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2016年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6分) 每个引进的名词术语都自带文化视角 申小龙 ①一段时间以来,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引起广泛关注。中国话语有着丰富的内涵 和外延,但就话语本身而言,是表达思想、观念、情感、文化的载体。所以, 务之急是先从语言学的角度,把中国话语这个概念弄清楚。 ②一个世纪前,我们的语言还属于古代范畴。现代化之后引进了很多新的词语, 导致我们的语言研究实际上是用欧洲的术语范畴分析中文,这就会碰到很多无法 解决的问题。比如语言学上用的最基本单位:词。这是对英语word的翻译,中 文中没有这样一个基本单位,只有“字”。而“字”在现代语法结构中是没有任何价 值的。因为按照拼音文字,“字”只是一个书写单位,并不是语法上的基本单位, 所以引入了欧洲语言中的“词”。句子也是这样,句子的概念也是从欧洲翻译过来 的。古代汉语的“句”是“句读”的句,和我们现在理解的“句子”的“句”是两个概念, 是完全不一样的。 ③由此就给研究带来了很大困扰。在语言学里,词是语法分析的基本单位, 但是一旦引入了欧洲语言中的这个概念之后,它在中文中变得模糊不清,我们说 不清楚汉语的词,就是当两个汉字被组合在一起的时候,究竟是词组还是词。也 就是说,我们往往搞不清楚还能不能再往下分析,不能确认它是不是语法分析的 基本单位。比如睡觉”,是一个词,但是“睡”和“觉”在古代汉语中是两个单位, 是可以拆开的,比如“睡了一个好觉” ④在欧洲语言理论中,“字”是没有任何地位的,而我们现在渐渐认识到,中 文语法肯定是要建立在字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词的基础上。汉字的组合对于 中文来说是有根本意义的,而这个意义在欧洲语法的视角中是看不见的,因为它 们只认词。这意味着整个现代汉语语法的基础是建立在西方范畴之上。 ⑤其实每个学科都会碰到这样的问题。 ⑥由此可见,几乎所有欧洲术语拿到中国来以后都要打个问号。当它们被用 来分析中国文化的时候,可能都不是一个具有合法性的表述单位。就语言学而言, 只有厘清了这些基本范畴之后我们才能更科学地认识我们语言的特点。原因在于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太不一样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欧洲人也有很多根本性不 同,用了他们的范畴之后会曲解我们自己的语言。每一个词都是视角,是特定的 文化视角。我们需要从中国本土文化视角来分析中文,也就是要消解掉西方语言 理论的那些范畴 ⑦实际上,除了学科领域,还有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我 们现在有许多翻译腔很重的语言,你也能够听懂,也觉得它是汉语。但我们要让 学生知道什么是地道的好的汉语。之前翻译家周克希谈到《小王子》的译法中“需 要彼此”和“彼此需要对方”的不同,认为前者不是中国人的表述方式。这其实是 整个思维方式的问题。欧洲思维方式是动词中心,一个句子只有一个核心,句子 很长,这样的思维方式和中国是完全相反的。中文是流水句,很短,意在言外 充分依赖语境 ⑧中文是有诗意的语言。我们一定要了解什么样的中文是好的中文,什么样 的中文是欧化的中文。我们应该怎么书写,怎么继承传统语文的好的特点。所谓
上海市浦东新区 2016 年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一、阅读 8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6 题。(16 分) 每个引进的名词术语都自带文化视角 申小龙 ①一段时间以来,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引起广泛关注。中国话语有着丰富的内涵 和外延,但就话语本身而言,是表达思想、观念、情感、文化的载体。所以,当 务之急是先从语言学的角度,把中国话语这个概念弄清楚。 ②一个世纪前,我们的语言还属于古代范畴。现代化之后引进了很多新的词语, 导致我们的语言研究实际上是用欧洲的术语范畴分析中文,这就会碰到很多无法 解决的问题。比如语言学上用的最基本单位:词。这是对英语 word 的翻译,中 文中没有这样一个基本单位,只有“字”。而“字”在现代语法结构中是没有任何价 值的。因为按照拼音文字,“字”只是一个书写单位,并不是语法上的基本单位, 所以引入了欧洲语言中的“词”。句子也是这样,句子的概念也是从欧洲翻译过来 的。古代汉语的“句”是“句读”的句,和我们现在理解的“句子”的“句”是两个概念, 是完全不一样的。 ③由此就给研究带来了很大困扰。在语言学里,词是语法分析的基本单位, 但是一旦引入了欧洲语言中的这个概念之后,它在中文中变得模糊不清,我们说 不清楚汉语的词,就是当两个汉字被组合在一起的时候,究竟是词组还是词。也 就是说,我们往往搞不清楚还能不能再往下分析,不能确认它是不是语法分析的 基本单位。