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1170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2一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教育心理专题 试题 2013年1月 题 号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分 数 得分 评卷人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有的卵子都不带Y染色体 B.有的精子带Y染色体 C.所有的卵子都带X染色体 D.所有的精子都带Y染色体 2.“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是( )的代表性观点。 A.霍尔 B.华生 C.斯腾 D.鲁克森伯格 3.相互性观点采择属于塞尔曼的儿童观点采择发展的()。 A.阶段1 B.阶段2 C.阶段3 D.阶段4 4.“小阿尔伯特案例”这个实验是( )做的。 A.巴甫洛夫 B.华生 C.斯金纳 D.班杜拉 5.柯勒的猩猩苏丹实验揭示了( )。 A.动物也能学会解决困难问题 B.猩猩能够制作工具来解决问题 C.猩猩比猫、狗更聪明 D.头脑里的运作对解决问题起决定性作用 816
试卷代号 1 1 座位号OJ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一 3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教青心理专题试题 2013 年1 |题号 l一|二|三 l五 数I I I I I I I |得分!评卷人| I I 每小 :It 1.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λ A. 所有 子都 带Y 染色体B. 精子带Y 染色 C. 带X 体D. 带Y 染色 2. "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是( )的代表性观点。 A. 尔B.华生 腾D.鲁克森 3. 尔曼 择发展 )。 A.阶段 段3 D.阶段 4. "小阿尔伯特案例"这个实验是( )做的。 A. 甫洛 纳B 夫B. 杜拉 5. 猩猩 )。 A.动物也能学会解决困难问题 B. 猩猩 作工具来解决 c.猩猩比猫、狗更聪明 D.头脑里的运作对解决问题起决定性作用 816
6.陈述性知识学习的根本目标是()。 A.获得新命题 B.激活已有命题 C.把新命题与已有命题结成命题网络 D.自行派生新命题 7.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模式识别与序列行动互为先决条件 B.模式识别与序列行动相互独立,并不依赖 C.序列行动是模式识别的先决条件 D.模式识别是序列行动的先决条件 8.如果测验题目的难度为中等的话,测验结果会成()。 A.正态分布 B.正偏态分布 C.负偏态分布 D.平坦分布 9.“绝大多数是好的,少数有些问题,问题严重的是极个别的。”这个说法将表现出( )。 A.正态分布 B.尖峭分布 C.J-型分布 D.平坦分布 10.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的评定属于( )。 A.名义分数 B.顺序分数 C.区间分数 D.比率分数 得 分 评卷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1.帕特发现儿童的游戏具有三个发展阶段,即第一阶段是 ;(2)第二阶段是 ;(3)第三阶段是联合游戏和 12.巴甫洛夫把 命名为第二信号。 13.意象的特点在于保留了被表征事物的某些物理属性的 方面和 大小。 14.人的特质可以分为 和行为特质的两大类,行为特质又可以称为 特质。 15.B-类教学内容是 的和 的。 817
6. 述性 习 的 标是 )。 A. 得新 题B. C. 命题 结成 络D. 派生 7. )。 A. 序列 先决 B. 模式识 C. 是模 先决 D. 模式 条件 8. 验题 验结果会 )。 A. 布B. C. 偏态 布D. 9. "绝大多数是好的,少数有些问题,问题严重的是极个别的。"这个说法将表现出( )。 A. 正态 布B. C. J- 坦分 10. 及格 属 于 )。 A.名义分数 .顺序分数 C. 区 间 数D. |得分|评卷人 I I I 二、填空题(每空 1分,共 0分) 1. 特发现儿童 戏具 第 一 阶 ;(2) 是;(3) 三 阶段 合游戏 12. 第二信号 13. 留 了 被 表 某 些 大小。 14. 特 质 特质。 15. B-类教学 和行为特质的两大类,行为特质又可以称为 的和的。 817
得 分 评卷人 三、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16分】 16.基因的显性效应 17.强化 18.潜在学习 19.程序性知识 得 分 评卷人 四、简答题(从以下4个题中任选3个题完成,每题8分,共24分) 20.简述联结次数对经典条件反应形成的教育含义。 21.简述命题激活与扩散的教学意义。 22.简述连续分数的优缺点。 23.简述A类教学内容的特点。 得 分 评卷人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24.试论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教学含义。 25.论述命题抽象性及其教学含义。 818
|得分|评卷人| I I I 16. 显性效 17. 18. 潜在学 19. |得分|评卷人| I I I 三、名词解释{每个 4卦,共 6分} 四、筒答题{从以下 4个题中任选 3个题完成,每题 8分,共 4分} 20. 述联 次数对 典条件反应形 1. 学意义 22. 23. 述A 教学 |得分|评卷人| I I I 五、论述题{每题 5分,共 0分} ~4. 试论 亚杰儿童 段理论 教学含义 25. 论述 及其教学含义 818
