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中学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语文学科期末考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 或写(非选择题)在谷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爷题前,务必在谷题纸上填写相关信息。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谷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4.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共15分) 读书意在 ()我在讲了庄子心得之后,有人问我,“我离婚了,日子困难,该读什么书”,“我要高 考了,我应该看哪段话"。这个问题孔子和庄子都回答不了,他们那个时代不知道现在的生 活。读书并不是像有一本《百科全书》放在那里,我们查就豁然开朗了。 (2)但读书可以使安定的生活锦上添花,可以是惶惑时候的雪中送炭,可以在遭遇困顿的 时候,让我们的内心镇定而勇敢。当一个死刑犯人还在读书,那么他读书的用处肯定不是求 职,可能就是为了带一份安定告别生命。 (3)读书给了我们精神生活上的储备。我把自己读书的过程,称为老牛吃草。年轻或有空 的时候,我把自己懂的、不懂的书全部吞进去。当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坎坷、真正想到用 的时候,就调出来。这就像反刍。说起来,我读书,读的数量不是最多,读的质量也不是最 精。我读书只有一个秘密,就是我有反刍的功夫,到用的时候可以调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 咀嚼之后,这一部分营养可以融入我的生命。所以对我来讲读书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4)个人的阅读要达到什么样的境界?中国古人说起读书,按照孔子的说法,就是“汝 为君子学,不要为小人学”。何谓君子学,就是让我们更超乎功利一点,让我们所学的一切, 更多的不要想着实用,而要想着修养。因为一个人,只有内心修养真正有了一种从容淡定, 了解自己在这个坐标系上的位置以后,你才不会有起起伏伏的欢喜或者沮丧。我觉得这句话 今天仍然适用。今天的人们读书通常走向两个极端:一个认为读书太有用了,一个认为读书 太没有用了。认为太有用就是读书能装饰、提升自己;读书无用论则认为读书无法解决一日 三餐的生计,读之何用?其实这两种论调,都会让我们陷入一种功利。这种功利的心情,严 重剥夺了读书之乐。 s)渎书人里面我比较喜欢陶渊明。我大概从四五岁开始读书,家长通常说陶渊明是读书 的反面教材,大意是,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小孩子读书万不能像他那样马马虎虎, 可我从小学开始就是马虎,至今也没有改变过马虎的毛病。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愈发懂 得了陶渊明的境界。其实这是大人们的断章取义,他们只理解了陶渊明读书观“好读书,不 求甚解”前半部分的意思,却忽略了“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妙处。读书的境界是什么, 是读到两个字叫“会意”,就是先有所会,懂的不是字面的意思。不是考据个典故,而是 一种悠然心会,就是那种无言之妙,可以读到忘了吃饭的那种欢心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 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相关信息。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4.考试时间 150 分钟。试卷满分 150 分。 一、阅 读(8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6 题。(共 15 分) 读书意在___________ ⑴我在讲了庄子心得之后,有人问我,“我离婚了,日子困难,该读什么书”,“我要高 考了,我应该看哪段话”。这个问题孔子和庄子都回答不了,他们那个时代不知道现在的生 活。读书并不是像有一本《百科全书》放在那里,我们一查就豁然开朗了。 ⑵但读书可以使安定的生活锦上添花,可以是惶惑时候的雪中送炭,可以在遭遇困顿的 时候,让我们的内心镇定而勇敢。当一个死刑犯人还在读书,那么他读书的用处肯定不是求 职,可能就是为了带一份安定告别生命。 ⑶读书给了我们精神生活上的储备。我把自己读书的过程,称为老牛吃草。年轻或有空 的时候,我把自己懂的、不懂的书全部吞进去。当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坎坷、真正想到用 的时候,就调出来。这就像反刍。说起来,我读书,读的数量不是最多,读的质量也不是最 精。我读书只有一个秘密,就是我有反刍的功夫,到用的时候可以调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 咀嚼之后,这一部分营养可以融入我的生命。所以对我来讲读书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⑷一个人的阅读要达到什么样的境界?中国古人说起读书,按照孔子的说法,就是“汝 为君子学,不要为小人学”。何谓君子学,就是让我们更超乎功利一点,让我们所学的一切, 更多的不要想着实用,而要想着修养。因为一个人,只有内心修养真正有了一种从容淡定, 了解自己在这个坐标系上的位置以后,你才不会有起起伏伏的欢喜或者沮丧。我觉得这句话 今天仍然适用。