.A 7.④②③①
二、类文阅读 定格一种倒下的姿势 迄今没有见到为他们留下的影像,定格他们倒在废墟里的姿势。也许根本就没有人为他 们留下过影像。但是,随着搜救人员一点点挖开瓦砾、水泥和砖块,我们依旧记住了这样 种倒下的姿势: 21岁的幼儿园老师瞿万容,被扒出废墟时,人们看到她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挡住 块垮塌的水泥板,紧紧护住自己怀里的一个孩子。 孩子只受了轻伤,呼吸很平稳,而年轻的女老师,却因为头部和背部骨折,早已停止了 呼吸, 这一幕,定格在“5·12”汶川大地震后的第二天,人们扒开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 废墟时的那一刻。 在地震刹那间摧毁我们的家园后,从城市的碎片下,不止一处,人们看到了这种凝固 的姿势。 5月13日22时12分,震后第二天,德阳市看到了这种姿势。在汉旺镇东汽中学的废 墟下,年近50岁的教导主任谭千秋,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他 的后脑被楼板砸得深深凹下去,但4个学生都活了下来 5月14日7时,震后第三天,崇州市看到了这种姿势。当一夜未眠的搜救人员从怀远 镇中学垮塌的教学楼下找到吴忠洪的遗体时,这位45岁的英语老师背部向上弓曲着,双手 撑地,身下是两名已经死去的学生。 5月14日早上,震后第三天,什邡市看到了这种姿势。搜救人员在龙居中心小学的废 墟里刨出一个死去的女子,她同样正努力护着3个孩子,而她的头已被砸下的重物削去一半 幸存师生仔细辨认,才认出那是学校最年轻的女老师向丽。 5月14日10时,震后第三天,绵阳市看到了这种姿势。在乎武县南坝小学塌下的一根 钢筋水泥横梁下,48岁的代课女老师杜正香趴在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死死地各 拉住一个孩子,胸前还护着3个孩子。 汶川县也看到了这种姿势。当那里的幸存者们徒手搬开垮塌的映秀镇小学教学楼的 角时,他们惊呆了:29岁的男老师张米亚跪扑在废墟下,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孩子都 还活着,这位平时爱唱歌的老师却已经离我们而去。他紧抱着孩子的手臂己经僵硬,为了救 出孩子,救援人员不得不含泪将手臂锯断。 这样一种倒下的姿势,定格在他们生命的最后一瞬,尽管不能以影像的形式流传,却足 以在人们心间永久驻留 这样一种倒下的姿势,定格了他们在这世上的最后一次努力,那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去换 取他人的生存。 在这最后的瞬间,我相信没有功利的考量,来不及是非的权衡,而只有人性深处的本真, 以及人类心中永不泯灭的爱。再强大的自然伟力,也摧毁不了它。这种爱,足以战胜自然的 伟力,为生命支撑起一块空间,尽管狭小局促,甚至狼狈,但是无比壮美 鉴赏要点 同样写的是废墟,课文写的是圆明园的废墟,是历史的遗迹。本文写的是地震后的废墟 以“定格一种倒下的姿势”为题,真实地再现了“5.12”汶川地震中教师们无私奉献的精 神。灾难面前,老师们想到的是孩子们,想到的是如何让孩子们逃生,并用自己的生命诠释 了师者的含义。他们是无私的,他们是伟大的 问题探究 1.文章标题“定格一种倒下的姿势”有哪两重含义? 2.揣摩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二、类文阅读 定格一种倒下的姿势 迄今没有见到为他们留下的影像,定格他们倒在废墟里的姿势。也许根本就没有人为他 们留下过影像。但是,随着搜救人员一点点挖开瓦砾、水泥和砖块,我们依旧记住了这样一 种倒下的姿势: 21 岁的幼儿园老师瞿万容,被扒出废墟时,人们看到她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挡住一 块垮塌的水泥板,紧紧护住自己怀里的一个孩子。 孩子只受了轻伤,呼吸很平稳,而年轻的女老师,却因为头部和背部骨折,早已停止了 呼吸。 这一幕,定格在“5·12”汶川大地震后的第二天,人们扒开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 废墟时的那一刻。 在地震刹那间摧毁我们的家园后,从城市的碎片下,不止一处,人们看到了这种凝固 的姿势。 5 月 13 日 22 时 12 分,震后第二天,德阳市看到了这种姿势。在汉旺镇东汽中学的废 墟下,年近 50 岁的教导主任谭千秋,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 4 个学生。他 的后脑被楼板砸得深深凹下去,但 4 个学生都活了下来。 5 月 14 日 7 时,震后第三天,崇州市看到了这种姿势。当一夜未眠的搜救人员从怀远 镇中学垮塌的教学楼下找到吴忠洪的遗体时,这位 45 岁的英语老师背部向上弓曲着,双手 撑地,身下是两名已经死去的学生。 5 月 14 日早上,震后第三天,什邡市看到了这种姿势。搜救人员在龙居中心小学的废 墟里刨出一个死去的女子,她同样正努力护着 3 个孩子,而她的头已被砸下的重物削去一半。 幸存师生仔细辨认,才认出那是学校最年轻的女老师向丽。 5 月 14 日 10 时,震后第三天,绵阳市看到了这种姿势。在乎武县南坝小学塌下的一根 钢筋水泥横梁下,48 岁的代课女老师杜正香趴在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死死地各 拉住一个孩子,胸前还护着 3 个孩子。 汶川县也看到了这种姿势。 