试卷代号:1170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2一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教育心理专题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3年1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D 2.A 3.C 4.B 5.D 6.D 7.D 8.A 9.C 10.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1.非交往性的单独游戏 平行游戏 合作游戏 12.语言 13.连续性 相对 14.体质特质 心理 15.易说明 难把握 三、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16分) 16.基因的显性效应是指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完全压制隐性基因发挥作用。 17.强化是指这样的程序、过程或机制,即学习者的行为结局提高了该行为的发生可能性。 18.潜在学习是指在行为不表现的同时,心里却“悄梢地”、“偷偷地”学会了。 19.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事或做成一事的知识,也是关于如何解决问题的知识。 四、简答题(从以下4个题中任选3个题完成,每题8分,共24分)】 20.简述联结次数对经典条件反应形成的教育含义。 形成一项经典条件反应所需的联结次数多寡不一,难以预定(2分),这对教育教学工作有 一般意义的启示:(1)当学生老学不会或学不好教师意欲学生学会的项目时,教师要耐心,这耐 心的最起码的表现是等待,等待水到渠成时(3分);(2)学生也可能偶然经历一两次后就学会 了教师不欲其学会的项目,而且相当巩固,祛除不掉,这样的情况值得教师当心(3分) 819
试卷代号 1 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 0 3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教育心理专题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3 年1 一、单选题{每小题 2分,共 0分} 1. D 2. A 6.D 7.D 3. C 8.A 4. B 9. C 5.D 10. B 二、填空题{每空 1分,共 0分} 1. 交往性 游戏 12. 13. 连续 14. 质特 15. 三、名词解释{每个 4分,共 6分} 16. 应是 位基 因 中 全压 性基 17. 化是 这样 程或 能性 18. 不表现 里却 偷偷 19. 于如 事或 一事 于如何解决 四、简答题{从以下 4个题中任选 3个题完成,每题 8分,共 4分) 20. 述联结次 对经典条件反 形成一项经典条件反应所需的联结次数多寡不一,难以预定 2分) ,这对教育教学工作有 一般意义的启示:(1)当学生老学不会或学不好教师意欲学生学会的项目时,教师要耐心,这耐 心的最起码的表现是等待,等待水到渠成时 3分 )学生也可能偶然经历一两次后就学会 了教师不欲其学会的项目,而且相当巩固,桂除不掉,这样的情况值得教师当心 3分) 819
21.简述命题激活与扩散的教学意义 (1)命题激活与扩散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心理过程。因此教师要考虑的是如何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利用它而不是遏止它。(3分) (2)如果教师决心利用它,那就自然地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教学目标,即要使学生在课堂上 思想活跃起来。(3分) (3)自发的激活扩散过程将使老师能从一个方面更好地理解学生。(2分) 22.简述连续分数的优缺点。 连续分数档次多,也就是个体差异多,于是能提供更多的信息(2分)。由于个体差异的信 息是教师了解学生、调整教学和决定是否额外地扶助个别学生的前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 连续分数是比等第分数好。(3分) 但是连续分数显示出微小的差异,这也容易引起学生或其家长为一两分之差而锱铢计较, 从而增加心理负担,挫伤低分者的学习积极性,这是连续分数的缺点。(3分) 23.简述A类教学内容的特点。 (1)边界分明、单元小,是此即非彼。(2分) (2)对后续学习具有“致命基础性”的特点。(2分) (3)教学项目一定数量少。(2分) (4)教与学可在短时间里完成。(2分)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24.试论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教学含义。 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揭示了儿童达到认知成熟所需要经过的4个阶段。(1分) (1)感知运动阶段,其基本的特点是循环反应,要儿的循环反应具有探索性和实验性,帮助 婴儿形成最初的因果观念。这一阶段婴儿获得一项最重要的认知成果是形成了叫作“客体永 久性”的认识。(2分) (2)前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思维的局限性是思维的不可逆性,典型地表现为“不能守 恒”。皮亚杰的“三山实验”专门揭示了这一阶段的儿童“自我中心性”。(2分)》 (3)具体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突出地表现在理解类包含和完成传递性排序的逻辑运 算上。(2分) (4)形式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特点是“抽象的”而非“具体的”、是“可能性的”而非“亲 820