今天的人们读书通常走向两个极端:一个认为读书太有用了,一个认为读书 太没有用了。认为太有用就是读书能装饰、提升自己;读书无用论则认为读书无法解决一日 三餐的生计,读之何用?其实这两种论调,都会让我们陷入一种功利。这种功利的心情,严 重剥夺了读书之乐。 ⑸读书人里面我比较喜欢陶渊明。我大概从四五岁开始读书,家长通常说陶渊明是读书 的反面教材,大意是,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小孩子读书万不能像他那样马马虎虎, 可我从小学开始就是马虎,至今也没有改变过马虎的毛病。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愈发懂 得了陶渊明的境界。其实这是大人们的断章取义,他们只理解了陶渊明读书观“好读书,不 求甚解”前半部分的意思,却忽略了“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妙处。读书的境界是什么, 是读到两个字叫“会意”,就是先有所会,懂的不是字面的意思。不是考据一个典故,而是 一种悠然心会,就是那种无言之妙,可以读到忘了吃饭的那种欢心
(6)读书前,如果我们换一个思路,先了解自己的迷惑,知道我们的生命需要什么,然后 读书读到豁然开朗。这种阅读的境界,就太快乐了。最后可以带来一种状态,让我们在充满 各种选择的时代,自己的心有一点定力。有定力之后,我们的选择就多一些依据。 (η)在我看来,惑与不惑是外在与心理的制衡。阅读不仅是一种生活的元素,也会改变我 们生活的态度,让我们从急功近利中摆脱出来。让孩子明白,读书不仅仅是为升学,还与 个人的理想、人格,以及获得幸福的能力和开朗的生命智力相关。 (8)让我们在生命困顿的时候面无惧色,在生命从容的时候带有欢欣,一辈子能有更大的 快乐,我觉得这就是读书的最大用途 1.(1分)本学期的教材中也有一篇启发引导我们读书的名篇,就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瑞士作家赫尔曼·黑塞的《 2.(2分)第(1)段中提出问题的人,他们对读书意义的理解是 3.(2分)结合第(2)段内容,概括作者所说的“反刍功夫”的意思 4.(6分)下面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A.文中假设一个死刑犯的读书场景,是为了说明读书有使人内心安定而平静的作用。 B.孔子所说“为君子学”意思是君子之学是为了治国之大事,有着较高的境界,而不 是为了狭隘的生存目的。 C.功利地看待读书是剥夺读书乐趣的罪魁祸首,所以读书最好没有目的,有什么就读 什么。 D.作者体会陶渊明所谓“不求甚解”和“每有会意”的意思,是指读书只有领会文意, 才能获得“欣然忘食”的快乐。 E.本文开头与结尾内容上呼应,引导人们明白读书的意义,很有现实针对性。 5.(2分)结合全文内容,在标题横线中填入一个动宾短语,构成本文标题 6.(2分)古今中外有不少关于读书的格言警句,如“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汉·刘向)、 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清·涨潮)、“读 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德·歌德)、“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俄·托尔 斯泰)等,请结合你自己的读书体验,运用比喻或排比的修辞手法自创一句读书格言。(30 字以内)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7-10题(22分) 走向盛唐(有删节) (1)我数十年前初上乡间的中学,语文老师教我们背诵王勃的《滕王阁序》。当时年纪 虽小然而对唐代那位青年才子已是心向往之名句“落霞与孤wu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雕刀一样一字一句镂刻在我的心版上。 ()及至年岁既长,方知南昌滕王阁,巴陵岳阳楼和武汉黄鹤楼,同为“江南三大名楼 巴陵是我的旧游之地,岳阳楼的栏杄,我在舂日楼头秋鸿声里早已拍遍了。黄鹤楼前的三月 烟花和浩荡长江呢?惊喜过李白的双眸,也不止一次照亮过我的眼睛。唯有滕王阁,却始终
⑹读书前,如果我们换一个思路,先了解自己的迷惑,知道我们的生命需要什么,然后 读书读到豁然开朗。这种阅读的境界,就太快乐了。最后可以带来一种状态,让我们在充满 各种选择的时代,自己的心有一点定力。有定力之后,我们的选择就多一些依据。 ⑺在我看来,惑与不惑是外在与心理的制衡。阅读不仅是一种生活的元素,也会改变我 们生活的态度,让我们从急功近利中摆脱出来。让孩子明白,读书不仅仅是为升学,还与一 个人的理想、人格,以及获得幸福的能力和开朗的生命智力相关。 ⑻让我们在生命困顿的时候面无惧色,在生命从容的时候带有欢欣,一辈子能有更大的 快乐,我觉得这就是读书的最大用途。 1.(1 分)本学期的教材中也有一篇启发引导我们读书的名篇,就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瑞士作家赫尔曼·黑塞的《______________》。 2.(2 分)第⑴段中提出问题的人,他们对读书意义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分)结合第(2)段内容,概括作者所说的“反刍功夫”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 4.(6 分)下面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 A.文中假设一个死刑犯的读书场景,是为了说明读书有使人内心安定而平静的作用。 B.孔子所说“为君子学”意思是君子之学是为了治国之大事,有着较高的境界,而不 是为了狭隘的生存目的。 