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检查指导学生归纳整理词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引导学生感悟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形象,并教给学生感悟的一般方法 3、激发学生亲近文学、热爱文学、走进文学之门的兴趣 教学设想 怎样进行语文教学(特别是日常的语文教学)才能体现新课程大纲的精神,才能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 要求?这是摆在每一个语文教师面前的问题?经过教研室的假期培训,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对这篇 课文如何上,我有了几点粗浅的想法,不当之处,请斧正 1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了界定 这也给我们确定教学目标提供了方向,当然并不是每篇课文都要完全体现这三方面的目标,理应有所侧 重。这篇课文侧重的是后两点。所以课堂学习的大部分时用在完成目标2上 2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要求如何落实到教学中去? 我是这样做的:预习以“自主”为主,教师通过布置检查预习作业的方式来落实,比如,识字教学,完 全可以让学生借助字典词典自己解决,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归纳整理,构建他们的“词库”:又如“文 学常识”,“作家作品”的相关知识可以让学生借助图书资料、网络资源来搜集信息,筛选整理。教师 做好检查督促工作,保证学生坚持自学下去,这对学生能力的养成将大有裨益。课堂教学以“合作、探 究”为主,避免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几人一小组,轮流发言,一人 记录,形成小组结论或者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这种学习方式对师生的要求比较高,如何 拟定讨论题?(起始阶段可能还是教师先提出议题,慢慢让学生自己学会提问)如何保证小组学习不沦为过 场形式?这些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当然“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实是一个不可截然分开的 整体,各个阶段有所侧重罢了。在这节课上,我且作一些尝试,抛砖引玉 3.语文课是不是一定要用多媒体课件?简单的肯定与否定都有公允,我个人认为,多媒体课件只是教学 的辅助手段而不是唯一手段。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语言文字,而不是简单的把文字变成形象。而 这篇小说的情节、人物关系都很简单,学生不难理解,完全可以借助文字来想象体悟,因而本节课的课 件并不是不可或缺的,只是代替了黑板,节省了板书时间罢了。这样的课件是不是体现出现代教学理念? 我个人认不尽然,现代教学理念首先应是观念的变化,而不仅仅看有没有使用现代教学手段。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直接导入,交流自学成果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四课,首先请同学们展示一下自学的 成果。哪位同学愿意上台来为我们展示一下自己整理的生字词、成语、作家常识? 2 分别请几位同学上台讲解、展示。 3. 师生评价补充。(教师注意归纳筛选作家信息的五个方面及搜集信息的途径) 整体感知,自主探究 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有想法可在书上划划写写)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 检查指导学生归纳整理词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 引导学生感悟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形象,并教给学生感悟的一般方法。 3、 激发学生亲近文学、热爱文学、走进文学之门的兴趣。 教学设想: 怎样进行语文教学(特别是日常的语文教学)才能体现新课程大纲的精神,才能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 要求?这是摆在每一个语文教师面前的问题?经过教研室的假期培训,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对这篇 课文如何上,我有了几点粗浅的想法,不当之处,请斧正。 1.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了界定, 这也给我们确定教学目标提供了方向,当然并不是每篇课文都要完全体现这三方面的目标,理应有所侧 重。这篇课文侧重的是后两点。所以课堂学习的大部分时用在完成目标 2 上。 2.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要求如何落实到教学中去? 我是这样做的:预习以“自主”为主,教师通过布置检查预习作业的方式来落实,比如,识字教学,完 全可以让学生借助字典词典自己解决,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归纳整理,构建他们的“词库”;又如“文 学常识”,“作家作品”的相关知识可以让学生借助图书资料、网络资源来搜集信息,筛选整理。教师 做好检查督促工作,保证学生坚持自学下去,这对学生能力的养成将大有裨益。课堂教学以“合作、探 究”为主,避免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几人一小组,轮流发言,一人 记录,形成小组结论或者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这种学习方式对师生的要求比较高,如何 拟定讨论题?