比如“睡觉”,是一个词,但是“睡” 和“觉”在古代汉语中是两个单位, 是可以拆开的,比如“睡了一个好觉”。 ④在欧洲语言理论中,“字”是没有任何地位的,而我们现在渐渐认识到,中 文语法肯定是要建立在字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词的基础上。汉字的组合对于 中文来说是有根本意义的,而这个意义在欧洲语法的视角中是看不见的,因为它 们只认词。这意味着整个现代汉语语法的基础是建立在西方范畴之上。 ⑤其实每个学科都会碰到这样的问题。 ⑥由此可见,几乎所有欧洲术语拿到中国来以后都要打个问号。当它们被用 来分析中国文化的时候,可能都不是一个具有合法性的表述单位。就语言学而言, 只有厘清了这些基本范畴之后我们才能更科学地认识我们语言的特点。原因在于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太不一样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欧洲人也有很多根本性不 同,用了他们的范畴之后会曲解我们自己的语言。每一个词都是视角,是特定的 文化视角。我们需要从中国本土文化视角来分析中文,也就是要消解掉西方语言 理论的那些范畴。 ⑦实际上,除了学科领域,还有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我 们现在有许多翻译腔很重的语言,你也能够听懂,也觉得它是汉语。但我们要让 学生知道什么是地道的好的汉语。之前翻译家周克希谈到《小王子》的译法中“需 要彼此”和“彼此需要对方”的不同,认为前者不是中国人的表述方式。这其实是 整个思维方式的问题。欧洲思维方式是动词中心,一个句子只有一个核心,句子 很长,这样的思维方式和中国是完全相反的。中文是流水句,很短,意在言外, 充分依赖语境。 ⑧中文是有诗意的语言。我们一定要了解什么样的中文是好的中文,什么样 的中文是欧化的中文。我们应该怎么书写,怎么继承传统语文的好的特点。所谓
好的汉语,就是音乐性很强的汉语,有声象和意象的汉语。音乐性是中文最基本 的要求,而欧化的语言都是没有音乐性的。 ⑨当然要做这样一个工作很不容易,因为西方的概念和话语体系已经融合在 我们的意识里成为我们视角的一部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要真正做到追根溯源 很难。语言学界甚至有这样的说法,说现在人说话已经欧化了,没有必要建立中 国人自己的语法了。然而,如果我们现在不去关注,不建立自己的理论范畴理论 体系,听任整个体系全盘欧化,我们的语言,我们孩子的语言,也都说得像英语 样,这对我们民族文化是一个好事情吗?这是绝对不可容忍的。世界上历史最 悠久的文化,从来没有中断过的语言文字的历史,这么大的国家,怎么可以没有 自己本土文化的研究的主体性,建立自己的理论范畴,而是听任西方的范畴把我 们牢牢束缚住 (2015年11月11日《文汇报》) 1.第③段划线句中的“此”是 指 (1分) 第⑤段空格里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比如逻辑学上主语、谓语这样的概念,都不是中文原来有的 ②现代的各个学科都引进了很多名词术语 ③现在我们做语法分析,主语是一个基本的单位 ④这些术语都是欧洲语言,背后是欧洲文化的视角 ⑤但是主语在中文中恰恰又是一个非常不重要的单位 A.③①②⑤④ B②④①③⑤ C.②①⑤③④ D.③①④②⑤ 3.根据文意,下列有关“中国话语”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话语把字作为书写单位而非语法上的基本单位 B.中国话语的语法基础不应该建立在西方的范畴之上。 C.中国话语应该有合乎本土特定文化视角的中文语法。 D.中国话语现在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理论范畴和体系。 4第⑦段举《小王子》的译法这一例子有何作用?(2分) 5.第⑨段从 两方面阐明了作者对构 建中国话语体系的看法。(2分) 6.下面是对海明威《老人与海》片段的两种翻译。试结合本文内容,判断哪种译 文更接近好的汉语,并说明理由。(5分) 译文(1):他身上的每一部分都显得老迈,除了那一双眼睛,跟海水一样蓝, 是愉快而毫不沮丧的
好的汉语,就是音乐性很强的汉语,有声象和意象的汉语。音乐性是中文最基本 的要求,而欧化的语言都是没有音乐性的。 ⑨当然要做这样一个工作很不容易,因为西方的概念和话语体系已经融合在 我们的意识里成为我们视角的一部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要真正做到追根溯源 很难。语言学界甚至有这样的说法,说现在人说话已经欧化了,没有必要建立中 国人自己的语法了。然而,如果我们现在不去关注,不建立自己的理论范畴理论 体系,听任整个体系全盘欧化,我们的语言,我们孩子的语言,也都说得像英语 一样,这对我们民族文化是一个好事情吗?这是绝对不可容忍的。