当那里的幸存者们徒手搬开垮塌的映秀镇小学教学楼的一 角时,他们惊呆了:29 岁的男老师张米亚跪扑在废墟下,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孩子都 还活着,这位平时爱唱歌的老师却已经离我们而去。他紧抱着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为了救 出孩子,救援人员不得不含泪将手臂锯断。 这样一种倒下的姿势,定格在他们生命的最后一瞬,尽管不能以影像的形式流传,却足 以在人们心间永久驻留。 这样一种倒下的姿势,定格了他们在这世上的最后一次努力,那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去换 取他人的生存。 在这最后的瞬间,我相信没有功利的考量,来不及是非的权衡,而只有人性深处的本真, 以及人类心中永不泯灭的爱。再强大的自然伟力,也摧毁不了它。这种爱,足以战胜自然的 伟力,为生命支撑起一块空间,尽管狭小局促,甚至狼狈,但是无比壮美。 鉴赏要点 同样写的是废墟,课文写的是圆明园的废墟,是历史的遗迹。本文写的是地震后的废墟, 以“定格一种倒下的姿势”为题,真实地再现了“5.12”汶川地震中教师们无私奉献的精 神。灾难面前,老师们想到的是孩子们,想到的是如何让孩子们逃生,并用自己的生命诠释 了师者的含义。他们是无私的,他们是伟大的。 问题探究 1.文章标题“定格一种倒下的姿势”有哪两重含义? 2.揣摩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老师们倒下的姿势,基本上都有“紧紧护住”“死死地护着”“紧紧搂着”这样的动作, 请你说说这些加点词的作用。 (2)第十自然段中“他紧抱着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为了救出孩子,救援人员不得不含泪 将手臂锯断。”这句话中加点的词语体现了救援人员怎样的心情? 3.请你说说对第十三自然段中“这种爱,足以战胜自然的伟力,为生命支撑起一块空间, 尽管狭小局促,甚至狼狈,但是无比壮美”的理解。 4.读完全文,请你给文中一位最让你感动的老师或老师群体写一句颁奖词。(要突出人物的 特点,有一定的文采,不超过60字) 附:参考答案 1.他们最后倒下的姿势被固定在废墟里:他们壮烈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永驻人们心 中。2.(1)可见老师们当时竭尽全力地保护他们的学生的情景,突出了老师们无私奉献的 精神。(2)体现了救援人员极度无奈和无比悲痛的心情。3.在灾难来临的那一刻,老师 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来保护学生的壮举感天动地。这种无私的爱,让强大的自然力显得微乎 其微。4.示例:她的生命永远凝固在花一样的年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相信被她保护在怀里的孩子可以装点出更灿烂的春光。 三、中考回应 例题(2010·四川)用所给词语写一段话,介绍上海世博会的盛况,要求语意完整 句意通顺,字数在30~50之间。 络绎不绝国内外每天30万人次排队 解析考査写作能力,写话时要审清题目,调动积累,根据要求,作出符合题意、富有 文采的言语 【示例】上海世博会开园以来,前来参观的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每天排队参观的游 客超过30万人次
(1)老师们倒下的姿势,基本上都有“紧紧护住 ....”“死死地护着 .....”“紧紧搂着 ....”这样的动作, 请你说说这些加点词的作用。 (2)第十自然段中“他紧抱着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为了救出孩子,救援人员不得不含泪 ..... 将手臂锯断。”这句话中加点的词语体现了救援人员怎样的心情? 3.请你说说对第十三自然段中“这种爱,足以战胜自然的伟力,为生命支撑起一块空间, 尽管狭小局促,甚至狼狈,但是无比壮美”的理解。 4.读完全文,请你给文中一位最让你感动的老师或老师群体写一句颁奖词。(要突出人物的 特点,有一定的文采,不超过 60 字) 附:参考答案 1.他们最后倒下的姿势被固定在废墟里;他们壮烈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永驻人们心 中。 2.(1)可见老师们当时竭尽全力地保护他们的学生的情景,突出了老师们无私奉献的 精神。 (2)体现了救援人员极度无奈和无比悲痛的心情。 3.在灾难来临的那一刻,老师 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来保护学生的壮举感天动地。这种无私的爱,让强大的自然力显得微乎 其微。 4.示例:她的生命永远凝固在花一样的年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相信被她保护在怀里的孩子可以装点出更灿烂的春光。 三、中考回应 例题 (2010·四川)用所给词语写一段话,介绍上海世博会的盛况,要求语意完整, 句意通顺,字数在 30~50 之间。 络绎不绝 国内外 每天 30 万人次 排队 解析 考查写作能力,写话时要审清题目,调动积累,根据要求,作出符合题意、富有 文采的言语。 【示例】 上海世博会开园以来,前来参观的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每天排队参观的游 客超过 30 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