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2015年高三三模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7分) 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何以式微 ①中国画最重要的民族审美品格是写意精神。中国画观照现实的方式不是对现实 的模仿或再现,而是通过毛笔的书写性表达画家的思想意趣与精神品格。从毛笔 的书写性演变而来的笔墨语言,是写意精神成为民族审美品格的立命所在。写意 又可分为小写意与大写意。小写意可谓兼工带写,写意之中尚不脱离对象的形神; 而大写意则是去工主写,超脱对象形神之后的主观意写与个性表现。 ②在当代中国画坛,相对于工笔画的复兴与繁盛,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则受到了某 种程度的遏制,尤其是大写意中国画在当下众多的画展中愈见衰微,凡获奖的中 国画作品,工笔或小写意唱主角、占绝对优势,而大写意作品不仅获奖数量少, 而且上乘之作几成绝响。 ③刚刚过去的20世纪,是中国画发生巨大变革的百年。这种巨大变革,是中国 画从传统形态转向现代形态的必然结果。现代形态的中国画主要体现了三个方面 的特征:一是写实性,二是构成性,三是入世性。 ④20世纪以来,中国画面貌发生最大改观的是人物画,人物画的改观,主要由 于借鉴西方写实的造型观念与语言对传统文人画进行改良而形成。这种改良,无 疑增强了人物画表现现实的能力。同时,超脱对象形神之后的大写意精神却因对 象的实写而受到相当程度的限制。写实性使中国画转向了现实,但也限制了中国 画的精神独立与个性挥写。 ⑤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画界开始对写实性进行纠偏,既借助于对传统笔墨 的重新认知,也从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中得到启示。现代艺术对于形式的极端化追 求,也成为中国画家摆脱实写局限性的思想源泉。客观上,中国画也改变了传统 的观赏方式。巨大的展览空间,迫使中国画更加自觉地追求视觉形式的外在张力。 当玻璃、钢材和水泥成为今天建筑空间的主体时,中国画发展也把视觉形式当作 笔墨之外的另一种价值要素。但传统中国画的笔意墨蕴立足的是内含与质量,并 非外化的视觉形式。因而,强调现代视觉构成性的中国画,尽管亦具有主观的创 造性,但也远离了大写意饱含情感张力与精神意蕴的笔墨内质 ⑥中国画特别是写意文人画由原来的“水墨为上”的出世心态的表达,转化为 种对现 实生活的审美再现和对现实社会内涵的审美发掘,这就是入世性。表现的是 种遗世独立的处事哲学与创作态度。而入世的文化观念与审美心理所 形成的艺术审美性,从精神层面上是缺乏批判意识、是反大写意精神的。因此, 大写意在当下只具有传统笔墨的语言形式和符号 ⑦中国画造型的写实性,首先制约的是笔墨的写意性。写实与写意是一种度的把 握,当偏向于现实形象的塑造时,在客观上必然以抑制笔墨的写意精神为代价, 构成性,是当代中国画对于绘画性的一种自觉,是介于具象与抽象之间的一种形 式规律的探求,而视觉形式的新颖性与个性化,也不关笔意墨蕴的本体。因而, 对于视觉形式的追求也影响了笔墨写意性的创造与自由发挥。入世性,使当代中 国画家缺乏艺术创作最需要的超脱心态,沉浸于现代物质生活的享受,终究使当 下中国画游离于人们澄清幽远的心灵世界,从而丧失了对于人文与人性更为真挚 也更为深刻的反省与批判
上海市浦东新区 2015 年高三三模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150 分钟,试卷满分 150 分。 一 阅读(8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6 题。(17 分) 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何以式微 ①中国画最重要的民族审美品格是写意精神。中国画观照现实的方式不是对现实 的模仿或再现,而是通过毛笔的书写性表达画家的思想意趣与精神品格。从毛笔 的书写性演变而来的笔墨语言,是写意精神成为民族审美品格的立命所在。写意 又可分为小写意与大写意。小写意可谓兼工带写,写意之中尚不脱离对象的形神; 而大写意则是去工主写,超脱对象形神之后的主观意写与个性表现。 ②在当代中国画坛,相对于工笔画的复兴与繁盛,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则受到了某 种程度的遏制,尤其是大写意中国画在当下众多的画展中愈见衰微,凡获奖的中 国画作品,工笔或小写意唱主角、占绝对优势,而大写意作品不仅获奖数量少, 而且上乘之作几成绝响。 ③刚刚过去的 20 世纪,是中国画发生巨大变革的百年。这种巨大变革,是中国 画从传统形态转向现代形态的必然结果。现代形态的中国画主要体现了三个方面 的特征:一是写实性,二是构成性,三是入世性。 ④20 世纪以来,中国画面貌发生最大改观的是人物画,人物画的改观,主要由 于借鉴西方写实的造型观念与语言对传统文人画进行改良而形成。这种改良,无 疑增强了人物画表现现实的能力。同时,超脱对象形神之后的大写意精神却因对 象的实写而受到相当程度的限制。写实性使中国画转向了现实,但也限制了中国 画的精神独立与个性挥写。 ⑤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中国画界开始对写实性进行纠偏,既借助于对传统笔墨 的重新认知,也从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中得到启示。现代艺术对于形式的极端化追 求,也成为中国画家摆脱实写局限性的思想源泉。客观上,中国画也改变了传统 的观赏方式。巨大的展览空间,迫使中国画更加自觉地追求视觉形式的外在张力。 当玻璃、钢材和水泥成为今天建筑空间的主体时,中国画发展也把视觉形式当作 笔墨之外的另一种价值要素。但传统中国画的笔意墨蕴立足的是内含与质量,并 非外化的视觉形式。因而,强调现代视觉构成性的中国画,尽管亦具有主观的创 造性,但也远离了大写意饱含情感张力与精神意蕴的笔墨内质。 ⑥中国画特别是写意文人画由原来的“水墨为上”的出世心态的表达,转化为一 种对现 实生活的审美再现和对现实社会内涵的审美发掘,这就是入世性。 表现的是一 种遗世独立的处事哲学与创作态度。而入世的文化观念与审美心理所 形成的艺术审美性,从精神层面上是缺乏批判意识、是反大写意精神的。因此, 大写意在当下只具有传统笔墨的语言形式和符号。 ⑦中国画造型的写实性,首先制约的是笔墨的写意性。写实与写意是一种度的把 握,当偏向于现实形象的塑造时,在客观上必然以抑制笔墨的写意精神为代价。 构成性,是当代中国画对于绘画性的一种自觉,是介于具象与抽象之间的一种形 式规律的探求,而视觉形式的新颖性与个性化,也不关笔意墨蕴的本体。因而, 对于视觉形式的追求也影响了笔墨写意性的创造与自由发挥。入世性,使当代中 国画家缺乏艺术创作最需要的超脱心态,沉浸于现代物质生活的享受,终究使当 下中国画游离于人们澄清幽远的心灵世界,从而丧失了对于人文与人性更为真挚 也更为深刻的反省与批判
⑧当然,造成当下中国画写意精神式微的还有诸多其他因素,譬如美术教育的痼 疾和书法艺术水准的整体滑坡等等。(有删改) 1.第①段“语言”在文中的含义是_(2分) 2.对第⑤段中国画的“构成性”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现代中国画的构成性是对写实性进行纠偏 B.构成性的中国画努力追求作品的外在张力 C.中国画的构成性不受中国传统笔墨的影响 D.构成性的中国画虽有创意但缺乏精神内质 3.从⑥段看,“大写意在当下只具有传统笔墨的语言形式和符号”的原因是 (3分) 4.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⑥段方框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 ①尤其是大写意的典范 ②而中国画写意精神 ③不论写实性还是构成性 ④大都出现在具有放浪形骸、落拓不羁、孤傲嫉俗的艺术主体上 ⑤所揭示的主体都具有探寻现实审美经验的入世人文情怀 A.④③⑤②①B.③⑤②①④ C.③⑤④①②D.④①③⑤② 5.简析第⑦段的作用。(2分) 6.根据文意,对复兴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你有哪些合理建议?(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19分) 兔街的月亮 ①兔街从未听说,很新鲜。这是南华县的一个镇。今天的南华县,外人觉得名不 见经传,那叫不懂云南史。明代南华县声名远扬,当时叫镇南州,号称“九州通 衢”,连接着川滇九大要地,人口往来频繁 ②兔街的地名来自属相,从前云南人赶街集,都按照属相排日期。这个镇羊天赶, 叫羊街,那个镇狗天赶,叫狗街。日子长了,就变成永久的地名,兔街之名也这 样得来。 ③在云南,羊街狗街都听说,唯独没听过兔街。按属相排到兔街,已经太远,没 有那么多赶街的日子,商业没发展到那一步。很多云南的县乡,一大片深山里的 村寨,十天半月能赶一次街,就了不起。相当多远离城市的深山人家,四五十年 前,还不会做生意,何谈赶街?所以,南华县兔街镇这个地名,是当地古代商业 繁华的痕迹。 ④时间翻过几百年,髙速公路另选去处,改变历史方向,南华县少为人知了,像 林中的菌子,默不出声地守望远方的岁月。 ⑤菌子最让我心动,我的云南故乡记忆,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菌子。炒熟后端到桌 上的菌子,香气萦绕整个世界,让我心花怒放。少年时代,每年雨季前,就陆续 听到有关菌子的议论,对时光充满期待。七八月来到,雨声淅沥,父亲买了菌子 回家,喜形于色,我也心口怦怦跳,只等着早点炒熟,吃到口中。 ⑥菌子的生长,跟土质、空气、光线和海拔有关。条件具备了,土层下的菌丝就 丰富,这就是云南之外的省区没有菌子的原因 ⑦我在南华县城,晚饭后沿街边走,路过一个农贸市场,见门口有人摆出装满菌 子的箩筐,另有人卖灵芝,几大筐。小时候我家墙上挂着灵芝,就一朵,父母说 起,满脸神秘,好像是玉皇大帝吃的东西,吃过能变成仙人,飞到九天之外。可