世界上历史最 悠久的文化,从来没有中断过的语言文字的历史,这么大的国家,怎么可以没有 自己本土文化的研究的主体性,建立自己的理论范畴,而是听任西方的范畴把我 们牢牢束缚住? (2015 年 11 月 11 日《文汇报》) 1.第③段划线句中的“此”是 指 。(1 分) 2.第⑤段空格里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①比如逻辑学上主语、谓语这样的概念,都不是中文原来有的 ②现代的各个学科都引进了很多名词术语 ③现在我们做语法分析,主语是一个基本的单位 ④这些术语都是欧洲语言,背后是欧洲文化的视角 ⑤但是主语在中文中恰恰又是一个非常不重要的单位 A.③①②⑤④ B.②④①③⑤ C.②①⑤③④ D.③①④②⑤ 3.根据文意,下列有关“中国话语”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中国话语把字作为书写单位而非语法上的基本单位。 B.中国话语的语法基础不应该建立在西方的范畴之上。 C.中国话语应该有合乎本土特定文化视角的中文语法。 D.中国话语现在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理论范畴和体系。 4.第⑦段举《小王子》的译法这一例子有何作用?(2 分) 5.第⑨段从 和 两方面阐明了作者对构 建中国话语体系的看法。(2 分) 6.下面是对海明威《老人与海》片段的两种翻译。试结合本文内容,判断哪种译 文更接近好的汉语,并说明理由。(5 分) 译文(1):他身上的每一部分都显得老迈,除了那一双眼睛,跟海水一样蓝, 是愉快而毫不沮丧的
译文(2):他这人处处显老,只有双眼例外,眼珠子是海蓝色,显得很愉快, 仿佛从未遭受挫折 (二)阅读下文,完成7-12题。(20分) 药碾子 刘群华 ①一个药碾子,是一个悬壶之人必须修炼的禅道。 ②药碾子靠碾轮在碾槽里不断滚动而把中药碾成粉末,中间宽敞,两头收紧, 像一只驮着岁月的小船,行走于悬壶的湍急河流。 ③我的药碾子是师父送的,他见我性躁,嘱我多多碾药,能修养心性。当年, 我在师父的惠风医馆学艺,在城东一角,一个苍老的巷子里,是个粗糙的木门铺 子,几根木柱支撑着,但厅堂宽阔,几个中药柜子泛着陈黄色漆的光亮,还透出 浓郁的中药芳香。药碾子搁在大堂一侧,见闻着来往的求诊者。 ④我拜师时,起初每天看药熟药,晚上听师父讲读《内经》。有时医馆很忙, 其他的几个师兄腾不出手,师父便喊我去碾药。初上手时,我面对沉重的药碾 片茫然,因为自己技艺的生疏,碾轮在我面前也更显笨重难使。我甚至不会用双 脚滚动轮子,只能用双手握住轮子柄,不断地滚动。这样一天下来,双手掌一手 的血泡,有的还磨破了嫩皮,出血了,痛得我钻心流泪。 ⑤如此历练再三,我慢慢掌握了窍门,终于能够稳妥而有效率地碾药了。我 常赤膊坐在木椅上双脚滚动着铁碾轮,咔嚓咔嚓地碾着干枯僵硬的中药,仿佛 曲重复的粗犷山歌,盘旋于青瓦白墙之间。中药被往返碾磨,然后过筛,细末另 装,粗末再碾,直至药碾如泥。这种药泥大概有两种去处,一种混蜂蜜做中药丸 子,一种和油脂做外敷膏药。中药丸子可大可小,小如绿豆即可,大如梧桐亦行。 而外敷的膏药则深如夜色,青黛之中,还有几丝像桔黄的灯光,贴在患处,人温 暖,心透亮。 ⑥有一次,医馆来了一个病重的患者,他儿子拿着师父的处方虔诚地递给我, 方子上有一味野山参,特别注明“研末服用”。我赶忙从抽屉里拿出药材,在药碾 子上滚动碾轮,碾得药细细的,几乎含口即化。事后,我问师父,为什么不水煎
译文(2):他这人处处显老,只有双眼例外,眼珠子是海蓝色,显得很愉快, 仿佛从未遭受挫折。 (二)阅读下文,完成 7-12 题。(20 分) 药碾子 刘群华 ①一个药碾子,是一个悬壶之人必须修炼的禅道。 ②药碾子靠碾轮在碾槽里不断滚动而把中药碾成粉末,中间宽敞,两头收紧, 像一只驮着岁月的小船,行走于悬壶的湍急河流。 ③我的药碾子是师父送的,他见我性躁,嘱我多多碾药,能修养心性。当年, 我在师父的惠风医馆学艺,在城东一角,一个苍老的巷子里,是个粗糙的木门铺 子,几根木柱支撑着,但厅堂宽阔,几个中药柜子泛着陈黄色漆的光亮,还透出 浓郁的中药芳香。药碾子搁在大堂一侧,见闻着来往的求诊者。 ④我拜师时,起初每天看药熟药,晚上听师父讲读《内经》。有时医馆很忙, 其他的几个师兄腾不出手,师父便喊我去碾药。初上手时,我面对沉重的药碾一 片茫然,因为自己技艺的生疏,碾轮在我面前也更显笨重难使。我甚至不会用双 脚滚动轮子,只能用双手握住轮子柄,不断地滚动。这样一天下来,双手掌一手 的血泡,有的还磨破了嫩皮,出血了,痛得我钻心流泪。 ⑤如此历练再三,我慢慢掌握了窍门,终于能够稳妥而有效率地碾药了。我 常赤膊坐在木椅上双脚滚动着铁碾轮,咔嚓咔嚓地碾着干枯僵硬的中药,仿佛一 曲重复的粗犷山歌,盘旋于青瓦白墙之间。中药被往返碾磨,然后过筛,细末另 装,粗末再碾,直至药碾如泥。这种药泥大概有两种去处,一种混蜂蜜做中药丸 子,一种和油脂做外敷膏药。中药丸子可大可小,小如绿豆即可,大如梧桐亦行。 而外敷的膏药则深如夜色,青黛之中,还有几丝像桔黄的灯光,贴在患处,人温 暖,心透亮。 ⑥有一次,医馆来了一个病重的患者,他儿子拿着师父的处方虔诚地递给我, 方子上有一味野山参,特别注明“研末服用”。我赶忙从抽屉里拿出药材,在药碾 子上滚动碾轮,碾得药细细的,几乎含口即化。事后,我问师父,为什么不水煎