(起始阶段可能还是教师先提出议题,慢慢让学生自己学会提问)如何保证小组学习不沦为过 场形式?这些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当然“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实是一个不可截然分开的 整体,各个阶段有所侧重罢了。在这节课上,我且作一些尝试,抛砖引玉。 3. 语文课是不是一定要用多媒体课件?简单的肯定与否定都有公允,我个人认为,多媒体课件只是教学 的辅助手段而不是唯一手段。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语言文字,而不是简单的把文字变成形象。而 这篇小说的情节、人物关系都很简单,学生不难理解,完全可以借助文字来想象体悟,因而本节课的课 件并不是不可或缺的,只是代替了黑板,节省了板书时间罢了。这样的课件是不是体现出现代教学理念? 我个人认不尽然,现代教学理念首先应是观念的变化,而不仅仅看有没有使用现代教学手段。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直接导入,交流自学成果 1.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四课,首先请同学们展示一下自学的 成果。哪位同学愿意上台来为我们展示一下自己整理的生字词、成语、作家常识? 2. 分别请几位同学上台讲解、展示。 3. 师生评价补充。(教师注意归纳筛选作家信息的五个方面及搜集信息的途径) 二、 整体感知,自主探究。 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有想法可在书上划划写写)
1船被撞以后,乘客们是什么表现?他们为什么有这样的表现? 2哈尔威船长是什么表现?他为什么有这样的表现? 3.在你眼中哈尔威船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是从他的哪些表现看出来什么的? 4把不懂的问题写下来,准备小组讨论 、小组交流、合作学习。 1分成学习小组,轮流发表自己对以上问题的思考,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小组指定一人作好小组记录 讨论结束后举手示意 .教师巡视做好组织工作,保证学生的发言时间。 三维对话,体悟形象 教师 1小组讨论结束后,组织“学生一学生”三维对话交流,深入体悟形象。(各位小组推荐代表上台来发 表对以上问题的想法并提出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 2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分析船长的动作语言心理来体悟哈尔威船长在灾难面前的沉着冷静,果断指挥、舍 已为人,忠于职守的崇高形象。特别是语言描写,可通过分角色朗读来深入体会。 3教师小结哈尔威船长的形象。(在没有同学要求补充发言之后) 4反向提问,加深理解。(先听同学的发言,鼓励他们有不同的看法,如果没有自己提出下列问题) A.一些人认为哈尔威船长不够称职,让自己的船出现了重大的事故,沉入大海,损失惨重。你同 意这个观点吗? 我的看法:这个观点不对,因为错不在船长,船长“小心翼翼地”驾驶,船速较慢:海上的雾渐渐变 浓,船长无法事先预测:“玛丽”号超载,船速太快,撞上“诺曼底”号。) B.船长太不爱惜自己的生命,救出其他人后,应该积极逃生,没有必要和船一起沉下去,白白浪费 生命。你认为呢?他沉入海底的那一刻心理是如何想的呢? (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可能一下子不能作出判断,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读倒数最后两段,然后 假设自己是哈尔威船长,揣摩一下他沉船前的心理活动) (我的看法:这个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全对。生命毕竟只有一次,我们都应该珍惜,绝不能轻意放弃 宝贵的生命,我们会觉得哈尔威船长如果能活下来,那该多好啊。但对于哈尔威船长来说,选择与“诺 曼底”号共沉大海是他的信念决定,因为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或许当他踏上“诺 曼底”号的那一天起,他就己经决定和它共存亡。现在他用自己的生命为自己的崇高信念划上了一个圆 满的句号。你或许会觉得他很傻,为自己的信念送掉生命,但社会的进步离不开这样的人,比如刘胡兰 面对敌人锄刀,宁死不屈,放牛的孩子王二小,不顾自己的安危,把敌人引进了包围圈。他们为什么能 这样做?因为他们都和哈尔威船长一样,有崇高的信念,有自己的做人之道。人活着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没有精神的人活着,那只是行尸走肉。所以,哈尔威船长觉得自己死得其所,死得有意义。而我们对哈 尔威船长的选择还能指责什么呢?所以雨果在小说的最后两节这样说:“在英伦海峡上,从来没有任何 位船员能与他相提并论。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 为英雄的权利。”(再请同学朗读,加深体会) 5问:此时此刻,你想对哈尔威船长说些什么呢?请你仿照“实话实说”节目的做法,对哈尔威船长 说一句你的心里话。(学生自由说) 6雨果写这篇小说的时候,在小说一开始就写下了这样一句话:真正的强者是有自制力的人。哈尔威 船长就是这样的人,在灾难在面前,他克制了自己的恐惧,克制了可耻的利己主义,沉着冷静,忠于职 守,履行了自己的做人之道。同学们以后不一定会碰不上这样的灾难,但你们依然可以成为强者,只要 你们能克制那些悲观消沉的情绪,自私自利的想法,忠于自己的职责,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信念,你们