⑧当然,造成当下中国画写意精神式微的还有诸多其他因素,譬如美术教育的痼 疾和书法艺术水准的整体滑坡等等。(有删改) 1.第①段“语言”在文中的含义是 (2 分) 2.对第⑤段中国画的“构成性”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现代中国画的构成性是对写实性进行纠偏 B.构成性的中国画努力追求作品的外在张力 C.中国画的构成性不受中国传统笔墨的影响 D.构成性的中国画虽有创意但缺乏精神内质 3.从⑥段看,“大写意在当下只具有传统笔墨的语言形式和符号”的原因是 (3 分) 4. 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⑥段方框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 分) ①尤其是大写意的典范 ②而中国画写意精神 ③不论写实性还是构成性 ④大都出现在具有放浪形骸、落拓不羁、孤傲嫉俗的艺术主体上 ⑤所揭示的主体都具有探寻现实审美经验的入世人文情怀 A. ④③⑤②① B.③⑤②①④ C. ③⑤④①② D.④①③⑤② 5.简析第⑦段的作用。(2 分) 6.根据文意,对复兴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你有哪些合理建议?(4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7—12 题。(19 分) 兔街的月亮 ①兔街从未听说,很新鲜。这是南华县的一个镇。今天的南华县,外人觉得名不 见经传,那叫不懂云南史。明代南华县声名远扬,当时叫镇南州,号称“九州通 衢”,连接着川滇九大要地,人口往来频繁。 ②兔街的地名来自属相,从前云南人赶街集,都按照属相排日期。这个镇羊天赶, 叫羊街,那个镇狗天赶,叫狗街。日子长了,就变成永久的地名,兔街之名也这 样得来。 ③在云南,羊街狗街都听说,唯独没听过兔街。按属相排到兔街,已经太远,没 有那么多赶街的日子,商业没发展到那一步。很多云南的县乡,一大片深山里的 村寨,十天半月能赶一次街,就了不起。相当多远离城市的深山人家,四五十年 前,还不会做生意,何谈赶街?所以,南华县兔街镇这个地名,是当地古代商业 繁华的痕迹。 ④时间翻过几百年,高速公路另选去处,改变历史方向,南华县少为人知了,像 林中的菌子,默不出声地守望远方的岁月。 ⑤菌子最让我心动,我的云南故乡记忆,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菌子。炒熟后端到桌 上的菌子,香气萦绕整个世界,让我心花怒放。少年时代,每年雨季前,就陆续 听到有关菌子的议论,对时光充满期待。七八月来到,雨声淅沥,父亲买了菌子 回家,喜形于色,我也心口怦怦跳,只等着早点炒熟,吃到口中。 ⑥菌子的生长,跟土质、空气、光线和海拔有关。条件具备了,土层下的菌丝就 丰富,这就是云南之外的省区没有菌子的原因。 ⑦我在南华县城,晚饭后沿街边走,路过一个农贸市场,见门口有人摆出装满菌 子的箩筐,另有人卖灵芝,几大筐。小时候我家墙上挂着灵芝,就一朵,父母说 起,满脸神秘,好像是玉皇大帝吃的东西,吃过能变成仙人,飞到九天之外。可
是,南华县的街边,貌不惊人的男女,扛来一个个大筐,里面就装满了灵芝 个人卖的是大灵芝,干硬挺拔,像士兵。另一个人卖的灵芝个头小,像受惊的孩 子,一串串紧紧地抱在一起。 ⑧灵芝是木本的菌,很神奇。我在江苏的乡下,拜谒过一处名宅,走进老宅院后 院,朋友指着一处地方说,你看人家祖先的墓,坟头长出了灵芝,祖宗显灵了啊! 我走过去,果然看到墓穴上有一朵小小的灵芝破土而出。 ⑨一朵小灵芝,就让江苏人大发感慨。云南的南华县街上,几大筐灵芝,会把江 苏的弟兄吓昏,昏倒后喝点灵芝仙水,活过来,买大包灵芝带回去,再把江苏的 亲友吓昏。 ⑩去南华县兔街镇的途中,我下车参观一处森林,只见雾气缭绕的幽深林子中, 无数矮小的菌子。 α朋友的姐姐提一把小锄头,背一只背箩,领我们上山。我一边爬山一边环顾, 低头寻找。只见满山杂树,太阳懒洋洋的,空旷得很,蚊蝇哼哼叽叽地飞,哪里 去找菌子呢?我很迷茫。 那个村子里出来的专家,带我们爬一段路,来到长了散乱小松林的一片山坡, 指着地上说,有菌子,味道很重。她确实拾到了,变魔术一样,拾到了青头菌和 牛干菌。亲眼看到别人从山坡的草丛里捡到菌子,对我来说无比新奇。 ③3那天我在兔街镇吃了晚饭,出来在镇上逛 40商店大多关闭,小餐馆忙起来,准备着烧烤小吃,要迎接兔街的月亮了。我慢 慢走,拐进一条小巷,看到街道背阴处的一座老石桥。短短一截,巨石光滑,缺 角断边。古代,这座桥上马帮往来,士兵奔跑而过。老石桥附近的巷道,是古代 的旧街,街上矮屋沧桑,门面褪色,蛛网密布,地上的石板七凸八翘。 ①5兔街镇的旧街并没有死去,是活物,旧街的屋里光线暗淡,住了人,时间锁在 幽深的屋里,凝固不动。我很喜欢。有镇上的居民从老屋出来,站在街上,相互 打招呼,拉家常,远看宛若历史画像,恍然似梦。 梦真的降下了,历史的遗梦,在兔街的暮色中,无声无息缓缓降下。街上的光 线越来越暗,路边灯光闪耀,人影晃动。时间混淆,分不清历史与现实,辨不明 天上地下。我们慢慢走,来到街道尽头,跨过一座桥,进入一个黑漆漆的院子, 院里有篮球场,一幢楼,静静地立在从天而降的夜色中。 0我抬起头,看到天上出现月亮,弯弯的很细,也不知是什么日子,月亮怎么如 此纤细孱弱?月亮让我想起兔子,自然就想起兔街的地名。有月亮肯定有兔子, 古老的爱情,天上人间,嫦娥居住的月宫,围墙外面好像有森林。森林里有菌子 吗?我希望有。兔街朦胧的月色里,我闻到随风飘摇的菌子异香,那香气像针尖 在黑夜中闪闪发亮。(有删节) 7.文本开头说“兔街从未听说,很新鲜”,“新鲜”在哪里?(3分) 8.第④段在文中的作用是(3分) 9.简析第5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10.下列对文本的理解、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南华县有兔街,得益于“九州通衢”的地理位置。 B.第⑨段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灵芝神奇的功效。 C.详写拾菌的过程是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怀念、留恋。 D.作者通篇运用白描手法,流露出心中淡淡的伤感 11.第(17)段说那夜的“月亮怎么如此纤细孱弱”,换成一轮满月好不好?为 什么?(3分)