呢?师父笑道:“一味野山参,物稀而价贵啊!况且此人为心绞痛,冲服更易充 分吸收,见效快。” ⑦碾药是一个辛苦的活儿,夏天怕热,冬天怕冻。一日,天气闷热,门外的 玉米叶被日头蒸卷了。我在屋里碾药,师父进来,看我汗流浃背,又一脸的厌烦 说:“碾药累不?孤独不?〃我的心思仿佛被师父一下洞察无余,只能尴尬地嘿嘿 笑。师父说:“碾药也有乐趣,要学会自寻快乐,转移注意力,可以边碾边读书 的。”他示范性地拿起一本药书,双脚滚动碾轮,在叮当叮当之声中翻阅起了 页页远古的方剂 ⑧我在旁看着,在师父的脚下,药碾子是一只驮着快乐的船,在碾槽里张帆 一路风雨而去。他踩的药轮子不是药轮子,是桨,爱它而习惯于它,脸上所表露 的神色,自然、深邃,像一名得道的禅师,怡然地品味着窗外的阳光和书中的淡 泊 ⑨在药碾子的陪伴下,我也在不断地成长,也会治疗一些简单的风寒风热的 外感了。有一次,一个萎靡的小儿被他的父母抱进来了,我号了下小儿的脉,又 看了他的手掌鱼际,在处方笺上准备写几味疏风散热的药。尚未落笔,师父从外 面进来了,他看了看患者,说:“小儿娇嫩,用药要轻灵,如羽毛一样。〃便嘱咐 我去药碾子上碾几味药,调油脂敷在小儿的脚板上。我起先忽视师父这种举重若 轻的治疗方法,认为太简单,无法体现一个医生丰富的专业知识。但师父说:“病 之治,一味即可,不用二味,既节省了病人的费用,又减少了对身体的潜在伤害 你看那些古医书中,为什么有的方剂仅一二味,是药专而力足啊。”他停顿了下, 又说:“像这个药碾子,碾药的话,我们还有硏盂,也有捣药罐,但各有其长, 各有其用。 ⑩我看了看身边的药碾子,再环顾四周,陡然发觉这些中药器具,被师父赋 予了它们治病救人的职责,进而获得了生命,鲜活地生活在草木之中。第二天, 小儿病好转了,药费也只花了一个鸡蛋的钱。 α拜师后的第五年,我离开了惠风医馆。临行前,师父说:“中医之道,必尊 中医之术。"他从后房搬出一个铁药碾送给我,说:“别小看一个药碾,其实是中 药的一种工艺,马虎不得 ①我出师后在另一座城的街上也开了家医馆,虽然比师父的小,却五脏俱全 二百多味草木的中药柜子,高高大大立在大堂中间;一张四方长桌放在左侧,上 面摆着一个崭新的号脉垫子;师父赠我的铁碾子置于大堂的右侧,没事时,静静 地睁着眼看我,看得我不敢怠慢任何一事。 3然而,经营久了,患者日多,需要碾的药也越来越多,我觉得有些忙不过 来了,有患者推荐我用电动磨粉机,我便买了一台。这样,我把大堂的药碾子搬 进了西厢房,它的位置被电动磨粉机无情地代替了。我有时无事,心想没有药碾 子的监督,便觉自由轻松了许多。 ω每次我去师父的惠风医馆,看师父还在坚持用药碾子,累得腰酸背痛,便 小声提醒:“买台小磨粉机吧?” 5师父摇了摇头。 0我知道, 7.第①段具有开篇点 和 的作用。(2分)
呢?师父笑道:“一味野山参,物稀而价贵啊!况且此人为心绞痛,冲服更易充 分吸收,见效快。” ⑦碾药是一个辛苦的活儿,夏天怕热,冬天怕冻。一日,天气闷热,门外的 玉米叶被日头蒸卷了。我在屋里碾药,师父进来,看我汗流浃背,又一脸的厌烦, 说:“碾药累不?孤独不?”我的心思仿佛被师父一下洞察无余,只能尴尬地嘿嘿 笑。师父说:“碾药也有乐趣,要学会自寻快乐,转移注意力,可以边碾边读书 的。”他示范性地拿起一本药书,双脚滚动碾轮,在叮当叮当之声中翻阅起了一 页页远古的方剂。 ⑧我在旁看着,在师父的脚下,药碾子是一只驮着快乐的船,在碾槽里张帆, 一路风雨而去。他踩的药轮子不是药轮子,是桨,爱它而习惯于它,脸上所表露 的神色,自然、深邃,像一名得道的禅师,怡然地品味着窗外的阳光和书中的淡 泊。 ⑨在药碾子的陪伴下,我也在不断地成长,也会治疗一些简单的风寒风热的 外感了。有一次,一个萎靡的小儿被他的父母抱进来了,我号了下小儿的脉,又 看了他的手掌鱼际,在处方笺上准备写几味疏风散热的药。尚未落笔,师父从外 面进来了,他看了看患者,说:“小儿娇嫩,用药要轻灵,如羽毛一样。”便嘱咐 我去药碾子上碾几味药,调油脂敷在小儿的脚板上。我起先忽视师父这种举重若 轻的治疗方法,认为太简单,无法体现一个医生丰富的专业知识。但师父说:“病 之治,一味即可,不用二味,既节省了病人的费用,又减少了对身体的潜在伤害。 你看那些古医书中,为什么有的方剂仅一二味,是药专而力足啊。”他停顿了下, 又说:“像这个药碾子,碾药的话,我们还有研盂,也有捣药罐,但各有其长, 各有其用。” ⑩我看了看身边的药碾子,再环顾四周,陡然发觉这些中药器具,被师父赋 予了它们治病救人的职责,进而获得了生命,鲜活地生活在草木之中。第二天, 小儿病好转了,药费也只花了一个鸡蛋的钱。 ⑾拜师后的第五年,我离开了惠风医馆。临行前,师父说:“中医之道,必尊 中医之术。”他从后房搬出一个铁药碾送给我,说:“别小看一个药碾,其实是中 药的一种工艺,马虎不得。” ⑿我出师后在另一座城的街上也开了家医馆,虽然比师父的小,却五脏俱全。 二百多味草木的中药柜子,高高大大立在大堂中间;一张四方长桌放在左侧,上 面摆着一个崭新的号脉垫子;师父赠我的铁碾子置于大堂的右侧,没事时,静静 地睁着眼看我,看得我不敢怠慢任何一事。 ⒀然而,经营久了,患者日多,需要碾的药也越来越多,我觉得有些忙不过 来了,有患者推荐我用电动磨粉机,我便买了一台。这样,我把大堂的药碾子搬 进了西厢房,它的位置被电动磨粉机无情地代替了。我有时无事,心想没有药碾 子的监督,便觉自由轻松了许多。 ⒁每次我去师父的惠风医馆,看师父还在坚持用药碾子,累得腰酸背痛,便 小声提醒:“买台小磨粉机吧?” ⒂师父摇了摇头。 ⒃我知道, 。 7.第①段具有开篇点 题, 和 的作用。(2 分)
