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学习目标 1.学会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重点)。2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结构的异同 (重、难点)。3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基础知识 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低倍镜:取镜→安放→对光→压片→调焦→观察 2.高倍镜使用的“四字诀”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分类依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原核生物的类型和结构 (1)写出图中代表的生物种类:甲为蓝藻,乙为细菌 (2)标号所指结构名称 (1 6 图甲拟核「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Ⅰ核糖伾 图乙核糖体拟核 鞭毛 细胞质细胞壁细胞膜 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1)统一性。 ①都有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 ②都有与细胞遗传和代谢相关的遗传物质(DNA (2)差异性。 ①原核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无染色体,但有拟核。 ②真核细胞:有染色体和细胞核。 三、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建立者:主要是施旺和施莱登。 2.内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 的生命起作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3.意义: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自查自纠 1.高倍镜的视野范围小,视野亮度亮。( 第1页
第 1 页 第 2 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学习目标 1.学会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重点)。2.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结构的异同 (重、难点)。3.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基础知识| 一、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1.低倍镜:取镜→安放→对光→压片→调焦→观察。 2.高倍镜使用的“四字诀”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分类依据 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原核生物的类型和结构 (1)写出图中代表的生物种类:甲为蓝藻,乙为细菌。 (2)标号所指结构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图甲 拟核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核糖体 图乙 核糖体 拟核 鞭毛 细胞质 细胞壁 细胞膜 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1)统一性。 ①都有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 ②都有与细胞遗传和代谢相关的遗传物质(DNA)。 (2)差异性。 ①原核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无染色体,但有拟核。 ②真核细胞:有染色体和细胞核。 三、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1.建立者:主要是施旺和施莱登。 2.内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 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3.意义: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自查自纠| 1.高倍镜的视野范围小,视野亮度亮。( )
2.蓝藻无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3.蓝藻、大肠杆菌和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 4.乳酸菌与动植物相比,细胞内没有核糖体。() 5.细菌有细胞核,蓝藻有叶绿体。() 6.细胞学说认为一切生物体均由细胞组成。() 答案1.×2.√3.√4.×5.×6.× 图解图说 ★下降镜筒时不要观察目镜,而要目视物镜,防止物镜下降时压坏玻片标本 ★转换物镜时要转动转换器,不可握住物镜直接转动。 ★光线暗时,使用反光镜的凹面;光线亮时,使用反光镜的平面。 ★施莱登和施旺是德国的两位科学家,他们共同提出细胞学说把动物和植物统一到细胞 的基础上,对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细胞学说被恩格斯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 三大发现”之 找一找 巧记常见原核生物的“一、二、三” 探究点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 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操作 (1)观察物像时,为什么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 提示如果不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则换上高倍镜后,由于视野范围变小而导致看不到 需要放大观察的物像 (2)使用高倍镜观察时,若视野中物像不够清晰,能直接调节粗准焦螺旋吗?试解释原 提示不能,因为调节粗准焦螺旋会使镜筒移动速度快、范围大,会导致看不到物像。 物像不清晰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第2页
第 2 页 2.蓝藻无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 3.蓝藻、大肠杆菌和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 ) 4.乳酸菌与动植物相比,细胞内没有核糖体。( ) 5.细菌有细胞核,蓝藻有叶绿体。( ) 6.细胞学说认为一切生物体均由细胞组成。( ) 答案 1.× 2.√ 3.√ 4.× 5.× 6.× |图解图说| ★下降镜筒时不要观察目镜,而要目视物镜,防止物镜下降时压坏玻片标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换物镜时要转动转换器,不可握住物镜直接转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线暗时,使用反光镜的凹面;光线亮时,使用反光镜的平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施莱登和施旺是德国的两位科学家,他们共同提出细胞学说把动物和植物统一到细胞 的基础上,对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细胞学说被恩格斯列为 19 世纪自然科学 “三大发现”之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找一找 巧记常见原核生物的“一、二、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一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 1.