C.功利地看待读书是剥夺读书乐趣的罪魁祸首,所以读书最好没有目的,有什么就读 什么。 D.作者体会陶渊明所谓“不求甚解”和“每有会意”的意思,是指读书只有领会文意, 才能获得“欣然忘食”的快乐。 E.本文开头与结尾内容上呼应,引导人们明白读书的意义,很有现实针对性。 5.(2 分)结合全文内容,在标题横线中填入一个动宾短语,构成本文标题。 6.(2 分)古今中外有不少关于读书的格言警句,如“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汉·刘向)、 “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清·涨潮)、“读一 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德·歌德)、“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俄·托尔 斯泰)等,请结合你自己的读书体验,运用比喻或排比的修辞手法自创一句读书格言。(30 字以内)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7—10 题(22 分) 走向盛唐(有删节) (1)我数十年前初上乡间的中学,语文老师教我们背诵王勃的《滕王阁序》。当时年纪 虽小,然而对唐代那位青年才子已是心向往之,名句“落霞与孤 wù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雕刀一样一字一句镂刻在我的心版上。 (2)及至年岁既长,方知南昌滕王阁,巴陵岳阳楼和武汉黄鹤楼,同为“江南三大名楼”。 巴陵是我的旧游之地,岳阳楼的栏杆,我在春日楼头秋鸿声里早已拍遍了。黄鹤楼前的三月 烟花和浩荡长江呢?惊喜过李白的双眸,也不止一次照亮过我的眼睛。唯有滕王阁,却始终
无缘造访。半个世纪过去了,年华向老,而王勃的背影也越去越远,我终于有幸在一个高秋 之日,和友人洪亮一起,在唐代的遗风和王勃诗文的余韵里,飞身直上滕王阁那新建的楼台。 (3)王勃在序中不是说:“地灵人杰”,而是说“人杰地灵”,他是率意而书的吗?我眼 前的景物本已是江山如画了,但假如不是王勃登高一赋,怎么能如此地显其灵,名闻遐迩? 时间,是绝不循私的公正严明的终审,且不说王序的全篇,即以“落霞”与“秋水”这一联 名句而论,“贪官与污吏齐飞,良心共煤炭一色”,旧时代就有人仿作以讽刺当时的现实。 新时代的诗人则高歌“七杯酒,豪情与大雪齐飞;十杯酒,红心和朝日同辉”,也是脱胎自 王勃之句。但古已有之于今更为多见的是,自我吹嘘和请人吹嘘的速朽之作不知多少,如同 水上的浮沤泡沫,空中的薄雾轻烟。真正杰出的文学作品是不朽的,文以阁名,阁以文传, 如果不是王勃干古不磨的妙序佳诗,今天我们还能看到滕王阁的只砖片瓦吗? (4)王勃作为“ 名居榜首的人物,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一起,走 到前台,在时代的聚光灯下庄严报幕:中国诗歌正在走向盛唐,中国诗歌黄金时代的金灿灿 的帷幕,已经徐徐开启 5)在王勃等人联袂登台之时,以上官仪等人为代表的宫廷诗人,承袭了齐、梁以来绮 媚轻艳的形式主义文风,文坛得到的是绮靡浮华的传染病,许多人身罹绝症还仍然在敷粉涂 脂,自我感觉良好,而作为新兴中下层知识分子代表的王勃等人,他们不仅怀有强烈的建功 立业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而且崛起于唐初的文坛,高举革新的旗帜,逆风而行。 6)我和洪亮都与诗缘分不浅,对文学和当前的文坛也都有许多彼此相通的看法。在秋 阳朗照的滕王阁最高处,我们自然有一番快论清谈 ⑦)“芳晨丽日桃柁浦,珠帘翠帐凤凰楼。蔡女菱歌移锦缆,燕姬春望上琼钩。'这 是位高名著的上官仪的《画障》诗,除了华丽雕琢的辞藻和空虚冶艳的情思,还有什么呢?
无缘造访。半个世纪过去了,年华向老,而王勃的背影也越去越远,我终于有幸在一个高秋 之日,和友人洪亮一起,在唐代的遗风和王勃诗文的余韵里,飞身直上滕王阁那新建的楼台。 (3)王勃在序中不是说:“地灵人杰”,而是说“人杰地灵”,他是率意而书的吗?我眼 前的景物本已是江山如画了,但假如不是王勃登高一赋,怎么能如此地显其灵,名闻遐迩? 时间,是绝不循私的公正严明的终审,且不说王序的全篇,即以“落霞”与“秋水”这一联 名句而论,“贪官与污吏齐飞,良心共煤炭一色”,旧时代就有人仿作以讽刺当时的现实。 新时代的诗人则高歌“七杯酒,豪情与大雪齐飞;十杯酒,红心和朝日同辉”,也是脱胎自 王勃之句。但古已有之于今更为多见的是,自我吹嘘和请人吹嘘的速朽之作不知多少,如同 水上的浮沤泡沫,空中的薄雾轻烟。真正杰出的文学作品是不朽的,文以阁名,阁以文传, 如果不是王勃千古不磨的妙序佳诗,今天我们还能看到滕王阁的只砖片瓦吗? (4)王勃作为“_____________”名居榜首的人物,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一起,走 到前台,在时代的聚光灯下庄严报幕:中国诗歌正在走向盛唐,中国诗歌黄金时代的金灿灿 的帷幕,已经徐徐开启。 (5)在王勃等人联袂登台之时,以上官仪等人为代表的宫廷诗人,承袭了齐、梁以来绮 媚轻艳的形式主义文风,文坛得到的是绮靡浮华的传染病,许多人身罹绝症还仍然在敷粉涂 脂,自我感觉良好,而作为新兴中下层知识分子代表的王勃等人,他们不仅怀有强烈的建功 立业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而且崛起于唐初的文坛,高举革新的旗帜,逆风而行。 (6)我和洪亮都与诗缘分不浅,对文学和当前的文坛也都有许多彼此相通的看法。在秋 阳朗照的滕王阁最高处,我们自然有一番快论清谈: (7)“‘芳晨丽日桃花浦,珠帘翠帐凤凰楼。蔡女菱歌移锦缆,燕姬春望上琼钩。’这 是位高名著的上官仪的《画障》诗,除了华丽雕琢的辞藻和空虚冶艳的情思,还有什么呢?” 我说