8.分析第③段环境描写的用意。(3分) 9.赏析第⑧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0.对第⑥⑨两段所用事例的作用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分 A.第⑥段承接上文,既突出了药碾子对发挥药效的作用之大,也表现了师父 医术之高 B.第⑨段具体展现了“我”在药碾子的陪伴下对中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 深化的过程。 C.第⑨段特别写师父对“我”的悉心教导,进一步体现他一心为病人着想的 高尚医德。 D.第⑥⑨两段前后呼应,叙述详略有别,意在从不同角度表现出中药特有的 神奇禅道。 11.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④4段加点词语“小声提醒”表现了我怎样的复杂心理。 (分) 12.根据你对文意的理解,揣摩第⑩5段“师父摇了摇头”背后的深意,在文章结 尾的方格内续写一段文字(不超过60个字)。(5分) 我知道「
8.分析第③段环境描写的用意。(3 分) 9.赏析第⑧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3 分) 10.对第⑥⑨两段所用事例的作用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3 分) A.第⑥段承接上文,既突出了药碾子对发挥药效的作用之大,也表现了师父 医术之高。 B.第⑨段具体展现了“我”在药碾子的陪伴下对中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 深化的过程。 C.第⑨段特别写师父对“我”的悉心教导,进一步体现他一心为病人着想的 高尚医德。 D.第⑥⑨两段前后呼应,叙述详略有别,意在从不同角度表现出中药特有的 神奇禅道。 11.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⒁段加点词语“小声提醒”表现了我怎样的复杂心理。 (4 分) 12.根据你对文意的理解,揣摩第⒂段“师父摇了摇头”背后的深意,在文章结 尾的方格内续写一段文字(不超过 60 个字)。(5 分) 我 知 道
(三)默写。(6分)(任选6空作答,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 ,任重而道远。(《论语》 七则)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 商隐《夜雨寄北》) (3)生乎吾前, (韩愈《师 说》) (4)锦江春色来天地, 。(杜 甫《登楼》) ,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6) ,并怡然自乐。(陶 渊明《桃花源记》) (7)沾衣欲湿杏花雨, (僧 志南《绝句》) ,绝知此事要躬行。(陆 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 塔子矶陆游 塔子矶前舟自横,一窗秋月为谁明。 青山不减年年恨,白发无端日日生 七泽沧茫非故国,九歌哀怨有遗声 古来拨乱非无策,夜半潮平意未平。 【注】①陆游到夔州任官,入蜀途中,舟泊塔子矶,作此诗 14.这首诗的韵脚 是 (1分) 15.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横”写船泊江岸的情形,表达了作者入蜀途中的颠沛和孤独。 B.“明”写月照中天的景象,暗示了作者对朝廷昏聩不明的愤懑 C.“不减”写作者纵然见到青山美景也难消心头连年积压的怅恨 D.“无端”含作者因白发日增而生发出时光流逝岁月蹉跎的感慨 16.联系全诗,选一个角度赏析诗中划线句。(4分)
(三)默写。(6 分)(任选 6 空作答,超过 6 空,按前 6 空评分) 13.(1) ,任重而道远。(《论语》 七则) (2)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 商隐《夜雨寄北》) (3)生乎吾前, 。(韩愈《师 说》) ⑷ 锦江春色来天地, 。(杜 甫《登楼》) (5) ,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6) ,并怡然自乐。(陶 渊明《桃花源记》) (7)沾衣欲湿杏花雨, 。(僧 志南《绝句》) (8) ,绝知此事要躬行。(陆 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 14—16 题。(8 分) 塔子矶① 陆游 塔子矶前舟自横,一窗秋月为谁明。 青山不减年年恨,白发无端日日生。 七泽沧茫非故国,九歌哀怨有遗声。 古来拨乱非无策,夜半潮平意未平。 【注】①陆游到夔州任官,入蜀途中,舟泊塔子矶,作此诗。 14.这首诗的韵脚 是 。 (1 分) 15. 