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操作 (1)观察物像时,为什么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 提示 如果不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则换上高倍镜后,由于视野范围变小而导致看不到 需要放大观察的物像。 (2)使用高倍镜观察时,若视野中物像不够清晰,能直接调节粗准焦螺旋吗?试解释原 因。 提示 不能,因为调节粗准焦螺旋会使镜筒移动速度快、范围大,会导致看不到物像。 物像不清晰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放大倍数与镜头长短的关系 ①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 ②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 (2)显微镜的目镜为5×,物镜为10×,则总放大倍数是。 (3)利用目镜5×,物镜10×的显微镜观察画有小圆圈的载玻片,并计数圆圈个数,然 后换用高倍物镜,再次观察计数。 ①若显微镜下视野如图甲所示,换用40×高倍物镜后视野中看到的圆圈数目是 ②若显微镜下视野如图乙所示,换用20×高倍物镜后,视野中看到的圆圈数目是 提示(1)大小(2)50倍(3)2个4个 3.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下的物像和视野变化 项目 物像大小看到细胞数目视野亮度物镜与玻片距离视野范围 低倍物镜 高倍物镜 答案低倍镜:小多大长大高倍镜:大少小短小 污物位置的判断 视野中污物的位置一般有三种可能——載玻片的标本上、目镜上、物镜上。判断方法 污物移动—一在装片上 移动 装片污物不动一一转动日绝/物移动一一在目镜上 污物不动一—一在物镜上 【典例1】下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 之间的距离,乙图和丙图分别表示不同组合下观察到的图像。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观察物像丙时应选用甲中①④⑥组合 B.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的调节顺序是: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 细准焦螺旋 C.若丙图是由乙图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细胞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10倍 D.若丙图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乙图右上方的细胞,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向右上方 移动装片 尝试解答 解析乙是低倍镜下看到的视野,丙是高倍镜下看到的视野,目镜越短倍数越高,物镜 越长倍数越高,且放大倍数越高则物镜离装片的距离越短,所以观察物像丙时应选用甲中的 第3页
第 3 页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放大倍数与镜头长短的关系 ①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________。 ②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________。 (2)显微镜的目镜为 5×,物镜为 10×,则总放大倍数是________。 (3)利用目镜 5×,物镜 10×的显微镜观察画有小圆圈的载玻片,并计数圆圈个数,然 后换用高倍物镜,再次观察计数。 ①若显微镜下视野如图甲所示,换用 40×高倍物镜后视野中看到的圆圈数目是 ________。 ②若显微镜下视野如图乙所示,换用 20×高倍物镜后,视野中看到的圆圈数目是 ________。 提示 (1)大 小 (2)50 倍 (3)2 个 4 个 3.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下的物像和视野变化 项目 物像大小 看到细胞数目 视野亮度 物镜与玻片距离 视野范围 低倍物镜 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高倍物镜 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答案 低倍镜:小 多 大 长 大 高倍镜:大 少 小 短 小 污物位置的判断 视野中污物的位置一般有三种可能——载玻片的标本上、目镜上、物镜上。判断方法如 下: 移动 装片 污物移动——在装片上 污物不动——转动目镜 污物移动——在目镜上 污物不动——在物镜上 【典例 1】 下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 之间的距离,乙图和丙图分别表示不同组合下观察到的图像。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观察物像丙时应选用甲中①④⑥组合 B.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的调节顺序是: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 细准焦螺旋 C.若丙图是由乙图放大 10 倍后的物像,则细胞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 10 倍 D.若丙图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乙图右上方的细胞,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向右上方 移动装片 尝试解答________ 解析 乙是低倍镜下看到的视野,丙是高倍镜下看到的视野,目镜越短倍数越高,物镜 越长倍数越高,且放大倍数越高则物镜离装片的距离越短,所以观察物像丙时应选用甲中的
②③⑤,A错误;使用髙倍镜时先移动标本,再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最后调细准焦螺旋, B错误;放大倍数指的是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C错误 物像偏向视野的右上方,则需要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装片才能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D正确。 答案D 显微镜成像特点及放大倍数总结 (1)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①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的放大的虚像:倒立是指上下、左右均是颠倒的,相当于将 观察物水平旋转180度 ②移动物像至视野中央时:物像位于哪个方向,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 (2)物像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Ⅹ物镜放大倍数。放大倍数指的是长度或宽度的放大 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 探究点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判断生物类群集合图的分类依据 框图①与⑥的分类依据是 框图③和④的分类依据是: 。图中⑤中的几种生物都能利用无机物制作有机物,它们都属于 生物。 提示是否具有细胞结构是否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自养 2.将常见生物的序号填入所属集合中 ①蓝藻②绿藻③发菜④紫菜⑤硝化细菌⑥酵母菌⑦大肠杄菌⑧链球菌 ⑨玉米⑩青蛙⑩2噬菌体②HV③蘑菇④含珠藻⑩SARS病毒 提示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本质区别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大小 较小 较大 细胞壁 有(支原体除外) 植物细胞和真菌细胞都有,动物细胞无 有拟核,无核膜、核仁,该 核区 有核膜、核仁 区域有一环状DNA分子 细菌、蓝藻、放线菌等 动物、植物、真菌的细胞 【典例2】(原创)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是原核生物 B.念珠藻和褐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它们都是真核生物 C.无论是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都含有DNA 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的DNA都存在于染色体上 第4页