(8)““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 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的诗题材领域全新,感情昂扬刚健,与上官仪之作简 直判若云泥!”洪亮也诵诗作答。 (9)“我初上斯楼,登高送目。你看王勃序文一开篇,就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一支笔兼写江山与人文之盛,境界阔大,感情激扬,泱泱然已 派大国之风,这是盛唐之音的先声呵!” ⑩“王勃他们的创作走在了时代的前列。闻一多曾说宫体诗‘在卢、骆手里是从宫廷走 到市井,五律到王、杨的时代是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洪亮引经据典,“盛唐时代, 诗人的主体精神和艺术个性得到了空前的张扬,王勃虽然命途多舛,但他仍然高唱‘老当益 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不是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 济沧海′的前奏吗?” “四杰之中,有三位是北方人。唐代文学的繁荣,原因之一是南北文学的合流与融会, 南方柔婉清丽,北方质朴刚健,从王勃之序的壮美与神韵兼而有之,也可见此中消息吧? ⑩)“现在的文坛,阴柔琐屑平庸世俗之风日炽,格高调远黄钟大吕之作难逢。有资料 统计,目前长篇小说年产八百部左右,诗七八万首,散文约两干万字,作品倒是成干累万 但有哪些能进入‘永恒’呢?有的人却热衷于自吹’与‘他吹”,甚至年纪轻轻就什么“划 时代’、‘里程碑′呵,什么获国内大奖数十次′呵,什么随手拈来,皆成绝唱'呵, 俨然文坛的一方诸侯。其实,是否有一行文章能流传下去还很值得怀疑。要是王勃读到看到 这些,不知会作何感想? 的“已小寐千年的他,也许会惊起而扼腕长叹,或者会忍俊不禁,笑出声来。”洪亮
(8)“‘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 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的诗题材领域全新,感情昂扬刚健,与上官仪之作简 直判若云泥!”洪亮也诵诗作答。 (9)“我初上斯楼,登高送目。你看王勃序文一开篇,就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一支笔兼写江山与人文之盛,境界阔大,感情激扬,泱泱然已一 派大国之风,这是‘盛唐之音’的先声呵!” ⑽“王勃他们的创作走在了时代的前列。闻一多曾说宫体诗‘在卢、骆手里是从宫廷走 到市井,五律到王、杨的时代是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洪亮引经据典,“盛唐时代, 诗人的主体精神和艺术个性得到了空前的张扬,王勃虽然命途多舛,但他仍然高唱‘老当益 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不是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 济沧海’的前奏吗?” ⑾“四杰之中,有三位是北方人。唐代文学的繁荣,原因之一是南北文学的合流与融会, 南方柔婉清丽,北方质朴刚健,从王勃之序的壮美与神韵兼而有之,也可见此中消息吧?” ⑿ “现在的文坛,阴柔琐屑平庸世俗之风日炽,格高调远黄钟大吕之作难逢。有资料 统计,目前长篇小说年产八百部左右,诗七八万首,散文约两千万字,作品倒是成千累万, 但有哪些能进入‘永恒’呢?有的人却热衷于‘自吹’与‘他吹’,甚至年纪轻轻就什么‘划 时代’、‘里程碑’呵,什么‘获国内大奖数十次’呵,什么‘随手拈来,皆成绝唱’呵, 俨然文坛的一方诸侯。其实,是否有一行文章能流传下去还很值得怀疑。要是王勃读到看到 这些,不知会作何感想?” ⒀ “已小寐千年的他,也许会惊起而扼腕长叹,或者会忍俊不禁,笑出声来。”洪亮 说
阗4王勃当年序惊四座的滕王阁,据他说已是层台耸翠飞阁流丹,而今天新阁的瑰伟壮丽 又远胜当时。劈面仰视,它蔽天塞地压弯你的眉睫,登临其上,九重飞檐土。凌空的羽翼, 托着你衣袂飘飘地向上界飞升。滕王阁上,秋日楼头,我和洪亮的对话,真可谓高其谈阔其 论。等到从忘形尔汝中回过神来,我们忽发痴想:要是能和王勃在高楼之上把袂谈心,把酒 论文,那该有多好!但我们在厅堂里回廊上四顾彷徨,逢人便问,却始终不见他的踪影。天 高地迥呵,宇宙无穷,只有楼下的滔滔江水,把他的故事从干年前说到如今 7.(1分)请根据第(1)段中的拼音写出汉字:孤Wu 8.(1分)联系下文,在文中第4段空格处填上恰当的文学家合称 9.(2分)在第3段中,作者触景生情感悟到的是 (限16字内) 10.(6分)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江南名楼中滕王阁在作者心中位置最高,情感最贴近,因为《滕王阁序》曾像“雕 刀一样一字一句镂刻”在作者的心版上 B.文中引“贪官与污吏齐飞,良心共煤炭一色”,是为了针砭时弊,引起人们对现实 的反思 C.王勃走上中国文学的前台,标志着盛唐时代的文学达到最高峰,他是一个划时代的 人物 D.王勃等人刚健昂扬的诗风对当时风靡文坛的绮靡浮华之风是一个有力的打击。 E.初唐诗歌从宫廷走到市井,走向江山与塞漠,这可以视作盛唐时代“诗人的主体精 神与个性得以充分的张扬”的前奏。 F.当今文坛的萎靡浮躁之风是受了唐代上官仪等人的诗风的影响 11.(8分)请写出文中涉及到的主要两处对比,并分别说明其作用 对比 作用 对比二: 作用 http://www.7caiedu.cn/ 12.(4分)文章重在写初唐的文学,然而为什么再三提及“滕王阁”? 、默写(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柳永《雨霖铃》) 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3)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 周邦彦《苏幕遮》)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5)夕阳下,酒旆闲 。(马致远《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
