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群体行为与管理 本章重点 1、群体的内涵(群体的作用和凝聚力); 2、沟通的内涵、影响因素及原则; 3、群体对行为的影响、群体规范与冲突; 4、团队管理; 5、平衡理论 本章难点: 1、沟通实际运用; 2、群体规范与冲突
第4章 群体行为与管理 本章重点: 1、群体的内涵(群体的作用和凝聚力); 2、沟通的内涵、影响因素及原则; 3、群体对行为的影响、群体规范与冲突; 4、团队管理; 5、平衡理论。 本章难点: 1、沟通实际运用; 2、群体规范与冲突
讨论之一 如何与陌生人建立关糸? 讨论之二 怎样化解同学之间的矛盾甚至仇 恨? 讨论之三 ·你的寝蜜、班里的规范是什么?
讨论之一: • 如何与陌生人建立关系? 讨论之二: • 怎样化解同学之间的矛盾甚至仇 恨? 讨论之三: • 你的寝室、班里的规范是什么?
第4章群体行为与管理 4.1群体的定义与分类 4.1.1定义与特征 所谓群体,是指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共同目标, 由若干人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人群组 体 1)有共同目标 2)相互联系、相互影响:N 3)有行为规范 4)相互关系的动态性
第4章 群体行为与管理 4.1 群体的定义与分类 4.1.1 定义与特征 1.定义 • 所谓群体,是指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共同目标, 由若干人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人群组 合体。 2.特征 1)有共同目标; 2)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3)有行为规范; 4)相互关系的动态性
4.1.2群体分类 1.按群体的构成原则和方式分: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是指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务分配及行为分工清 晰、成员地位及角色明确、群体规范相对完善的群体 非正式群体是指建立在某种共同利益基础上的一种没有 明文规定的群体。 2.按群体的规模大小分: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 3.按群体成员间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分:松散群体、联 合群体(协会)和集体 4.按群体的社会影响及作用分:参照群体和非参照群体 参照群体又称为标准群体和榜样群体 5.按群体是否存在分: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
4.1.2 群体分类 1.按群体的构成原则和方式分: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 正式群体是指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务分配及行为分工清 晰、成员地位及角色明确、群体规范相对完善的群体。 • 非正式群体是指建立在某种共同利益基础上的一种没有 明文规定的群体。 2.按群体的规模大小分: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 3.按群体成员间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分:松散群体、联 合群体(协会)和集体 4.按群体的社会影响及作用分:参照群体和非参照群体 • 参照群体又称为标准群体和榜样群体。 5.按群体是否存在分: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
4.2群体的作用和凝聚力 4.2.1群体的作用 2群体对个体的作用 (1)群体是满足成员个体需 (1)群体是保证组织目标得以实要的基本手段 现的中坚力量 (2)群体是推动组织发展的源动(2)群体是人们产生、加强 力 和巩固认同感以维护自尊 (3)群体是组织职能部门相互联的基本手段 系的纽带 (3)群体是确立和检验社会 (4)群体是解决组织问题的一种现实的基本手段 有效办法 (4)群体是减弱人们不安、 (5)群体能够推动复杂决策的完焦虑和软弱感的基本手段 成 (6)群体是促使成员社会化或对(5)群体是其成员用来解决 其进行培训的媒介 问题,完成任务的一种途 (7)群体是组织社会形象的传播径 具
4.2 群体的作用和凝聚力 4.2.1 群体的作用 1.群体对组织的作用 (1)群体是保证组织目标得以实 现的中坚力量 (2)群体是推动组织发展的源动 力 (3)群体是组织职能部门相互联 系的纽带 (4)群体是解决组织问题的一种 有效办法 (5)群体能够推动复杂决策的完 成 (6)群体是促使成员社会化或对 其进行培训的媒介 (7)群体是组织社会形象的传播 工具 2.群体对个体的作用 (1)群体是满足成员个体需 要的基本手段 (2)群体是人们产生、加强 和巩固认同感以维护自尊 的基本手段 (3)群体是确立和检验社会 现实的基本手段 (4)群体是减弱人们不安、 焦虑和软弱感的基本手段 (5)群体是其成员用来解决 问题,完成任务的一种途 径
4.2.2.群体凝聚力 群体凝聚力又称群体内聚力,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 力。它是群体使成员在群体内部参与活动并拒绝离开群 体的吸引力。 1影响群体凝聚力的主要因素 (1)群体的领导方法 般说来,“专制型”或“放任型”的领导方法都不利于 群体凝聚力的形成。 (2)成员的共同性 共同目标、利益、兴趣爱好 (3)成员对群体的依赖性 (4)群体对外的地位(知名度 (5)外部的影响因素(与外部的关系:相对隔离则高) 应当注意的是,群体成员获得其他群体个别信息,特别是 更利于满足个体需要的况下,群体凝聚力可能降低