是,南华县的街边,貌不惊人的男女,扛来一个个大筐,里面就装满了灵芝。一 个人卖的是大灵芝,干硬挺拔,像士兵。另一个人卖的灵芝个头小,像受惊的孩 子,一串串紧紧地抱在一起。 ⑧灵芝是木本的菌,很神奇。我在江苏的乡下,拜谒过一处名宅,走进老宅院后 院,朋友指着一处地方说,你看人家祖先的墓,坟头长出了灵芝,祖宗显灵了啊! 我走过去,果然看到墓穴上有一朵小小的灵芝破土而出。 ⑨一朵小灵芝,就让江苏人大发感慨。云南的南华县街上,几大筐灵芝,会把江 苏的弟兄吓昏,昏倒后喝点灵芝仙水,活过来,买大包灵芝带回去,再把江苏的 亲友吓昏。 ⑩去南华县兔街镇的途中,我下车参观一处森林,只见雾气缭绕的幽深林子中, 无数矮小的菌子。 ⑾朋友的姐姐提一把小锄头,背一只背箩,领我们上山。我一边爬山一边环顾, 低头寻找。只见满山杂树,太阳懒洋洋的,空旷得很,蚊蝇哼哼叽叽地飞,哪里 去找菌子呢?我很迷茫。 ⑿那个村子里出来的专家,带我们爬一段路,来到长了散乱小松林的一片山坡, 指着地上说,有菌子,味道很重。她确实拾到了,变魔术一样,拾到了青头菌和 牛干菌。亲眼看到别人从山坡的草丛里捡到菌子,对我来说无比新奇。 ⒀那天我在兔街镇吃了晚饭,出来在镇上逛。 ⒁商店大多关闭,小餐馆忙起来,准备着烧烤小吃,要迎接兔街的月亮了。我慢 慢走,拐进一条小巷,看到街道背阴处的一座老石桥。短短一截,巨石光滑,缺 角断边。古代,这座桥上马帮往来,士兵奔跑而过。老石桥附近的巷道,是古代 的旧街,街上矮屋沧桑,门面褪色,蛛网密布,地上的石板七凸八翘。 ⒂兔街镇的旧街并没有死去,是活物,旧街的屋里光线暗淡,住了人,时间锁在 幽深的屋里,凝固不动。我很喜欢。有镇上的居民从老屋出来,站在街上,相互 打招呼,拉家常,远看宛若历史画像,恍然似梦。 ⒃梦真的降下了,历史的遗梦,在兔街的暮色中,无声无息缓缓降下。街上的光 线越来越暗,路边灯光闪耀,人影晃动。时间混淆,分不清历史与现实,辨不明 天上地下。我们慢慢走,来到街道尽头,跨过一座桥,进入一个黑漆漆的院子, 院里有篮球场,一幢楼,静静地立在从天而降的夜色中。 ⒄我抬起头,看到天上出现月亮,弯弯的很细,也不知是什么日子,月亮怎么如 此纤细孱弱?月亮让我想起兔子,自然就想起兔街的地名。有月亮肯定有兔子, 古老的爱情,天上人间,嫦娥居住的月宫,围墙外面好像有森林。森林里有菌子 吗?我希望有。兔街朦胧的月色里,我闻到随风飘摇的菌子异香,那香气像针尖, 在黑夜中闪闪发亮。(有删节) 7.文本开头说“兔街从未听说,很新鲜”,“新鲜”在哪里?(3 分) 8.第④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3 分) 9.简析第⒂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3 分) 10.下列对文本的理解、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3 分) A.南华县有兔街,得益于“九州通衢”的地理位置。 B.第⑨段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灵芝神奇的功效。 C.详写拾菌的过程是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怀念、留恋。 D.作者通篇运用白描手法,流露出心中淡淡的伤感。 11.第(17)段说那夜的“月亮怎么如此纤细孱弱”,换成一轮满月好不好?为 什么?(3 分)
12.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第(17)段。(4分) 三)默写。(6分)【任选六空作答;超过六空,按前六空评分】 13.(1)_,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 (2)转朱阁,,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 (3)人非生而知之者,。(韩愈《师说》) (4)_,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5)衔远山,吞长江,,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 (6)几处早莺争暖树,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⑦)_,渔翁得利。(战国策·燕策) (8)过而能改,。(《左传》)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4-16题。(8分) 【双调】沉醉东风·渔夫 (元)白朴 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 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注释:忘机:没有巧诈的心思.