第 4 页 ②③⑤,A 错误;使用高倍镜时先移动标本,再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最后调细准焦螺旋, B 错误;放大倍数指的是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C 错误; 物像偏向视野的右上方,则需要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装片才能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D 正确。 答案 D 显微镜成像特点及放大倍数总结 (1)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①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的放大的虚像:倒立是指上下、左右均是颠倒的,相当于将 观察物水平旋转 180 度。 ②移动物像至视野中央时:物像位于哪个方向,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 (2)物像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放大倍数指的是长度或宽度的放大 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 探究点二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判断生物类群集合图的分类依据 框图①与⑥的分类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框图③和④的分类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⑤中的几种生物都能利用无机物制作有机物,它们都属于 ________生物。 提示 是否具有细胞结构 是否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自养 2.将常见生物的序号填入所属集合中 ①蓝藻 ②绿藻 ③发菜 ④紫菜 ⑤硝化细菌 ⑥酵母菌 ⑦大肠杆菌 ⑧链球菌 ⑨玉米 ⑩青蛙 ⑪T2 噬菌体 ⑫HIV ⑬蘑菇 ⑭含珠藻 ⑮SARS 病毒 提示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本质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大小 较小 较大 细胞壁 有(支原体除外) 植物细胞和真菌细胞都有,动物细胞无 核区 有拟核,无核膜、核仁,该 区域有一环状 DNA 分子 有核膜、核仁 实例 细菌、蓝藻、放线菌等 动物、植物、真菌的细胞 【典例 2】 (原创)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是原核生物 B.念珠藻和褐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它们都是真核生物 C.无论是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都含有 DNA 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的 DNA 都存在于染色体上
尝试解答 解析大肠杄菌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Δ错误;念珠藻属于藍藻,是原 核生物,但褐藻属于低等植物,因此是真核生物,B错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的遗传物 质都是DNA,C正确;真核细胞中含染色体,但原核细胞中无染色体,D错误 答案C 菌类和藻类生物所属类型的判断方法 (1)菌类生物的判断:凡名称“菌”宇前面有“杆”“球”“弧”及“螺旋”等字的都 是细菌,为原核生物;而酵母菌、霉菌及食用菌则为真核生物 (②)藻类生物的判断:常见的藻类有蓝藻、红藻、褐藻、绿藻,其中蓝藻为原核生物, 其他藻类为真核生物。 【跟踪训练】 (2019济南历城二中期末)下列有关原核生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A.没有核膜,遗传物质集中的区域被称为拟核 B.蓝藻是自养生物,因为其叶绿体可进行光合作用 C.细菌有细胞壁,但其成分与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不同 D.DNA为裸露的环状分子,具有双螺旋结构 解析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B错误;细菌的细胞壁由肽聚糖 构成,植物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C正确;原核细胞内无染色体,DNA为裸露的环 状分子,D正确。 答案B 知识脉络 要点晨背 1.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低,物镜越长放大倍数 越高 2.先在低倍镜下看到清晰的物像并将要放大观 目镜和物镜的区别 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 察细胞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指的是长度或宽度的放大 高倍镜的用法 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 生物种类 样性{标细胞和十构区别(本顺区别有无检圆4.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以核 判断方法 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建立过程 5.蓝藻包括颤藻、念珠藻、蓝球藻和发菜等, 细胞学说 主要内容 蓝藻含叶绿素和藻蓝素,所以可以进行光合作 6.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于染色体,原 核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于拟核中 第5页