1. 命题 活与 学意义 (1)命题激活与扩散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心理过程。因此教师要考虑的是如何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利用它而不是遏止它。 3分) (2) 如果教师 利用它 那就 地形成 学生 堂上 思想活跃起来。 3分) (3) 扩散过程将使 个方 更好 理解学 。(2 22. 优缺 连续分数档次多,也就是个体差异多,于是能提供更多的信息 2分〉。由于个体差异的信 息是教师了解学生、调整教学和决定是否额外地扶助个别学生的前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 连续分数是比等第分数好。 3分〉 但是连续分数显示出微小的差异,这也容易引起学生或其家长为一两分之差而锚妹计较, 从而增加心理负担,挫伤低分者的学习积极性,这是连续分数的缺点。 3分〉 23. 述A 类教 (1)边界分明、单元小,是此即非彼。 2分) (2) 续学 。(2 (3) 教学 定数量少 。(2 (的教与学可在短时间里完成。 2分) 五、论述题{每题 5分,共 0分} 24. 皮亚 儿童 发展 主要 教学含 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揭示了儿童达到认知成熟所需要经过的 4个阶段。(1分〉 (1)感知运动阶段,其基本的特点是循环反应,婴儿的循环反应具有探索性和实验性,帮助 婴儿形成最初的因果观念。这一阶段婴儿获得一项最重要的认知成果是形成了叫作"客体永 久性"的认识。 2分) (2) 性是 地表现 不能守 恒"。皮亚杰的"三山实验"专门揭示了这一阶段的儿童"自我中心性 (2 (3) 具体运算 地表现在 包含 完成传递性排序 算上。 2分) (4) 式运 一阶 而非 可能 而非 820
历性的”、是“逻辑的”而非“经验的”,皮亚杰曾用钟摆实验来考察儿童的假设-检验思维。(2分)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教学含义,体现在: 第一,皮亚杰有意独立于学校教学来考察儿童的认知发展。如果我们认为学校的教学是 要以儿童的发展水平为基础的,那么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就可以成为学校教学理 论和实践的一般基础。即使对于“加速学生认知发展”的学校教学计划而言,皮亚杰理论仍不 失为一个很好的参照。(2分) 第二,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机制的理论虽然使用了一组带有生物学色彩的术语,却可以 成为学校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一种启发性思想体系。因此从皮亚杰理论出发,教师可以得到很多 更具体的理论体系的帮助,也能更好地理解其中某些理论(比如建构主义)的实质含义。(2分) 第三,即使就具体学科而言,比如小学的算术或数学教学,皮亚杰理论也有重要的根本性 启发作用。在皮亚杰看来,儿童在感知运动和前运算阶段的种种活动都同数学(算术、代数、几 何)观念的形成有关联。在小学数学教学理论中是最值得钻研皮亚杰理论的。(2分)》 25.试论命题抽象性及其教学含义。 答:所谓命题的抽象性,是指当我们在听、读文句时,一般总是把握其中的意思,而不是去 抓住文句的字词排列顺序(3分)。这有万纳的实验为证据(1分)。 命题抽象性的教学含义在于:(1)教师要首先突破文句的字词排列顺序而把握实质意思, 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备课(3分);(2)教师要琢磨和转换自己说写表达时的字词排列顺序,以符 合学生习惯的字词排列顺序,从而使学生先脱离课本而把握实质意思(3分);(3)在学生把握 了实质意思后,教师再帮助他们解析课本上的字词排列顺序,指出如何突破它们而达到已经掌 握的那个实质意思的种种路径,也就是教学生如何学习(3分)。 此外,教师还要特别关心那些对答如流的、说或写的“和书上一模一样”的学生,去探测他 们是否掌握了实质意思(2分)。 821
历性的"、是"逻辑的"而非"经验的",皮亚杰曾用钟摆实验来考察儿童的假设-检验思维。 2分)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教学含义,体现在: 第一,皮亚杰有意独立于学校教学来考察儿童的认知发展。如果我们认为学校的教学是 要以儿童的发展水平为基础的,那么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就可以成为学校教学理 论和实践的一般基础。即使对于"加速学生认知发展"的学校教学计划而言,皮亚杰理论仍不 失为一个很好的参照。 2分) 第二,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机制的理论虽然使用了一组带有生物学色彩的术语,却可以 成为学校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一种启发性思想体系。因此从皮亚杰理论出发,教师可以得到很多 更具体的理论体系的帮助,也能更好地理解其中某些理论(比如建构主义)的实质含义。 2分) 第三,即使就具体学科而言,比如小学的算术或数学教学,皮亚杰理论也有重要的根本性 启发作用。在皮亚杰看来,儿童在感知运动和前运算阶段的种种活动都同数学(算术、代数、几 何)观念的形成有关联。在小学数学教学理论中是最值得钻研皮亚杰理论的。 2分) 25. 试论 象性及其教学含 z所谓命题的抽象性,是指当我们在昕、读文句时,一般总是把握其中的意思,而不是去 抓住文句的字词排列顺序 3分)。这有万纳的实验为证据(1分)。 命题抽象性的教学含义在于:(1)教师要首先突破文句的字词排列顺序而把握实质意思, 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备课 3分 )教师要琢磨和转换自己说写表达时的字词排列顺序,以符 合学生习惯的字词排列顺序,从而使学生先脱离课本而把握实质意思 3分 )在学生把握 了实质意思后,教师再帮助他们解析课本上的字词排列顺序,指出如何突破它们而达到已经掌 握的那个实质意思的种种路径,也就是教学生如何学习 3分〉。 此外,教师还要特别关心那些对答如流的、说或写的"和书上一模一样"的学生,去探测他 们是否掌握了实质意思 2分)。 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