⒁王勃当年序惊四座的滕王阁,据他说已是层台耸翠飞阁流丹,而今天新阁的瑰伟壮丽 又远胜当时。劈面仰视,它蔽天塞地压弯你的眉睫,登临其上,九重飞檐土。凌空的羽翼, 托着你衣袂飘飘地向上界飞升。滕王阁上,秋日楼头,我和洪亮的对话,真可谓高其谈阔其 论。等到从忘形尔汝中回过神来,我们忽发痴想:要是能和王勃在高楼之上把袂谈心,把酒 论文,那该有多好!但我们在厅堂里回廊上四顾彷徨,逢人便问,却始终不见他的踪影。天 高地迥呵,宇宙无穷,只有楼下的滔滔江水,把他的故事从千年前说到如今。 7.(1 分)请根据第(1)段中的拼音写出汉字:孤 wù( ) 8.(1 分)联系下文,在文中第 4 段空格处填上恰当的文学家合称:“______________” 9. (2 分)在第 3 段中,作者触景生情感悟到的是: (限 16 字内) 10.(6 分)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A.江南名楼中滕王阁在作者心中位置最高,情感最贴近,因为《滕王阁序》曾像“雕 刀一样一字一句镂刻”在作者的心版上。 B.文中引“贪官与污吏齐飞,良心共煤炭一色”,是为了针砭时弊,引起人们对现实 的反思。 C.王勃走上中国文学的前台,标志着盛唐时代的文学达到最高峰,他是一个划时代的 人物。 D.王勃等人刚健昂扬的诗风对当时风靡文坛的绮靡浮华之风是一个有力的打击。 E.初唐诗歌从宫廷走到市井,走向江山与塞漠,这可以视作盛唐时代“诗人的主体精 神与个性得以充分的张扬”的前奏。 F.当今文坛的萎靡浮躁之风是受了唐代上官仪等人的诗风的影响。 11.(8 分)请写出文中涉及到的主要..两处对比,并分别..说明其作用。 对比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比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7caiedu.cn/ 12.(4 分)文章重在写初唐的文学,然而为什么再三提及“滕王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默写(6 分)【任选 6 空,超过 6 空,按前 6 空评分】 13.⑴_____________,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柳永《雨霖铃》) ⑵ ,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⑶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______________。(周邦彦《苏幕遮》) ⑷__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⑸夕阳下,酒旆闲,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7)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 (8)青青子衿, 。(《诗经·郑风·子衿》) 四、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6题。(8分) 定风波·暮春漫兴 【宋】辛弃疾 少日舂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干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注】①茶瓯:—种茶具。②香篆:指焚香时所起的烟缕 14.(1分)本学期所学的《宋词四首》的四位词人均属于婉约派,辛弃疾则属于 15.(3分)上片词人通过对“少日”时和“老去”时行为表现和_的对比,抒 发了 的感慨 16.(4分)下片的“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一句历来为人称妙。试分析其妙处。 五,阅读下面的文盲文,完成172题(共18分) 田单者,齐诸田疏属(注:疏属,远方本家)也。愍王时,单为临淄市掾(yuan),不 见知。及燕使乐毅伐破齐,攻安平,城坏,齐人走,争涂,以轉(wei,车轴头)折车败, 为燕所虏,唯田单宗人以铁笼故得脱,东保即墨。燕既尽降齐城,唯独莒、即墨不下 燕军闻齐王在莒,并兵攻之。淖齿既杀愍王于莒,因坚守,距燕军,数年不下。燕引 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城中相与推田单,曰:“安平之战,田单宗人以铁笼 得全,习兵。”立以为将军,以即墨距燕 田单乃令城中人食必祭其先祖于庭,飞鸟悉翔舞城中下食。燕人怪之。田单因宣言日 神来下教我。”乃令城中人曰:“当有神人为我师。”有一卒日:“臣可以为师乎?”因反走。 田单乃起,引还,东乡坐,师事之。卒曰:“臣欺君,诚无能也。”田单曰:“子勿言也!”因 师之。每出约束,必称神师。乃宣言曰:“吾唯惧燕军之劓所得齐卒,置之前行,与我战, 即墨败矣。”燕人闻之,如其言。城中人见齐诸降者尽劓,皆怒,坚守,唯恐见得。单又纵 反间曰:“吾惧燕人掘吾城外冢墓,僇(,侮辱)先人,可为寒心。”燕军尽掘垄墓,烧死 人。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