1.船被撞以后,乘客们是什么表现?他们为什么有这样的表现? 2.哈尔威船长是什么表现?他为什么有这样的表现? 3.在你眼中哈尔威船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是从他的哪些表现看出来什么的? 4.把不懂的问题写下来,准备小组讨论。 三、小组交流、合作学习。 1.分成学习小组,轮流发表自己对以上问题的思考,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小组指定一人作好小组记录。 讨论结束后举手示意。 2.教师巡视做好组织工作,保证学生的发言时间。 三、 三维对话,体悟形象。 教师 1.小组讨论结束后,组织“学生—学生”三维对话交流,深入体悟形象。(各位小组推荐代表上台来发 表对以上问题的想法并提出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 2.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分析船长的动作语言心理来体悟哈尔威船长在灾难面前的沉着冷静,果断指挥、舍 已为人,忠于职守的崇高形象。特别是语言描写,可通过分角色朗读来深入体会。 3.教师小结哈尔威船长的形象。(在没有同学要求补充发言之后) 4.反向提问,加深理解。(先听同学的发言,鼓励他们有不同的看法,如果没有自己提出下列问题) A.一些人认为哈尔威船长不够称职,让自己的船出现了重大的事故,沉入大海,损失惨重。 你同 意这个观点吗? (我的看法:这个观点不对,因为错不在船长,船长“小心翼翼地”驾驶,船速较慢;海上的雾渐渐变 浓,船长无法事先预测;“玛丽”号超载,船速太快,撞上“诺曼底”号。) B.船长太不爱惜自己的生命,救出其他人后,应该积极逃生,没有必要和船一起沉下去,白白浪费 生命。你认为呢?他沉入海底的那一刻心理是如何想的呢? (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可能一下子不能作出判断,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读倒数最后两段,然后 假设自己是哈尔威船长,揣摩一下他沉船前的心理活动) (我的看法:这个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全对。生命毕竟只有一次,我们都应该珍惜,绝不能轻意放弃 宝贵的生命,我们会觉得哈尔威船长如果能活下来,那该多好啊。但对于哈尔威船长来说,选择与“诺 曼底”号共沉大海是他的信念决定,因为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或许当他踏上“诺 曼底”号的那一天起,他就已经决定和它共存亡。现在他用自己的生命为自己的崇高信念划上了一个圆 满的句号。你或许会觉得他很傻,为自己的信念送掉生命,但社会的进步离不开这样的人,比如刘胡兰 面对敌人锄刀,宁死不屈,放牛的孩子王二小,不顾自己的安危,把敌人引进了包围圈。他们为什么能 这样做?因为他们都和哈尔威船长一样,有崇高的信念,有自己的做人之道。人活着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没有精神的人活着,那只是行尸走肉。所以,哈尔威船长觉得自己死得其所,死得有意义。而我们对哈 尔威船长的选择还能指责什么呢?所以雨果在小说的最后两节这样说:“在英伦海峡上,从来没有任何 一位船员能与他相提并论。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 为英雄的权利。”(再请同学朗读,加深体会) 5.问:此时此刻,你想对哈尔威船长说些什么呢?请你仿照“实话实说”节目的做法,对哈尔威船长 说一句你的心里话。(学生自由说) 6.雨果写这篇小说的时候,在小说一开始就写下了这样一句话:真正的强者是有自制力的人。哈尔威 船长就是这样的人,在灾难在面前,他克制了自己的恐惧,克制了可耻的利已主义,沉着冷静,忠于职 守,履行了自己的做人之道。同学们以后不一定会碰不上这样的灾难,但你们依然可以成为强者,只要 你们能克制那些悲观消沉的情绪,自私自利的想法,忠于自己的职责,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信念,你们
就是哈尔威船长那样的强者。那样的英雄 四 总结方法,激发兴趣。 激发兴趣:这节课,在短短一篇小说中,我们感受到了100多年前,遥远的英伦海峡上,“诺 曼底”号遇险沉没时惊心动魄的场面,更感受到了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形象,明白了人生的真谛,这就是 文学独特的魅力。它能穿越时空,拔动你的心弦,让你观看到丰富多彩的人生画卷。我想课后同学们一 定会积极迈进文学这扇大门的 2. 总结方法:如何更好的感悟文学作品?有一些方法推荐给大家 读:书读百遍(多名种方式的读) 思:圈点批注(写下思维的火花) 悟:披文入情(换位思考感情共鸣) 演:感同身受(改编成课本剧) 有的方法,我们已不知不觉中用到了,还有些方法同学们课后可以尝试。祝愿同学们在文学的天地中展 翅飞翔,尽情领悟文学的真、善、美,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像哈尔威船长那样的大写的“人
就是哈尔威船长那样的强者。那样的英雄 四、 总结方法,激发兴趣。 1. 激发兴趣:这节课,在短短一篇小说中,我们感受到了 100 多年前,遥远的英伦海峡上,“诺 曼底”号遇险沉没时惊心动魄的场面,更感受到了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形象,明白了人生的真谛,这就是 文学独特的魅力。它能穿越时空,拔动你的心弦,让你观看到丰富多彩的人生画卷。我想课后同学们一 定会积极迈进文学这扇大门的。 2. 总结方法:如何更好的感悟文学作品?有一些方法推荐给大家: 读:书读百遍(多种方式的读) 思:圈点批注(写下思维的火花) 悟:披文入情(换位思考感情共鸣) 演:感同身受(改编成课本剧) 有的方法,我们已不知不觉中用到了,还有些方法同学们课后可以尝试。祝愿同学们在文学的天地中展 翅飞翔,尽情领悟文学的真、善、美,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像哈尔威船长那样的大写的“人