4.2.2.群体凝聚力 • 群体凝聚力又称群体内聚力,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 力。它是群体使成员在群体内部参与活动并拒绝离开群 体的吸引力。 1.影响群体凝聚力的主要因素 (1)群体的领导方法 • 一般说来,“专制型”或“放任型”的领导方法都不利于 群体凝聚力的形成。 (2)成员的共同性 • 共同目标、利益、兴趣爱好 (3)成员对群体的依赖性 (4)群体对外的地位(知名度) (5)外部的影响因素(与外部的关系:相对隔离则高) • 应当注意的是,群体成员获得其他群体个别信息,特别是 更利于满足个体需要的况下,群体凝聚力可能降低
2凝聚力过高造成的问题:小团体意识 当一个群体的凝聚力过强时,从众倾向会很明显。在决 策过程中这种倾向表现为片面和过分地追求一致而忽 视决策的质量或者在表面一致的现象下强行通过不正 确的决策。这种不合理地、过分地追求一致的现象和倾 向被称为小团体意识 groupthink king)。当小团体意识发 生时,成员们更关心的是小组内部的团结和成员之间的 友谊,而不是小组决策的质量。 西方学者还将历史上很多例政府的错误决策归因于在制 定高层决策的组织中小团体意识的存在。其中包括美国 人对侵略古巴猪湾的决策以及约翰逊政府时期对越南战 争的持续。 1986年发射挑战者号的灾难性决策也可作为小团体意识 的一个例证。前几年,英国政府对疯牛病不会传染给人 类的宣称很可能也来源于小团体意识
2.凝聚力过高造成的问题:小团体意识 • 当一个群体的凝聚力过强时,从众倾向会很明显。在决 策过程中,这种倾向表现为片面和过分地追求一致而忽 视决策的质量,或者在表面一致的现象下强行通过不正 确的决策。这种不合理地、过分地追求一致的现象和倾 向被称为小团体意识(groupthinking)。当小团体意识发 生时,成员们更关心的是小组内部的团结和成员之间的 友谊,而不是小组决策的质量。 • 西方学者还将历史上很多例政府的错误决策归因于在制 定高层决策的组织中小团体意识的存在。其中包括美国 人对侵略古巴猪湾的决策以及约翰逊政府时期对越南战 争的持续。 • 1986年发射挑战者号的灾难性决策也可作为小团体意识 的一个例证。前几年,英国政府对疯牛病不会传染给人 类的宣称很可能也来源于小团体意识
可能产生小团体意识并使其得到发展的原 因 (门)群体的凝聚力过高。 (2)群体与外界隔离。 3)群体的领导推行他所倾向的方案。 要完全峭縻小因体意识还没有很好的方油, 但它的负面影响可以通过一些防施措施降 到最小。下面这些防范措施主要是针对小 组领导者的角色及其对小团体意识的影响 而言的
• 可能产生小团体意识并使其得到发展的原 因: (1)群体的凝聚力过高。 (2)群体与外界隔离。 (3)群体的领导推行他所倾向的方案。 • 要完全消除小团体意识还没有很好的方法, 但它的负面影响可以通过一些防范措施降 到最小。下面这些防范措施主要是针对小 组领导者的角色及其对小团体意识的影响 而言的
(1)小组领导必须让成员轮流承担批判性评价者的 角色 (2)具有影响力的成员不应该在达成最后方案之前 就预先指定某些方案或方法。 (3)领导者可以在整个工作小组作出决策之前让各 个分小组先制订自己的决策。 (4)休息期间可以由外界专家为尚未决策的小组提 供指导意见。 (5)当一些竞争组织成为工作小组决策的中心时决 策会议必须全面考察预警信号和这些组织可能的 反竞争策略。 (6在工作小组作出了某项决策后,应该召开能提供 修改机会的第二次会议。会议的目的是给成员们 提供质疑的机会
(1)小组领导必须让成员轮流承担批判性评价者的 角色。 (2〉具有影响力的成员不应该在达成最后方案之前 就预先指定某些方案或方法。 (3)领导者可以在整个工作小组作出决策之前让各 个分小组先制订自己的决策。 (4)休息期间可以由外界专家为尚未决策的小组提 供指导意见。 (5)当一些竞争组织成为工作小组决策的中心时,决 策会议必须全面考察预警信号和这些组织可能的 反竞争策略。 (6)在工作小组作出了某项决策后,应该召开能提供 修改机会的第二次会议。会议的目的是给成员们 提供质疑的机会
3凝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 群体凝聚力与群体生产率的关系较为复杂,不能 片面地认为凝聚力越强,生产率就越高。 1)如果群体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较高,且群体凝聚 力也高,则易产生较高的生产率 2)如果群体与组织的目标高度一致,即使这时的群 体凝聚力低,也可能出现高的生产率 3)当群体与组织的目标不一致时,群体的态度就不 会支持组织的目标,如果这时的群体凝聚力高,产 生的破坏性就大,生产效率就低 4)如果这时的群体凝聚力低,则不会对生产率产 生太大的影响
3.凝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 • 群体凝聚力与群体生产率的关系较为复杂,不能 片面地认为凝聚力越强,生产率就越高。 1)如果群体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较高,且群体凝聚 力也高,则易产生较高的生产率; 2)如果群体与组织的目标高度一致,即使这时的群 体凝聚力低,也可能出现高的生产率; 3)当群体与组织的目标不一致时,群体的态度就不 会支持组织的目标,如果这时的群体凝聚力高,产 生的破坏性就大,生产效率就低; 4)如果这时的群体凝聚力低,则不会对生产率产 生太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