⑹________________,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⑺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 ⑻青青子衿, 。(《诗经·郑风·子衿》) 四、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4—16 题。(8 分) 定风波·暮春漫兴 【宋】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①香篆②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注】①茶瓯:一种茶具。 ②香篆:指焚香时所起的烟缕。 14.(1 分)本学期所学的《宋词四首》的四位词人均属于婉约派,辛弃疾则属于______派。 15.(3 分)上片词人通过对“少日”时和“老去”时行为表现和 的对比,抒 发了 的感慨。 16.(4 分)下片的“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一句历来为人称妙。试分析其妙处。 _____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7—22 题(共 18 分) 田单者,齐诸田疏属(注:疏属,远方本家)也。愍王时,单为临淄市掾(yuàn),不 见知。 及燕使乐毅伐.破齐,攻安平,城坏,齐人走,争涂,以轊(weì,车轴头)折车败, 为燕所虏,唯田单宗人以铁笼故得脱,东保即墨。燕既尽降齐城,唯独莒、即墨不下。 燕军闻齐王在莒,并兵攻之。淖齿①既杀愍王于莒,因坚守,距燕军,数年不下。燕引 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城中相与推田单,曰:“安平之战,田单宗人以铁笼 得全,习兵。”立以为将军,以即墨距.燕。 田单乃令城中人食必祭其先祖于庭,飞鸟悉翔舞城中下食。燕人怪之。田单因宣言..曰: 神来下教我。”乃令城中人曰:“当有神人为我师。”有一卒曰:“臣可以为师乎?”因反走。 田单乃起,引还,东乡坐,师事之。卒曰:“臣欺君,诚无能也。”田单曰:“子勿言也!”因 师之。每出约束,必称神师。乃宣言曰:“吾唯惧燕军之劓所得齐卒,置之前行,与我战, 即墨败矣。”燕人闻之,如其言。城中人见齐诸降者尽劓,皆怒,坚守,唯恐见得。单又纵 反间曰:“吾惧燕人掘吾城外冢墓,僇(lù,侮辱)先人,可为寒心。”燕军尽掘垄墓,烧死 人。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
田单知士卒之可用,乃身操版插,与士卒分功,妻妾编于行伍之间,尽散饮食飨士。令 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田单又收民金,得干溢,令即 墨富豪遗燕将,曰:“即墨即降,愿无虏掠吾族家妻妾,令安堵。″燕将大喜,许之。燕军由 此益懈。 (选自《史记·田单列传》,有删改) 【注】:①淖齿,楚国将军,楚国派他救齐,他却乘机杀掉愍王,与燕人分占齐国领土和珍 宝 17.(4分)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及燕使乐毅伐破齐( ) ②以即墨距燕( ③田单因宣言曰( ④令即墨富豪遗燕将 18.(2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 ②盈虚者如彼 B.①唯田单宗人以铁笼故得脱②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C.①当有神人为我师 ②故观于海者难为水 ①吾唯惧燕军之劓所得齐卒②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19.(2分)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田单有谋略的一组是() ①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 ②愍王时,单为临淄市掾,不见知。 ③田单又收民金,得千溢,令即墨富豪遗燕将 ④田单日:“子勿言也!” ⑤乃身操版插,与士卒分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20.(2分)从句式角度,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淖齿既杀愍王于莒 B.不见知 C.为燕所虏 D.城中人见齐诸降者尽劓 21.(6分)翻译下面的句子 (1)田单乃起,引还,东乡坐,师事之。(3分) (2)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3分) 22.(2分)田单率领即墨军民最终打败了燕军,请结合选文内容,归纳获胜的原因。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3-26题。(11分) 醉白堂记【宋】苏轼 ()故魏国忠献韩公①,作堂于私第之池上,名之曰“醉白"。取乐天《池上》之诗,以
田单知士卒之可用,乃身操版插,与士卒分功,妻妾编于行伍之间,尽散饮食飨士。令 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田单又收民金,得千溢,令即 墨富豪遗.燕将,曰:“即墨即降,愿无虏掠吾族家妻妾,令安堵。”燕将大喜,许之。燕军由 此益懈。 (选自《史记·田单列传》,有删改) 【注】:①淖齿,楚国将军,楚国派他救齐,他却乘机杀掉愍王,与燕人分占齐国领土和珍 宝。 17.(4 分)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及燕使乐毅伐.破齐( ) ②以即墨距.燕( ) ③田单因宣言..曰( ) ④令即墨富豪遗.燕将( ) 18.(2 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 ②盈虚者.如彼 B.①唯田单宗人以.铁笼故得脱 ②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C.①当有神人为.我师 ②故观于海者难为.水 D.①吾唯惧燕军之劓所.