《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鸥鸟者,每旦之 海上,从鸥鸟游,鸥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 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鸥鸟舞而不下也。” 14.“沉醉东风”是这首曲子的。(1分) 15.下列对曲子的理解和赏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此曲一二两句对仗工整,色彩鲜明,描绘了一幅秋日江南水乡的美丽画卷。 B.三四句巧用典故,含蓄蕴藉,以鸥鹭为友说明真正的“忘机友”世间难觅。 C.“点”字展现出白鹭沙鸥点染秋江的生动情景,借景写人,手法含蓄蕴藉。 D.这首小令语言华丽、风格雄健,表达了元代受压抑的知识分子的理想追求。 16.尾句中的“傲”字含蓄地表现了这首小令的主旨,请加以赏析。(4分) (五)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6题。(18分) 朱昂,字举之,其先京兆人,世家渼陂。唐天复末,徙家南阳。宋初,为衡州录 事参军,尝读陶潜《闲情赋》而慕之。李昉知州事,暇日多召语,且以文为贽 昉深所嗟赏。 开宝中,拜太子洗马、知蓬州,徙广安军。会渠州妖贼李仙众万人劫掠 设策禽之。四州民连结为妖者,置不问,蜀民遂安。宰相薛居正称其能,迁殿中 丞、知泗州。尝作《隋河辞》,谓浚决之病民,游观之伤财,乃天意之所以亡隋 也。使隋不兴役费财以害其民,则安得有今日之利哉!尝聚淮水流尸三千,为冢 瘗之。有戍卒谋乱,昂诛其首恶,凡支党之诖误者悉贯之 咸平二年,召入翰林为学士。逾年,拜章乞骸骨,召对,敦谕,请弥确,乃拜工 部侍郎致仕3。翌日,遣使就第赐器币,给全奉,诏本府岁时存问,章奏听附驿 以闻。命其子正辞知公安县,以便侍养,许归江陵。旧制,致仕官止谢殿门外, 昂特延见命坐,恩礼甚厚。令俟秋凉上道,遣中使赐宴于玉津园,两制三馆皆预, 仍诏赋诗饯行。缙绅荣之 昂前后所得奉赐,以三之一购奇书,以讽诵为乐。及是闲居,自称退叟,着《资 理论》三卷上之,诏以其书付史馆。昂于所居建二亭:曰知止,曰幽栖。颇好释 氏书。晚岁自为墓志。景德四年卒,年八十三,门人谥曰正裕′先生。有集三十 卷。(选自《宋史》列传第198卷,有删节)
12.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第(17)段。(4 分)。 (三)默写。(6 分)【任选六空作答;超过六空,按前六空评分】 13.(1) ,万钟于我何加焉 ?(《孟子》) (2)转朱阁, ,照无眠 。(苏轼《水调歌头》) (3)人非生而知之者, 。(韩愈《师说》) (4) ,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5)衔远山,吞长江, ,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 (6)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 ,渔翁得利。 (战国策•燕策) (8)过而能改, 。 (《左传》)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 14—16 题。(8 分) 【双调】沉醉东风·渔夫 (元)白 朴 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 1,点秋江白鹭沙 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注释:忘机:没有巧诈的心思.《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鸥鸟者,每旦之 海上,从鸥鸟游,鸥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 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鸥鸟舞而不下也。” 14.“沉醉东风”是这首曲子的 。(1 分) 15.下列对曲子的理解和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 此曲一二两句对仗工整,色彩鲜明,描绘了一幅秋日江南水乡的美丽画卷。 B.三四句巧用典故,含蓄蕴藉,以鸥鹭为友说明真正的“忘机友”世间难觅。 C.“点”字展现出白鹭沙鸥点染秋江的生动情景,借景写人,手法含蓄蕴藉。 D.这首小令语言华丽、风格雄健,表达了元代受压抑的知识分子的理想追求。 16.尾句中的“傲”字含蓄地表现了这首小令的主旨,请加以赏析。(4 分) (五)阅读下列文字,完成 1—6 题。(18 分) 朱昂,字举之,其先京兆人,世家渼陂。唐天复末,徙家南阳。宋初,为衡州录 事参军,尝读陶潜《闲情赋》而慕之。李昉知州事,暇日多召语,且以文为贽, 昉深所嗟赏。 开宝中,拜太子洗马、知蓬州,徙广安军。会渠州妖贼李仙众万人劫掠军界,昂 设策禽之。四州民连结为妖者,置不问,蜀民遂安。宰相薛居正称其能,迁殿中 丞、知泗州。尝作《隋河辞》,谓浚决之病民,游观之伤财,乃天意之所以亡隋 也。使隋不兴役费财以害其民,则安得有今日之利哉!尝聚淮水流尸三千,为冢 瘗之。有戍卒谋乱,昂诛其首恶,凡支党之诖误①者悉贳②之。 咸平二年,召入翰林为学士。逾年,拜章乞骸骨,召对,敦谕,请弥确,乃拜工 部侍郎致仕 3。翌日,遣使就第赐器币,给全奉,诏本府岁时存问,章奏听附驿 以闻。命其子正辞知公安县,以便侍养,许归江陵。旧制,致仕官止谢殿门外, 昂特延见命坐,恩礼甚厚。令俟秋凉上道,遣中使赐宴于玉津园,两制三馆皆预, 仍诏赋诗饯行。缙绅荣之。 昂前后所得奉赐,以三之一购奇书,以讽诵为乐。及是闲居,自称退叟,着《资 理论》三卷上之,诏以其书付史馆。昂于所居建二亭:曰知止,曰幽栖。颇好释 氏书。晚岁自为墓志。景德四年卒,年八十三,门人谥曰正裕 4先生。有集三十 卷。(选自《宋史》列传第 198 卷,有删节)