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横”写船泊江岸的情形,表达了作者入蜀途中的颠沛和孤独。 B.“明”写月照中天的景象,暗示了作者对朝廷昏聩不明的愤懑。 C.“不减”写作者纵然见到青山美景也难消心头连年积压的怅恨。 D.“无端”含作者因白发日增而生发出时光流逝岁月蹉跎的感慨。 16.联系全诗,选一个角度赏析诗中划线句。(4 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8分) 云梦山人传 严首升 云梦山人孙斯亿,字兆孺,华容人也。七岁能赋诗,年十四补弟子员,声称 籍甚。久之,上书督学,弃巾褴,日与世外人交,不袖一刺还。遍览名胜,长啸 髙歌。时人莫之测也。于时若王元美、汪伯玉诸公,靡不倒屣延致山人。山人傲 然无所屈,意有所适,往往不谢去。浪游数十年,未尝以私干人。归里,入元石 山中,颓然自放以终。远近问字之士,日无虚席。天下无知不知,咸称云梦山人 山人殆古诗人之狂者也。当分宜秉国时①,杨忠愍、沈经历遇害,著《直言论》 以泄其不平。江陵②居首辅时,贻书艾和甫诸公,有田昼责邹浩③之意。比江陵 卒,诸公征起,则不出,务全晚节,识者韪之。见人善,多方奖与;见不善,则 啮袂愤起,似不能容者。久之,亦无所恨。其始稍戾俗,人亦卒鲜怨之。万历初, 料民田,邑中竟为隐弊。山人责令里正毋以私相爱,所得税额独重。里中长老训 子若弟者,辄口实山人不置。山人又古独行者流欤? 余尝至澧水,见逆旅壁间,有云梦山人墨迹,时主人年八十余,颇能忆山人遗事。 为予言,山人君子人也。流寓数旬,手口不辍。时或当食,投箸绕屋,行吟数匝, 乃复食。每上官见访,稍不合,则拂衣起。人有挟赀鸣不平于山人者,叱 已,乃秘为伸之。不令其人知。呜呼,山人,君子人哉! 【注】①当分宜秉国时,指严嵩保持朝政时。②江陵,张居正,时称张江陵。 ③田昼责邹浩,是指田昼与邹浩以气节相激励。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不袖一刺还( (2)往往不谢去 (3)未尝以私干人( (4)多方奖与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时人莫之测 石之铿然有声者 也终先 B.颓然自放以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C.山人责令里正毋以私相爱 日与哨相后 D.为予言,山人君子人也 人方为刀俎 19.把文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人有挟赀鸣不平于山人者,叱不受,已,乃秘为伸之。不令其人知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 17—21 题。(18 分) 云梦山人传 严首升 云梦山人孙斯亿,字兆孺,华容人也。七岁能赋诗,年十四补弟子员,声称 籍甚。久之,上书督学,弃巾褴,日与世外人交,不袖一刺还。遍览名胜,长啸 高歌。时人莫之测也。于时若王元美、汪伯玉诸公,靡不倒屣延致山人。山人傲 然无所屈,意有所适,往往不谢去。浪游数十年,未尝以私干人。归里,入元石 山中,颓然自放以终。远近问字之士,日无虚席。天下无知不知,咸称云梦山人。 山人殆古诗人之狂者也。当分宜秉国时①,杨忠愍、沈经历遇害,著《直言论》 以泄其不平。江陵②居首辅时,贻书艾和甫诸公,有田昼责邹浩③之意。比江陵 卒,诸公征起,则不出,务全晚节,识者韪之。见人善,多方奖与;见不善,则 啮袂愤起,似不能容者。久之,亦无所恨。其始稍戾俗,人亦卒鲜怨之。万历初, 料民田,邑中竟为隐弊。山人责令里正毋以私相爱,所得税额独重。里中长老训 子若弟者,辄口实山人不置。山人又古独行者流欤? 余尝至澧水,见逆旅壁间,有云梦山人墨迹,时主人年八十余,颇能忆山人遗事。 为予言,山人君子人也。流寓数旬,手口不辍。时或当食,投箸绕屋,行吟数匝, 乃复食。每上官见访,稍不合,则拂衣起。人有挟赀鸣不平于山人者,叱不受, 已,乃秘为伸之。不令其人知。呜呼,山人,君子人哉! 【注】①当分宜秉国时,指严嵩保持朝政时。②江陵,张居正,时称张江陵。 ③田昼责邹浩,是指田昼与邹浩以气节相激励。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 分) (1)不袖一刺还( ) (2)往往不谢去 ( ) (3)未尝以私干人( ) (4)多方奖与 ( )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时人莫之测 也 石之铿然有声者 B.颓然自放以 终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C.山人责令里正毋以私相爱 日与哨相后 先 D.为予言,山人君子人也 人方为刀俎 19. 把文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 分) 人有挟赀鸣不平于山人者,叱不受,已,乃秘为伸之。不令其人知