得齐卒 ②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19.(2 分)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田单有谋略的一组是( ) ①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 ②愍王时,单为临淄市掾,不见知。 ③田单又收民金,得千溢,令即墨富豪遗燕将 ④田单日:“子勿言也!” ⑤乃身操版插,与士卒分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20.( 2 分)从句式角度,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淖齿既杀愍王于莒 B.不见知 C.为燕所虏 D.城中人见齐诸降者尽劓 21.(6 分)翻译下面的句子。 (1)田单乃起,引还,东乡坐,师事之。(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2 分)田单率领即墨军民最终打败了燕军,请结合选文内容,归纳获胜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3—26 题。(11 分) 醉白堂记 【宋】苏轼 ⑴故魏国忠献韩公①,作堂于私第之池上,名之曰“醉白”。取乐天《池上》之诗,以
为醉白堂之歌。意若有羨于乐天而不及者。天下之士,闻而疑之,以为公既已无愧于伊、周 ②矣,而犹有羨于乐天,何哉? (2)轼闻而笑日:公岂独有羡于乐天而已乎?方且愿为寻常无闻之人而不可得者。天之生 是人也,将使任天下之重,则寒者求衣,饥者求食,凡不获者求得。苟有以与之,将不胜其 求。是以终身处乎忧患之域,而行乎利害之涂,岂其所欲哉!夫忠献公既已相三帝安天下矣, 浩然将归老于家,而天下共挽而留之,莫释也。当是时,其有羡于乐天,无足怪者。然以乐 天之平生而求之于公,较其所得之厚薄浅深,孰有孰无,则后世之论,有不可欺者矣。文致 太平,武定乱略,谋安宗庙,而不自以为功。急贤才,轻爵禄,而土不知其恩。杀伐果敢, 而六军安之。四夷八蛮想闻其风采,而天下以其身为安危。此公之所有,而乐天之所无也。 乞身于强健之时,退居十有五年,日与其朋友赋诗饮酒,尽山水园池之乐。府有余帛,廪有 余粟,而家有声伎之奉。此乐天之所有,而公之所无也。忠言嘉谋,效于当时,而文采表于 后世。死生穷达,不易其操,而道德高于古人。此公与乐天之所同也。公既不以其所有自多, 亦不以其所无自少,将推其同者而自托焉。 (方其寓形于醉也,齐得丧,忘祸福,混贵贱,等贤愚,同爭万物,而与造物者游 非独自比于乐天而已。古之君子,其处己也厚,其取名也廉,是以实浮于名而世诵其美不厌。 以孔子之圣而自比于老彭,自同于丘明,自以为不如颜渊。后之君子,实则不至,而皆有侈 心焉。臧武仲自以为圣,白圭自以为禹,司马长卿自以为相如,扬雄自以为孟轲,崔浩自以 为子房,然世终莫之许也。由此观之,忠献公之贤于人也远矣 (4)昔公尝告其子忠彦,将求文于轼以为记而未果。既葬,忠彦以告,轼以为义不得辞也 乃泣而书之 【注】①魏国忠献韩公:即韩琦,谥忠献。②伊周:指商伊尹和西周周公旦 23.(4分)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句中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 ①(2分)“此公之所有”中的“此”指代:
为醉白堂之歌。意若有羡于乐天而不及者。天下之士,闻而疑之,以为公既已无愧于伊、周 ②矣,而犹有羡于乐天,何哉? ⑵轼闻而笑曰:公岂独有羡于乐天而已乎?方且愿为寻常无闻之人而不可得者。天之生 是人也,将使任天下之重,则寒者求衣,饥者求食,凡不获者求得。苟有以与之,将不胜其 求。是以终身处乎忧患之域,而行乎利害之涂,岂其所欲哉!夫忠献公既已相三帝安天下矣, 浩然将归老于家,而天下共挽而留之,莫释也。当是时,其有羡于乐天,无足怪者。然以乐 天之平生而求之于公,较其所得之厚薄浅深,孰有孰无,则后世之论,有不可欺者矣。文致 太平,武定乱略,谋安宗庙,而不自以为功。急贤才,轻爵禄,而士不知其恩。杀伐果敢, 而六军安之。四夷八蛮想闻其风采,而天下以其身为安危。此公之所有,而乐天之所无也。 乞身于强健之时,退居十有五年,日与其朋友赋诗饮酒,尽山水园池之乐。府有余帛,廪有 余粟,而家有声伎之奉。此乐天之所有,而公之所无也。忠言嘉谋,效于当时,而文采表于 后世。死生穷达,不易其操,而道德高于古人。此公与乐天之所同也。公既不以其所有自多, 亦不以其所无自少,将推其同者而自托焉。 ⑶方其寓形于一醉也,齐得丧,忘祸福,混贵贱,等贤愚,同乎万物,而与造物者游, 非独自比于乐天而已。古之君子,其处己也厚,其取名也廉,是以实浮于名而世诵其美不厌。 以孔子之圣而自比于老彭,自同于丘明,自以为不如颜渊。后之君子,实则不至,而皆有侈 心焉。臧武仲自以为圣,白圭自以为禹,司马长卿自以为相如,扬雄自以为孟轲,崔浩自以 为子房,然世终莫之许也。由此观之,忠献公之贤于人也远矣。 ⑷昔公尝告其子忠彦,将求文于轼以为记而未果。既葬,忠彦以告,轼以为义不得辞也, 乃泣而书之。 【注】①魏国忠献韩公:即韩琦,谥忠献。②伊周:指商伊尹和西周周公旦。 23.(4 分)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句中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 ①(2 分)“此.公之所有”中的“此”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2分y此乐天之所有”中的“此”指代: 24.(2分)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第(3)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25.