[注]①诖(gua)误:牵累,贻误;②贳(shi):宽纵,赦免。3致仕:退休、离职 ④正裕:正:公正:裕:在文中兼有自足和宽宏的意思 17.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世家渼陂()(2)迁殿中丞() (3)为冢瘗之()(4)拜章乞骸骨() 8.下列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且以文为贽劳师以袭远 B.昂诛其首恶其可怪也欤 C.凡支党之诖误者蚓无爪牙之利 D.乃天意之所以亡隋也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5分) 李昉知州事,暇日多召语,且以文为贽,昉深所嗟赏 20.第三段,缙绅认为朱昂很荣耀,荣耀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 21.根据文意,推断朱昂被门人赠谥号为“正裕先生”的依据。(3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完成第22-26题。(12分) ①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 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也。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 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 ②直以太平盛日,为离世绝俗之行,岂必高蹈远引,而与箕颖埒素,黄绮°同 芳哉?《白驹》之诗,《紫芝》之咏。,皆不得已而长往者也。然则林泉之志, 烟霞之侣,梦寐在焉,耳目断绝:今得妙手,郁然出之,不下堂筵,坐穷泉壑, 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滉漾夺目。此岂不快人意,实获我心哉!此世 之所以贵夫画山之本意也。 ③世之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 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何者?观今山川,地占数百里,可 游可居之处十无三四,而必取可居可游之品。君子之所以渴慕林泉者,正谓此佳 处故也。故画者当以此意造,而鉴者又当以此意穷之。(选自《林泉高致》,有 删改) 【注】①直:只。②箕颖、黄、绮:指许由、夏黄公、绮里季几位著名隐士。③ 《白驹》《紫芝》:都是写隐士情怀的诗歌。④妙手:高明的画师。 22.根据第①段,概括君子“爱夫山水”的原因 。(用自己的话回 答)(2分) 23.简析第②段划直线的句子的作用。(3分) 24.分析第②段划波浪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2分) 25.对第③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作者赞同以“四可”作为判断山水画作高下的标准 B.“可行可望”表现了人在山水外感受到的普通之美。 C.“可居可游”表现了人与自然合而为一的审美愉悦。 D.鉴赏者必须与作者有一致的精神追求才能欣赏绘画 本文围绕士大夫的“林泉之志”而展开,请简述行文思路。(3分) 写作(70分) 27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 成诗歌)
[注]①诖(guà)误:牵累,贻误;②贳(shì):宽纵,赦免。3 致仕:退休、离职。 ④正裕:正:公正;裕:在文中兼有自足和宽宏的意思。 17. 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 分) (1)世家渼陂( ) (2)迁殿中丞 ( ) (3) 为冢瘗之 ( ) (4) 拜章乞骸骨( ) 18.下列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 A.且以文为贽 劳师以袭远 B.昂诛其首恶 其可怪也欤 C.凡支党之诖误者 蚓无爪牙之利 D.乃天意之所以亡隋也 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1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5 分) 李昉知州事,暇日多召语,且以文为贽,昉深所嗟赏。 20. 第三段,缙绅认为朱昂很荣耀,荣耀体现在哪些方面?