20.云梦山人的君子风范集中表现在他傲世权 贵 等思想品性方面。(2 分) 21.试比较本文结尾转述逆旅主人的话和《左忠毅公逸事》结尾转述“余宗老涂 山”的话用意有何异同。(4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2分) 青溪别业记 (清)廖燕 ①青溪别业者,为金陵鹤闲朱先生读书处也。予未至其地,其胜概则不可得而 知者焉。今得而记之者,口因其嗣君林修未予道其详也。 ②林修于兹岁甲子春自金陵来粤。袖图示予曰:“予族始家四明,至于祖双塘公 值流寇之乱,以越地濒海不可居,遂徙家金陵。父鹤闲公以孝廉历宦荆楚,虽清 白所遗,而堂构恢廓,颇称名阀。有别业在秦淮名青溪者,为予祖父及予身三灯 火之地,兹图是其大略者。君其为予记之 ③予按其图,青溪为秦淮胜地。唐诗人王昌龄曾卜居于此。而别业隶其中,匠 林泉石,左右环绕,其最髙而迥岀城堞者,曰尘外楼,鹫岭、蒋岭、虎踞诸胜隐 然在望。而沿溪一带,阁其上者八九,可弈可钓。对岸游人,曳屐扶筇,往来短 篁疏柳间。凡图之所有者,皆可书而记也。 ④虽然,人当役境,不当为境所役。故舜禹有天下而不与④,颜子陋巷而不改 其乐。有舜禹之心,则虽天台、雁荡、罗浮以及鄱阳、洞庭伟丽奇崛之景,只如 其胸中文章之所变现。有颜子之心,则虽一箪一瓢,皆足以寄其心斋坐忘之怀 况兹园林泉石之胜,有可乐而可游者耶?自②非然者,吾俱其诱于物者必多也。 此林修所以欲记之,而有所取舍于其间也。呜呼!知林修,则可以知鹤闲先生焉。 于是乎书 【注】①与:私有,享有。②自:假如 22.可填入第①段方框中的虚词是( )(1分) A.亦 B.夫 C.故 D盖 23.分析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20.云梦山人的君子风范集中表现在他傲世权 贵、 、 等思想品性方面。(2 分) 21.试比较本文结尾转述逆旅主人的话和《左忠毅公逸事》结尾转述“余宗老涂 山”的话用意有何异同。(4 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 22-26 题(12 分) 青溪别业记 (清)廖燕 ①青溪别业者,为金陵鹤闲朱先生读书处也。予未至其地,其胜概则不可得而 知者焉。今得而记之者,□因其嗣君林修未予道其详也。 ②林修于兹岁甲子春自金陵来粤。袖图示予曰:“予族始家四明,至于祖双塘公 值流寇之乱,以越地濒海不可居,遂徙家金陵。父鹤闲公以孝廉历宦荆楚,虽清 白所遗,而堂构恢廓,颇称名阀。有别业在秦淮名青溪者,为予祖父及予身三灯 火之地,兹图是其大略者。君其为予记之。” ③予按其图,青溪为秦淮胜地。唐诗人王昌龄曾卜居于此。而别业隶其中,园 林泉石,左右环绕,其最高而迥出城堞者,曰尘外楼,鹫岭、蒋岭、虎踞诸胜隐 然在望。而沿溪一带,阁其上者八九,可弈可钓。对岸游人,曳屐扶筇,往来短 篁疏柳间。凡图之所有者,皆可书而记也。 ④虽然,人当役境,不当为境所役。故舜禹有天下而不与①,颜子陋巷而不改 其乐。有舜禹之心,则虽天台、雁荡、罗浮以及鄱阳、洞庭伟丽奇崛之景,只如 其胸中文章之所变现。有颜子之心,则虽一箪一瓢,皆足以寄其心斋坐忘之怀。 况兹园林泉石之胜,有可乐而可游者耶?自②非然者,吾俱其诱于物者必多也。 此林修所以欲记之,而有所取舍于其间也。呜呼!知林修,则可以知鹤闲先生焉。 于是乎书。 【注】①与:私有,享有。②自:假如 22.可填入第①段方框中的虚词是( )(1 分) A.亦 B.夫 C.故 D 盖 23.分析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3 分)
24.第④段中“舜禹之心”和“颜子之心”可贵之处分别 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25.下列关于“青溪别业”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青溪别业是作者仰慕已久的秦淮名胜。 B.青溪别业有鹫岭、蒋岭、虎踞等美景 C.青溪别业曾有唐代诗人王昌龄居住过 D.青溪别业是朱家三代人生活过的地方 26.简析本文的写作意图。(4分) 二、写作(70分) 27.根据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 成诗歌)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24.第④段中“舜禹之心”和“颜子之心”可贵之处分别 是 、 。(用自己的话回答)(2 分) 25.下列关于“青溪别业”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青溪别业是作者仰慕已久的秦淮名胜。 B.青溪别业有鹫岭、蒋岭、虎踞等美景。 C.青溪别业曾有唐代诗人王昌龄居住过。 D.青溪别业是朱家三代人生活过的地方。 26.简析本文的写作意图。(4 分) 二、写作(70 分) 27.根据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不要写 成诗歌)。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2016年浦东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阅读(80分) (一)(16分) 1.(1分)用欧洲的术语范畴分析中文 2.