(3分)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首叙明建堂和命名的来由,并由“醉白”二字推出“有羡于乐天而不及者”的猜 想,从而在读者面前设下悬疑。 B.作者通过古之君子与后之君子的比较,来说明真正君子的品德和行为远远超过他们的 名声,从而烘托出韩琦就是一位难得的君子。 文章通过对韩白的比较,虽然颂扬了韩琦才华出众功勋卓著却不以功高自诩的谦谨态 度,但也否定了他恬退的志趣。 D.文章议论风生,文思翻涌,似远而实近,似泛而实切,颇能直现出苏文汪洋恣肆的艺 术风格。 26.(2分)根据文章的最后一段,概述作者写作本文时的心情。 二、写作(共70分) 27.阅读提示,完成作文 番觉悟,一番长进。悟而不改,悔无日矣;悟而思变,善莫大焉 请以“悟”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不要写成诗歌。(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②(2 分)“此.乐天之所有”中的“此”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2 分)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第⑶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3 分)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首叙明建堂和命名的来由,并由“醉白”二字推出“有羡于乐天而不及者”的猜 想,从而在读者面前设下悬疑。 B.作者通过古之君子与后之君子的比较,来说明真正君子的品德和行为远远超过他们的 名声,从而烘托出韩琦就是一位难得的君子。 C.文章通过对韩白的比较,虽然颂扬了韩琦才华出众功勋卓著却不以功高自诩的谦谨态 度,但也否定了他恬退的志趣。 D.文章议论风生,文思翻涌,似远而实近,似泛而实切,颇能直现出苏文汪洋恣肆的艺 术风格。 26.(2 分)根据文章的最后一段,概述作者写作本文时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写作(共 70 分) 27. 阅读提示,完成作文。 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悟而不改,悔无日矣;悟而思变,善莫大焉。 请以“悟”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1)不要写成诗歌。(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金山中学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语文学科期末考试卷 參考答案2013年1月 、(共15分) 1.(1分)《获得教养的途径》(书名号不加不扣分) 2.(2分)读书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生计问题/生存问题 (2分)无论懂与不懂的书都读,成长过程中再反复咀盟体会,吸收书中营养。(划线处 为答題要点,写出1点得1分,写出2点得满分) 4.(6分)A、E(B项错在“为君子学”应为学习为使自己有君子那样美好的修养。C项错 在读书不应该没有目的,而是不抱有急功近利的目的,第6段第一句有此意。D项错误在千 “不求甚解”和“每有会意”应该是先后关系而不是条件关系,应理解为要享受读书的过程 读书的快乐,不要追求小节,夯究字词典故之类) 5.(2分)提升修养/拥有力量/滋养精神(本文主要论述读书对人精神、心灵的滋养作用 故标题应在此范围内) 6,(2分)运用要求中的修辞手法1分,表意合理通畅有哲理1分 二、(共22分) 7.(1分)鹜 8.(1分)初唐四杰 9.(2分)“王勃的妙序佳诗是滕王阁闻名的原因”或“王勃登高一赋使滕王阁地显其灵 10.(6分)D、E(A项,文中只说滕王阁是作者最晚造访的江南名楼,未说位置最高;B 项,引用是为了体现王勃这联名句的深入人心;C项,走向盛唐的标志,并 不是达到高峰;F项,文中并未提及两者有联系,属望文生义) 11.(8分)①对比:以王勃为代表的“初唐四杰”的文风与以上官仪为代表的的形式主义 文风作对比;(2分) 作用:突出“初唐四杰”在文学上倡导的刚健质朴的文风具有开创意义。(2分) ②对比:初唐四杰显示的文风与现代文坛的不良风气作比。(2分) 作用:对比鮮明,突出现代文坛的平庸肤浅之气。(2分) 12.(4分)①滕王阁因王勃的诗闻名,因此滕王阁与初唐文学有着具体的联系。(2分) ②滕王阁高耸雄伟的形象象征着初唐文学大气开阔的气魄。(2分) 三、(共6分
金山中学 2012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语文学科期末考试卷 参考答案 2013 年 1 月 一、(共 15 分) 二、(共 22 分) 7. (1 分)鹜 8.(1 分)初唐四杰 9.(2 分) “王勃的妙序佳诗是滕王阁闻名的原因”或“王勃登高一赋使滕王阁地显其灵” 10.(6 分)D、E(A 项,文中只说滕王阁是作者最晚造访的江南名楼,未说位置最高;B 项,引用是为了体现王勃这联名句的深入人心;C 项,走向盛唐的标志,并 不是达到高峰;F 项,文中并未提及两者有联系,属望文生义) 11.(8 分)①对比:以王勃为代表的“初唐四杰”的文风与以上官仪为代表的的形式主义 文风作对比;(2 分) 作用:突出“初唐四杰”在文学上倡导的刚健质朴的文风具有开创意义。(2 分) ②对比:初唐四杰显示的文风与现代文坛的不良风气作比。(2 分) 作用:对比鲜明,突出现代文坛的平庸肤浅之气。(2 分) 12.(4 分)①滕王阁因王勃的诗闻名,因此滕王阁与初唐文学有着具体的联系。(2 分) ②滕王阁高耸雄伟的形象象征着初唐文学大气开阔的气魄。(2 分) 三、(共 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