(3 分) 21. 根据文意,推断朱昂被门人赠谥号为“正裕先生”的依据。(3 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完成第 22—26 题。(12 分) ①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 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也。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 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 ②直 1以太平盛日,为离世绝俗之行,岂必高蹈远引,而与箕颖埒素,黄绮②同 芳哉?《白驹》之诗,《紫芝》之咏③,皆不得已而长往者也。然则林泉之志, 烟霞之侣,梦寐在焉,耳目断绝;今得妙手 4,郁然出之,不下堂筵,坐穷泉壑, 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滉漾夺目。此岂不快人意,实获我心哉!此世 之所以贵夫画山之本意也。 ③世之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 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何者?观今山川,地占数百里,可 游可居之处十无三四,而必取可居可游之品。君子之所以渴慕林泉者,正谓此佳 处故也。故画者当以此意造,而鉴者又当以此意穷之。(选自《林泉高致》,有 删改) 【注】①直:只。 ②箕颖、黄、绮:指许由、夏黄公、绮里季几位著名隐士。 ③ 《白驹》《紫芝》:都是写隐士情怀的诗歌。④妙手:高明的画师。 22.根据第①段,概括君子“爱夫山水”的原因:___ _____。(用自己的话回 答)(2 分) 23.简析第②段划直线的句子的作用。(3 分) 24.分析第②段划波浪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2 分) 25.对第③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作者赞同以“四可”作为判断山水画作高下的标准。 B.“可行可望”表现了人在山水外感受到的普通之美。 C.“可居可游”表现了人与自然合而为一的审美愉悦。 D.鉴赏者必须与作者有一致的精神追求才能欣赏绘画。 26.本文围绕士大夫的“林泉之志”而展开,请简述行文思路。(3 分) 二 写作(70 分) 27.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不要写 成诗歌)
诺贝尔奖得主临床医生芬森,晚年时想寻找一个接班人,他看中了哈里。但他的 助手却担心哈里会因为家境贫寒而轻易被金钱诱惑,建议通过让其他人以高新聘 请的方式试探他,而芬森断然拒绝了这个提议。最终,哈里成了芬森的弟子和丹 麦最有影响的医学家。晚年,哈里听说此事老泪纵横。他坦言,如果当时老师那 样做了,他会被诱惑,甚至因此一生碌碌无为。 2015年浦东新区高三语文三模参考答案 1(2分)用笔墨绘画的方式 (用笔墨来表达画家的思想意趣与精神品格的方式) 2 C 3真正的大写意要求艺术主体的超尘脱俗和艺术表现的愤世嫉俗(1分),而当 下文人入世的文化观念与审美心理(1分),使得他们的写意画徒具写意的形式, 而缺乏精神层面上批判意识。(1分) 4 B 5总结现代形式的中国画三个特征(写实性、构成性、入世性),进一步强调它 们对中国画写意精神的制约作用(1分);与第3段呼应,使文章的结构更加紧 6(1)借鉴西方观念,不能失掉中国画的写意传统。(1分) (2)追求视觉形式的外在创造,也要注重精神意蕴的笔墨内质。(1分) (3)改变沉浸于现代物质生活的享受,培养“水墨为上”的出世心态。(1分) (4)努力改变美术教育的痼疾和书法艺术水准的整体滑坡的现实。(1分) 7少有(1分);属相排名(1分);旧时商业繁华、商贸发达的象征(1分) 8承接上文南华县曾经“九州通衢”,商业繁华,但今天随高速公路兴建,沉寂 了(1分),引出下文一样“默不出声”的菌子,暗含题意,对历史的守望。(1 分) 9运用拟人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兔街虽然破旧,但很好地保持了传 统的生活方式很人情味的特点。(1分) 10B 11纤细孱弱的月亮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1分),与上文“焕然如梦”的意境 相呼应(1分),更好地烘托了兔街衰落的现实,抒发了作者淡淡的怀旧伤感之 情(1分)。 12作者站在兔街遥望天上的一轮纤月是实写(1分);想起兔子,想起古老的 传说,想起往昔的生活是虚写(1分);虚实结合,打破了时空的局限,更好地 表现了作者对兔街生活依旧,但人事皆非的感慨,以及对历史的深深怀想之情(2 分) (三)默写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低绮户 孰能无惑 楼船夜雪瓜洲渡 浩浩汤汤 谁家新燕啄春泥 鹬蚌相争 善莫大焉 (四)14曲牌