(3分)B 3.(3分)A(第②段说按照拼音文字才是这样,而不是说中国话语) 4.(2分)通过举例,进一步论证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欧洲人具有根本性不同, 强调了要用中国本土的文化视角来分析中文,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5.(2分)艰巨性(1分)必要性(1分) 6.(5分) 译文(2)更接近好的汉语。(1分)好的汉语流畅,句短,意在言外,要依赖 语境。(1分)音乐性强,有意象,富有诗意。(1分)译文(2)语句流畅,语 言简洁,短句排列,节奏明快,而“外″和“快”还押韵,富有音乐的美感。(1分) 而译文(1)句子拖沓冗长,缺乏节奏感。(1分)(译文(1)更接近好的汉语 酌情给分,最高可得3分。) (二)(20分) 7.(2分)交代线索(对象)、暗示中心(主旨)、引领(统摄)全文(任答2 点,2分) 8.(3分)通过写医馆位置的偏僻和建筑的陈旧与简陋,反衬出厅堂里中药柜 子的洁净和中药的芬芳(1分),体现出医馆的历史久远(1分),表现出“我 对医馆生活的怀念(暗含着对主人高尚医德的赞美;或暗示主人医德的高尚。) (1分) 9.(3分)运用比喻、比拟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师父脚踩药碾子时轻快自如的 情景(1分),突出他动作的娴熟(1分),表现他在艰难岁月中以行医为乐而 不辞辛劳的精神(1分)。 10.(3分)D(是中医的神奇禅道,不是中药。) 11.(4分)①看到师父碾药劳累,我感到心疼。②我的提醒有悖师父的意愿, 心里感到不安,怕受到责备。③“我”弃用承载着医者仁心的药碾子,心里感到 内疚(答出1点给2分,2点3分,3点4分) 12.(5分)给分要点:能承接上文,揭示出对师父“摇了摇头”的深层理解(2分) 能注意照应开头,点明全文主旨(能揭示“禅道”的内涵)(2分)。语言表达自 然得体(1分)。 示例:师父的坚持,不是守旧,是坚持一种工艺,一种传承,一种修行,一种医 者的矜持,一种古色古香的慈悲大道。(原文) (三)(6分) 13.(1)士不可以不弘毅(2)何当共剪西窗烛(3)其闻道也固先乎吾(4)玉 垒浮云变古今(5)水光澈滟晴方好(6)黄发垂髫(7)吹面不寒杨柳风(8) 纸上得来终觉浅 (四)(8分)
2016 年浦东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阅读(80 分) (一)(16 分) 1.(1 分)用欧洲的术语范畴分析中文 2.(3 分)B 3.(3 分)A(第②段说按照拼音文字才是这样,而不是说中国话语) 4.(2 分)通过举例,进一步论证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欧洲人具有根本性不同, 强调了要用中国本土的文化视角来分析中文,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5.(2 分)艰巨性(1 分)必要性(1 分) 6.(5 分) 译文(2)更接近好的汉语。(1 分)好的汉语流畅,句短,意在言外,要依赖 语境。(1 分)音乐性强,有意象,富有诗意。(1 分)译文(2)语句流畅,语 言简洁,短句排列,节奏明快,而“外”和“快”还押韵,富有音乐的美感。(1 分) 而译文(1)句子拖沓冗长,缺乏节奏感。(1 分)(译文(1)更接近好的汉语。 酌情给分,最高可得 3 分。) (二)(20 分) 7.(2 分)交代线索(对象)、暗示中心(主旨)、引领(统摄)全文(任答 2 点,2 分) 8.(3 分)通过写医馆位置的偏僻和建筑的陈旧与简陋,反衬出厅堂里中药柜 子的洁净和中药的芬芳(1 分),体现出医馆的历史久远(1 分),表现出“我” 对医馆生活的怀念(暗含着对主人高尚医德的赞美;或暗示主人医德的高尚。) (1 分) 9.(3 分)运用比喻、比拟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师父脚踩药碾子时轻快自如的 情景(1 分),突出他动作的娴熟(1 分),表现他在艰难岁月中以行医为乐而 不辞辛劳的精神(1 分)。 10.(3 分)D(是中医的神奇禅道,不是中药。) 11.(4 分)①看到师父碾药劳累,我感到心疼。②我的提醒有悖师父的意愿, 心里感到不安,怕受到责备。③“我”弃用承载着医者仁心的药碾子,心里感到 内疚(答出 1 点给 2 分,2 点 3 分,3 点 4 分)。 12.(5 分)给分要点:能承接上文,揭示出对师父“摇了摇头”的深层理解(2 分), 能注意照应开头,点明全文主旨(能揭示“禅道”的内涵)(2 分)。语言表达自 然得体(1 分)。 示例:师父的坚持,不是守旧,是坚持一种工艺,一种传承,一种修行,一种医 者的矜持,一种古色古香的慈悲大道。(原文) (三)(6 分) 13.(1)士不可以不弘毅 (2)何当共剪西窗烛(3)其闻道也固先乎吾(4)玉 垒浮云变古今 (5)水光澈滟晴方好(6)黄发垂髫 (7)吹面不寒杨柳风(8) 纸上得来终觉浅 (四)(8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