第 5 页 尝试解答________。 解析 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A 错误;念珠藻属于蓝藻,是原 核生物,但褐藻属于低等植物,因此是真核生物,B 错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的遗传物 质都是 DNA,C 正确;真核细胞中含染色体,但原核细胞中无染色体,D 错误。 答案 C 菌类和藻类生物所属类型的判断方法 (1)菌类生物的判断:凡名称“菌”字前面有“杆”“球”“弧”及“螺旋”等字的都 是细菌,为原核生物;而酵母菌、霉菌及食用菌则为真核生物。 (2)藻类生物的判断:常见的藻类有蓝藻、红藻、褐藻、绿藻,其中蓝藻为原核生物, 其他藻类为真核生物。 【跟踪训练】 (2019·济南历城二中期末)下列有关原核生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没有核膜,遗传物质集中的区域被称为拟核 B.蓝藻是自养生物,因为其叶绿体可进行光合作用 C.细菌有细胞壁,但其成分与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不同 D.DNA 为裸露的环状分子,具有双螺旋结构 解析 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B 错误;细菌的细胞壁由肽聚糖 构成,植物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C 正确;原核细胞内无染色体,DNA 为裸露的环 状分子,D 正确。 答案 B 知识脉络 要点晨背 1.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低,物镜越长放大倍数 越高。 2.先在低倍镜下看到清晰的物像并将要放大观 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指的是长度或宽度的放大 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 4.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以核 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5.蓝藻包括颤藻、念珠藻、蓝球藻和发菜等, 蓝藻含叶绿素和藻蓝素,所以可以进行光合作 用。 6.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于染色体,原 核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于拟核中
7.细胞学说是由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的,体现了 生物体结构上的统一性。 1.颤藻和水绵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在电子显微镜下都能被观察到的结构是() 细胞核B.核糖体 叶绿体D.DN 解析颤藻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无细胞核、叶绿体,但有核糖体;而水绵为低等植物细 胞,有成形的细胞核,以及叶绿体、核糖体等细胞器,B正确;DNA是分子,不属于结构, 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 答案B 2.(2019四川金堂中学)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真核细胞的结构比原核细胞的结构复杂,真核生物都比原核生物高等 B.多细胞生物都是真核生物,单细胞生物都是原核生物 C.蓝藻叶绿体中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含有染色质 解析原核生物结构简单,且比真核生物低等。有些真核生物是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 变形虫等;有些原核生物是以群体的方式生存的,如螺旋藻,它是原核的细胞但又是多细胞 的。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无染色质。 答案 3.(2019·山东外国语高一检测)在低倍镜下能观察到的清晰目标,在转换高倍镜后却看 不到了,其原因最不可能是() A.观察目标在视野之外 B.整个视野变暗 没有调节细准焦螺旋 D.被异物污染 解析高倍镜放大倍数大,观察到的视野范围小,在低倍镜下找到观察的目标将其移到 视野中央后,再换用高倍镜才能保证髙倍镜下能看到;换用髙倍镜后,视野变暗或物像不清 晰,需要调节反光镜、细准焦螺旋后才能清晰地看到物像。 答案D 4.(2019河北石家庄一中期中)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C.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第6页
第 6 页 7.细胞学说是由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的,体现了 生物体结构上的统一性。 1.颤藻和水绵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在电子显微镜下都能被观察到的结构是( ) A.细胞核 B.核糖体 C.叶绿体 D.DNA 解析 颤藻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无细胞核、叶绿体,但有核糖体;而水绵为低等植物细 胞,有成形的细胞核,以及叶绿体、核糖体等细胞器,B 正确;DNA 是分子,不属于结构, 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 答案 B 2.(2019·四川金堂中学)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的结构比原核细胞的结构复杂,真核生物都比原核生物高等 B.多细胞生物都是真核生物,单细胞生物都是原核生物 C.蓝藻叶绿体中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含有染色质 解析 原核生物结构简单,且比真核生物低等。有些真核生物是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 变形虫等;有些原核生物是以群体的方式生存的,如螺旋藻,它是原核的细胞但又是多细胞 的。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无染色质。 答案 A 3.(2019·山东外国语高一检测)在低倍镜下能观察到的清晰目标,在转换高倍镜后却看 不到了,其原因最不可能是( ) A.观察目标在视野之外 B.整个视野变暗 C.没有调节细准焦螺旋 D.被异物污染 解析 高倍镜放大倍数大,观察到的视野范围小,在低倍镜下找到观察的目标将其移到 视野中央后,再换用高倍镜才能保证高倍镜下能看到;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变暗或物像不清 晰,需要调节反光镜、细准焦螺旋后才能清晰地看到物像。 答案 D 4.(2019·河北石家庄一中期中)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C.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D.单个细胞不是一个有机体 解析细胞学说的内容是: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 胞和细胞产物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 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答案D 5.下列属于细胞产物的是() A.花粉 B.酵母菌 C.精子 D.甲状腺激素 解析花粉里面含有精子细胞;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精子属于生殖细胞;甲状腺激素 是甲状腺分泌的氨基酸类衍生物 答案D 第7页
第 7 页 D.单个细胞不是一个有机体 解析 细胞学说的内容是: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 胞和细胞产物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 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答案 D 5.下列属于细胞产物的是( ) A.花粉 B.酵母菌 C.精子 D.甲状腺激素 解析 花粉里面含有精子细胞;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精子属于生殖细胞;甲状腺激素 是甲状腺分泌的氨基酸类衍生物。 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