诺贝尔奖得主临床医生芬森,晚年时想寻找一个接班人,他看中了哈里。但他的 助手却担心哈里会因为家境贫寒而轻易被金钱诱惑,建议通过让其他人以高新聘 请的方式试探他,而芬森断然拒绝了这个提议。最终,哈里成了芬森的弟子和丹 麦最有影响的医学家。晚年,哈里听说此事老泪纵横。他坦言,如果当时老师那 样做了,他会被诱惑,甚至因此一生碌碌无为。 2015 年浦东新区高三语文三模参考答案 1 (2 分)用笔墨绘画的方式 (用笔墨来表达画家的思想意趣与精神品格的方式) 2 C 3 真正的大写意要求艺术主体的超尘脱俗和艺术表现的愤世嫉俗(1 分),而当 下文人入世的文化观念与审美心理(1 分),使得他们的写意画徒具写意的形式, 而缺乏精神层面上批判意识。(1 分) 4 B 5 总结现代形式的中国画三个特征(写实性、构成性、入世性),进一步强调它 们对中国画写意精神的制约作用(1 分);与第 3 段呼应,使文章的结构更加紧 密。 6 (1) 借鉴西方观念,不能失掉中国画的写意传统。(1 分) (2) 追求视觉形式的外在创造,也要注重精神意蕴的笔墨内质。(1 分) (3)改变沉浸于现代物质生活的享受,培养“水墨为上”的出世心态。(1 分) (4)努力改变美术教育的痼疾和书法艺术水准的整体滑坡的现实。(1 分) 7 少有(1 分);属相排名(1 分);旧时商业繁华、商贸发达的象征(1 分)。 8 承接上文南华县曾经“九州通衢”,商业繁华,但今天随高速公路兴建,沉寂 了(1 分),引出下文一样“默不出声”的菌子,暗含题意,对历史的守望。(1 分) 9 运用拟人手法(1 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兔街虽然破旧,但很好地保持了传 统的生活方式很人情味的特点。(1 分) 10 B 11 纤细孱弱的月亮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1 分),与上文“焕然如梦”的意境 相呼应(1 分),更好地烘托了兔街衰落的现实,抒发了作者淡淡的怀旧伤感之 情(1 分)。 12 作者站在兔街遥望天上的一轮纤月是实写(1 分);想起兔子,想起古老的 传说,想起往昔的生活是虚写(1 分);虚实结合,打破了时空的局限,更好地 表现了作者对兔街生活依旧,但人事皆非的感慨,以及对历史的深深怀想之情(2 分)。 (三) 默写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低绮户 孰能无惑 楼船夜雪瓜洲渡 浩浩汤汤 谁家新燕啄春泥 鹬蚌相争 善莫大焉 (四) 14 曲牌
15D “傲”字写出作者对功名富贵的鄙视(1分),对官场险恶的逃避和对闲适生活 的向往(1分);表现作者高洁的情操和不平的愤慨(1分);表现了作者对黑 暗社会的不妥协(1分) 17(1)家住,住在(2)升官(3)埋葬,掩埋(4)呈献,献上 19李昉主管衡州事务,有空时常召请(朱昂)来交谈,朱昂就用(自己的)文章 作为见面礼,李眆(看了)非常叹服、欣赏。 (知,暇,省略句,以….为,贽,嗟赏) 20朝廷遣派使者到家中赏赐器币,付给全额俸禄;诏书每年按时到府上询问 有事可通过驿使上传;使其子调动官职,以便尽奉亲议;特地选择秋凉时节, 为他设宴饯行。 (答对1点给1分) 21“正裕”正确概括了朱昂的品行和志趣:他为官时诛杀祸首,可谓“公正 (1分) 宽纵从犯,可谓“宽宏”(1分);高老还乡后以读书为乐、知止自安,可谓知 足(1分)。 22在自然中修养品德、愉悦身心(1分);摆脱世俗的烦恼(1分)。 23在内容写古代的隐者,多是因不得已而归隐;承接上文如今太平盛世,贤者 不必隐居山林,引出下文士大夫可以利用山水画来寄托自己对山水自然的向往。 答对一方面给2分,两方面全对给3分) 24使用整句,使语段有节奏感、韵律美(1分),强调美妙的山水画作给人带 来的审美感受(1分)。 26第一段写士大夫热爱自然界中的林泉(1分);第二段是写把对于林泉的热 爱寄托在山水画中(1分);第三段写作者和鉴赏者都要理解临泉中所寄寓的超 世情怀(1分)
15 D “傲”字写出作者对功名富贵的鄙视(1 分),对官场险恶的逃避和对闲适生活 的向往(1 分); 表现作者高洁的情操和不平的愤慨(1 分);表现了作者对黑 暗社会的不妥协(1 分)。 17 (1)家住,住在 (2) 升官 (3)埋葬,掩埋 (4)呈献,献上 18 C 19 李昉主管衡州事务,有空时常召请(朱昂)来交谈,朱昂就用(自己的)文章 作为见面礼,李昉(看了)非常叹服、欣赏。 (知, 暇,省略句,以…..为, 贽, 嗟赏 ) 20 朝廷遣派使者到家中赏赐器币,付给全额俸禄;诏书每年按时到府上询问, 有事可通过驿使上传;使其子调动官职,以便 尽奉亲议;特地选择秋凉时节, 为他设宴饯行。 (答对 1 点给 1 分) 21 “正裕”正确概括了朱昂的品行和志趣:他为官时诛杀祸首,可谓“公正” (1 分); 宽纵从犯,可谓“宽宏”(1 分);高老还乡后以读书为乐、知止自安,可谓知 足(1 分)。 22 在自然中修养品德、愉悦身心(1 分); 摆脱世俗的烦恼(1 分)。 23 在内容写 古代的隐者,多是因不得已而归隐;承接上文如今太平盛世,贤者 不必隐居山林,引出下文士大夫可以利用山水画来寄托自己对山水自然的向往。 (答对一方面给 2 分,两方面全对给 3 分) 24 使用整句, 使语段有节奏感、韵律美(1 分),强调美妙的山水画作给人带 来的审美感受(1 分)。 25 D 26 第一段写士大夫热爱自然界中的林泉(1 分);第二段是写把对于林泉的热 爱寄托在山水画中(1 分);第三段写作者和鉴赏者都要理解临泉中所寄寓的超 世情怀(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